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生物帝国(小仨)-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建业今年已经62岁,以他的年龄在五年后的换届中是没有可能进入政治局常委的行列,顶多就是到人大或者政协去担任副主席,享受副国级待遇退休罢了。而唐向军年富力强,是十年后入主中央的后备人选,刘建业也就没有什么争权之心,他只要牢牢控制住市委的动向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政务,他就全部放手给唐向军了。
看到刘建业和唐向军两人详洽的表现,张浩先是敬佩中央的眼光,又对唐向军羡慕不已,可以配上这样的搭档,想必工作起来一定少了很多制肘。
在路上堵了一会,在早上九点半的时候,车队终于仅有两车道的城郊公路上下来,拐上了‘玛卡园区’具有双向八车道的迎宾大道。前后的巨大反差除了已经来过‘玛卡园区’数次的唐向军没有什么感觉之外,包括张浩、刘建业等人都是相当震惊。
看着一路上的花团锦簇、道路两旁整齐的厂房,无论谁也想不到,这里在两年前居然还是一片种地不成的荒芜之地。
……
车队的行程一路上都有浦江区的交警进行汇报,因此陪同曹少坤等人在‘玛卡基地’里迎接领导到来的段磊等人一听说车队已经进入了园区。就纷纷来到了门口。
如今的曹少坤已经成为了浦江区代区长,就等着四月份的人代会之后就能转正,按照‘玛卡园区’的政绩以及唐向军的支持,人代会上自然是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这一次,市委书记刘建业、市长唐向军陪同科技部的张浩部长前来‘玛卡园区’参加‘动力大楼’的竣工典礼,作为一手推动‘玛卡园区’建设的主导者,曹少坤也是与有荣焉。
因此,在一大早,他就赶到了‘玛卡基地’,坐镇现场安排各项工作。确保竣工典礼的圆满进行。
一听车队已经快要到‘玛卡基地’了,迎接的人群很快就自动按照级别的高低,在‘玛卡基地’的门口排成欢迎的队伍,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出于对‘玛卡科技’以及背后唐家的尊敬,曹少坤坚持让段秉义站在了队伍的前方,他和浦江区委书记宋山跟在后面,倒也是避免了位置争持的状况。…宋山瞥眼看了看志得意满的曹少坤,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一年多前。曹少坤在区政府已经被边沿化,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利用‘玛卡园区’咸鱼翻生,并且攀上了市长唐向军的高枝,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三级跳,从普通的副区长变成代区长。不过,现在形势比人强。哪怕宋山对曹少坤有再多的不满,也是只能暂避锋芒,等待以后反击的机会。
在欢迎的人群中,并没有段磊的身影,毕竟这样的场面会有很多媒体记者在场。他一个小孩子家家,混在一群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中间,多少还是有些太过碍眼。
当然了,为了表示对张浩和刘建业的尊敬,段磊会在竣工典礼举行之前,亲自作为向导、讲解员。带着领导们在‘钻石楼’各个实验室、‘沙漠棚’以及‘治污植物培养干粉生产车间’等等重要机构进行参观,逐渐向外界揭开‘玛卡科技’一些不为人知的技术细节。
……
车队抵达后,按照惯例仍旧是一些欢迎礼仪,虽然旁人看上去觉得有点虚伪、浪费时间,但是这就是官场的常态,并不是某一个个体就能够轻易改变的。
之后,段磊就开始充当解说员,带领着各位领导在‘玛卡基地’内的各个重要科研、生产场所进行了全方位参观。这也是‘玛卡科技’首次把某些技术细节对外公布。
在参观的途中,张浩仔细打量了段磊,一阵子之后,他得出了结论,自家的儿子确实还真的比不上眼前的这个小伙子,难怪唐老爷子和自己的老伙计会同意两个年轻人的事情。
要说起来,张小康也是水木大学的风云人物,在同届上千万的大学生中,也算是佼佼者,但是和这个仅比他大一岁的段磊相比,差距还真的不是一丁半点。
看着段磊手持解说棒,面对三位部级高官侃侃而谈,逐渐向人们清晰地展示‘玛卡科技’的发展历程、未来规划以及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张浩突然觉得,儿子败给这样的对手是不冤的。
在段磊带着领导们参观的过程中,‘沙漠棚’是需要重点介绍的一个场所,段磊也是想通过这一次机会,通过随行媒体的宣传,把‘改良沙棘’的名头给打出去!
要知道,随着陈翰墨的努力,如今‘玛卡生物’已经存下了不少的‘改良沙棘’的种子,推广工作已经即将展开,正好通过这一次科技部的官方推荐以及朝廷台的报道,为‘改良沙棘’的推广工作预热。
这也是段磊同意把‘动力大楼’的竣工典礼弄得如此隆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上午十点半,‘动力大楼’前的小广场上,竣工典礼准时开始,虽然这一次的竣工典礼比不上‘钻石楼’那一次精彩纷呈,不过三位部级高官的莅临以及‘玛卡科技’众多合作伙伴的光临,让这个竣工典礼变成了海城政商两界的大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动力大楼’的竣工代表着‘玛卡科技’从此开始了大规模扩展以及多元化经营的步伐,它将不再局限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而是往着规模化、集成化的方向前进。
‘玛卡动力’的成立,再配合‘玛卡科技’与海城各大高校联合组建的技术实验室,将会让‘玛卡科技’在轮船制造、汽车工程、军用装甲车辆等领域有着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或许外人会觉得‘玛卡科技’的发展步伐会不会太快,最终影响了‘玛卡科技’的整体规划,导致公司并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但是,作为公司创始人的段磊清楚,‘玛卡科技’现在并不缺乏技术,而是缺乏把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力量。因此,‘玛卡科技’的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快,组建更多的项目组、招聘更多的科研人员,才能把‘玛卡技术’转化为地球上适用的技术,最终为‘玛卡科技’的发展壮大积累更多的力量。
新的一个月,新的开始!
第149章并行工程
规模不大但是很隆重的竣工仪式之后,‘玛卡科技’再一次被媒体推上了风口浪尖,有关于‘玛卡科技’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玛卡科技’被全国人民以及媒体舆论第一次关注是在去年五月份的‘海博会’上,也正是通过朝廷台‘海博会’专题报道,大家才发现‘玛卡科技’这样一家异军突起的新兴企业。而‘玛卡科技’研制的‘人形智能机器人’在东瀛的世界大赛上获得历史性的突破,更是让人们对它刮目相看。
随着一系列的媒体报道持续进行,‘玛卡科技’的几项划时代发明也是逐渐浮出水面,但是人们很难对‘玛卡科技’下定义,因为把它称为哪种行业内的企业都是觉得不合适。
因为,‘玛卡科技’从推出的技术、产品涉及了农业生物、特种冶金、电子信息、能源、建材等等行业,相当复杂。为此,一些媒体特别为‘玛卡科技’安了一个头衔,成为‘技术引领者’。
一直以来,虽然媒体对‘玛卡科技’的宣传不少,但是‘玛卡科技’的领导都很低调,也从来没有对‘玛卡科技’的目标、计划有过任何高调的宣传。因此,在媒体和大众的印象中,‘玛卡科技’属于一家比较低调的企业,有时候它们的新产品上市之后,人们赫然才发现。
另外,在这一次的竣工仪式上,‘玛卡科技’也是高调宣布了‘改良沙棘’上市的消息。这样的表现也是第一次。
不过,这一次‘玛卡科技’大张旗鼓的组建‘玛卡动力’,宣布和海船、海钢等企业联合,对大型远洋轮船进行全方位的科研攻关,计划在今年内制造出第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轮。这样的高调在‘玛卡科技’成立两年以来尚属首次,也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诚然,一艘万吨货轮如果采用模块化生产的方式,制造周期也不过是一个月就能下水,两个月就能投入正常营运之中。但是,大型远洋轮船的研发可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全部完成的,更何况这一次‘玛卡科技’还要攻克‘燃气轮机’的全部核心技术,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面对‘玛卡科技’的高调公告,舆论以及人们的看法分为好几种论调,在媒体上、网络上,各派观点是吵得不可开交。随着各种争论的逐渐升级,让‘玛卡科技’的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倒也是一个意外收获。
毕竟。一直以来,‘玛卡科技’并不是一个终端消费产品的生产企业,因此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对‘玛卡科技’了解的人更多的是分布在业内和媒体之中。
不管怎么样,‘玛卡科技’已经逐渐成为了一家冉冉升起的明星企业!
支持‘玛卡科技’可以实现目标的人们主要是看在‘玛卡科技’历来的优秀战绩,认为‘玛卡科技’是不可能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一定是有把握才会如此高调的声明。反对‘玛卡科技’的观点认为,以国内企业的投入和实力,是不可能攻克‘大型燃气轮机’这样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因此他们持有悲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玛卡科技’纯粹属于哗众取宠。争夺眼球罢了。
也有的人觉得现在争论没有必要,一切都等一年后就见分晓了。
当然了,总体来看,悲观的情绪要稍稍占上风!…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国内的舆论中,很容易出现自大或者自卑的两种极端情绪。这或许是和我们国家长期落后,如今稍稍有所改善之后所出现的特有民族情绪。
自大的人觉得我们华夏人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好,至于很多实际的客观困难往往会被他们抛之脑后;至于自卑的人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我们顶多能做世界工厂,却不可能成为世界创新中心。这两种人在网络上尤其泛滥,他们的观点往往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绪,于是那些习惯用理性分析问题的人们往往会被这些极端人类所淹没,自己的声音也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
“石头。这一次联合项目组要是拿不下大型远洋轮船的技术攻关,可真的要丢脸了!”等到竣工仪式结束,所有的嘉宾、领导都离开后,朱浩洋陪同段磊在参观‘动力大楼’的实验室,笑着说道。
“石头如此笃定,肯定是有把握才会发布这样的声明!”这一次郭伟作为海钢的全权代表,加入了联合项目组中担任副组长。
自从上一次因为在‘合金钢管’‘船用钢板’等项目上与‘玛卡金属’的合作失之交臂之后,海钢的领导层后悔不已。尤其是海船依靠‘玛卡金属’所提供的先进技术、产品,一举扭转遭受国外企业盘剥的状况,盈利能力大大增强。
从此之后,海钢的领导层就一直盼着‘玛卡科技’能够再展开新的项目,让海钢加入其中,分享其中的利益。
这一次,段磊一提出三家共同合作,开发新一代远洋轮船的建议,海钢立刻就同意了,并且派出郭伟作为项目负责人,全权代表新项目的一切。
作为最早和段磊接触的业内人士,郭伟无论是才学还是判断能力都是足够的,更何况他已经见证了‘玛卡科技’的快速崛起,因此他对段磊的信心十足。
“新项目肯定会受到众多的关注,以其遮遮掩掩的,倒不如就开诚布公地把目标公布出去,也让员工们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动力!”段磊顿了顿,说道:“其实所有的技术中,除了‘轮机工程’、‘传动系统’两个大头还没有启动罢了。其他的技术可以从以前的技术积累以及其他实验室的技术中进行相应的改造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作为大型远洋轮船的研制工程,大抵上分为几个子系统,包括船用材料、轮机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各种电子信息系统,其中,船用材料已经在前期合作中得以解决,目前海船在建轮船使用的都是‘玛卡金属’出品的新型船用钢板、曲轴等等茶疗。此外,各种电子控制系统、无线电系统以及声纳、雷达等技术,已经在‘玛卡科技’的实验室中形成了理论成果,并且制造出了小型化的设备。这些小型化的设备大多都是在‘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中利用‘玛卡技术’加以改进后实现的,将来只需要把数据放大。并且考虑到轮船的工作环境后,就可以了。
“既然石头你已经是胸有成竹,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全力支持你就是了!”朱浩洋在经过‘船用钢板’、‘船用曲轴’等项目的冲击之后,已经是对段磊以及他背后的‘玛卡科技’抱以强烈的信心,倒不会在这种时候和段磊唱反调。
作为轮船制造行业的专家,张浩洋虽然只是看过‘玛卡动力’的一些相关技术资料,并没有看到实物。但是他还是可以凭借经验判断,‘玛卡动力’即将研制的‘大型燃气轮机’无论是能量利用率、功率等方面都比目前很多军用轮机要高出不少。只要‘玛卡动力’的轮机工程研制成功,再结合各种先进部件的组合,足以让联合项目组的轮船成为全世界最好的轮船,没有之一!…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要在各个层面同时展开,加快项目进度!”段磊从身边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叠资料。分别递给郭伟和朱浩洋,说道:“公司的办公办公系统已经把整个项目组的所有子项目细分了出来,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时间表,三家公司的人员只要按照这个进度表进行就可以了!”
为了能够在半年之内把所有纸面上的理论转化成为实际的产品,并且在明年春节后实现第一艘新型远洋轮船的运营。段磊让‘叮叮’把整个项目组中所有的细节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拿到了这份时间表。
“‘玛卡科技’有人在主持并行工程?”朱浩洋和郭伟不愧是在大型企业的生产一线工作的精英,虽然只是把资料翻了寥寥数页,却几乎是异口同声说出了这句话。
从纸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并行工程地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当然了,从这个解释上来看。一般人可能不太会理解‘并行工程’的真正含义,不过若是把某些大型工程说出来,很多人心里面的概念也就清晰了。在以前还没有‘并行工程’这个理论成果之前,包括‘两弹一星’、‘石油大会战’等等项目,都是‘并行工程’的成功范例。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并行工程’逐渐被学术界所认识,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大型轮船、大型客机、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之中,在提高效率、节省能源消耗等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过。相对于一般企业需要大量工程人员辛勤工作的‘并行工程’完全不同的是,‘玛卡科技’的‘并行工程’仅仅依靠‘叮叮’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生物智脑就完全搞定了。联合项目组只需要根据‘叮叮’给出的时间表、任务计划进行工作,根本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就能够把新型远洋轮船的项目做成。
“你们看出来了?”段磊笑了笑,说道:“这个进度表可是花费了我们公司不少的精力,为的就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项目做好!”
段磊从来没有想过能够瞒过郭伟和朱浩洋,毕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也是会经常接触到‘并行工程’,哪怕规模不像这一次这样大。而且,把详细的‘并行工程’计划和朱浩洋与郭伟分享之后,整个项目组所获得的支持力度也会有所增加。
“看来石头对这个项目是势在必得!”朱浩洋略略看过进度表之后。赞叹道:“整个计划比我们海船的‘并行工程’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看来石头的背后有高人指点!”
“看完整个进度表,我突然觉得以前我们海钢的那些所谓专家都有点名不符实!”郭伟摇摇头说道:“怪不得石头有把握在一年之内把项目做出来,原来杀手锏在这里等着呢!”
一开始的时候,郭伟和朱浩洋虽然对段磊以及‘玛卡科技’有信心,但是一年之内研发制造一艘新型万吨远洋轮船,确实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并不是轮机工程的研制,也不是‘玛卡科技’技术人员与其他两家公司技术团队的配合问题,而在于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否实现无间缝合?
在郭伟和朱浩洋看来,如果拥有两年的时间。整个项目就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不过,在看到这份详细的‘并行工程’计划书之后,朱浩洋和郭伟心里头的那一点疑虑瞬间不翼而飞,对于项目组的前景拥有了更多信心。
在和段磊详细谈论了整个项目组的一些细节问题之后,朱浩洋和郭伟就开始回到各自公司内,抽调精兵强将加入联合项目组,启动了工作。
……
联合项目组的工作是15年‘玛卡科技’的重头戏,也是段磊寄以厚望的一个项目。因此段磊在三月份的时候又相当多的时间是泡在‘动力大楼’这边。
‘动力大楼’这里,除了‘玛卡动力’的实验室之外,还有众多冶金、机械类的实验室,它们全部都围绕着‘新型远洋轮船’研制联合项目组而工作,这里成为了‘玛卡科技’一个相当重要的部门。
段磊通过‘叮叮’,把整个项目组所有的技术难点、产品等等细分为无数的小项目。然后按照各个实验室的功能、人员能力的不同落实到个人,并且规定出详细的时间表以及细节要求。如此一来,每一个技术人员只需要按照进度表的规定,把属于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并不会使得整个项目组出现延迟、等待的状况。
因此。在各个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仪器还在安装的同时,各个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已经开始在进行了,这种惊人的高效率让很多刚刚加入‘玛卡科技’的科研人员稍稍感到有点不适应。
毕竟,以前在国内各个高校的实验室中,绝大部分的实验室都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管理,人治往往比制度要强烈得多。尤其在某些领域上。因为科研项目的缺乏,使得这些科研人员已经习惯了慢节奏的科研生活,命名一个月可以完成的项目,往往会拖延到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之后。
不过,进入‘玛卡科技’之后,所有这一切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接到各自的任务进度表之后,包括彭天祥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就如同上了发条一样,从上班开始的那一口。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而‘玛卡科技’为了给所有的科研人员创造最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最好的后勤,投入巨资,从住宿、交通、饮食等等方面全方位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变相地提高了不少的工作效率。
‘玛卡科技’对科研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让来自高校的是科研人员惊讶,也是让来自海船和海钢的老一辈技术人员感到一阵唏嘘。
在国企最辉煌的年代,国企的效益好,每年承接的大型项目也是接二连三,因此在国企也经常有这种大会战形势的项目开发。在那个时候,整个企业数万人,共同为一个项目努力,无论是技术、物资和后勤等等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那是一个激情四溢的年代!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国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包括海船和海钢这样的特大型副部级企业,也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这种令人震撼的场面了。
不过,这一次一些上了年纪的技术人员,在联合项目组中隐约感受到了过去那种激情澎湃的状况,倒是让不少喜欢怀旧的技术人员感觉非常好。连带着这些技术人员对‘玛卡科技’的印象也好了起来,工作效率也是节节攀升!
作为整个项目的总指挥,段磊所要做的是对每一个子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评估分析,确保整个大项目的进度能够一直保持平稳的进度。从项目启动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段磊发现除了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大家的工作节奏不是很熟悉,进度稍稍落后之外,很快就赶上了‘叮叮’给出的时间表,平稳进行。
在段磊看来,有‘叮叮’所给出的‘并行工程’计划书,整个项目有望在一年之内圆满完成!到了那个时候,‘玛卡科技’就算是拥有另一个拳头产品,驶向深蓝的海洋!
第150章巨大地盘
当日历翻过三月份中旬的时候,所有参与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等等都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状态、节奏,整个联合项目组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正轨。
作为项目组的总负责人,段磊在项目启动的前期确实很紧张,经常是作为救火队员出现在各个实验室的一线,帮助科研人员们对‘玛卡技术’进行分析、消化,最终转化成为‘玛卡科技’自身的技术。另外,段磊每天还需要抽出不少的时间,在地下空间的控制中心,针对‘叮叮’所拍摄的一些画面,对一些新近员工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所有的员工建立只有他和‘叮叮’知道的‘忠诚度档案’。
段磊知道,虽然前段时间他们利用‘间谍门’的巨大影响,趁着各个间谍机构混乱的当口,最终减少了在‘玛卡园区’附近流连的间谍。不过,正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风头过去之后,肯定还有人间谍想方设法进入‘玛卡科技’工作,最终为其身后的机构做一些事情。
在‘玛卡科技’开始组建‘玛卡动力’以及各个实验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