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生物帝国(小仨)-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了一小段之后,段磊在‘叮叮’的指示下。搭乘一座专用的高速电梯,从地下80米的位置前往地下120米的六号区域。
整个‘地下基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立体城市,若是没有‘叮叮’的指点,恐怕就是段磊也会在这些四通八达的通道、随处可见的高速电梯和传输带弄得眼花缭乱。最终迷失方向。
这些年以来,段磊通过各种秘密账户以及空头公司对外采购了一大批电梯、传送带等等设备,这才能保证整个‘地下城市’的正常运行。
40米的高度,高速电梯只不过花费了不到十秒钟的时间,段磊就抵达了目前对于整个‘地下基地’乃至整个‘玛卡科技’最重要的核心区域——第六区。
别看这里的命名方式很普通。但是这里将会诞生地球上第一个完全媲美人类的‘生物智脑实体’,从这个意义来说,如何拔高它的存在都不为过!
‘生物智脑实体’其实就是从‘智能人’制造领域延伸出来的重要学科,只不过它在仿生科技的成就要比‘智能人’领域高出了许多,制造出来的仿生肌肉、皮肤、骨骼等等,都已经是无限接近真正的人体。此外,由于‘生物智脑实体’技术的先进性,所制造出来的个体因为神经反射已经和人类相近。这些个体的表现就会如同人类一般自然,可不是动作僵硬的‘智能人’所比拟!
现如今,整个六号区域只是初步完成了区域规划、水电网络安装以及基本的布局罢了,很多划时代的生产设备还处于紧张的定制、改造过程中。
因此,来到六号区域的段磊只不过是配合着‘叮叮’所给的效果图,对心里对‘六号区域’的未来进行一番憧憬罢了。
根据‘叮叮’的进度报告,‘生物智脑实体化’项目起码要在2018年初的时候才能够投入使用,到时候‘叮叮’就可以摆脱如今尴尬地位。正式融入人类社会。
这也是‘生物智脑’的一个进化方向,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完成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升华!
“‘叮叮’,等身体制造出来,你就可以离开营养槽,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吗?”看着‘叮叮’投射出来的全息投影,段磊还是有些好奇。
以前不止一次地看过科幻小说。里面所描述的高智商电脑系统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于有些生物智脑还会拥有独立人格之后。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段磊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的手底下。居然会诞生这样的一个‘生物智脑’,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是自然!”‘叮叮’点点头,说道:“只有踏出这一步,我的运算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为将来进军太空做好各项准备!”
其实,以‘叮叮’目前的运算能力以及对网络世界的控制,段磊和‘玛卡科技’将来控制住整个地球大势是指日可待的。但是,出身‘玛卡星球’的‘叮叮’自然清楚,这个宇宙并不仅仅拥有地球这样的文明星球,在外太空,还有着很多的智慧生物,拥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
或许,地球如今还能够安静的发展,但若是将来外星文明发现了地球文明,或许地球人类将会遭遇到16世纪美洲土著人曾经经历过的悲惨。
既然‘叮叮’已经认可段磊作为她的主人,她自然要替段磊和他的种族所考虑,未雨绸缪,为将来的太空时代做好准备。
在未来的太空时代,性能强大、规模庞大的太空战舰将会完全颠覆目前地球人的认知,因为每一艘规模以上的太空战舰都需要一个高性能的‘生物智脑’坐镇,才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而‘生物智脑’并不能凭空制造,而是需要更高级别的‘生物智脑’对低级‘生物智脑’进行引导,才能够进化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智脑实体化’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听了‘叮叮’详细的解释,段磊总算是对‘生物智脑实体化’的重要意义有了足够的认识,他对于未来的太空时代也是怀抱着巨大的憧憬。
截止今日,地球上只有三个国家实现了载人航天,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这三个国家除了美利坚曾经实现过登月计划之外,罗刹帝国和华夏帝国只是实现了太空站的目标。
而如今‘叮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则是那种科幻小说里描述的太空时代,巨大的太空战舰,以亚光速、光速甚至虫洞跃迁的方式出行,把地球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张到周围数十光年甚至更远的距离!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人类就可以实现真正的星际移民了!
……
从六号区域离开之后,段磊在‘叮叮’的指引下,直奔‘潜艇基地’的方向,那边也正在建设一个令人惊叹的超级工程,而它的建设也将从根本上拓展‘地下基地’的生存空间,从各方面加快地下城市的建设步伐!
第358章海底基地
段磊从‘六号区域’搭乘高速电梯来到了距离地面三十米的位置,开着通道上放置的电动四驱车前往两公里之外的‘潜艇基地’。
当段磊路过‘核聚变电站’的时候,这里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再也看不见当初犹如蚂蚁一般的‘智能人’,但是那些不断闪烁的信号灯,无一不在显示着这里令人惊叹的科技水平。
整个‘核聚变电站’采用了高度的自动化设计,整个电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人手操作,基本上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此外,由于核聚变燃料庞大的能量,电站只需要每三年更换一次燃料就可以了,因此电站的工作量就变得更少了。
‘核聚变电站’由‘叮叮’直接控制,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叮叮’可以在第一时间摧毁电站的核心部件,使其变成一堆废铁。当然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陷入这种状况,实在是有些困难。
电动四驱车从‘核聚变电站’边上的通道呼啸而过,转眼进入了通往‘潜艇基地’的巨大通道。
……
来到‘潜艇基地’之后,映入段磊眼帘的是一大堆正在休整之中的‘采矿潜艇’,还有正在如火如荼制造之中的‘海鲨潜艇’。
这是一款在‘玛卡星球’上常见的一款攻击潜艇——‘海鲨系列’,它将会成为‘玛卡科技’赖以自卫的第一款攻击性武器。
‘海鲨系列’长88八十米、最大宽度12米,水上排水量7800吨,吃水9米,水下排水量则是达到了11800吨!虽说‘海鲨系列’的排水量无法和罗刹帝国的‘台风级核动力潜艇’两万六千多吨的排水量相比,但在地球上也已经属于巨型潜艇的行列了。
‘海鲨系列’将会装配‘玛卡星球’已经成熟的微型‘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四台4800千瓦的大功率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它的续航能力达到了惊人的2年。甚至于在航行途中,‘海鲨系列’还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核燃料,然后继续保持在深海中的生存能力。
‘海鲨系列’下潜的深度没有‘采矿潜艇’那么惊人的四千多米。不过1800米的深潜深度,也已经是把地球上所有潜艇都抛在了身后。可以说,一旦‘海鲨系列’建成并且装配上‘玛卡星球’的先进武器,将会成为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噩梦。
第一艘‘海鲨系列’在三月份开始铺设龙骨,现在已经开始建设出一个雏形,无数的‘智能人’正在把段磊在外界加工定制的一块块模板配件组装起来,慢慢地形成‘海鲨潜艇’的轮廓。
与此同时。段磊也是把‘海鲨系列’的某些子系统进行完全分拆之后,交给‘智能实验室’、海钢、海船等单位进行技术攻关,为的就是加快‘海鲨系列’的制造进度。
第一艘‘海鲨潜艇’将会在7月份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然后再经过数月的辅助设备安装调试之后,将于2017年10月份实现首航!
若是以地球各大国的建设速度来衡量,一艘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巨型潜艇起码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够投入现役;但是在‘玛卡科技’,由于模块化生产以及大量自动设备和‘智能人’的应用,使得‘海鲨潜艇’的建设周期被缩短至不足一年!
由于美利坚帝国的第七舰队和华夏帝国的东海舰队这大半年以来一直对东海海域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使得‘采矿潜艇’出动的频率下降了不少。此外,随着‘玛卡港’二期工程的全面开工。附近海域变得异常繁忙。无数的工程船只在往来穿梭,对‘采矿潜艇’的行踪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毕竟,以‘玛卡港’为中心的海域。平均水深还不到40米,这样的水深对于直径达到8米的采矿潜艇来说,确实有些浅。
更何况,随着‘玛卡港’已经被海城市委市政府列为‘海城港’的重要补充,附近海域未来也将会变得越来越繁忙。
为了避免‘采矿潜艇’被外界发现,段磊也只能是停止了‘采矿潜艇’白天出海采矿的行动,改由凌晨时分选择性地出海。
受此影响。原本拥有200艘采矿潜艇的庞大舰队每天的出勤率都不足20%,剩下的潜艇只能停靠在‘潜艇基地’休整。不过由于‘潜艇基地’的容量有限。基地里只能停靠40艘左右的‘采矿潜艇’,绝大部分的潜艇只能是坐沉在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深海,等待重新启动。
随着‘地下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如期展开,‘地下基地’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也是急剧增加,而如此庞大的物资需求又势必不可能全部从外界采购,因此自行采矿也就成为了段磊的最佳选择。
为了避开军方舰队的监控以及民用舰艇的遭遇,段磊和‘叮叮’决定重新开辟一个出海口,为‘地下城市’的建设找到稳定的资源收集点。
于是,在‘潜艇基地’附近,一个硕大的通道已经被打通,它倾斜着延伸进入了大海,从海床下方穿行而过,一直朝着东海深处前进!
由于整个通道的打通并不是用以往常见的机械挖掘方式进行,而是采用了‘魔鬼真菌’定向吞噬的方式进行,因此偌大的工程并没有引起外界任何的察觉。因为‘珊瑚真菌’、‘万能涂料’的大量应用,使得海底岩层充沛的水量并不会对通道造成太大的影响,整个通道异常干燥。
段磊驱车从通道进入,整个通道动用了大量的‘镜面金属’和‘万能涂料’,整体呈现银白色,和‘地下城市’的风格一脉相承。通道的顶部和两边的墙壁上,安装着大量的LED灯源,把整个通道照映得纤毫毕现。
和‘玛卡基地’的其他通道一样,通往‘海底基地’的通道一共分为三条,中间是一条直径三米的小通道,两侧则是两条直径超过6米的货运通道。将来从海底采集的大量矿产。就需要通过这两条货运通道传送到‘地下基地’的‘金属冶炼中心’,最终转化成‘地下城市’的一部分。
因为‘海底基地’位于海平面两百米以下,从‘潜艇基地’出发的段磊不得不驾驶着电动四驱车从一个陡坡下去,直到数百米之后,通道才变得平缓起来,然后径直往前。
根据电动四驱车的距离记录器显示,从‘潜艇基地’开始。段磊已经开着四驱车穿过了超过五公里的漫长距离,逐渐接近‘叮叮’所说的‘海底基地’。
当段磊驾驶四驱车冲出通道的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幕令人难忘的景象!
段磊犹如来到了一个水晶宫一般。四周都是透明的水晶,隔着水晶就能看到外面的大海,游动的海洋生物仿佛就在眼前!
“‘叮叮’,这是什么状况?”段磊看到这神奇的一幕,愣了好久,这才开口问道。
根据四驱车的定位仪显示,这里位于海平面以下两百米。在这个基地的上方。就是无以计量的海水,但是,它们却无法压垮那层薄薄的水晶物质。这如何不让段磊感到惊讶呢?
在此之前,段磊只是听‘叮叮’说过正在建设一个海底基地,但是他从来没有看过相关的照片,从来没有想到这个‘海底基地’会是如此壮观!
“这是利用‘玛卡星球’上独有的‘水分隔绝分子材料’制成的‘水晶墙’,专门用于‘海底基地’的建设!”此时,段磊的眼前出现了‘叮叮’的全息投影,向段磊介绍道:“有了这个‘水晶墙’。海水就无法对‘海底基地’造成任何的影响,潜艇的进出也将会避开人类的声纳的探测。获得更大的自由!”
因为打开了‘银色板砖’,‘玛卡星球’的大量先进技术也随之被‘叮叮’获取,为了能够和段磊更好的交流,‘叮叮’改造出一整套‘全系投影系统’,让段磊在‘地下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和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因此,在某些比较偏僻的角落,只需要安装一些激光投影器,‘叮叮’的形象就能够完美地呈现在段磊的面前。当然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现在的全息投影还无法做到视觉、听觉的完全同步,还需要借助布置在附近的扬声器来实现。
根据‘叮叮’的描述,将来若是‘玛卡科技’的技术力量可以把‘全息投影’的技术完全吃透,就可以实现视觉和听觉的同步传输。到了那个时候,全息投影系统就可以应用在电影、电视等媒体之上,掀起一场新的视听革命。
‘水晶墙’也是‘玛卡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功,它被广泛应用于‘玛卡星球’乃至各大星球上的水下基地、海底基地,成为了人类向海洋进发的最佳助力。也正是因为有了‘水晶墙’,‘叮叮’才有把握在海底两百米的深处建设这座‘海底基地’,作为‘地下城市’新的物资采集供应点。
“‘叮叮’,围绕着这个空间的那些大门是什么?”段磊用眼睛扫视了一眼,发现除了透明的‘水晶墙’,之外,在‘海底基地’的底部,一连串的大门紧紧排着,门口上书写着硕大的编号。
整个‘海底基地’的底部直径超过了三百米,高达五十米的巨大穹顶和‘核聚变电站’的格局一般,无一不显示出‘玛卡技术’的伟大力量。围绕着‘海底基地’的底部,数十座宽达9米的大门围绕着底部排列,充满科幻色彩的大门背后似乎通往了不可预知的奇妙世界。
“这些大门将会是‘采矿潜艇’停靠的泊位,它平时会和大海相连通,等到潜艇进入泊位之后,抽水系统将会把海水排出去!”‘叮叮’的身影跟随着段磊一步步靠近那些硕大的大门,接着解释道:“在这些泊位里面,还有一整套完整的矿物接受系统,专门用于接收‘采矿潜艇’采集回来的矿物!”
随着‘叮叮’的话语落下,一扇巨大的大门悄然打开,向段磊展示了其中的空间。
这个是一个宽9米多,高10米,长约50米的长方体。足以容纳排水量为1800吨的‘采矿潜艇。段磊看到,在空间里拥有足够完善的支架系统,可以在抽干海水之后,牢牢固定住‘采矿潜艇’,便于矿物接收系统把‘采矿潜艇’内部的矿产接收,传送到‘金属冶炼中心’。
在整个‘海底基地’,如此规模的潜艇泊位一共有50座。他们完全可以满足目前两百艘‘采矿潜艇’轮流卸货的需求。而且,由于这些潜艇泊位都是采用了全自动控制系统,由一枚高性能的‘生物芯片’所控制。工作效率极高,即便段磊把‘采矿潜艇’的编队扩大到五百艘,也是毫无压力。
此外,这个‘海底基地’还为段磊的‘海鲨潜艇’乃至以后的‘蓝鲸潜艇’预留了足够的泊位,让段磊根本不用担心那些庞然大物将来的停靠基地。
“‘叮叮’,这些‘水晶墙’看上去异常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走在潜艇泊位里。看着身侧以及头顶上随时可能倾覆而下的海水。段磊有些担心地问道。
哪怕是已经接手了‘玛卡文明’将近五年的时间,段磊对于这个文明的各种神奇技术仍旧是有些应接不暇。按照段磊的目测,这些‘水晶墙’的厚度大概也不过20厘米左右。但是却能够承受得住海底两百米的巨大压强,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若是这些‘水晶墙’被破坏,巨量的海水倾泻而下,然后顺着海底通道奔涌而出,恐怕‘潜艇基地’乃至整个‘地下城市’都会被海水倒灌,段磊和‘叮叮’数年以来的成果就将化为乌有!
因此,要说段磊不担心是不太可能的!
“你就放心吧!”‘叮叮’笑了笑。说道:“根据理论上的数值,这些‘水晶墙’的承压能力极强!一般来说。10厘米的‘水晶墙’就可以承受海底四百米的巨大压强,为了保险起见,整个‘海底基地’的水晶墙最薄的厚底也有25厘米,重点部位甚至已经达到了50厘米!更何况,整个基地内大量采用了特种合金钢作为支柱,极大地增强了基地的结构稳定性!”
随着‘叮叮’的解释,一道道激光投影也是随之出现,在段磊眼前把‘海底基地’的结构示意图呈现出来。
在‘叮叮’的详细解说之下,段磊总算是对这个‘海底基地’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个所谓的‘海底基地’其实就是‘玛卡星球’上一个标准的‘潜艇停靠基地’罢了,其设计、建设的原理来自于蜂巢,因此这种‘海底基地’也被成为‘蜂巢基地’。
整个‘蜂巢基地’就是利用各种高强度的特种合金钢材搭建主体构架,然后布置大量的‘水晶墙,用于隔绝海水。在基地的外围,模拟蜂巢设计出一个个‘潜艇泊位’,使得潜艇们根本就不用上升到海平面就拥有安全的卸货、维修、保养地点。
根据‘叮叮’的描述,在‘玛卡星球’的海底,这样的‘蜂巢基地’几乎遍地都是,它们是各种潜艇可靠的停泊、维修、补给基地,使得潜艇的航程、续航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当‘叮叮’说道这里的时候,段磊想到,若是当年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狼群潜艇拥有这样的‘蜂巢基地’,恐怕二战的结局就将会改写!
在很短的时间内,段磊就想到了把这些‘蜂巢基地’应用在军事上面的一些可能性,或许,‘玛卡科技’的潜艇编队规模还能够进一步扩大!
现在,地球的陆地已经完全被各个国家所占据,‘玛卡科技’要想快速崛起所需要的巨量物资根本就不可能从市面上全部购置,因此向无人占领的海洋进军也就成为了段磊唯一的选择。
若是段磊的目标只是把‘玛卡科技’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超级企业的话,就目前的发展态势就已经可以了。但是,身负‘玛卡文明’传承重任的段磊可是要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和超级大国向抗衡的超级势力,因此,‘蜂巢基地’的出现为段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石头,现在有一艘‘采矿潜艇’要卸货,你可以过去看看!”此时,‘叮叮’提示在隔壁的08号泊位有‘采矿潜艇’请求进入。
当段磊走到08号泊位的时候,透过透明的‘水晶墙’,他清晰地看见一艘‘采矿潜艇’宛若游鱼一般顺着泊位巨大的空间进来了。在‘智能人’近乎完美的操控之下,这艘编号为006的‘采矿潜艇’很快在固定架上稳稳地停了下来。
紧接着,泊位通道被紧急关闭,两台大功率的抽水设备启动,超过五千吨的海水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就被抽空了!
从‘采矿潜艇’进入泊位到泊位的大门打开,整个过程只花费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效率之高可见一斑!
此时,段磊才真正明白,这个‘蜂巢基地’作为海底基地是多么的适合!
第359章武器研发
从‘海底基地’回来,段磊总算是对‘地下城市’的建设进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只要‘海底基地’能够全部投入使用,‘地下城市’就将获得一个稳定的物资收集点,为加快建设提供足够的材料。此外,‘海底基地’也将会为‘玛卡科技’的防卫性潜艇提供一个安全的停靠点,为‘玛卡科技’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当然了,由于‘玛卡技术’的先进性,段磊自然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潜艇、舰队能够发现深藏在海底两百米的‘海底基地’。
把‘地下城市’的建设交给‘叮叮’全权负责之后,段磊又是返回了地面,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没办法,如今的‘玛卡科技’已经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创始人以及首席科学家的段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务要处理。即便是把公司的大部分管理事务交给了父亲段秉义,但是数十个实验室、数千名科研人员的队伍,本身就有很多事情需要段磊出面处理!
……
‘玛卡防务’是‘玛卡科技’下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他的成立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财经界的媒体记者包括专业人士都看不清楚段磊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若是说‘玛卡动力’、‘玛卡造船’这两家企业涉足军工产业只不过是他们战略意图的延伸,‘玛卡防务’的诞生实在是太过突兀。
毕竟在此之前。‘玛卡动力’已经开始为军方的舰艇提供了‘天火系列’大型燃气轮机,‘玛卡造船’也为华夏帝国海军提供了众多的技改方案,提升华夏海军的作战能力。而且,‘玛卡动力’、‘玛卡造船’所展现出来的技术实力,也表明了它们拥有涉足军用装备设计、制造领域的能力。
而‘玛卡防务’的诞生,却有些让人看不懂!
连续在‘天火系统’和‘飞鹰战机’两个项目上和军方展开了愉快的合作之后,‘玛卡科技’已经不满足于现状,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