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辰[银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鼓囊囊的饼子,是他在公主庄上命厨下烙的,以精麦子面制作烙熟,外酥里脆,可保存多日,秦元君拿出一个,嗅了嗅饼上熟悉的暖香,面上浮起一起笑容,混茶水吃了,俨然一副甘之如饴的模样。
  茶水也是他自己亲自提来烧制,下人弄来的茶,他连嘴唇都不敢碰。
  就这般安然度过两日,秦元君在房里守株待兔,没想到,竟然真被他等来了一只“兔子”。
  厨下的婆子提来一个食盒,笑眯眯地跨进秦元君的屋子,弯腰朝他道:“少爷,这是王妃命咱们给您炖的燕窝羹,您趁热吃了罢,保管您明日才思泉涌,金榜题名呐。”
  下人们不懂科举,以为考出来什么都是金榜题名,秦元君听闻此话,笑而不语,金榜题名,那是今后十年的目标。
  “好,替我唤晴嫣进来。”
  晴嫣扫了两日的地,委屈得不行,听闻少爷传唤,忙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红着眼眶进来了,见着秦元君一脸淡定地坐在书桌后,她瞅着他轻轻啜泣了两声,接而又垂头道:“奴婢见过四少爷。”
  “本少爷见你辛苦,将这碗燕窝羹赐于你。”秦元君上半身不动,只是以目光示意。
  晴嫣是王妃院子里出来的,这两日极为看不惯秦元君院子里奴仆们偷吃的行径,不愿与其为伍。对于吃喝一事,她眼力甚高,燕窝羹什么的不觉得如何,待今后成了少爷们的妾室,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晴嫣柔柔弱弱道:“四少爷明儿便要去考试,奴婢不敢,还是四少爷吃了补身子罢。”
  没想到这丫鬟眼皮子还挺高,不愧是出自王妃亲手调教,秦元君眯了眯眼睛,心道,如同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般,人也不可能全无弱点。
  “我晚饭已足矣,此羹汤是母亲交待厨下炖制,倒掉未免太过可惜。”秦元君叹了一口气,以一种极为惋惜的神色看着食盒,忽地,他好似想起了什么,惊喜地瞧着晴嫣,“不若如此,二哥和三哥成日练武,此时恰好下场,你送去给他们喝了罢,也算成全母妃的心意,保准两位哥哥受了福气,前程似锦。”
  “少爷,我……”晴嫣睁大双眼,四少爷哪里是吃多了,方才那一桌子菜分明就没怎么动,她亲眼瞧着下人抬着满满的饭菜下去。
  不过,四少爷为何要让她将燕窝羹送给二少爷和三少爷?
  “哎,晴嫣你想想,我这院子虽看着光鲜,实则内里破落,我这成日的读书,也没个前程,咱们王府出身,走武举才有出头之日,跟着我,让你受委屈了。”秦元君抿了抿苍白的嘴唇,继续抒发着心中的苦闷,“我多想像二哥和三哥一样,有母妃和两位侧妃关照着,就连父王,父王对他们也是寄予厚望……”
  秦元君自顾往下怅然而谈,晴嫣却是眼珠子乱转,等到他停下来喝茶之时,晴嫣终于想明白,灿烂一笑,上前拎起食盒,道:“那我便替四少爷送过去。”
  秦元君微垂下头,掩饰住自己翘起来的嘴角,摆了摆手道:“去罢,可要快些,莫要凉了,否则便没了味儿。对了,莫要提你是我院子的人,两位哥哥怕见你是我的人……”
  “奴婢知道了,奴婢马上就去。”晴嫣心中门儿清,若是她自称是秦元君房里的人,其他的少爷哪里会再碰她。她忙点了点头,扭了纤细的身子,飞快地离开了屋子。
  秦元君预料的没错,晴嫣的美色果然起了作用,喝掉燕窝羹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次当温良辰面羞辱他的二哥秦安佑。
  说来秦安佑也倒霉,练了一日的武下场而来,全身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谁知路旁忽然蹿出来一名送羹汤的美貌丫鬟,对他又是抛媚眼又是软言相哄,秦安佑心中无不舒坦,又看她长相是王妃身边之人,登时便没了戒心,豪气干云地抬头,将一碗燕窝羹一饮而尽。
  这一碗羹汤下肚去,当晚秦安佑便闹起了肚子,上吐下泻,折腾了一整晚,险些去掉半条命,心疼得柳侧妃差点随儿子一道死了。
  和郡王妃命人彻查,自然顺藤摸瓜至秦元君身上,想到次日他便要应考,给她百十个胆子也不敢去扰了这个祖宗,万一没考上赖在她头上,挨和郡王一顿训斥都算好的。
  奈何柳侧妃如同打了鸡血,坐在她房里兴师问罪,不给交待便不走,和郡王妃头痛不已,想赶人也不是,撕破脸皮更不是。究其原因,乃是这位柳侧妃受宠,平素在和郡王面前说得上话,背后家族强硬,得罪狠了,吃亏终究是自己。
  和郡王妃无奈之下,只好抓来晴嫣问罪,晴嫣迷迷糊糊被纠起来,得知自己害得二少爷病重,被吓得魂飞魄散,少爷妾室的梦没做成,反倒变成了替罪羊,真是喝凉水也塞牙。和郡王妃后又命人彻查厨下一顿,罚了婆子又罚晴嫣,鸡飞狗跳闹了一整夜,才草草收了场。
  秦元君安然睡了一晚,一大清早神清气爽地套车出门,他掀开帘子,回望和郡王府一眼,嘴角勾起一道莫名地笑意。
  “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

☆、第11章 宫中变

  庆德十年九月,庆德帝日益病重,国事均交予太子之手。
  庆德帝子女齐入宫,与曹皇后日夜轮值,照料身体每况愈下的皇帝,身为嫡公主的襄城公主自然入宫伴驾,亲手羹汤,侍奉父皇,直到李妃身边的林女官提醒,明儿是温良辰的生辰,襄城公主才恍然惊觉。
  李妃乃是太子、和郡王及襄城公主生母,因年轻时患有癔症,多年前被皇帝削去皇后之位,如今身子瞧着康健,清醒日子逐渐增多,竟记起了外孙女的生辰。
  “李妃娘娘近儿想瞧瞧五姑娘。”前来递话的林女官,依旧是那副冷冷的性子,说话不紧不慢。
  襄城公主就着丫鬟递来的白巾,擦干玉手,看了龙榻上昏迷的庆德帝一眼,小声道:“待下了值,本宫便去禀明皇后娘娘。”
  “是。”林女官退了下去,并无多话。
  温良辰着身素净的衣裳,头戴一副简单的首饰,跟随传召的宫人入宫。此次并不是她头一次进宫,对于皇宫富丽的景致,她不觉有何稀奇之处,因此,她表现十分镇定,令周围宫人惊讶不已。
  温良辰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的一角,望见城门的侍卫比上次少了些,她心中疑惑,又不知到底是何缘由,只好掩了帘子作罢。
  下了马车便需要步行而去,温良辰踩在台阶上,抬起小脑袋望天。只见今日天气诡异,皇城上拢了一层驱而不散的阴云,仿佛一只巨兽的大口,死咬着地面的建筑不放。
  而在此时,周遭又连半丝风都没有,巨大的压力自层层叠叠的阴云倾泻而下,闷得让人喘不上气来。
  进宫之后,首先要拜的是皇帝,温良辰站在襄城公主身边,朝着昏睡的皇帝行了大礼,又说几句吉祥话儿。
  庆丰帝依旧着那身亮眼的明黄色,但与从前不同的是,他从前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在,变成了一名苟延残喘的老人,温良辰简直不敢相信,这位鬓发斑白,两颊深陷的枯瘦的老人,竟会是她曾经的皇外祖父。
  温良辰瞅着暮气沉沉的庆丰帝,心中泛酸,这位外祖父虽然与她接触不多,但她记得,年前她给他请安之时,他都会抱起她,慈爱地摸摸她的脑袋,再赏赐好吃的点心和新奇玩具。
  她知道,这样的日子,恐怕很难再回去了。
  “辰儿,你过来。”襄城公主叹了一口气,轻声提醒道。
  曹皇后和李妃今儿都在皇帝养心殿坐镇,倒省下温良辰四处走动,给皇帝行礼完毕后,自得参见皇后,皇后作为她名义上嫡外祖母,温良辰还得磕头行大礼。
  “给皇后娘娘请安。”
  曹皇后淡淡地抬眉,见温良辰礼数周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道:“起来罢。襄城,你这女儿越长越可人了,本宫甚是喜欢。”
  皇后的称赞既刻板又单一化,语调低沉,自成一股威严,听起来令人心生敬畏,温良辰不自觉地身子一颤。
  “这孩子猴精,平时顽皮捣蛋得很,皇后娘娘过奖了。”襄城公主客气地笑道。
  温良辰起了身,往后退了一步,偷偷瞄向坐在皇后下首的李妃。
  这位李妃才是她的亲外祖母,此时,李妃正笔直地端坐着,脸上挂着标准的微笑,若是细细观察之,便能发现她双手骨节发白,垂下的眸子,直愣愣地瞅着温良辰,眼底还带着几分渴望之色。
  “给李妃娘娘请安。”
  李妃如今是庆德帝后妃,温良辰只须福身便好,她行完礼站直身子后,便瞧见李妃笑着点点头,那笑容中既感动,又带着几分辛酸。
  “唉,好孩子。”李妃叹了一句,不敢多有言语。
  然后,温良辰又是见过太子妃娘娘,太子妃与曹皇后同出一个家族,也是曹氏女。
  太子妃服饰精巧,妆容细致,举手投足间,无不有高雅风范,但其神态刻板,表情泛着股冷漠的疏离之气。
  在温良辰小小的心中,从未曾认定对方是自己的大舅妈,在她的心里,大舅妈应是襄城公主口中那位季氏。季氏温柔端庄,大度贤惠,偏生命不大好,季氏舅妈生表哥之时难产薨了,而那位可怜的表哥也随她一并去了。
  “良辰瞧着又长高了些。”太子妃捏着帕子,稀松平常地笑了笑,没有继续往下说话。
  大约是皇帝病情愈发严重之故,众人都没有开口谈笑的心思。
  襄城公主松了一口气,携着温良辰往旁边退了,正想着领女儿下去说话,谁知此时,宫中异变陡生。
  “杀人啦!”
  随着一声尖叫穿透空气而来,紧接着,外头传来一阵嘈杂的响声,各种奇怪的叫声绵延不绝,如同开了匝的潮水,绵绵密密从四方涌来,刺得人心脏快了几拍。
  众人正疑惑揪心着,只见一名太监跌跌撞撞滚了进来,朝着曹皇后叫道:“皇后娘娘,陈将军率兵、率兵逼宫造反!二皇子正带着人马杀过来啦!”
  太监此话一出,整间养心殿中所有人陡然一惊,就连皇后的身子都有些不稳,更何况宫女和太监,人人脸上皆露出惊恐和迷茫之色。
  “什么?!”曹皇后双目圆睁,一掌拍向案桌,大喝道,“岂有此理!皇帝尚且病中,此逆子竟胆敢密谋造反!”
  “皇帝的武骑常侍何在?”曹皇后扫了养心殿众人一圈,面容肃穆,沉声开口道。
  “回娘娘,武骑共有二十人,御前带刀侍卫共有四十人……”
  “通通给本宫召集至养心殿,速速领命去办!”
  太监歪歪斜斜地出门奔去,紧随而来的是整齐而有力的步伐之声,然后有人喝出一声“停”,那步伐声又立即消失,显然是已经集兵完毕。接着,“唰唰唰”声不断从外传来,应是大刀出鞘之声。
  整个养心殿气氛骤降,众人大气不敢出一口,曹皇后面沉如水,眉聚阴云,她故作镇定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却掩不住微微颤抖的袖口。
  温良辰如今年纪尚小,尚且不知逼宫危险,她被襄城公主的右手死死攥着,又往后退了两步。
  “母亲……”
  她抬起小脸,瞧见母亲脸色苍白,额上满是汗珠子,可见事情的严重性,并不似想象中那般简单。
  “良辰,待会若是乱了,你一定要跑,不要管母亲!”襄城公主蹲下来,掰住温良辰的肩膀,红着眼睛,厉声喝道,表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答应母亲!”
  历来逼宫造反,最倒霉之处便是皇帝身边,更何况二皇子想要夺得皇位,养心殿简直就是靶子。
  襄城公主心中七上八下,不知结局如何,总之,往最坏的方向打算,定是没有错的。
  即便是自己身死,她也一定要保住女儿。
  温良辰被母亲的表情吓呆了,哪里还容细想,愣愣地点点头。
  忽地,只听外头传来兵器交战之声,无数吼杀声四起,两方显然已进入了酣战状态,只听“噗”一声水响声,那白纱窗户上多了一道血淋淋的红痕,温良辰被吓得小脸一白。
  “啊——他们杀进来了!”
  不知是谁嘶吼一声,养心殿瞬间混乱,各个太监宫女四处冲撞,保护皇后的保护皇后,保护太子妃的护着太子妃,人挤人,人踩人,正殿冲散得乱七八糟。
  二皇子的刺客长驱而入,挥刀进门砍人,襄城公主心中焦急,将温良辰往人群里塞,不知哪位太监浑身是血倒了下来,恰好将母女二人隔开了。
  温良辰回过头,脸露惊恐,尖叫一声:“母亲!”
  襄城公主被人流往后一推,踉跄倒地,她见温良辰独自一人站在空处,吓得肝胆俱裂,大吼道:“良辰快跑!”
  电光火石之间,一刺客朝温良辰头顶劈下一刀,襄城公主不知哪来的力气,飞快弹起来,疯了般朝那刺客撞过去,二人顺势滚做了一团。
  刺客被襄城公主抱住腰,半天动弹不得,正想一刀了结此女,举刀毫不犹豫地劈了下去,谁知刀还未落下,却被一名冲来侍卫的架刀挡住,侍卫虎吼一声,手中刀往上一挑,“铛”的一声,护卫和刺客武器双双脱手。
  “良辰!”襄城公主得势脱身,又就地滚了两圈,从地上狼狈地爬起,头发散乱却还支撑着身子,想要冲至温良辰身边。
  “母亲,母亲,你在哪里……”
  温良辰挥舞着双手,小脚被踩了好几下,痛得已经没了知觉。
  她在人群中被挤得头晕脑胀,就要摔倒下去,恰在此时,一只有力而枯瘦的手臂自后伸来,抓住她的肩膀往后一提,又将她往一个香软怀里塞去。
  李妃眉目肃然,眼神坚定,对着抱着温良辰的林女官命令道:“在珠帘后的案几下,有一处暗室,你速速带良辰入内躲避!”
  “是!”林女官垂首领命,扭身便钻进人堆,她身形极为灵巧,闪避到位,不过片刻至珠帘前。
  在皇帝龙床旁,一处摆放着大花瓶的案几之下,有一扇极为难以瞧见的白色木质小门。
  她一掀了帘子,看也不看龙床上躺着的皇帝一眼,先将温良辰塞进去,再猫腰钻入内。
  温良辰被摇得头晕目眩,直到眼前的小门关上,她才反应过来,嘶吼一声“母亲”,作势往外一扑,想要脱身奔逃而出,谁知林女官力气极大,一把便将她捞了回来。
  “温姑娘莫要乱动!”
  林女官两只手臂如铁圈,将她死死地箍在怀里,温良辰小身子扭动半天,半分力气都使不出。
  “放开我,我要去寻母亲!”温良辰尖声叫道,在她身上拳打脚踢,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门框,透过窄小的缝隙瞧着外边的情形。
  她一开口尖叫,林女官心中慌张,立即伸手捂住她的嘴。
  温良辰想要躲避,林女官便直接将手塞进她嘴里,她哑着嗓子道:“姑娘要咬便咬我,只求您莫要开声,否则,您便是辜负了李妃娘娘的一片心意……”
  “呜呜……”温良辰不敢下嘴咬人,又没法开口说话,眼睛一酸,委屈地流下泪来。
  她睁大着双眼,透过缝隙,看见母亲仓皇逃跑的身影。
  此时,太子妃距离襄城公主最近,被三名太监护在中间,并未派人救她,李妃形容更惨,直接被人撞晕了过去,幸亏有一名女官倒在她身上,以双手护住她的身体。
  温良辰心中一片悲凉,心脏仿佛被刀一片片刮下来,令她痛不欲生。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处于危难之间,却又无计可施!
  母亲……
  温良辰热泪滚滚,全身颤抖,心痛得几乎晕厥。
  刺客们清剿完殿中的侍卫之后,一名皇子打扮之人披头散发冲了进来,他顺手劈死两名太监,刀起刀落,血染一地,待杀进女眷从中,他狞笑一声,往人群中一探,便要去擒太子妃。
  太子妃推太监出去,左挡右闪,二皇子心中烦躁,一刀将挡路的太监劈死,太子妃神色慌张,慌不择路,一把抓住从方从地上爬起的之人,顺势将她推至二皇子的怀里!
  “母亲!!”
  被推进二皇子手中的,赫然便是襄城公主!
  见母亲被凶神恶煞的二皇子揪住,温良辰喉咙里发出一声嘶吼,牙齿往下紧扣,竟将林女官的手咬得鲜血淋漓。
  二皇子本想抓太子妃,却没想到捞到襄城公主,他眼珠子转了一圈,心道,襄城公主同样有作用。
  二皇子反手将刀架在襄城公主脖子上,对着门外大声笑道:“太子,我的好哥哥,放下你们手中的武器,否则,我便杀了你的妹妹!”
  “二弟!放开孤的皇妹!”
  只见一身盘领窄袖蓝袍,胸纹金蟠龙之人飞快踏步入内,他右手握剑,一路砍杀进来,其勇猛凶悍程度,丝毫不输于皇帝近身侍卫。
  此人,赫然便是当今的太子殿下。
  与太子同入内的还有和郡王,和郡王见襄城公主落为质子,吓得从地上一跳,赤红双眸便要冲过去,却被身侧的太子一把拦住。
  “哈哈哈,太子,你若愿意修改诏书,将皇位传于我,我便饶她一命!”二皇子眸光深沉,神情狠戾,穷途末路之下,却尤自贼心不改。
  “放肆!”曹皇后忽地喝道,声音中期十足,“如今陛下尚在病中,皇位岂能落入你这奸臣贼子手中!你若放下屠刀,陛下醒来后,自会饶你一命!”
  “太子,你考虑得如何了?!”二皇子压根没理曹皇后,他微勾嘴角,手中的刀稍稍用力,在襄城公主脖颈转了一圈,留下一道红色的血痕,接着,他铁青着脸,朝着太子嘶吼道:“你究竟答不答应!”
  见襄城公主血染衣襟,太子镇定的神色终于松了一道裂缝,他眼神冰冷,死死地盯住二皇子,嘴里却不松口,抬剑指他,沉声喝道:“放开孤的皇妹!你若再动她,孤要将你碎尸万段!”
  “好!好!好!”二皇子仰头,连说三声“好”字,最后,他的冷笑之声竟带着一股悲凉,“都道皇家最是无情,我今日才知道,最薄情寡义者方为帝王,你,你才是那个最自私最冷酷之人,哈哈哈哈……”
  二皇子扬刀狂笑,身体左侧空门大开,忽然,“咻”的一声,一支羽箭破空而出,射入二皇子肩头。
  二皇子垂头闷哼一声,看向自己肩头的长箭,心中顿生怨愤,手上刀锋一转,直接往下捅去,刺入襄城公主的腹部。
  “哈哈哈,我死,也要,拉一个人垫……背……”
  二皇子双目圆睁,表情狰狞,将襄城公主往外一推,狠狠地抽出红色长刀,对准着太子方向冲去。
  他尚未近太子之身,便被和郡王一招撂倒在地。
  “母……亲……呜……”
  在暗室内的温良辰心如刀绞,目眦欲裂,她看见,她曾经霸道强悍的母亲,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柔软温顺的姿势,如同一丝脆弱的浮萍,又好似一根无助无力的柳絮,软软地,静静地,倒在一片可怖的血泊之中。
  襄城公主直到坠地的那一刻,眼睛依旧望向女儿藏身的方向,温良辰甚至能穿透黑暗,深深地望进她的眼底。
  那眼里分明是不舍,留恋。
  好似能看透温良辰的恐惧一般,襄城公主抽动嘴角,露出一个既像哭又像笑的微笑,她嘴唇翁动,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对她说:“不怕。”
  温良辰哭得撕心裂肺,牙关紧阖,将林女官的手咬得血肉模糊。
  “姑娘,奴婢最后还有几句话要提醒您。”林女官幽幽开口,声音多了一股毛骨悚然的冰凉,“您醒来之后,装作自己都没瞧见,知道么?”
  温良辰一动不动,只顾盯着正在痉挛的襄城公主,拼命地摇头,嘶哑嗓音痛哭不止。
  林女官见状,怅然一叹。
  不过片刻,她再抬头望向门外李妃,似是下定某种决心般,高抬右手,一掌携风势,往温良辰后脑勺劈去。
  温良辰发出一声闷哼,歪身倒地。
  “姑娘,您保重。”
  林女官慢慢垂眸,望着变得乖顺的温良辰,仅仅只是一眼,她便收回目光,猛地拔下发间的金簪,银牙紧咬,果决地往自己心窝扎去。

☆、第12章 心难耐

  梦中,温良辰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她游离于黑暗之中,寻不到任何人,任何物,诡异的安静和空洞,所有前尘仿佛离她而远去。
  不过片刻,那股孤单之感从四面八方袭来,空中的雨滴淅淅沥沥,冷冷清清,冰凉刺骨,直刺得她浑身哆嗦,不自觉地抱成一团。
  好冷。
  为何她能感觉到自己已被所有人抛弃?
  “良辰,不怕。”
  记忆中的女子,嘴中虽然无声,但那熟悉的嗓音,仿佛从心底深处传来……
  “母亲!”
  温良辰蓦地睁开双眼,直挺挺地从榻上翻身而起。
  “郡主醒啦!”
  不知哪位宫女叫唤了一声,周围立即响起了无数道交谈声、脚步声,嘈嘈杂杂混在温良辰的脑海中,竟让她迷糊了片刻,许久后才回过神来。
  温良辰垂下头来,见自身的打扮已然焕然一新,穿的是白绸面寝衣,袖口处细花儿是石青色的芙蓉菊,腿上盖的是鹅黄绣百蝶穿花锦被,青撒花帐子银线挑的花纹不带重样,连帐下装点的玉佩,都是上等的雕兽青玉。
  仰头呆呆地望向周围,看着眼花缭乱的装饰,温良辰有一瞬的怔忪。
  忽然,心底传来一股剧烈的疼痛,浓重的悲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