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暖[封推]-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办?能怎么办?从来都是她一厢情愿,从来都是她自欺欺人,明明成亲前什么都已经知道,偏偏还是让自己爱上了他,偏偏还是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他。

    怨得了谁?

    太后吗?故意制造机会让她爱上他。

    父亲吗?明明知晓一切却装作一无所知。

    不,那些人虽然有错。但真正错的还是她自己,她太不自量力,以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结果,耗了整整十四年。

    现在,要后悔,为时已晚。也只能继续,自欺欺人。

    “放心吧。母亲今日也只是一时气急,以后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林昭言回到了院子里,曼双小心翼翼地接过懿旨,拿着它左顾右盼,就是找不着好的地方把它放起来。

    “随便放在柜子里。不过是一块布,又不是什么宝贝。”林昭言淡淡开口。

    这话可是大逆不道!

    曼双瞪大了眼睛,“姑娘。这话可不能胡说八道!等闲人家哪里见过太后的懿旨,这都是要当宝贝供奉起来的!”想想,又拍了拍脑袋,“您瞧我这记性,现在您不是姑娘了,而该称呼为县主。”喜滋滋的样子。

    林昭言“扑哧”一声笑,“你若是想让我成为众矢之的,以后就这么叫我吧!”

    曼双愣愣的。

    刚掀开帘子进了屋的曼华接话道:“傻丫头,枪打出头鸟,太后是抬举了姑娘,但姑娘同七姑娘不一样,她将来还是要在侯府生活,这样的抬举只会给姑娘招来嫉恨和麻烦,姑娘这是要低调行事,才能在侯府立足。你这么一口一个县主的,好像别人不知道姑娘多能耐似的。”

    曼双恍然大悟,“奴婢明白了,以后还是叫姑娘吧,还顺口呢!”

    林昭言又笑,是真的被逗乐了。

    曼华望着她终于展露的笑颜,轻轻叹了口气,“姑娘,奴婢刚刚在院子外等了一会儿,并没有看到夫人同老爷。”

    “哦。”林昭言的表情并无多大变化,心里却是松了口气的。

    她现在的心情很不好,虽然知道要冷静,但憋了八年的气不是说消就能消的,她又不是包子圣母,真能任人随意搓圆捏扁还宽容友善!

    她怕自己会对林琛或刘氏说出什么尖酸刻薄无法挽回的话来,所以还是等过了这阵子,她能找回些理智的时候再说吧!

    林昭言往荣寿堂出发的时候,林行言早已经到了,正跪在堂下听林老太太的教导,什么“入了宫要懂得是非分寸”什么“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谨记自己的建安侯府的人”什么“多跟你姑姑走动走动,她会帮助你”之类的话。

    林行言很认真地听着,不时还点点头应和林老太太的话,等林老太太都说完了,她才鼓起勇气开口,“祖母,行儿就要入宫了,今后要见到你们就难了。能不能,能不能将我姨娘从庄子上接回来?行儿想在入宫前见她最后一面。”

    林行言从来没有在林老太太面前为宛姨娘求过情,这并不是因为她冷血无情,而是她清楚的知道,她在没有任何资本的情况下,求情,不但不会让林老太太放了宛姨娘,反而会将对宛姨娘的厌恶牵扯到她的身上,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

    只有现在这种情况,她飞黄腾达了,她有了求情的资本,林老太太才会给她面子,放了宛姨娘。

    果然,林老太太沉吟片刻,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你娘在庄子上也好些时日了,想必该反省的也都反省了,待明日祖母就派人把她从庄子上接回来。”

    林行言欣喜万分,立刻跪下谢恩,“行儿谢祖母恩典!”

    林老太太满意地笑了。

    七丫头八面玲珑,心思深沉,的确是入宫的好人选,而且,牺牲了她,也没人觉得可惜。

    外面有丫鬟通报,“四姑娘来了。”

    林老太太的笑容一敛,心情瞬时变差。

    四丫头就是个祸害,好端端的喜事,因为她,全变味了!

    她竟然还害的一向相敬如宾的老三夫妻吵了起来!

    林昭言进屋的时候,正感受到林老太太望向她的犀利目光。

    她视若无睹,恭敬地上前请安。

    “你母亲跟你父亲是怎么回事?”林老太太开门见山地问道。

    林昭言倒是诧异了一下,她以为林老太太会跟她说一些什么“当了县主也不要恃宠而骄”的大道理,没想到竟是问她林琛和刘氏的事情。

    她该怎么回答?说自己的父亲跟母亲闹着要和离,而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林昭言苦笑了一声,垂下眸,淡淡道:“诚如祖母所闻,他们置气了。”

    “为何?”

    林昭言勾了勾唇角,“昭儿也不知道为何,祖母不妨亲自去问一问父亲或母亲。”

    林老太太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她这么问并不是指望林昭言能告诉她什么,而是想看林昭言对此事的态度。

    这么看来,这件事还当真牵扯到她了。

    她召来了荣妈妈,低声吩咐了她一番,又道:“注意防着侯夫人,她近来是越发没有规矩了!”

    荣妈妈应了是。

    林老太太就没有再说什么,只对林昭言和林行言道:“一会儿入宫谢恩的时候,祖母陪你们一道儿去。”

    不一会儿,三人便收拾好了朝皇宫出发。

    这一次,林老太太和林昭言林行言三个人并一辆车,倒是避免了一些挖苦讽刺的话,一路上都很安静。

    林行言已经从嫉妒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她觉得,就算林昭言背封为了县主那又如何?不过只是一时的荣耀,而她则不同,她是要入宫陪在太后娘娘身边的人,只要尽心服侍太后,将来不要说是县主,郡主公主都比不上她!

    月朗风清,流光月皎,悬挂着薄暮灯笼的单檐双架马车径自朝皇城而去。

    因为只有建安侯府一家,太后特意关照可以直接放行,马车就一路驶向了慈宁宫,在西侧门外停了下来。

    几人在宫婢的搀扶下下了马车,一直等候在宫门外的方公公便立刻迎了上来,笑着恭维了一番。

    太后在慈宁宫偏殿的暖阁内,方公公一路领着她们过去,路上遇到的几个宫婢都很恭敬的福身,“林老太太安好,安阳县主安好。”

    没有给林行言打招呼倒不是她们忘了,而是林行言现在的确还没有资格让太后寝宫的宫婢放下身段。

    林行言握紧双手,在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将她们所有人都踩在脚下。

    夜深暮合,慈宁宫的廊檐下挂着散发鹅黄暖光的薄纱灯笼,柔柔的光一洒,减淡了几分皇宫里的沉霭和肃穆。

    身着精致宫装的宫女手提着琉璃灯盏,领着她们走到了偏殿门外。

    “林老太太,两位姑娘,进去吧!”方公公在此止了步子。

    太后此刻正坐在黄花梨木镌刻镂空花鸟图案的交背椅上,手里捧着本书静静地看着,拿着云绫锦绘美人图案上嵌翎羽东珠大屏扇的宫婢侍立在两旁轻轻地扇着,空气里全是香檀木的气息,便是在这燥热的夏日都给人一种安宁镇定的感觉。

    听到宫婢通报的声音,微微抬了抬下巴,缓缓出声,“来了?”


第九十九章 婚事

    林老太太首先上前给太后行了礼,恭敬唱道:“太后恩典感激不尽,臣妇特领着两个丫头前来谢恩。”

    林昭言和林行言也赶忙跪了下来,嘴里说了一通恭维感谢的话。

    太后不疾不徐地从椅上起身,微一抬手,“都起来吧!”

    林老太太先行起了身,随后林昭言和林行言也跟着起身。

    太后依旧牢坐在高台上,一双犀利的凤眼朝底下的林行言扫过去,“你府上的七丫头聪慧伶俐,又稳重守礼,像极了从前的小六,今后跟在哀家身边,也能一慰哀家的相思之苦。”

    林老太太笑着道:“七丫头在府上就以谦逊懂礼颇得众人的欢心,如今能入了太后的法眼,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林行言眼睛一亮,也跟着朗声答道:“小女谢太后赏识,小女今后一定会尽心服侍太后娘娘。”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丫头很好,虽然是庶女,但身上没有一丁点庶女的小家子气,可却又有庶女的不甘和野心,加以调教利用,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助手。

    “既然她要进宫,这身份就要改一改了,毕竟是承了小六的位置,皇室宗族里万万没有地位低下的孩子。”

    这是在指林行言庶出的身份。

    公主庶出和贵族庶出不一样,公主再庶出那也是皇帝的孩子,血统高贵,不容抹杀。

    贵族中的庶出,说得难听一点,便是连公主身边某些得宠的宫婢都不如。

    林行言这庶出的身份。一定要改。

    林老太太完全明白太后的意思,她也打算把林行言记到刘氏的名下,反正只是个姑娘,对刘氏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害,她也没有理由不愿意。

    “臣妇明白,即日便会着手去办。”

    太后满意地颔首。

    林行言眼睛又亮了亮。

    林昭言却暗暗冷笑。太后今日给了林行言多少荣耀,她将来就会收获多少痛苦。

    那个梦,绝不仅仅是个梦。

    “月华近日来身子好了许多,林老太太你也很久没见她了,不妨今晚去见上一见,以慰你们母女的相思之苦。”

    太后如此人性地让林老太太去见静妃。让林老太太本人怔了怔,不过还不会傻到去推脱拒绝。忙叩谢了一番,在宫婢的带领下出了大殿。

    没有了林老太太的陪伴,林行言正紧张得不知所措,在努力想一个既可以聊下来又可以让太后对她更产生好感的话题,便听太后道:“行言。”

    “小女在!”林行言连忙站了出来,充满期待地看着太后。“太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小女一定竭尽全力办好。”

    这是已经将自己融入了皇宫,把自己当做太后身边的一份子了。

    不过这积极坚决的架势。怎么看都像是个来应聘的婢女。

    侍立在太后身旁的几个宫婢都忍不住垂首失笑。

    林行言却浑然未觉,依旧兴奋又期待地看着太后。

    太后勾唇笑了笑,“诶,不急,这种事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从前没来过皇宫,以后既然要住在这里,势必要将皇宫里的路线地形都摸清楚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儿个就让几个宫婢陪你先把慈宁宫摸清楚吧!”

    夜色渐浓,宫里虽然四处悬挂上了宫灯,但依然昏昏暗暗得辨不清景色,选在这种时候出门看地形当真是个借口和笑话。

    太后这明显是要支走林行言。

    林行言却被兴奋冲昏了头脑,一心想着今后可以住在皇宫,以后就能够飞黄腾达了,于是很欢快地应了是,在宫婢的带领下如同一只羽毛全开的骄傲孔雀,昂首出了大殿。

    大殿内只剩下太后同林昭言了。

    林昭言依旧安静地垂首立在殿下,从开始到现在,她除了例行说了那些必须要说的话,就再没有说过一句话。

    她心里是紧张的,方公公的提醒言犹在耳,太后不可能无缘无故封她为县主,想必现在是来解答她的困惑的。

    果然在她吸吐了第三口气的时候,太后晨钟暮鼓般的声音在大殿内缓缓响起,“安阳……”

    安阳……

    不是林昭言不是四丫头,是安阳,安阳县主。

    林昭言有一瞬间几乎不敢确定太后是不是在唤她,只低垂着头,目光死死地盯着鞋头那颗莹润剔透的南珠瞧。

    盛京城内的小姐时兴在鞋头缀一颗东珠或南珠以彰显身份,这是前两年从江南富庶之地传来的。

    侯府的姐姐妹妹也跟着学,拿着搜罗来的珠子让手巧的丫鬟缝上去,穿上曲裾裙袂,走路间那颗珠子若隐若现,十分讨巧。

    林昭言从来没弄过这玩意儿,只要她不想,是没有人会替她想到的。

    直到前阵子,入了太后的法眼,林老太太怕她时常会被召唤入宫,许是不想被太后发现侯府苛刻了她,送了一水儿漂亮衣服来,还有春夏秋冬四季全套的绣鞋,每一双上面都缀上了这样一颗上等南珠。

    走在外面,她这一身行头,没有人会相信她在府中那样不受重视。

    想到这儿,林昭言苦笑了一声,谁说她没有沾到太后的光?

    上位者的重视,总会带来无限的好处。

    只是,这份好处背后伴随的将会是镣铐枷锁,尸骨血海。

    “你上前来,哀家有话要同你细细说。”

    林昭言不敢拒绝,她摆直了身子,将碧青绣竹叶的裙裾微微一挑,抬脚,一步一步朝殿上走去。

    寝殿两旁立满了莹润光华的鹅黄灯盏,映得满屋子的流光溢彩,她鞋头的两颗南珠折射出耀眼的光亮,深深刺目。

    太后坐在殿首眯着眼睛看她,十三岁的小姑娘,单薄瘦弱的身子,透过低垂的头明明可以看见那紧抿的泛白的嘴唇,脚下的步伐却不见有一丝慌乱,每一步都无比稳妥。

    她突然忆起十四年来,那个被命运选择的女人,也是这样,明明害怕到不行,却用最坚决最坚定的口吻说:“放了他们,一切由我来负责。”

    一个柔弱的女子尚能做到这种地步,她当真觉得那些为了权力地位而牺牲女人的男人虚伪恶心到了极点!

    可又有哪个帝王,没有算计过他的枕边人?

    太后又想起了先帝,为了防止外戚专政,挑起她们秦家与顾家的争端,两厢制衡,结果的确压垮了顾家,却也葬送了他那一生最爱女人的性命。

    她秦氏从来就不是心狠手辣之人,否则不会留她那儿子存活至今,也不会赶他那儿子去陇西封地,要得就是他远离争端,别再像他那娘一样被至爱害死。

    现在,她要将自己儿子犯下的“罪孽”送到他身边,他体谅她的用心良苦,该是会善待的吧?

    太后微微笑了起来,笑容带着几分苦涩。

    她是踩在死人骨头上才坐上的这个位置,临到老了,却越来越心软,越来越心软了……

    “太后娘娘。”林昭言轻轻柔柔的喊声唤回了太后的思绪,她抬眸,便看见清丽秀雅的女孩子规矩地立在了她身边。

    “好孩子。”太后笑了,不自觉就拉住了她的手。

    林昭言身子一颤。

    “别怕。”太后拍着她的手轻轻安慰,“你不要害怕,哀家是不会害你的。”

    林昭言咬着唇,低低应了声“是。”

    无论是陆言之对她的暧昧还是太后对她的喜爱,她都觉得自己置身于迷雾之中,看不清摸不透。

    太后耐心解释,“哀家知道你是个低调内敛的孩子,不喜与人争锋,定觉得哀家封你为县主是害了你,可你能想到这点哀家难道想不到吗?”

    “……”林昭言一时竟不知如何回话。

    太后又道:“把你留在侯府当然会招来嫉恨和麻烦,但倘若让你离开盛京呢?离开了盛京,离开了侯府,离这些人都事都远远的,你可以重新开始你的人生。”

    “太后娘娘!”林昭言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太后。

    太后这是,这是要把她送出盛京吗?

    她虽然在侯府不受宠,但在侯府有她最亲最爱的家人,她还有曼双、曼华,还有父亲,还有母亲,还有不懂事尚需要人提点的亲妹妹!

    她不能离开盛京!

    “太后娘娘,小女不想离开盛京,不想要重新生活,小女这样很知足!”林昭言几乎是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她真很害怕太后要自作主张送她离开。

    “便是特意赶制出来的衣裳行头就叫你满足了么?”太后说道。

    林昭言的眼睛瞪得更大,手里扯着内里露出半截的没来得及绣花的云绫锦衣袖,心里的惧意越来越浓。

    太后知道她不受宠,知道这些华光艳丽的衣服是新赶制出来的,她心疼她,所以要将她送走,去一个新的地方过自在快活的日子?

    如果没有林琛,没有那些她心底尚还牵挂的人,她一定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

    可是,没有如果。

    “满足。只要能在父亲和母亲身边,小女就满足,再别无所求。”

    “便是让你嫁人都不愿意?”

    “……”林昭言一时没反应过来太后的意思,愣愣地看着她。


第一百章 答应

    太后失笑,“傻孩子,你以为哀家要送你去哪儿?不是嫁人,哀家也没有资格将你送走。”

    嫁人?

    太后要帮她赐婚?!

    林昭言吃了一惊。

    太后既然要封她为县主,那这个赐婚的对象一定身份高贵,否则她配不上他。

    可她林昭言在侯府再不受宠,在外人眼里看来那也是百年世家建安侯府的正统嫡出,配哪个又是配不上的?

    好像也只有,皇子王孙了。

    林昭言第一个反应就是萧岐。

    “太后,我……”她吓得连敬语都忘了,急冲冲道:“我恐怕配不上。”

    太后又笑,“哀家还未曾说是谁呢?你就知道自己配不上?”

    林昭言一时间六神无主。

    会不会是萧岐?如果真是他该怎么办?

    那一日他冷冷的警告还言犹在耳,她无法想象今后要跟这样的人过一辈子。

    这个男人,为了得到所想要得到的,无所不用其极,任何人在他眼中只划分为可利用和不可利用两种,他从来就没有同情,也丝毫不觉得对付女人可耻。

    他只在乎最终结果能得到什么。

    他冷血得不像是个人。

    她想若是她以后跟他有什么利益冲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她。

    “我……”林昭言决定不管什么大不敬的罪名,她今日就算拼死也要回绝了这门婚事,她绝对不可能嫁给萧岐!

    太后却抢在她之前开口,“哀家要将你指婚给端王世子,端王属地远在陇西,路途遥远,你若是嫁过去了,日后要回一次盛京也就难了,可不是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么?”

    太后这样说着,心里越发觉得这门婚事妙不可言。既可以让林四远离争端,避免日后因为她而引发不必要的混乱,又可以让端王跟朝廷扯上关系,他将来做任何事也要掂量掂量。

    虽然她清楚知道端王不会做大逆不道的事情,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林昭言这回是彻底蒙圈了。

    她僵在原地半响才找回了一丝自己的思绪,“端王世子?”

    不是萧岐就好,不是萧岐谁都行。这是林昭言的第一反应,而后又仔细回味了一番太后的话,端王远在陇西,那么她今后就要去陇西过日子了?

    陇西地处偏僻,环境恶劣,并不是富庶的封地,据说端王是当年太后死情敌的儿子,所以才会给了他这么一块鸟不拉屎的封地。

    但她却觉得甚好,在皇家,你若是没有资本去争那高位,越不受宠才活得越久,毕竟帝王要服众,也要讲求家常lun理,一般对皇帝没有太大威胁的皇帝都不会杀了,否则这天下的百姓就要闹翻天了。

    谁想要一个昏君暴君?到时学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那可就晚了。

    所以,端王这样胸无大志的,很安全,真的,太安全了。

    而且,太后赐婚,端王为表示尊重,是不可能在明面上跟她过不去的,她不用担心各种争宠吃醋,只要能装糊涂,跟端王世子相敬如宾就行了。

    这就是她所求的顺遂。

    “对,端王世子,等今年除夕,哀家会特召端王一家进京朝圣,也会把你喊了来,哀家会亲自替你们赐婚。”

    林昭言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但终于肯相信,太后是真的为她着想的。

    鼻头有些酸涩,她跪下身,哽咽道:“小女谢太后费心,只是不知何以为报。”

    “要回报做什么?只要你过得开开心心的,便是对哀家最大的回报。”

    林昭言鼻子更酸,却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太后她,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真的是因为她那日救了她吗?

    “好了,你去吧,你祖母和七妹哀家已经派人吩咐她们在仪门外等你。哀家招你来入宫就是为了告诉你这件事,你心里清楚就好。”

    林昭言点头应了是,又一步一步从殿上退了下来。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步伐一扫沉重压抑,带上了轻快和憧憬。

    鹅黄宫灯轻洒轩榭,琉璃碧玺相映程晖,林昭言一身柳碧色苏绣印花裙裾,在重重灯影下,就如同一只淬了墨汁的花蝴蝶,沿着蜿蜒长廊,蹁跹飞舞。

    红漆落地,青砖铺就,月色下,她的身影渐渐远去。

    “那位便是新封的安阳县主,建安侯府三老爷的嫡长女。”

    “她便是那刘氏为他生下的嫡长女,与我的心儿一般大小。”

    亭台月色下,荫郁花树中,传来一道淡淡的女声。

    须臾,便从回廊旁走出来一个人影,借着柔淡的灯光,可以看清是一位面容秀丽干净的少妇,正是这后|宫最得宠的女人呢——宛妃。

    她口中的那个心儿,则是她十四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