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深宫-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儿咯咯一笑,又丢出去,黄豆再捡回来,再舔舔手。
  如此循环往复,乐儿乐此不疲。
  夏如卿有些忍俊不禁,走上前去。
  “辰儿,这球是你给妹妹带的?”
  辰儿一脸兴奋。
  “是啊!”
  “娘亲你看妹妹多喜欢!”
  夏如卿揉了揉辰儿的头发。
  “好孩子,你最疼妹妹了!”
  辰儿偏了头躲过她的手,有些不好意思。
  “娘亲,过了年我已经八岁了!”
  “父皇说我是男子汉了,不是小孩子,您不能再揉脑袋了!”
  夏如卿看着自己悬在半空的手,这才反应过来。
  “哦!我差点儿忘了,你都八岁了!”
  在古代,八岁的男孩子,真不算是小孩子了。
  她就笑。
  “好,不摸,不过在娘亲这里,你永远都是娘亲的孩子!”
  辰儿一脸庄重沉稳。
  “是,儿臣也会永远孝顺娘亲!”
  夏如卿有些无语。
  这孩子还真是……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
  正说着。
  珩儿和晔儿忽然凑过来打岔。
  “娘亲,我们也会永远孝顺您!”
  夏如卿更加哭笑不得,揉着两只小萝卜头。
  “你们知道什么是孝顺吗?”
  珩儿和晔儿有些懵,正挤着脑袋拼命想的时候。
  乐儿也仰着小脑袋,嫩嫩地道。
  “孝……顺……”
  夏如卿:“……”
  虽然几只包子都还懵懵懂懂的。
  不过夏如卿还是乐坏了。
  抱着他们笑道:“好好好!都孝顺!”
  说完就美滋滋笑了。
  赵君尧一进门就看见这场面,就笑问。
  “什么事啊这么高兴!”
  几个人纷纷往门口看。
  “父皇!”
  辰儿最先反应过来,上前见礼。
  珩儿和晔儿也上前有样学样。
  “给父皇请安!”
  小小的人抱着拳头行礼,有模有样的!
  乐儿就有些懵懵的。
  狐疑地盯着哥哥们看了一会儿。
  然后才拉着母后的手,摇摇晃晃走到父皇面前。
  习惯性伸开双臂。
  “父皇……抱!”
  小姑娘现在咬字清楚了一些,不再唔王唔王地叫了。
  不过。
  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哥哥们要弯着腰呢?
  每次她伸手要抱抱,父皇都很高兴。
  所以,明明应该要抱抱的嘛!
  赵君尧低头看着女儿,果然很高兴。
  弯腰就把乐儿抱了起来,笑道。
  “朕的小公主,再叫一声父皇听听!”
  乐儿美滋滋地抱着父皇的胳膊,又唤了一声。
  “父皇!”
  小奶音软萌萌的,叫的赵君尧心都化了。
  “好乐儿!朕的小公主真懂事!”
  乐儿也很高兴。
  低头看着还在弯着腰的哥哥们,心里就更狐疑了。
  三个哥哥这是怎么了?
  “果果!”
  “果果!”
  乐儿伸出小指头,指着他们。
  赵君尧这才反应过来,给三个儿子叫平身。
  一旁的夏如卿抽了抽嘴角。
  心里吐槽。
  ‘皇上,您的这些儿子们怕都是捡来的吧!’
  “皇上!”
  夏如卿浅浅屈膝。
  她现在是皇后了,是他的妻子。
  所以见礼只要浅浅屈膝就行,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还要下蹲下跪的了。
  赵君尧腾出一只手将她揽起。
  “卿卿不必多礼!”
  然后。
  就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揽着妻子,一家三口进了内室。
  前厅里,三个皇子在风中凌乱。
  三人面面相觑之后。
  辰儿先发话了。
  “咳咳!差不多该用早膳了,我先走了!”
  说完就麻溜儿地离开。
  珩儿和晔儿对视一眼。
  “那……我们也走?”珩儿道。
  “我不想走,我还想和妹妹玩!”晔儿有些不死心。
  珩儿无奈道。
  “可是我们……”好像有点儿多余啊。
  晔儿没再说话。
  愣怔了一会儿,有些神伤地跟着珩儿走了。
  夏如卿叫人出来寻人的时候,愣是一个都没找到。
  她就有些埋怨。
  “皇上,外面三个儿子呢,您怎么就能忽略掉呢!”
  赵君尧也很无辜。
  “朕也不是有意的!”
  “再说了,他们平常不是不在这里用膳?”
  男子汉大丈夫,都进学了还和母亲一起吃饭,丢不丢人!
  当年辰儿进学一年,就在学里用膳了。
  这么多年也没变过。
  如今他在前宫有了住处,更不会在这里用膳!
  至于另外两个,在哪用膳他其实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对,就是不关心}。
  夏如卿很是无奈。
  “反正怎么说都是您有理”
  心里却在嘀咕,这真的是亲生的么?


第1002章 上元节
  毕竟孩子还小,被父母这么对待,真的不会失落吗?
  她有些不放心。
  专门叫人去问了他们的饮食。
  确定都去用膳了而用的都不少,这才放下心来。
  赵君尧就有些不以为意。
  “卿卿,皇子可不能这么惯着!”
  “要真这么小气,那还得了?”
  夏如卿就不说话。
  严父慈母。
  他们的父皇都这么严了,自己怎么着也得送些温暖过去。
  不然她的孩子们也太苦了!
  ……
  用过早膳。
  赵君尧又陪着乐儿玩了好大一会儿。
  教她叫父皇,叫母后,教她骑大马等等。
  一直到快中午乐儿困倦的时候,才叫人将她带了下去。
  因为早膳用得晚。
  到了午膳时候,二人都不饿。
  夏如卿就寻思着,吃点儿什么先垫垫,到晚上再正常吃。
  “我要一碗牛肉面,还是常吃的那种,多放些葱花和香醋”
  赵君尧却不知道吃什么了。
  夏如卿就帮着叫了几样清爽的小菜,一碗老米饭,外加一盅熬得浓浓的鱼汤。
  午膳虽然简单。
  可二人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用完午膳,就想着下午也没什么事儿了。
  夏如卿就窝在赵君尧怀里,美滋滋地准备午睡。
  临睡前,她翻了个身感叹道。
  “皇上,一转眼乐儿已经一岁多了,可是我的字还是没什么长进!”
  “我是不是老了?!”
  赵君尧手指把玩着她的发丝,眯着眼朦胧道。
  “你才多大就喊老?”
  “朕就问你,你是真好好练了,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夏如卿就不说话了。
  心里吐槽,他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吗?
  不过话说回来。
  乐儿都这么大了,她要再不好好长进,说不定回头连女儿都比不上。
  那就太丢人了。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过了年开春就要好好努力。
  一定要把唯一的女儿教导好了。
  赵君尧又发话了。
  “其实你也不必怎么教导!”
  “乐儿性子爽朗,说不定她压根就不喜欢这些!”
  毕竟抓周的时候,乐儿选了bǐ shǒu和马鞭么。
  万一将来女儿不喜欢练字读书什么的,他绝对不会强迫。
  他的女儿,当然喜欢什么学什么!
  夏如卿愣了一下。
  “哦?我还没想过!”
  “要真是这样,那我岂不是白费劲?”
  赵君尧给了她一个‘可不就是么’的眼神。
  又过了一会儿,夏如卿猛地甩甩头。
  “不行不行!不管乐儿喜不喜欢,我都得上进!”
  皇后都当了,哪能和以前一样懒散。
  将来传出去。
  皇后娘娘出身小门小户,不知书不达理没有才华,那才叫丢人!
  赵君尧想了想就点头。
  “你喜欢就好!”
  “不过别累着,尽量挑你喜欢的学!”
  以后孩子大一些,她也闲了。
  念念书写写字长长见识,也挺好的。
  比后宫那些只会胡思乱想乱算计的女人都好多了。
  夏如卿白了他一眼。
  “学习还能只挑自己喜欢的学?”
  “我喜欢看话本子,难不成我学那个去!”
  赵君尧挑了挑眉。
  “可以啊,只要你喜欢!”
  夏如卿无奈。
  赵君尧又伸手揉她的头发。
  “好了,睡觉!”
  夏如卿被他这么轻轻一揉,就困了。
  枕着他的胳膊,闭上眼就睡了。
  从初三到初十这段时间,宫里都没什么事都挺闲的。
  到了初十以后。
  就要开始预备上元节了。
  不过好在这事是惠妃掌管。
  夏如卿顶多就点个头,用个印什么的。
  总体来说也不忙。
  临近上元节的时候。
  宫里渐渐热闹起来。
  从御花园到各宫各院,上上下下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一到夜晚灯笼点亮,宫里好像就到了另一个世界。
  梦幻中带着壮观。
  乐儿头一回见这个{去年她才刚满月,肯定不记得啦!}
  小姑娘一整天都很兴奋,连午觉都不睡了。
  抱着灯笼怎么都不肯松手。
  夏如卿哭笑不得,就哄她。
  “乖乐儿,娘亲给你做个更好的好不好?”
  乐儿歪着头想了想,觉得也不错,就把灯笼松开了。
  嫩嫩地叫。
  “好!”
  “好的!”
  “要!”
  夏如卿笑道。
  “好好好,娘亲给你做更好的!”
  说完就起身。
  吩咐小喜子去内务府要了许多明光纸,要带着孩子们糊灯笼。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吧。
  ……
  小喜子到了内务府。
  一说皇后娘娘要带着公主亲手制作灯笼。
  内务府不但麻溜儿地将所有材料都预备好。
  还找了一个手艺好的姑姑过来帮衬着。
  夏如卿高兴之余,心里最后一丝担忧也没了。
  ‘就算自己做不好,也还有她们么!’
  当皇后的感觉,果然是比当妃子好得多啊!
  不管怎么说,后宫绝对不会有人不忠诚!
  所有宫人都会上赶着伺候,且以你为中心,不可能再有二话!
  这感觉,前所未有!
  这位姑姑心灵手巧。
  来了之后。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一只大红色精巧的灯笼面就做好了。
  糊在扎好的竹骨上,里边儿安上蜡烛。
  用火柴点亮,这只灯笼立刻就有了灵魂。
  乐儿挑在手里,乐得手舞足蹈。
  “灯!”
  “娘!灯!”
  她吐字清晰了一些,只可惜还是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不过她也不着急。
  慢慢教么,反正她有大把的时间陪着女儿,不怕她学不会!
  夏如卿温和一笑。
  “好!”
  “乐儿真厉害,真乖!”
  乐儿咯咯笑着,又指着一旁那副最大的竹骨。
  “要!”
  “要!”
  “你想要大的?”夏如卿问。
  乐儿忙点了点头。
  “大!”
  “大!”
  那位姑姑也听懂了。
  连忙手脚麻利地,把那个最大的灯笼给做好。
  为了让小公主满意。
  她几乎使劲了浑身的解数。
  做的是又简单又华丽的走马灯。
  明光纸都是现成的,只需要一把剪刀就能剪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那姑姑低着头忙活着,乐儿就一直蹲在地上看。
  不到两刻钟,一盏又大又漂亮的走马灯就做好了。
  乐儿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
  小姑娘把大灯笼拿在手里的时候都还是懵懵的。
  “娘!”
  “灯!”
  “真漂亮!”
  “乐儿也漂亮!”
  夏如卿疼爱地夸赞。
  乐儿就咯咯笑了。
  晃晃悠悠,拿着灯跑去了偏殿。
  “果果!”
  “灯!”


第1003章 和谐
  “小公主您慢点!”
  奶娘嬷嬷和宫女们。
  一个个紧张地弯着腰伸开手,小心谨慎地护着摇摇晃晃跑着的乐儿。
  生怕公主摔倒或磕着碰着。
  公主还没怎么样,她们一个个倒先满头大汗。
  夏如卿忍俊不禁。
  “这丫头,还不会走就想跑,倒是难为了她们!”
  紫月就笑。
  “小公主眼下穿的厚,施展不开手脚!”
  “等开了春,厚衣裳换下来,自然就能稳稳当当走路了”
  夏如卿抿唇一笑。
  “等厚衣裳换下来,她可就一岁零三个月了!再不会走路哪还说得过去?”
  紫月就笑了。
  旁边的紫苏就上前劝道。
  “哎呀娘娘,小公主天资聪颖,您就别担心了!”
  “明儿就是上元节,您想想要什么馅儿的元宵?”
  “奴婢听说御膳房那预备了几十种馅料,咱小厨房里苏厨娘和姜厨娘也做了些,您……赶紧想想?”
  紫苏蹲在她面前,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看得夏如卿都要坐不住了,指着紫苏笑着对紫月道。
  “你瞧她?”
  “不知道的还只当我欠了她的!”
  “是你着急吃还是我着急吃?”
  紫苏脸一下就红了。
  “娘娘!”
  她起身低着头,一边绕手指一边喃喃道。
  “是……奴婢……”
  夏如卿扑哧一声笑了。
  “你这丫头,也太实诚了!”
  以前就知道紫苏爽利,不知道她竟然这么有意思。
  紫月也忍不住笑起来。
  紫苏就看向她倔强道。
  “笑什么?”
  “本来就是么!”
  “宫里膳房给下人预备的饭菜什么样,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过年过节能有个好菜就不错了!”
  “咱们这里还这样,别的宫里更别提!”
  “好在咱们端凝宫有小厨房”
  “托了娘娘的福气,咱们当下人的才能时不时过把嘴瘾,中秋有月饼,上元节有元宵!”
  “别的宫里别说元宵了,过年过节有个像样的饭菜都算好的!”
  “皇后娘娘每回吃不完的菜都不肯浪费,赏给我们吃!”
  “所以我才盼着么!”
  “你别告诉我你们都不盼着!”
  “那回头娘娘赏下来什么,你们都别和我抢,我一个人包圆!”
  紫苏说的理直气壮。
  紫月用丝帕掩着唇。
  “娘娘您看看,奴婢一句话都没说,平白招来这么一大堆!”
  夏如卿也笑。
  “好了好了,都不说了!”
  “你们几个想吃什么馅儿的告诉小竹子!”
  “明儿个人人有份,行了吧!”
  民以食为天,不吃饱怎么好好干活?!
  紫月和紫苏都很高兴。
  “多谢皇后娘娘!”
  夏如卿伸了个懒腰站起来。
  “好了,我去看看乐儿!”
  “今儿个她玩了一天,差不多到时候了!”
  小孩子要再睡早起,不能太贪玩儿!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串脚步声。
  正是乐儿和珩儿晔儿他们,身后还跟着奶娘和嬷嬷!
  孩子们一进门,内室瞬间热闹起来。
  夏如卿带着孩子们又玩了一会儿。
  直到外面天色渐晚,她才叫人把乐儿带了下去。
  珩儿和晔儿也随即告辞。
  内室里又剩了她一人。
  好在赵君尧忙完宫外的事很快就回来。
  她才不用一个人用膳。
  用晚膳的时候,她一边吃一边感叹。
  “以前总觉得孩子多,待在身边又烦又乱的”
  “现在……孩子们一走,我又不太习惯!”
  “皇上,我是不是真的老了啊!”
  赵君尧无奈白了她一眼。
  “朕看着你不是老,而是太闲!”
  整天没什么事儿,吃吃睡睡的能不胡思乱想吗?
  “闲?”
  夏如卿有些不赞同。
  “我不闲啊!”
  “我为了教导好乐儿,可是每天都念书写字!皇上您不是知道么!”
  赵君尧挑了挑眉。
  “你不必为了教导乐儿去念书写字!”
  “不喜欢的东西,勉强也没意思!”
  “你自己喜欢什么就做点儿什么!就为了你自己!”
  夏如卿就放下筷子端起汤碗。
  悠闲地一边喝汤一边想。
  “我喜欢的?”
  “我喜欢出宫去玩儿!”
  “我喜欢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可这不是实现不了么!
  “卿卿,今年朕带你去如何?”
  夏如卿赶紧摇头。
  “皇上您说什么呢?”
  “乐儿还这么小,珩儿和晔儿也刚进学,都不习惯!”
  “我怎么能抛下孩子们,自己逍遥快活去?”
  这种事儿要搁十年前,她怕是能做出来。
  要是现在……咳咳,可怜天下慈母心啊!
  “那……”
  赵君尧想了想。
  “朕明儿个带你去个地方!”
  “好啊!”
  夏如卿眼睛一亮。
  “确定一天能回来是吧!”
  “乐儿那孩子,早上睡醒总会哭一会儿,臣妾有点儿不太放心!”
  赵君尧:“……”
  他忽然觉得,让她生那么多孩子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
  女人一旦有了孩子。
  心里时时刻刻想的都是孩子。
  哪儿还有男人的半点儿地位?
  赵君尧就有些憋屈!
  算起来。
  自打旧年腊月乐儿的生辰宴,一直到除夕宴,再到上元节!
  卿卿这一整颗心都扑在孩子们身上。
  她甚至不在意自己哪一天封印,哪一天启印。
  更甚至,她甚至不关心自己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作为皇后,作为妻子,她的首要任务难道不是照看好自己吗?
  赵君尧越想越憋屈。
  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夏如卿却压根儿没看出来。
  毕竟是晚上么,而且烛光昏黄恍惚。
  她也看不太清楚脸色。
  总之,赵君尧郁闷了一晚上都没得到发泄。
  于是当晚……
  某人攒了一肚子的火,用另一种方式发泄了出来。
  夏如卿的感觉则是一个字,痛!
  痛并快乐着的那种。
  虽然生育过三回,不过她保养地好。
  闲来没事儿到处溜溜,吃的也是少食多餐,所以真没有攒下来几两肉。
  顶多是,和生育之前的身形有些不一样了。
  胯部有点儿大,少了几分少女感,多了些成熟少妇的韵味。
  那种事上头。
  激烈一些也能承受得住,起码不会和早些年一样动不动就流血了。
  这种变化是所有女人的必经之路。
  也说不上好与坏。
  不过仅从这上边儿说,好像是……比以前更和谐了?


第1004章 封后大典
  过了上元节。
  后宫里逐渐安宁下来。
  赵君尧却依旧忙得脚不沾地。
  开了春,户部一大堆事等着呢。
  这里旱了、那里青黄不接百姓闹事儿了。
  亦或者是某某地方头一年受了灾,粮食颗粒无收,需要朝廷拨救济种子下来。
  再加上今年雪大,有些靠北边的地方开春还在闹雪灾。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看似事小,可凑在一处一起涌上来,就十分费神。
  元宵节后第一天上朝。
  朝堂上‘热闹’地都快打起来了,三省六部没有一处叫他省心。
  一直到快中午该用午膳的时间,朝会才总算安稳结束。
  赵君尧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脚步匆匆直奔御书房。
  没错,那里还有数不清地雪片似的折子再等着他批阅。
  虽然在百官面前,赵君尧有些高冷面瘫。
  但他确实是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他绝对做不出抛下朝堂百姓,去后宫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事。
  所以……
  自元宵节过后。
  夏如卿基本没再见过他。
  虽说赵君尧夜夜都过来。
  可每次他回来时她已然入睡。
  他起来早朝时她还没醒。
  就这样,同床不见面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二月。
  ……
  二月上旬。
  经过赵君尧半个月时间兢兢业业的努力。
  朝堂政务总算理顺了。
  雪灾的地方由朝廷出款赈灾。
  青黄不接的地方还是由朝廷出面赈灾。
  没有种子的地方,依旧是朝廷出面补发种粮。
  到了二月中旬,关于春耕的农事基本就结束了。
  换句话说就是。
  要闹早就闹了,现在还没闹就是不会再闹了,因为闹也没用!
  春耕过去。
  基本一年最忙的时候也就过去了。
  夏如卿的封后大典定在在三月初。
  赵君尧也正好闲下来。
  二月下旬
  某日一大早,紫苏和紫月喜气洋洋地抬着一口雕红漆的大箱子从外头进来。
  进前厅把箱子放下,就迫不及待地进门禀报。
  “娘娘,您的吉服做好了,快来试试!”
  离大典还有不到十日的功夫。
  内务府的针线房经过这么多天努力,终于将皇后的吉服一针一线给制了出来。
  这么繁复,这么复杂,这么难。
  实在是不容易。
  连夏如卿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做好,她还以为要再等几日!
  夏如卿亲手把红漆箱子打开。
  最上头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套的九尾纯金凤冠。
  皇后的凤冠不同于后妃的。
  妃嫔们的凤冠,又小又轻,类似于头面步摇一样的饰品,是在发髻上插着。
  而皇后的凤冠由于太大太重。
  多结实的发髻都擎不住这样的重量。
  所以直接做成了帽子的样式。
  整个儿扣在头上,用脖子来承受它的重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