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臣_蔡某人-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祈求,只空空洞洞一片:
“你既然这么想,为何不杀我?”
她身子还要扭,似乎在寻找那把匕首,晏清源则两手一分,把她衣襟扒开,雪肌玉肤,耀人眼目,只是旧痕之上,又有新伤,他在她一个瑟缩之后,瞧着那一处,半日没动,归菀终觉羞赧,欲要遮挡,晏清源看着她这个熟悉的动作,微微一笑:
“菀儿,不要一而再再而三试探我的底线,你这道伤,还没资格让我拿身家性命来偿还,我说过,以死明志的戏码,我是不爱看的,演多了,真的没用。”
他身子一倾,靠近她几分,只觉被一道道吐气如兰的轻喘包裹着,归菀终于涌出清亮亮的泪来:
“我没有爹爹的吗?你爹爹只是病倒,可娘亲健在,我呢?我什么都没有,晏清源,你是不是忘记了我是怎么没有爹爹的了?你告诉我,我把晋阳什么消息递给了我姊姊?我姊姊又何德何能怎么让邺城乱起来的?”
一气说完,心中已是恸倒,泪再也止不住,犹似眼睛里藏了毒,要全都哭出来才能冲洗干净。
晏清源许久没曾见她这样哭过,听上去,思路还算敏捷,眸光落在归菀脸上,若有所思看了片刻,才把她哭湿的鬓发撩开,嘴唇还没沾上额头,归菀一躲,捂住胸口别过了脸。
见她如此,晏清源语气温柔了些:“为何给你姊姊写第一封信时,不告诉我,你该知道走驿站,要快许多。”
“你疑心疑鬼的,总觉我没安好心,我不敢跟世子提。”归菀咬唇低语,“不是么?我用了个典,世子就要先辱再杀,”她忽然回眸,眼睛里是哀怨的一汪水色,“我真的很怕你。”
他生薄茧的手指,在她脸上一触,没有接话,把归菀扶起,依旧让她坐着不动,从屉盒里拿了金疮药,目光一动,示意她把衣裳脱了。
归菀又是一羞,却知拗不过,怯怯褪了半边,被那温热的指尖一碰,疼的一蹙眉,咬牙忍了,他偏慢条斯理的研磨,末了,把个归菀的脸熬的通红,手一停,归菀立刻将衣裳穿好,听他说:
“这几日不要沾水,很快就会好。”
等手上也上好药,归菀心境也平复许多,眼睛哭的又涩又干,到了此刻,才一瞥那早飘落到地上的信函,犹豫了一下,晏清源却忽然说道:
“先过年再说,等该回东柏堂,我会带你走。”
“那,如果大相国到开春还不好呢?世子能走得开么?”归菀期期艾艾望向他,晏清源无言,良久,他那被长长眼睫遮住的眼睛中,闪过一道晦暗,复又化作寻常:
“我自有安排。”
一场风暴,似就这样了局,归菀不禁回想来此间前,碧秀跪在眼前,鼻涕眼泪横飞的模样,她总算从碧秀断断续续的哭腔里,知道了发生什么,往书房来的这一路,噎了无数冷风与雪花,而此刻,脊背上已经是大汗湿透。
只是心底还存疑虑,他真的信了么?
“我听那个小丫头说,”晏清源两只手,不觉覆了上来,却是撑在归菀腰肢两侧,碰也不碰她,实属罕见,唯独那双笑吟吟的眼睛,是归菀熟知的,那里头的倜傥自若,跟方才一经对比,恍若两世。
他有意一顿:“你想我了?”
归菀实难能如他,刚才方才的命悬一线中,这么快就投入到柔情蜜意里来,但他语调幽幽,就这么脉脉注视着自己,归菀微一愣神,很快含羞垂首,先是点了点头,又紧跟摇了摇头,声音淹没在哭的沙哑的嗓子眼里:
“世子总要杀我,我想不对,不想也不对,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可这么低,晏清源还是听到了,忽而一笑:“想就是想,没想就是没想,好菀儿,我也不爱听这样模棱两可的酸话。”
归菀点点头,乖顺应道:“那我再也不说话了。”
若是平时,晏清源早拥着人上床好好惩罚一番了,现下,手抽回,拍拍她肩头:“你今晚就在这睡罢,”说罢又抬起她小脸,黑漆漆的瞳仁,直对着她,“记住我的话,不要再试探我,我对你,喜欢是真,有底线也不假,别让我三番五次提醒,男人,通常都是没什么耐心的。”
脊背上本消散许多黏糊糊正难受的冷汗,一下似又拔地而起,归菀只是回他一记温柔娇羞的目光,却不答话,红着面拉了拉他衣袖:
“你睡在哪里?”
两人斗智斗勇这半天,归菀鬓发也乱了,衣衫也不整,两颊红晕一开,又像是个无声邀约的模样,晏清源多看两眼,难免心猿意马起来,像一头雄兽,早盯准了猎物,只待把人剥光了压在身底。
可他只淡淡一笑,伏在她颈窝蹭了两下,在耳畔重重吐出口气:
“你睡你的,今日是我吓着你了,不必管我。”
他一抬眸,极想含住眼前红唇,按捺地辛苦,几次在她面上绕来绕去的,最终作罢,竟掉头走了人。
分明意动的情绪,归菀捕捉到了,可他破天荒克制,归菀呆呆的,脑子再一转,仔细回想方才那两手撑在腰侧时,指尖也只是似有似无地划拉出些微的声响。
他在忍。
可那双布了层层迷雾般的眼睛肿,到底藏着什么,归菀还是不知,她凝视着烛火,火苗忽跳了两下,她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门吱呀一声开了,又迅速阖上,刘响都快立成了个雪人,此刻身子抖了两下,赶紧跑过来,借檐下乱舞的烛光,也看不出他是个什么表情,等晏清源下巴一抬,那阴沉的脸色,才看了个清楚:
“碧秀那丫头,太蠢,不要留了。”
刘响一愣,赶忙答应,犹犹豫豫地朝他身后一瞥,猜个□□分,低声问:“那陆姑娘呢?”
“先留着,”晏清源不假思索道,“问家家要两个婢子看着她,除非我来,不准她再随意走动。”
“寄往邺城的信?”刘响还在支吾,嘴里直哈白气,晏清源那张脸又看不太真切了。
“没什么,”晏清源一抚额头,颇是头疼的样子,转而又吩咐刘响,“你让婢子给她想办法敷敷眼睛。”
这么一嘱咐,刘响又愣住了,世子爷对这个女人到底什么态度,跟这外头风雪天眯眼似的,再也闹不清了。
晏清源脚步一抬,是往北宫方向去的,远远又夹杂风雪传来一句:
“办好了,你也过来。”
第101章 破阵子(28)
暴雪没路,连损折几匹宝马,信使等进了河阳,再不停歇,直奔柏宫的刺史府,里头诸幕僚酒过三巡,正围着火炉,喝的兴致高涨,信递上,柏宫端详良久,吩咐人带信使下去款待,等人去了,才高深莫测对左右说:
“大相国召我去晋阳议事呐!”
他帐下有个最亲近的幕僚,唤作王适,出身太原王氏,此刻,毫不避讳把信拿过,仔细琢磨,手里常年不离身的破羽扇,也不管合不合时令,徐徐摇了起来:
“这个时候,大有深意呀,将军,”说着手在那黑点记号上一过,“看字迹,还真是出自于大相国之手。”
“可是,”柏宫眯了眯醉眼,泄出个狡黠的笑来,“玉壁一战打到最后,大相国吐血不止哇,临近年关,即便相邀,也该是同赴邺城,拜会天子,去晋阳做什么?”
心头十分存疑,王适也有些作难,主仆两个目光一对,说道:
“这信件,送的也急啊!”
意在言外,左右跟着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或云既是大相国之邀,焉有不去之理;或云事出蹊跷,宜再观望;加之酣饮,喝的脸红脖子粗,嗓门也就大的刺耳,柏宫被吵的头昏脑涨,索性把人先遣了出去,独留王适。
“那为今之计,你看该如何是好?”柏宫还在慢悠悠晃着手里的酒碗,一荡又一荡,信却丢到一旁去了。
王适扇子一停,抚须沉吟说:“去与不去,只在一条,那就是大相国安好与否?将军沉住气,再等等看,暴雪天气,耽搁个几日,也在常理。”
两人暂且拿定主意,不想翌日一早,于军中巡营,铿锵铿锵正结伴视察,又飞奔而入一书函,却是从邺城而来,二人皆惊,拆封入目,一行行中规中矩小楷,看不出何人字迹,再一细读,柏宫哈哈狂笑,按剑举目放远,踩的白雪咯吱咯吱作响,再懒得掩饰:
“大相国必不在矣!昨日所收,定是鲜卑小儿伪作!晋阳有诈,这一趟,晏清源是等不来我了!”
笑完,眉头一皱,眼睛斜乜王适:“这封信,来得更加诡异,邺城提醒我大相国奄奄一息,晏清源怎么会将消息传回邺城?”
片刻之间,已将自己所想再度推翻:“适之,我怕邺城有诈!”
王适露出神棍一般的飘忽笑意,眼中一泄精光:“那便是他后方起火了,有人要给晏清源添乱!”
言毕,把信一抖,雪光映的黑字如刀:“将军细看,无落款,无名号,用的是看不出笔迹的规整小楷,谁都能写,正为掩人耳目!”
“好!王在,我不敢心怀异心,王不在,我焉能与鲜卑小儿共事!”柏宫毫不客气,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里来回踱了两圈,尽情爆起了粗话,“晏清源早视我作眼中钉,狗娘的崔俨,老子一年四季都被他弹劾!待我打下邺城,第一个就要杀崔俨!”
既说到邺城,柏宫目光一闪,老娘妻儿皆在河北,说不定这时晏清源,早如对付晏慎那般,把家眷控制起来,细长眼睛一定,索性对王适说道:
“且不管其他,还请左丞与我早作筹划!”
王适被雪光刺得眯眼,思索半日,呵呵笑道:“如今局势,将军唯有拒不赴召,一旦赴约,定身死族灭,万不可中了晏清源奸计!他如今新下玉壁,军威正盛,如能再把河南十三州大权在握,这么一来,他三把火可就放了两把!”
柏宫不屑,飞出口浓痰:“火放多了,也不怕燎着腚,晏清源焉能比其父!”
“好!将军既有此心志,我河南十三州,兵强马壮,何惧鲜卑小儿!待某先来为将军定下一计!”王适目光灼灼,含笑一挥扇。
气氛高涨,柏宫闻言哈的一笑,更是感奋,乐不可支:“我有先生,如虎添翼!”
两人携手进帐,随即召来众将议事。
七日后,柏宫据河南而反的消息,从河南大地传了开来。
跑死了几匹马,寿春魏平遣人把急信也是求援信递至晋阳时,信使见到晏清源,话都说不出,直接口吐白沫,一头厥了过去。
侍卫们七手八脚摸出信,把他摊手摊脚放平,狠掐人中,去也无事于补,晏清源知道这是活活把人都给累死了,吩咐下去厚葬。
“柏宫已诱捕了襄州、豫州两位刺史,好在邢子才按世子交待,先发制人,把柏宫派出偷袭的二百余人悉数擒拿,又传檄东面诸州,柏宫才未能夺下西兖州,再往东进,整个河南,也就颍州刺史同他遥遥呼应而已,这些人,心里还是有大相国的。”李元之替晏清源看了信,眼睛一面溜,一面说给他听,既有担忧,又含欣慰。
晏清源却是个八风不动的模样,嘴角扯了扯,看一眼李元之,露出个敷衍的笑:
“你不觉得柏宫消息到手太快了么?”
李元之犹似被打一记闷棍,脑海中这会子,不知飞速旋过了多少个念头,伊始,不过他同世子主母知道此事而已,没几日,见瞒不过几名心腹大将,便将实情道出,尽管如此,对邺城那边,始终守口如瓶,连段韶也不曾得知,于是,径自问道:
“世子想说什么?晋阳有柏宫的细作?”
“不是晋阳,柏宫敢反,我料是知道了大相国身陨的消息,”晏清源嗤地一笑,“那记黑点,也无甚用处,这一回,十有八、九是邺城有人去知会他了。”
邺城!李元之更是难以置信了,心里一惊,把个眼睛睁得老大:“邺城绝无可能知道大相国病故!”
晏清源低头讥讽一笑,摩挲着一颗棋子,他本正和李元之对弈:“是陆士衡的女儿,把消息放出去的,百密一疏,我大意了。”
见他这么坦然,李元之顿时被噎的半死,好半日,才明白他说的什么,忍不住想骂上几句,这是世子你因女人第二次坏事了,多年前的教训,还不够深?还不够难忘?
话兜几圈,舌头打结,到底咽回去了。
对面李元之在想什么,全在眼神里,那一副又气又不解,还不能斥问他的模样,有几分可笑,晏清源淡淡瞥了眼,才把棋子一丢,碰出个清脆的声响:
“可我现在不准备杀她。”
李元之再忍不住,几要跳起来,脸一皱:“世子留这么个女人,到底要做什么?你要是真喜欢江南女子,日后何愁于此?这个时候,不是世子纵情任性的时候,世子……”
帘子一响,穆氏端了两盏热乎乎的酪子进来,已经听去两人对话,走到晏清源眼前,东西一搁,两只眼睛先看向了李元之:
“参军,你倒小瞧你的世子,他当年仗着百里子如必会搭救,才承认的利索,”说着,目光一转,“子惠,你说来听听,还有何用?”
却非讽刺,也非埋怨,穆氏了然于胸地看着儿子,晏清源一顿,轻描淡写弹了下衣摆浮灰:
“牵涉几方,改日细说给家家,这一回,确是我的过失,”他这两句,多有隐晦,似乎连对穆氏李元之说清的兴味都没有,穆氏点点头:
“你胆子也着实大过了头,弄这么个狐狸精在身边,还是个带刀的,你既还有用,我不多说什么,只一点,日后不许你再亲身犯险。”
柏宫新叛,就在眼前,穆氏点到为止,丢一句“诸将我已召来,议事罢”,又打帘出去。
众人一到,晏清源已同李元之拟好对策,布置下去,几个将军却一副不应也不拒的模样,无人说话,弄得李元之甚是恼火,暗道大相国尸骨未寒,世子调度不动你们了是不是,玉壁一战,还没能让你们心服口服?
“斛律将军,你说。”晏清源微微一笑,并无介怀。
斛律金资历最老,受了众人目光嘱托,便也不忌讳,直截了当告诉晏清源:
“我等觉得,世子应该先杀了崔俨,柏宫虽有狼子野心,可之前在邺,崔俨趁他不在,去抄其家产,到底是激怒了他,这才引的他立下扯旗就反。”
说罢,想了一想,补描道,“邺城文武也难保不是这么想的。”
晏清源“哦”了一声,调头看看李元之:“参军也是这么想的吗?我得先杀崔俨,跟柏宫示个好?”
这一问,众将的目光纷纷落到李元之头上去了,他坚决一摇头:
“如今四海虽未定,可国朝的法纪却已定下,世子新订《麟趾格》,又视为何物?崔俨身为兰台长官,弹劾百官,是其本职,世子因柏宫之叛,就破坏典刑,枉杀崔俨,拿什么来安抚黎庶呢?汉景帝有诛晁错,正是前车之鉴,还请世子慎行。”
一席话,说的众将难驳,晏清源噙笑不语,扫了一圈,才淡淡相问:
“你们看,崔俨,我到底是杀呢,还是不杀?”
斛律金倒也不磨叽,胡子一撅:“那就不杀,世子命冀州、邺城两地开拔大军过去,依我看,徐州也可再拨一路,这样,三路夹击,柏宫补给不及世子,日子一长,围困必败。”
确实很妙,沉默片刻,晏清源缓缓颔首,眸光又在众将面上转了一遭:“他会一路朝寿春打过去,到时如若撑不来,西有贺赖,南有萧梁,就看他要勾搭谁了,我忌讳的也是这点。”
几语说完,却无须人安慰,他把盘起多时的长腿一放,绽出个并无担忧的笑:
“第一拨日夜兼程,先攻过去,打不下,自有第二拨,第三拨,他这一乱,未必全是坏事。”
说的众将如坠迷障,实在不知,柏宫这么一乱,能有什么好事,晏清源眼下倒是真的携玉壁之绩,在六镇将士心中,威望陡生,想必邺城得悉大捷,文武亦受震动,都督中外军事大权皆在他一身,如今坐镇晋阳,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不晓得他又是如何笑出来的,诸将面面相觑,等议完事,一拱手,散了。
“不光柏宫一家老小在河北,他手下将士,多是北人,家眷皆在我手中,日后必有大用,参军,你来修书,让段韶把人都给我抓起来,我去看看家家。”晏清源把印章掏出给他,一出来,就见斛律金几人,远远朝穆氏见礼,彼此交谈数句,也就去了。
而穆氏,是从北宫来,晏清源下阶,还没寒暄,穆氏却引着他往木兰坊的书房走,见晏清源不动,冷眼睇视着他:
“怎么不走了?”
晏清源眉头蹙起丝笑意:“家家这是要替我去杀人?”他走近几步,与穆氏并肩,“要杀她,易如反掌,但我不想这么快打草惊蛇,家家,邺城明里暗里,不知藏了几窝毒蛇,都在等着你儿子,你信不信,我一旦回京,必有风波?”
他目光在斗拱的夕阳上盘亘了片刻,“尤其是柏宫正在兴风作浪的当下。”
邺城的蛇,蛰伏了一冬,开春也该醒一醒了,如是想着,前头忽闪出抹身影,晏清源秀挺的鼻端不经意微微一皱:“家家想去木兰坊,也正好,我确实有件事,要商量。”
穆氏眼睛一抬,也看到了,却把头摇了摇:“这倒在其次,你诸事缠身,这一件,放一放也无不可。”
不再赘言,抬脚要走,晏清源却拉住了她胳臂,冲母亲露个戏谑的笑:“并无相碍,再说,家家不也想看一看狐狸精到底生的什么模样?”
第102章 破阵子(29)
母子相知,穆氏很能领会他的眼神,两人却被前来的身影,毫无悬念地阻断了去路。
这里正是个风口,日头一落,半点子残渣不留,冷如刀割,脸上跟着麻麻的痛,茹茹公主则憋了满胸臆的火,四下里,没头苍蝇地乱跑。
凑近不知说了句什么的婢子,被她兜头一鞭子,就抽出个寒噤。婢子忍着痛,对她的坏脾气司空见惯,说道,“公主,世子爷在那边。”
一扭头,气呼呼冲到晏清源面前:“我要回柔然去!你替我打点行囊马车!”
晏清源本懒得搭理她,此刻,却不得不好好搭理,温声问道:
“唔,那公主是要回去当寡妇?”
见他好声好气,茹茹公主也不领情,倨傲地一抬下巴:“我回去重新找男人,我的父汗,会给我再寻一门好亲事的。”
她那结实的腰肢,也不觉跟着一挺,两只眼睛,虎虎的,晏清源同穆氏交汇个眼神,冲茹茹眉头一挑,淡淡笑了:
“公主何必舍近求远,眼前不就是么?”
这话一出,穆氏便知道也无须去木兰坊商议了,公主脾气虽爆,脑子却不够深,很纳闷地看着晏清源:
“你什么意思?”
晏清源便用看女人的目光,从头到脚,从脚到头,把她打量两遍,茹茹公主既经人事,这不会不懂,盯着晏清源那张要笑又不笑的脸,好似明白了,索性定睛细瞧,他的眉眼,实在太过俊秀,尤其那抹笑意,柔软地跳跃着,真是个浑然天成的情人样!
可是,和大相国的伟岸威猛一比,顿缺雄浑男儿气概,茹茹公主在心里摇了摇头,然而,这一身重孝之下,那双眼睛里,分明又是沉幽幽的一团,让人捉摸不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样的风俗,对于在部落长大的茹茹公主来说,习以为常,并没有什么难接受的,一时间,心里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于是,脸色和缓几分:“你要娶我?那我得问问父汗。”
若是寻常汉人女儿家,不定羞成何样,再有伦常难迈,闻之不啻天打雷劈,茹茹公主安之若素,丝毫也不在意穆氏在场,只把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定在晏清源脸上,撸着自己的小辫子:
“我要是嫁给你,只做正室,虽然我不大喜欢你。”
好厚的脸皮,晏清源心里已经是极不耐烦,暗道你最好不要喜欢我,我也难能喜欢你。然他的养气功夫,惯常的足,噙着笑,操一嘴有心模仿她口音的鲜卑语:
“无妨,我愿从柔然国法,也体谅公主,只是,我有一事相求公主,因事关重大,大相国暂不发丧,劳请公主耐心相候。”
大相国的死,瞒不住公主,她一天到两头骚扰不断,晏清源也是焦头烂额,唯恐她一个兴起,跑回柔然可汗那里去告状生事,唯有满脸霁色,好言相劝,又招来人,吩咐射堂再加布置,以供公主消磨光阴,送瘟神一样,目送茹茹远去,晏清源朝穆氏唇角微扯:
“我要说的,就是此事,一来为家家太妃名分;二来为安抚柔然,等事态稳些,我会收了她。”
“你要委屈公主了。”穆氏算是默许。
晏清源莞尔:“权宜之计而已,忍不了也得忍,早晚我要腾出手,灭了柔然。”
穆氏看出他对茹茹公主,可谓毫无兴趣可言,面对柔然的一再忍让,也是厌烦透顶,一时间,本要深究归菀的事也就放了,只随他到书房一探,大略看见个纤纤袅袅的身影,正临窗描摹,一管可窥豹,半张侧脸,就看出是个难得的美人,晏清源笑道:
“我让她出来给家家行礼。”
轻微的声响一出,穆氏阻止了他,语气不悦:“罢了,狐狸精我这辈子见的够多了。”
这其间怨怼,不言而喻,此刻的家家,也不过是寻常女子拈酸吃醋情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