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月待圆时-怀愫-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绿萼原来是没想过,秋娘这句话一出口,这念头就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可却舍不得陈娘子,心里却又明白,若是她不肯嫁给陈大郎,陈娘子也是容不下她的。
还拿了话去问陈娘子,拉了她的衣袖说怕陈大郎,要给她作个女儿,陈娘子笑一声:“成了夫妻也就不怕了。”
绿萼知道无望,呆坐了一夜,打定了主意要跟秋娘一起走,两个一支摊子就是一天,从大清早劳作到傍晚才回来,收拾了衣裳,把攒的钱都藏在小车里,顶上架着锅子,水桶里着衣裳,推着车出门去,一路推到码头,上了早上离港的船,等到陈娘子把儿子推醒来找,船都已经离开港口快一天了。
两个女子上路不易,绿萼便做了个寡妇打扮,认下秋娘当娘,跟着她去金陵城找妹妹去的,她那会儿才十四岁,看着就小,路上还有人打她们的主意,一路上几番差点碰上险事,两个女人身无寸铁,想尽了主意,这一程路走了一年多,才刚刚到金陵。
绿萼还怕陈娘子出来找她,两个人掩掩藏藏,走走停停,到了金陵城,盘缠都用尽了,十五文一天的暖铺都住不起。
身上最后这点钱,都拿来做生意,没成想金陵城的生意竟比别地儿都好做,绿萼托了人写信,送信到宋家去,怕陈娘子告官,连本名都不敢用,秋娘给她起了名儿,也姓石,叫梅花。
石桂再没想到绿萼会有这么一番遭遇,院里的丫头都当她是交了好运,找到了家里的亲戚,石桂是见过陈大郎的,那会儿他就跟银柳不清不楚,隔了许多年,竟还没改了这性子。
她握一握秋娘的手:“既出来了,就好了,往后我们一家子,再不分开了。”秋娘搂了她,儿子找着了,丈夫却不知道在哪儿,心里想一回俞婆子,恨得咬牙,摸了石桂的头发:“菩萨可怜我,才让我有这么一天,往后就在一处,不分开了。”
第269章安定
明月看着她们母女团聚,心里是替石桂高兴的,可笑完了却少有的想起了自己的娘,撇下他嫁了人,这许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她活得好不好。
明月长到这么大,从来没有想过娘,才刚到通仙观的时候确实是想的,夜里还抱着被子哭过,可哭完了还得想着怎么能多吃些多喝些,怎么讨师傅师兄的喜欢。
渐渐的也就不再想起她了,她留下的东西不多,多是衣裳吃食,一枚钢板系了红绳子挂在他脖子里,这一枚钢板也早就不知去哪儿了,饿的时候换了吃的。
多少年都是一个人,此时看见石桂依偎在秋娘的怀里,想到那个已经很陌生的女人,心里知道不能怪她,带着他,她自家也活不了,好歹是给他寻了一个去处,喝吃不饱要挨打,总比流落街头要好得多。
他眼儿不住往石桂身上打量,她找着了娘,是不是以后就能留在金陵了,她这样的人,是不会丢下这个寡妇姐姐的,这许多女人怎么走,要是留下来,他不如想想法子当个小旗,先管十个人,再慢慢往上升。
主意是有的,可他太年轻了,军营里头这许多老资格,有的当兵都十来年了,还没混上去,明月自付比别人强,差就差在年纪小,十六岁就当小旗,别个也不会服他的管。
可这太平天下,往哪儿挣功劳去,军里也有一年一比,却叫他们错过了,还得等明年,他搓搓手,心里着急,石桂那会儿是没找着娘,万般事情由她自己作主,如今找着娘了,她的事还不得是她娘作主,就是她娘不能全说了算的,也是最要紧的人物。
他手脚越发殷勤,又能拉得下脸去招呼客人,馄饨担子上头还有一锅元宝蛋,两文钱一只,手上有余钱的都肯吃上一个,明月没一会儿把半锅元宝蛋全卖了。
秋娘还没回神,生意已经快做完了,她这才看见明月忙前忙后的,嘴里叫一声罪过,赶紧立起来:“怎么能让恩公奔忙。”
明月咧了嘴嘿嘿笑,不住拿眼去看石桂,秋娘又不是傻子,绿萼都瞧出来了,她自然也瞧得出来,人一怔,去看女儿时,石桂却大大方方的,替秋娘整整衣裳,眼看着卖得差不多了问道:“娘吃了没有?”
秋娘“哎呀”一声,招呼了明月:“恩公赶紧坐,光叫你忙着,连碗馄饨都没吃上,数了五十只出来,下了一锅,明月是吃饱了来的,这会儿哪里还吃得下,可是秋娘给的,他不敢不吃。
捧了碗儿一个接着一个往嘴里塞,石桂看着发笑,明月才刚吃了馄饨又吃了肉饼,还吃了一碟子肉,这会儿哪里还塞得下,偏要做出个极爱吃的样子,秋娘看他这样,脸上这才笑开来,她就怕受人的恩德无法还报,能还上一点都是好的。
石桂却知道明月是吃不了的,拉了秋娘绿萼一道坐下:“你们一直忙着,怕也没吃,赶紧用些,好出城去接喜子。”明月暗暗松一口气,感激的看了石桂一眼,石桂嘴角含笑,睨他一眼,明月被她这一眼看的乐开了花,连着又扒了两个馄饨。
秋娘跟绿萼两个一有了钱就离开了冷铺,典了一间屋住,倒是个两层楼的,上头一间一间的小屋子,按月结钱。
门前空出一大块地,有人在里头做饭,住着一家子,像个大杂院,怪道怎么也寻不着,离着城门还有些路,做劳力苦工的,都在这儿安家。
明月推了小车,秋娘在前头领路,石桂挽了绿萼的手,一路上细细问她们怎么营生,又怎么来的金陵,绿萼的脾气早跟原来不同,她心里还记着陈娘子,到底是待她好过的,可要把她嫁给陈大郎是万万不肯的。
她们逃出来,就怕陈大郎找了来,陈娘子怕是不肯就这么白白放走她,所以才假称母女,又做个寡妇打扮,就是陈大郎问了,别个也不知道要找的就是她们。
石桂叹息一声:“再不成想,你竟没回去。”那会儿做完了法事着急要走,绿萼如何,也没人挂念,赏了她银子,给了她出路,没料到她会在陈娘家里一呆就是七年。
绿萼面上带着笑,逃出来的日子虽苦些,却不必提心吊胆,从她身上来了月事起,陈娘子看她的目光就越发不同,就连陈大郎,有时候也会打量她,绿萼生得瘦弱,那目光一瞥过来就又收了回去,可等她越长越大了,那地方就再也呆不住了。
她是受过陈娘子恩德的,心里难免有些别的想头,觉得自己对不住陈娘子,说的时候便有些吱吱唔唔,石桂手搭在她胳膊上,听出她话的里的意思,一把紧紧攥住了:“你做的对,我又不是没在陈家呆过,她就是找个帮佣的也得付工钱,你干的就比帮佣多,攒的钱还全给了她,再想白得个媳妇,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绿萼眨眨眼儿,嘴巴一抿,家里家外的活的都是她一个人干的,做了针线卖的钱也全给了陈娘子,想讨她的喜欢,怕她把自己赶走,这一交就成了定例,这些年她哪一天手上的活计停过,按着石桂这样说,确是不欠陈娘子什么。
石桂掐一把她的脸,心里很感激她,若不是她周全,秋娘也活不下来,拉了她道:“往后你就是我姐姐,我认你当姐姐,再加上喜子,不信日子过不好。”
绿萼笑起来,眼睛都亮了,对着石桂点点头,应了一声,以后还支摊子,虽辛苦却有赚头,攒的钱要是能盘一个铺面,也不用冒着雪雨天气支摊了。
两个走到了大杂院里,石桂看见她们住的那一间屋子左右都是一大家子,心头略安,看起来还是有主意的,知道挑人多的,老少都有的,避开那些壮劳力远些,免得惹出事端来。
两个人也没多少家当,收拾起来不费事,可秋娘却拉石桂:“你虽在庄头上住着,可到底是别人的地方,咱们怎么好去,你往后要是赎身了咱们也得有个地方呆。”
石桂拉了秋娘的手:“我有主意,还没跟娘说,先去了,给那头的管事付租钱也是一样,到时候咱们一道走。”
秋娘听她言语中是必要赎身的,心里一喜,好容易找到了女儿,再不能再离她远了,腆着脸上门,多说几句好句,身上摸一摸,还有些钱,付租钱也尽够了。
明月还去叫了一辆车来,就在大杂院里叫的,赶车的车夫收了五十文钱,赶了驴车过来,把东西都往车上一堆,明月坐在车前,石桂几个坐在车上,送她们到了地方,知道石桂跟刘婆子能打交道,急急去找喜子。
这会儿天都已经黑了,石桂一拍门,刘婆子赶紧过来开,看到石桂松出一口气来:“真是要了我的命了,姑娘这是往哪儿去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这条命可也没了。”
叶文心知道石桂出去找娘是让刘婆子跟着一道的,哪知道走散了,到傍晚刘婆子回来,见石桂还没回来,这才慌起来,叶文心对她是个好说话的主家,再没见她生这样的敢,还差了菱角去军营,把石桂没回来的事告诉明月,哪知道石桂正跟明月在一处。
一听见门响,叶文心急步出来,看见石桂这才松一口气,又见后头站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年轻女子,知道石桂找着人,忧色一去,眉头一松:“你再不回来,我可要去报官了。”
石桂拉了秋娘:“这是姑娘,我就是跟着她学识字的。”
秋娘知道女儿喜欢学字,也不知道她一个女孩儿哪里来的想头,小时候常往村中的学堂去,也颇学了几个字,后来姚夫子来,就再不肯让女人家踏进学堂去了,这话却不好在绿萼跟前说。
既是主家,也要下拜,叶文心把她拉了起来,知道她们过来是一时没了安身的地方,指了西厢房,叫刘婆子收拾被褥,烧起炭盆来。
叶文心领了她们进去,石桂拉住刘婆子,刘婆子只当这回白跑一天,一文钱也拿不到,哪知道石桂拉了她笑眯眯的道:“我找着娘,总是一桩喜子,刘妈妈受累了,我按着日子结伙食费,妈妈莫怪,我们都是要跟着姑娘去穗州的。”
一面说一面拿两钱银子出来:“这个是今儿的工钱和这一个月饭食费,若有要加菜的,我们自便,若是住得长了,少不得还得妈妈辛苦钱。”
这屋子本来就是宋家的,这事儿轮不着刘婆子管,叶文心都答应了,她何苦错这个恶人,还有进帐再没不肯的,笑着说两声姑娘客气,便去烧水添炭盆去了。
两个坐在厢房里还有局促,叶文心知道自己在她们反而不自在,干脆回了屋,石桂替秋娘收拾东西,把针线画册都收拾起来,秋娘还有些不敢挪窝,石桂便道:“我都说好了,咱们一样是按天算钱,娘要什么只管说罢。”
秋娘正想问一问石桂的打算是什么,还想跟女儿商量商量怎么找到丈夫,那个骗子说了许多假话,却有一句翻来翻去的问他,都是一样的回答,石头确是跟着官船出海去了。
母女两个还没说上话,明月就把喜子带了来,石桂领他进来,他紧紧攥着石桂的衣角,这还是从没有过的事,他再亲近,还是只依赖明月,石桂把他推到灯下去,秋娘一看见儿子眼泪又涌了出来,喜子又黑又瘦,哪里还是原来的模样,张了手要抱他,他却往石桂身后躲,秋娘心口锥扎似的痛,张开手叫他:“喜子,是娘啊。”
作者有话要说: 唔,俞婆子并不会这么快下线我们是法制社会,犯法要付出代价不是
怀总是多年语文课代表,虽然别的渣渣,这上面还可以祝福一下的嗯,高考的妹子汉子们要努力啊!
谢谢地雷票,竟然进了二字头了~~么么哒~~~
踏歌扔了1个火箭炮
一个钢蹦扔了1个火箭炮
mana23扔了1个手榴弹
mana23扔了1个手榴弹
xinyi扔了1个地雷
赈早见爱扔了1个地雷
h□□ilith扔了1个地雷
dlink2012扔了1个地雷
zhuxy7zz扔了1个地雷
heiya扔了1个地雷
车车扔了1个地雷
车车扔了1个地雷
啦啦酥扔了1个地雷
17777427扔了1个地雷
墨香桑扔了1个地雷
freesia77扔了1个手榴弹
可愛莫扔了1个地雷
mgf扔了1个地雷
菲菲扔了1个手榴弹
貴嫂扔了1个手榴弹
多少扔了1个地雷
潜水看书扔了1个地雷
第270章脱籍
石桂躺在床上,盖着暖被,眼睛望着窗户,西厢的灯才刚暗下去,不知道秋娘在跟喜子说些什么,秋娘是不是又哭了?
喜子认秋娘比认石桂要快的多,秋娘一把抱住儿子,怎么也不肯松手了,喜子先是陌生,跟着就认出她来,搂了秋娘的脖子,六岁那年一出村,哪里知道会有这许多的波折。
看得绿萼不知赔进去几担眼泪,秋娘伸手拉过了石桂,把一双儿女搂在怀里,手摩挲着喜子的头,告诉他往后再不会分开了。
喜子无还忍着不哭,又哪里忍得住,母亲姐姐都在身边了,这才放心哭起来,刘婆子提了热水进来,眼见得哭成一团了,也陪着掉泪:“可怜见的,明儿赶紧去拜菩萨,菩萨可都看着呢。”
明月站了会子,石桂无暇顾及他,秋娘又抱着喜子不肯松手,怕是不会跟他回营里去了,明月摸出身上揣着肉饼子递给喜子,油纸包裹好了几层,身上的衣裳是石桂给他做的,他舍不得弄脏了。
三个人抱在一处,哪里还顾得到他,还是叶文心把他送出去,对他笑一笑,明月想了会子问她道:“她是不是打定了主意要去穗州了?”
不论是不是跟父母相聚,她是不是都预备要去穗州,明月心里没个准主意,叶文心看看他,月色下他的脸显得有些暗沉,她点一点头:“她想去。”
明月应上一声,出了门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军营去,这才觉得肚里饿了,这一向天天都饿,半夜饿起来胃都疼,这才买了肉饼,搁着当宵夜,才刚全给了喜子,自己一个也没留,今儿夜里又得饿醒了。
明月抱着胳膊,心里有些感伤,今儿是月圆夜,月色极好,铺了一地清辉,他心里想一回石桂,闷闷笑不出来,提气跑上一会,顷刻就到了营门口,他出来的时候告过假,守营的人放他进去,还问他一声:“你那个大儿子呢?”
明月理也不理,进了营房倒头就睡,拿被子闷住脸,床又窄又小,从来都觉得不够睡,还有个喜子睡在他脚边,连腿都伸不直,好容易伸直了,又觉得这床板太大了些。
翻来翻去贴饼子似的睡不着,跟他同屋的看他沉着个脸,也不敢问他出了甚事,只当他在吴千户那儿没讨着好,劝了他两句:“吴大人的事儿这许多,何况你这事儿确是难办,多跑几回,往后说不准就能调了。”
明月自家的事没办成,心里发闷也有这个因由在,若是成了,今儿就是欢天喜地,大家总能在穗州再想见,可是没成,难道他还能当逃兵不成,往后就是天各一方了。
一样睡不着的还有石桂,找着了弟弟找着了娘,往后就能一家子一道,可她也不想离开叶文心,从她来到这个世上已经过了十五年了,十五年过去,才刚刚有办法干一点自己想干的事。
她睁了眼儿睡不着,叶文心轻轻碰碰她:“你可想过,去了穗州要做什么?”石桂半晌没回答,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脑子里想的还是怎么谋生,怎么不饿肚子,带着秋娘喜子先安顿下来,想去穗州不过是因为那儿更开化,女人求生更容易些。
叶文心知道她还迷茫,也不催促她:“依着我看,也不必现在就定下来,到了地方,说不准你就有想干的事了。”
石桂抿唇笑一笑,这会儿烦恼确是无用,到了穗州才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她想着就笑起来,眼睛再抬起来看一看西厢的窗,没一会就阖眼睡了过去。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绿萼跟秋娘都已经醒了,两个早起惯了,馄饨摊子出摊早,晚了就赶不上头一拨上工的人,虽不摆摊了,可就这么住着心里不安,怕给石桂惹事,早早起来做活,烧了灶烧了水,刘婆子起来的时候,饭食都已经预备好了。
要是有个石磨,秋娘还想磨些豆浆,喜子也起来了,在院子里头打了一套拳,打完了就坐在石阶上,一看着石桂就往她身前凑:“姐姐,我想回营里去。”
他舍不得明月,在军营里过的才是最安稳的日子,每天干些什么都有定准,时候一到就敲锣,锣一响出操就是出操,吃饭就是吃饭,这么闲着他倒不自在了。
石桂摸摸他的头:“莫急,等我跟娘商量商量。”石桂一向是依着他的,刚刚认了姐姐的时候,喜子想回营里,她就答应了,这会儿自然也能答应他。
喜子吃了两个饼一碗粥,喝得肚里热乎乎的,绿萼做起针线,秋娘就拉着石桂到屋里,问她赎身的事:“等娘收拾收拾就去宋家,多少身价咱们问个数。”
一场大水,把家里的东西都冲没了,秋娘在陈娘子那儿也问了许多回,知道似石桂这样的丫头,若是粗使,八两十两也就赎出来了,可她早早就在叶氏院里头当差的,若是爬得快,三五十两也买不出来。
石桂把手搭在她胳膊上安抚她:“太太生前把我给了姑娘,姑娘是预备着放了我的,旁的娘就不必问了。”
秋娘一看石桂的模样,就知道在宋家没受什么磨搓,知道叶氏没了,还替她念了两回佛,说她必是个心善的,石桂笑一笑,按石菊说的两日,两日也已经到了,只怕今儿就要来了。
秋娘知道儿子想回军营去,叹一口气:“叫他去吧,夜里回来就成。”一面说一面看看女儿的脸色,心里想问问明月的事,可母女两个才相认,有些话倒不好多说。
喜子欢叫一声出了门,秋娘又把他叫了回来,包了饼子给他:“你把这个带给恩公。”石桂扑哧笑了一声:“娘,他姓吴,叫吴千里,你老是叫他恩公,他可不敢来了。”
喜子抱了饼儿出门去,一溜烟跑得没影了,中午也没回来,秋娘绿萼两个手脚勤快,做了一桌子菜,知道叶文心守孝,给她单做了五六个素菜素汤,刘婆子搓了手:“娘子造的好汤水。”
石桂把菜盛在瓦罐里,预备着给明月喜子送去,秋娘做的酱汁烧肉,卧在饭上,汤汁全都浸在饭里,盖了碗还能闻见香。
她往营里去,老远就看见喜子吊在明月身上,在家里反倒没这么自在的笑,明月看见她,脸上的笑容一敛,没想到石桂还会给她送饭来,挨在栅栏边,冲着石桂咧咧嘴儿:“你来了。”
吃起来倒没嘴软,拿肉汤抖了饭,吃了两大碗,也不敢问她打算怎么办,想一回实在是难受,就又多添了半碗,连最后一点肉汤肉碎全拌在一起吃了。
石桂也不知道要怎么提起来,怎么把银锁还给他,才算是全了他的情宜,明月一向是个要强的,等闲不肯示弱,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可不能因为他有这样的好意,反伤了他的心。
两个沉默着不说话,喜子也不说话,石桂收了碗,看看弟弟:“太阳下山你就回来,娘给你做了豆皮包子。”
明月耷拉着脑袋,石桂说完这一句,他都抬不起头来了,石桂竟不忍心看他,看他倚在栅栏上,眼巴巴的望着,这么大的个子偏偏有种可怜相,她心里一软,对喜子道:“我来接你,”又看看明月:“给你也带些包子来。”
转了身一路走回去,还能感觉到身后明月的目光,蹙一蹙眉头,真要走的时候,要怎么跟他告别?叹一口气,喜子能不能肯呢?
走到坡上,就看见马车停在门口中,疾步回去,果然是石菊来了,正坐在叶文心房里,笑盈盈的给叶文心道喜,叶文心手里拿着一张文书,把这东西来回看了两遍,看见石桂笑了起来。
叶文心的事儿办好了,跟着就是送她走,石菊道:“老太太说了,这会儿天寒地冻的,路上多有不便,等开了春,再派船只送表姑娘走。”
叶文心点了头:“多劳老太太费心了。”手上拿着这张纸,竟没意料中的心潮起伏,反倒很是平静,细细折起来,收到荷包里,往后就能正大光明走上街了。
石桂也是一样,石菊拉了她的手:“老太太说你一向是个稳妥的,往后就跟在姑娘身边。”说着低了声儿:“你脱籍的事儿,我托高家大哥正在办。”
说到高甲,面上微红,又敛住神色:“等办好了,我再报给老太太,说是姑娘要放了你的。”去官府脱了籍,从此就不再是奴身了。
石桂等这一天等了这么久,又经过这许多事,终于到了这一天,两只手紧紧揪在襟前,嘴里说不出话来,石桂却知道她已经找到了娘,搂了她:“往后你跟你娘,就不分开了。”
又问她怎么打算的,知道她还想跟着叶文心去穗州,点一点头:“也好,我就报给老太太,你不忘姑娘的恩德,自愿跟着一块去的。”
秋娘知道女儿脱了籍,叶文心还不肯要银子,又是哭又是笑,又要给叶文心磕头,叶文心哪里肯受,闪身躲过去,秋娘拉了石桂,从此放下心头一桩大事,这事儿磨了她七八年了,到这会儿总算落定。
这几日又哭又笑,一院子里满是悲喜事,石桂拉了她,怕她哭坏了眼睛:“娘既高兴,给我做什锦菜罢,我就想吃那个。”十三样菜拌起来,石家还是年景好的那一年吃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