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小农民-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中国“滋”地又是吸了一口烟说:“嘿嘿,不会,离布还远着呢。”然后打着酒嗝又说:“菊花嫂的那位华侨舅舅又来了,还到了我们这,看了服装厂。听说他本来要走,但是却要等你,现在住在旅社。”
“他找我干什么?”张光荣小声问了一句,看着张中国摇摇头,推着自行车对美女们说:“我们回去。”
“那位苏先生找你干什么呀?”刘巧花跟张光荣驶在一起。
“不知道,可能要给我几百港币吧。”张光荣笑了起来。
菊花嫂的舅舅这回到了青山大队,还没进村就已经在吃惊了,距离上次来的时间才多久,从村外就能看到村里有不少人正在建新房。当他走进村里的时候,两眼更是发呆,已经有了个电器五金厂了,等着来到**花家里的时候,禁不住问道:“你们的工厂发展很快?”
“真的快,还有一个养猪场和服装厂呢?”**花高兴地一定要请舅舅在家里吃顿饭,现在她有钱了。笑着对舅舅说:“舅啊,我也准备将这老房子改建成新的。”
“好好好,不错不错!”苏先生高兴之下又问:“这些都是那个叫啥,张光荣搞的?”
“对呀,我们都参股。”菊花嫂反正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参股然后分红,还可以到厂里赚工资。
苏先生曾经和张光荣见过一面,当时张光荣还带他参观了整个小村子,对**花说:“我想到他家拜访他一下。”
菊花嫂愣了,眨着眼睛看着舅舅,什么叫拜访她可不懂。二呆在旁边老是瞄着老舅上衣口袋里的三五,他就懂:“嘿嘿,老舅,我带你去,不过他到广州去了。”
“哦,那到他家跟他妈说说话也行。”苏先生因为还带着送给张光荣的礼物,所以他不在家,他也想到他坐坐。
苏先生还以为**花的生活都不错了,张光荣应该是住上新房子了,不过还没进门就已经失望。张光荣的妈太热情了,从没泡过茶的妈手忙脚乱的,赶快从煮猪菜的炉膛里挟出几块烧得红红的木炭,二呆就会泡茶。
“老舅,我光荣哥就住这间。”二呆说着推开张光荣房间的门,然后冲老舅“嘿嘿”地笑:“都是破东西。”
老天爷!苏先生暗暗叫了一声,两眼“唰唰”发光。坐在外面就能看到,张光荣房间里满是宝贝。
说句不好听的,一些港商虽然说是到内地探亲,其实有些说随便搞些宝贝出去。因为这年代内地才极少数人懂,所以东西特别多。苏先生也一样,来的时候随身还带着几十万块钱。
苏先生看得呆了,屋里不要说宝贝的数量,没有半天根本就数不完,堆得只剩下一条路和睡觉的床。那张床苏先生更是张开了嘴巴,这是上等的黄花梨床啊!
“大姐,这屋里的东西从那来的?”苏先生好奇地问。
“有些是捡的,还有一些买的。”二呆又是“嘿嘿”地笑,他还偷过人家喂猫的一个红色的碗,那碗就放在屋里。
“是啊,这家伙以前把赚来的钱都买了这些垃圾。”张光荣的妈说着摇摇头。
苏先生坐不住了,走进房间里面看,偷他是不想的,只是东西太让他眼馋了,随便捡一件,最少的也得好几千。
好东西啊,有好几件已经是国宝级的了。苏先生真不想离开,要他今晚在张光荣屋里睡一晚,那不知道有多过瘾。
“大姐。书记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苏先生本来明天就要回香港,现在不走了,想等着张光荣,一定要缠着他,跟他转手两件宝物。
张光荣他们回来了,村里人一看见,哗啦啦就跑了上来,二呆照例往前面挤,当然是说他老舅的事了。
红云最关心的就是服装推销的情况,先给弟弟盛了一碗白米饭,然后就问起推销得怎样了?
“当然好,一天就完了。”张光荣嘴里含着饭,含糊地应着。
红云不笑才怪,那些服装都是他们的心血,能够得到广州的姑娘们的喜欢,笑得她抓起张光荣的书包,数起钱了。就连急匆匆进来的菊花嫂,看着这钱也跑上来想一起数。
菊花嫂又漂亮了起来,身上装着的衣服那料子确实好,光泽不错。短袖的上衣穿在她身上也是一种超好的搭配,瞧她露出来的一双肥嫩嫩的大手臂,成熟的女人,那手臂看起来有一种丰盈美。
“菊花嫂,你舅又来了,听说还要找我?”张光荣瞧着坐着小竹椅的**花,香港过来的衣服设计挺开放的,衣服的领口比较低一点,关不住她那圆鼓鼓的双峰。
“对呀,但不知道他想找你干什么。”菊花嫂抬头笑了一笑,饱满的下巴浮起一层脂肪。
“是不是他也想参股我们的工厂啊?”张光荣有这想法,要不苏先生找他干啥。
第二天张光荣还不敢出门,想到县城找找杨玉环也不敢,不过她却自己跑来。在一早上就到服装厂的红云嘴里听到他回来了,马上骑上自行车就往这边跑,五公里的路程算啥。
等不到苏先生,却等来了杨大美人,瞧她一进门那笑脸,妩媚无比啊:“回来了,为什么还不出去?”杨玉环口气还有点埋怨的意思,不出去就是不到她那了。
“在等人,等华侨。”张光荣看着杨玉环笑,两眼直往她的身上瞧,从上看到下,又往上。
杨玉环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朝着这家伙“啾”嘟了一小嘴,小声问道:“喂,看什么嘛?”
“看你的身材美呗,我还有一件裙子要送你。”张光荣正想走进房间,转头又问:“你爸妈去省城了吗?”
“去了。”杨玉环简单地回答,她还想快点拿到裙子。
好像要送一条裙子还挺难的,两人还没走进屋里,苏先生却已经来了,还没进门就看见张光荣,大声喊:“书记啊,我又来了!”
“哎哟!苏先生!”裙子还能拿吗?张光荣只好走上去跟苏先生握手,赶快给杨玉环和苏先生介绍。
苏先生看见杨玉环也愣一愣,不是认识,而是在暗中称赞,真的是一个绝世美人。
“苏先生,听说你在等我。”张光荣急于想知道为什么要等他。
“是的,有件事。”苏先生说了以后就不说了,因为有杨玉环在。
张光荣明白:“没事,在她的面前,什么事都可以说。”
这话嘛,杨玉环丹凤眼迅速瞄了他一下,小嘴巴还露着笑意,听着就高兴。
“那我就说了。”苏先生放低声音说:“你屋里的东西,要不要转手几件?”
原来是这事,张光荣摇摇头,笑着说:“不好意思,别的事情可以,这事就不行。”
“为什么,你的东西太多了,转手两件嘛。”苏先生一双眼睛热切地看那屋里。
“这些都是国家的文化,不能流到外国去!”这话张光荣说得很坚决。
“我也是中国人嘛,香港不也是中国,你放心,我的东西不会卖出去,我只想玩。有机会你到香港,也让你看看我的宝物。”苏先生不想放弃。
“这有点拉不下人情了,看来,苏先生没能搞两件东西到手不死心了。同样的爱好,也可能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吧,张光荣想了好一会,才点点头说:“那好,有的能给你,有的再多的钱我也不卖。”
旁边的杨玉环晕晕地眨着眼睛,还有人跟张光荣一样,也喜欢这种种破东西。
苏先生一进屋里就两眼发亮地拿着两个明代永乐年间的霁红釉盘子,小声说:“就这两个”
“不行,这个不能。”张光荣不答应,这两盘子现在最多也就二三十万,以后这一对盘子,最少五千万跑不掉。
苏先生一连挑了有十多件,张光荣还是笑着摇摇头。同样都不傻,苏先生要的都是以后价值太高的东西。最后拿起一个康熙年间的大粉彩瓶,张光荣也不好意思了,这件东西就让给他吧。
苏先生高兴啊,虽然还没谈到价钱,但是还要。在那些书画那里左右挑,又让张光荣摇了几次头:“要不这件吧,这是郑板桥的字。”张光荣拿着一个纸卷说。
郑板桥的字画也是千金难求啊,张光荣因为收藏着三幅郑板桥的字画,才答应让出这一件。
又得谈了,杨玉环在一边又惊又想笑,估计两样东西五千块吧。
古董这东西,还真的得看缘份,你要有缘份了,能让你捡了特别便宜的漏。苏先生也知道,碰上了同行,你要想捡太大的漏几乎不可能。问起张光荣的价钱,这哥们笑着说:“你说。”
苏先生想了最少十五分钟,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凑到张光荣跟前说:“二十万吧!”
“行!”张光荣更干脆。这两件东西,二十万还是便宜的,但这年代,二十万,绝对可以是全县的首富。如果是本地一些懂货的人,最多也就三五千。因为有这个价,没有这个钱。
杨玉环呆了,那双丹凤眼一眨不眨地呆了,口里喃喃地一直就是“二二二……十”,天啊!那这家伙一屋子要值多少钱啊?
佩服了,怪不得这家伙对这种破东西这样着迷,原来是有先知先觉之明,稍不注意就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二十万元一样,一下子就有花不完的钱。
“书记,钱我明天就拿给你。”苏先生还怕张光荣不答应,将两样东西抱在怀里。
“行,后天也行。”张光荣不以为然的样子将杨玉环直往他瞧,二十万哪,他要跑了那怎办?
张光荣忍痛卖了苏先生两件宝贝,当然也有目的的,对着还抱着两件宝贝的苏先生说:“苏先生,东西先放下,我找个袋子给装上,不过想不想参观我们的工厂?”
“好,看到你们的发展,让我惊讶啊,走走去!昨天,我还参观了你们的服装厂。”
杨玉环肯定也同行,三个人马上走出张光荣他们家,先看看五金电器厂。
第二卷:白手起家第124章:钱啊!好多的钱啊
三个人朝着五金电器厂走,港商来了,青山大队的人大都认识苏先生,因为他每年总有一次到**花家。
“不错啊,你想生产这种风扇。”苏先生看着技术员手里的小风扇半成品,不相信地问:“就你们这厂,能成吗?”
“只要有信心,就能成!”张光荣一点也不含糊,看着也在看他的杨玉环,脸上一付牛哄哄的表情。那意思很明了,我想搞什么,有不成的吗?
“喂,什么时候能出样品,季节要到了。”杨玉环瞧张光荣得意的样子,提醒他抓紧点,不要得意过头,得到了冬天,才生产出产品。
“差不多了,里面零部件的安放还得再改改。”技术员做着解释:原先是设计好了的,不过风扇的头部不合理,得再重新改。
“别忙,慢慢来。”张光荣本来是知道这种小风扇的形状,只不过电器他确实不懂。
苏先生还是挺佩服张光荣,虽然工厂简陋,但是有创造精神就是好的。
三人还走到养猪场,现在养猪场大小猪加一块已经达到五六百头。进门的时候就听到猪的极力嚎叫,还以为是在杀猪呢。杨玉环“扑哧”一下,抬手挡着嘴巴笑。
猪仙伯又在腌猪了,现在跟许春凤的妈配合相当默契,看那肥婆娘整个身子压着地上的猪的样子,连苏先生也笑。
一转就是一个上午,中午张光荣请客,不过却是在他们家里。热闹!杨玉环也没走,刘巧花和菊花嫂母子俩也一齐来了,还有张解放和张革命。
“苏先生,祝你的国际贸易公司生意兴隆。”张光荣举着酒杯说。
“好,也祝贺你们的工厂再有好的发展!”苏先生也举杯。
张光荣喝了一大口酒又说:“苏先生,咱们能不能合作呢?”
杨玉环嘴巴里抿着一小点酒,惊讶地朝张光荣看,他们能有什么可以合作的?
“合作是可以,我对你们的服装有意思,不过,政府能同意吗?”苏先生的国际贸易公司,有很大一块就是经营服装的,在外国拿了订单,然后在香港的服装厂加工成衣。
“一定能,只要咱们的协议条款清晰,能够相互共赢,政府不想赚钱啊。”张光荣带苏先生参观,就是为了这,买他的两件古董,也有几分是为了这合作。
“那你的初步设想是怎样的?”苏先生说着放下酒杯。
“你出机械,我们派员工到你们那里学习,我们出厂房。合办一个能容纳几百个工人的制衣厂,然后双方共同管理,你来料来样加工,然后付给加工费。”张光荣不假思索就说出设想。
苏先生两眼一直盯着张光荣,他的设想可以想想:内地的工资低,劳动力便宜,他的服装放到这里加工,按照内地的工资水平,加工费肯定也便宜得多。
这设想还真的吸引了苏先生的兴趣,每年他出口到美国的服装数量相当大,加工费这一块,在香港跟内地比起来,那是天壤之别,虽然他得免费提供机械,但赚回来不难。
“可以,不过你得先透过政府,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杨玉环明白了,张光荣这设想好啊!自己出土地建厂房,苏先生负责买机械,这样就能吸引到外国的先进机械,还有高效率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一举多得。怪不得这家伙曾经说了,她这个职位,以后就是最重要的职位。杨玉环又得奇怪了,张光荣好像真的能预知到未来一样。
“但是有一点,合作得有期限,还有,你的机械如果加工任务不紧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机械,加工我们自己的服装。”张光荣这条件要是苏先生答应,那么他就会将服装厂搬回村里,县城那地方,就改成服装厂的批发部兼办事处。
这条件也合理,苏先生是商人,一边在听张光荣说话,脑子里一边在打着算盘,要是办一个几百个工人的厂,差不多一年,他的成本就能收回,以后的日子他就是净赚的了。点着头:“可以!”
一个初步办厂的框架很快就构成,因为只是两人之间的事,苏先生那边他是老板,张光荣这边,先不用通过股东,谁要不愿意谁是傻瓜。
张光荣这样的设想,比以后的什么“三来一补”企业有所改进,他还提到一条,就是加工费应该双方协商。
“如果谈成了,你的厂房多久能够使用?”功先生也知道,张光荣这边不用愁场地,村口的大路边土地多的是,重要的是他们这条路可以进出集装箱。
张光荣只是略一沉吟:“协议签订以后,我保证,四个月就能投入生产,当然,你的机械得按时到达。”
饭桌上有两个人在惊讶,就是杨玉环和苏先生。虽然张光荣只有十九岁,但是谈起生意来,就跟一个大老板一样,说得头头是道。尤其是苏先生,心里头在想:这小哥们年纪才多大,也没老是在外面跑,为啥能懂这一些?
除了张光荣和苏先生,饭桌上的人都在发愣,这几百人的制衣厂要是能成,再包括自己的两个厂,青山大队几乎不叫农村,叫工厂了。
吃完午饭,苏先生得马上走,当然要张光荣载着他回县城,二十万还没还呢。
先别管制衣厂成不成,张光荣的车头持着几个布袋子看起来就滑稽,回来的路上一路还晃晃荡荡。有谁能想到,这几布袋子里面装的是钱。
杨玉环还在他们家呢,当然了,还有刘巧花。她还不知道张光荣会有二十万,等一会看了,不流鼻血,估计眼前也会有一瞬间的发黑。
“嘻嘻,杨主任,你瞧他,车头挂着几个布袋子干嘛,是猪肉呀?”刘巧花越看越好笑。
杨玉环反正已经知道是钱,故意逗刘巧花:“说不定是钱呢。”
“哈哈,他要有这么多钱,还能骑自行车呀,估计得躺在马路上发羊角疯。”刘巧花看着张光荣解下几个袋子,要真的是钱,张光荣不发疯她首先就会撒野。
有刘巧花在,杨玉环不好开口,只是看着那几个袋子笑。瞧刘巧花说到钱的神气,只要一个袋子让她抱着睡觉,管叫她一晚上会忘记了她的孩子。
“嘿嘿,这苏先生还挺精的,原来是将钱分散,托几个香港过来的华侨带进来。”张光荣笑得下巴让人担心会往下掉,“噗”地将几个布袋子扔在她们面前。
“给我一袋吗?”杨玉环故意说,看这家伙怎么回答。
“可以,你想全部要也行。”张光荣洗起手,一路上高兴呗,手心都是汗。
满意,杨玉环冲着张光荣侧脸翘地弯弯的嘴角,满意地笑。
刘巧花弯腰抓着一个袋子,才一打开,这腰就直不起来了,天啊地啊地叫喊,还得小点声。小嘴巴也合不拢,里面真的是钱。
“哇,这么多啊,嘻嘻!”反正看见这么多钱,先不管是谁的,先笑一笑再说。
“小心,别吓狂了。”张光荣将水淋淋的手用力甩。
刘巧花差点疯,抬起眼睛,反正她的眼睛白的比平时多,那神气当真会让人以为她发羊角疯了,要不是张光荣够镇定,马上就会给她实施摁人中急救。
“那——来的这么多钱啊,都是你——的吗?”还好,刘巧花还能说话,只是结巴而已。
“是捡的。”杨玉环说着又笑。她说的也对,那个康熙粉彩瓶是在公社里面捡出来的,郑板桥的那幅字,花了张光荣五块钱。
这时候张光荣的妈从外面急匆匆进来,她正打算做晚饭,一看刘巧花身边几个打开的布袋子都是钱,“呃”!清晰的一声倒咽气,瞪着双眼,双手往胸前捂,她的心跳最少快了三倍。
“这这这,这钱是谁的?”还好妈的话能够说出来。
“我的,二十万。”张光荣觉得好笑,看见钱用得着这样吗?
“我知道了,是是是,是那位苏先生,向你卖的那两样东西?”妈只是在猜测,但是已经没有说出那个“破”字了。
“对呀,那两件还不是值钱的。”
“噢,这门为什么还开着?”妈一听,赶紧几大步冲向儿子的房间门口,“砰”一声就将门关上,老祖宗啊!这一屋子都是啊!
“就那那那那些?”刘巧花一听也差点晕,用手指着房间,那些东西都是他们几个不要的。
“对呀,我不是跟你们说过,以后这些东西挺值钱的吗?”张光荣将一个布袋子往刘巧花脖子上挂:“嘿嘿,分你一份,当初你也不要的。”
“别别别!”刘巧花赶紧将布袋子取下来,说不要,现在还要,有意思嘛。
妈可不管了,反正红梅和丹红也来了,赶紧关上大门,将袋子里的钱都往地上倒。
“哇!”两位妹妹瞪着眼睛站着不动,一叠一叠的钱啊!
二十万,除了张光荣重生前之外,这里还没有人看过这么多钱,还是他一个人的。反正刘巧花呼吸有点急促,杨玉环还好,稍稍能够镇定。妈和两个妹妹可镇定不了,他们家有这么多钱,她们能镇定得了吗?
“说真的,赶快将老房子拆了,建新的。”杨玉环朝着若无其事的张光荣说。
“肯定的,不过建几层。”张光荣问两个还在笑的妹妹:“建几层?”
“三层!”两位妹妹一齐回答,在她们的印象里,最高的楼就是三层。
第二卷:白手起家第125章:身上真香
杨玉环本来想回县域,但是张光荣的妈那能答应,钱重要,杨玉环的安全更重要,其实现在回县城,时间也不是太晚。
还得吃了晚饭再走,杨玉环也没推辞了,反正张光荣得送她回县委大院,红霞抱着刘巧花的孩子跟姐走了进来,看见那些钱也目瞪口呆。
“以后,你就有事了,好像得到你们办公室过第一关,然后手续怎么样我不懂了。”张光荣得意地对杨玉环说。
“那你也得跟苏先生双方签订详细的协议,然后送我们那里呀?”杨玉环坐在饭桌边,在他们家吃饭,她已经有同一家子的感觉。
“当然,苏先生过几天还会来,恭喜你,你没事的日子已经从此不回来了。”张光荣笑着将小丹红的鼻子捏一下,谁叫她吃饭不好好吃,老是一会看着杨玉环,又一会看着他。
“全仗你的功德,不过这事我看麻烦,毕竟是外资,说不定,还得到省里呢。”杨玉环也挺会说话的,两人要是来一场辩论赛,还不知道谁赢谁输。
红云这时候也插话了:“你买了那些丝绸,干什么用?这些东西做成服装,人家买得起嘛?”
“自然有人买得起,到时候让你,也包括你,又让你们惊讶。”张光荣说着用筷子指着杨玉环。
杨玉环不想问了,只是摇头,这家伙花样百出,反正做出来了以后就会明白。
张革命和张解放两人一起走进来,想喝茶呗,对于那二十万元,张光荣对他们不想保密,他们不来他也得跟他们说。
“嘿嘿,今天转手给苏先生两个破东西,二十万。”
“啥,二十万哪?”张解放眨着眼睛不敢相信,但是看杨玉环和他们一家的神气,不信也得信。
张光荣指着屋里的几个布袋子:“几个都装着一样多的钱,三个人两袋子。”
小丹红和红霞不愿意了,两个小家伙嘟着小嘴巴,看着哥哥,他是干什么呀?傻了。
两位哥们互相看,张革命先摇头:“喝酒我想,这钱嘛,嘿嘿。”
“喂,我说的是真的!”张光荣自己走进房间,这些东西当时都是他们一起帮着搞来的,他们还帮他收过破烂呢。
还是摇头,钱是谁都要,从小一起打闹到大的,他们也跟刘巧花同样的想法。况且,现在他们收入也不错。
“那行,你们要是建房子钱不够,尽管说,多少都可以,千万别借钱。”张光荣说着又将袋子放回房间里。
两位哥们也只能点头,自己就泡起了茶,他们想在张光荣家里喝茶,没有人他们也可以自己来。
杨玉环得走了,张光荣拿着那件送给她几次都送不成的裙子,“朝着两位哥们说:“我到县城。”
小村里现在比以前热闹了,因为张光荣已经请了供电所,在每条巷子和晒谷场边都安装了路灯。现在二呆正和一群孩子在玩老鹰抓小鸡,看见光荣哥这位偶像和杨玉环刚刚要上车,立马大喊:“光荣哥,晚上就别回来了。”
“你小子不说话会死啊?”张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