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暖[封推]-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哪敢有丝毫异议。纷纷答是。

    那些个高门小姐更是小心谨慎,行事说话无一不妥帖规矩,不敢有半分逾矩。

    太后对几位略有好感的姑娘说了话。随后便将视线落在林昭言身上,淡淡道:“听说建安侯府今日来了三位姑娘,怎么才只有一位到场?”

    陆氏忙回话,“回禀太后娘娘,四丫头和七丫头刚刚不慎跌倒,唯恐怠慢了太后娘娘。便下去换洗,约莫很快能到。”

    太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又看向林昭言,“这是四姑娘吧?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

    林昭言本一直盯着鞋尖,此刻闻言,只好站出来,微微抬头朝太后看去。

    太后笑了,这回是真心的,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几分。

    她道:“果真是你,那日哀家多亏了你的善意提醒,否则现在大约要下去陪庆儿了。”

    庆儿是太子的乳名。

    林昭言的心“咯噔”一跳。

    众人也不可思议地朝林昭言望过去,一时间如临大敌。

    能让太后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位姑娘的本事不容小觑。

    皇后想到已逝的太子,抹抹眼角的泪水,问太后,“母后,这位便是你所说的,帮你逃过一劫的丫头么?”

    “正是。”太后颔首,朝林昭言招了招手,“你上前几步,让哀家好好瞧瞧。”

    端贵妃带着几分醋意道:“除了娡儿,母后可好久没对哪个丫头这样上心了,便是凌儿也没能得母后如此另眼相看。”

    她口中的凌儿是四公主千秋,不过十岁,却是唯一被皇上赐了封号的公主。

    她这番话不过就是个玩笑,只为告诉了众人林昭言所受的这个待遇是前所未有的,是想要利用旁人的嫉妒心至她于不义之地。

    林昭言没有害怕,不知怎的,她直觉太后不会选她入宫,便镇定地走上前。

    太后仔仔细细地打量她,上一次在灵运寺没有注意,只知道她穿了一身白衣,是个长得清秀干净的小姑娘,要说五官,她完全没有印象。

    得知她是建安侯府的四姑娘后,心中的滋味无法形容。

    十四年前的事情她一直存封在记忆深处,本不打算再忆起,可那日她轻轻柔柔的提醒始终在脑中回荡,鬼使神差的,就想要再见她一面。

    至于再见的这一面是为了什么,她一直没有细想。

    直到现在,此时此刻,看到林昭言如珠玉般剔透干净的眸子,方才明白,她只是想要确认,当年的选择到底有没有错……

    “那日真是多亏了你,哀家还没来得及谢谢你,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哀家都会满足。”太后收回了思绪,对着林昭言慈爱一笑。

    林昭言垂眸,恭敬道:“小女谢太后娘娘好意,惟愿太后娘娘今后身体康健、平安顺遂,小女别无所求。”

    太后又笑,竟拉过她的手,无比亲切地开口:“莫要跟哀家客气。哀家这条命是你给救回来的,便是赐你个郡主又有何难?”

    满场哗然。

    林昭言反倒松了口气。能给她赐郡主就证明不是要留她在宫里的。

    不过她也觉得古怪,按理就算她救了太后,太后也实在没必要这般小题大做,不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谢她,甚至亲口允诺可以满足她任何要求。

    到底是太后太重情义还是说有什么别的原因?

    端贵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太后如此着重你,可是旁人盼都盼不来的,你就莫要推辞了。”

    皇后竟也道:“你立下的功劳便是赐个郡主也无妨。”

    林昭言总觉得她们没安好心。

    多说多错,于是她垂下眸,不搭腔。

    陆氏在下面看得焦急无比,生怕林昭言会答应下来,那么今后他们整个建安侯府岂不会要给她行礼见安了?

    四丫头啊四丫头,太后那是给你脸面。你可不要真蹬鼻子上脸不懂规矩!

    正在此时,林若言和林行言在宫婢地带领下走了进来。

    她们身旁还跟着一个穿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的女子,眉目间皆是恣意飞扬。

    这种恣意却又跟林若言和林瑾明的不同,那不是傲慢,而是一种属于真正天之骄女与生俱来的气场。

    让人瞧着,不是反感,而是诚服。

    “皇祖母!”她不理会殿下众人,如一只花蝴蝶飞到了太后身边。

    太后弯眉轻笑。眸中满是宠溺。

    端贵妃训斥道:“凌儿,如此多贵客在场,你要注意言行。”

    原来这位就是端贵妃刚刚所说的并不得太后重视的千秋公主。

    太后却护住她。笑问:“你怎么有空来?”

    千秋公主无视端贵妃的“训斥”,只依偎在太后身边,“原本在跟小七她们谈论新一季春围狩猎的事儿,谁知她们硬扯到行装上,我觉得无趣,想着今日皇祖母这儿设宴肯定热闹。便来瞧一瞧。”

    说着,视线落到一旁的林昭言身上,好奇道:“咦,这位就是祖母替我们选的新姐妹吗?”

    太后笑,在众人紧张的神色中缓缓开口,“胡说什么,你若觉得无趣,这儿这么多世家小姐,你喜欢谁便找谁玩儿。”

    “皇祖母真好!”千秋公主笑嘻嘻地蹭了蹭太后的手臂,随后指着台下的林若言,道:“那是哪家的小姐?我来的路上与她无意间碰上,觉得她为人甚是有趣儿。”

    “凌儿!”端贵妃这回是真的动怒了。

    太后却依旧笑着,“她是建安侯府的五小姐。”

    千秋公主的脸色倏忽一变,讪讪道:“我知道了……”

    太后又笑,对林昭言说:“你若是还未想到要什么便先欠着,总之哀家承诺你一个要求。”

    林昭言应了“是”,恭顺地退了下去。

    “你们两位姑娘听说摔倒了,可好些了没?”太后转而对着林若言和林行言问道。

    林若言面色一喜,规矩答道:“小女多谢太后娘娘的关心,不过小女并无大碍,只是脏了衣服,换下便好,。”

    太后满意地颔首,“常常听你姑姑说她家的五丫头品貌端正,大方得体,从前你来宫里哀家也没额外召见你,如今连凌儿这般傲气的都夸赞你,哀家可真要仔细瞧瞧了。”

    林若言神色兴奋,迅速敛下激动之情,一步步朝太后走去。

    这边林昭言回到原地,周围立刻射来如剑般犀利的目光。

    她视若无睹,继续低头看脚尖。

    衣袖被人扯了扯,她回头,看到了一脸紧张的周宛瑜。

    周宛瑜凑到她耳边,悄声道:“就是她,就是太后身边那个小女孩。”

    “什么?”

    “就是她带头将七皇子推下去的。”


第六十章 事发


    林昭言讶异地看着周宛瑜。

    周宛瑜点点头表示自己没有说错。

    林昭言将视线移到上首明媚多姿的女孩身上,微微叹息。

    原来,也非善类。

    林若言一步步朝太后走去,随着她越走越近,太后的眉心也越来越紧。

    “你这身上染了什么熏香?”太后突然开口问道。

    林若言怔了下。

    熏香?她平日里倒喜欢熏一些玉兰花香,可得知了太后的喜好习惯,今日特意洗得干干净净,除了皂角的清香,什么味道都没有。

    哪来的什么熏香?

    林若言又仔细闻了闻,并未发现任何特殊的味道。

    她却不知道,对气味敏感的人,哪怕是一丁点的香味都能够闻出来。

    太后见林若言一脸茫然的神情,没有多说,只挥挥手道:“你先下去吧!”神色看起来有几分不满。

    林若言一头雾水,继而又觉得万分委屈。

    但她谨记刘氏说过的话,只好恭敬地退了下来。

    有宫婢过来说宴会厅都布置好了,太后便召了众人一同前往。

    出了大殿,石榴立刻拉过林若言,焦急道:“姑娘,您今日染了熏香?”

    “我没有。”林若言心里怄得很,道:“不信你闻闻,哪有什么香味?”

    石榴凑上前,果真没有闻到什么气味,只还是担忧道:“可太后她老人家不会平白无故这么说。姑娘您再找一找身上可有藏了什么香囊之类的?”

    她怀疑是刚刚换衣服的时候林行言或陆氏的那两个丫鬟动了手脚。

    林若言也想到了这一点,可这么多人在这里。她不能做的太明显,只好简单地摸了摸腰间和胸口,并未发现任何异样。

    “没有。”她回答,又道:“我觉得不大可能,刚刚我跟林行言是分开换洗的。又一直是你在服侍我,她们怎么动手脚?”

    石榴也只好敛下思绪,叮嘱道:“不管怎么说,姑娘还是要谨慎小心,莫要出了岔子。”

    她知道太后心里的人选是林五小姐,所以只要她不出大乱子,应该就没事。

    宴席摆在慈宁宫外的偏殿。

    诸位夫人皆按照品级站好,直到太后落了上座。方才行礼后坐下来。

    林昭言等贵女都坐在旁边的席位上。

    宫婢们一道一道地上菜。

    因只是个形式,吃得并不讲究。

    席间太后一直同陆氏等几位临近的夫人说话。

    不可避免的说到了太子和六公主。

    太后伤怀,皇后悲痛,各外命妇只好不断开解安慰,席间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相较而言,诸位小姐这边的气氛要轻松许多,虽不至于欢声笑语,但言语一片和乐融融。

    “林四小姐。你那日到底是怎么救了太后娘娘?我们大家伙儿都很好奇呢!”坐在林行言边上一位穿杏色衣服的贵女调笑着开口。

    林昭言知道她是承恩侯赵家的六姑娘,宫里的敬嫔是她的长姐。

    她平日里跟林若言尚算要好,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性子自然也是刁蛮霸道,目中无人。

    这种人倘若不让她如意,可不会善罢甘休。

    感受到周围传来好奇的嫉妒的目光,林昭言笑了笑,回道:“是太后娘娘重情重义。我只是简单提了个醒,举手之劳,不曾想太后娘娘竟铭记至今。”

    “提醒什么了?竟有这样的好事儿!”旁边一位姑娘也忍不住开口,话里带着些酸意。

    “告诉太后换一条路走,另外一条路山体塌方了。”林昭言淡淡回道。

    她既没有撒谎,却也没有将全部的实情都说出来。

    的确是塌方了,可却不是在提醒之前。

    在场众人听不出林昭言的弦外之音,只觉得不甘。

    赵六道:“林四小姐还真是好运道啊!”

    可不是嘛,不过就是件舌头打滚的事儿,竟就让她得了太后如此的另眼相看!

    林行言见众人如此打趣林昭言,心里生出一股气。

    她再不喜欢林昭言那也是她的事情,由不得旁人欺辱!

    于是她斜睨了一眼赵六,冷冷道:“这运道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就算有,也要能把握住机会,又有几人会这么好心提醒一个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呢?”

    此言一出,众女纷纷住了话音。

    林若言说得极对,人们都羡慕别人所得到的,殊不知,当同样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未必抓得住。

    林昭言望着林若言,微微一笑。

    林若言却侧过脸不理她。

    赵六先是微微错愕,而后恼怒了起来。

    这林行言不是一向瞧不起自己这个寡言木讷的嫡姐么?为什么还要帮她?甚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暗讽她,实在太让她下不来台了!

    可这是在宫里,她心里再有气,也发作不得。

    林行言在一旁看着,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她正愁如何才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这赵六就出现了。

    如此借力打力,是老天爷都在帮她呢!

    再看太后这边,已经转移了伤感的话题,气氛一下子活络起来。

    也有人打探林昭言救了太后的事情。

    “太后娘娘,您说的建安侯府家的四姑娘救了您一命的事儿,到底是什么?我同诸位夫人都很好奇呢!”

    “是啊,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竟能救下太后您老人家,当真是不可思议。”

    这话说得不错,林昭言是个弱女子,太后就算出宫身边也有暗卫相护。到底能发生什么事儿才会叫林昭言救了太后?

    太后含笑望着众人,并不回答。

    还是周皇后答道:“诸位想偏了。这救人可不一定要靠拳脚,便是一张嘴也能救人。”

    “一张嘴?”

    周皇后便将林昭言那日是怎么救下太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众人皆不可思议。

    “此话怎讲?林四姑娘竟然能未卜先知,预测未来吗?”

    还有人问陆氏,“你家的四姑娘还有这样的本事?未免太奇了些!”

    陆氏也是惊愕不已。

    回想从前在侯府,四丫头也常常一语成谶。这才得了不会说话、乌鸦嘴的坏名声。

    可那不过是小打小闹,便是有时死了个丫鬟也无人会觉得怪异。

    但这次,竟然救下太后了么?

    虽然四丫头在方公公面前解释是听了灵运寺僧人的话,但窥皇后所言,那可不是什么灵运寺的功劳!

    这四丫头,莫不是真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吧?

    陆氏怎么想怎么不可能,于是压下惊惧,笑着答道:“诸位都误会了。那可不是我家四丫头的功劳,而是灵运寺的高僧说的呢!四丫头也就是随耳一听,便记下了。”

    “可她不认识太后娘娘竟知道太后是从东面而来,这也挺了不得的。”有人似笑非笑地开口,“倘若真是灵运寺的僧人所窥测出,那又为何不告知众人?要知道那次塌方死了几十人,这样见死不救,可不是出家人所为。”

    这话说得有些意思。细细品味,倒像是林昭言根本不是有什么善心,而是早知道太后是太后。才会故意奉承。

    陆氏虽不喜林昭言,但也由不得外人这样诋毁侯府姑娘的闺誉。

    她脸一冷,肃然道:“赵夫人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家四丫头不说人品有多贵重,但也绝不是那等心思深沉的小人。这世上能未卜先知的人有几个?除了前朝的神算子玉伯通,几百年来也没再出第二个。我家四丫头又哪有那样的本事?我看就是灵运寺那些僧人推测出这个结果,但又不确定怕造成恐慌,这才私下说说恰好被四丫头听到了而已。”

    神算子玉伯通的下场,在场的各位夫人都知晓,所以就算再嫉恨林昭言被太后重视,也不好继续说下去,没得到头来真闹出什么人命。

    你要真说林昭言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她们头一个不会相信。

    太后冷眼看着这场戏,唇角沁出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气氛正僵硬间,有一名身穿粉色宫装的宫婢匆匆走了过来,神色凝重。

    她几步走到太后面前,恭敬福身,“太后娘娘。”

    太后瞥向她,蹙了蹙眉。

    这宫婢是贴身服侍皇上的。

    皇后和端贵妃也看了过来,眉心微微拧起。

    太后宴请外命妇,皇上一向不干涉,此次却是着宫婢前来,想必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什么事?”太后问道。

    那宫婢躬身在太后耳边低语了一番。

    太后的眉心骤然蹙紧,立刻朝一旁的千秋公主看过去,眸中全是不满。

    千秋公主猜到了所谓何事,心中一颤,迅速低下头去。

    好在太后并不打算现在跟她算账,只对众贵妇道:“哀家有事要离开一下,诸位慢慢享用,若是等得无聊,也可以四处逛逛,东面有片竹林,风景煞是好看。”

    众贵妇颔首,目送着太后离去。

    太后一走,端贵妃就将千秋公主扯到一边,冷声道:“你又给我闯什么祸了?”

    千秋公主支支吾吾的,好半响才道:“我,我和小七她们把七弟推到荷花池里去了。”

    端贵妃大惊失色,“你真是昏了头了!”


第六十一章 面圣

    倘若这是从前也就罢了,可刚出了太子和六公主的事儿,太后正是悲痛之际,对几位龙子皇孙格外关切重视,便是平日里不受宠的那几位也多有照拂。

    现在千秋公主将七皇子推到池子里,太后可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睁一眼闭一只眼了!

    千秋公主不服气地仰头,“谁让他先招惹我们的!不过是个下贱女人生的孽种,也敢和我们顶嘴?他这不是活腻了是什么!”

    端贵妃气得不行,但现在不是发作的时候,只好暂时忍下,问道:“你们是在哪儿把他推下去的?可有别人看到?”

    皇上是肯定知道了这件事,但应该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否则他找的就不是太后,而是她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瞒过皇上。

    千秋公主摇摇头,很笃定地开口,“没有人看到,我跟小七把他推下去又叫了陈公公把他救上来,之后便走了,整个过程中并未看到人。”

    “这就好。”端贵妃轻轻颔首,倘若真有人看到了这一幕,可不要怪她心狠手辣了!

    “待会儿你父皇问起你,你就说他是失足落水,或是装什么都不知道。总之,你皇祖母定还是站在你这边的。”

    太后的惩罚无足轻重,就怕皇上……

    皇上对那两个贱人母子的宠爱简直不可理喻!

    她想起外厅的林若言,眸中的冷意越来越浓。

    这建安侯府的人,休想要有一个进宫。否则,她绝不放过!

    

    慈宁宫的正殿内。有一名穿蓝地平金绣龙袍的中年男子正痛心地望着太后。

    他正是大燕国最尊贵的男人——惠阳帝。

    “母后!你到底还要偏袒她们到什么时候?睿儿也是皇孙,也是您的孙儿,他做错了什么要遭到如此对待?从前那些小打小闹也便罢了,这一次可是差点闹出人命!”

    太后的神色淡淡的,“谁又告诉你他是被人害的?这件事尚未调查清楚。你就跑过来质问母后,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做母亲的!还是说你被那女人迷得团团转,不仅忘了你身为人君的尊严和责任,更忘了身为人子的孝道?!”

    这是又翻出了从前的旧账。

    皇上更气,“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一码归一码,能做出这等心狠手辣之事的人,将来长大了更是祸害。我大燕皇室留不得这样的祸害!”

    太后看皇上决然愤怒的眼神,想到了十几年来他也是用同样的神色说了差不多的话。

    大燕皇室留不得血统不明的子嗣,所以要赐死那尚才出生了一刻钟的婴儿。

    “心狠手辣?衡儿,要论心狠手辣,母后自问没有人比得过你!”太后抬首,缓缓开口。

    当年他登基之初,就铲除了对他不利的手足兄弟。杀的杀,赶的赶。弄得现在整个盛京只留下一个萧王爷。

    还是她据理力争又因为萧王爷手握重兵,他怕他在封地固封为王,才会将他留守京中以便监视。

    “我知道母后向来瞧不上我。便是我已登基多年,母后您心目中永远也只有五哥!只认为他才是真正能承继父皇大统的人!”

    皇上口中的五哥便是如今的萧王爷。

    太后苦笑一声,悲怆道:“这么多年来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你五哥为你所作出的隐忍退让,你还不知足?衡儿,人在做天在看。你这是要将母后逼到什么境地?”

    皇上看着太后,不说话。

    太后又道:“我甚至为了满足你一己私利,替你做下那等伤天害理,不顾脸面的行为,你却连母亲那一丁点微薄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皇上冷冷道:“睿儿母子这些年来所受到的屈辱,朕都睁一眼闭一只眼,这就是朕为报答母后做出的最大让步。倘若这次不罚,下次怕朕见到的,便是睿儿的尸首。”

    他突然用了朕。

    太后知道皇上这次是铁了心要调查到底。

    “你要怎么查?”

    “那些宫婢说,发现睿儿晕倒在草丛中的是两位衣着精致的小姐,朕知道定是母后邀请来参宴的那些个小姐。所以……”

    “好了,你别说了,哀家明白了。”太后打断了皇上的话,“哪两位小姐?你尽管去问,尽管去查。”

    皇上唤了守在门外的两名宫婢进屋,“你们一会儿去慈宁宫偏殿将今日那两位发现七皇子的小姐带过来。”

    那宫婢应了是,躬身退了出去。

    屋子里又只剩下太后和皇上二人,太后望着皇上,望着他坚毅冷峻的面庞,心底生出一股浓浓的悲哀。

    “便是你查出来又能如何?倘若真是其他皇子公主所为,你也要杀吗?”

    皇上不说话。

    太后又道:“你也说了,睿儿是我的孙儿。那么,其他的皇子公主就不是你的孩子你的骨血?在你眼中,是不是只要不是你在乎的,你就都可以舍弃?”

    就譬如周皇后,当年周家势力庞大,周皇后的兄长统领禁卫军,父亲又任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是人人竞相巴结的对象。

    皇上利用一切手段娶了周皇后,果真得周家相助顺利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