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老夫人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看了众人一眼,轻声道:“否则,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有样学样,看谁不满便调唆人家家里的下人钻空子害主子呢?谁家还没个孩子?何况这手段的确太下作了,又是在王爷大婚的日子里,实在是不可原谅。”
  ………………………………


第590章 谈判
  夏老夫人的丈夫位高权重,她自己又是个从来没有丑闻的正直的老太太。
  她一说话,那些原本也没打算出声说话的诰命夫人们登时更加闭紧了嘴巴,唯恐被牵扯进去。
  唯有长安长公主眉头微微皱了皱,她知道夏老夫人这些话都是冲着她跟仙容县主来的。
  之前老王妃虽然也帮卫安说话,可是毕竟老王妃明面上带过卫安那么多年,大家会觉得老王妃是在偏帮卫安。
  可是现在夏老夫人站出来,局势就又不一样。
  郑王咳嗽了一声:“老夫人这样明事理,实在让小王佩服。”
  言下之意,若是长安长公主还要胡搅蛮缠,那就是她不明事理。
  实在是欺人太甚。
  仙容县主委屈的眼泪都掉下来,眼泪汪汪的看着郑王险些哭出声:“舅舅……我真的没有……”她觉得委屈,上前去拉郑王的衣摆,哭的眼泪连连:“我没有……”
  郑王从来只知道自己有个女儿。
  可是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儿出生的时候就跟着母亲一起走了,除了每年偷偷摸摸的在明鱼幼的忌日时关在佛堂里一待就是一天一夜,想着妻子想着未曾谋面的刚出生就死了的女儿,他对别的兄弟姐妹的女儿们向来是很好很好的。
  他也曾无数次的给仙容县主带新奇的礼物,带仙容县主去踏青。
  可是正因为这样,他却越发的愤怒。
  他这样爱护的外甥女,可是到头来做了什么?
  仙容县主哭的厉害,他却不再觉得怜惜了,他只是看了一眼赖妈妈,毫不留情的踹了她一脚:“说清楚,到底是谁指使的你?!”
  他的态度已经一览无余。
  又有之前卫安的话在先,赖妈妈抖了抖。
  梅夫人更是毫不留情的冷笑:“要是待会儿别人招了,你便自己想!”
  梅夫人从来没有原谅下人的先例。
  而梅大人和梅大奶奶一定会让她生不如死。
  赖妈妈不敢再跟她们兜圈子,哭丧着脸爬了几步到郑王和梅夫人跟前,声嘶力竭的,几乎用吼着的说:“真的是县主身边的人给了我银子……”
  这句话一说完,最大的负担没了,赖妈妈一心想要活命,就再也没有其他顾虑了:“银子我都还留着的……”
  她一面说一面抖抖索索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精美的荷包来:“这荷包我怎么能有呢?我们家姑娘都没有这种样式的荷包……”
  一个想活着的人求生的欲望是足以打破一切顾虑的,卫安轻轻笑了笑:“这样也好,我们府里也抓住了一个丫头,就是她在外头徘徊看风向,看见奶娘出去,就故意引着奶娘把夫人和王妃们因引到新房的……现在赖妈妈既然招认了,不如看看她那边招了没有,若是两个人说的都对的上,总不至于是冤枉县主了吧?”
  她一面说,老王妃便沉声吩咐:“为表公正,让那个丫头也进来吧,当着这么多贵人的面,说的是不是真的,贵人们自然会分断。”
  长安长公主面色难看。
  卫安准备的实在太充分了。
  也不是卫安准备的充分,而是自己女儿实在太上不得台面。
  真是太蠢了!
  怎么会这么蠢,想要害人,却处处留下把柄。
  郑王却没有顾虑她的心情还有临江王妃的阻止,挥了挥手让人把那个丫头也带了上来。
  相比较起赖妈妈还犹犹豫豫的态度,小丫头显然已经被何胜和赵期两个人收拾的没了脾气,一进门便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跪坐在地上说是仙容县主指使她等在外面的,要是里头有什么动静,就让她迅速去叫人。
  郑王平静的听完,仍旧平静的去问已经不哭了的仙容县主:“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仙容县主只是一个劲儿的摇头。
  长安长公主身后把女儿拽到身后,冷冷的看着郑王,直截了当的问他:“就凭着两个下人的证词,你就要定我女儿的罪?”
  她冷笑了一声:“大理寺和锦衣卫恐怕都不敢这么马虎吧?”
  临江王妃右眼皮猛地跳了跳,想点头又不知道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郑王便道:“你想惊动锦衣卫和大理寺?”
  他笑了一声:“大理寺正和刑部侍郎安庆和都在外头,锦衣卫指挥使林三少也在,若是你真的觉得我不公道,不如让他们进来把阿晟带走查一查?”
  郑王是说真的!
  他神情严肃,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是真的打算,如果长安长公主和仙容县主母女再狡辩的话就去让林三少她们过来接手。
  可是这怎么可以?!
  要是林三少他们进来了,别说仙容县主根本过不了他们审讯的那一关,仙容县主以后还怎么当藩王世子妃?!
  她的一辈子就彻底完了!
  长安长公主头一次尝到了败在小辈手里的滋味。
  可是这还怨不得别人,因为是她女儿自己撞上了这个枪口,她做的再谨慎也没用,教出了这样一个女儿……
  仙容县主已经满心害怕的拽住了长安长公主的衣摆。
  长安长公主便深吸了一口气,缓和了声音咳嗽了一声:“这件事或许有些误会……”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不能再闹下去了。
  她目光沉沉的看着郑王,再看了一眼卫安,意识到能决定这件事情最终结局的就是这个小姑娘,顿了顿便开口问她:“你想怎么样?”
  这已经是她今天第二次问一个人想怎么样了。
  仙容县主有些害怕的看了母亲一眼,记忆里之前母亲上一次这样的时候,还是家里的一个门客不知道往外去做了什么,惹得她说了几次你想怎么样这样的话,而后那个门客一家便彻底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卫安却并不害怕,她直视着长安长公主的眼睛,半步也没有退让的笑了笑:“这个问题公主真是问倒我了,怎么是我想怎么样呢?您应该问一问县主,她到底想怎么样?”
  又把这个球抛了回来。
  这人真是油盐不进,精明到了骨子里。
  ………………………………


第591章 顽固
  长安长公主终于被卫安来来回回车轮战似地折腾给弄得没了耐心,她哼笑了一声:“这话真是说的奇怪,从头到尾都是你在不停挑事,你不屈不饶,我们能怎么样?”
  当着这么多诰命夫人还有王妃们,以后仙容县主会很难做人。
  事情越是拖下去,越是让人印象深刻,越是对仙容县主没有好处。
  长安长公主想了想楚景行,只觉得头痛难忍。
  外头的喧嚣显得跟这里面的寂静格格不入,她开始有些后悔来参加郑王的婚宴了,更后悔没有看紧女儿。
  想到看紧女儿,她又想到了袁嬷嬷,不免皱眉。
  正进退两难,屋子外头却传来了呵斥声和啼哭声,在这样的夜里显得格外的刺耳和显眼。
  郑王的护卫很快便进来禀报,说是外头长安长公主府的下人求见。
  郑王看了长安长公主一眼。
  长安长公主便冷笑出声了:“大约是外面要散席了,驸马遣人来找我了。”
  是在讽刺郑王新婚竟然连敬酒都没去,外头不知道的恐怕以为他是色令智昏,连敬酒谢客都顾不上。
  郑王没有理会她的讥讽,朝大个子点了点头。
  袁嬷嬷极快速的进了门,片刻不停的到了长安长公主面前,先朝长安长公主行了礼,紧跟着便跟在场的人请了安,而后便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走到之前赖妈妈身边问她:“你说是我们县主指使了你谋害梅姑娘,有什么根据没有哦?”
  赖妈妈忙不迭的点头:“我认识那个姑娘的,她一直跟在仙容县主跟前跟进跟出,我见过好几回了……”
  袁嬷嬷便呼了一口气,转身跟郑王和长安长公主又行了一礼,叹气说道:“这就对得上了。
  郑王眉头动了动,冷声问:“怎么说?”
  面对郑王的冷淡和质问,袁嬷嬷也丝毫不惊慌,退了一步不卑不亢的福了福身子:“才刚我们县主身边的贴身大丫头云雀收买了府上的下人,说是奉了我们长公主和县主的命令,要回公主府去取斗篷……可是我一直在县主身边,县主今天分明是穿了厚斗篷来的,根本用不着另外再取,而且县主也并没有差人回去的命令,因此便赶过去看看情况。”
  她一席话说的顺畅又自然,丝毫没有打磕绊:“等赶到了,才知道,云雀是跟外头一个我们府里的小厮,也就是她的亲哥哥商量好了,要跑的,想要趁着夜色随便找个地方躲避,天亮了便出城去。”
  长安长公主立即领会过来,冷声道:“怎么回事?!”
  袁嬷嬷叹了口气便摇头:“公主您忘了?云雀她父母,是在长缨长公主府上做事的……”
  在场的人便都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真是时时刻刻都有新惊喜。
  袁嬷嬷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摇头:“长缨公主倒霉以后,府中的奴仆又被再次发卖,在发卖的途中,云雀的父母挨不住,便去世了……为了这事儿,云雀一直对寿宁郡主怀恨在心……”
  她叹了口气,很是怜悯可惜的样子:“云雀一直转不过这个弯来,因此在今天来了王府以后,看见寿宁郡主便怒火中烧,又因为寿宁郡主对县主态度不好,更加火上浇油……因此便想让寿宁郡主吃些亏。”
  长安长公主在心里不着痕迹的松了口气。
  虽然她可以一直胡搅蛮缠转移视线,可是在老王妃和夏老夫人相继出言之后,这一招实在不怎么管用了,要是袁嬷嬷不出来解围,这件事真的会很麻烦。
  袁嬷嬷便又道:“因为梅莺姑娘前阵子在咱们府上做客的时候误吃过牡蛎而起红疹,又因为那时候听大夫说过,吃了牡蛎之后再吃酒,恐怕会有性命危险。云雀鬼使神差的便起了坏心,用荷包里的二十两银子收买了王府中的一个侍女,又让这个侍女把梅莺姑娘身边的赖妈妈引了出来,谈妥了条件……”
  这一席话她说的连个喘气的时候都没有,实在是自然又顺畅,好像就是真的发生了一样。
  “她收买了赖妈妈,又收买了那个侍女,让那个侍女去厨房取虾酱和酒交给赖妈妈,赖妈妈便喂给了梅莺姑娘……”袁嬷嬷语气有些低沉:“云雀没想过要梅莺姑娘的命,她是想着,把这件事嫁祸给寿宁郡主,大婚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王爷面子上一定过不去,大家也都会厌恶寿宁郡主……只是后来新房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奶娘出来以后,她又以为计划成功了,只是才不久之前,她才知道王爷和王妃已经顺利入了洞房礼成了,又见久久没动静,才觉得事情不对劲,联系了自己的哥哥,想要外逃……”
  故事编的真是合情合理。
  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仙容县主尽管计划做的不好不完整,可是到了这一刻反应却超乎寻常的快,几乎立即掩面呜咽起来:“云雀怎么做这样的事?!”
  临江王妃目瞪口呆,面对这样的反转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屋子里其他人的反应也都跟她大同小异,明明觉得整件事都透着怪异,可偏偏又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不对。
  倒是长安长公主深深的叹了口气:“原来是这样!”她摸了摸女儿的头,有些后怕又有些惋惜似地:“险些就让阿晟背了黑锅,刚才这阵势,阿晟差点儿就成了罪人了。”
  她又主动问:“怎么样,云雀人呢?”
  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要是郑王认死理,非得把云雀抓去严刑拷打,也不知道云雀到底受不受得住。
  袁嬷嬷的头垂的更低了,哀哀的道:“这丫头想不开,又觉得给公主和县主添了麻烦,又怕王爷她们追究,当场便自尽了……真是可怜了……父母先前就没了………”
  仙容县主哭声一顿,紧跟着便哭的更加厉害了。
  郑王倒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们表演。
  ………………………………


第592章 条件
  
  仙容县主是个蠢人,可是她身边这个袁嬷嬷却是个再聪明不过的。
  这么短的时间,仙容县主和长安长公主分明都已经被软禁在屋子里,不能往外传递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她竟然能弄出这么一套完美无缺的故事,把仙容县主的嫌疑洗的干干净净。
  实在不是常人。
  也更证明了长安长公主不是常人。
  惟爱你终于正式对上了袁嬷嬷的眼睛,轻轻笑了一声:“是吗?”她又问:“我记得当初在普慈庵的时候,云雀的母亲不是出现过吗?我记得她的母亲好像……”
  就是管车马出行的,就在长安长公主府。
  袁嬷嬷的说词本来就不能完全完美无缺,毕竟这么短的时间,能给她利用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原本她说的这么理直气壮信誓旦旦也是希望让别人不起疑心。
  按理来说别人也不应当起疑心。
  因为哪家的下人的家事,这有些家里连自己的主子都是分不清楚的,何况是别人家的人?
  偏偏卫安却记得。
  长安长公主当机立断的看了卫安一眼,冷静的说:“好了!”
  她打断了卫安接下来的话,紧攥着女儿的手看着卫安,也看看郑王,叹气道:“这件事的确是我们的不是,是我们的责任……”
  看着郑王看过来,她冷静的笑了笑:“既然已经查出来了,就放这些夫人们出去坐席吧?看了一下午的戏,喝了一下午的茶,她们如今可都还没有用饭呢?”
  她想私下解决。
  郑王看了众人一眼,对临江王和早已经猜到什么的晋王妃道:“劳烦两位王嫂了,带众位夫人们去用饭罢,的确是我这里准备不够,招待不周,怠慢各位了。”
  现在还管什么怠慢不怠慢?
  能脱离这个漩涡就是好的,众人纷纷摇头。
  临江王妃犹豫着看了长安长公主一眼,最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跟着晋王妃领着众诰命出去了。
  屋子里便只剩下了长安长公主和仙容县主并郑王卫安。
  人走了,便也不必再做戏了。
  长安长公主直截了当的道:“是我们家的下人不懂事,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的确是我们的过错。”
  首先揽下了责任。
  可是最终也还是把女儿撇的干干净净的。
  卫安却偏不给她这个面子:“若真的是下人的错,刚刚您就不会打断我的话了不是吗?不如我们都坦诚些,这些无关的废话不必再说了,如何?”
  说话真是一点儿也不客气。
  不知道分寸的人,往往以后是死的最惨的那个。
  冷淡至极的看了她一眼,长安长公主顿了顿便看向郑王:“阿晟还小,这件事情,我会给你一个交代。”
  郑王没有迟疑,立即便问:“怎么交代?”
  他冷笑了一声:“在我的地盘,收买人手,陷害我的女儿。”
  “要是出了人命,要是梅莺真的有个三长两短。”郑王看着冷淡的长安长公主,紧逼着质问:“要是卫安她没有反应那么快,那现在我是不是就要被全天下人耻笑,说我娶个媳妇儿,我自己的女儿竟然给坐床的孩子下毒,让我的婚事黄了?!”
  他冷淡的问:“她这么张扬跋扈,你要怎么给交代?!”
  长安长公主揉了揉太阳穴,漠然的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我用一个消息来作为赔礼。”
  她轻描淡写的欣赏起了自己的手指甲,片刻后才掀起嘴唇笑了笑:“明家当年不是全家死绝了的。”
  她看了卫安一眼,见卫安和郑王都面露震惊之色,啧啧两句叹气:“我要先说好,这消息,我也不知道真不真。”
  她说:“当年云南出事,明家遭劫,朝廷是派了钦差去查案的,若是五哥你还有印象的话,便该记得,驸马他父亲,当时正是副钦差。”
  这事儿郑王是记得。
  关于那件案子的许多事,他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长安长公主见他点了头,便也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我公公直到死前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驸马,他说当初他亲耳听见过当时驿馆里有人密谈,说的便是如何掩盖证据……”
  她轻声道:“他说过,他当时吓得连尿意也没有了,因为他听的清清楚楚,密商这件事的其中之一,便是当时的正差,刘必平的父亲,刘云。”
  刘云,当时的朝廷次辅之一。
  就是他当初把明家遭遇劫匪的事定性成了意外,只是上奏朝廷要求剿匪。
  而后又很快的把明家的罪给定了,因为当时明家人都死的差不多了,那些密信自然就成了证物。
  郑王神情莫辨,看着长安长公主,等着她接着说下去。
  “我公公跟驸马说,他因为听见那些不该听的秘密,吓得病了,以至于他们去查案的时候,他大多数时候都是缩在驿站里装病的。后来他听说,明家也不是全死了,有个才六个月大的孩子,因为天太黑被裹在被子里了,不知被谁藏在了柴火垛里,没死。”
  六个月大?
  郑王吞了一口口水。
  他记得当时明鱼幼的哥哥明朗当时的儿子差不多就是几个月大……
  长安长公主笑了笑,好整以暇的看了她们两个一眼:“这个孩子被当地一个富绅的小妾捡回去养了……………那个富绅的小妾是被送到庄子里去了的,后来生了孩子以后,孩子便死了。她死去的孩子跟那孩子差不多大,她就抱走回去找富绅了。”
  卫安皱着眉头看着长安长公主,心里有些感叹。
  这个女人可真是个厉害角色。
  知道人的弱点,也知道怎么按照对方需要的东西来进行等价交换。
  郑王追问了一声:“怎么就能证明那孩子是明家的孩子?”
  长安长公主瞥了他一眼:“我公公说,这事儿是当地驿馆的驿丞亲自告诉他的,听说那孩子身上还戴着一只刻名的金锁。右手食指第二节 上有一颗红痣。”
  说的已经这么详尽了。
  这还只叫做听说,不能分辨真假?!都好像身临其境似地了,连细节都说的这样清楚明白!
  ………………………………


第593章 谈妥
  她知道的分明已经比任何人都多了!
  连林三少都查不出这么多当年的隐秘,否则当初沈琛也不会为了平西侯的死而费尽周折了!
  这根本就不是偶然。
  卫安也不信什么偶尔偷听了之类的鬼话。
  不过现在要紧的不是这些。
  是那个明家的孩子的下落。
  现在长安长公主显然是拿这个在跟她做交易。
  明家的孩子啊。
  卫安看了郑王一眼。
  她心知肚明,要是知道这个孩子存在,不管是卫老太太还是郑王,只要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就一定会不计代价的去把这个孩子找回来。
  长安长公主也知道,这却值得耐人寻味了。
  她不仅知道,还一直隐瞒的很好,今天因为仙容县主遇见这样的窘况,她才当作条件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怪不得这个公主能在异母兄长当了皇帝以后仍旧能在三个公主里活的最滋润。
  她这样的心机和忍耐力,若不是她,还能是谁?
  长安长公主容她们消化了这一下这个消息,带着势在必得的自信和肯定,淡淡的等着他们两个反应过来。
  仙容县主一直缩在她身边,并不敢再多说话。
  她已经知道卫安的厉害了。
  母亲没有说错,如果没有做好一击必中的准备,就匆匆忙忙的去决定一个计划,实在是一件再愚蠢不过的事。
  她已经犯了一次错了,如今这件事都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她不能再把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里。
  “这个富绅是谁?”郑王终于还是开了口,看着长安长公主发问:“想必你是知道的吧?”
  要是不知道,长安长公主就不会拿这个出来当条件了。
  听见郑王这么说,仙容县主就知道郑王暂时总算是妥协了,忍不住偷偷松了口气,眼泪却还是在眼眶里打转。
  差一点儿,只差一点儿,她就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险些要名声尽毁,真要是那样,这件事情就不可挽回了。
  长安长公主仍旧镇定自若,既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高高在上,只是看着郑王,意有所指的问他:“今天这件事是不是就可以这样了了?”
  她提醒郑王:“这件事我原本打算带进棺材去的,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且我公公也说了,他是不愿意得罪任何人的,所以才一直把这件事隐瞒了这么多年。现在我说出来,是冒了让我公公身后被人指责的风险,也冒了得罪刘家的风险。”
  她把自己要付出的代价说的极为细致,耐心的道:“明人不说暗话,这件事,是阿晟的不是。她陷害寿宁,的确该得到教训……”
  长安长公主显然很明白郑王纠结犹豫的症结在哪里,不紧不慢的看了郑王一眼,轻声道:“可是阿晟毕竟还是个孩子,她也只是一时嫉妒心上来,所以才被愤怒冲昏了头。以后我一定会对她严加管教,绝不会掉以轻心,再让她做出此等事来。”
  她朝郑王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