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辰[银推]-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皇子朝她点了点头,眼睛一斜,看向案桌上那几朵栩栩如生的供花,问道:“此花出于你之手?”
  温良冬点点头,应道:“是。”
  “做得不错。”秦远相赞了一句,又看向温良辰,表情寡淡的脸上,终于多出一分算得上客气的笑容,“朝阳妹妹,我先过去了。”
  三皇子还没等温良辰回答,就是一个利落的转身,他步履矫健,行走如风,显然是常年习武之故。
  三皇子这番没头没脑的话,让温良辰和温良冬摸不着头脑,她盯着三皇子高大的背影看上许久,依旧琢磨不透。
  谁料三皇子走后不久,二皇子又带着狐狸般的笑容过来了,同样是一堆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闹得温良辰只写了一幅字,对他自然没有太好的脸色。
  等到二皇子走后,她终于回过味来了,连同样受打扰的温良冬都不禁说道:“两位皇子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不似有要事要说。”
  温良辰微蹙眉尖,暗自忖度,这二位皇子是在没话找话说?
  等等,还有那副生怕别人看不见,却又想别人看见的跃跃欲试的模样,到底是何意?
  “应该是卫贵妃和德妃娘娘的意思。”温良辰一撇嘴,小声道。
  没道理二皇子和三皇子一齐来巴结她,这事儿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古怪。
  温良辰转过头,望向四周,罕见地发现三公主又不见了,她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她真被我打怕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唧唧现在又开始搞v章网审,TS大大帮我抓的虫一直都改不掉,哎,今天我提前码完了早点发吧,等下晚上给我禁了不方便大家看文,祝各位亲看文愉快!
  今天在乡下,继续手机码。。。O_o

☆、第96章 各角逐

  有了各府的生力军的加入;一上午便将供花和供纸的任务完成了,曹太后亲自点了供花供纸的赏;最佳供花分别为温良冬和左都御使家的严姑娘,写的最好的字儿却是一男一女;分别是二皇子秦远相和温良辰。
  曹太后为温良辰赐赏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比平时要多几分真诚,温良辰心脏一颤,暗自腹诽道,曹太后平时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这会儿突然露出这般笑容;当真是吓人得很。
  不过,她只好笑眯眯地接了,朝李太后投去一个眼神,李太后与有荣焉地笑了。
  温良冬手中托着一杆翡翠三镶玉如意,激动得俏脸发红,温良辰看着手里和二皇子那明显一对的金嵌珍珠玉如意,不由地蹙起眉头,偷偷望了恢复成面无表情状态的曹太后一眼,难道,曹太后是在暗喻金玉良缘?
  李太后明显也顿了一顿,眼神古怪地盯着温良辰和二皇子看。
  二皇子状似大度地笑了笑,将玉如意递给身边的宦官。
  温良辰眯着眼看向曹太后,又望向一脸不满,反而有几分嫉妒之色的曹皇后,直觉告诉她,这个事儿不简单。
  曹皇后嘴唇动了动,皱着眉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还是没有开口。
  曹太后朝曹皇后投去安抚的目光,曹皇后恹恹地扭过头,如同小女儿生气般,曹太后嘴角遂勾起一道无奈的笑容。
  与李太后直肠子不同的是,温家这位外孙女温良辰格外精明聪慧,在心境上,比她的侄女曹皇后都还要强上许多倍,如果温良辰不是襄城公主的女儿,兴许她还会多喜欢她一点。
  可惜,自己的女儿间接被李太后害死,曹太后的眼神越发沉寂冰凉,总有人要为小公主的死承担怒火。
  这一次,她故意不经意放出皇帝欲为温良辰指婚的意思,两位皇子收到这个消息后,必定会为此争得头破血流。三皇子看上去寡言少语,性格沉稳,但是,卫家的血性赋予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他本性是一个不服输之人。她方才之所以点了二皇子为首,将他与温良辰凑作一对,便是想要刺一刺三皇子,让两兄弟感觉到危机感,从而顺理成章地争夺起来。
  宣德帝天生多疑敏感,若两个儿子胆敢为此争得头破血流,从而暴露出自己的野心……曹太后能够保证,最后,温良辰谁都嫁不成。
  等待她的,将会是宣德帝彻底的厌弃。
  看着温良辰站在人群中,笑靥如花的模样,曹太后不免道一声可惜。可惜这样花一般的,聪慧及她的姑娘,最后却要遭受与她母亲一样香消玉殒的命运。
  不过,温良辰姑且还能活到现在,谁又会同情她的小公主呢?
  供奉给佛祖的供花供纸准备妥当之后,宫妃、命妇和各家姑娘们亲手开始布置大殿,迎接今日除夕夜的到来。
  三皇子面色讪讪,嘴角挂着假笑,似模似样地走到大殿角落,正儿八经地恭贺道:“皇兄的字越发精进了,改日皇弟得好生向你请教请教。”
  二皇子侧过身,云淡风轻一笑:“朝阳妹妹的字同样入笔有神,行云流水,本宫仰慕已久,今日一见,果然不负才女之名。”
  三皇子嘴角一抽,在袖中暗暗握拳,忽地侧过头,冷笑地说了一句:“皇兄且看背后。”
  二皇子一回头,便瞧见正在悬挂供花的温良夏,此时,温良夏也正好看了过来,二人一对上眼儿,二皇子身形一震,温良夏却是冷冷一笑。
  兴许是她的眼神太过晦暗莫名,在这热热闹闹的殿里,二皇子硬是被她笑出了一声冷汗。
  二皇子实在太明白温良夏的意思,她的眼神里没有任何的善意,而是写着浓浓的警告:正是因为你招惹我,害得我差点没命,如今你还想招温良辰,拉拢温家?
  我,要让你没命。
  二皇子登时呼吸不稳,温良夏就是一个疯子,她到底想干什么?!
  他之所以在梅林山庄帮三公主一把,便是知道温良夏不可能再出现在他的面前,谁料她一个咸鱼翻身,居然变成父皇宠爱的妃嫔!危险,实在是太危险了。
  二皇子简直被自己悔死,他怎么就吃饱了撑的,居然会相信三公主和秦宸佑那两个不靠谱的呢?
  “温良夏,你一定要和我作对……”二皇子眼神一暗,既然你不愿放过我,那我便毁了你。
  等二皇子回过头来,三皇子已经迈步离开,去寻贡桌旁打理供花的卫贵妃。
  卫贵妃正和温良冬商量如何插花,二人有说有笑,温良冬见三皇子前来,愣了一下,旋即微微福身,告辞离开了。
  “见儿,你去寻你皇兄说甚?”卫贵妃手上握着两支鱼形供花,脸上带着满意地笑容。
  三皇子犹豫片刻,微张嘴唇,回答道:“母妃,儿子只是去恭喜皇兄罢了。”
  卫贵妃眼神一暖,放下心来,温和地笑了起来,道:“那就好。见儿,你看这花儿做得和真的似的,你表哥能娶到温四姑娘,当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何时你也能娶到一位这样安分懂事,文静守礼的姑娘,母妃这辈子便放心了。”
  三皇子知道卫贵妃以温良冬做比温良辰,温良辰的确不如温良冬安分,反而还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是,为贵妃的意思他不能违抗,只好闷闷答道:“是。”
  卫贵妃一边摆弄着花篮的供花,一边状似无意,轻描淡写地道:“所以,卫家和温家即将变成姻亲不是么?母后看着严姑娘是个好的,你身边也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儿,比太聪明为夫家惹祸女人诸多,见儿,你说呢?”
  三皇子眉头紧蹙,抬头看着卫贵妃熠熠的眼睛,他心中挣扎莫名,良久后,他深吸一口气,垂下双眸,答道:“儿子全凭母妃决定。”
  听见三皇子郑重的保证,卫贵妃满意地点点头,重新伸出保养得宜的双手,继续开始摆弄手中的供花。
  “见儿,所谓慧极必伤,朝阳虽然有千般好,但本宫明眼瞧着,她既不属于你,也不会属于二皇子。所以,你放心罢,莫要再逞强了。”卫贵妃安静地垂着头,就如同民间母亲般絮叨家常,好似在说一件与她无关之事。
  三皇子不解地咬着牙齿,霍地转过身,偷偷在袖中握紧了拳头。
  酉时,宣德帝亲自来到钟粹宫,率领宗室、王公,及二品以上大臣,给两宫太后行辞岁礼,然后又由礼赞唱赞歌,热热闹闹行了一下午的礼数,又是赏又是闹,直到除夕才消停下来。
  期间宣德帝来了一会,又消失许久,温良辰向平羲学过皮毛的医理,总觉得宣德帝红润的脸有几分不自然……就像是吃坏了丹药,提前透支性命得来的好气色。
  不过,此事实在太说不准,连太医院都没有动静,自己这胡乱猜测,谁知道是真还是假?兴许宣德帝是偶感风寒,引发的燥热之症?
  亥时过去,子时的钟声敲响,大殿摆上了裹着宫锻的长桌,宫女们分批呈上御膳房早已准备妥当的素菜,三公主出来吃了一个饺儿,向皇家各位长辈行了个礼数,接着人又不见了。
  “皇后,三儿近日如何,病怎的还未好?”宣德帝皱着眉头问道,眼里聚起了一股烦躁,这般大的场合,三公主居然还没温良辰顶用,公主之位就这般空着,留个郡主撑场面。
  谁料这郡主撑的还不错,公主好像来和不来,都没有太大的干系般。
  “……太医说,三儿的病还要再过上半个月……”坐在宣德帝侧后的曹皇后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什么?成何体统!”宣德帝声音一高,吓得旁边温良夏手一抖,银筷子“咚”的一声摔在地上,宣德帝鼻中发出重重的一哼,转过头去,将声音放低道,“良夏你小心,常喜去换双银筷。”
  宣德帝唤温良夏分明是闺名,附近的妃嫔们通通变色,尤其是曹皇后,那一脸的颜色犹如墨水池子。
  还好曹太后突然出声,解了曹皇后的围:“明日三儿过来罢,哀家也怪想她的。”
  曹皇后脸色又是一白,她嘴唇微动,好似受到极大的惊吓一般,曹太后朝她一瞪眼,曹皇后立即如蔫了的喇叭花般,闷闷地答道:“是。”
  次日宴请王公大臣及使者,三公主果然来了,今日她的衣裳打扮明显比平时差了一截,脸色也十分不好看,大约是故意没如何擦脂粉的缘故,总之,温良辰就没看出她哪里生了病。
  她身上那些皮外伤,这么一个月总该是好了,温良辰狐疑地看她一眼,总觉得对方葫芦里卖药。
  三公主被温良辰盯着浑身发毛,上个月被她狠揍的阴影又开始作起了怪,三公主不自然地清清嗓子,早没了当初的傲气:“你、你看我做什么……”
  温良辰慢慢收回了眼神,悠悠地说道:“看你是不是想害我,若你真有这般打算,最好提前告诉我,否则……”
  言毕,温良辰特地冷笑一声。
  三公主头皮一炸,几乎想从地上站起来冲出去,奈何宴会规矩众多,威严的宣德帝又坐在正中,她有心没这个胆,不敢造次。
  三公主在原地坐立不安,眼神不住地往四周乱瞟,一会儿看向一脸喜色的曹皇后,一会儿瞧向蛮夷而来的使臣。
  偷偷观察她的温良辰不禁心一沉,心中的不安瞬间扩散了开来,心怀不轨的曹皇后该不会……想将她送给蛮夷和亲?!
  正在此时,只见使者堆里走出一位高大男子,向宣德帝高举一大碗的酒,操一口半生不熟的话,大声道:“黎国恭祝越国皇帝千秋万载,万寿无疆,来,臣敬皇帝陛下三杯!”
  宣德帝的酒杯是内务府特制的,杯口虽大,其容量却不多,宣德帝眯着眼喝了一口,脸上的潮红更不自然了。
  那使臣喝完一碗又来两碗,喝完之后打了一个酒嗝,哈哈哈笑了起来。
  “你倒是好酒量!”宣德帝不禁赞叹道。
  那使臣接话道:“皇帝陛下也好酒量!说起来,皇帝陛下与我祖上乃曾经同族出身,果然让我们佩服,佩服啊!”
  使者团们群笑出声,宣德帝的表情却有几分不自然,虽说皇族的确有一部分前朝狄族血脉,但是,其子嗣与中原罗氏血脉几经融合,早已不再是当年的西狄,自齐国覆灭之后,是他们秦氏站出来,拯救中原百姓于危亡,统一江山,他们理应算作是中原人。
  这等蛮夷的语气,好像是他们哪个蛮夷谁霸着中原似的,听着便令人心中不舒坦。
  “哈哈哈,皇帝陛下,臣千里迢迢来此,其实还有个不情之请!”那使臣又道。
  “且说无妨。”宣德帝右手往桌上一撑,微垂着头,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宣德帝的眼睛是深邃的绿色,平时他盯着人看,总是能将人吓出一身的冷汗来,谁料那黎国使臣倒有几分胆色,大大咧咧道:“臣仰慕皇帝陛下已久,更是怀念当年狄部族的风采,臣大言不惭,听闻皇室子女美貌多才,臣想求皇帝陛下赐一位皇室血脉的女子,下嫁给我国最尊贵的王子!”
  听闻此话,众人俱是倒吸一口凉气,纷纷转头看向左侧方位置的三公主和温良辰,敦郡王府上唯一的嫡女秦桃娴,以及和亲王府上的两位姑娘,俱是神色大变。
  温良辰瞳孔微缩,双手指甲不自觉地揪住袖口,她,终于理解曹皇后的意思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在乡下,今天继续提前发,未免唧唧又审我让大家看不了。这章还是用手机码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还是给大家稍微总结一下这章梗概,提示:曹太后和曹皇后没有事先商量好。
  1。曹太后想借温良辰挑起两位皇子矛盾,隔山观虎斗,一来让皇帝解决温良辰,二来让皇帝对这两位皇子失望,她才好把持年幼的五皇子上位。(太后是不知道秦元君身份这件事情的,因为曹皇后没有和她说,为啥没说是她派杀手在皇帝眼皮下露底了,愚蠢的她怕太后骂她,还特别有自信地觉得自己能在这段时间内偷偷解决掉元君)
  2。曹皇后没和曹太后商量,去鼓动黎国使者求亲。本来她是想将三公主藏起来了,所以皇帝让她把三公主弄出来,她才这么惊讶和害怕,这会三公主没办法又出席了,她没办法又重新在背后搞了鬼。
  3。二皇子什么都想要,以前介绍过他的性格了,所以他想借良辰的东风。
  4。三皇子纯粹不服输,在曹太后风声的挑拨下,想和二皇子较劲,所以也在争良辰。
  5。卫贵妃很聪明,看清楚这趟水很浑,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计划。
  ←_←看完以后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年过得。。。好吧,要的就是介么动感啊哈!给大家一个好消息,变故马上要出现了,所以,咱元君和良辰的大婚不远啦啊喂~~~╭(╯ε╰)╮

☆、第97章 闪电影

  自和亲王妃因病暴毙之后;和亲王府发生巨变;原和亲王妃嫡次女秦敏欣早已失了宠;这会听闻黎国使者求亲;早被吓得惨无人色,因为她知道;如果宣德帝点了自己,和亲王绝无二话;根本不会为她求情。
  庶三女秦斐欣也是一脸忧郁,频频往温良辰方向看来,好似多看一眼同病相怜之人;就能多一分希望似的,奈何温良辰自己泥菩萨过江,无心也无力,没有心思去安慰她。秦桃娴则更为激动,居然还打翻了手中的酒杯,酒水洒了满满一桌,那酒水顺着桌面滴在她裙摆上,看起来狼狈不已。
  坐在不远处的敦郡王连连皱眉,厌恶地看着秦桃娴,巴不得她赶紧消失了才好。
  各位皇室女子们神态各有担忧,唯独三公主一人镇定自若,她骄傲地昂着头,脸上神色分毫不乱。这一次,她终于在众人的衬托下,凸显出其堂堂大越的公主仪态。
  温良辰狐疑地看着她,为何所有人慌张失措,而三公主却一脸的得意,难道她就不怕,使臣所求的是公主?
  通过三公主的神情进行推测,能让温良辰肯定的是,三公主必定已知晓了内情,这才胸有成竹。
  但是,三公主与其他几位姑娘没有什么过节,没必要冒着将自个儿搭进去的风险,去害那无辜之人。
  是故温良辰连想都不用想,此次黎国使者求,必定是给她设的陷阱。
  温良辰微微侧头,不动声色地打量起曹太后。出乎意料的是,曹太后居然一脸的不虞之色,温良辰不禁暗暗蹙眉,难道曹太后不知情?
  宣德帝抿了抿唇,突然冷淡一笑,道:“不管是朕的女儿,还是诸位王爷的女儿,都是我大越的掌上明珠,尔等西北之地荒芜凋敝,生活多艰,朕容不得她们受苦,此事免谈。”
  宣德帝并不是舍不得闺女和侄女,主要是这使臣说话未免太气人,居然拿出大越祖先来说事。秦氏除了骨子里那一点点西狄的血,大部分属于前朝武将罗氏,何时与他们蛮夷同穿一条裤子了?
  此事本来就就不容宣诸于口,开国之初,曾有挑事的文人拿西狄做文章,欲分裂大越南北,最后被先祖皇帝着手给灭了,如今这使臣乱说话,宣德帝自然不会给他好脸子看。
  使臣故意装作不懂宣德帝的意思,郑重宣誓道:“皇帝陛下,臣向陛下您保证,黎国一定会优待陛下和各位王爷的女儿,还请陛下赐下您最尊贵的血脉,保佑我们的子民,以供他们瞻仰。”
  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宣德帝甚是无语,西北穷困潦倒,他们大越每每送点东西过去,西北人便乐不可支了,为何这次定要弄走一个皇室女子?
  宣德帝不禁疑惑道:“两国尚无和亲前例,尔等为何忽然开口求娶?可是有甚么苦衷?”
  听闻此话,使臣顿时面色一变,心道宣德帝好厉害,居然看破了他们的心思。
  使臣眼珠子一转,突然将跪倒在地,连个准备动作都无,大声哭了起来,道:“不瞒陛下,我们的王去年得了一种怪病,大祭司聚集了最好的医者,搜集了最好的药材,却依然治不好王的病。于是,大祭祀以自身精血为代价,感应天地,最终得到一个卦象,那卦上便写着治愈之法……卦上说,若想治好王的病,便须得借用大越皇帝陛下尊贵的血脉,让陛下的血脉去庇佑我们的王,以镇住在我王身上捣乱的妖魔。”
  “皇帝陛下,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还请陛下开开恩,救救我们的王罢……”使臣声泪俱下地说道,番邦来客们纷纷从座上走出,在他身后跪了下来,开始痛哭哀嚎,本在吹拉弹唱的乐师们顿时目瞪口呆,手忙脚乱地停下了手中的乐器。
  这热热闹闹的乐声一停,倒显得使臣们的哭喊声震耳欲聋,在这大过年里听着,让人心里不自觉地发怵 ,李太后受不了这声,服下一枚林女官递来的药丸,还有几位妃子身体不适,在原地摇摇欲坠,礼部的官员在暗地里咬牙切齿,心道,该死的外国使臣,好好的大宴就被你们这群孙子糟蹋了!
  “都给朕住嘴!”宣德帝大声喝道,挥手打断他们的哭声。使臣们说的倒是有些道理,哭也哭的不似作假,看来,黎国的王的确快要归天了,否则,他们也不会丢脸丢到越国来。
  宣德帝心中稍稍消了气,难怪使臣总提西狄血脉,原来是为了这个缘由,他道:“朕的大越和黎国素来交好,既黎国皇帝有难,朕不可坐视不管,那么,朕便指一个宗室女赐给你们。”
  使臣抽抽鼻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呜咽哭道:“回禀皇帝陛下,此方法不妥啊。大祭司还说了,这位皇家女须得与咱们黎国有缘方可,还请陛下,请陛下容我们探寻有缘人。”
  言毕,使臣再次磕下头去,跪在他身后那一溜的番邦使臣们,又是叩头又是求饶的,喊声震天,这等规模宏大的场面,有史以来空前绝后。
  宣德帝很想大喊一句“放肆”,再将这群蛮夷通通赶走了事,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群蛮夷们好似突然开了窍,摸准了大越皇室的心思唱苦肉计,想一棒子打死都不能。
  宣德帝按捺住自己暴躁的心思,黑着脸道:“按你们所说,你们打算如何寻找有缘人?朕先将话放在此处,朕的皇室女儿们个个金贵,你们不得做出有任何逾矩的行为,否则,朕拿你们是问!”
  使臣的动作顿时一停,他飞快地抬起头,抹了一把涕泪纵横的老脸,喜笑颜开地说道:“请皇帝陛下放心,臣等不会冒犯陛下的金枝玉叶。来人,将闪电呈上!”
  使臣抬手击掌三下,队伍迅速往两边分开,只见一名美貌番邦女子款款而来,怀里抱着一个金笼。那笼上用一块赤色纹兽的布半罩着,那布看着十分陈旧,略显油腻,而使臣却小心翼翼地接过金笼,唯恐碰坏了那层布。
  使臣介绍道:“此乃大祭司亲手饲养的闪电,嗅觉灵敏,善于在草原追踪猎物,并且,它另有断福祸、判凶吉之能。大祭司曾经交待了,这闪电所判定的皇室女子,便是与我黎国有缘,救我黎国于水深火热的大富贵之人。”
  那层布被使臣掀开,只见那金色的笼子里,趴着一只毛茸茸的白色雪貂,想必便是他口中的闪电了。
  那雪貂通体毛色纯正,犹如瓦上新雪,在它的背脊处有一条黑色毛发,形似闪电,大约便是其名的由来。这雪貂的眼睛呈少见的黑曜石色,它抬起小脑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竟然流泻出些许人的情绪,令众人讶异不已,心道,果然是少见的品种。
  见宣德帝又坐不住了,使臣急忙打开金笼,亲手将雪貂提了出来,谁知那雪貂格外听话,竟然灵巧地攀着他的手臂,跳上使臣的肩头。使臣哈哈一笑,朝着雪貂嘀咕了几句,雪貂立即抬起了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