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大娘的丈夫,领着个孩子,来找老婆了,去年水灾,他们的家乡,变成了泽国,再也回不去,可怜的人儿四处流浪,一面为了挣口吃食,一面,也为了寻找妻儿。
  林大娘本来一儿两女,都跑散了,男人也只找到了小儿林福,他一年时间里,走遍了济阳县、归鸿县、明德府和左山县,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真的一家团聚。
  林大娘的儿子林福,都十四岁了,黑溜溜细麻杆的男孩子,乖乖站着,由娘亲搂着肩膀狠哭,哭得他自个儿也满脸是泪。
  不要说林家三人哭得恓惶,就是丰娘崔氏和燕然彩菊,都跟着掉了不少眼泪。
  丰娘红着眼圈,让燕然帮着烧了一大锅水,她拿出丈夫在家干农活穿的衣服,示意林大娘让她男人和儿子好好洗洗,换了衣服,好吃饭。
  正是春季买小鸡的高峰期,林大娘吃过饭就来和丰娘商量,她准备再起两个孵蛋床,她男人先帮着卖小鸡,好挣口吃食。
  丰娘和林大娘商量:“你是继续跟着我呢,还是单干?”
  林大娘显然已经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外地人,在这里做什么都难得很,不如跟着娘子干,我们也不图多少工钱,能吃饱饭就行。”
  丰娘拿了三吊钱:“这是你一年的工钱,去镇上买点木料,就在山脚下搭一间房子住下吧。”
  “我哪里能要这么多工钱?一个大男人一年的工钱也才两吊钱的。”林大娘不敢接。
  “林大娘是有艺的,自然比一般人工钱多,你不会是嫌少吧?”丰娘开玩笑道。
  林大娘感激不尽,双在衣襟上擦了擦,这才接过钱。
  燕然受到启发,劝丰娘划出两块宅基地,卖给林家和王家:“反正他们家都被淹了,再也回不去,娘给他们地盘,哪怕建个草房,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
  丰娘想想,觉得可行,就给王家和林家通了气。
  崔氏满心欢喜,悄悄去问林大娘的意思,林大娘苦着脸:“好是好,可我们没钱买啊。”
  “我家也没钱,杜嫂说,愿意让我们用工钱还,反正,杜秀才不在家,她的活儿多得很,她也乐意我们帮工。”
  林大娘想了又想,她和男人,还有孩子,有的是力气,若是能有个立脚的地儿,也是好事,便答应下来。
  丰娘捎信让丈夫回来一趟,和王家、林家去里正那里立了契书。
  一亩荒地,只有七吊钱,两家各圈了两亩,四面围了篱笆,林家种了些菜,王家买了猪和鸡。
  林大娘这一窝鸡孵出来,丰娘没留,让老林挑着担子去卖,已经到了晚春,只能再孵一茬小鸡,再晚,就没人买了,林大娘心急如焚,从家里的鸡下的蛋里,挑出一千四百多个鸡蛋,开了五个孵蛋床。
  这是个厚道的好女人,唯恐自己一家把东家吃穷了。
  林福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一顿饭能顶一家人吃,自从他到来,丰娘做饭都换了大锅,林大娘看丰娘一句埋怨都没有,这心里愧疚不已。
  燕然这边,看林大娘如此劳累,也是心中不忍,她劝娘亲给林大娘分成:“娘,林大娘孵蛋,大叔去卖,咱也不能把利润全拿了,一千四百多个蛋,也就能孵出一千二百只小鸡,卖四十八贯钱,娘亲不如只收四十六贯钱,多出的都是他们俩的,也不枉大娘辛苦一场。”
  孵蛋卖鸡有损耗,利润很难控制,燕然这一招,不仅丰娘的收入有保证,林大娘夫妇若是精心些,也有利可图,更重要的,让林大娘一家充满干劲。
  果然,林大娘先是推脱,说是利润就该东家得,最后看丰娘态度坚决,就特别感动,一心扑到孵小鸡的事业上,十几天下来,整个儿人都瘦了一圈。
  老林和儿子林福,也感念东家的好,不仅包下喂猪喂鸡砍柴挑水等等全部杂活,还帮着杜家锄地浇水施肥,燕然和娘亲本来忙得脚底板打后脑勺,上路都是小跑的,现在一下子松快起来。
  小鸡孵出来,竟然活了近一千三百只,创造了孵蛋成活率最高记录。林大娘夫妇和儿子每人挑个担子出去卖,辛苦了七八天,还剩下三百多个小鸡。
  小鸡已经长出小翅膀了,卖贵了没人要,便宜了,白白吃了几天食,有些亏本,丰娘一拍:“咱不是还想多留些吗?不卖了。”
  三百二十只小鸡,四文一个,共十二贯八百文,丰娘又收了林大娘三十三贯钱,其余的就是林家的收入。


第三十三章 慈母教女去学堂
  虽然林家人吃住都是杜家出,燕然也觉得这利润拿得多了。
  可林家人不这么想,辛苦一个多月,他们挣了五贯钱,加上丰娘给林大娘去年的工钱,他们在镇上买了木料,建起了三间茅草屋。
  有了房子,就算有家了,流浪了一年多的老林泪眼婆娑,对杜家人非常感激:“福儿他娘,还是你运气好,碰上这么厚道的东家,不然,咱一家还不知道在哪里漂泊呢。”
  林大娘连连点头:“我的命就是人家娘俩救的,要不,还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你们父子呢。”
  “咱好好干,东家是个厚道的,他们日子好过了,咱也跟着好过呀。”
  那边王家,看老林这么快就建起了屋子,也是羡慕不已,王力刚腊月里杀猪卖肉,也算有点积蓄,姚勤俭跟着丰娘卖杀猪菜,也挣了一贯钱,可他们却不敢花钱,毕竟林家人吃饭有杜家兜着,他们还得攒点以防万一呢。
  王力刚饭量大啊,林福那点肚子,到他跟前,根本就不够看的。
  “咱们怎的就没有林家的运气呢?投到了杜家门下,吃喝不愁。”崔氏跟男人念叨。
  王力刚摆摆:“别提这个,咱也算幸运的,跟杜家做了邻居,不然,你去年那一场病还不知道什么结局呢。”
  “嗯,这倒是,可惜今年没人做门帘了,杜嫂只接几个活儿,分不到我跟前了。”
  “算了算了,你有空去打点柴吧。”
  老母猪产了八个小猪仔,燕然一想年底就是十六贯钱,晚上做梦都笑得咯咯的。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特别快,转眼桑葚便红满枝头,这回,不仅是燕然,连丰娘都很认真地收集桑种呢。
  崔氏是个有心计的女人,也捡了不少的桑种,准备种到自家院子里,万一丰娘那边雇到人养蚕,她也能跟着养一养。
  虽然没有做门帘的收入,但二百多只鸡都开了窝,一天一百多个鸡蛋,就是三百文,日子比去年好过多了。
  夏天过了大半,开始下起连阴雨来,林大娘不得不天天清理鸡舍,在里面撒上石灰防潮,还让丰娘在镇上的药铺里,买了中药,碾碎了加在鸡食里,才算没有闹鸡瘟。
  张财主帮着杜仲德,找来一个会种桑养蚕的肖姓老人,说好一年包食宿,再加三吊钱。
  肖大爷来到山包的日子,刚刚下过一场雨,天气还阴阴的似下非下,他果然是个有经验的,看了燕然的桑田:“这种得太密,得移栽。”
  于是王家林家全都来帮忙。
  地力不足,收过麦子就没敢再种秋,刚好把猪粪鸡粪全都运过来,下到地里,翻了一遍土,便开始移栽桑苗。
  燕然只知道春天能栽树,见肖大爷果断让夏天移栽,吓了一跳:“大爷,这能活吗?”
  “能,能,这几天雨水多,树苗带了土过去,个个都能活,小娘子只管放心。”
  一亩桑苗,移栽开来成了四亩。
  肖大爷见燕然头,还有好大一袋子桑种,干脆把收获之后的油菜地也施了肥,耕种之后种了桑。
  还好这个季节雨水多,桑苗长势良好,偶尔遇到大太阳出来,肖大爷便带了燕然,在桑苗上盖了薄薄的草帘子防晒,竟然也没有晒伤的。
  “入冬以前,移栽开来,明年春天,东家就可以养蚕了。”
  燕然听了,特别高兴,只是心里还有些疑惑:“肖大爷,先移栽的桑苗太稀疏了。”
  “咳咳,小娘子知道还挺多的,移苗时我把顶尖都掐了,你没看到桑苗都分枝了吗?再长一长,就稠起来啦。”
  “哦!”燕然拍拍脑门,可不是这个理儿嘛。
  按燕然的计划,三年时间,家里的日子达到小康,今年是打基础的重要年份,靠着养殖攒下钱,冬天前建起蚕房,明年就能来个小飞跃了,没想到中秋前,丰娘拿着一个绣了花的小书包,让燕然读书去。
  “我不去,女孩子家的,读了没用。”
  丰娘急得跺脚:“怎么能没用呢?女孩子也得识字呢。”
  原来,陈家那边给杜伯俭捎信,希望儿子未来的媳妇能识字,村里传言陈家儿子不仅是个跛子,还是傻子,这消息等于印证了传言,杜燕娇大哭一场,想要退亲。
  杜伯俭如何肯答应?面对徐氏,他振振有词:“陈家那边,让咱女儿读书识字,将来,是要当管家娘子的,你难道不希望娇娇过门,能挺直腰杆吗?”
  徐氏想了想,也有道理,男人有能耐,女人有靠头,可婆婆却更有依仗,这三十年媳妇熬成婆,日子可真是艰难哩,女儿若能进门就管家,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杜伯俭还给徐氏画了一张大饼:“亲家公说了,要帮我在官衙寻个事儿做,不说别的,跟咱爹一样做个书办,也是不错的。”
  徐氏不难过了,反而掉头劝女儿:“这男人能干是好事,女人能干也是好事的,自己的日子自己过,那才更舒心,你是个聪明孩子,去读两年书,学会记账看帐,进了陈家的门,就分家,比娘这样成天奉承你祖母,还要来得好呢。”
  杜燕娇默默沉思,问了一句:“就跟二婶一样吗?”
  徐氏差点闪了腰:“你二婶那是什么日子?住的草屋,吃得野菜,跟你可没法比。”
  杜燕娇露出笑意,也不哭了,按着她爹娘的意思,女扮男装去了学堂。
  这杜伯俭贼损,胡家学堂管饭吃,他把女儿塞进去,不仅不交钱,还省口粮呢。
  胡家庄的村民一看,如醍醐灌顶,都想明白了,有胡宰丰这棵大树,县里的富户和小官小吏,都愿意和胡家人做亲,他们为何不让女儿读点书,也嫁个高门呢?
  于是,胡家乡学呼啦啦来了一群女生,虽然都穿着直缀装男孩,但校长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怎么办?愁了几天,校长请来一位女先生,在学校圈了一块地方,把女学生都放那里去了。
  这也是丰娘为何想让燕然去读书的原因,她当然不是稀罕胡家那免费饭食,就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能比别的孩子差了。
  没想到燕然就是不去:“娘,你和哥哥都识字,在家里教我就好啦,就是读书,那也等明年,咱家养了蚕,有钱再说。”
  丰娘感动不已,搂着燕然:“我的乖乖,跟着娘吃苦了。”
  燕然心里说:上辈子读了十几年的书,读怕了好不好?再说,如今世道,女孩子读书又不能科考,读也是白读,还不如踏踏实实帮着娘亲挣钱呢。


第三十四章 传手艺笼人心
  说来也怪,去年,丰娘做门帘,客户络绎不绝,今年却静悄悄非常的少,她干脆又买了几头小猪,这样,年底有收入,还有粪肥田,收豆子和谷子之前,丰娘接受燕然的提议,先在地里套种了白菜萝卜,等豆子谷子割掉,白菜萝卜都长出来了,秋雨又勤,追施了一遍猪粪,杜仲德沐休回家,用犁在没有禾苗的垄埝浅耕,既松土又能把肥压到土里,一举两得。
  白菜长得很快,赶冬天来临,虽然不能长很大,但在霜冻之前,两亩地也收了不少,丰娘挑了十几颗,用谷子秸秆做的帘子一卷,埋在土里,等冬天扒出来吃,多数都腌了酸菜。
  去冬的杀猪菜卖得实在好,燕然还想让娘亲今年再操旧业。丰娘见女儿小小年纪,事情安排的严丝合缝,十分欣慰,女儿的建议,也无条件依从了。
  没了丰娘做门帘带动,崔氏和王力刚收入也大为减少,靠着砍柴,仅够温饱,幸好他们养了些鸡,还有一头猪,年底应该有些收入。
  小鸡长大,事情就少了,丰娘安排老林脱土坯。就是用木头做框,把黄土放进去,用杵子砸结实,放着晾干,砌墙用的土砖。
  明年要养蚕,丰娘打算上冻之前,把蚕房建起来。
  肖大爷说了,草房都行,但必须能够保温、保湿。
  当地穷人建房子,墙基用石头,上面砌砖,大概一尺高之后,就开始用黄土打墙。
  打墙,就是在墙基上,架起两面木板,中间留下二尺宽的槽子,里面填上黄土,用石头做成的杵子砸实,然后再加土,再砸,填满夹板,便把板子拆开,升高后继续,一层一层上去,就成了墙。
  这样做成的房子,俗称干打垒,燕然前世,还在外婆家见过,后来农村富了,全都建了砖瓦房,干打垒就少见了。
  不过,在眼下这个时代,多的是干打垒建成的房子。
  等房子建好,墙面用石灰和上麦秸,厚厚涂抹内墙,屋里便洁白干爽,比外面的黄土墙面好看多了。
  就这样干打垒的房子,建了八大间,也把丰娘攒出的钱花得底儿掉,肖大爷还指挥着老林,在屋子的地面挖了槽子,万一春天倒春寒,要给蚕儿烧地龙。
  这样,蚕房地面就得铺砖,丰娘一时还凑不够钱,只好暂时停下来。
  这天,燕然跟着丰娘,从蚕房回家,小嘴巴叽叽呱呱说个不停:“娘,肖大爷说,明年春季若能抓得住,蚕房的投资就全部回来了,真的吗?好几十吊钱呢。”
  丰娘本来绷着脸儿,心里盘算什么时候能攒够钱呢,被女儿的问题逗得呵呵直笑:“你个小人儿,还知道几十吊钱。”
  “我怎么就不知道啊,你买木椽和桴子、檩条,我都在一边看着呢,还有石头啊,砖头啊什么的。”
  丰娘没说话,毕竟,明年能不能收回投资还两可呢,家里现在若不是有鸡蛋撑着,可就经济危了。
  其实,丰娘的点心还做着,每个月依然有二三百文的收入,人就是这样,只能高不能低,刚开始挣这么多钱的时候,她很欣喜,很满足,现在,卖鸡蛋的收入,一天都有这么多,她就看不上做点心的那点钱了。
  但是,丰娘并不以钱少,就停下不做,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有这份钱,总比没有的好。再说,有了这份钱,买粮食买饲料,也能办不少实事呢。
  这天,丰娘去磨绿豆粉,刚好碰上婆婆也在大磨盘前,正眉飞色舞地得瑟呢,今年,杜叔贵为慧家卖盐,夹带着偷偷贩私盐,挣了不少钱,丁氏穿了一件靛蓝府绸褙子,头上还戴了一根银簪,丰娘看到都是新货,嘴上不说,心里暗暗担忧。
  燕然看娘亲忧心忡忡,悄悄安慰她:“又不是爹爹做了什么不法的事儿,娘何必替他们担忧?”
  丰娘摇头:“就怕他们赖上你爹啊。”
  “娘,咱们自己也有嘴,他们要赖,咱们难道不会辩解吗?爹爹好歹还是秀才呢。”
  丰娘这才振奋了些,脸上郁色稍减,燕然还当娘亲放下这事儿了呢,谁知一回到家,丰娘便和卖点心返回的杜德广说了话:“他叔,我这里打算种桑养蚕,恐怕以后点心便做不成了。”
  杜德广嘴上客气:“八嫂的确太辛苦了,不做就不做了。”但想到自己又得闲在家里,眼神多少露出些郁闷。
  “他德广叔,你想学着做点心不?”
  杜德广都呆住了,七大爷也是聪明人的,哪里不想让儿子学艺?只是这世道,找个师傅不容易,尤其是杜德广这样有残疾的。
  “嫂子,你愿意把本事传给我?”杜德广问得结结巴巴。
  “嗯啊,不知小叔愿不愿意学。”丰娘心里也没底。
  杜德广腿不灵便,听了这话,噗通一声要跪了磕头,差点摔倒趴地上:“八嫂,我愿意学,虽然咱们是平辈儿,可今后,你就是我师傅,我对你,便对我娘亲一般样。”
  丰娘急忙闪开,不敢受此大礼:“快起来,快起来,这也不值什么,你愿意学,就教了你又何妨,别这样。”
  杜德广还是恭恭敬敬行了礼,当晚回家,给七大爷说了,第二天,七大爷七奶奶带着儿子,还有四样礼,七大爷好歹还忍得住,七奶奶拉着丰娘,眼泪都出来了,儿子有傍身的艺,他们老两口死也能瞑目了。
  燕然却奇怪,七大爷为何不让儿子读书,学些记账算术,给人做个账房也是好的,还是丰娘一句话让她明白了:“胡家庄的学堂都是免费的,人家好胳膊好腿的人不雇,谁要雇个残疾的?”
  “难怪七大爷和奶奶那么感激你了。”
  丰娘低声说了一句:“但愿是发自内心的。”
  燕然不懂娘亲为何这样说。
  要说杜德广,还真是个能发狠的,做点心,就得揉面,站在面案子前,一个时辰是少的,他只有一条好腿,头一回跟着丰娘学,累得汗水湿了夹衣,还是燕然好心,让王力刚帮着,给他做了个高凳子,让他可以适当坐一坐。
  杜德广学得快,一个月后,丰娘便轻松很多,每天早上和面,揉剂子,馅料的准备,等等,终于不用丑时就得起床,丰娘的脸色慢慢的红润起来,不那么苍白的让人担心。
  天冷了下来,王力刚摩拳擦掌想要杀猪,十奶奶亲自过来,问丰娘还去不去镇上卖杀猪菜。
  “不去了,十奶奶,不知德荣兄弟愿不愿意学做这道菜?”
  十奶奶当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杜德广学了丰娘的点心,她的确羡慕,可德广跟着丰娘卖了一年多的点心,怎么也有些香火情,她一家,才和丰娘打了几次交道啊,十奶奶扪心自问,觉得还没有让丰娘给出这么大回报的情意。


第三十五章 投桃报李有情义
  “仲德媳妇,你怎么不做了?”杜十奶奶试探地问。
  “我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的不好,再说,家里事儿也太多了,走不开。”
  杜十奶奶想到了丰娘那一大群鸡,还有十几头猪,比去年活儿是多了些,可今年不做门帘啊,怎的就忙得脱不开身呢?她大概想歪了,认为丰娘头有活钱,不愿意那么辛苦。
  “仲德媳妇,你要是把那本事教给了德荣,我们赚了钱,分你一半。”
  “不用,不用了,咱们是一家人,德荣兄弟有钱赚,我也高兴。只要我们有个万一,十婶儿肯帮忙就成呢。”
  杜十奶奶听懂了,丰娘把这艺教给儿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她有麻烦,自己得帮着。
  “仲德媳妇你放心,就是你没教德荣什么,你这边有事儿,老婶子也不会袖旁观。”杜十奶奶不是话说得漂亮,事实上,她平时为人也的确是这样的。
  “十婶儿的好,丰娘记在心里呢,丰娘也没别的能耐,若是德荣兄弟能看上我这个三脚猫本事,你就让他来学吧。”
  杜十奶奶特别高兴,脸上的皱纹就跟那层层绽开的菊花瓣,眼神别提多欢喜了。
  第二天,王力刚便开始杀猪,杜德荣过来帮忙,两人商量好价钱,杀猪的下水都归杜德荣。
  杀猪菜虽然只是一道菜,但里面用到猪血肠、猪头肉、猪大肠、猪肚子等,这些的清洗卤制,丰娘倾囊以授,杜德荣学了一个月,做出的味道才和丰娘的一般无二,这时候都进了腊月了。
  丰娘做出第一锅杀猪菜,就端了一盆送到了老杜大院。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丁氏偏心,虽然村里人都看不惯,但丰娘真的不给丁氏送,依然会让人指责不孝。
  不就是一盆菜嘛,送就送了,爹爹是秀才,不能传出坏名声,这是燕然的想法,她没想到娘亲做这些,还有别的意思。
  就算不卖杀猪菜,也不做点心了,腊月里丰娘依旧忙——家庭主妇,没有这个点儿不忙的,一家大小的衣服鞋子都得做,还得备点年货,这还罢了,偏偏有人凑热闹,竟然来了三个门帘。
  门帘已经绣好了,只让丰娘打络子缀上木珠,连珠子带工钱,每个能挣一百二十文,丰娘日夜赶工,用了七天时间交了活,眼看着小年都快到了。
  冬季母鸡都歇下了,没有卖鸡蛋的收入,蚕房那边为了赶工,地上的方砖都是赊欠的,砖窑的人见两月都未付账,来催促。
  丰娘刚好出了一批公鸡,正和鸡贩子交割,讨债的人就站在一边等着。
  鸡贩子拉着一牛车的鸡走了,丰娘一脸歉意的把刚收到的钱给了砖窑的人:“对不起,不是故意不给你的,真的是一时转不开,那边房子又想在上冻之前完工。”
  能收到钱,不白跑一趟,砖窑的人已经非常满意了,见丰娘这样一幅愧疚摸样,反而安慰道:“谁都有不凑的时候,我这也是没法子,年节要到了,烧窑的倒砖的,都得付工钱,人家也辛劳一年了,一大家子的嘴等着吃喝呢。”
  “真是不好意思,你点点,刚刚够你的。”
  丰娘里就剩五百钱,砖窑的人暗暗舒口气,他只要能把自己的钱收回来就好。
  到了腊月二十五,王力刚一天就杀了两头猪,那么多的下水,靠杜德荣卖杀猪菜根本用不完,丰娘带着林大娘一家,把那些都处理了,卤了好大一锅。
  林大娘期期艾艾地问丰娘:“这么多,不会都留下自己吃吧?”
  “明天还有呢,咱们哪里吃得完?”
  “那,不如让我家福儿他爹帮着卖了吧?”
  “好的。”
  林大娘眉开眼笑,东家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