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嫡风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偏还有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苏锦绣好心劝道:“大姐姐,你到底是踩肿了朱表姐的脚,这事儿你就答应了吧”
锦桐冷笑一声,撇了苏锦绣和朱嫣然一眼道:“事情都还没弄清楚就要我拿炭出来功过相抵,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吧,刚刚你我站的位置,我不管往前走、倒着走、横着走还是转圈地走,都踩不到你的脚上,你不伸脚绊我,我会踩上去?”
第140章 审问
说着,锦桐望向老夫人和侯爷,“刚刚一进暖阁,朱表妹和三妹妹就认定姑母会答应给别人送炭都是因我而起,要我要么拿炭出来要么那钱出来摆平这件事,我不答应,朱表妹就伸脚要绊我,我踩了她,两清了,谁知朱表妹不知反思,颠倒事实污蔑于我,是泥人也忍不住要生气,还请祖母和爹爹给我做主”
锦桐脸上带了些委屈和倔强。
苏锦绣脸色一白,她没想到锦桐会爆她出来,她站起身道:“大姐姐,你胡说什么!”
锦桐冷眼看着她,“我胡说了吗?难道三妹妹没有说过若不是我手里有炭,姑母也不会擅自答应人,把这件事的责任按在我的身上?三妹妹没有说过要我拿炭出来,拿不了炭就拿钱出来?”
还想坐在一旁瞧好戏,适时跳出来挑拨几句煽风点火?
没门儿!
你要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热闹,就算不帮忙,我也不会怪你,偏偏你要跳出来说话。
好啊,既然闲不住要跳出来,站着说话不腰疼,那就一起下水扑腾吧。
大太太脸色铁青,她没想到锦桐竟然会拉她女儿下水,侯爷听得脸色阴沉,他一拍桌子,苏锦绣身子就哆嗦了。
“你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苏锦绣很怕侯爷发火,她身子哆嗦着,但依旧昂着脖子道:“我没说过!”
那些话,是决计不能承认的啊。
锦桐冷笑一声,“三妹妹说她没说过这样的话,朱表妹也说她没伸脚绊我,谁都不承认,不过,这不是还有丫鬟吗?几位妹妹没瞧见的事,指不定哪个丫鬟看见了呢”
主子一个个都叫冤枉,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但审问丫鬟就不同了,丫鬟不说实话,有的是办法让她们招认。
苏锦芙和苏锦瑶身后的丫鬟身子一僵,她们能感受到锦桐从她们身上飘过去的视线。
冰冷,刺骨,带着深深的寒意。
苏锦芙和苏锦瑶好整以暇,丝毫不慌乱。
确实,她们也没什么好慌乱的,审问丫鬟,不管丫鬟说没说事实,都跟她们无关。
她们,是真的全程都是看热闹的。
三太太是第一个赞同锦桐的,她道:“这个方法确实可行,现在锦桐,锦绣和嫣然三人都各执一词,老夫人和侯爷也不好下判断,倒不如审问一下当时屋子里的几个丫鬟”
锦桐朝三太太投过去感激的视线,这件事三房并没有牵扯进来,三太太完全可以袖手旁观,但是她没有,她选择了帮锦桐说话。
老夫人转动着手里的佛珠,道:“把姑娘们都带去暖阁”
这是要单独审问丫鬟呢。
红缨将锦桐几位姑娘领进了暖阁。
暖阁里,连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火药味。
朱嫣然和苏锦绣自然是抱成一团的,两人死死地望着锦桐,如果眼神是刀,锦桐这会儿估计已经千疮百孔了。
苏锦芙和苏锦瑶置身事外,锦桐淡淡地看了她们四人一眼,眸光冷凝。
正堂里,绿缨将五个丫鬟都领了出去,各自派了一个飞鹤院的二等丫鬟看着,不让她们互相接触,就是为了防止她们抱团合谋,老夫人和侯爷要审问谁,就让谁进正堂。
苏锦绣,朱嫣然的丫鬟还有琥珀当然都是向着自家姑娘的,她们三人说的话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苏锦芙和苏锦瑶两人的丫鬟的话。
三个当事人的丫鬟说的都跟自家姑娘一般无二,审问完,侯爷就让红缨将她们领进暖阁了。
只剩下苏锦芙和苏锦瑶的丫鬟了,苏锦芙的丫鬟战战兢兢地走进来,然而侯爷只是随口问了几句话,就让人将她带去了屏风后面。
大太太眉头一皱,不明白侯爷这一举动有何意义,但她眼皮子跳了一跳,心下隐隐不安。
侯爷又让苏锦瑶的丫鬟进来问话,看着丫鬟,侯爷满脸肃冷,道:“一会儿我问你什么,你都要如实说,如果让我知道你撒谎,直接杖毙!”
苏锦瑶的丫鬟战战兢兢地点了头。
侯爷道:“刚刚二姑娘的丫鬟已经招认了实情,她说你也看到了事情的经过,可都是真的?”
大太太和姑奶奶眸光一凝,两人想要说话,但都被侯爷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两人也不敢给丫鬟使眼色,没办法,侯爷和老夫人都看着呢。
苏锦瑶的丫鬟轻咬着唇瓣,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侯爷的话。
明明二姑娘和自家姑娘也看到了事情的经过,但是她们却说没看到,她不知道自家姑娘是想置身事外还是想帮表姑娘,万一姑娘是想帮三姑娘和表姑娘才闭口不言的,那她说出实情,岂不是拖了自家姑娘的后腿么。
偏偏二姑娘的丫鬟已经先招认了,而且还指明她也看到了实情,不然她还可以说自己也没看到事情的经过。
现在,二姑娘的丫鬟拖她下了水,她又不知道二姑娘的丫鬟是真的说了事实还是撒了谎。
苏锦瑶的丫鬟不知所措。
她悄悄地抬头望了望四太太,四太太一顿,见侯爷和老夫人的视线也跟着落到她的身上,四太太笑道:“看着我做什么,你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便是”
侯爷眉头一冷,沉了声音道:“说!”
苏锦瑶的丫鬟身子一抖,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颤颤巍巍地将刚刚暖阁里发生的一切都说出来。
丫鬟说的都是事实,包括苏锦绣和朱嫣然逼迫锦桐,朱嫣然伸脚绊锦桐的事。
侯爷听得额头青筋凸起,一跳一跳的。
听到丫鬟说苏锦绣逼迫锦桐拿钱出来买炭,大太太袖子下的手紧紧地握着,那脸色差的,跟被人连续扇了好几十巴掌似的。
姑奶奶和老夫人也没好到哪里去,特别是老夫人,脸黑得都能滴墨了。
侯爷让苏锦芙的丫鬟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冷声问道:“她说的可都是事实?”
苏锦瑶的丫鬟猛地抬起头,然而她已经把事实都说了,苏锦芙的丫鬟也不敢隐瞒,她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苏锦瑶的丫鬟说的话。
第141章 认错
侯爷额头青筋暴起,“把几位姑娘都给我叫出来!”
老夫人手里的佛珠拨弄得飞快,眼神晦暗莫名。
红缨进暖阁请几位姑娘出来,锦桐见侯爷和老夫人脸上有怒气,但并不是针对她的,她就知道丫鬟都招了。
锦桐嘴角微弧,扬起了一抹浅笑。
朱嫣然是被丫鬟扶着出来的,她在姑奶奶身旁坐下后,老夫人看了她一眼,眸底有些失望。
就算她想护着她们母女俩,但这次的事是她们错在先,在侯爷和四房的人的面前,她也不能偏颇平白让锦桐受了委屈。
老夫人在心底琢磨着锦桐踩了朱嫣然这件事要怎么解决才能即不让锦桐觉得委屈,同时又能护着朱嫣然。
朱嫣然从暖阁里一出来就察觉到正堂里气氛不对了,当侯爷肃冷的眼神望向她的时候,朱嫣然的脸色突然变了一变,痛苦道:“娘,我肚子好疼”
姑奶奶吓了一跳,“怎么突然会肚子疼?”
姑奶奶担忧朱嫣然,要赶紧回府。
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姑奶奶母女俩这是知道真相大白了,打算来个逃之夭夭。
这样的小把戏,大家是真心看不上眼,二太太看着姑奶奶的眼神都带了鄙夷。
老夫人眸底的失望更甚,但她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侯爷责骂教女无方,她会心疼。
赶在侯爷发话之前,老夫人先一步开口了,“既然肚子不舒服,就回去吧,脚好之前就不要到处跑了”
这是在提醒姑奶奶母女俩,最近一段时间都不要回门了。
姑奶奶连忙站起身,带着朱嫣然走了。
锦桐看了看姑奶奶,又看了看侯爷,眉头轻蹙。
她怎么觉得侯爷看姑奶奶的眼神好像带着淡淡的厌恶?
侯爷不喜姑奶奶?
可是姑奶奶不是侯爷的亲妹妹吗?为什么侯爷会对姑奶奶流露出那样的眼神?
锦桐心下疑惑。
再说姑奶奶和朱嫣然借口逃走,侯爷眉头拧得紧紧的,都能夹死好几只蚊子了。
但老夫人都发话了,他也不好不让姑奶奶离开,到底是出了嫁的姑奶奶,况且他又不是老太爷,他也不好管教姑奶奶和朱嫣然。
罢了,一会儿多给桐儿些补偿吧。
朱嫣然的事不了了之,侯爷的视线就落在了苏锦绣的身上。
大太太狠狠地剜了锦桐一眼,推了苏锦绣出去道:“锦绣,跪下认错!”
大太太很会审时度势,她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下,苏锦绣主动认错是最好的选择。
事情全是苏锦绣和朱嫣然挑起的,朱嫣然是表姑娘侯爷不好惩罚,但苏锦绣是侯爷的亲生女儿,无中生有,逼迫嫡姐,事后还撒谎不承认,看侯爷刚刚的脸色就知道他有多生气,他肯定会重重地惩罚苏锦绣的。
先乖乖认了错,好歹侯爷看在苏锦绣乖巧听话的份上,或许会将惩罚降轻一些。
自从上次苏锦绣擅自拿了锦桐的东西做彩头结果毁了江妈妈这颗棋子之后,这些天大太太和柳诗晴是轮番上阵教导苏锦绣内宅手段。
效果很明显,现在大太太一发话,苏锦绣就真的乖乖地跪下认错了,她知道现在主动认错是最好的办法,丫鬟都招了,再嘴硬不承认惹恼了侯爷,她肯定没好果子吃。
锦桐见状眉头微微一挑,苏锦绣进步了不少嘛,她还以为她会继续死不承认,或者说丫鬟是被她收买了来倒打一耙呢,没想到她居然主动认错了,看来是被大太太教育过了。
苏锦绣跪在地上哭道:“爹爹,我知错了,我不该撒谎,但是我不是故意想要逼迫大姐姐拿钱出来买炭的,我只是觉得大姐姐卖炭赚了不少钱,现在侯府拿不出那么多钱卖炭,不如先向大姐姐借些钱,我也知道我刚刚说的话容易被人误解,这才……”
说白了,就是她苏锦绣其实是想让锦桐暂时拿钱出来买炭,先帮侯府渡过这个信任危机再说,反正都住在侯府,到时候钱可以再慢慢还上,她没有想要逼迫锦桐,但是她说的话歧义太大容易被人误解,她怕说出来大家都误会她,所以才不敢承认,不是故意撒谎的。
苏锦绣这番话说得漂亮,她先主动认错,承认自己撒了谎,再解释自己为什么撒谎,其实她也是为侯府好啊,只是怕被人误解才不敢承认的。
苏锦绣上下嘴皮子一翻,责任卸下一大半,还让人觉得她孝顺有加,心系侯府,是个乖女儿。
同时还踩了锦桐一脚,看看她多关心侯府啊,再看看锦桐,手里有钱又有炭都不帮忙,还误解她的一番好意,真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侯府这么多年简直白养她了。
锦桐都惊呆了,苏锦绣这嘴皮子利索了不少啊。
大太太眸底闪过一抹惊喜和笑意,二太太,三太太和四太太闻言都忍不住多看了苏锦绣两眼。
苏锦绣说了一通,侯爷扫了她一眼,道:“去佛堂跪着,明天才准出来”
大太太手心一紧,现在还没到用午膳的时间,锦绣现在去佛堂跪到明天,就是今天的午膳和晚膳都没得吃了。
这个惩罚算重的了,难道锦绣主动认错,再加上刚刚的一番话,都没能打动侯爷吗?
大太太手攥得紧紧的。
锦桐看了她一眼,眸底闪过一丝笑意,能够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爹爹可不是傻子,随便你们母女俩想要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
她苏锦绣说得好听,是为侯府着想所以让她先拿钱出来垫上,但堂堂侯府难道公中就连十万两都没有吗?要她一个侯府小辈拿钱出来垫付?若真要她拿钱,只怕这事传出去别人都会指着侯爷说他无能了。
有婆子来请苏锦绣去佛堂,苏锦绣唇瓣咬得紧紧的,眼眶红红地走出去。
锦桐的事情都解决完了,但姑奶奶留下的烂摊子还在呢。
那十几马车的炭火,怎么解决?
从公中出吧,二房和四房坚决不答应,大房三房和姑奶奶一母同胞,大太太和三太太虽然态度不如二房和四房那么坚定,但心底肯定也是不赞同的,罪魁祸首姑奶奶又走了,这事儿直接卡这儿了。
第142章 算账
老夫人手里的佛珠转动得飞快,她几次看向锦桐。
锦桐只端茶轻啜,她知道老夫人希望她开口拿炭出来,但这事她现在也不能随便答应吧,刘管事那里还剩多少炭火,她又不清楚,万一炭火不够呢,她可不觉得万一她炭火不够了,姑奶奶会理解她,指不定到时候她会说她是不想帮忙所以故意不尽力呢。
况且,刚刚在朱嫣然的事情上,老夫人的所作所为让她寒心了,她就更加不愿意帮姑奶奶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锦桐对她的几次暗示都视而不见,老夫人也知道她是因为刚刚朱嫣然的事心里不舒服。
但现在篓子是她亲生女儿捅出来的,她这个做娘的就得尽力帮着弥补啊,十几马车的炭,锦桐能出多少出多少,剩下的由她,姑奶奶和侯府平分拿钱出去买。
不然若那十几马车的炭火钱真的全部由侯府公中出,以后姑奶奶都不用回门了,几房太太心底不舒坦,那些夹枪带棍的话都能呛得姑奶奶半死不活。
然而就在老夫人想跟锦桐开口时,外面一小丫鬟跑进来道:“大姑娘,刘管事给你送账册来了”
老夫人手里捏着的佛珠一紧,刘管事来送账册,是不是就意味着锦桐手里的炭火全部都处理光了?
锦桐心底乐开花,她是知道刘管事给她送账册来,肯定是炭火都全部处理完了。
这下,谁都没理由让她拿炭出来帮姑奶奶擦屁股了吧。
“让刘管事来飞鹤院”
丫鬟很快就领着刘管事进来了,刘管事一身藏青色直裾,脸上蓄着八字胡,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就知道是个精明人。
飞鹤院正堂里四房齐聚一堂,刘管事走路都觉得拘谨。
正堂的气氛太严肃了,尤其是几位老爷太太,个个都盯着他……手里的账册和木匣子。
锦桐笑看着刘管事,“刘管事送账册前来,可是炭火都处理完了?”
老夫人紧紧地盯着刘管事,许是目光太明显,刘管事额头都冒了一滴汗珠。
他点了点头,将手里的账册和木匣子奉上,道:“依着大姑娘的意思,奴才给京都各个破庙和乞丐窝都送了些炭火去,剩下的,奴才也尽量在让大姑娘不亏本的情况下压低了价格卖,让一些平民百姓都能买到炭火过冬,所有的账目奴才都记在这账册上了,请大姑娘过目”
听到刘管事的话,老夫人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琥珀上前将账册和木匣子都接了过来,锦桐笑道:“有劳刘管事了”
侯爷看锦桐的眼神充满了慈爱,锦桐确实有拿剩下的炭火卖,但她并没有利用手里的炭火发国难财,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力地帮助贫苦百姓过冬。
刘管事帮了锦桐这么大的忙,锦桐肯定要奖赏他,更何况账册和银票锦桐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看,侯爷便让锦桐先回院子。
姑奶奶留下的烂摊子,他从始至终都没想过要锦桐帮忙善后。
然而锦桐刚站起身,大太太就叫住了她。
侯爷面露不悦,大太太头皮紧了紧,望着锦桐道:“锦桐的脸是什么时候好的?”
那么深的伤疤,居然还能完好如初,这事她必须要了解清楚。
大太太一说,大家这才想起来锦桐的脸已经恢复了的事。
其实刚刚锦桐没戴面纱从暖阁里出来,她们就已经震惊了,只不过朱嫣然和苏锦绣的事一打岔,她们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会儿大太太提出来,大家就都好奇地看着锦桐。
锦桐知道今天她必须要给大家一个解释了,她绞了绞手中的绣帕,脸上一抹嫣红,小声道:“那次马车失控,是静王世子救了我,他知道我的脸受了伤,正好他手里有祛伤疤的良药,就让人给我送了几瓶子来,我抹了几天,发现伤疤好得快,就一直用着,直到昨天脸上的伤疤才全部消去,静王世子说用完这药脸不能见风,所以我今儿才戴着面纱出来”
原来是用了静王世子给的药,众人恍然。
不过那究竟是什么药效果居然会这么神奇,当日大家都亲眼所见,锦桐脸上这么深的伤疤,太医都几乎断定会毁容了,结果现在居然还能恢复如初。
大太太眸底冰凉一片,上次虽然没能杀掉锦桐,但至少也让她毁了容,毁了下半辈子,她也不觉得惋惜,谁想到静王世子救了她不说,居然还给她送了祛疤良药来,这不是存心跟她作对么!
静王世子这么多管闲事做什么!害得她一番算计白白落了空,气死她了!
二老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皱,静王世子对锦桐这么好,大房攀附上的权贵越多,于他越不利啊。
眉头紧锁的,除了二老爷,还有一人,那就是侯爷,他也觉得静王世子对锦桐好得过了些,之前皇上封锦桐为县主,静王殿下就亲自替锦桐讨了赏赐,这次静王世子又给锦桐送了祛伤疤的良药来帮助她的脸恢复如初。
他怎么觉得静王和静王世子都对锦桐太好了些?
侯爷的视线落到锦桐身上,眉头拧了又拧。
脸上的伤痕恢复如初的事,锦桐也给了解释,大太太没有再说什么,侯爷就让锦桐先回院子了。
侯爷还有很多事要忙,不想再为姑奶奶的事耽搁太久,那十几马车的炭火,他让侯府公中出一半,姑奶奶出一半。
但晓是这样,二房和四房依旧不同意,即便侯府只出一半,那也是几万两银子。
几万两,在京都不繁华的地段买个四进院子都绰绰有余了。
她们还是那句话,这篓子是姑奶奶捅出来的,没道理让四房帮她收拾。
事关自身利益,二房和四房是连侯爷的话也不愿意听,老夫人脸色铁青,侯爷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本就不喜欢管这些内宅小事,现在既然他发了话,大家都不同意,那就自己商榷吧,他很忙,没这么多时间坐在这里听二房和四房争辩。
第143章 商榷
他一甩袖子离开,在这件事上,大房由大太太做主,不必过问他。
侯爷走了,三老爷也不愿意多留,趁机跟着一起溜了,惹来三太太好几个瞪眼。
二老爷和四老爷自然也不好再留下,一时间,正堂里就只剩下四房太太和老夫人在。
二太太拿帕子掩了掩嘴,道:“这事,姑奶奶说是为了侯府的名声,但真正于侯府有什么好处,我是看不出来的,反倒是姑奶奶自己博了个大方的好名声,在外人看来,咱们侯府四位老爷,还远没有一个出了嫁的姑奶奶大方,出了嫁,还操着咱们侯府的心,只怕别人都会笑话咱们侯府几位老爷不如姑奶奶”
二太太一番话,讽刺的意味很直白,说得老夫人的脸更青了。
大家都知道姑奶奶是老夫人的心尖儿,这会儿二太太敢这么说话,那全是因为这事是姑奶奶做得不地道在前。
四太太道:“姑奶奶打小在侯府长大,一心为了侯府好咱们也知道,但如今侯府是侯爷做主,她没打声招呼就让侯府出这么一大笔钱,任谁心里都不会舒服的”
与二太太的直白不同,四太太习惯了说话温婉,不会轻易得罪人,她先是赞同了姑奶奶一片为侯府的心,再说姑奶奶擅自做主不对,虽然意思与二太太说得差不多,但听在老夫人的耳朵里,就顺耳得多了。
老夫人拨弄着手里的佛珠,大太太就道:“这事,姑奶奶是逃不过去的,她总得要负大部分的责任”
这事,姑奶奶是逃不掉的,买炭的钱对半出,几位太太不答应。
钱,侯府也不说不出吧,但肯定不会出太多,如果老夫人不出面,那她们几位太太就只能直接去清平侯府找姑奶奶商榷了。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谈钱肯定得伤感情,这种钱银之事,本就是不好商榷的,到时候两方人肯定得闹。
闹就闹吧,这事侯府问心无愧,但对姑奶奶来说就不同了,她一个侯府的当家主母,事情闹大了,她背上一个多管闲事,信口雌黄的名声,看她在清平侯府的日子还好不好过,还能不能掌中馈震慑住清平侯府的其余几房太太。
老夫人脸色青红紫轮换了变,她望着赵妈妈,道:“你去清平侯府同姑奶奶说,买炭的钱侯府出两万,其余的她自己解决!”
两万两,不算多,但也不少了,平摊下来,就是一房出五千两。
二太太和四太太是一分都不想出的,但对半出她们不愿意,现在老夫人已经退步了,她们再得寸进尺,那就要彻底得罪老夫人了。
老夫人到底是侯爷的亲娘,她们两房庶出也不好太过分。
二太太和四太太没再说话,赵妈妈便快步出去了。
听梅院
赵妈妈前脚出了门,后脚紫儿就屁颠颠地跑回来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