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摸着,心里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要是就这么撒手人寰,大清还不得乱了个套啊。
几个阿哥,岂不是要斗得你死我活。
于是,他还朝贤贵妃使了个眼色。
贤贵妃自然也是担心康熙身子受不住颠簸。
别又因为跟福全兄弟情深,悲痛交加,那就更不好了。
她也赶紧在床边跪下,劝道:“是啊,万岁爷,如今您身子要紧,若是裕亲王那儿真有什么事儿,您再做决定也来得及。”
“不行,他是与朕一块长大,又出生入死几十年的兄弟,朕若不去,心中实在难安。”康熙语气坚决。
并且,他已经掀开明黄色的锦被,准备下床。
只是因为身上有重伤,行动缓慢。
每动一下,剑眉就紧皱几分。
既然康熙执意要去看福全,梁九功和贤贵妃,也没法阻拦。
贤贵妃叹了口气,伺候康熙换上干净体面的龙袍。
梁九功也赶紧去殿外,把阿哥们都给遣走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康熙就乘着龙撵,在去往裕亲王府的路上。
正文 第933章 要个美丽的侍婢暖脚
到了裕亲王府,府上的人把康熙迎到了福全的房间。
康熙一进屋,就在奴才地搀扶下,在床边坐下。
他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福全,脸色蜡黄蜡黄的,没有一丝生气。
明明就是那么平躺着,额头却渗出豆大的虚汗,就像是干了多少力气活似得。
康熙摆摆手,把屋里的人都遣走后,才道:“老兄弟,朕来看你了。”
语音刚落,福全微微睁开了眼。
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是费了好大的劲,眼睛也只是半眯着。
“来了。。。。。。”福全沧桑地道。
见他这副样子,康熙那双老练的眸子,顿时就猩红一片。
“老兄弟,朕对不住你啊,早知道这样,就该把你留在京城,让你安度晚年的。”
“臣一把老骨头了,闲也闲不住。。。。。。就喜欢跟皇上讨伐那些贼人。。。。。。”福全虚弱地道,“倒是皇上,贵为帝王,此次龙体受损,是臣的失职啊。。。。。。”
康熙叹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又道:“咱们兄弟俩都不是怕死之人,怕的是那些剿不尽的豺狼虎豹,窥觊大清的江山。如今朕也老了,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一件事,朕想问问老哥哥。”
“皇上请说。。。。。。”
“从前朕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打仗,还能治理大清。可自打回京后,朕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日,朕才意识到需要立一位品性好储君。”
康熙说着,微微顿了顿,“可朝廷上那些官员,早就有了他们物色好的仰仗,如今这些话,也只能跟你说说,你素来是个没有私心的,朕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当朝重臣,早几年前,就各自有了支持的阿哥。
他若是一问,没准还是跟几年前一样,大多都是支持老八的。
因为老八这个人啊,惯会笼络人心。
即便是贬为庶民,还是有大把人依附他。
所以,那些人说的话,不可信。
但福全说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这是康熙信任的老哥哥,加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既然皇上信任臣,臣便想跟您举荐八阿哥。”福全重重地喘了几口气。
“怎么!那些官员被他收买也就罢了,现如今,难道连你也被他收买了吗?”
福全摇摇头,道:“谈不上收买,只是几年前,我大病一场,八阿哥在府上侍奉我时,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仁孝。另外,还有些事,臣想要斗胆说句实话,可能。。。。。。会冒犯到皇上。”
“但说无妨。”
“八阿哥是臣看着长大的,他打小就德才兼备,跟阿哥们互爱互助,为人又仁义仁厚,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受到百官们的敬重拥戴,成为皇子中出头的椽子,同样的,这些好品行,也是他的缺点,如若他真的有罪,那也是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众罪。”
这一刻,福全就像那些寻常长辈一样,袒护着八爷。
毕竟,又有哪个长辈,不喜欢孝顺治理,性格温润的小辈呢。
康熙都觉得自己快要听不下去了。
好在福全的话,也说的差不多了。
虽说福全说的话,确实冒犯到了他。
这要换成旁人,康熙是要大怒的。
但是此刻,并不是福全的话,激怒了他。
而是福全所说的那些,和他心中的八阿哥,相差甚远。
“老哥哥,亏你明白一世,竟和那些官员一样,都被他温润的外表给骗了!”
福全张了张嘴,想替八爷再说些什么。
康熙却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膀,道:“你先别急着与朕说,且听朕说完,你再说也无妨。”
福全微微一怔,到底是没再说话了。
“你说八阿哥跟皇子们互爱互助,那只是你看的表面罢了,你知道当年太子关入宗人府时,太子明明嘱咐过他,要他带话,可朕问起来,他却只字不提,最后还是老四与朕说了实话。不仅如此,他还多次陷害太子。后来,还将手伸到了老四和十四那儿。”
福全:“。。。。。。”
“再说他的仁义,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是放纵过度,他却比朕却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的江山彻底毁坏!”末了,康熙又加了句:“尤其这些年,国库亏损严重,大清断不能落到这种人手里。”
老了老了,最让康熙心力交瘁,却又有心无力的,便是整顿吏治和充盈国库。
这些年来,对于曾经和他一起打过江山的臣子和兄弟们,康熙很是优待。
简直是要房给房,要车给车。
有个大臣想要个美丽的侍婢暖脚,康熙非常豪气,一下给了十二个。
更别说他们找国库借钱,所导致的亏损了。
加之去年那场千叟宴,也耗费了不少财力。
这些一笔又一笔的开支,弄得国库千疮百孔。
可康熙即便是知道,也不打算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因为那些重臣和兄弟们,从他登基起,就跟他一起打江山,吃了不少苦。
一个个的,与他的交情,不亚于福全这样的兄弟。
现在好不容易大清盛世了,他是拉不下这张老脸,去跟那些兄弟们追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况且,康熙老了,想要在历史上留个仁义之主的名声,不想对有功的老臣们太刻薄寡恩。
但他不打算收拾烂摊子,不代表这个烂摊子永远不收拾。
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是留给后人,也就是将来登基的新帝。
他自个也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为了保证自己百年之后大清朝还能够维持下去。
新的皇位继承者,必须能够有魄力和能力去处理他留下的这个烂摊子。
去帮助他堵上自己施行“仁政”而造成的窟窿。
可是,于康熙而言,八阿哥简直仁义过了头。
若是让他登基,大清岂不是要从亏空走向灭亡。
这时,福全觉得康熙说的,都不是事儿。
他道:“臣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待人处事方面,总归是可以改的。”
“那好,抛开那些不说,就说说他别的方面。每次有好的差事,他就和底下那些门人,挤破了脑袋去抢。一碰到难办的差事,就含糊其辞,不愿接手。另外,你可曾知道,这次策妄阿拉布坦造反,全是他暗中勾结,利用手头上的余力,给贼人开路的吗!”
正文 第934章 分明就是搞事情
“这。。。。。。”福全似乎也有些激动,咳嗽了好几声,才缓过劲来,“臣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他只知道康熙对八爷一罚再罚,并不知道其中缘由。
只当是八爷威胁到康熙的皇位,单纯地看不惯罢了。
如今知道后,自然不好再替八爷说话。
“老哥哥,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说到这里,康熙神情严肃地道:“八阿哥总给人一种素处以默,妙积其微温润性格。看似淡泊,可在这种淡泊下似乎又积蕴了无穷无尽的野心,只是看不分明,捉摸不透,宛若龙游云间,不见首尾,间或微露一爪,却是无迹可寻罢了。”
康熙是何等的英明,早就把皇子们看得透透的了。
听康熙这么说,福全淡淡问道:“既然这样,不知皇上心中,可有中意的人选。”
“谈不上中意不中意,朕只想为大清做长久的考虑,倘若可以,朕愿意缩短自己寿命,以换大清长治久安!所以,在储君方面,除了要是朕看中的,还得从国策与国家长治久安着想。”
福全:“您是有福气之人,大清还需要你,又谈何缩短寿命。”
康熙摇摇头,又道:“在朕看来,将来的储君,必须有为国为民的公心,能够一肩承担其国家的责任。再者就是必须有开辟万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毅力,不怕得罪人。最后,还要有谋略和手段,性格太直了不行,太阴狠了也不行,要有大仁大爱之心,而又能够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唯有满足这些要求的阿哥,才能继承大清的江山!”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大清此刻的经济危机,从泥沼中拯救出来。
“听皇上这么说,臣到是认为,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兴许是不错的人选。”
“此话怎讲?”康熙来了兴致,似乎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四阿哥一直对大清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对国事又热忱。这几年,好些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几乎都是他挑下的重担,他有魄力,又不畏惧失败,只是有些时候,太过铁面无私,不徇私情,也未必是件好事。”
康熙淡淡的“嗯”了一声,似是赞许。
“至于十四阿哥,年纪轻轻,就有勇有谋,颇有大将风范,为人又正直,这次出征,也多亏有了他,只是性子稍稍有些不沉稳,有待磨练。”
“是啊,十四阿哥颇有朕年轻时在战场上的魄力,这也是朕为何授他抚远大将军的原因。不过,既然咱们说到这里,那你觉得他们两个,谁更胜一筹?”
“臣也就是那么一说,具体的还得看皇上自个的意思。”福全又咳了几下,语重心长地嘱咐:“只一点,臣想提醒一下皇上,这次立储君,切莫再声张了,就悄悄藏在正大光明牌匾之下,待你百年后再揭晓吧。。。。。。”
闻言,康熙眼眶一红,难得听劝地道:“好!好!好!朕便依了你的!”
他又何曾不后悔,早早立了二阿哥为太子。
最后,却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可这个错,从来没人提醒过他。
如今,也只有福全敢暗戳戳地点醒他。
紧接着,康熙又跟福全聊起了很多往事。
说到动情处,还紧了紧福全的手,“老哥哥,皇家里头,像咱们这样的兄弟,也是少了。。。。。。”
福全牵了牵唇,“欸。。。。。。”了一声。
这一日,康熙在裕亲王府呆到下午的时候才回宫。
哪知夜里的时候,康熙正靠在床边,戴着老花镜看书时,梁九功就上前,小声道:“万岁爷,裕亲王殁了。”
听到这话,康熙翻书的手顿在了那儿。
他就那么低着头,看着手中的书,其实早就愣了神。
良久后,他才抬起头来,靠在床沿,重重地闭上了眼睛。
再次睁开时,他沧桑地道:“让户部着手去办丧事吧。”
“嗻。”梁九功退下了。
大概福全的死,对康熙的打击很大。
夜里的时候,他看书看到很晚才歇下。
后来,即便躺在了床上,也辗转难眠。
次日一早,梁九功伺候他起床的时候,竟是叫都叫不醒。
“万岁爷。。。。。。万岁爷。。。。。。”梁九功喊了两声,都没有动静。
不对呀,按理说万岁爷一直睡眠浅,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惊动他。
更别说如今老了,睡眠就更加浅了。
可他今儿都喊了好几声,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吓得他赶紧抬脚到床边,将食指放在康熙的鼻尖,探一下鼻息。
好在有一股气息,若有似无地呼在他的手指上。
只是,那气息十分弱,也着实吓到了他。
他收回手,赶紧招来了别的小太监,道:“快,赶紧把御医叫来给皇上瞧瞧。”
小太监见他这般慌忙,二话不说,就去跑腿了。
大约一炷香后,有三个御医,就到了乾清宫。
他们分别给康熙诊脉,看舌苔,观察眼睛后,一个比一个神色凝重。
最后,其中一个太医,朝梁九功总结道:“梁公公,万岁爷龙体欠安。。。。。。最好把诸位阿哥都叫到乾清宫来。”
“这哪能啊!”梁九功一下子就听出端倪来。
看来御医暗戳戳指明万岁爷快不行了。
若是万岁爷立了储君的话,那就好办。
或者立了遗诏,也可以把阿哥们叫来。
可万岁爷一没立储君,二没有遗诏。
若是把阿哥们召集在一起,那分明就是搞事情嘛。
此刻,梁九功站在床边,看着昏迷不醒的康熙,百感交集,也左右为难。
就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见康熙的手指头动了动。
下一刻,只见康熙龙须颤动,张了张嘴,虚弱地道:“把。。。。。。把隆科多和张廷玉。。。。。。给朕叫来。”
“嗻。”梁九功朝康熙打了个千,出了乾清宫大门,就在台阶上尖声道:“传隆科多,张廷玉觐见!”
瞧这架势,万岁爷不会是要立遗诏了吧?
想到这,梁九功抬头看了看一碧如洗的紫禁城上空。
天气好得连一丝云朵都没有。
可空气中却闷闷的,给人一种压迫感。
仿佛随时都要大雨倾盆。
看来。。。。。。这紫禁城要变天了啊!
正文 第935章 也就四爷最符合
大约半个时辰后,隆科多和张廷玉,就快马加鞭赶到了乾清宫。
梁九功早就在殿外恭候多时,自然是赶紧把他们两个请到了康熙的床前。
此刻,康熙迷迷糊糊地躺在龙床上。
檀木雕福禄寿挂屏外,隆科多和张廷玉两个叩首在地。
“臣叩见皇上。”
可他们行礼多时,康熙却迟迟没说话。
梁九功便走到床前,在康熙耳旁小声提醒道:“万岁爷,隆科多大人和张廷玉大人到啦。”
听到这句话,康熙才微微睁开了眼,张了张嘴。
但是,还是迟迟未说话。
见状,梁九功心想糟了,万岁爷不会说不了话了吧!
要说写不了字,还可以说话,能立遗诏的。
毕竟张廷玉最会代君立言。
可要是话也说不出口,那就完蛋了。
好在安静了一会后,康熙终是开了口。
“张廷玉。。。。。。”
“奴才在。”
“朕问你。。。。。。你觉得阿哥们当中,谁最能继承大统。。。。。。”
其实这个时候,康熙心中早就有了中意的人选。
又或者,他在四爷的十四爷犹豫不决,想要听听别人的意见。
“皇上,旁的事情,臣兴许能插上一两句话,可这种事情,臣实在是不敢妄言啊。”张廷玉诚惶诚恐地道。
这种关乎大清将来的事情,他哪里敢插嘴。
若是说的不合康熙心意,新帝登基,他岂不是第一个遭殃。
“无妨,你且说说你的看法。。。。。。”康熙道。
既然康熙执意要张廷玉说,张廷玉也不敢再三推脱。
他微微抬头,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后,才小心翼翼地提道:“皇上,在臣心中,您一直是一位明君,便没有多留意其余的阿哥。不过。。。。。。臣建议您可以看看诸位阿哥们的儿子,再做决定,那样的话,至少可以保三代江山。”
闻言,一旁的梁九功低垂着头,只当没听见。
只不过他的心里,却暗戳戳骂张廷玉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
一句话,先是表明他只忠于万岁爷,没有仰仗别的皇子。
看似没有什么主见,也没有举荐哪位阿哥。
可他后头那句话,不就是摆明了在帮某位阿哥说话么。
虽说他的也没错,要立储得看看皇孙辈,那样起码可以保三代江山。
可这老狐狸也太狡猾了!
梁九功转了转眼睛,就将阿哥们琢磨了一遍。
三爷的嫡子,虽说封了世子,但还小着呢,哪里能瞅出什么名堂来。
倒是四爷家的嫡长子,似乎挺讨万岁爷喜欢的。
五爷是太后底下养出来的,素来就不爱权谋斗争。
七爷自个都不得万岁爷喜欢,更别说他底下的阿哥们了。
八爷现在都是庶民一个,被圈禁在府邸,没有竞争的资格。
再往后一点,阿哥们都还小着呢。
即便是正得盛宠的十四爷,那嫡子还在十四福晋的肚子里,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这么说来。。。。。。貌似也就四爷最符合要求了。
想到这,梁九功偷偷瞥了眼张廷玉的背影。
看来这位早就暗自和四爷一个阵营了,还把话说的那么好听。
然后,他又转头看了眼康熙。
只见康熙牵了牵唇,淡淡的“嗯”了一声,似乎把张廷玉的话听进去了。
就在这时,有个小太监进了殿内。
隆科多和张廷玉往身后扫了一眼,没说话。
康熙躺在床上,眼睛都是半眯着,根本就不知道有人进了屋。
还是梁九功训斥道:“慌慌张张的做什么,还有没有点规矩了,不知道万岁爷跟两位大人在商议大事吗?”
“奴才适才在外面打过招呼了,但里头一直没动静,若不是事情重大,奴才也不敢贸然进来。”小太监回。
适才梁九功确实听见外头有小太监在传话。
不过他想着万岁爷在说正事,别的事情就先晾到一旁。
毕竟,如今事情紧急。
瞧着万岁爷病来如山倒的样子,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务之急,还是立了储君要紧啊。
谁知道这小太监,竟这么沉不住气,直接进来了。
“没听见动静,你就不会等一会儿吗!”梁九功没好气地训斥道:“是你的事情大,还是万岁爷的事情大啊?”
“自是万岁爷最大。”小太监说着有些害怕,打算原路退回去。
见状,梁九功道:“回来!”
吓得小太监又转身,低头在殿内跪下了。
“既然人都进来了,就赶紧把话说清楚,要是你说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仔细你自个的脑袋!”梁九功道。
现在万岁爷病倒了,总不能由着奴才胡来。
他这个太监大总管,自是要管好底下的奴才。
“是是是,就是借奴才一万个脑袋,也不敢在皇上面前造次。”小太监先是磕了三个头,然后才道:“适才边关来了战报,说是十四阿哥击杀了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并将其逐出大清领地。现如今,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带着准噶尔部落四处逃窜。”
到底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藩属国,不是那么好吞并的。
战争虽是败了,但他们的力量并没有完全消除。
他们依旧的边境、以及部落原属地积蓄力量。
这一股力量到处逃窜,是非常难以对付的。
听到小太监的汇报,隆科多和张廷玉对视一眼,暗叫不好。
这个时候,边关来了十四阿哥的捷报,对于四爷很不利啊。
谁知道万岁爷会不会因为十四阿哥带兵有功,就把皇位继承给他了。
就在他们两个对视的时候,床上的康熙露出了老父亲般欣慰的笑容。
他牵了牵唇,“好。。。。。。很好!”
梁九功见小太监说的是正事,倒也没再训斥什么。
只是摆摆手,把小太监遣出去了。
等到小太监出去后,龙床上的康熙沉默了半响,才道:“隆科多,张廷玉。”
“奴才在。”
“朕现在就要立遗诏,你们两个。。。。。。替朕写好。”现如今,他不能下床写字,只能让他们两个代君立言了。
闻言,隆科多和张廷玉自是惋惜地道:“皇上,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朕自个的身子,自个清楚。”康熙态度坚决。
正文 第936章 她便是紫禁城里最尊贵的女人
听到这话,隆科多和张廷玉哪里好废话。
自然是赶紧准备笔和纸。
一人记汉字遗诏。
一人记满文遗诏。
遗诏里讲到的有很多,隆科多和张廷玉满满当当写了三张纸。
里面除了康熙对在世的感慨,还有对后世的谏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立储。
但是这一次,康熙变得谨慎了。
他并没有让人公开,只是像老祖宗们一样。
他让隆科多和张廷玉,把立储的遗诏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
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