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策[金推]-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妃再受宠又如何?丢了这么大的脸面,皇上就是想要维护她,也是没有办法的。
    朝臣们知道贵妃这么不中用,对贵妃生的三皇子和四皇子,也肯定会产生质疑。到时候反而是五皇子更有优势了。
    王太后最后点头同意了,王淑媛就成了比赛中的一员。
    而那边有五个公主,分别是不同的国家的,但是她们国与国之间,隔的进,关系也不错。
    宫里这边,也出了五个人,除了李伽罗和王淑媛,另外的三个,有容妃王雨露,王雨露马上功夫不错,又是武将之女,把她选上,也是赵皇后考虑的周全。
    另外一个是袁淑华袁婕妤,她文采不错。
    最后一个是严宜妃,看来赵皇后对严宜妃是很信任的,这种场合,也把她给加上了。
    不过私底下赵皇后对李伽罗说,严宜妃别的不行,但是算账却很快,比一般人快多了,遇上账目之类的题,交给她,应该没有问题。
    到了正是比赛的那个时候,专门找了一个地方,双方都各有人在一边看着。
    大月国的公主,就是盛产山茶花的那个国家的公主。
    她倒是一点儿也不矜持,在宣布比赛开始的时候,就率先出来出题了。
    这五个人对五个人,但是第一轮是可以像对方的五个人中间哦任何一个问问题的。双方都不得有意见。
    所以大月国的公主第一个出来,就直接朝李伽罗问了问题,大月国的公主笑着说道:“尊敬的贵妃娘娘,听说您是贵国最美的妃子,那么您肯定是最聪明的妃子,月罗就问您问题了。”
    李伽罗说道:“公主夸奖了,大楚的聪明人多的是,本宫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以后你自然就知道了,我们大楚人杰地灵,聪明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公主既然选了本宫问问题,本宫义不容辞,还请公主提问。”
    那大月国的月罗公主笑道:“贵妃娘娘爽快,那么月罗就不客气了。”
    大 月国公主让人拿出一个圆圆的圆球出来,对大家说道:“这个球有九九八十一道弯,在我大月国,也只有最手巧的绣娘,才能把针线从球的一头穿到另一头,月罗来 大楚之前,就听说大楚的女人是世上手最巧的绣娘,任何复杂的针线,在大楚的女人手里,都不成问题。娘娘既然是大楚国尊贵的贵妃娘娘,想来让娘娘穿出去,也 不是什么难题。我大月国的绣娘只需要用半个时辰就能从球的一头穿到另一头,贵妃娘娘想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吧。”
    这话一出,让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大月国是故意的吧,看那圆球,说是里面有九九八十一道弯,而且是在球里面,怎么可能能在半个时辰就穿出来?简直是开玩笑吧。
    贵妃娘娘也不是最顶级的绣娘,哪里能凭着感觉就能在半个时辰之内,从球的一头把线穿到另一头去?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一天都穿不过去吧。
    这里面有觉得大月国太过分了的,也有人想看贵妃解决不了,然后丢人的,总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太后没有过来,是赵皇后主持的,赵皇后刚要说话,李伽罗就道:“公主说的半个时辰,本宫倒是可以试一试,只不过,我可以借助一些东西,不知道能不能行。”
    大月国公主心道,你借助什么都可以,就不信你真的能在半个时辰给穿出来,要知道,在大月国,也只有练了几十年的绣娘才能在半个时辰穿出来的,她一个贵妃娘娘,平时都不干活儿的,哪里能和几十年手艺的绣娘比较?
    所以这一局,这位贵妃是输定了。
    等打压了这位贵妃的气焰,剩下的人还不是很简单的?
    大月国公主点头,说道:“娘娘是要多借几个人吗?需要多少人都可以的。”
    反正一个圆球,再多的人都没有用,这可是比巧劲儿,不是比别的,人多也没有用。
    谁知道这位贵妃娘娘不是借用人,而是让人找了一只蚂蚁,然后把线系在了蚂蚁身上,让蚂蚁从球的一头朝里面去。
    大家都惊奇的发现,这只系着线的蚂蚁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从球的这一头钻到了球的那一头,并且成功的把线给穿出来了。
    贵妃娘娘用小剪刀把线从蚂蚁身上剪了下来,然后给线系了个死结,线从这头成功的到了那一头,还不到一刻钟。
    大家都目瞪口呆,这也太神奇了。
    不过也有人想到,这蚂蚁不就是钻洞的吗,不说九九八十一个弯了,就是八百一十个弯,也能很轻松的过去了。
    所以这一局,是贵妃娘娘赢了。
    大楚这边赢得了脸面,大家对贵妃娘娘的聪明机智更是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大月国公主,是没有想到,这么复杂的事情,这位贵妃娘娘这么轻易的就解决了,本来还想给贵妃娘娘一个下马威,没想到下马威没有给上,还给这位贵妃娘娘出风头的机会了,不由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
    但是人家已经做到了,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是剩下的人再出题了。
    希望有人出题,真的把这位贵妃给难住,但是有可能吗?
    她们的计划是,这五个题目都是找这位贵妃来答题的,要把她彻底的打趴下,以后见到她们,也不敢嚣张了,可是谁知道第一题,人家就解决了,还解决的这么漂亮。
    赵皇后笑着说道:“各位公主,如果还有题,请出出来,大楚这边,还等着你们出完题,她们才好出题呢。”
    这几个公主,只要硬着头皮初夏去,当然,还是继续让贵妃回答,因为第一个问题是最难的,剩下的都没有第一个难,可是谁让她们商量好了,要一起给这位贵妃娘娘一个下马威呢?


☆、第133章 你的忠心 
    只是这次下马威没有弄成;烦人成全了贵妃娘娘了;贵妃娘娘五道题都答对了;且答的都很漂亮。让人家也无话可说了。
    然后反过来,是大楚方面出题,这五个小国的公主有的答出来了;有的没有答出来,贵妃娘娘出的题;没有人答出来;让这些公主们脸色很难看。
    到了这里;大家都知道了,这些人为了进宫以后好走一些,竟然那贵妃娘娘开刀了;只是开刀没有成功,最后反而丢人了。
    弄得最后这些公主脸上挂不住,还想着比武,大楚这方面的人就不干了,说什么的都是你们,真以为这是你们的地盘?
    “说好的是各出五个题,都出完了,还想继续出?这里是大楚,不是你们的地盘,也别过分了,咱们这可都是宫里的娘娘,哪里能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原来这大月国等国是不讲信誉的国家,这样还有比下去的必要吗?”
    “就是,比输了,就还要继续比,那要是继续输呢,还是要比?我们大楚都没有说话的权利了?太过分了吧。”
    这样七嘴八舌的,赵皇后也没有阻止,等大家说的都差不多了,就对众人说道:“此次比试,时间已经到了,若是有兴趣,可以下次再比,当然,贵妃等人,今天辛苦了,以后就不必在参加此类的事情了。”
    一国的贵妃,能出面比试一次,都是给你们面子了,难道还想次次都找出来,然后把你们的面子给圆回来?
    这真是看不清形势了,要知道你们是过来朝贺的,不是过来耀武扬威的,这边能给你们一次机会,让你们和宫里的贵人们比一次,就很不错了,还想继续比?
    谁有那个闲工夫啊。
    对于这些想进宫放妃子的公主们,大家心里都不舒坦,能下了她们的面子,嫔妃们都高兴。
    当然,王太后知道了这个事情的结果后,是不是高兴,就不得而知了。
    王太后倒是不怕宫里来了别国的公主当妃子,反正都是她的儿媳妇,多多少少都没有关系,相信皇上也不会让这些人生的皇子当太子的,那样岂不是把大楚让有一半别的国家血统的人当了家了?
    这样的事儿,是历朝历代都不允许的,所以这些人进宫,对王太后一点儿损失也没有。
    倒是让王太后对贵妃更加忌惮了。
    本来是想让贵妃丢个丑,然后再也没有颜面的,谁知道竟然成了她扬名的机会了。
    王太后说道:“哀家看,从这件事后,皇上更是要宠那武氏不得了了,宫里的人还有别的活路?”
    宫嬷嬷说道:“站得越高跌下来就越狠,到时候贵妃娘娘还有什么可以依仗的?娘娘您就放心吧。”
    贵妃这样的,连个有利的娘家都没有,以后也不能成事儿。就凭着皇上的宠爱,又有什么用呢?
    何况,宫里那些不受宠的女人,多多少少对这个贵妃娘娘很是嫉恨,因为她受宠了,别人就没有机会了。
    都已经生了两个皇子了,还巴着皇上不放的,那是不给别人机会。
    你不给别人机会,别人就没有机会,哪里不恨她?
    这次的事儿,虽然让大楚扬眉吐气了,可是再多的事情,也耐不住人的嫉恨那。
    王明雅这边不说什么,她倒是难倒了那几个公主,可是风头都被武贵妃占了。剩下的问题,都是让那武氏答的,别人都没有机会。
    这次的事情,简直就是给武氏专门准备的,让武氏大出风头的。
    这下子,那些背地里的算计算是全完了。
    王家这边,承恩公也是很恼火,没想到那几个小国的嗯这么没有用,说什么,出的问题,绝对让那武氏答不出来,谁知道竟然让人家一下子就弄出来了,这是给那武氏扬名那,效果完全反了。
    本来想让那武氏出丑的,最好是牵连到三皇子和四皇子,让他们两个因为这个母妃而失去当太子的机会,毕竟一个失了国体的亲生母亲,到什么时候都是丢人的。
    谁知道竟然成了这样,这下子,武贵妃聪明过人,她生的三皇子和四皇子也肯定聪明过人了。
    以后在太子的人选上,三皇子肯定不会被人跳过去的。
    这以逸待劳的法子,被这些小国的人弄成了这个样子。
    还想进宫当嫔妃,就这样的水平,当什么妃子啊。
    承恩公随后对这些人就不想见了,这种事情都办不好,还想让自己引荐给太后,真是做美梦了。
    他只是跟他们条件交换,如果她们能帮着把贵妃给押下去,那么他这边就能想办法让皇上纳了她们,但是最后是她们没有完成任务,这就怪不得他了。
    太后那边也来了话,让自己少和这些人接触,正好,就着这个事儿,他就不来往了。
    不过皇上的人却知道,这几个小国的人,有人去承恩公府拜访了,具体做了什么事儿,皇上也知道个大概。
    对承恩公这种,不顾国家的颜面,只想着为王家谋福利的事儿,皇上很是不待见。
    难道这王家就没有想过,如果贵妃那边丢丑了,大楚的颜面就好看了?总以为只是贵妃一个人的事儿,或者说,是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事儿,但是大楚的尊严,这王家人都不考虑了。
    果然是一心只有王家的人,不管用什么手段,都想着把自己的阻碍给去掉。
    可惜没有如了他们的愿,王家人心里不知道多后悔吧。
    就是太后那边,说不得也不高兴,一点儿都不想到国体的事情。
    总想着把贵妃给弄下去,最好是永不翻身,那样,她们就舒服了。
    皇上对王家的人更不满意了,不过都是埋在心底。
    对贵妃更满意了,对三皇子同样如此。
    当然,对这几个小国的事情,他是答应帮着他们出兵,不过却让几个内阁商议了许多条件,帮着他们打仗,但是却要给大楚多少东西和地盘。
    这 次几个小国过来,就是因为有个稍微大一点的国家想要侵犯他们这几个小国,他们几个小国的战斗力不行,所以才要借助大楚的军队,本来想着,送几个公主过来, 大楚是大国,自来就是锄强扶弱的,帮着他们打仗,也是表现大国的风度,况且,他们还送人了,但是大楚这次确实公是公卯是卯,一点儿也不含糊。
    想要大楚出兵,好啊,拿出相对的好处来,别糊弄人,想要几句大国风范,就想让大楚无条件的出兵?
    这是哪一个时候的好事儿?
    现在不是大楚炫耀武力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无条件出兵所以想要大楚出兵,就得给军粮,就得给军费,这还是看在睦邻友好的份上,不然就是给翻倍的好处,大楚的人也不会出兵的,大楚的士兵都是一等一的好,怎么能随便就折损在这些无关紧要的战争中去呢?
    所以,这几个小国,都要出很好的条件,不然,就恕不接待了。
    真那大楚的人当傻子啊,说几句好听的话,夸一夸大楚,就什么都有了?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几个小国的使者脸上都有汗了,来之前,他们可是都已经立下来军令状,一定要用最小的代价请来大楚的军队的,送几个公主,让大楚出兵,这是最划算的,要知道,公主可是金枝玉叶。
    谁知道面临这样的情况,几十年前,那时候的皇帝怎么那么好说话呢?
    夸一夸大楚的人,然后再诉诉苦,大楚就跟老大哥一样,帮他们这些小弟出气和出头了。还什么都不要的,就是表示,有大楚在,你们这些小弟都不用怕,有什么困难,都来找老大哥。
    怎么几十年过去,这个好老大哥,就变得这么势力了呢,不给好处不出来,不见兔子不撒鹰。
    要的好处,真是让人滴血。
    可是不给好处吧,那别的国家正盯得紧呢,到时候灭国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办法,时间上,他们等不及啊。就算是要推销公主们,可是都被人打在眼前了,还不急着找人,那以后等回去了,灭国了,这些公主也不能叫公主了。
    使者们想了很多方法,但是却不成功,因为大楚的皇帝这次是铁了心,非要那些好处才能出兵的,谁要是敢跟这些小国说好话,那就让这些人去给这些小国出谋划策去吧。
    正因为这样,这些使者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这些条件,大楚这次出兵,好处多多,还能多占几个地盘,大楚的边境也会扩大,还不是主动侵略,是人家请他们去打仗的,这么好的事儿,兵部的爷们们,都挣着抢着要去。
    反正不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杀得人也不是自己国家的人,还能抢回好多好东西,何乐而不为?
    打胜了仗,还能升官进爵,这么好的机会,不去的人是傻子。
    于是兵部一下子成了最热门的部门,上上下下想去打仗捞功劳的人,那是多的很那。
    听说要打仗的地方,那些翡翠和宝石都是遍地,到时候随便捞一笔,就是够一辈子用了。
    而这几个小国的使者们,还在想法子,把这几个公主送到宫里去,毕竟虽然条件被加了许多,但是如果这几个公主能进宫,只要其中的一个得了宠,生了皇子,以后对自己的国家,那就是好处多多。
    然后再得宠的,吹吹皇上的枕头风,皇上一个高兴,就能答应很多事情,这些损失岂不是就回来了?
    只是他们的想法是美好的,还说这些公主羡慕大楚的生活,就想留在大楚过日子。
    连太后都找了皇上,建议他为了睦邻友好,也留几个公主在宫里,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有的。
    不过皇上却说道:“既然羡慕大楚的生活,那就留在大楚做人媳妇好了。”
    这话一出,京城里的很多人家,都开始给自己家适龄的儿郎们定亲了,生怕被赐婚给自己家的儿郎,要知道娶这些小国的公主当儿媳妇,真是什么好处也没有。
    在两国关系好的时候,这公主媳妇也帮不了婆家,难道还能和这公主的国家关系比别人都好?
    那样岂不是被人质疑?
    而两国关系不好的时候,这公主媳妇就是个炮灰,直接就成了烫手山芋,到时候是休呢,还是杀了好呢?
    所以,只要是真正有头脑的人家,都不会娶这样的人当媳妇的。
    当然也有那些‘为国分忧’的人家,家底不怎么好的,都快出了世家的门槛了,能娶个小国的公主,好歹能让皇家的人记住他们家,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所以这几个公主倒是不愁没有人家嫁过去,大不了,皇上会主动赐婚。
    皇上还给王家的一个族人赐了婚,就是大月国的公主。
    既然太后说,为了睦邻友好,那么王家作为太后的娘家,也该为睦邻友好做出应有的贡献不是?
    让你们娶公主,也是为了睦邻友好啊,你们就开开心心的接着吧。
    把承恩公给噎的不行,他王家哪里想娶这样的公主啊,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但是皇上已经下了旨,不娶都不行了。
    人家可是拿着太后娘娘的话说的。
    太后知道后,气得不行,这个皇帝,真的是翅膀越来越硬了,不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了。
    王太后这一气,竟然真的气病了,皇上过来看望,也没有让皇上进去,可见是真的生了皇上的气了。
    “哀家这脸面也不成脸面了,皇帝这是不把王家放在眼里啊。”王太后说道。
    宫嬷嬷道:“奴才听说,皇上知道承恩公暗地里和大月国等国家的使者暗地里接触了,还收了一些好处,所以才生气的,这才把大月国的公主许配给王家的子弟。”
    王太后听了,也顾不得抱怨了,说道:“真是如此?”
    “看不就是?奴婢看皇上平时也挺孝顺的,这次肯定是觉得王家的人做的不好,才这样的,不过王家娶了一个公主,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两国还交好,公主照样能在王家安分过日子。”
    王 太后叹道:“承恩公这做事儿也让人抓住了把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这次是我们太心急了,想着能一下子把武氏给拉下马,毕竟关系到国家的颜面,谁知道竟 然没有把她给拖垮,还让她出了风头了!罢了,娶个小国的公主,就小国的公主吧,谅那大月国也不敢和大楚对战了,王家的子弟多,哀家就不信,这一个娶了公主 的,就能把王家的人给拖垮了。让皇帝出出气也好,免得对王家的怨恨更深了。”
    王太后想明白了,这病也好的快起来。
    在下次皇上过来探望她的时候,也让黄山那个进去了,她知道,可以和皇上耍些脾气,但是不能一直耍脾气,毕竟这皇帝才是天下之主,有多少事情,还得是皇帝做主呢。
    她一个太后,也只能靠着当皇帝的儿子了。
    所以王太后主动说起了承恩公见大月国使者等的事情。
    “想着能提前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意图,你舅舅并没有别的意思,也是怕这些人有什么阴谋诡计,
    损害了大楚的利益,毕竟你舅舅以前也见过大月国的人,对他们熟悉一些。”
    皇上点头,说道:“这些朕都知道,母后好好歇息,早点把病养好,才是对朕来说的好消息。朕明白舅舅的一片苦心,他是大楚的臣子,一片心也是向着大楚的。朕都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王家真的得了一个公主,呵呵!


☆、第134章 匿名信
    不过对于杨家来说;倒是对去参战兴趣不大;毕竟是帮着别的小国大战,从根本上来说,不算保家卫国,杨家的人也不指望从这一点儿上,来提升自家的实力。
    留下来的几个小国的公主,都各有各的归宿;只是在宫里面没有留下一个,倒是让宫里的嫔妃们高兴了不少。
    这段时间都很忙;春闱的结果也出来了,六部更是忙,吏部忙得天天都要加班;兵部还要管这去打仗的事儿,然后户部也要分派粮草等事儿。
    正因为这样的忙,皇上也好久没有到后宫去了,都是在前庭忙朝廷的大事儿。
    后宫因为没有皇上,所以安静了不少。
    开春后,皇上就想和要给三皇子找师傅启蒙,这是大事儿。启蒙虽然不需要多好的师傅,但是对一个人的性子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上给三皇子找师傅,王太后自然也知道了。
    不过这个时候,王家的人不好出面,毕竟王淑媛这边有个五皇子,要是插手三皇子读书的问题,会让皇上反感的。
    不过,作为祖母,太后有这个权利过问。
    皇上也没有隐瞒,把请了几个师傅的事儿,告诉了太后。
    太后听了点头,说道:“大皇子那边,皇帝打算怎么办?虽然他身体有些弱,可是也不能厚此薄彼,免得兄弟之间,长大了心里有心结。”
    皇上说道:“沐儿也是从四岁开始启蒙的,这和洛儿是同样的,朕从来没有厚此薄彼过。现在沐儿的师傅还是在继续教他,学的如何,看自己的能力,不能因为顾着他一个人的面子,就不让别的兄弟都不学了,那样成何体统?”
    当初,王贤妃把大皇子要了过去,把大皇子看得太娇惯了,生怕他有个好歹,所以四岁的时候,请了师傅教他,根本就是一天学不到半个时辰,然后就不让学了。
    皇上当时看了,觉得不像话,也是要亲自教导一番的,毕竟是自己第一个儿子,给予了厚望。可是皇上才开始教,脸色稍微不好一些,这孩子就开始生病起来,弄得皇上最后也不管了。
    那时候王贤妃一看大皇子不好,就哭着求情,不让大皇子吃苦,然后王太后也跟着说情。
    既然这样,皇上也被烦的不行,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