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琛嗯了一声,挑了挑眉:“是知道一些事,例如,这一次我便知道,我们大家都希望这场仗朝廷能赢,能一举荡清倭患,还沿海一个清平,可是有人不想。”
这有人指的自然就是刘必平了,都不必说,陈大老爷站在原地,知道沈琛不会无的放矢,就若有所思的拱手弯腰:“愿闻其详。”
………………………………
第928章 放钩
“也没什么,只是我知道一点不为人知的隐秘罢了。”沈琛笑了笑,见汉帛已经将门窗紧闭,便看向陈大老爷,并没什么隐瞒,直接说道:“刘家为何能在榕城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稳居首位,想必您不是不知道原因的吧?”
陈大老爷便有些沉默。
同样都是做海上生意,这世上又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当然知道刘家是因为什么迅速站稳了脚跟,一路在榕城称霸,最后还扶持出了一个封疆大吏的。
只是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刘家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收手,也一直都处置的很妥当。
他们其他三家多少都有利益牵扯,不可能拿这件事出来去攻击刘必平。
他便不好再说什么。
沈琛却似乎知道他心里想什么,顿了顿便道:“陈老爷若是因为之前你们之间也都有牵涉而迟疑,实在大可不必。”
他朗声道:“因为我根本不是要拿这件事来说什么,我只是想告诉你,刘必平想要重新联系上那批海寇罢了。”
陈大老爷登时如遭雷击,立即便抬起了头,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沈琛,不自觉的啊了一声才问:“这怎么可能?!”
那批海寇跟倭寇牵扯不清,现在沿海平倭患,也有一半是在平这些海寇。
而那批海寇,都跟刘必平有关系,刘必平应该是巴不得他们死的,更巴不得跟他们没有丝毫联系,怎么可能会重新联系上这些海寇?
而且听沈琛的意思,刘必平似乎还是想联系上这批海寇,对那些军粮有什么意思,刘必平莫不是疯了?!
“他本来就疯了。”沈琛挑眉,立即戳破了陈大老爷心中的一点幻想:“现在朝中局势不利于他,他接连两次出招都已经失败,这回巡按御史抓住刘家给我下春药的这个把柄,绝不可能轻易放过,刘必平还动用刘家族人,意图对我不利,更是坐实了罪名,我只要写了折子上去,他是不会那么轻易能脱身的。”
这是实话,毕竟刘必平现在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没有了夏松的支撑,他这个封疆大吏做的并不是那么春风得意。
陈大老爷有些错愕:“就算是如此,他对军粮下手……”
“自然是拖字诀。”沈琛对陈大老爷笑了一声:“想一想吧,什么情况之下,朝廷才能对福建顾及不上?”
自然是有战事的时候。
陈大老爷吞了口口水,心里骂了声娘,觉得刘必平大约是疯了,不是疯了也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怎么想的?
怎么就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他如果真如同沈琛说的这样做的话,那就是在纵容海寇,给海寇提供巨大的支持,让海寇能迅速累积跟朝廷对抗的资本……………海寇本来就跟倭寇勾结在一起的!
他这是…
陈大老爷心里骂了一声,也忍不住口里骂了出来:“娘希匹,他不要命了!”
当然,站在刘必平现在的角度来看,他这样做也是在险境中求生路,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有这样,他才能暂时稳住榕城的局势………………海寇劫持了军粮,到时候就会实力大增,浙江那边的倭寇会趁机反击,而海寇们会怎么样呢?流窜到福建境内,到时候坐镇的总督刘必平,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换掉他?
他跟海寇颇有渊源,说不定还能似模似样的打几个胜仗。
甚至推沈琛出去死,就说是跟海寇力战而死。
真是…
陈大老爷不敢再细想下去,看着沈琛,半响才道:“那侯爷想我做些什么?”
他没那么蠢去问沈琛这件事是真是假。
既然沈琛会单独拿出来说,就必定是有十足十的把握,沈琛也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他一出手就必定是致人死地的狠招的。
沈琛没有迟疑,从汉帛手里接过一沓纸递给他:“这上面详细记录了刘必平的安排,包括他会在哪个区域动手,动手的人数有多少,得手之后又会往哪个方向逃走。你拿着这个,只需要去告密就是了。”
告密?
陈大老爷更不明白了。
沈琛见他看过来,便弯了弯唇,道:“这封信,是让你去带给浙江总督的。”
陈大老爷是陈家的话事人,沈琛很知道,陈家在海上是唯一能跟刘家一争的,他们更擅长海上的生意,船也是最多的。
让陈大老爷去跟浙江总督告密,一是他的身份足够高,刚好能令浙江总督相信,二是因为他能出得去。
陈大老爷背后已经出了一身的冷汗,接过沈琛递过来的东西,有霎那间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稳住了心神,才勉强出声问沈琛:“到时候总督大人若是问起我,这消息是怎么来的……”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沈琛莞尔:“您在海上生意众多,若是有一二耳目也是极为正常的事,至于为何告发?但凡是我大周的子民,但凡还有一点血性,去告发,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沈琛见陈大老爷似乎明白了,便一锤定音:“刘必平已经黔驴技穷,这件事是他铤而走险,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我们抓住了这一点,一击必中,那陈老爷也不必再担心事后会遭到报复的事了,不是吗?”
因为到那个时候,刘必平早已经倒了,根本不能再威胁陈大老爷。
陈大老爷心里将利弊迅速衡量,不一会儿便下定了决心,拱手应是:“侯爷放心,陈某必定幸不辱命!”
沈琛嗯了一声,又道:“这一事过后,我便会加急赶去泉州,这里的一切事宜,恐怕要托付陈大人跟许大善人多多关照了。”
陈大老爷知道了,卫老太太年纪大了,加上重病初愈,不适合远行,可是沈琛这里却担心卫安的安危。
寿宁郡主去泉州算起来也已经一两天了,可是那边瘟疫横行,很难收到消息,沈琛这里必定是担心的,因此才会决定处理完了刘必平的事情之后便要赶过去。
虽然陈大老爷很有些担心那边的瘟疫,可是沈琛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实在是没有他能反对的道理,他再三思虑之下,便朝沈琛保证:“您放心,卫老太太这里,还有榕城,我跟许大善人一定尽心竭力,绝不敢有丝毫闪失。”
也不能容许有闪失,这是关乎家族前程生死的大事,没有人会拿这个来拼的。
………………………………
第929章 惊惶
陈大老爷不知道自己怎么出的驿馆的门,他出门的时候,许大善人已经急匆匆的从刘家宗祠那边赶回来了,满头大汗,见了陈大老爷却还是站定了脚。
陈大老爷吞了口口水,觉得喉咙不那么干燥了,才叹了声气,看着许大善人道:“真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他是有准备跟刘家拼上一拼,可没料到这一天来的竟这么快,一下子半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给他,沈琛就要让他去办这么大的事。
许大善人便挥退了跟着自己的家院,跟陈大老爷交底:“老兄,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了,我如今就跟你透个底吧,放手去干,什么也别想了。成了,自然有天大的好处落下来,是福泽咱们自己后代的事。你知不知道刚才我是干什么去了?”
陈大老爷有些愣:“你不是说去收拾刘家的事了吗?”他想起来,便不由有些担心:“怎么回来的这么快,事情都办好了吗?”
许大善人笑了一声便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已经办好了。你知不知道,才刚在宗祠里头,有几个闹腾的厉害的,天降雷火,将他们烧死了。”
什么?!
陈大老爷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可是他很快就又不必许大善人的提醒就想明白了……………天降雷火这种事他是不信的,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有这么多的神仙来帮你惩恶扬善。那就是沈琛早就安排好的。
这也就是说,恐怕那些人算计沈琛开始,这件事沈琛就已经布置好了。
他是故意借着这件事,扣留了刘家的人,同时又安排了护卫去刘家的宗祠,因为他料到刘家的人不会放任自家的顶尖的后辈在驿馆,他们承担不起这个风险,他也知道刘家在榕城势大,因此一开始就已经想到了后招…………比刘家后辈还要重要些的东西是什么?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当然莫过于家中宗祠了。
刘家的宗祠可还挂着先帝御赐的牌匾,这是他们一族的荣耀。
而那些人来驿馆闹事的时候,沈琛一面把刘家的几个后生先给宰了,然后告诉他们,在宗祠那边还要杀更多的刘家后生,引得刘家的人去了宗祠。
而后在宗祠早就准备好的所谓的天降雷火就上演了。
一开始刘家用胡先生,想要用天神发怒这样的理由来陷害沈琛,沈琛现在就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刘家。
可偏偏榕城百姓是信的。
而且沈琛实在是太会收买人心,他来榕城这阵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替百姓着想,也从来都不会端着身份架子,哪里都去。
这样长久的坚持有些效果。
毕竟刘必平虽然面上是爱民如子的,可是刘家到底是个大宗族,人实在也太多了。刘必平不可能管好每一个族人。
刘家多有仗势欺人的。
可沈琛却只有一个人,且他表露得如此的好心,百姓们会倒向哪一边,简直是不言而喻。
沈琛这一仗,是又赢了人心,又给了刘必平压力。
巡按御史盯着,满城的百姓看着,沈琛现在又明着指认他事多,剑锋直指他害人,他现在是不可能光明正大的站出来为刘家的人说话了。
而他不能站出来……
他不能站出来,刘家的人都快疯了。
刘家老宅里头多年的平静被彻底打破,也没有人顾得上什么规矩不规矩了,哭的跪得,院子里乌压压的都是人。
这个院子是刘家现如今年纪最大的老太爷的院子,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老祖宗,现存的辈分最高年纪也最大的,虽然不管事了,可是谁都知道他的地位崇高,在刘家族中一呼百应。
出了这样的大事,一向靠得住的总督刘必平靠不住了,大家自然要来跟刘家族长讨个说法。
可是说是说讨说法,男人们倒是还能勉强抑制住悲愤不乱来,女人们却都忍不住,一个个哭的赛一个的大声。
都是自小眼珠子一样养大的孩子,一个个的个顶个的金贵,且族中也看他们看的重,她们的心血几乎都付诸在孩子身上了,可是莫名其妙被长辈们带出去喝个酒,明明再普通不过的事,再回来的时候,人却没了!
还有的连尸首都没能带回来。
不少女人已经哭的晕死过去。
院子外哭声震天,房间里头刘老太爷绷着一张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许久没有出声。
好一会儿,门才被推开了,一个中年男人模样的人急忙进来,喊了声爹。
刘老太爷人已经老了,一双眼睛却仍旧炯炯有神,听见喊,朝来人看过去,嗯了一声便问:“如何?”
他虽然老了,不管事了,可是该知道的却还是要知道的。
这件事一出,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先去总督府了。
刘老爷摇了摇头:“必平说…没法子……”
他跟刘必平是堂兄弟,论起来跟亲兄弟也没什么两样,刘必平中举读书,都是他们大房出力的多。
刘老太爷就挑了挑眉,喜怒不辨的问:“没法子?这么多后生的性命,这么多他的叔伯兄弟的孩子,他就一个没法子给打发了?!”
刘老爷自己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的,叹了声气嗯了一声:“必平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样重要的事,他竟能不跟咱们打个招呼!若是知会一声,咱们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其实打过招呼的。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局面会发展成后来这样。
一开始,刘必平已经说了,到时候场上会有事发生,也说了这个计划是针对沈琛的,要对付的是沈琛。
只是刘家的人参与的没几个,因为这样的事,刘必平惯例是不会安排自家人直接参与的,不想给人留下把柄。
也因为这一点,刘老爷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在沈琛强硬的要求留下几个后生的时候,没能抓住机会据理力争,因为他自己也摸不准事情是怎么样。
只是事情出了之后,他就已经立即补救了,去问过刘必平。
刘必平也给他出了主意,让他领着人去攻打驿馆,逼迫沈琛交人。
谁知道沈琛却比他们预想当中的还要聪明。
………………………………
第930章 死心
他不声不响的在那儿等着呢,直接就给了他们几具尸体,而后说剩下的都带去刘家宗祠了,刘家众人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他要让刘家祖宗看看这群不孝儿孙。
他们为了赶去救人,也为了赶去维护宗祠,根本没得选,顾不得沈琛这边了,急匆匆去了宗祠。
谁知道一去不久,天上就不知怎的突降雷电,劈开了宗祠的那棵大树。
而后引发火灾,连下的那场小雨都没能及时浇熄那场火,刘家的宗祠被烧坏了大门,廊柱等地方全都被烟熏得发黑,遍地狼藉。
这样几番折腾下来,刘家的族人们早已经疲于奔命。
更要命的是,大家都开始隐约觉得或许的确是得罪了妈祖娘娘了,才引发了妈祖娘娘降罪……………说到底,沈琛没有冤枉他们,沈琛说当初胡先生的事其实是刘必平指使,刘家的人心里也清楚,那是真的。
这样一闹,大家都精疲力尽,可是再怎么样,孩子是死了。
人的心都是肉做,哪里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出了这样的事,他们很多人是遭了无妄之灾,至少他们自己觉得是被刘必平给连累了,因此才来刘老太爷这里闹。
刘老太爷知道事态严重,因此特意让刘老爷去找刘必平,让刘必平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挽回一二,就算是已经死了一大半的人,也好歹得从沈琛那里要回几个来。
否则的话,这样的重击之下,人心必散。
毕竟说是在算计沈琛,可是沈琛每每都能完美避开,并且半点亏都不吃的情况之下还击得漂漂亮亮,让你有苦难言。
这样的憋屈多了,谁都会不舒服的。
何况这次可不是普通的损失面子和财物,死的可是人。
刘老太爷心中不舒坦,说的话自然也就不再好听:“他到底是在干什么?!”
刘老爷皱了皱眉头才试探着道:“他好像还有别的重要的事,儿子过去的时候,他正忙着在书房待客,好半天才有时间来见我。这件事他也早知道了,反而还责怪儿子办事不力,说是我们中了沈琛的计,反而助长了沈琛的气焰。”
真是傻了。
死了这么多后生,为的还都是他设计人家不成,他竟然还反过来怪刘家其他人办事不力?
这话要是传出去,大家恐怕杀了他的心都有。
刘老太爷终于动怒,忍无可忍的伸手摔了个杯子:“他既然这样说,那你就让他自己来处理这个烂摊子!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有脸能跟族人们说的出这样的话!”
他气得不轻,连声咳嗽。
刘老爷急忙上前替他拍背:“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岂不是更不值当了?儿子过会儿再去找他…”
刘老太爷摇头,只觉得头痛欲裂,忍了好一会儿才觉得头不那么痛了,有气无力的靠在椅垫上道:“你一个人去没什么用处,现在族人都聚在我这里,显然是要咱们给他们讨个公道。可是咱们的话现在刘必平也是不听的了,这样,你带着几个人,好说话些的,一起过去找他。问问他究竟想怎么办。总得拿出个章程来。”
否则,他们大房都要被刘必平给连累!
刘老爷想了想,便答应了,弓着身子答应了,安慰了他几句,便急匆匆的退出来,挑了几个人一同去总督衙门。
他知道刘老太爷的意思,不管怎么说,总得捞出几个人来。
否则的话,以后刘必平再要指使刘家的人办事,那就难了。
只是天不遂人愿,他们到总督衙门的时候才知道,刘必平竟不在衙门里………………说是有海寇侵袭青河县,他直接赶去青河县了。
大家都呆若木鸡。
怎么也没想到,出了这么样的大事,死了这么多人,还有一些后辈需要救命的时候,刘必平竟一个字都没留下,竟就这么走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立即就有人率先发火了。
他们忍了这么久,家里的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他们都忍住了,就是因为相信刘必平总不可能真的甩手不管。
可是等到现在,他们才知道,他们真的不算是什么。
刘必平竟真的不管这件事了,在他自己陷害沈琛不成之后,把他们的孩子陷进去了之后,刘必平却这么过分!
他们围着刘老爷,实在控制不住的开始发泄自己的怨忿。
说着说着,越说便越是气愤,不仅开始数落刘必平过往的独断专行,也开始谩骂刘必平的无耻和散漫。
刘老爷被围攻的不知如何是好,好不容易才算是脱身,回去便跟刘老太爷如实说了刘必平去青河县的事:“就算是再如何紧急,留一两句话的功夫总是有的吧?可是您瞧瞧,必平这做的都是些什么事?!他想没想过,咱们怎么收拾这烂摊子?!”
刘老太爷同样面色铁青,刘必平这样做,实在是太愚蠢了,原本族人们就已经心怀不满,随时都可能爆发,他现在还做这样的事。
他正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外头的响声却更大了。
这哭声和吵嚷声吵的人头疼,他头痛的吩咐刘老爷:“让你的夫人出去瞧瞧,这么多人在外面哭声震天,哭的我头都疼了。”
刘老爷应了一声,正要说什么,刘夫人便在外头敲门说是要去请大夫,外头有个媳妇儿上吊了。
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出过这样的事!
刘氏族中,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
刘老太爷豁然站起来,目光如炬,盯着刘老爷吩咐:“去请大夫!去请大夫!”
如果因为这件事再死人,那族中的人心不可避免的要涣散了。
刘老爷也有些懵了,被老父亲一语提醒才反应过来,打开门跟刘夫人亲自出去处置了。
刘老太爷静静的等着,重新坐下来,喝了口茶闭上眼睛,头痛的重重叹了一声气,等着外头刘老爷他们送消息进来。
好在他也没有等的太久,便听见外头的哭声更厉害了。
这下,他实在是不敢再继续端着老祖宗的架子继续在里头万事不管,只好开了门,由一个老仆人颤巍巍的扶着出了门。
………………………………
第931章 无策
这一出门,他才知道情况比自己预想中的还要更差上许多,外头继十三夫人上吊了之后,九太太也撞了院门口的石墩,现如今正被人围着,生死不知。
这么多年来,刘家从未试过如此滋味。
他们人前显贵,人后也尊荣,从来一族中人都互相扶持,互相给脸面,团结友爱,做事也有商有量。
并不因为亲疏就苛待谁,捧着谁。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家才能在榕城一呼百应,立足这么多年。
可是现在,事情忽然之间起了变化。
大家对刘必平和族中长辈们的信任,就因为几个孩子的死,而彻底都消耗殆尽了。
刘老太爷自己心里也不好受……………死了的其中那个,还是进士,往后说不定就是另一个刘必平,是家族未来的希望。
他自己也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在他们身上,期望他们能把家族发扬光大。
他眼睛里慢慢有了泪花,好一会儿才长叹了一口气,摇摇欲坠的被下人搀扶着,跺了跺手里的拐杖。
可是哭声太大了,喊声也太大了,并没有人听见。
管家觑着他的面色,急忙喊了一声:“众位老爷太太们,可千万别再闹了,这样闹下去,成什么样子呢?老太爷在呢,你们有什么事,好好同老太爷说,老太爷总能替你们作主的!”
这话换做从前还有人信,可是现在,谁还信呢?
三房的九老爷含着眼泪噗通一声跪在刘老太爷不远处磕了个头,语气里犹带着哽咽:“老太爷!您说句公道话,这么多年了,我们是尽心尽力替族里办事……”
他说不下去了,掩面哭了一会儿才强撑着道:“可现在,您看看我们,好容易养大的孩子啊,现在说没就没了,连个交代都没有!”
一个人一生有几个二十年呢,他花了二十年精力养大,好容易还是个万里挑一的少年进士,可是一转眼就没了。
族里总得给他个说法!
陆续有人哭出声来,刘老太爷有些艰难的撑着身子看着他们,知道这件事是难以轻易善了了,叹了声气,慢慢的道:“必平他去青河县处置海寇的事了,等他回来,我一定让他给你们一个交代……”
正说着,外头忽然跑进来一个小厮模样的人,径直到了七老爷跟前,大声的跟他说:“老爷!十六少爷回去了!十六少爷回去了!”
众人便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