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华年昭昭-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搡了一把。欣昭仪朝着左边的一侧踉跄了几步,服侍着欣昭仪的宫女们尚且来不及救助她,便见到欣昭仪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昭仪。昭仪。”服侍欣昭仪的宫女见状,连忙涌上前来。
欣昭仪像是一下子摔得狠了些,竟然一时间背过了气去。服侍欣昭仪的宫女见欣昭仪不但昏厥了过去,而且她纤细的手腕上还擦破了很大一道伤口,正汨汨往外流着鲜血。
“皇后娘娘,前头似乎闹大了。”派了手下的小宫女跑去前面探查情况的铃铛,得了欣昭仪被淑妃推搡跌倒还昏厥过去的消息,立刻快步走到皇后跟前汇报了此事。
“好了,派人去把这里的消息传给周德生,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将皇上引来了此处。”皇后瞧了眼,前面嘈杂的人群,淡然说道。“你派了人手去看着前面的情况,既然欣昭仪受了伤也昏厥了过去,你亲自去太医院请相熟的太医过来给欣昭仪诊治。”
“是,皇后娘娘。”铃铛得了皇后的嘱咐,立刻派了人去盯了前面事情的发展,又跑到太医院拉了惯来未央宫的李太医。
皇上赶来的时候,皇后正亲自搀扶着刚刚醒来、身子虚软的欣昭仪预备起身。
“你们这些人是瞎了不成?倒还让皇后亲自扶着欣昭仪,还不马上过来扶着欣昭仪。”皇上见了满脸忿忿的淑妃,又见了身子虚弱靠在皇后肩上的欣昭仪,皇上立时发作了起来。“还不赶紧扶着欣昭仪回宫休息去!”
“皇上。”眼见着皇上匆匆赶来,不问缘由只让人扶着欣昭仪回宫休息,连皇上自己都准备随着皇后一道离开,淑妃赶忙上前了几步拉扯住了皇上。
“你这又是怎么了?”皇上来时,已经从周德生那里得了只言片语,知道今日又是淑妃主动惹出来的事儿,但是皇上也是为了顾及淑妃的颜面到底没有当面呵斥她。本来想着先随着皇后一道离开这里,再派周德生去永安宫斥责她,谁料淑妃却还自己凑了上来。
“皇上如今是得了新人忘旧人了吗?”淑妃一边拉扯住了皇上常服的衣角不放,一边落泪控诉道。“皇上只能看到欣昭仪吗?臣妾方才不过不小心撞了欣昭仪一下,她便小题大作地当着诸位宫人的面与我争执。我入宫时日比她长得多,位份也远远在她之上,她不过是仗着皇上的宠爱,才敢与我这样争风头啊!”
皇上低头看着扑倒在他腿边攀扯着他的淑妃,仰头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来人,淑妃娘娘暑热过度导致神智不清。”皇上抬手唤了周德生过来,吩咐道。“你去找辆轿辇来小心带着淑妃回永安宫休养,再吩咐太医院的陈院正开几副凝神静气的药汤子来给淑妃喝下。这段时间天气最是炎热,淑妃身子不好就不要再出来闲逛了,就好好地待在永安宫里头避暑,一个月都别出来了。”
淑妃听完了皇上吩咐周德生的这段话,惊愕不已。她实在没想到一贯容让着她的皇上,居然会这样对她。皇上对周德生说得这样一番话,分明是周德生亲自押送她回永安宫去。说是避暑一个月,其实就是要将她软禁在永安宫里头。
淑妃一直紧紧拉扯着皇上衣角的双手蓦地失了气力,她失神地瘫坐在了地上,看着皇上离了她的掣肘,转身走到了一直站在一侧一言不发的皇后身边去,携手皇后离开了此地。
“皇上。”方才淑妃落泪倒还有几分做戏的缘故,可是此时却是真正地落下泪来了。
“淑妃娘娘,奴才伺候着您起身吧。”周德生吩咐着其他內侍跟着皇上走了,自己带着几个人留在了淑妃这边。
“不用了,我自己起得来。”淑妃抬眼看向了周德生,虽然满腹的怨气、不甘、不平,可是她知道周德生是皇上的心腹,却最终都忍了下来。却没让周德生伸手搀扶她,而是自己用手撑住了地面,慢慢从地上起了身来。“不劳周公公动手了。”
这时候,周德生让人抬来的轿辇也来了。淑妃身边伺候的宫女们服侍着她上了轿辇,将她送回了永安宫。
因为软禁一个月的缘故,所以淑妃还又一次缺席了选秀之事。
一月之期满了,正好便是皇后召见四位入选秀女的那日。
“淑妃娘娘。”皇上还是有意留了体面给了淑妃,软禁之事也没有传扬出去,所以镇远侯夫人也并不知道此事,只是觉得淑妃的面色似乎有些青白,下意识关怀道。“娘娘面色不佳,是哪里身子不适吗?可有请太医过来看呢?”
“无事,母亲。”淑妃本来身子是没什么事情的,可是这一个月的时间她一股子气儿都郁结在心头上了,身子倒是真的不好了起来。只是太医来看了她,只劝说她放宽心思好生养着才是。淑妃心高气傲,也不会将自己在宫中折戟的事情告诉镇远侯夫人,只岔开了话题。“母亲今日为什么会突然进宫来呢?也没有提前跟我说起呢。”
“你也知道杨家的云姐儿这次入选了,再过一个月就要入东宫当侧妃去了。今日皇后特地唤了四位入选的秀女入宫,进行赏赐。你表嫂自沛儿去了之后身子就一直不好了,最近是病得连床都起不来了。杨家其他的女眷都没有足够的身份入宫,你表哥只好求了我,让我领着云姐儿入宫。”镇远侯夫人带着几分憾然说道。“云姐儿和同样要入东宫的那位出身安平郡王府邵家旁支的小姐一道让太子妃唤去了东宫,说是要和她们二人聊聊天、叙叙话。我只惦着你,便直接过来看你了。”
“罢了,沛儿的事情都是她自己造下的孽。齐王最看重子嗣,她这样不顾自己腹中的孩子强要承欢固宠,自然惹怒了他。表嫂也是,倒这般想不开。”淑妃想到了已经身故数年的杨侧妃,也有些无奈。
其实本来去年杨穗云及笄后,淑妃和杨家有意再将杨穗云送入齐王府中。淑妃将齐王妃喊入宫来,谁知道齐王竟然跟着一道来了永安宫,直接言明齐王府不会再进一位杨府的姑娘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表嫂子嗣上困难得紧。到了现在这个岁数上了,膝下也不过就一子一女。这样陡然失了一个女儿,她自然承受不住。偏偏沛儿又是犯了错的,她又什么都说不得。”
“母亲,你今日可在皇后宫中见到了太子妃?”
“见到了啊。”镇远侯夫人说道。“太子妃带着小郡主都在未央宫上。”
“你看着太子妃看着云姐儿和另外一个要进东宫当侧妃的小姐,脸色如何?”淑妃至今还记着呢,当年自己只送了太子妃两个宫女,太子妃便能闹腾得阖宫尽知,让自己失了脸面。
太子妃自入宫后,生女到现在,太子的东宫之中都只有她一人。这样独宠多年的人儿,哪里禁得住东宫忽然要多两位侧妃伺候呢?
“我看着太子妃倒是面色如常,还给云姐儿和那位邵家小姐备下了礼物。未央宫的席面散了之后,还特意带着人去东宫说话去了。”
邵灵灵和杨穗云跟着沈宁身后,进了东宫。
沈宁走在前头,手上牵着说话虽然流利、却还有些奶声奶气的长乐。
邵灵灵看着这母女二人的背景,看着小郡主依靠在太子妃腿边的样子,一时忍不住想到了家中的幼弟。
她家中的幼弟现在也不过才六岁,五年前她的父母是带着幼弟去她的外祖家探亲。谁料到了回程的路上遭遇了匪祸,父母将幼弟托付给了一个忠仆,忠仆好容易才带着幼弟逃脱了出来,结果父母为了拖延时间反而丧生在山匪的刀刃之下。
幼弟被送回家之后的几个月都无法安睡,夜夜都要从噩梦中惊醒哭嚎。
幼弟的乳母也在匪祸丧生了,家中诸事也都需要邵灵灵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操持。邵灵灵虽然分身乏术,也只好自己亲自带着幼弟,日夜须臾不离,这样过了许久,才勉强将幼弟养好了一些。
第一百四十六章 谈话
素知和半夏知道了沈宁回来,都特意赶到东宫门前迎候她和长乐来了。
“你们怎么都出来了?”沈宁走到东宫门前,看着众人微笑着说道。“这手里的伙计儿难道都做完了不成?”
“半夏,我回来了。”长乐今日是早起被沈宁带去了未央宫,小孩子肠胃消化得快,长乐和其他小孩子也一样,不喜欢吃正餐米饭,一样喜欢吃些糕点和零嘴之类的东西。
半夏如今在沈宁的扶持下,已经完全将东宫的吃食和小膳房牢牢地把控住了。半夏自幼就在除了伺候沈宁之外的时间,都是在永宁侯府的厨房中渡过的,半夏跟着永宁侯府厨房里头专做点心、糕点的陈师傅学过好几年的功夫,学得了一身的好手艺。
长乐自小吃的所有糕点都是出于半夏的手中,其他一应要入长乐和沈宁嘴里的吃食都是半夏亲自监督的。
“小郡主,奴婢刚刚做好了一小笼虾仁酥出来,你要不要尝尝味道怎么样?”半夏冲着长乐弯下腰来,伸手要去牵长乐的手,长乐乖乖地任由半夏将她牵了起来。
“娘,我想吃虾仁酥。”长乐被沈宁教过,东西不能乱吃,要吃什么东西都要和沈宁说一声才能入嘴。
“好吧,但是你不能吃多了。”接下来,沈宁私底下里也有话想要同邵灵灵和杨穗云说,长乐也不方便在场。“半夏,你好好看着小郡主吃,别让她吃多了。”
半夏带着长乐下去了,沈宁便带着邵灵灵和杨穗云二人去到了东宫的一处偏殿。
“你们也坐吧。”沈宁坐在了主位之上,示意邵灵灵和杨穗云两人坐在离自己最近的两个位子上。“素知,给邵小姐和杨小姐奉上今年新贡的茶来。”
素知站在殿外,遥遥地行了礼便退下准备去了。
邵灵灵初入京城,没和沈宁打过交道,仅是在选秀那一天离得老远地见了沈宁一眼。她想着沈宁出身勋贵世家,身上也有皇族血脉,她本以为沈宁会像她这些时日入京后,随着安平郡王妃在外行走时遇到的那些小姐们那样。虽然见面时语笑嫣然,言语之间颇为亲切,可是对着她这样一个人却是保持着十足的矜贵和疏离。
可是现在自己眼见着的沈宁,容貌明艳、气质淡然。她穿着一袭正红色的宫装坐在首位之上,眼神清亮明澈,让人看着就不免心生亲近之意。
而杨穗云虽然自幼身在京城、长在京城。但在嫡姐杨侧妃尚未被送入齐王府之前,她和她的生母连杨府的后院都不得出,在她七岁之前竟连她生母所出的那个小院子都没有出过。
杨穗云幼时曾经满怀艳羡地看着在自己眼中光彩夺目的嫡姐在自己所居的院前翩然走过,但是嫡姐这样子的人物进了齐王府之后,不过几年后就因为孕中还惦记着不择手段地去争宠而最终落得在齐王府中莫名病亡的下场。
在那之后,父亲偶然见到了困居在后院的自己,惊讶于自己容貌的出众。父亲将自己带出,交予嫡母教养。可嫡母因为嫡姐的逝去身子虚弱,每日里陪伴在自己身边也只有父亲请来教导自己规矩的两位嬷嬷。
两年后,嫡母在得知父亲有意再把自己也送入齐王府做侧妃后,一碗掺有毒药的清粥就被强行灌入了她生母的口中。还不待她抱着生母的遗体哭上片刻,她就被嫡母派来的嬷嬷们拉扯开了,一张草席将她的生母草草地裹起来就丢去了乱葬岗。
等着她将攒了大半年的月例银子交给可以外出的下人,想办法将生母的遗体寻回重新下葬时,生母的遗体都已经残缺不全了。
素知很快带着两个十来岁的小宫女回来了,两个小宫女一人捧着一盏茶盏送到了邵灵灵和杨穗云的跟前。
“多谢太子妃赐饮。”
“没事,喝了吧。”沈宁仪态端方地冲着二人微笑着说道。“素知,我有两句私房话要和两位小姐说说,你先带着下去吧。暂时听不到我的传唤,就不必进来伺候了。”
素知点头应了一声,就马上带着两个小宫女扯了下去。
见素知带着人退了下来,邵灵灵和杨穗云赶紧起身,在沈宁面前双双跪了下来。
“这是做什么,快些起来吧。”沈宁笑着说道,稳坐在自己的位置倒是没有动弹过一丝一毫。“再过一个月的时间,你们两个就要入东宫了,到时候你们就是东的太子侧妃了。无论你们现在的身份如何,今后宫中能让你们下跪的人也没有几个了,你们可千万别养成了见人就膝盖发软的毛病。”
邵灵灵和杨穗云都算是比较聪慧的姑娘,两人听着太子妃这样的一番话,自然也听出了她话里的言外之意。两人稍稍一对视,便同时站起了身子。
“多谢太子妃娘娘指点。”两人异口同声道。
“听说邵小姐在家乡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沈宁再次主动挑起了话头,笑着询问邵灵灵。“你过来京城待选,也应该离家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家中的弟弟可是托着亲眷照顾了?”
“回太子妃娘娘的话,民女的确家中还有个年幼的弟弟。只是家乡的亲眷都不是十分可靠,民女离家入京之前将弟弟托付给了家中的忠仆照顾。”
“你即将入东宫了,今后能再返回家乡的机会只怕是不多了。”沈宁说道。“你弟弟开蒙了没有,学得怎么样?”
“弟弟五岁时,我就为他在家中请了先生开蒙读书。”邵灵灵说起弟弟来,清冷的眼神也不再冷淡了。“弟弟还算聪慧,学得还算不错。”
“京中的云麓书院有专门教你弟弟那般年纪幼小学生的班级,京中不少名门贵族都愿意送家中资质不错的子弟自小进去读书。我娘家哥哥便是在云麓书院读书的,书院也是寄宿制的,正适合你弟弟这样的情况进去读书。”沈宁提议道。“我想着你们姐弟离得太远,只怕你也会日夜悬心。你可以派人将弟弟接入京中,这样我和太子想要照拂一二也方便一些,你看如何?”
邵灵灵来了京中数月,也得知了云麓书院在京中的地位和声明。每逢科举之年,三甲之中必有一位是出身于云麓书院的。只是这云麓书院原是皇家所办,不但看重自身才学,也看重学生的出身。
自己的弟弟若是得了太子和太子妃夫妇的照拂入学,自然不成问题。
“多谢娘娘成全。”邵灵灵解决了一个心头大石,顿时眼泪涌上了双眼。“幼弟的前程便是民女的一生希冀,民女谢太子妃娘娘成全。”
“不过小事一桩罢了。”沈宁转头看向安静站在一侧,听着她和邵灵灵对话的杨穗云。“杨小姐入宫又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呢?”
“回太子妃的话。”杨穗云淡淡说道。“民女是杨府庶出,不得父亲和嫡母看重,唯有生养我长大的姨娘相依为命。嫡母嫉恨父亲想将民女送入齐王府,占了嫡姐死去空出来的侧妃位,愤而下毒毒死了我的姨娘。民女入宫后愿意饮下绝育汤药,发誓一生好好伺候太子和太子妃,只求着能为枉死的姨娘讨得一个公道。”
“那倒不用,孩子便是一个女子生命的最好延续。”沈宁止住了杨穗云的话头。“你还没有孩子便不知道,等你真有了孩子这世间万物对你的意义或许都会有不同了。”
“太子之所以选择你们两人进入东宫,占住了东宫空缺的两名侧妃之位,也是有他的考量的。”沈宁想了想,又接着说道。“你们好好地入宫,平平静静地过日子便是了。这宫里头的生活其实和外头的生活也没什么不一样,都是一样的衣食住行罢了。”
沈宁和她们说了一会儿,安平郡王妃那边来人说郡王妃准备向皇后辞行回府了,沈宁便让素知先送了邵灵灵回去未央宫和安平局王妃一道出宫去了。
“杨小姐,你就暂时留下来再陪我说说话可好?”沈宁派人送走了邵灵灵,就留下了杨穗云陪她继续说话。
“能和太子妃多说说话,是民女的福气。”杨穗云欣然应允。
“其实是这样的,等你和邵小姐入宫后。按照宫中的规程来,你和邵小姐都是太子侧妃,都不能从宫外带人入宫服侍,但是内廷司会给你们两人的身边配上一位宫里头资历年份长些的嬷嬷和两个贴身大宫女,和另外四位做些粗使活计儿的宫女。”沈宁同杨穗云说道。“可是你身边的两位大宫女的空缺就不由内廷司选了,而是由我指派给你,你觉得可好?”
“太子妃挑选的人,必定是好的,民女自然是愿意的。”
“好不好倒且另当别论,我将人指派给你也是有原因的。”沈宁挑眉说道。“那是一对十分美貌的姐妹花儿,名字叫做温蔷、温薇,是淑妃娘娘在我嫁入东宫的头一年送给我使唤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人
沈宁早在还怀着长乐的时候,就知道温蔷和温薇是镇远侯夫人让杨家改了身份档子,本是送进宫里来为淑妃固宠的一对貌美无双的双胞胎瘦马。
只是沈宁一时也没寻到合适的机会发作此事,就索性一直让温蔷和温薇在东宫的后院做些粗使伙计,命人看着她们而已。
偏巧这次萧嵘自己挑选的东宫侧妃人选之一的杨穗云就出身于杨府,沈宁就想着让温蔷和温薇去伺候杨穗云。
“原来是淑妃娘娘给太子妃娘娘使唤的人,那不知若是民女入宫后收下这两名宫女的话,是否会有不妥?”杨穗云抬眼小心瞧着沈宁,仔细着说道。
“这有什么,那对姐妹花儿是淑妃娘娘在我刚刚入宫那一年就送给我的,她们美貌、性情又柔顺得紧,可偏偏太子殿下不喜欢她们两个。我这也不好驳了淑妃娘娘的脸面,也只好将她们留了下来。”沈宁微笑。“算起来你们杨家和淑妃娘娘关系很近,瞧着你嫡母今日不陪你入宫,淑妃娘娘的娘家母亲镇远侯夫人不都陪着你来了吗?”
“娘娘说的是。”
“我还听说你嫡母的身子如今是不大好了?”沈宁问杨穗云。“也许你姨娘的枉死之仇倒不用太子想法子了。”
“嫡母的身子原来就不好,生下嫡姐时因为难产也不能再生育了,所以嫡母看嫡姐比自己嫡出的儿子还重要得多。嫡姐数年前因为犯了错命陨在齐王府,嫡母闻讯后又是大病一场,之后身子的情况也是每况愈下。”杨穗云说着杨府中的嫡母,心中想着每一日早上前去给嫡母请安时嫡母躺在床榻之上虚弱无力的模样,不由地嗟叹了一声。“我姨娘最初死的那几年,我心中恨毒了嫡母。可是如今想来嫡母和我的姨娘一样不过是个可怜的女人,无论是正妻还是妾侍,她们都没有碰上一个好男人。嫡母会下毒害我的姨娘,也是因为父亲要送我入齐王府,嫡母恨父亲不拿嫡姐的死当回事。”
杨穗云从一开始便打定了注意,要为自己的生母讨回一个公道。可是由始至终这个公道她都不是打算从嫡母身上讨回来的,而是要从她的生父身上讨回来。
“这世间的女子总是苦命的居多。”沈宁宽慰她道。“知道自己指望不上了夫君,一生的希冀便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你嫡母倒是个可怜人,左右你今天入宫了,我就赐下一些温补的药材给你,你带回去给你的嫡母。”
“民女多谢太子妃赏赐。”
“哎,再一个月你该要收拾收拾进宫,希望你的嫡母倒能撑过这段时日了。”
一个月之后,两辆接人的马车缓缓驶出了宫城,朝着安平郡王府和杨府的方向去了。
杨府中丫环寸金伺候着杨穗云穿上两日前宫中内廷司送来杨府的衣服,一件桃红色的裙裳,裙裳看似简单,可是裙摆和领口都用发丝般粗细的金线绣着如意云纹。
“三小姐,这衣裳可真美。”杨穗云本就相貌出众,再穿上这样一袭裙裳,可是美得夺目,寸金是自小服侍着她长大的丫环,便由衷地夸了她几句。“小姐穿上这衣裳可真真好看极了。”
“你这巧嘴。”杨穗云趁着房中伺候的旁人没有注意到的功夫,将一个荷包快速地塞到了寸金的手中,吩咐她赶紧把这个荷包收起来,别让房中其他伺候的下人看到了。
“哎呀,三小姐。”寸金侧过身子,打开荷包一瞧,大吃一惊,里面居然是好些个碎银和几张小额的银票。“三小姐,这是做什么?”
“你自小陪着我长大,在我的跟前服侍一向是懒散惯了。我走了只怕你也伺候不好府中其他的主子,偏偏我进宫只是侧妃不能带人进去伺候。”杨穗云个头生得高挑,比起胖乎乎的寸金要高上了一个头。杨穗云看着面上憨憨的寸金,有些无奈地说道。“主仆一场,你陪着我过了这些年,我自然是要为你考虑的。我知道你家虽然穷苦,可一直都是想法子想赎你回去家里头。我如今攒下的这些细碎银两带进宫也没什么用处,就索性都留给你。我算过了这些银两除了你的赎身银子以外,还能有些剩余,就当我给你的嫁妆了。”
“三小姐,呜呜。”寸金不是心思活络的丫环,杨穗云和姨娘难过的那些年里,院中能够另寻出路的丫环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寸金一直安分伺候在她们母女身边,不曾动过心思离开。“你今后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