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了顿,又皱眉道:“不过酒还真是应该劝他少喝点了。”
    张李氏连连点头,又气又恼又担心,抱怨道:“真不知道酒怎么会比他的命还重要!”
    母女二人一面吐槽张猎户,一面裁衣,小望之则在一旁跑来跑去,一室温馨安然。
    等韩彦和小望之的夏衣都裁好了,舒予又另外拿出两匹颜色稍微老一些轻软布料给张猎户和张李氏两人裁制夏衣。
    张李氏一看舒予画线的尺寸,就知道是给自己和张猎户裁衣的,连忙摆手道:“我和你爹的衣服够穿,你不用给我们俩做夏衣了!这些布料那么好,你留着以后给你们自己做衣服吧。”
    这些布料都是当初成亲时,韩彦特地托王记马行的商队从京城买来的,质量极好,价格也高得惊人,穿在他们夫妻身上,真是浪费了。
    “娘,布料本来就是要用来裁衣蔽体的,真要是不用,放在那里等着它变老旧,那才是浪费呢!”舒予笑道,“你看看那屋子里堆的锦缎布匹,只我们三人用的话,不知道得用多少年呢!”舒予笑道。
    除了小定和下聘时韩彦自己准备的,镇国公、谭教谕与王耀祖等人都有贺礼送来,足够他们一大家子裁几年的新衣了。
    听舒予这么说,张李氏倒也不再多推脱,只是不住地感慨道:“这么好的料子,娘以前摸都没有摸过呢……”
    舒予看着自家娘亲激动感慨的模样,忍不住感叹,幸好当初那大额的聘金韩彦怕吓着了爹娘,直接交给了她,让她替爹娘存着,否则爹娘还不知道得怎么受惊呢!
    ……
    等韩彦下晌骑马赶回来时,张李氏和舒予母女俩正坐在窗下缝衣,小望之在睡午觉。
    听到熟悉的马蹄声,舒予手下一顿,抬头朝外看去,果然见韩彦从学堂前的那株大树后转出,马蹄轻快,一路得意而归。
    知晓韩彦此行顺利,舒予心下一松,忙起身出了屋子,一路迎了上去,欢快地招呼道:“韩大哥回来啦!”
    张李氏被舒予突然的举动一惊,顺声抬头朝窗外看去,就见韩彦正骑马进了院子,见舒予迎他归来,当即翻身下马一把把人给紧紧地抱在怀里,凑在舒予耳边高兴地说着悄悄话,一脸的欢喜。
    这俩孩子,感情再好也不能当院抱在一起啊!
    不知情由的张李氏又宽慰又无奈。
    

第282章 约定

  张李氏觉得俩孩子感情好得让人没眼看,遂清了清嗓子,扬声笑着招呼道:“姑爷回来啦!”
    舒予这才想起自家娘亲还在屋里头看着呢,瞬间红了脸,一把推开韩彦,娇嗔道:“都怪你!这下还不知道娘怎么想呢!”
    韩彦十分无辜,他事先并不知道岳母大人在家里,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忘形。
    不过,也确实是他不对,太过得意,忘了收敛一些了。
    “娘来啦!”韩彦先笑着和张李氏打过招呼,这才低声和舒予道歉,“都是我不好,你快别生气了,生气容易长皱纹。”
    舒予抬头斜睨韩彦一眼,低声嗔怨道:“你如此在意皮相,果然是不够爱我……”
    心上人的娇嗔,韩彦十分享受,连忙低声细语地哄劝发誓:“不不不,我爱你的皮相,更爱你的灵魂!”
    舒予本就是故意逗韩彦玩儿的,听他这么说,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想着自家娘亲还在屋里虎视眈眈,舒予也不好意思再跟韩彦“打情骂俏”“培养情趣”,遂瞪了他一眼,道:“晚些时候再来讨论皮相和灵魂的问题,再不进去,娘都要亲自出来喊人了!”
    韩彦也不想在岳母大人心里留下一个轻浮孟浪的印象,当即点头笑应道:“你先进去,我去喂马。”
    他着急和舒予分享这个好消息,一路快马加鞭毫不停歇,追风这会儿都累坏了。
    舒予点点头,笑道:“草料马厩里都有,我先去灶房给你煮碗面。”
    辽东军大营离着獾子寨并不近,韩彦这个点儿赶回来,肯定没吃饭呢!
    “好。”韩彦低声笑应道。
    说罢,又扬声跟张李氏招呼道:“娘,我先去喂马。”
    张李氏笑着挥挥手:“去吧去吧。”
    只要不在院子里抱成一团有碍观瞻就好。
    有张李氏在,韩彦不好跟舒予细说此番和镇国公商谈的详情,只能等到晚上再说。
    夜静春山空。
    自打成亲以来,韩彦第一次没有一入夜就沉醉于夫妻之间的“深度交流”而不可自拔,而是难得一本正经地跟舒予说着自己说服镇国公的过程,以及双方达成的协议。
    舒予听到韩彦故意“酒后吐真言”时,忍不住喷笑道:“你倒是什么主意都能想得出,鬼点子极多!”
    韩彦伸手捏了捏舒予笑到僵硬的双颊,一脸骄傲自得:“那当然!不然怎么能娶得到你!”
    王喜、白起……这些獾子寨的适龄男青年可都盯着舒予呢!
    得亏他下手早,没有玩什么“我不能连累她,所以只要远远地看着她幸福就好”的深情男配的戏码,否则这朵文武双全、聪慧狡黠的解语花儿,还不知道被哪个幸运儿给采去了呢!
    舒予瞪了韩彦一眼,挑眉娇嗔道:“美得你!”
    “可不挺美的嘛!”韩彦一脸深情,“能娶到你,我这辈子都美美的!”
    “油嘴滑舌!”舒予心里甜丝丝的,嘴上却一派正经,“有这功夫,不如和我说一说国公爷怎么说,他有什么打算?”
    韩彦低声闷笑,道:“好吧。你这么一说,倒显得我不正经了。”
    “你夜里什么时候正经过!”经过韩彦孜孜不倦的教导,如今舒予已经很能放得开,反过来打趣韩彦了。
    韩彦哈哈大笑,才笑了两声,就被舒予食指点唇嘘声道:“小声点儿,别吵醒了小望之。”
    韩彦连连点头,收起心猿意马,专意和舒予说起他和镇国公的打算来。
    “师兄得闻望之是长姐的遗子之后,十分高兴。毕竟,前不久赵贵妃又害了一个皇嗣,谁也不敢保证在圣上的纵容之下,赵贵妃会不会害得圣上后继无人。”韩彦声音低沉,眉头微皱。
    舒予闻言深以为然。
    说起来对于元嘉帝和赵贵妃这两个人,她还真是看不懂。
    一个专意一生只宠一人,却又源源不断地增大后妃的阵容,让赵贵妃磋磨她们,残害她们的孩子;
    一个明明独宠后宫,却又不甘心有任何女人哪怕是名义上分享她的丈夫——当然,舒予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错,不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应该是纯粹的一对一的,不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
    然而赵贵妃既然无力改变夫君是皇帝,注定要拥有三宫六院的现状,就不该拿别的女人和她们的孩子撒气。
    “所以,师兄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暂且不能声张——毕竟,当初长姐为了从赵贵妃手里救下望之,可是以焚宫自尽、背负骂名为代价的。”韩彦敛眉紧锁,低声恼恨。
    舒予见韩彦眉宇之间阴霾沉沉,伸手包住他为了压抑愤怒悲痛的心情而紧握的双拳,轻声软语地安慰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你才要振作起来,将小望之扶上宝座,替长姐昭雪!”
    感受到舒予的担忧和安抚,韩彦回过神来,浑身的冷冽低沉之气逐渐消散,双拳缓缓地松开,反握住舒予的双手,笑着安慰她道:“别担心,我一直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我还要看着小望之荣登宝座,看着长姐沉冤得雪,和你生一群可爱的孩子,携手走天涯……”
    韩彦低声笑语,说着说着,脸上的阴郁逐渐被温暖和期待。
    低沉悦耳的声音,将未来的美好蓝图一一描绘,让人闻言眼前如浮现那画面一般,不由地心生向往。
    “好,我等着!”舒予仰头看着韩彦,杏眸明亮,满是全然的信赖和期待。
    韩彦低声一笑,倾身在舒予额头上轻啄一下,温软宁馨,不带半点情yu。
    ……
    有了镇国公的支持,韩彦做起事情来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镇国公的意思是,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小望之的真实身份,他怎么都该去拜见少主才对。
    韩彦却不赞同,劝阻道:“师兄身为一军主帅,却屈尊去拜访一个孩子,别人见了必然会生疑。到时候,反而坏事。”
    况且,他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和小望之说明他的真实身份。
    镇国公一想也是,遂不再坚持,只等着以后有机会,再趁机正式拜见。
    

第283章 贤妻

  春去夏来,转眼又到秋季。
    八月初九,一年一度的文会大比又开始了。
    这一次,韩彦从曾经的参赛者,变成了如今的裁判员,而参赛的人当中也有了他的学生的身影。
    白亮诸人也没有辜负韩彦和谭教谕的期待,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适应了县儒学的学习和生活不说,而且在年轻的一辈当中名列前茅。
    此次谭教谕有意考察白亮诸人近期的学习成果,因此特地准许他们不必参与评比选拔,可以直接进入初赛。
    韩彦坐在台上,看着底下曲水旁白亮等人奋勇争先,虽然最终只有白亮一人杀进了决赛,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欣慰——蒙童和秀才举人相比,本就有难以逾越的鸿沟,能有一个白亮进入决赛,已经是实属难得。
    决赛在第二日举行,这次评判决赛诗文的仲裁由韩彦和叶泽铭共同担任,而一向负责此事的谭教谕,此时却在县衙署和刘县令交接县中的日常政务。
    刘县令任期已满,最近要回京述职,所以康平县的一切事务暂且由谭教谕代为打理。
    “其实也不用我多交代,你在康平县多年,对于日常政务都十分熟悉,定然能暂代好县令一职的。”将一切都交代清楚,刘县令笑道。
    说句实话,自打他到了这康平县,就一直畏忌谭教谕多年经营的权势,虽然谭教谕一向本分守己,尊重他这长官,但是他却一直都不敢放松下来,更不敢和其正面起冲突。
    如今终能卸任归去,不由地长吐一口气。
    按照大周的官员外任的惯例,此番他即便是不能够留京任职,也会调任他地的,和谭教谕这番“孽缘”算是彻底了结了。
    谭教谕闻言连忙拱手道:“县尊大人谬赞,下官当不得。这些年来多亏了县尊大人指挥调度,这康平县才有了如今的景象,县中官吏百姓,都很舍不得县尊大人离去。”
    虽然是场面话,但是也有真心在。
    刘县令为人清高傲气,虽然有时刚愎自用,顽固得让人头疼,但是书生气的他却从不屑于玩一些阴司手段,在他手底下当差,至少不需要时刻费心思揣摩长官的心思,更不用担心长官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私下里给自己穿小鞋——刘县令一向是当骂就骂,当赏就赏的。
    这些场面话,刘县令听听也就过了,并没有当真。
    两人又是好一番客套,谭教谕这才告辞离去。
    文会大比的决赛胜负此时也已经出来了,白亮无缘夺冠。
    不过,作为一个蒙童,能够进入决赛,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荣耀了,白亮深知自己与县儒学的前辈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因此并不气馁,反而通过此次大比,窥见自身的许多不足,也找到了以后做学问的方向。
    韩彦见白亮胜不骄败不馁,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些清楚的规划,满意地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将他决赛的诗文的优劣一一指出,并教之改进。
    等文会大比结束之后,韩彦偕同舒予和小望之去谭府拜访。
    辽东府在镇国公的掌控之中,韩彦自己又功夫出众,不怕有什么大小意外,因此也是时候带小望之出来转一转,结交些人了。
    作为大周未来的天子,如何能不从小就与臣民打好关系,一个受臣民拥戴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谭教谕不知道小望之的真实身份,只把他当成好友家的孩子,寒暄夸赞了几句,便把他交给儿子谭轩去招待了。
    韩彦和舒予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笑着叮嘱小望之要听谭轩的话,不许调皮闯祸。
    谭轩身为家里的独子,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玩伴,这会儿见了小望之,开心得很,当即拉着他去四处逛玩耍了。
    目送两个孩子离去,韩彦拱手笑道:“谭大人,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谭教谕以为韩彦是要和他说说白亮那几个孩子的事情,遂笑道:“我们书房里说话。”
    谭夫人闻言笑道:“那我去厨房安排饭食。”
    见谭教谕和韩彦出了院子,谭夫人又转头跟谭馨交代道:“你和舒予去你院子里说话吧,正好跟她讨教讨教婚姻之道。”
    谭馨年底就要和叶泽铭成亲了,往后为姑娘时自由自在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趁着这段时间纵情放松一下,将来也少遗憾。
    而且她见韩彦待舒予是少有的好,尊敬她,却并不是相敬如宾;疼爱她,却并不将她当成娇弱到只能依赖他的娇花。
    舒予闻言不由地面色一红,不好意思地笑道:“伯母这话让我如何敢当。是我们小辈应该多多向伯母讨教才对。”
    谭夫人从来不问外事,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将家中打点得井井有条,夫妻和睦、父慈子孝,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是谭教谕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就连谭教谕也时常感叹,若不是娶得贤妻,只怕他也不一定有现在的成就。
    谭夫人倒也不谦逊推脱,闻言抿唇笑道:“我教我的,你教你的。馨娘在家时自在惯了的,我怕她到了婆家也不知道收敛性子,你好好教教她。”
    她是过来人,看得出来舒予虽然跟成亲前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眉眼之间却自有一股少妇的柔媚多情,刚柔并济,才使得韩彦愈发地爱惜她。
    谭馨倒是不害羞,闻言挽着舒予的胳膊,笑嘻嘻地说道:“还请舒予先生不吝赐教,多多教我为妇之道。”
    逗得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倒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谭夫人笑叹道,却并没有责备的意思。
    自在也就这几个月了,何必拘着她。
    自家的女儿自家了解,虽然偶尔天性烂漫爱撒娇了一些,但是苦难中长大的她,自由性子就较之旁人沉稳,不需要她多操心。
    “你们自去说话吧,饭做好了,我再着人去叫你们。”谭夫人笑道。
    舒予施礼告辞,和谭馨挽着胳膊,一路说说笑笑地去了梧桐院。
    

第284章 举荐

  书房里,谭教谕和韩彦两人分主宾坐定之后,先就文会大比的情况简单说了两句,韩彦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过些时日县尊大人就要回京述职了,不知谭大人有何打算?”韩彦笑问道。
    谭教谕并没有多想,闻言笑道:“能有什么打算,如同往常一样暂代县令之务,耐心等待新的县令到任呗!”
    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了。
    韩彦见谭教谕是真的没有多想,遂倾身问道:“难道谭大人就不想自己做这个一县之主吗?”
    谭教谕闻言一惊,瞪眼沉默良久,这才叹息一声,苦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当然也想更进一步。
    “不过,你也知道,咱们康平县虽然只是个小县城,却因为地接瓦剌,成为边镇重地。
    “如今瓦剌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妄图并吞我中原之地,此种情形之下,朝廷怎么会放心由没有任何建树的当地人来任这个县令?”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教谕一职上一待就是这么多年,一直都没能更进一步了。
    “谁说谭大人没有任何建树的?”韩燕笑道,“谭大人一心经营县儒学,为我大周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这不就是最大的贡献吗?”
    谭教谕闻言,连忙摆手笑道:“当不得当不得!县儒学的学子中秀才不过一半,举人更是寥寥。放眼大周,比这成绩更差的县儒学屈指可数……”
    这么一说,感觉自己为官多年,还真是政绩惨淡……
    谭教谕忍不住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韩彦闻言却不以为然。
    “账可不是这么算的。”韩彦笑道,“在谭大人任康平县县儒学教谕之前,整个康平县秀才不出十个,举人更是难得,就连岭南瘴厉之地也不比这儿更差。
    “可是您看现在,单是在县儒学中进学的秀才就有二十余人,举人更有六位,前些年还有人考中了进士……”
    韩彦还没有说完,谭教谕就连忙笑着纠正道:“是同进士,同进士。”
    虽然笑得有些尴尬,但神情已然没了方才的颓丧。
    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并且确实凭借读书而改变了自家的命运,所以就任县儒学教谕一职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像谭老先生当初帮助他那样帮助更多的人。
    当然,不可否认,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个人政绩。
    可是彰显政绩的方法有千千万,他却偏偏选择最辛苦的一中,勤勉教学,用知识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同进士又如何?”韩彦笑道,“加上同进士,整个辽东府的进士才多少?”
    辽东府因为地处大周和瓦剌的边界,一向崇武轻文,就算是现在边地安宁少有战事,专意习文走科举入仕之路的人也不多。
    谭教谕点头附和,身为一县教谕,他对于整个辽东府的文教情况再清楚不过了。
    “由此可见,谭大人对于康平县的文教事业有着卓越的贡献。如此还说自己没有建树,谭大人真是太谦虚了。”韩彦朗然笑道,一脸赞佩。
    谭教谕听了半晌,终于琢磨出味儿来,倾身低声问韩彦:“你是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所以今日才有此一问?”
    韩彦有个了不得的同门师兄,在辽东府说一不二,难不成是镇国公那里有什么暗示?
    这么一想,谭教谕整颗心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他在康平县任县儒学教谕多年,一直都没能再动一动,虽然借此而在县中积累了不少人脉,也颇有声望,但是到底意难平。
    如果他能够再上一步的话,那么上头没有人压着,将来想要在康平县大兴文教事业也就更加容易了。
    韩彦见谭教谕猜到了,笑着点点头,低声应道:“我成亲的时候,国公爷见过谭大人一回,印象颇好。
    “正好近日县尊大人即将回京述职,康平县令一职空缺,我便向国公爷举荐了谭大人。
    “谭大人在康平县为官多年,声望颇高,又确有政绩,国公爷认真考虑之后,便叮嘱我事先来问问谭大人的意思。
    “若是谭大人没有异议的话,不日国公爷就会派人亲自来接洽,确认无误之后,便向朝廷举荐,在县尊大人卸职回京述职之后,由谭大人继任康平县令一职。”
    谭教谕闻言十分激动,一向沉稳温和的双眼这会儿满是光芒,踌躇满志,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激动道:“多谢多谢!”
    虽然韩彦说的是镇国公对他印象颇好,但是为官多年他如何不明白,即便是镇国公对他的印象再好,要是没有韩彦这样深得信赖和器重的人诚意举荐,日理万机的镇国公,又如何会欢心到一个小小县令的变动。
    这其中,只怕韩彦没少在镇国公面前替自己说好话。
    以前他以为自己只是随手帮了一个落魄的年轻人,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个年轻人竟然会给自己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谭大人客气了。”韩彦诚恳笑道,“若不是谭大人当初的无私帮助,也没有我的今日。我如今不过是回报大人当初的无私相助而已。”
    若是当初谭教谕没有看在谭老先生的面子上,亲自给他下帖子邀请他参加康平县一年一度的文会大比的话,那么他就不会那么顺利地从小小的獾子寨走到康平县,绽放自己的光彩,结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越来越多的事,最终和同门师兄镇国公建立了过命的交情,为小望之将来的回京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
    几日后,收拾好行囊正准备携家回京述职的刘县令,得到镇国公的亲自召见,
    刘县令惊愕之后,不由地狂喜,难不成是在韩彦成亲的当日,仅有一面之缘的镇国公十分欣赏他,特意要提拔他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此番回京述职等着他,肯定是迁升啊!
    刘县令怀着一颗狂喜之心而去。
    一日后,又垂头丧气地怏怏归来。
    镇国公确实在韩彦成亲的当人碰到了颇合眼缘的人,只不过那个人不是他,而是谭教谕。
    镇国公此番召问他,问的都是谭教谕的情况,看其是否能堪任康平县令一职。
    唉,白白欢喜一场……
    

第285章 后悔

  刘县令一路回了康平县县衙后院,心中的郁郁之气还未曾消散,不免少了平日的温和自持,竖眉瞪眼,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烦得慌。
    孟氏服侍了刘县令近二十年,对他的情绪变化最是敏感,知晓他这是在镇国公那里碰了钉,便愈发地小意柔情,侍奉得刘县令心中极为熨帖。
    到底是陪伴多年的红颜知己,有什么心事都习惯和她说道两句,刘县令冷静下来之后,便将此次受邀前往辽东军大营拜见镇国公的事情和孟氏都说了。
    孟氏听完极为惊讶,瞪眼脱口道:“镇国公打算亲自举荐谭教谕来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