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上一世卫安跟卫老太太的相处有限,根本不可能这样掏心窝子的说这些话,可现在卫老太太却很努力的想要给她指明每一条路的方向。
  卫安抿了抿唇,心里既开心又觉得松了口气,嗯了一声,就轻声道:“我已经让谭喜嗯青枫先去荆西了,然后便是大同,我也已经让舅舅寄信去了……”
  寄信去大同?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仔细的想了想,才问:“王爷在京营的人脉便有许多是去了西北那边的,你的意思是,想要王爷动用他的人脉?”
  卫安嗯了一声,正要嗯卫老太太再享尽的解释清楚自己的目的,外头花嬷嬷就隔着帘子告诉她们说是汉帛回来了。
  卫安便站了起来:“祖母,我稍后回来再跟您说,陈御史那边大概已经有消息了。”
  卫老太太点头,目送着卫安出去了,想了想才转过头去看着花嬷嬷,道:“安安为了这件事忙的不可开交,沈琛如今又在宫里没有法子,分身乏术。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个人忙碌,这样罢,你去给我送个口信。”
  卫老太太顿了顿,才紧跟着道:“咱们府里的茶会不是要开了吗?平安侯夫人还得给我们介绍徐四小姐呢,这阵子都没见动静,你就带几盒点心,四色礼物,上门去问问平安侯夫人,问问徐四小姐到底是什么时候到。”
  花嬷嬷会意,答应了便道:“刚好今天便是初一,初一没得进人家的门的,明天早上我便过去。”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
  平安侯也是军功起家,而且也是新才从西北调回来,如果说那些鞑靼人把谢良成掳走去了大同,那找平安侯,平安侯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而且平安侯还又多了一重好处……………他对西北熟得很,对鞑靼的势力也熟得很,找他的话,事情还更多了一重保障。
  那边的汉帛却已经把陈御史的回复都告诉卫安了,见卫安不动如山,还有些纳闷:“郡主,我也知道您本事厉害,可是虽然您厉害…这也太镇定了些吧?”
  这么大的事,卫安怎么能做到还是这么收放自如的?
  好像根本没什么大事发生的样子。
  卫安就笑着挑了挑眉,露出个狡黠的表情:“因为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到底怎么样,就得看天意了,而天意难测,我们怎么猜测都没有用,既然没有用,还不如静待结果,你说是不是?”
  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怎么就算是做完了?汉帛不明白,他觉得能做的事情多了,比如说去通过关系打听打听案子进行到哪一步了,再比如说去跟徐阁老套套近乎,看看平安镖局那边的镖师到底说了什么。
  要做的事情还多的去了,而且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吧?
  他有些迟疑的看了卫安一眼,最终还是忍不住劝她:“郡主,咱们是不是……”
  卫安知道他的意思,也知道他心里是担心,就冷静的低声摇头:“不必了,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再伸手过长,反而容易出岔子。”
  做事不能十全十美,从前她不明白,后来就渐渐懂了。
  就像是这次的事,总得给谢家留下一些真正的不是,否则隆庆帝那里还得疑心谢家有能力撇的这么干净。
  汉帛愣住,没怎么明白卫安的意思。
  可是他很快就明白了。
  因为风平浪静了几天之后,京城就爆出了一件大事。
  有大臣率先在三司会审出结果之前就先上书,指责谢家是败类,勾结鞑靼,并且指责谢家现任族长的儿子谢良成如今就在大同跟鞑靼人谈交易。
  一石激起千层浪,隆庆帝还没表态,紧跟着便另外有大臣再次补充证据,说是平安镖局丢的这些镖都不是意外,而是谢家有意为之,为的就是因为跟鞑靼有协议,因此才挑中了这些女孩子,给鞑靼人送出去的。
  这些奏折一上,满朝震惊。
  勾结鞑靼,最近不知怎的,陷害人的手段好像除了指责他们勾结鞑靼,就是指责他们勾结倭寇了。
  好似通体叛国的罪名这样好用似地。
  用都用不腻。
  一个谢家,虽然有个侍郎算是身居高位,可是中年一代却都没什么有出息的,而年轻的后辈们还都没开始仕途呢,有什么能耐,能掀起这么大风浪,不仅能经过层层关卡全国各地掳人,而且迅速的送往关外?
  不说各地官府竟然没注意,就先说是把边境的守将门至于何地?
  他们守城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阻止鞑靼人,如果鞑靼人真的如同那些大臣所说的那样,跟谢家有勾结,时常潜入大周境内,而且还能无限制的往关外送人送铁器,那么这些守将门都是做什么吃的?
  他们是把大周的边境当成什么?!
  如果只是说谢家走私还罢了,可是还指明了谢家是送给鞑靼人的,这就实在是有些攀扯的嫌疑了。
  谢家如果有那样的能耐,那就叫做手眼通天了。
  这事儿听起来,怎么听怎么像是天方夜谭。
  可是证据却一件一件的紧跟着又爆出来。
  连三司审出的证词,都是说那些镖师们都承认,说是受了谢家的指使,故意贼喊捉贼,丢了镖然后经过特殊的线路迅速运往关外的。
  而且事情持续发酵。
  也不知是谁先挖出了谢家竟然跟沈琛关系不错的事情,并且写在奏折里当作是宝贝一般献给了隆庆帝。
  紧跟着便有传言,说是谢家之所以这么横行无忌,完全是因为沈琛和卫家郑王在背后撑腰。
  ………………………………


第1035章 车轮
  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开始不过是一个镖局犯了事的事,虽然掳走的是徐阁老的外孙女,可是按照常理,也不过就是从严处置,大不了便揪出一个典型来砍头,其余的人流放,可是看现在这势头,分明就是要株连的意思了啊。
  闹得这么严重……
  御史的攻讦远远没有停止,隆庆帝把之前的奏折都留中不发,并没有做出决断,底下的御史们就好像嗅到了风向一般,疯狂的开始清算卫家跟沈琛的不是。
  比如说,之前在福建的时候,沈琛就已经跟卫家做了不少出格的事。
  比如说,这件事本来就跟卫家有关,大家都知道,谢家跟卫家之前早有来往,两家互动不断。
  还有人建议隆庆帝下令三司将谢家的人先槛送京师,搜集谢家这么多年来的账本,看看其中究竟有没有猫腻。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朝中但凡是有点消息渠道的人,都开始担心起卫家和沈琛来了。
  啧啧,眼看着滔天的富贵就在眼前了,可是谁知道临门一脚出了这样的事呢?
  卫家这是要倒下的样子啊。
  在这重重的压力和漫天飞的谣言之下,卫家行事越发的谨慎小心,之前早已经放了帖子的茶会都取消了。
  有好事的就取笑卫家……………说是卫家大约是真的多行不义,这么多年来,竟然连场像样的茶会都办不出来。
  每每要办的时候总要出事,而且一出出的就是大事。
  京城中看热闹的人纷纷想看卫家这回到底是怎么样的倒霉,原先宾客盈门的卫家瞬间门庭冷落,连乞丐都不在附近的街道走动了,生怕会惹上什么霉运。
  定北侯府里头却一切如常,连下人们身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二夫人三夫人给卫老太太请完安,便说起了这回的事:“老爷他们被骂的都不敢上朝了,告了病假……”
  三夫人已经猜到卫老太太跟卫安都对这件事早有打算的事,说起这话题来也不跟平常一样的担惊受怕,很是镇定的又继续道:“咱们家的茶会,还没说不办呢,就有不少人家里送回了帖子……”
  二夫人向来是不说三道四的,这回也忍不住讥诮的讽刺起来:“都说人走茶凉,咱们这人还没走呢,茶就已经凉了。那帮人虽然势力,可是也实在是太势力了些。”
  “趋利避害,这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可抱怨的。”卫老太太看了她们一眼,很是欣慰她们如今遇事可以如此稳重,顿了顿便又道:“何况,虽然有那等势利眼,可是同样也有雪中送炭的不是?”
  这说的是陈家跟平安侯府。
  平安侯府特地还送了许多盆花来,说是留给卫老太太养着赏玩。
  三夫人和二夫人对视了一眼,说起这个脸上也有了些笑意:“您说的是,那些墙头草,原本也是靠不住的,能趁着这个时候看清楚那帮人的真面目,也值得了。”
  二夫人嗯了一声,便又道:“而且就如同老太太说的,大难临头的时候反而能看出人心,知道什么人值得来往,什么人不值得。”
  卫老太太没说其他的,皱了皱眉头便又问:“府里的下人约束好了没有?咱们上头虽然稳得住,可是难保底下人心浮动。毕竟外头传的吓人的很,有那等不知道事不能经事的,怕是当真要被吓坏了,以为咱们家覆灭就在顷刻之间呢。有时候底下的人容易坏事的很,你们管着这府里的事物,这些事情便都要靠你们了,可别让那些不懂事的坏了大事,造成大错。”
  二夫人和三夫人早就已经有了准备,她们早在之前就已经吃过这样的亏了,前头几次就很是下力气管着府里的人,就是怕他们底下的人做错事带累了大家,这回她们早在御史们风闻奏事的时候,就已经吩咐下去尽力约束底下的人了,严禁底下的人出去打探消息。
  现在卫老太太这么说,她们便急忙答应下来。
  几个人正说着还是先要把家里稳住这些话,二老爷三老爷就进来了,请过了安之后他们便在卫老太太的示意下坐了下来,斟酌着说了今天外头的新消息。
  “娘,事情越闹越大了,听说圣上已经下令将谢家的人押送进京了。”三老爷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深深的忧虑:“之前一直不少御史弹劾谢家,可是圣上自岿然不动,现在却忽然下了这样的命令,难不成……难不成是真的信了那些御史的话?”
  让三老爷忧虑的还不是这些,是谢家跟卫家当真是有很深的联系的。
  谢家每年的确也给卫家不少银两。
  最重要的是,谢家从前是当真有前科在先……………谢大老爷和谢二老爷做的那些事现在可都历历在目,真的要审的话怎么审不出来?
  再则,要是谢家被押送进京受审,那么三司的刑罚他们扛得住扛不住?卫家是到底伸手帮忙还是不伸手帮忙?
  桩桩件件,哪一件都是要命的考验,稍微行差踏错可能就是满门的性命。
  二老爷向来是比三老爷更加胆小怕事的,可是这回却难得的沉住了气,他摇了摇头:“我道士觉得,能押送进京是件好事,现在虽然是槛送京师,可是不是说押回京城再审吗?总比隔着天南海北的,直接就给谢家定了罪,让我们背上个莫须有的罪名好的多的吧?相比较起来,我觉得押送进京对我们有利的多了。”
  至少给了谢家说话的机会啊。
  卫老太太面带微笑,显然是觉得二老爷说的话说到了对的地方,看了他一眼便笑道:“不管是怎么样,咱们这底下的人只能听着看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们都受着便是了,圣上既然让谢家进京,我们就等着谢家进京,其他的,我们管不了也不能管,更不能伸手,等着消息便是了,不必着急。”
  她这么冷静镇定的说出这番话,二老爷就不再说什么,只是看了三老爷一眼,才点点头。
  ………………………………


第1036章 生产
  卫老太太说不必着急,可是三老爷心里却还是忍不住上火……………这哪里是不需要急的事?只是他知道卫老太太做事向来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要是没有把握的事不会去做,想了想便安心的等着卫老太太说完了话,便道:“您说的是……”
  正说着,卫安便来了。
  她刚刚是去郑王府了,郑王府里头有郑王妃在,虽然里头都已经被打点好了,底下的下人也都是靠得住的,可是卫安仍旧会经常往那边去。
  这一次她也是先去了那边,然后才再回来的。
  她进来便先给卫老太太和三老爷二老爷他们请了安,而后才坐在三夫人下手轻声告诉卫老太太:“老大夫说,王妃临盆便在这几天了,让我们都做好准备……我回来是跟您说一声,恐怕接下来几天,我都得在王府呆着……”
  卫老太太点了点头:“你父王还没回来,照顾你母亲,这是你这个当女儿的应该做的,那边若是缺什么,只管打发人回来告诉你二伯母三伯母,往家里来取。”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急忙附和:“老太太说的是,原本我们也该时常过去的,毕竟王爷嘱托了我们。可是现在家里这番情形,我们过去反倒容易给王妃添麻烦,便干脆不过去了,你照顾好王妃,若是王妃有什么要的,只管回来告诉。”
  卫安都答应了,又跟卫老太太说:“我已经听说了,谢家即将被槛送京师,送回来受审。这一次是件好事,我已经安排好了。”
  她说了一句安排好了,除了卫老太太以外的众人都吃了一惊,纷纷看向她。
  三老爷反应过来,轻声问她:“安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个实话,不然我们这心里也不放心。”
  毕竟是大事,而且大家现在都知道,事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若是这一关过去了,往后就是康庄大道,若是过不去,那可就是地狱了。
  这种事,实在容不得人不多个心眼防范着。
  屋子里安静的厉害,二夫人三夫人也都满怀期望的朝卫安看过去。
  卫安也没有卖关子,放下杯子看着三老爷和二老爷,并没什么隐瞒,直接就说:“这些弹劾我们家跟沈琛的折子,都是我让陈御史让底下的人上的。”
  二老爷和三老爷不明白,茫然的看着她。
  “先把事情说的最坏,让人做好最坏的打算,反而到时候未必就会真的变得那么坏。”卫安语气平静,眼睛里清澈又干净:“圣上疑心病重,若是这件事之后再让别人爆出来,便说不定真的会疑心我们,可是我们提前给他说出来了,之后再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谢良成的时候,我们再揭露真相,圣上反而会疑心是不是有人故意要冤枉我们。”
  二老爷和三老爷就有些明白了,对视了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里的瞬间放心,不由得都松了口气,温和的看着她道:“既然你心里已经有了打算,我们就放心了,不然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是觉得不安心。”
  这都是难免的。
  卫安虽然做事有计划有保障,可是到底每次都是出其不意的险招,三老爷和二老爷能相信她,便已经是非同一般的信任了。
  她笑了笑,再说了几句镇南王那边的事,外头翡翠就隔着帘子急忙回禀说是蓝禾和玉清在外头有急事要禀报。
  这个节骨眼上说什么急事,大家就都理所当然的误以为是谢家那边又有什么新消息了,不由得都看向卫安。
  还没再等上一刻,翡翠的声音就又透过帘子传了进来:“姑娘,蓝禾说,说是王妃发动了!”
  这个时候?!
  上午的时候还没事呢,卫安有些讶然,可是随即就又反应过来,女人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她急忙站了起来。
  卫老太太也顾不得其他的了,顺势看向三夫人和二夫人,叮嘱她们:“既然现在就发动了,安安始终是个孩子,怕是有不知道的地方,不如你们都过去一趟……”
  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她们这些通家之好要过去照顾也是应当的,哪怕是御史也说不得别的话。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急忙站了起来答应,双双急着回去换衣服。
  卫老太太就叮嘱卫安:“你别慌,现在发动了,也不一定就马上生的下来,多的是女人生孩子痛上个几天的。”
  这些卫安都知道,上一世她自己也经历过,闻言便点头:“我都知道,您也别太担心,那边有我和二伯母三伯母守着,您照顾好自己,别替我们担心。”
  卫老太太答应下来,听外头说二夫人三夫人都准备好了,也不想耽误卫安的事,就朝她摆手让她快些出去。
  卫安也的确顾不得其他的了,匆匆行礼告辞,就急忙跟二夫人三夫人一起登上了马车,往郑王府去。
  郑王府里头乱哄哄的,因为女主人要生产了,又没有男主人在,难免会有些意外发生,卫安还没进大门,就看见门房上乱成一团,不由便皱眉:“好端端的,又不是什么大日子,为什么中门大开?”
  没有贵人的时候,一般都是不会开中门的,连卫安也都是从侧门进去。
  现在府里的女主人在生孩子,中门竟然开了?!
  卫安才发了话,蓝禾就明白过来了,急忙探出身子去招了林跃过来,让林跃去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转过拐角进了侧门,到了垂花门,卫安才下了马车,就看见不少婆子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而在卫安临走之前,这府里还一切井井有条。
  她皱了皱眉头,玉清便呵斥了一声,惊得那些婆子们都朝她们这边看过来,又急忙过来行礼。
  玉清便数落她们:“都不必做事了吗?!这么聚在一起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二夫人和三夫人也觉得情形不对,很有默契的朝卫安这里过来。
  那些婆子急忙都跪在地上,被蓝禾又数落了两句,才支支吾吾的回她们的话:“回郡主…家里出事了……”
  ………………………………


第1037章 祸心
  婆子们支支吾吾的,表情神态都活像是见了鬼,害怕得竟说不出话来,让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心立即就沉到了谷底。
  卫安更不必说,当即便冷声发问:“出了什么事?”
  她走之前还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老大夫跟稳婆都已经守在府里,为的就是怕郑王妃会临时发动,顾及不过来。
  而外头有郑王的亲信护卫守着,等闲的人都知道郑王府男主人不在,门户森严,没有那等不识趣的上门来的。
  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事,府里会大开中门,乱成一团?
  婆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有一个敢出声回话的,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蓝禾便忍不住了,上前揪了一个婆子起来,颇有些气急败坏的道:“郡主问你们话呢,你们都聋了不成?”
  她平时最是爽利的性子,跟着卫安办事办的久了,就更是喜欢说话做事都干脆利落的人,这些婆子们摆明了有事,却都不说,遮着藏着的惹人厌恶。
  婆子吞了口口水,急忙摆了摆手,看看卫安又看看三夫人和二夫人,才垂下头道:“锦衣卫……锦衣卫上门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大惊失色。
  虽然最近不少御史上书弹劾卫家和郑王跟沈琛,可是圣上把那些折子都给留中不发了,摆明了现在还没有处置卫家和郑王他们的打算,还是相信郑王的。
  而且传出让谢家进京受审的消息也才没多久,按理来说,肯定是得等这一切都结束了,至少也得等谢家那边有了动静和供词,才会来找卫家和郑王他们的麻烦才是。
  怎么现在不过是一天而已,竟然就有锦衣卫登了郑王府的门呢?!
  郑王可是藩王里头最得隆庆帝喜爱的,隆庆帝打从一开始就极为信任他,比对其他藩王要亲近的多。
  二夫人三夫人她们只剩下恐慌,卫安却蹙了蹙眉还算是镇定,嗯了一声便不动声色的吩咐道:“锦衣卫进后院了?惊扰王妃生产了?”
  婆子们纷纷看向她,顿了顿有些迟疑的摇头:“并没有进后院来,只是让人进去告诉王妃一声,要进王爷的书房看一看。”
  查郑王的书房?
  郑王都不在府里,他们能搜查出些什么?
  卫安深吸了一口气,冷淡的笑了:“既然如此,那你们急什么?还没到天塌下来的时候,你们就只管老老实实的做事便是了,再不济,也有上头的主子们顶着,你们说是不是?”
  是不是?!
  众人都知道卫安这是在敲打自己了,不敢说不是,纷纷的答应下来,又急忙有序的退走。
  二夫人和三夫人这才皱了眉头和卫安一道朝郑王妃的郑源疾走,一面忍不住道:“好好的,为什么锦衣卫会忽然上门呢?”
  卫安自己也不知道事情始末,只好飞快的一边往正院去,一面安慰她们:“不管是什么事,至少现在圣上没有直接让锦衣卫直闯后院惊扰王妃,这说明圣上没有赶尽杀绝的打算,还留了余地……不管怎么样,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这些事之后我们再考虑,现在还是先去王妃那里……”
  现在什么都没有郑王妃和孩子重要。
  郑王就要回来了,他失去了明鱼幼之后,一直孤身一人,什么都是靠着他自己,这些年他的日子过的很苦。
  而她这个女儿,一是太久没有在一起,二是相认的时间太晚了,相认了以后就立即要成亲嫁人……………这样一来,她跟自己父亲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有郑王妃和孩子陪着他,她心里才好受一些。
  要是这个孩子和郑王妃又重复当初明鱼幼和悲剧,她简直不知道郑王怎么能熬得过去。
  二夫人和三夫人陪着她一起跑的飞快,紧赶慢赶到了郑王妃的正院,就看见婆子丫头们来来回回的进进出出。
  院子里的人虽然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可是所有人脸上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