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华_闲听落花-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竹玉犹豫了下,好象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从哪儿说呢,我们家,端砚姐姐肯定知道,我阿娘从前在太后身边侍候茶水,我二哥小时候生了场病,五六岁上头,一条腿废了,后来,二哥七八岁的时候,阿娘求了太后身边的韩尚宫,放出了二哥和阿爹的身契,又赏了一百两银子,二哥就到人家铺子里学做生意,学了两三年,差不多了,阿爹就帮他开了间茶叶铺子。”
  这些端砚都知道,不过还是凝神听着。
  “二哥挺会做生意的,又借着阿娘在宫里侍候茶水,时不常打一打御用的幌子,茶叶铺子一开出来,生意就很不错,隔年,大哥就拿了大嫂的嫁妆银子出来,和二哥合开了第二家铺子,到现在,京城两家铺子,外地还有两家。
  太后走后,阿娘被拨去守陵,大哥和阿爹生过让我求一求王爷,放大哥一家出府的念头。”
  竹玉说到这里,顿住话,紧紧抿着嘴,看起来隐隐有几分愤忿之意,片刻,才接着道:“至于我,阿爹是明说的,把我留在王府就行了,一个女孩儿,就是抄家,也连累不到他们,可要是往后王府还跟从前一样威风赫赫的,有我在王府,该得的好处,一样儿都少不了。”
  端砚眉梢略挑,惊讶的看着竹玉,这么说话,可有点儿不孝的嫌疑了。
  “还有阿娘,阿爹和大哥他们,一点儿也没替阿娘想过,从来没想过托一托人,花些银子,或是让我求一求王爷,把阿娘放回来,阿爹那话,就是当阿娘已经死了。”
  竹玉声音微抖,端砚抬手抚在她背后,轻轻拍了两下,长叹了口气。
  “我跟阿娘……这个家这十几年几十年,都是靠阿娘,靠阿娘的月钱养家,靠阿娘跟太后讨恩赏,现在又指使我。可阿娘跟我,就跟他们手里的抹布一样,用起来可顺手了,脏了烂了,随手就扔,半点不心疼。”竹玉声调里满溢着压不住的愤忿。
  “姐姐别笑话我,我说到哪儿了?是了,太后刚走的时候,阿爹和大哥生过出府的主意,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阿爹和大哥又改了主意了,我每趟回去,都是他们翻着花儿找借口把我叫回去,开始还好,就是问一句两句王妃爱喝什么茶,淡一点还是浓一点这些,这几回,我觉得有点儿不对了……”
  “咱们回去说话。”端砚听的一颗心猛的跳了几跳,急忙打断了竹玉的话,“这儿收拾的差不多了,咱们走吧,我这胳膊有点儿疼,你要是没什么事,替我捏一捏。”
  “嗯。”竹玉下意识的扫了眼四周,跟着端砚,往李夏的正院过去。


第547章 喜忧
  李夏看着竹玉垂手退出,吩咐端砚,“找个由头,就说府里少东西了,你和韩尚宫,今天晚上将府里严查一遍,拿到犯事儿的,杀一儆百。
  从今天起,二门内外,各自院子,各守本份,不许越界一步。再有人要回家,或是有人找,都得我点了头。”
  “是。”端砚先应了,看着李夏,有几分迟疑。
  “我不是信不过她,”李夏看着端砚,露出丝丝笑意,“这么做,一来,是为了不让她为难,若没有这些话,她父兄让她回去,她推脱起来不容易,要是回去了,”
  李夏顿了顿,“那毕竟是父兄,血脉之亲,何必让她处在两难之间,忠孝不能两全呢。二来,也是为了她父兄好,不让利用他们的人生出太多的疑心。想利用他们的人,比他们精明太多了,要是让他们觉得不对。”
  李夏叹了口气,“不过几条贱命,说没就没了,能保全一些,就保全一二吧。”
  “是我想左了,王妃慈悲。”端砚深曲膝到底。
  “嗯,去吧,让人看看王爷回来没有,要是回来了,请陆将军过来一趟。”李夏笑着吩咐。
  端砚应了,垂手退出。
  陆仪到的很快,站在垂花门外,等李夏出来。
  李夏带着黄太监进了垂花门,陆仪忙上前半步,长揖见礼。
  “竹玉刚刚禀了些事,她父兄受人指使,让她探问我和王爷饮食起居诸般细节,牵着陈家父子的那根线,在苏广溢手里,还是受控于苏烨,查清楚没有?”
  李夏一句客气话没有,直截了当问道。
  陆仪一个怔神,随即反应过来,“还没查清楚,不过郭胜的意思,这根线应该是牵在苏烨手上的,那这根线,要断掉吗?”
  “不用。”李夏眼睛微眯,“先放着。苏家屡次示好,可该下手的时候,半点不会客气,王爷身边,特别是在这座王府之外,还请将军多多费心。”
  李夏冲陆仪郑重曲膝。
  “不敢当!王妃言重了,不敢当。”陆仪急忙拱手侧身,避过李夏这一礼。
  “还有件小事,今天席上,阮氏好象有点儿不大妥当,她说是大约受了寒气,胃气不服,说在这王府里请太医不合适,你回去仔细看看脉案,好与不好,都打发人跟我说一声,我有点儿放心不下。”
  李夏说完正事,笑容流露。
  “她昨天也是有点儿胃气不服的样子,我这就让人请常太医过府,常太医治胃病是国手,王妃放心。”陆仪忙欠身答话。见李夏没再说什么,垂手告退。
  一直到隔天傍晚,秦王回到王府,陆仪和阮夫人都没打发人过来,李夏觉得奇怪,想打发去陆府问一声,想了几回又忍住了,陆将军和阮夫人都是极妥当周到的人,没打发人过来,必定要暂时不方便打发人的原因,且等一等。
  秦王忙完公务,回到正院,一进门,看到李夏就笑起来,“这大半天我就急着赶紧见到你,有件喜事儿,憋了大半天了。阮氏,象是怀上了。”
  “真的?”李夏惊喜交加,“几个月了?诊准了?”
  “阿凤说最多也就两个月。”秦王不知道想到什么,笑个不停,“请了柳太医,悄悄儿请的,还请了陶医正,都说十有八九是,不过月份太小,再过半个月才能十拿九稳了。阿凤嘱咐过柳太医和陶医正,这事不用嘱咐,柳太医和陶医正都是懂规矩的,胎儿没坐稳,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没人知道最好。
  阿凤就跟我说了,让我回来跟你透一句。还嘱咐我两三遍,一定要跟你说清楚,只是象,还不一定呢,说是免得让你空欢喜一场。”
  “他不怕自己空欢喜一场,倒担心我?”李夏笑个不停,“阿弥陀佛,这是好事多磨,行了,咱们就当不知道这事儿。”
  ……………………
  夜色中,郭胜拎着五香花生米,溜溜跶跶往陆府过去。
  他正吃饭,承影把门拍的啪啪响,说将军请他过府说话儿。
  他收拾收拾,立刻就出来了,可想来想去,也没能想到有什么大事,要过府说话,叫的这样急,这事儿,只怕小不了。
  郭胜一边走,一边挨个过着最近的大事,过完大事再过小事,姑娘说过,风起于苹末,小事就是大事。
  一直过到进了陆府角门,筛出了七八件事,可这七八件事,好象哪一件都不怎么象。
  郭胜推开那间空院院门,已经搭好了天棚,空荡荡的院子里,放了三张竹躺椅,一张坐着陆仪,一张坐着金拙言,椅子中间,放着张市井常见的榆木桌子,桌子上放着酒壶杯子,桌子下,放着两只不算小的酒坛子。
  “这是有大事啊。”郭胜关了院门,坐到他那张椅子上,将五香花生米摊在桌子上,自己倒了杯酒,看看自在晃着脚的陆仪,和眉头微蹙的金拙言,冲金拙言抬了抬下巴,“你也是刚到?”
  “嗯,刚坐下,瞧你这样子,没猜到什么事儿?”金拙言端起杯子抿了口酒。
  “你知道?”郭胜冲金拙言举了举杯子,也抿了口茶。
  “什么事儿?说吧。”金拙言没答郭胜的话,看着自自在在抿着酒的陆仪道。
  “非得有事?”陆仪微微欠身,表情愉快,“咱们喝酒吃花生,就是喝喝酒吃吃花生,哪有过什么事?”
  “这话,就一个呸字。”郭胜捏了粒花生扔嘴里,不客气道。
  “郭兄所言极是。”金拙言冲郭胜举了举杯子。
  “真没事,今儿月光好,请你们喝几杯陈年女儿红,才不枉废了今天这大好月光。”陆仪心情愉快的往下举了举杯子。
  “这月,在哪儿呢?”郭胜往后靠在椅背里,仰头看天,天上那一弯细弱的月牙儿,在云中时隐时现,仔细看,倒也能看出几分趣味。
  “瞧你这样子,高兴得很呢,得什么彩头了?”金拙言眉头紧拧,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彩头?
  “真没什么事儿。”陆仪抹了把脸,轻轻咳了一声,把一脸的愉快按进去了些,“陈家那个线头,今天有个好信儿。”
  陆仪将陈竹玉心生疑惑,主动找李夏说了前因后果的事说了,“……真是得天之助,陈家那一头,是在苏相手上,还是在苏烨手上,你这儿确切了没有?”陆仪看向郭胜问道。
  “应该是苏烨,有两回信儿递进苏府,陈老爹很快就得了回信走了,那两回,苏广溢都没在府里,苏烨却在。”
  “苏家父子,苏相肯定盯在朝堂,这些阴私之事,应该都是由苏烨打理的。”金拙言接话道:“飘飘若仙人,做的却是这样的阴暗之事,这人哪,真是不能穷究。”
  “刚刚来前,我得了个信儿,说是北上的两路军将军突然病亡,为稳军心,只说病了,北上的那两路军,军心一直动荡不稳。”郭胜一口酒一粒花生,倒不耽误他说话。
  他晚饭没来得及吃就过来了,吃点花生顶顶饥。
  “柏乔的信儿?”金拙言下意识的坐直了上身。
  “嗯,就匆匆说了一两句,是两路军的将军都病亡了,还是只病亡了一个,到底是被人杀了,还是真是病死的,军心动荡到什么地步,都没说,我看他那样子,大约也不知道,这事儿,蹊跷。”
  郭胜话说的很快,和吃花生的速度一样快。
  “两位将军都不过五十岁,正当盛年,而且,都是自小的功夫,打仗不一定够,强身健体足够了,这会儿是六月里,往北边越走越舒服,怎么会病没了?什么病这么凶险?”金拙言一迭连声的问道。
  “我也是这么觉得。”陆仪拧着眉,“谁的手脚,想干什么?”
  “看样子,柏枢密大约要让柏乔赶过来接手两军,也确实柏乔最合适,这两军的上一任将军,都是出自柏老将军门下,极是敬重柏老将军和柏家,柏乔去,一个柏字,就事半功倍。”
  郭胜想着柏乔紧张中透着的兴奋雀跃,柏家人不要命这一条,真是根深缔固。
  “我总觉得,哪儿不对。”金拙言喃喃了句。
  郭胜自在的喝着酒,明天跟姑娘说了,姑娘必定知道哪儿不对。


第548章 聪明人啊
  “瞧老郭这样子,笃定得很呢,你知道根底?”陆仪欠身,仔细打量着郭胜。
  “我手里能用的人少,就那么几只瞎猫瘸狗,都放盱眙军里了,这两路,有心无力,没办法。”郭胜摊着手,答的爽快干脆。
  “盱眙军没什么事吧?”金拙言看着郭胜问道。
  “到现在,还没什么事。”郭胜扔了粒花生到嘴里,抿了一口酒,又抿了一口,“陆将军这酒不错,正宗陈年女儿红,今天怎么这么大方?”
  “什么叫今天大方?”陆仪失笑,“哪一回不大方了?”
  “今天这酒,”郭胜看向金拙言,“你们府上所谓百年世家,你说说,这酒怎么样?”
  “这酒是夫人的陪嫁吧?”金拙言举了举杯子问陆仪。
  “有好酒就多喝几杯,这么聒噪干什么?”陆仪没答金拙言的问话,倒了杯酒,冲两人举了举,“喝酒喝酒。”
  “今天是什么日子?”金拙言纳闷的看着郭胜。
  郭胜摊着手,“从承影到我那院子里甩下话开始,我就想出什么事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到现在,没想出来。”
  “没事就不能请你们过来喝上几杯?”陆仪又倒了杯酒,“没什么事儿,也不是什么日子,就是有好酒,一人独喝无趣,请你们两个来陪个酒,无他!”
  金拙言和郭胜两人四目相对,一起往下撇嘴。
  他这间空院,从来都是无事不开!
  “今天早上碰到阮十七,看他脸颊上两条血痕,他说是他闺女挠的。”陆仪说起了闲话,“我说他,你也是练过几年功夫,打过仗杀过人的,怎么被个奶娃娃挠成这样,你就不知道避一避,你们知道阮十七怎么说?”
  金拙言一根眉毛微微挑了起来。
  “阮十七说,这你就不懂了,这孩子一生下来,天生神功,一把挠上来,再顶尖的高手都避不过,你们听听,他这话说的。”陆仪话没说完,自己先笑起来。
  “对了,”金拙言挑着一根眉毛,瞄着陆仪,慢吞吞问道:“前儿王妃宴请,听说你媳妇胃气不畅,请大夫诊过没有?怎么说?受了寒气?”
  “没什么事,茶喝的浓了。”陆仪含糊了一句,举杯子喝酒,“老郭既然觉得这酒好,来,我敬你一杯,满上。”
  郭胜正抿着酒,听金拙言突然这么一问,迎着陆仪举过来的杯子,两根眉毛突然飞起,哈哈了两声,欠身过去,重重碰在陆仪杯子上,“今天一醉方休!”
  “我也一醉方休。”金拙言将杯子满上,和陆仪和郭胜各自碰了,仰头饮尽。
  陆仪失笑出声,“两位这玲珑九窍心,聪明的……喝酒喝酒!”
  郭胜虽说在陆仪那间小空院喝了半夜的酒,第二天起的照旧和平时一样,秦王出府上早朝时,郭胜已经进了二门,往里递话请见了。
  李夏已经喝了碗燕窝粥,吩咐请进,自己也出了院门,往离秦王书房不远的暖阁过去,她一向在那里见人。
  郭胜见了礼,三言两语说了北上两军将军突然病亡的信儿,“……今天早朝上大约就要议这件事了。
  昨天陆将军高兴,请我和世子到他那间空院喝酒,我说了这件事,将军和世子的意思,都是觉得两位将军,或是一位将军,这病亡的十分蹊跷,只怕有人动了什么手脚。”
  “嗯。”李夏眉头微蹙,想了一会儿,“安抚北上两军,柏乔去,事半功倍,确实最合适不过。”
  李夏顿住话,片刻,看着郭胜吩咐道:“你立刻去一趟丁府,让丁泽安收拾收拾,跟柏乔走这一趟,告诉丁泽安,到了军中,立刻想办法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要快,越快越好,你去找承影要几只鹞鹰给丁泽安带上。还有,柏乔过去,必定是急行军,别忘了告诉他照急行军准备,丁家是老行伍,她们懂。”
  “是。”郭胜答应一声,没等他问出来,李夏接着吩咐,“你去找一趟柏乔就行,就说想让丁泽安见识一二,给丁泽安求个参赞的名份,丁家人就是不习武,也不会拖累行军,这个柏乔知道。要是你手里还有能用的人,挑两个给丁泽安,富贵他们不行。”
  “虽说不多了,三五个还是有,王妃放心。”郭胜笑道。
  “还有,往盱眙军中传个话,盯紧蒲高明和军中动静,哪怕只是一点风吹草动,也要立刻报上来。”
  “是。”郭胜沉声应了,见李夏挥了挥手,退后两步,急忙出门往丁府去。
  丁泽安得了郭胜的传话,急忙奔进去和太婆苗老夫人说了,苗老夫人不等他说完,立刻吩咐媳妇赵老夫人,“你去,赶紧收拾,点几个精明老成的家将,别挑往前冲拼命的,挑警醒能护住哥儿的,不用我多说,你懂,快去。”
  赵老夫人提着裙子,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
  “安哥儿,你心里都明白,有数儿?”苗老夫人看着丁泽安,郑重问道。
  “嗯。”丁泽安神情严肃,“不是一年两年了,孙子明白,这一趟的事明白,别的事也明白,太婆放心。”
  “只要明明白白就好。你一向心里有数,我也不多交待你,去跟你媳妇说一声,好好说,别吓着她。”
  “太婆放心。”丁泽安退后两步,一路小跑往自己院里回去。
  果然如苗老夫人所料,赵老夫人那边急如星火,将将准备好,一名护卫就纵马冲到府门口,往门房手里撂了卷文书,留了一句:“小将军令:两刻钟后卫州门外点卯,不得有误!”就拨马跑了。
  丁泽安连文书都没来得及看,急忙上了马就往外冲,两刻钟赶到卫州门外,慢一点点就来不及。
  小厮没经过这事,慌成一团,被十来个久经战场的家将提起来放到马上,再抽一鞭子,裹挟着出了府门,疾往卫州门赶去。
  李文岚在翰林院一心只修圣贤书,两耳基本不闻热闹事,傍晚回到府里,下了马,往徐夫人院里请安时,才知道丁泽安点了个参赞的差使,跟着柏乔往北边安抚军乱去了。
  李文岚陪着担心不已的徐夫人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告辞出来,和二奶奶朱氏一起,往自己院里回去。
  出了正院,走的远了,朱氏拉了拉李文岚,低声笑道:“阿娘真是,什么事都担心。丁二郎这一趟,哪会有什么事?那两路军连秦凤路都没进呢,离北边那些野人远的不能再远了,不过就是将军病亡,一时军心涣散,无人约束,大约会闹些不大不小的乱子,可去的是柏小将军,柏家在军中,一呼百应不为过吧,这一趟,就是去领功的。”
  “本来就是去长见识,经一经事儿。”李文岚是见过高邮军乱,阿爹被打的那幅惨相的,对军乱这件事,一提起来,就带着股隐隐约约的惧意,反正,他是不敢到这样的军中去的。
  “六郎。”朱氏拉着李文岚的胳膊摇了摇,“你和空儿,能不能跟五哥,还有九妹妹提一提,要是再有这样的机会,让大哥也去见识见识好不好?”
  “嗯?”李文岚正走神高邮军乱那件事,一个怔神,“让你大哥?丁二郎这一趟,肯定不是光见识见识那么简单,这是阿夏点到他头上的,你不知道阿夏这个人,她做一件事,从来不是为了这一件事,丁二郎是先生的学生,我不知道他跟先生学的什么,不过,我跟先生学的,我看先生好象没教他,他跟先生学的,先生肯定没教过我,阿夏的差使不好领,你大哥跟我差不多,阿夏说过,让我好好当我的翰林,我觉得你大哥也是,他现在的差使不是挺好的?你别太心急,这事急不得。”
  “我哥要是象你这样,能当个翰林,那就让他当一辈子翰林,最好不过。”朱氏嘟着嘴,用力甩了几下李文岚的胳膊,“可你想想,大哥是同进士出身,同进士!你还不知道?铨选的时候,进士往上,同进士不往下就是万幸了,进士从从七品到四品,只要自己不作死,用不了十年,可从进士,多数熬一辈子都熬不到四品,他这出身,熬不出头,只能建功立业,他比不上你。”
  “那倒也是。”李文岚想着这一个同字的难处,叹了口气,他这个妻兄三甲第一,他一想想,也是说不出的闷气。
  “你是个安稳性子,我也是个安稳性子,大哥也是,可大哥考了个同进士,还怎么安稳?唉,没办法啊,只能想办法立点功,只能比别人多辛苦多努力,才不至于太差。”
  朱氏唉声叹气。
  李文岚跟着叹气,可不是,要是进士出身,只要不出事,熬上十来年,一个从三品是稳稳的,从进士就得多数时候考核优异,或是立了什么功,十年二十年,才能挣到个从三品,也差不多到顶了。
  “好……”李文岚一个好字说了一半,又想往回咽,“这个,还是算了,阿夏的差使都不好使,这是先生的话,先生不是跟我说的,是先生跟五哥说,我在旁边听到的,先生说阿夏的差使,立功不容易,丢性命很容易。还是算了。”
  “富贵险中求。”朱氏拉了把李文岚,“我懂,我又不是没见过先生,先生说话……”朱氏扁了扁嘴,后面的话没说出来,“总之,你只管得空儿跟五哥,或是九妹妹说一声,你只要说了,点了点差使给他,或是险不险,都不是咱们的事,大哥比咱们年纪大,比咱们明白多了,不用咱们多担心这个。”
  “那好吧,我得空必定提一提。”李文岚点头答应。


第549章 手段
  七月初的天黑得晚,临近宫门落钥,天才暗下来,一弯弦月挂在半空,冷眼照着热闹的世间。
  赵昭仪身边的大丫头春明怀里抱着个小小包袱,一路躲躲闪闪,往天波门旁边的小门洞过去。
  那门洞是外头送菜蔬柴炭,以及宫中往外送垃圾废物,和杂役们往来进出的地方,宫里诸内侍侍女等,家里有急事偷偷见一面什么的,也都是在这里。
  她阿娘前天递话进来,她大哥被一匹惊马拉的车翻倒砸在腿上,砸断了腿,赶车的是个外地人,一看砸了人,还不只一个,当时就吓跑了,那马是匹老马,车子摔散架了,五六个被砸被撞的,只能自认倒霉,她大哥伤的最重,只能自己看病吃药,家里没钱了。
  春明把这小半年的月钱赏钱和几样值钱的东西收拾了一个小小包袱,捎了话。
  春明躲躲闪闪一路急走,离门洞一二十步,就看到站在盏灯笼下,伸长脖子不停的往里张望的二哥。
  春明松了口气,忙紧走几步,“二哥。”
  “大妹,你可算来了,再晚就得关门了。”春明二哥也长长松了口气,他站在这里,提心吊胆。
  “天黑得太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