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任何一件叫她们觉得奇怪的事,都能让她们如同惊弓之鸟了。
  三夫人陪着卫老太太坐着,神思却已经飘得很远了,回过神来才听见三老爷正在说:“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大好事,好像大家都把安安当成了福星,可我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剩下来的话大家就都心照不宣了。
  这回宫中的邀请,恐怕也是来者不善。
  屋里沉默了一刻。
  过了一会儿之后,三老爷才回过头去看着一直很安静的卫安,神情复杂的盯着她问:“安安,你肯定有办法不当这个福星的吧?可你为什么最后还是当成了呢?”
  三老爷说不清心里究竟此时是什么感受,只觉得卫安的安静异常让人不安。
  被一个小孩子逼得有这样的不安感,真是有些挫败,他瞧着卫安,有些头疼:“安安,大家同坐一条船,你要是想做什么,须得知会一声,都不是外人……”
  三夫人有些诧异,三老爷这个人实在算得上是有些心机的,可是听他的意思,竟好像却是在跟卫安交底?
  这算什么?
  卫安凭什么?
  可是她看向卫安的时候,又忽然知道是凭什么了。
  一个人要张扬容易,可是要学会低调却实在是难。
  卫安却偏偏很懂的低调,她时常能低调到让你觉得她不存在,哪怕其实她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三夫人不合时宜的想到了蛇,觉得卫安就如同躲在草丛中吐着信子的毒蛇一样,随时等待着暴起伤人,给人致命一击。
  卫安的目光淡淡的落在前面的三老爷面上,轻轻点了点头:“我是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她面色平静,看起来果然如同她自己说的那样,早就已经知道了宫里会有传召下来。
  下旨的是方皇后。
  既然卫安这个福星能让端王妃这么好运气的就正好遇上家里有家传神药治烧伤的老尼姑,当然也能惠及旁人。
  方皇后这一胎重中又重,听说了卫安福星的名声,当然想着要沾一沾这所谓的福星的福气。
  三老爷皱着眉头,反应过来,问她:“你的意思是,她们可能会在皇后娘娘身上动手脚吗?”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三老爷就觉得不寒而栗,在场的人身上也都忍不住起了一层厚厚的鸡皮疙瘩。方皇后可是深受隆庆帝宠爱的,现在又怀着隆庆帝唯一的孩子,隆庆帝把她看的跟眼珠子一样没什么分别,要是方皇后出了什么事,又栽赃在卫安身上,那卫家满门这么多条人命恐怕都不够死的。
  这也太阴狠了。
  三老爷喉咙动了一动,闭上眼睛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发问:“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啊……为什么非要把我们逼成这样呢……”
  三老爷不蠢,他当然不会怪卫安生事找事。
  因为那些人最后的目的,也不过就是冲着卫家罢了,只不过是知道了卫安的特殊之处,想从卫安入手罢了,就像当初的卫玉敏一样。
  卫老太太缓缓擦了擦手,把帕子交给一旁候着的青鱼,朝花嬷嬷看了一眼,花嬷嬷就立即知机的领着人退了个干净。
  她这才淡淡的笑了笑:“为的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罢了。至于我们,现在已经没什么利益可图了,可不过因为我们不肯束手待死,所以有些人就觉得心里不痛快了。”
  她看向卫安,轻声道:“你做的对,若是这次避过去了,还有下次,倒不如将计就计。”她说完,又笑:“何况……你是不是故意要当这个福星的?”
  当然是故意的了,卫安笑的眼睛弯成月牙,很开心的朝着卫老太太点头:“当福星也不是没有好处,她们这样费尽心机想要我当福星,我就成全她们好了。”
  不过她是个自私的福星,这福气只是带给她自己的,和其他人可半点关系没有。
  三老爷皱了皱眉头,正想说话,就被打断了。
  外头有管事来报,说是老镇南王妃来了。
  这可真是有些稀奇了,老镇南王妃从长宁郡主出嫁过来之后,几乎没有登过门,什么事值得她跑一趟?
  卫老太太也有些诧异,回过神之后就吩咐三夫人:“你出去迎一迎。”
  经过卫安的事,卫老太太对老王妃已经不如多年之前那样怨恨,如今听见她的名字和消息也已经能做到心平气和了。
  三夫人越发察觉出来卫安如今的地位,垂眉敛目的应是,出去恭敬的把老王妃迎了进来,又陪着老王妃说话:“天寒地冻的,有什么事,老王妃您派个人过来知会一声也就可以了……怎么还亲自来?”
  老镇南王妃轻轻摇头,搀扶着崔嬷嬷的手,勉强定了定神:“还是亲自来一趟才放心,眼看着也快要过年了,这小丫头没良心,也不来瞧瞧我,我只好自己来瞧她了。”
  ………………………………


第178章 探望
  三夫人有时候不知道是该说卫安命不好,还是该羡慕卫安命好。
  虽然有个那样不靠谱的娘,可是她到底还有个这样宠她疼她的外祖母。她收回神来,知道老王妃是在说场面话,其实应该是听说了端王妃的事才来的,就笑着点了点头,一路扶着老王妃到了合安院。
  多年不见,上次相见还是在孔家,可就算是那样,两人也没说过什么话,现在再见面,卫老太太自问心里怨恨已经减轻不少,可是却仍旧不能做到一笑泯恩仇,互相见过礼之后,便淡淡的笑了笑,让卫安自己带着老王妃回房去细聊。
  她自己留了三夫人,推心置腹的拍了拍三夫人的手:“这回的事,别怨安安。”
  三夫人吃了一惊,连忙摇头:“这怎么能怨的上安安呢?别人有心算计,根本就没有真心商谈亲事的意思,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娘您说这话,真是折煞握了……”
  这几个媳妇儿,就连庶出的也这么懂事。卫老太太目光沉了沉,再次觉得卫五老爷当年大约是猪油蒙了心瞎了眼,才会娶回这么一个不懂事的祖宗来。
  她欣慰的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我心里好过许多。你说的是,别人根本不是诚心来谈亲事的,这也幸好是没成……”她声音略显沉重的道:“若是真的成了,恐怕将来就又是一个阿敏了。”
  三夫人被她说的不寒而栗,想起卫玉敏的下场简直打哆嗦,把平西侯夫人和郑夫人杀了的心思都有了,压低了声音冷笑了一声,咬牙切齿的道:“真是不把人当人。”她说完又看了老太太:“娘,安插在端王妃院子里的人,也没传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吗?还有宁和……”
  卫老太太知道她是心里不安,安抚的抚了抚她的肩膀:“这些你都不用担心…不会有事的…你只要好好的打理好家里就是了……”
  她又道:“你明白,可是小五却未必明白。我这些日子看小五,好似时常对小七怀着怨恨,大约是觉得小七坏了她的姻缘。你多跟她说说道理,让她不必担心,这件事过后,我自然会给她找个更好的。”
  有了卫老太太这句话,三夫人更加放下心来,连连点头。
  心里又有些想要叹气,从前跟卫七一比,卫玉攸可算得上是再好不过了,可是现在跟卫七一比,卫玉攸却又处处都是不是……
  卫安不知道自己已经拿来跟卫玉攸比较了,她正专心致志的听老王妃说话。
  她是老王妃一手养大的孩子,老王妃一看她的神情就知道她这阵子必然不好过。
  别人难过的时候总是大吵大嚷,恨不得天下人同她们一同难过。
  可是卫安的难过却总是内敛而自持的,因为心里憋着一口气,所以连喜怒都不能随意表露出来,去了一趟普慈庵之后,情况又加剧了。
  她斟酌着叹了口气,告诉卫安:“我都知道了…”
  都知道了,之前卫安在普慈庵被人污蔑说是偷了陈绵绵的玉如意的事,都是长宁郡主指使李嬷嬷和葛嬷嬷干的。
  所以李嬷嬷才那么恰好的躲开了跟卫安一起上普慈庵的差事。
  卫安嗯了一声。
  似乎什么都没说,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卫安有千般万般不好,可是她对长宁郡主,是真的没有话说的。
  这么固执又任性的人,对着长宁郡主却一丝脾气也没有,从来不拿针线,可是为了长宁郡主的生辰却可以一针一针的绣双面绣,绣八骏图。
  她从来都像是围着火光转的飞蛾,对长宁郡主趋之若鹜。
  老王妃不再多说,垂下头闭了闭眼睛:“我没有教个好女儿出来。”
  她又转回神来摇头:“不说这些了,她就要回来了,你心里做好个准备罢。我这回来,是同你说另外一件事的。”
  卫安把头靠在她膝盖上,抱着她的腰轻轻嗯了一声。
  像是一只依恋主人的小猫。
  老王妃觉得心都软了,俯身替她整理头发:“现在满京城都在传你是福星的事,我上回听你舅舅提起,说是宫中方皇后胎像不是很好,又听说你要进宫……”
  她神情复杂的叹气:“称病吧…小七,你还只是个小孩子……”
  卫安双手握住老王妃还没收回去的手,很认真的仰起头看着她摇头:“不行的,外祖母,你把我当小孩子,可是别人已经不把我当小孩子了。在她们眼里,我只是一个能算计卫家满门的工具。”
  “楚王的心思太沉了……”她重新把头放在老王妃膝上:“何况当初明家一百多条人命,也需要有人来还。”
  老王妃简直要被她气笑了:“就凭你吗?”她有些激动,捧着卫安的脸:“那是藩王!北地强藩!连圣上也要顾忌三分,势力遍布朝野,你以为就凭你,能让他血债血偿?!安安,你还是太小了…”
  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不顾后果,只图快意恩仇。
  可是往往这份冲动是不能带来什么好结果的。
  以卫家现在的能力,要跟楚王抗衡,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罢了。
  卫安晃了晃她的胳膊,笑的像是一只小狐狸:“说到这个,我有事想求一求您……”
  老王妃蹙了蹙眉,觉得她根本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里,可是对上她的笑就又没了脾气,一指头戳在她额头上,又气又怒又无奈:“你呀!”
  她见卫安只是笑,又生不起气来了,低声问她:“我有什么能帮你的?”
  “有的有的。”卫安仰头看她:“您时常能进宫,不如有空的时候帮我问一问方皇后,近日楚王妃是不是常常进宫……”
  后宫里能跟冯氏扯上关系的,就是冯贵妃了。
  可是冯贵妃上一世并没有什么事迹流传出来,最后也是因为三皇子死了,而郁郁而终…简直连她的脾气都不知道。
  这一世卫安也摸不着她究竟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她跟冯氏来设计卫家的事有没有关联,只好先探一探底。
  ………………………………


第179章 追杀
  十二月初四,定北侯府收到了南昌的书信,信上说,十二月初三卫阳清就启程了,若是顺利的话,大约还能赶回家过小年。
  卫老太太倚在大引枕里,腹间盖着一张团花绒毯,把信交给了三夫人,表情仍旧算得上平淡的问她:“家里都收拾好了吗?”
  将近年关了,也该把家中上上下下都清扫一遍,除旧迎新了。只是最近因为宫里宣召,家里没人顾得上吩咐下去。
  三夫人面色有些憔悴,应答却还是很自如:“都吩咐下去了,今天先清洗大件的物什,好容易有了太阳,趁着这个时候洗了晾干,也免得到时候给霉坏了。”
  她办事向来是有分寸的,卫老太太当然放心,见她精神不济,有些关心的问:“身上不舒服?怎的面色这样差?”
  在外头候着的孔嬷嬷心里咯噔了一声,缓缓叹了口气。
  倒是不是不舒服,只是昨天亲家老太太来了一趟,说了郑家的事作罢的事,言语间很有些埋怨,说是郑家人说话不好听,还带出了之前普慈庵的旧事,责备了五小姐一番。
  卫玉攸哭闹了一晚上,三夫人怎么劝也没用,因此才有些精神不济。
  三夫人自然是不能和老太太说卫玉攸闹事的,笑着摇摇头,顺势把话题给转开了:“是为了小七的事……我这心里总是不安的很……”
  她左右看了看,又有些好奇:“怎么今天还不见小七过来?”
  自从被卫老太太另眼相看之后,卫安基本上算得上跟卫老太太形影不离了,每天的晨昏定省更是比谁都准时。
  别说缺席了,就连迟到早退也不曾有过,可她现在却没看见卫安,不由有些吃惊的看向卫老太太:“宫中初一下的旨意,宣她初九进宫觐见,这眼看着就要到日子了,您怎么还让她出去乱走呢?”
  卫老太太知道她的意思,忽而笑了一声:“她可不是乱走…”她又道:“她心里有分寸的,你放心吧……”
  卫老太太都这样放心,三夫人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虽然早知道卫安已经不同寻常,可是从卫老太太嘴里听见她对卫安这样毫不设防的信任,她仍旧有些恍惚,卫安究竟是怎么做的?
  她出了一会儿神,外头就来了许多管事的要回话,她连忙站起来:“不打扰娘您理事了,外头也还有许多事,我这就去料理。”
  卫老太太手里从来不是没人的,三夫人对这一点看的很清楚,该做的事情她做,不该沾染的事情她从来不肯自作聪明。
  卫老太太喜欢的也是她这一点,朝她微微点头,等她出去了,才让人进来。
  卫瑞黑了很多也瘦了许多,整个人就算是裹着厚厚的冬衣,也能看出那份憔悴和支离,不仅如此,面色还极苍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似地。
  卫老太太吃了一惊,有些担忧的看着他:“你这是怎么了?”
  卫瑞嘴唇苍白,没有血色,朝着卫老太太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咳嗽了好几声才止住了声音,极力的清了清嗓子告诉卫老太太:“线索断了…”
  他闭着眼睛,极不甘心却也无能为力:“七小姐提醒我从云南去查,我之前其实也去过很多次的……”
  还是卫老太太让他去的,可惜什么都查不出来。
  云南境内原本就多苗族等异族,山贼流窜也是常有的事,明家众人在路途中出事早已经被盖章定论,后续首尾也早就被收拾好了,卫瑞每次去都是铩羽而归。
  先从云贵总督查起,可是云贵总督早已经调任去了两广,而且他位高权重,轻易奈何不得,卫瑞就去云南找线索。
  可是因为当初经办此案的官员都已经贬的贬死的死,竟没一次查出有用的东西。
  直到这一次,卫安提醒他未必就要从官员身上下手。
  “当初经办的大小官员那么多,有品级的当然是可以或是调任或是灭口的,可是那些诸如师爷小吏衙差之流的呢?哪里能清的那么干净……”
  卫瑞想起当时卫安说的话:“而人海茫茫,怎么知道是不是跟当初的事情有关,也不是没有办法,卷宗上头都有记录的,您不如先在这上头动手脚。”
  他的确成功从这上头动了手脚,并且找到了一个知道当年旧事的人,当初他还是个驿站的驿丞,那晚就是他在驿站里。
  可惜他还没能问出什么,就出事了。
  他的住处被发现了,当夜就遭了刺杀,如果不是他身边的人都足够可靠,拼死护着他,他根本就不能活着回来。
  卫老太太神情冷淡:“是那个驿丞通风报信,还是你早就被人盯上了?”
  如果是驿丞通风报信还没那么可怕,可如果是早就被盯上了,那才真的可怕了。
  楚王究竟是势力已经蔓延到如此可怕的地步,还是他的人无孔不入,谁都不放过?
  卫瑞捂着胸口咳嗽了一声:“应该不是驿丞通风报信…他没那个机会……”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若有所思的垂下头。
  不管怎么说,楚王都实在太让人有压力了。
  而且他还把卫家盯得这么紧,他如果连卫瑞去了云南都知道……那接下来会怎么做?
  卫老太太光是想想,就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而让卫老太太觉得毛骨悚然的楚王,此刻正听自己的长子,楚王世子楚景瑞回事。
  楚景瑞在父亲跟前的时候比在母亲跟前的时候要小心多了,斟酌着同他说:“卫家胆子也挺大的,现在云南的事儿还没了呢,她们就敢顶风作案,还跑到云南去了……”
  屋子里坐着七八个人,听了他的话一同都笑起来。
  “可不是……”楚王府长史秦冲敛了笑意:“这位老太太这么多年都安安静静的,我还当她是死了这份心了,可是现在看来,恐怕人家只是在韬光养晦罢了。王爷……”
  他看向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楚王,皱着眉头道:“不可轻敌啊!”
  屋里烛光摇动,楚王的脸掩映在灯火中,看不清楚神色。
  ………………………………


第180章 谈事
  他是个足够冷静的人。
  当年跟皇位失之交臂,首先做的也不是没用的恼怒生气,而是细细筹划。利用隆庆帝的性格接二连三的除了明家等心腹大患。
  他又偏偏很懂的收敛。
  在引起隆庆帝警觉之后就立即又退步了,安安静静的收起爪牙不再进一步,一等就等了这么十几年才开始再动。
  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
  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最近总是出师不利,不好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楚王的手指屈起来在桌上轻轻敲了几下,而后才忽然笑了一声。
  这一声笑仿佛是把众人都给激活了,秦冲紧跟着就道:“这回还是让人跑了,后患无穷,王爷有什么打算?”
  有什么打算?
  楚王冷笑了一声,他一直都在打算。
  卫家逃过了一次又一次,可是这一次,他看她们怎么躲得过。
  “一步一步来。”他终于很是冷静的出声:“卫家那个小姑娘不是就要进宫去了吗?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众人都若有所思。
  楚景瑞有些不明白:“卫家在查我们,我们现在朝一个小姑娘动手,是不是惩罚太轻了?”
  秦冲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世子这就不知道了,王爷可从不做无用功。您可且等着瞧吧。”
  楚王把屋里的人都用余光扫了一遍,忽然出声:“卫家不足为虑,没什么好在意的,也就是秋后的蚂蚱,容她们蹦达几天吧。”
  接连折损了朱芳还有曹安曹文,他面上不说,其实已经很是恼怒。
  就算是已经把卫家的后路都安排好了,可是心里还有一股气,既然有气,当然不能让她们死的这样轻松容易。
  他咳嗽了一声,看了看天色,吩咐人都散了,自己领着儿子,也不要人打伞,冒着雪步行回后院。
  “是不是很奇怪父亲为什么要跟一个小姑娘过不去,好像是在本末倒置?”他静静的借着月光看飘舞的雪花,并没有停留。
  楚景瑞跟的很紧,老实的承认了,承认了以后又道:“不过我知道父王办事,从来都是再谨慎周全不过。既然这么着意对付个小姑娘,当然也有您的道理。”
  察言观色这门功夫,自己儿子是已经学的炉火纯青了。
  楚王回头看他一眼,见他在雪地里走的又稳又快,心里浮上些骄傲,难得的赞赏的笑了笑:“你知道就好,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说起年纪,你年纪大吗?”
  他又道:“沈琛和楚景吾年纪大吗?”
  楚景瑞立即站住了表明自己受教:“我也听母妃提过了,也知道卫七有些不同寻常,可是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父王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对付她。”
  不懂不会装懂,从来都知道审时度势,楚王更满意了,笑着为他解惑:“怎么会是绕圈子呢?卫七不同寻常,我就让她更不寻常一些。上回的事,方家能那么侥幸的避过,是卫家给方家卖的好。”
  “她们倒是挺聪明,跟方家卖好,觉得就有了个靠山护着。可是如果方皇后出了事呢?”楚王提醒楚景瑞:“如果方皇后是因为卫安出了事,那方家会放过她吗?”
  楚景瑞在原地站住了。
  月色寒冷,他忍不住也冷笑了一声。
  卫安却并没时间冷笑,她坐在沈琛对面,正在跟沈琛谈一桩交易。
  沈琛倚在椅子背上,好整以暇的问她:“你这么不怕死吗?”
  卫安有些诧异:“我为什么会死?”
  只要事情成了的话,她怎么可能会死呢?
  沈琛哦了一声,意味不明的又紧跟着说了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当然没有不帮你的道理。”他双手撑在桌上,又有些好奇:“那你到底拿什么来换?”
  卫安要他帮忙,让他推波助澜,成就她福星的名声,这也没有多难,他当然很乐意帮忙。可是问题是,卫安能给什么样的回报。
  这么久以来,卫安杂七杂八的做了不少事,可是没有一件事是和当初云南的事有关的,他的耐心已经快不够用了。
  卫安也能看得出他的急躁,手指轻轻按在杯沿上,看着上头鱼戏莲叶间的图案发呆,过了片刻才道:“我拿当初云南知情人的名单跟你换。”
  她说话的声音很轻,仿佛是在说什么一件再小不过的事,可是沈琛的目光却猛然收紧,盯着卫安看了一眼,冷声道:“成交!”
  卫安点了点头,站起来毫不拖泥带水的就要走。
  沈琛却忽然又出声叫住她。
  她回过头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