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辰[银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这画舫含义实在太明显;温良辰当真不敢收;苏玟玟只好笑笑:“总有一日,你会收下。”
  我的眼光,绝对不错。
  不过;接纳苏家的投诚之后,温良辰倒是取得一系列实在的好处。
  首先是隶属于公主府的产业;自从有了苏家开路扶持;温良辰接二连三手盘下两间米粮店和药店;如今,整个京都各片区几乎都有公主府的店面,极大地方便李随打探消息。
  苏玟玟还时常往公主府上送些物事,她既不送金也不送银,大多都是些时兴的吃食,将分寸把握得十分得当,让人不好拒绝。不过,这些吃食也不一般,大多为敬贡宫中的的补品,温良辰连续推脱了好几次,谁料她又换了法子,开始送裁剪好的衣裳过来,连温驸马都不曾落下,一家三口四季各有十几套,这会儿连穿都穿不完了。
  温良辰实在不好意思再收苏家的礼物,商人之间有来有往,她欠得越多,表示今后越难还上,苏玟玟似是明了她的心思,某一日提议道:“郡主,可否帮妹妹一个忙?”
  温良辰挑了挑眉毛,这还是苏玟玟头一次这般认真地提要求。前几日苏家求过两封打通官府的文书,温良辰遣管家去寻京都府尹,报上公主府的名号和信件,将这事儿十分轻松地给办妥了。那时的苏玟玟说话,完全不似今日这般正经。
  “今年郡主入宫居住,不知衣裳可有准备妥当?我苏家绣楼新裁制出一套新衣裳,款式为卷边云袖大衫,以郡主这高挑的身段,穿上后定然美极。我心中琢磨着,只要郡主穿着这身衣裳在宫里走上一圈,明年我苏家绣楼估计会多赚万两的银子。”苏玟玟美眸轻扬,眼底笑意真切而诚恳 ,若不是知她的底细,温良辰还真会以为她是天底下最纯善之人。
  温良辰不禁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揶揄:“你前几日在画舫上,声称要将我引我为知己,这会儿郡主前郡主后,又将这等小事说得如此郑重,我倒是体会不到半□为知己之感。”
  苏玟玟眼珠子一转,急忙抬手捂住红唇,嘻嘻笑道:“既然你不嫌弃我商贾出身,我也不再与你客气,那我今后唤你良辰,如何啊?良辰,这事儿咱们就此说定了,绣楼备有你和仪城的尺码,五日后我便直接唤绣娘过来,为你们试试新衣裳罢。”
  言毕,她还特地提醒一句:“对了,即便明年苏家绣楼生意红火,我也不会再给你分成了,那身衣裳价值千两,你好生穿着罢。”
  温良辰就没见过,还有人将蹬鼻子上脸表演得……如此地理所应当。
  算了,既然苏玟玟不计回报,那她先安心享用便是。
  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过后,内务府便传各王府的妃子、命妇、郡主,以及二品大员家族的女儿进宫过年。此旧例自今年兴起,之前之所以未沿用,一来是由于皇子们还未长成,二来是李太后病情不稳定,这两年随着李太后身子逐渐稳固,曹太后亲自发话,传贵妇们和姑娘们进宫陪同。
  温良冬居然也在邀请之列,尚在正三品的温大老爷的表情复杂莫名,心情更是微妙。
  此事气得温大老爷想挠墙,不知这一飞来横祸当空袭来,到底是因为温良夏的原因,还是他自个儿的原因。总之,他能肯定的是,宣德帝又摆了他一道,正月十五日王公大臣们的宴会,可有得他受的了。
  未免温良辰一人寂寞,李太后还特别钦点了温仪城进宫,得知此事之后,温仪城居然没有半分喜色,反而还哭丧着脸:“当真要在宫里住上大半个月,我岂不是无闲暇读书了?”
  温良辰抬起手,拿筷子尾端轻敲了一下他的脑门,抿着嘴道:“此乃团圆之年,你居然还想着闭门读书?乖乖与我进宫去罢,自有各家孩子们与你玩耍。”
  内务府办事向来靠谱,五皇子今年与温仪城同岁,传了一个温仪城,便得再多传几家小少爷,以示皇恩浩荡,温仪城绝对不会闲着。
  温仪城举手捂着小脑门,扑闪扑闪的大眼睛里满是郁卒。
  温驸马一脸惋惜地道:“你们两个后头进宫去住,我却在家中无聊得很。哎,仪城你明日得陪我去一趟煮茶会,不然等到后天过后,为父便没有机会与你见面了。”
  “唉……”看着温驸马露出准备出游的兴奋表情,年仅八岁的温仪城无力地垂下头,发出一阵悠长的叹息,心道,为什么又是玩,他是真的……不想再玩了。
  兴许是温仪城那副老学究模样太不伦不类,连温良辰都看不过眼了,她眼角抽了抽,发现自己的右手又开始犯痒了。
  二十五日上午,温良辰、温仪城乘坐郡主规制的马车,温良冬则单独乘坐温家的马车,由公主府仪仗开路,浩浩荡荡向皇城进发,于卯时入宫,辰时聚集于仓震门之前。
  各家贵妇们带着自家女儿前来,各个身着红艳喜庆的衣裳,打扮得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冬日的冷风一吹,甜腻的香风飘至一里之远,经久不散,呛得人只想打喷嚏。
  温良辰还在后面整理仪仗,温良冬率先从马车上落了下来,见到广场上的各府贵妇和姑娘们,她吓得眼睛都直了,显然第一次见到这般大的阵仗。
  温良冬寻了个僻静的角落站了,偏生这会儿有人不长眼上来挑事,只听那姑娘笑道:“咦,我不是瞧错了罢?那位可是温四姑娘?”
  接着,又有一位姑娘接话笑道:“曹姐姐,不对呀,温四姑娘既不是郡主之身,伯父又只有三品的官职,如何会与我等享同样尊荣,来宫中陪太后娘娘过年?”
  温良冬身子骤然一僵,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正是许久不见的曹其妙,而凑在曹其妙身边的姑娘,换成了敦郡王府的嫡女秦桃娴。从前,在长兴侯府还未衰败之际,贾梦时常与曹其妙形影不离,没想到才不到半年,曹其妙又寻找到与其臭味相投的新玩伴。
  温良冬登时呼吸不稳,想硬着头皮与她们争论一番,偏生对方的话句句在理,连她自己都觉得脸颊发烫。
  因为他们温家人心里清楚,温良夏到底是如何攀附上皇帝的。温良夏的行为让温家姑娘颜面尽失,除去惯来好名声的温良辰,其他人的姑娘便没有这般好的待遇了,贵妇圈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只是不在明面上说出来罢了。
  温良冬皱了皱眉,道:“此次邀约乃是内务府下发,我只是奉旨行事罢了,两位妹妹若不满意,大可去内务府申辩。”
  曹其妙斜睨着她,啧啧道:“哟,你还真以为这是你自个儿了挣来的荣宠?啧啧,也对,你们府上温二姑娘手段了得,又生着一张狐媚子脸,她的姐妹们自然与有荣焉,凭空得来这莫大的赏赐。要我来说啊,表哥们怕是得再小心些,莫要被温家姑娘们勾去了魂啦。”
  温良冬气得嘴唇发抖,谁料秦桃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咯咯笑了起来:“哎呀,姐姐话不能这般说。万一温四姑娘不小心被指为皇子妃,要将温二姑娘称作姐姐呢,还是……”
  言毕,秦挑娴又转为一脸的不解,好似真在为此事发愁一般。
  曹其妙顿时翻了个白眼,冷笑出声:“天下的妾室都是一个下贱德性,千万莫给她们好颜色看,否则,她们便不知天高地厚了,要我说,不管如何,统统将她们唤作姨娘便是。”
  温良冬气得咬牙切齿,正欲开口辩驳,正在此时,温良辰的声音轻飘飘地从后传来,温文典雅中却带着一股慑人凉意,听起来让人觉得颇为刺耳:“不知曹姐姐说的是哪位姨娘呢?”
  曹其妙霍地转过身,忽然见到温良辰着一身大红绣金丝穿蝶氅衣而来,她顿时愣神了片刻,待温良辰行至面前,这才猛地回过神来,挑衅地笑道:“方才何时提到姨娘了?我们都在称赞温二姑娘好福气呢。”
  曹其妙心道,即便温良夏被封为温嫔,还不一样是皇帝的妾室。
  “是啊,好福气。”温良辰极冷地笑了笑,斜瞟了一眼不远处站着的太监总管,抬高了声音说道,“哎,各位姐姐们头次进宫过年,难免兴高采烈,说话不小心,前后姨娘长、姨娘短的,将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挂在嘴上。不过,妹妹还是得好心提醒姐姐一句,东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曾经也是后妃,若是将这话传入她们耳中……你说呢,曹姐姐。”
  在李太后未被废去皇后之位前,曹太后还只是个普通妃子罢了,同样,如今的曹皇后步的也是曹太后的后尘,若不是元贞皇后难产而亡,如何有曹皇后当今的皇后之位。曹家出来的太后和皇后,曾经均是后妃出身,曹其妙在宫中直言“姨娘”,简直是在打自家两位祖宗的脸。
  因为温良辰的声音实在太高,太监总管听见此言,立即朝这边投来警告的目光,曹其妙被吓得浑身一颤,忿忿不平地回过头。她抬手指着温良辰的鼻子,支支吾吾了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旁边的秦挑娴面色一变,讪讪地低下头,装作一副稀松平常的样子。敦郡王府对上如日中天的温家和公主府,姑且还有那么一段的距离,她敢出言挑衅温良冬,却不代表敢得罪温良辰。
  “曹姐姐,你还有何话要说?若无事,妹妹可得过去了。”温良辰抬起下巴,深邃的绿眸危险地眯起,那眸中泛起的点点寒光,看起来如同危险的夜行猫般。
  若要寻曹皇后报仇,先得剪断曹国公府的羽翼。温良辰的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小半,曹其妙再上蹿下跳,总有一日会让她尝到甜头。
  “哼。”曹其妙冷冷地哼了一声,在心中恶狠狠地想道,如今,温良辰的小嘴是越发毒辣了,比温良夏还要得理不饶人,也不知她这副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模样,到底是要装给谁看!
  曹其妙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心道,听说皇后近来对温良辰很是厌恶,还特地传曹大太太进宫商谈,就是为了对付公主府,也不知到底是何缘由。
  不过,能让人安心的是,温良辰得意不了多久了。
  温良辰不再理会曹其妙,上前一步,挽住温良冬的手,露出标准的笑容:“我们先过去罢,走在前头才是好,兴许能多瞧两位皇祖母几眼。”
  太监总管赵公公见温良辰走过来,十分客气地笑了起来,朝她点头致意:“朝阳郡主当真有孝心,两位太后娘娘已经念叨您多次,都盼着您进宫呢。”
  “多谢公公谬赞。公公不辞辛苦站在这风口上,回头得多添一件衣裳,可别不小心冻着了身子。”温良辰笑眯眯地说道。
  赵公公极快地瞟了温良辰一眼,微微弯起腰身,将声音压低道:“奴婢何德何能,在此先谢过郡主了。”
  温良辰笑而不答,在心中暗暗记下了,稍后得空便让水心挑个既软和又暖和的狐狸毛背心,私下里给赵公公送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苏玟玟是埋了挺久的伏笔。。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章:“榜上有名者莫过于皇室女子,如公主、郡主一类,或是豪门家族中,不出世却出名的才女,或是商海浮沉,手腕高超的商女。除开后者地位不高,以至于前两类女子更加受人艳羡,她们既有无比荣耀的地位,又富有独特的底蕴,如何不吸引他人的关注?”
  现在终于出现全了。
  猛然发现,我好写妹子好像更顺手哈?而且区分度挺高的0…0男2时我就发现了。。所以,果然我适合写妹子文。。
  干脆来个#女人的奋斗系列#算了。。哈哈我开玩笑的。。
  感谢shirleyli163投的一颗手榴弹!真是谢谢0…0!
  感谢MV投的一颗地雷!=V=

☆、第95章 点宫妆

  宫里的规矩比府上要大得多;自然不似家中那般舒坦闲适;温良辰每日早晨早早起身,须得同众人一道过去向两宫太后请安;午后又得听太后皇后传召,陪同老人家们说闲话,偶尔还有其他的任务下发,不过好在身边有宫女太监提醒,按照老规矩做便是。
  幸亏李太后兴致不高;没时间折腾这一波姑娘们,说过一次话便再未传召过;曹太后又尊贵矜持;根本不理会她们;将照看各家命妇和姑娘们之事全权由给赵公公打理后;便再也不管了。
  唯有曹皇后兴奋莫名,经常传召各家命妇们赴宴,命妇们便带着自家姑娘一同前去。因温家两位姑娘没有长辈带领,故意被传话宫女给漏了,这倒让温良辰和温良冬落得个清闲。
  温良辰在宫中眼线虽少,却也打听到不少事儿,比如曹皇后传过去的命妇们,大多是清流一脉的夫人,其背后隐藏含义,不言而喻。
  “大约是长兴侯终于快不行了,她狗急跳墙,居然撂开老脸去求清流们帮忙。”温良辰幸灾乐祸地想道。
  可惜的是,清流家的夫人们大多出自于书香门第,肚子里墨水不比男人们少,以曹皇后那等眼光和本事,哪里是她们的对手?只怕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嫌自个儿还不够丢人罢。
  温仪城却忙得团团转,从家中带来的一箱书根本没时间看,五天只解决了两本。苏家小少爷此次也入了宫,另还有各家十多个男孩子,五皇子一不小心得了这么多玩伴,乐得喜出望外,摩拳擦掌地组织众人玩耍。
  于是,御花园便成为了男孩子们的天下,一群孩子在花园里玩得热火朝天,闹得连宣德帝都不敢过去,唯恐被弹弓打了脑袋。
  就这般不紧不慢地到了年三十,温良辰和温良冬早晨天不亮便起来了,梳洗打扮完毕后,去往曹太后所在的钟粹宫。
  今日是年三十,穿着打扮自与平时有所不同,有封号等级的妃子、公主、郡主等着官服,没有官服的各家姑娘们,依照各府上的官职着不同红色和花样的氅衣,唯有温良冬一人衣裳最特殊,温大老爷是三品的官儿,内务府只好在二品的衣饰上减了些东西,又在首饰上添了两样不同绒花。
  温良冬一身的与众不同,光是往那里一站,目光便全聚了过来,在这数九寒天的冬日里,她硬生生憋出了满头的冷汗。这辈子头次被摆到明面上,令她浑身上下都不舒坦,感觉自己好似被架在火上烤。
  “四姐姐,莫要太紧张,两位太后娘娘极好说话的。”温良辰小声提醒道,生怕温良冬一个撑不住晕过去了。
  温仪城愕然抬起头,张大了嘴巴,脸上分明写得清清楚楚:姐姐你骗她,曹太后分明不好说话。
  “好好站着,别乱动。”温良辰朝他一瞪眼,温仪城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多言了。
  正在此时,外头传来一声通报,只听一位太监掐着嗓子道:“皇后娘娘驾到,卫贵妃娘娘驾到,德妃娘娘驾到,丽嫔……”
  皇帝的后宫们组团来到,众人一溜儿下跪行礼,口中恭恭敬敬地齐声喊道:“参见皇后娘娘、卫贵妃娘娘,德妃娘娘……”
  诸位宫妃们盈盈而入,进殿后依次排开,却并不落座,而是安安静静站在原处,等待两宫太后的到来。
  于是,久站无聊的宫外命妇们与宫妃们,开始悄无声息地互相打量。
  温良辰这会儿还是头次在宫中得见温良夏,如今晋级为温嫔的她,容貌和气质又升一层,那一身的大红喜庆宫装下来,依旧压不住她那通身富贵艳丽之气,当真是粉黛凝红露添妆,玉人光宫翠失色。
  众人的眼睛不小心瞟向她,好似被什么浆糊粘住了般,再也收不回来了。
  温良夏就这般俏生生地站在曹皇后身边不远处,不仅将满殿宫妃全部比了下去,还将曹皇后衬出了几分半老徐娘的意味。
  众人心中暗暗忖度,难怪最近宫中都在讨论这位新来的温嫔,今日一见,果真是天香国色,难怪宣德帝近几日都歇在她宫里呢。
  男人嘛,任他再老的男人,不也还是个男人?
  宣德帝显然未曾出乎其外。
  恐怕真正能做到“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看遍世间一切,却始终一心向着百姓之人,唯有徐正一人罢了。
  不知是否是温良夏的出现,曹皇后今日脸色明显比平时难看,眼底下蒙着一团乌青,任谁都能看出她心情的不妙。估计在这世上,没有比皇帝纳美人更让人郁卒的了,偏生曹皇后年纪也大了,这会儿连争宠的机会都没有。
  温良辰终于感觉舒坦了,连嘴角都忍不住勾出笑容,心中不禁为温良夏竖起一根大拇指,心道,这位不靠谱的二姐姐,也算是干出一件好事了。
  两宫太后到场之后,众人依言落座,动作小心地吃起御膳来。李太后频频朝温良辰方向探视,温良辰收到她慈祥的目光后,总是会侧头朝李太后一笑。
  曹太后不小心抬起头,瞥到祖孙二人的互动,她面无表情地垂下头,继续抿了两小口粥,不知在想些什么。
  “稍后要整理贡品,悬挂供花供纸,哀家觉得,还是得亲手做,亲自写,才显得诚心。”曹太后将碗往旁边一推,突然开腔出声。
  她的声音极为寡淡,寡淡得好似在说与自己不相关之事般,她神色更是冷漠,与这大过年热热闹闹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
  众人手上动作一顿,手中小勺放的放,搁置的搁置,纷纷抬起头来,聆听太后接下来之言。幸亏诸位命妇们自小养成小口吞咽的习惯,这会儿嘴中咬着的吃食不多,猛咽下去倒不会卡了喉咙。
  李太后看了战战兢兢的众人一圈,好心接话道:“妹妹这提议实在,丫头们个个鲜灵水嫩,看着便让人舒坦,想必写出来的字、扎出来的花,都赏心悦目得很。”
  曹太后矜持地点了点头,冷淡地答道:“稍后便让她们写罢,谁写的好,哀家重重有赏。”
  曹皇后眼睛一亮,笑了一声,答道:“母后这法子倒是好,若不是臣妾年岁大了,不好与小姑娘们抢活儿,否则,臣妾定要加把劲写几幅字,求太后娘娘的一份赏呢。”
  曹太后撩了撩眼皮,瞥向卖力讨好的曹皇后,眼底少见地多了几分暖意,她薄唇微启,居然说起了玩笑话:“宫里何时少了你吃和穿?你胆子倒是大,居然惦记起哀家的物事了。”
  曹皇后以帕捂唇,笑道:“还不是母后宫里东西好,臣妾并非想讨赏,而是想沾沾太后您老人家的福气呢。”
  卫贵妃道:“可不是么,谁能得了太后娘娘的赏,简直是天大的福气。”
  宫妃们你一言我一语,合伙将气氛给炒热了起来,不知是谁提了一句“不如请皇子们一道过来写,让陛下也高兴高兴”,殿上热闹的气氛又陡然涨上一层,各家小姑娘们激动得眼睛都绿了。
  所谓主子张张嘴,下人跑断腿,早饭过后,宫人们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将殿内陈列完毕。长案共有三行十列,上陈笔墨纸砚等物。
  温良辰平时连绣活都绣不好,更何况是扎这等繁复的供花,于是,她从善如流地选择写字。
  温良冬素来心灵手巧,自然选择既好玩又好看的扎花,她坐在温良辰旁边,先将纸张剪裁折叠,又以毛笔蘸染料上色,片刻之后,一朵漂亮的牡丹供花便出现在她手中,再往竹签上一粘,大功告成。
  温良冬手指偏飞,如变戏法似的又扎了一朵石榴花出来,其动作麻利,完全不似生手,温良辰顿时瞠目结舌,道:“你何时有这等手艺了?我怎的从不知晓。”
  温良冬抿唇一笑,起身凑过来,悄声道:“母亲信佛,在院子里有一间小佛堂,自小我便帮母亲扎供花,只是……你知道的,这花不便在府上流出,便未曾告知于你。”
  温老太太素来信道,温三太太只好在暗地里信佛,这些自然要小心藏起来,省得老太太寻机闹事。
  温良辰微微颔首:“原来姑娘还有这等营生手段,倒是小生眼拙啦。”
  “嘿嘿,你敢取笑我?小心我回头挠你。”温良冬捂唇偷笑了起来,她原本性子活泼,以前还有“话唠”的诨名,近年来被卫定放缠上,连性子都变得沉静了,平时少见调笑。
  两姐妹正互相笑闹着,温良辰突然感觉一丝不对,但却不知缘由,她撩起耳边的碎发,忽然轻轻一侧头,不小心瞧见背后有一片赤色衣角,她转头一看,恰好对上一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睛。
  “见过三皇子殿下。”温良辰急忙转过身,向三皇子微微福身。
  温良冬也站起身来,随着温良辰的动作,默默垂头行礼。
  “朝阳妹妹不必多礼,温家妹妹起身罢。”三皇子声音浑厚低沉,铿锵抑扬,犹如铮鸣的琴声,极有沉稳有力之感。
  与温文尔雅二皇子不同的是,三皇子与二皇子两兄弟背道而驰,平时寡言少语,能得他开口说一句话,仿佛就是天大的荣幸。
  三皇子秦远见为卫贵妃所出,与武昌侯卫家是姻亲关系,令人惊奇的是,这位三皇子不像其父宣德帝,倒像极了舅舅卫大将军。偏生卫定放也长得像卫大将军,三皇子和卫定放二人看起来,倒像是一对亲兄弟似的。
  他的眼睛在温良辰停留片刻,便落在了温良冬的身上。
  温良冬微微抬眸,待瞧见三皇子的脸时,不由地愣住了。
  像,实在是太像了。
  三皇子秦远见除了皮肤比卫定放白一些,其余五官十分相似,若不是温良冬对卫定放十分熟悉,几乎都要分不出来了。
  三皇子朝她点了点头,眼睛一斜,看向案桌上那几朵栩栩如生的供花,问道:“此花出于你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