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密事-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你无法忍受,那咱们就和离吧。”
  和离!
  这个男人,这个曾经也曾把她看的如同命一样的男人,天下间少有的对妻子好的过分的男人,竟然有一天也能对她说出和离两个字。
  长宁郡主有些想笑。
  可更多的却是慌张。
  卫阳清再生气,也从来没说过这么严重的话。
  何况她怎么能和离?
  她要是和离了,天下人怎么看待当年她要死要活要嫁卫阳清的举动?她的孩子们又怎么办?
  卫阳清却下定了决心,他不是说说就算了的。
  ………………………………


第212章 稀客
  长宁郡主最终还是认了输。
  卫阳清去跟卫老太太赔不是,因为喝了些酒,满怀着对卫安和卫老太太的愧疚,差点儿就有把卫安的身世和盘托出的冲动。
  可他到底忍住了。
  卫老太太没有跟从前一样打发他走,点了点头,让他坐下。
  卫阳清有些受宠若惊。
  卫老太太却已经让人去请卫安和三老爷他们了。
  卫阳清这才惊觉卫老太太好像的确对卫安亲密的过分,可是却什么也不敢问。
  卫安现在已经成了长宁的眼中钉肉中刺,有卫老太太的庇护,日子至少还是好过一些。
  三老爷进屋,先看了站起来的五老爷一眼,而后才去跟卫老太太请安。
  不一时卫安也进来了。
  卫老太太让她们都坐下,把卫安带在自己身边,斟酌着和卫五老爷说:“陈夫人上午来过一趟,一直待到天黑了才走,她跟我透了个风……”
  她说:“陈夫人的意思,你以后大约就留在京城了。”
  卫三老爷忙笑起来:“这可是大好事啊,以五弟的政绩还有资历,留在京中……”
  他摸了摸胡子,却又有些想不大明白了:“不知道是任何职呢?”
  “工部右侍郎。”卫老太太喝了口茶:“兼任尚宝司少卿。”
  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二老爷半响才反应过来,不由喜出望外。
  工部右侍郎就已经是正四品的堂官了,卫阳清绝对能算得上是高升,可更意外的还是尚宝司少卿的位置,这可是管机要的啊,非皇帝得意之人不能任。
  既然卫五老爷能出任尚宝司少卿,显然隆庆帝对卫家是满意的很。
  相对于黄家献出了女儿才得的那些赏赐,这可重的多了!
  卫阳清自己也吃了一惊。
  他能力自然是有的,他从小就师从内阁侍讲钱坤,而钱坤是个从黄河边上来的,对于如何治水极有心得。
  他也算得上是勤奋,师傅的本事,自认学的不少。
  江西这次的水患,也就是因为有之前跟着钱坤的经历,才能治理的那样好。
  可是就算是这样,也不应该成为隆庆帝重用他的理由才对。
  卫老太太看向他笑了笑,又握了握卫安的手:“这该感谢安安。”
  卫五老爷才回来第二天,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卫安受宠了些,好似也有些聪明……………曹安和曹文还有朱芳,就是她揪出来的。
  可他没料到老太太张口就说他升官要感谢卫安,不由有些茫然。
  三老爷就轻声又把这几天才彻底了了的,闹的沸沸扬扬的三皇子的皇子妃的事说了,末了又告诉卫五老爷:“大约也是因为这个,圣上觉得我们卫家都是忠臣,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道理,所以才想着重用你。”
  卫阳清还是震惊的回不过神。
  卫安如果真有这样的能耐,那一直冷待她,甚至陷害她的长宁郡主……
  她会怎么样对待?
  更甚的,还有卫玠,卫玉珑……
  他正在胡思乱想,卫老太太却已经咳嗽了一声,惊得他回过了神。
  “我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让你这阵子谨言慎行。你刚回京城,又逢上过年,应酬是免不了的,可是人心叵测,你该事事都要多提防几分,盯上你这个位子的,恐怕不在少数。”
  三老爷不断点头:“实话实说,楚王那里就没那样好过。”
  卫阳清茫然答应。
  心里却有些懵。
  他还以为卫安是个需要人可怜,需要人照顾的小孩子,可是现在才惊觉,她早就不需要任何人了。
  他失魂落魄的出门,在院子里的廊庑处坐了好一会儿,才走了。
  第二天再起来,想去跟卫安聊聊的时候,却听说郑王来了,不由惊在当场。
  不仅是他吓得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连长宁郡主也慌了心神,手里的玉梳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破天荒的连女儿来了也顾不上,匆匆忙忙的跑去了书房找卫阳清。
  她猛地推门进去,头一件事就是朝他冷笑:“原来你这样大方,替人家养了这么多年女儿,说送回去就能送回去。”
  从前郑王可从来没有登过卫家的门。
  现在忽然来,除了卫安的事,还能有什么事?
  长宁郡主满心怨恨。
  当初她是豁出去了,想要把这事儿给嚷嚷开的,可是后来葛嬷嬷和倪嬷嬷都提醒她:“这事儿闹开了未必就对七小姐不利……”
  当年的事毕竟没有证据,朝廷也没有明着下旨,名义上明鱼幼是无罪的,而她的女儿当然更没什么罪过。
  要是儿女成群,长宁郡主还又不放在心上。
  可是偏偏郑王就卫安一个女儿。
  她之前没想通,现在想通了之后却从没打算把卫安的身世闹出来过,这也是她为什么回来到现在只字不提的原因。
  卫阳清皱着眉头穿衣裳,又怕长宁郡主闹出什么事来,强忍着不耐烦道:“我没说!应该不是为了安安的事来的。”
  这么重要的事,卫阳清应该不会说谎,长宁郡主半信半疑:“那他来做什么?”
  卫老太太比恨卫阳清还恨他,他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来过,怎么忽然就来了?
  外头迎人的三老爷心里更是犯嘀咕,面上带着笑,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心。
  郑王是个薄情寡义的人,他忽然上门,哪里会有什么好事?
  只怕是来找麻烦来的。
  郑王并没有摆仪仗,是轻车简从而来,三老爷却还是让人去请卫老太太了。
  卫老太太该给藩王行礼迎接的。
  郑王却摆手拒绝了,背着手走在前头:“不必这样兴师动众的,本王乃是微服而来,不必这样。三老爷领我去见老封君吧。”
  他既然这么说了,三老爷也不敢不从,一路领着他进去。
  卫老太太听说郑王来也不由吃了一惊。
  吃惊过后就是和三老爷一样,觉得郑王不安好心。
  黄鼠狼给鸡拜年,哪里会有好事的?
  她右眼皮猛地跳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才让人:“请王爷进来。”
  郑王既然自己说不必迎接,按晚辈的礼,她就没有给郑王脸的道理。
  ………………………………


第213章 维护
  听见郑王来,并且说要特意见一见她的消息的时候,卫安还在听纹绣回话。
  最近她忙着算计黄家,谢良成那边联系的就少了一些,一般都是由纹绣的娘传递消息进来,之前一直没说什么有用的,这回却不尽然。
  卫安有些诧异的抬头看纹绣,重复问了一遍:“消息确定吗?”
  她想要自己有能掌握在手里的人,这事儿谢良成早就答应了,可是却两三个月都没有消息,她还以为谢良成现在的实力,有些为难。
  却没料到谢良成会准备的这样充分。
  他不仅回老家把外头分家的开了镖局的一位族叔那里挖出好几个厉害角色来,甚至还能找着曾经跟着老镇南王东征西讨后头又退了下来的老家将。
  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啊。
  可是以谢良成的心思,他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的好的。
  自从长宁郡主回来,本来就很少说话的卫安话说的更少了,几天都能一言不发,纹绣几个人时常忧心,碰上她愿意说话的时候,恨不得把肚子里的话一次说干净了,连忙点头。
  点完头就笑:“还有临江王小镇国那边也送了信回来……”
  “是啊!”汪嬷嬷放了手里的托盘,过来把手炉滴在她手里:“是一张帖子,邀请您大年初十去王府的。”
  她替卫安理了理衣裳,坐在她身边叹口气才说:“姑娘,我知道您本事大。可本事再大,您头上还压着父母呢……郡主这样,实在不是诚心为您打算的,老王妃那边又左右为难。您要多为自己想一想。”
  这阵子卫安吃不下睡不着,汪嬷嬷也同样吃不下睡不着,人都好像老了几岁,卫安看她盘起来的头发中又多了不少银丝,很认真的点了头。
  “我都有打算,嬷嬷别为我伤心了。”卫安握住汪嬷嬷的手:“您保重身体才是,将来若是有机会,我一定帮您把女儿找回来……”
  汪嬷嬷眼眶泛泪,却还是强忍着没哭:“这么多年了,远嫁出去,谁知道还活着不活着。不说这些,您好,我也就好了。”
  这大过年的,外头又有来送新衣裳的针线上的婆子等着,玉清和蓝禾对视一眼,连忙过来劝。
  纹绣就趁机附在卫安耳朵边上,轻声道:“姑娘,还有件事,谢少爷说,不必您出去了。今年他们理当来咱们家拜年的,让您放心。”
  放心什么?
  卫安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片刻才明白了谢良成是不想让她为难出门,大约也是听说长宁郡主不待见她的消息了吧。
  本来被这么关注的卫家就藏不住什么秘密,何况长宁郡主并不想藏,还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她不待见自己。
  这回长宁郡主回京却没带她去见老王妃的消息,恐怕早已经传的天下皆知了。
  卫安有些头疼。
  正准备让蓝禾去请针线房的人进来,玉清却忽然进来说紫羽来了。
  青鱼渐渐的年纪渐渐大了,她手下的紫羽也就跟别的主子们来往的愈加频繁些,可来卫安房里,却还是头一次。
  卫安略微有些疑惑,而后才点头让人把紫羽领进来。
  紫羽长得比青鱼要清秀,老太太房里伺候的人向来是极有规矩的,她头上只带着零星的二三朵珠花,腰间缀着蓝色丝绦,除此之外只有受伤还带着一只金镯子,便没有别的首饰了。
  她一进门就先给卫安请安,只是素日的圆滑却没了,请完安立即就吩咐汪嬷嬷和蓝禾:“快,快给姑娘换件衣裳!合安院来客人了……”
  大年三十,还有往别人家里跑的?
  蓝禾和汪嬷嬷面面相觑,心里都疑惑的很。
  可紫羽既然这样急,她们也不敢耽误,连忙应是。
  玉清又给紫羽倒了茶上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亲戚?怎么这个时候了还上门来?”
  大丫头之间的关系向来微妙,聪明人是不会仗着伺候的是高一等的主子就心高气傲的,紫羽道了谢喝了茶,犹自还喘气,拍了拍胸口才道:“不是什么亲戚……是郑王爷,郑王来了,还点名说要见七小姐。老太太就让我请来了……”
  郑王?
  汪嬷嬷转过屏风之后忍不住顿了顿,心里却有些担忧起来。
  最近半年来家里风风雨雨的就没停歇过,几乎天天都要闹出些事来。
  现在这个节骨眼,郑王却忽然来了,真是有些让人担忧。
  卫安却比她镇定的多了。
  上次在街上,面对曹文的刁难,还是郑王出声解得围。
  这个人当然未必就是好人,可也不一定就跟老太太嘴里那样坏的十恶不赦。
  何况现在卫家正深得帝心,他一个藩王,总不敢不顾隆庆帝的心意肆意行事。
  卫家原本就有根基在,只要卫阳清的仕途当真有望,中兴之势简直难掩。郑王没道理还给自己再招惹上不痛快……………他可跟隆庆帝说,要长久留京的啊。
  想到这里,她见汪嬷嬷发慌,就朝她摇头:“现在不是还不知道什么事吗?嬷嬷也别自己吓自己,先过去再说罢。”
  出门的时候,连紫羽也看出汪嬷嬷的紧张了,不由就笑:“姑娘不必担心,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点名要见您,可看他的样子,似乎挺亲和的,老太太不知道同他说了什么,他一直没有说话。”
  卫老太太向来不待见郑王,跟郑王说的肯定没什么好话。
  郑王却都能忍下来。
  这个人到底是良心未泯,还是掩藏的深?
  卫安想了一路,才转过长廊,却又迎面撞上了长宁郡主,不由有些微怔。
  卫玉珑牵着长宁郡主的手,打扮的像是一只雪娃娃,看见了卫安,立即就垂了头,似乎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长宁郡主就比卫玉珑干脆的多了,她皱了皱眉头,不耐烦至极的冷笑了一声,问她:“你怎么来了?!”
  汪嬷嬷被她的语气听的心里生气,可她是当奴婢的,没道理跟主子叫板,只好忍气吞声。
  紫羽便出来当和事佬:“王爷开口要见姑娘……所以老太太让我来请。”
  ………………………………


第214章 揭穿
  大早上的,院子里树上的雪还没有化,风一吹扑簌簌的雪往下掉,树枝都被压弯了,卫玉珑的注意力从树上转到卫安的话上,眨巴着眼睛又看看自己母亲。
  她知道郑王。
  母亲每次和父亲吵架,太生气了,总是脱口而出郑王的名号,还说什么一旦让郑王知道,父亲就毁了。
  她不知道郑王知道了什么能把父母亲全都毁了,更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为什么好软闹的这么僵。
  可有一点她是知道的。
  跟卫安有关。
  这回回京城短短两天的经历也让她再深刻不过的感受到卫安的影响力。
  祖母卫老太太的态度就不必说了,她虽然态度也算好,给她们的东西也很丰厚,甚至对她们比对她们的母亲要亲和的多,可是有什么用呢?
  能比得上卫安吗?
  卫老太太恨不得行动坐卧都把卫安带着。
  可卫安是什么东西?
  就跟母亲说的那样,卫安撇去那些母亲加诸在她身上的身份和光环,她算得上什么?她什么也算不上,还不如卫玉珀,至少卫玉珮是有姨娘的。
  可不知道卫安给她们下了什么药,祖母也罢家里的伯母们也罢,都把卫安当成宝贝,更甚的,还有外祖母。
  回来之后她才明白为什么外祖母那样冷淡,连面都没见他们。
  根本不是因为风寒,纯粹只是因为觉得母亲没带卫安去,在为卫安委屈罢了。
  她在隔间听见母亲和嬷嬷们的对话之后,简直难过的无以复加。
  不明白为什么外祖母明明知道了卫安的身份之后为什么还要那样对待母亲。
  本来母亲就已经跟父亲闹的很不愉快,几乎日夜不能安稳,可竟然连母亲的亲生母亲也不能给她一点儿安慰。
  长宁郡主没顾得上女儿在想什么,咳嗽了一声冷淡的让卫安回去:“不必见了,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待会儿我会和王爷还有老太太表明的。”
  这还是长宁郡主头一次正视她说话,卫安透过她,就好像看见了上一世在长宁郡主跟前卑微软弱的自己,竟不自禁的往后退了一步。
  可也不过是一步而已,她立即就反应过来了,平静的摇头:“紫羽姐姐说,王爷指明要见我。”
  根本不是李嬷嬷嘴里的那个能随意被人掐住咽喉的小姑娘了,长宁郡主神情不断变换,皱着眉头正要再说,拐角处青鱼已经迎出来了,看见了卫安就欣喜的喊了一声七小姐。
  随后见到长宁郡主又不免有些吃惊,冲她行了礼又有些为难的提醒她:“郡主,老太太特意交代了,不必晨昏定省,您若是没有要事的话,不如晚间再来?”
  晚上就要吃团圆饭,自然能见的到。
  长宁郡主却脸色青白的看着卫安。
  难道郑王竟然当真就是来认女儿的?
  毕竟传来消息说清荷被领走了。
  她又低头看了卫安一眼。
  清荷还是卫安指明跟老王妃要的,卫安知道什么?
  她还没想清楚,青鱼已经又开始催了,她只好轻飘飘的嗯了一声,目送青鱼领着卫安一行人越走越远,拐了弯不见了。
  卫玉琳仍旧很安静,扯了扯母亲的衣裳:“娘,我们回去吧?”
  长宁郡主对着女儿还是和颜悦色,忍住气嗯了一声,回了房就立即让人去老太太房里打听消息。、
  这么多年了,老太太房里还是密不透风,她其实也不指望能打听什么消息,只不过图个心安罢了。
  如果郑王是真的要认卫安……
  她在心里这么想,连那封之前明鱼幼曾经拿来给卫阳清看,说是有心人刻意仿冒的明家的信,目光陡然凌厉起来。
  她吩咐倪嬷嬷:“再去庵里看看王妃,问她是不是打算一辈子就呆在那里了?如果还想回来看儿子的话,就对自己狠点心!”
  屋子里静的很,卫安还在想之前长宁郡主咬牙切齿的表情,等回过神已经听见老太太出声招呼了。
  卫老太太朝她招招手,让她给郑王行礼:“给王爷请个安。”
  卫安依言做了,跪在地上并没有抬头。
  郑王却忽然笑了,问她:“你叫卫安?”
  他自己重复了一遍卫安的名字,又从旁边拿起一个小匣子来,轻声道:“初次见面,就当是个见面礼了,拿着玩儿吧。”
  卫老太太冷眼看着卫安伸手接了,才面朝郑王,略显冷淡的问:“好了,王爷贵脚踏贱地,老身实在惶恐,既然说要见卫安也见了,不如您就直说,究竟是干嘛来了。”
  卫老太太这话实在说的已经很不客气,换做脾气略大的只怕就要翻脸了,可郑王却仍旧半点儿怒气也没有,还在温和的朝卫安笑:“不如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他的态度实在温和的有些过分了,卫安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他,觉得他善意的让人有些不安。
  可她看了快要发怒的卫老太太一眼,还是抬手打开了那只精致的匣子。
  匣子里是一只珠翠庆云冠,一打开就流光溢彩,让人差点儿睁不开眼。
  可这东西,曾经当过侯夫人的卫安当然认得,她有些惊讶的去看同样诧异不已的卫老太太,不明白为什么郑王会送一个只有王妃可带的庆云冠给她。
  卫老太太已经冷笑出声:“王爷!”
  这是明鱼幼曾经的东西,是明鱼幼成为郑王妃那天,卫老太太亲自给她带上的头饰。
  她气的连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郑王却仍旧恍然不觉,朝卫老太太笑了笑,眼睛仍旧直直的盯着卫安,忽然才幽幽的叹了口气,轻声说:“老太太,我送七小姐这个,是觉得她很像我的一个故人。”
  卫老太太立即就开口呵斥:“王爷在说什么?!恕我年老糊涂,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吗?”郑王很有些疑惑:“她这样像鱼幼,您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他朝卫安招手,见卫安立在原地不动,清澈的眼睛里一点儿情绪也看不出来,也不知道卫安到底是害怕多一些还是茫然多一些,心就重重的痛了一下。
  ………………………………


第215章 身世
  卫老太太几乎要疑心自己是听错了。
  郑王这意思,分明是在说卫安是明鱼幼的孩子。
  可是明鱼幼怎么会有孩子呢?
  当初她曾经查过许多次,的的确确,明鱼幼是跟孩子一起死了没错,万安寺的尼姑说她是产后大出血,一尸两命……
  当时卫阳清还在建州当知府,卫阳清也曾写信来说替她去问过,明鱼幼是死了没错。
  她觉得心脏好像猛然被人揪紧了,一下子脸就已经涨的通红,挣扎的看了卫安一眼,立即喊人:“去!请五老爷!”
  卫安还没反应过来,前世今生她都知道自己像那个明家的表姑,可是郑王现在提起来,好像又格外的感觉不同。
  他好似是在暗示卫老太太什么。
  郑王却已经转头看向她了,温和的问她:“孩子,你是什么时候的生辰?”
  卫安茫然摇头。
  上一世长宁郡主不待见她,从不曾给她过过生辰,都是汪嬷嬷挑的日子给她过,可是年月久远,她实在已经记不清了。
  郑王略有些心酸,眼睛盯着她一刻都不放松,片刻后才轻声道:“你生在腊月十一……”
  卫安已经敏锐的察觉出不对了,郑王为什么对她的生辰这么清楚?
  女孩子家的生辰,也不会上什么族谱,都是亲近的家人才知道,可郑王算是什么家人?
  联想起之前郑王一进来就指着她告诉卫老太太她和明鱼幼长得像,明鱼幼又是郑王的王妃,她的心就跳的厉害。
  卫老太太更加震惊,看了卫安半响,只等到外头一叠声的喊五老爷来了才回过神来,双手紧紧扶着椅子把手闭了闭眼睛。
  她心里无比期待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明鱼幼当时或许也不是那样孤苦无依的去世的。
  如果是真的,那以后明鱼幼坟前就有了上香的人了。
  她心跳加速,急促的呼吸了一阵,才对刚进来的五老爷厉声质问:“老五,当初我写信给你……你是怎么说的,你给我再说一遍!”
  卫五老爷心里咯噔一声,知道郑王在场,而老太太竟然还让他来的时候,他就猜到了郑王来所为何事。
  可是他能说吗?
  当初他答应过明鱼幼的,一辈子不会把这个秘密说出去,一辈子不会让卫安置身于危险之中。
  要是郑王是为了什么传国玉玺来的呢?
  他肯定做的出这样的事,当年不就是为了撇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