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卫家明智,同样把隆庆帝的心思揣摩的透彻,偏偏竟还能精明到这个地步,根本不出头,反而让邱楚英做了这个恶人,自己好似完全被动,生死乃至荣辱都要靠着隆庆帝来决定。
分明就是卫家把邱楚英当做了一把刀,邱楚英却以为卫家是那条失水必死的鱼……
楚景行仍旧是一副宠辱不惊的镇定模样,轻声道:“既如此,以后便要劳烦先生您关照了。”
夏松被点了名做监察,卫家这件事,里头有没有人动手脚,看的,便全是夏松手松还是手紧了。
沈琛,果然没辜负父王的期望,没被养成一个废物。
=====三更,前几天的也会补上的~~~
………………………………
第289章 逼问
天光大亮,转眼又是一天。
长宁郡主刚睁开眼睛,便急切的去问旁边伺候的宫女:“姑姑,不知…外头可有消息了?”
自从见了方皇后一面,她便又被关进了屋子里,这好几天都不能得见天日,日子实在是一天难过似一天。
看她一脸失望和焦急,旁边已经二十许,显见得是在宫里有些年头了的姑姑便垂了头,只说不知道。
长宁郡主难掩失望。
自从进宫开始,她除了跟方皇后义正言辞的说了那番话,竟就再没了动静,没有动静的日子才最是煎熬。
她怀着满腔的怨恨,是回来复仇的。
楚王妃说的没有错,卫家分明当她是废棋,利用完了就扔,丝毫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卫阳清更是个负心人。
为了个野种就不惜抛弃她,直到她走,卫阳清也不曾来见她一面。
而自从她走之后,他也没有好好对待她的女儿……
他把卫玉珑一个人留在卫家,自己却出去当他的官了,整日应酬不断,不会想一想失去了母亲,母亲又被当家老太太厌恶的女儿日子会有多难过。
她听卫玉珑说起这些的时候,心都碎了。
既然卫家不容她,既然卫家对不住她,她又为什么非得对卫家仁慈?
楚王妃甚至没有多说,她自己便明白过来该怎么做了,跟楚王妃达成了默契,被楚王妃经冯氏的手送进了宫中,到了方皇后面前。
长宁郡主是知道明家的旧事的,当然知道卫安的身世公布出来意味着什么,更明白,要是一口咬定是卫老太太早有预谋就把孩子掉了包,到时候隆庆帝会怎么样震怒。
可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要的就是卫家家破人亡……
反正她作为首告,又是受害的人,又有人在背后运作,不会被牵连……
可是事情却慢慢脱离了她的预期,她原本以为,她在说完以后,方皇后和隆庆帝便该有动作的,可是那边却迟迟没人传她去对质……
她开始有些慌了。
好在她也没有慌张太久,终于在又过了几日,连清明都一并被拖过去了之后,方皇后那边终于又有了动静,使唤了肖姑来亲自接她过去。
她松了口气,常年泛白的面色终于有了些暖色,尽量打点了精神,跟肖姑一同去了方皇后宫里。
可她却并没瞧见方皇后,宽敞的东配殿里放着十二扇的四季图的屏风,她跟着肖姑转过这座屏风,一眼便看见了老镇南王妃。
她的脚步便一时停住了,连肖姑何时走的,东配殿何时空无一人的,都不知道。
直到老王妃咳嗽了几声,她才醒过神来,冷冷的朝母亲笑了一声:“事到如今,我和老王妃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谈的?”
她是真的想不通,从小到大,她固然顽劣了些不知事了些,可是这天底下的母亲,哪一个不是心甘情愿的替儿女付出,不计较回报的呢?
偏偏老王妃不是。
她总是要纠正她的错处,总是说她嚣张任性,要她收敛脾气。
到后来甚至为了一个外人的女儿,疏远她,给她冷脸,下她的脸面。
而到最后,她被卫家背弃,竟然也有她母亲的一份原因……
她怎么想也想不通,在山庄里,她恨自己亲娘竟比恨卫家人还多,因而到了今天,一见卫老太太,尖酸刻薄的质问便不由她控制的出了口。
老王妃习惯了她的出口伤人,根本不以为意,甚而并不受影响,她只是静静的看着长宁郡主,直到把长宁郡主看的不自在的别过了脸,才沉着声音笑了一声,道:“托你的福,卫家跟镇南王府两门都要下地狱了,在死之前,我特意求了皇后娘娘,请她开恩,来瞧你一瞧。”
长宁郡主懵懂回不过神,似乎不懂她在说什么,良久才声音晦涩的问:“你说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镇南王府和卫家两门都要进地狱了?
怎么会呢?
要倒霉,应该也只有卫家倒霉才是啊!
关镇南王府什么事?
连楚王妃也说过的,镇南王府亦是忠臣良将之后,又有老王爷跟先帝的情分在先,隆庆帝作为孝顺儿子,总该顾念顾念面上的面子,不会对镇南王府怎么样的。
何况是她长宁首告卫家的,她应该有功才是啊!
老王妃冷冷盯着她,似乎失望至极,冷淡中又带着十足的讥诮:“你不知道什么意思?你在诬陷卫家藏奸之前,没想过这样同样是在置你母亲我于死地?在置你亲生儿女于死地?”
她闭上眼睛良久,看着摇摇欲坠似乎已经站立不住的女儿,轻轻笑着摇了摇头:“我才不知是不是抱错了女儿,否则我也没做什么坏事,怎么会遇上你这样一个讨债的?你不在乎我的生死我不怪你,反正素日你不把我当成母亲尊敬,可是阿珑和阿玠,他们总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怎么忍心连他们也一起陷进去?!”
老王妃字字句句都如同利刃,将长宁郡主的心捅的七零八碎,她脑子已然有些糊涂了,苍白着脸接连后退了好几步,才颤抖着嘴唇摇头:“您说什么呢?阿玠为什么要死?镇南王府又为什么倒霉?坏事都是卫家做下的,关你们什么事呢?”
夫妻情分这回事,看透了也就那么回事,长宁郡主撞了南墙,想要回头了。可是回头之前,她想着,也必得把这堵墙给拆了才算。
所以她答应了冯氏的撺掇,默认了楚王妃的谋划利用。
这都是建立在她能脱身的前提下,都是建立在,她能脱离卫家,带着一双儿女在镇南王府的庇护下安乐过日子的前提下。
可现在老王妃的意思,好像是她的说辞成功了,圣上真的要杀卫家满门泄恨了,却又要连累镇南王府?镇南王府也要一同被这件事所波及?
可是凭什么?
本来不该是这样的啊……
她脑子混乱的厉害,慌慌张张的,竟觉得一片混沌,连眼前的景物都开始发黑,什么都想不明白。
………………………………
第290章 心机
老王妃到底是当了这么多年的老王妃,又是长宁郡主的亲生母亲,再不怎么亲近,分量就是摆在那里,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的。
长宁郡主终于失了分寸,在老王妃的再三逼问之下,失声崩溃痛哭起来。
她自来觉得自己是没责任的,凡事她都不会有错,就算是错是别人的,那也一定是别人引诱她犯的错,这回照样也是,就算是哭着,她也吐出了冯氏的名字来:“这也能怪得了我?!你们一个个的,全部把那个下三滥的贱种捧在手心里,倒是我这个亲生的靠在后头!”
“那边那个老不死的是那样,你当亲娘的还是这样!”她愤愤不平,就算是知道自己也即将赴死,儿女也受牵连,仍旧一副绝不低头的模样:“我不过就是想那个贱种过的差些,你们就一个个的嫌恶我,要送我走。”
“我分明没病,硬要说我病了。”她擦干了眼泪,竟然还能笑的出来:“这样倒也好,一起死了干净,死了到了阴曹地府,我叫我爹给我评评理……”
她犹自在絮絮叨叨的抱怨,老镇南王妃就叹了口气:“可阿玠还没成亲呢,阿珑也原本还有大好的人生,明年宫中要给诸位公主挑选伴读,我原本想着,豁出去这张老脸,也要替阿珑争上一争,你这么一闹,却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毁了……”
东配殿内的兰花清香优雅,黄杨木大桌上放着一缸金鱼,正在里头摇头摆尾,瞧着便憨厚可掬。
长宁郡主神情恍惚,想起儿女来,一腔激愤又成了自怨自艾,摔落在地上喃喃自语:“都是你们逼我的,都是你们逼我的……我也没料到……”
老镇南王妃正不耐烦,长宁郡主的眼睛却又忽然就亮了,急忙喊起来:“不会的!不会的!平西侯夫人不会看着我死的!”
她眼睛熠熠生辉,像是忽然抓住了救命稻草,有些得意的看着老王妃:“是她把我接出来的,也是她跟我说,只要我按照她说的做,保我无事…”
她得意又松了口气的模样,对着老王妃笑:“您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老王妃整整衣裳站起来,从容冲她问:“你说平西侯夫人?”
她有些疑惑,又有些想要冷笑,最终却只是看了长宁郡主一眼,什么也没再说。
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蠢而不自知。
长宁就是那个蠢而不自知的,当年有倪嬷嬷葛嬷嬷两个人在旁边扶持着还好些,等她丧心病狂把这两个臂膀也亲自折断了,多年娇惯着养着的性子就要命了。
长宁郡主连忙点头:“是啊是啊,我连万安寺里,明鱼幼那贱人的埋骨地也告诉她了,还有,我们府里那个老虔婆给明……”
老镇南王妃就厉声喝住了她,失望至极似地,皱起眉头:“你真是无可救药!当年的事情究竟是如何,你一时一个说法!”
她从容喝问:“前些日子你是怎么说的?你说,卫安是外室女生的贱种!后来你又说,她是明鱼幼生的!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现在更好了,你说,卫老太太一早让你掉包,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她那时候刚死了儿子长孙,又折了所有亲族,哪能顾得上千里之外的郑王妃?”
“你生孩子,还是我赶去伺候的。你怎么不想想,你编出那样的谎话,叫我怎么撇的清干系?!叫我怎么能不被你连累!”
长宁郡主被绕晕了,不大明白母亲究竟是什么意思,怔怔的看着她,反应不过来。
老王妃也不再理会她,出了门随着早已等候在外的肖姑拐进了隔壁间,冲上头坐着的,面上罩着一层寒霜的方皇后行礼。
方皇后叫了免,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珠帘后头,又看看下手坐着的卫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果然是冤枉老太太了。”
老王妃这段话把长宁郡主的底探得清清楚楚的,长宁郡主已经说了,一切都是冯氏指使的,她说话又疯疯癫癫的,跟之前说的一对比,越发显得漏洞重重。
不足信。
实在不足信。
方皇后目光一滞,令老镇南王妃也起来,皱着眉头道:“谁想得到呢,卫家一向与人无争的,也不知道是怎的了……”
她叹口气,慈眉善目的像是高高在上的观音菩萨:“二位老太君放心,圣上圣明烛照,心里明白着呢,必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的。”
老王妃便明白隆庆帝的疑心这回算是彻底去了,心照不宣的跟卫老太太交换了个眼色,回了家便令人去接卫安过来,目光沉沉的盯着她瞧了半响。
这个孩子现在跟卫老太太投缘亲近,可是在从前,这个孩子是她一手教养长大的……
她半响才放松了肩膀靠在后座上,叹了口气:“你很好。”
她怔怔的,有些出神:“真的很好,我养了几个孩子,都不甚出息。可是安安,你比她们都要有出息。”
简直什么都算尽了!
透露出身世给楚王妃,让楚王妃以为握住了卫家的死门,偏偏这中途还做的天衣无缝,安排的那些人都不是那么容易却又恰到好处的出现的,令楚王妃不得不信她们的说辞,而后引出了长宁郡主,进而利用长宁郡主。
长宁郡主的性子卫安也算透了。
她是会怎么严重怎么夸张怎么说的,恨不得卫家死了才好,所以卫安事先安排算计好的漏洞就派上用场了。
卫老太太的所有说词都是暗合了卫安的谋算的,把隆庆帝那些隐秘的心思也猜准了。
所以,让自己再去套长宁的话,这又是最后一步了……
整件事成了罗生门,老王妃问卫安:“之后呢?安安,你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现在她们都认定了,连长宁立的长生牌位都是在故意作假,是为了来铺排你的身世,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卫安在她面前向来是不撒谎的,今天也不例外,她轻声笑笑:“我的身世不能见光的,我其实之前都是骗她们的,在给她们消除隐患。以后纵然有人跳出来说我是明鱼幼生的,也不会有人信了……”
………………………………
第291章 瓮中
三司会审顺利进行,头一回提审便先给了邱楚英一个下马威……………当初明家众人是在卫大老爷亲自押送下出了事的,可是卫大老爷当时的行程隐秘,到了地方方投递公文交接,怕的就是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就是这么隐秘的情况下,却还是出了岔子,竟被土匪盯上,这显然不大寻常。
都察院御史陈御史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办案细致,他仔细研究了案卷,终于发现了不对………………明家是在出了富源县之后,去罗平县的驿站路上出的事。
那里向来多鬼怪传说之事,也的确有山贼出没不大太平。
可是正因为如此,陈御史越发觉得不对。
他细细斟酌之后,跟刑部侍郎钱士云商议推敲,便觉得这问题当是出现在富源县上………………否则就算是有山贼,如何能算得准朝廷大部人马在何处落脚,又能得手的那么轻易?
必定是出了内贼了。
而当时富源县知县的资料也都被起底出来,他如今已经因为贪贿而被罢官,回了登州老家。
陈御史马不停蹄令人去将人找回来,一面又开始研究起旁的卷宗。
刑部也显然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上心的很,钱士云一天三次的往牢房里跑,各种法子都试过了,务必要撬开邱楚英的嘴巴。
邱楚英终于渐渐察觉出不对来………………事情好像没有按照楚王告诉他的那样发展,大理寺和刑部乃至都察院的人,这回分明跟上次他进来时不一样了,明摆着是来真的。
他在被上了几次刑之后,终于彻底反应过来………………怕是楚王的计策行不通了!
三司最主要的精力,竟全部放在了明家旧案上,根本不曾放在卫家身上!
而且这回的三司被把持的牢牢地,他竟不能再见到传递消息的人,他终于心慌起来,开始闭口不言。
外头的楚王也等的有些不耐烦,卫家老太太自从被召进宫里去之后就没了动静,是死是活,宫里也不给个准话……
而最令人不安的,莫过于现在邱楚英这个案子。
邱楚英咬定卫家跟当年明家谋反的事是有关的,卫老太太到如今也还在勾结明家余孽,隆庆帝让三司会审。
可他竟打听不到半点风声……
他就算是知道手中有王牌,也不免害怕,已经好几夜不曾休息好了,眼里红血丝都猛然多了一半。
倒是楚王妃因为长宁郡主的事心中镇定,还劝他:“王爷不必忧心,上头那位到底多忌讳明家的事,谁不知道?现在又有长宁郡主能亲自证明,卫安是明鱼幼的孩子……”
楚王负手在屋内踱了一圈才略微有些烦躁的在她右边坐了,让人上了莲子茶,喝了一口,觉得苦味充盈了舌尖,才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压低了声音道:“这个本王何尝不知道?可是,按理来说,早该有结果了……”
这都已经半个月过去了!
按理来说,隆庆帝早该暴怒了才是,可他却到现在都还没动静!
楚王妃便忙递了用银签子插了的草莓过去给他润口,又道:“王爷也放些心罢,里头有贵妃娘娘呢,既然没消息传出来,想必就是好消息。”
不是都说山雨欲来风满楼么?
楚王闭了闭酸痛的眼睛,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闷闷嗯了一声,到底没接她手里的东西,站了起来整整衣裳往外走,撂下一句不回来吃饭,便走了。
丁香便忧心的上前伺候楚王妃净了手,问她:“王妃,宫里什么消息也没有,咱们是不是再去冯家……”
楚王妃一双眼睛漆黑漆黑的,盯着水晶碟子里头的草莓瞧,半响叹了口气摇头:“不能去了,关键时刻,还是无谓生出那么多事端来。”
说多错多,做多错多,她现在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等了。
丁香便答应了一声是,正要令小丫头收拾东西,这时龚妈妈却来了,她是王爷身边大管事的媳妇子,向来在内宅当总管事,若不是要紧的事,是从不会没通传便进来的。
她一进门便扑在了楚王妃脚边,颤声说:“娘娘,出事了!平西侯夫人……平西侯夫人……”
楚王妃听见平西侯夫人五个字,便先竖起了眉毛,喉咙像是被什么捏住了似地,绷得紧的厉害,问她:“出什么事了?平西侯夫人又怎么了?”
龚妈妈是大管事续娶的媳妇儿,虽然这些年也经了些事儿,到底年轻,不大兜揽的住,抖抖索索的才把事情给说完整了。
原来,平西侯夫人牵扯进了卫家的事里。
她竟指使撺掇长宁郡主不敬婆婆,无事生非,且还将那等妖僧野尼引见给长宁郡主认识,以至于长宁郡主疯疯癫癫,做出了许多错事来。
话说的笼统又不尽不实的,可楚王妃的冷汗已经唰的就下来了!
卫家没事,反而冯氏出事了?!
她有些想不明白,睁大了眼睛坐在座上,已经连反应都忘了,懵懵的半响才惊叫了一声。
长宁郡主说的,卫七不是她亲生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啊!
长宁郡主还说,这事儿卫阳清一手主办经手的,万安寺有许多知情人,万安寺还有明鱼幼的尸骨……
她以为这阵子宫里没有动静,就是因为派人去了建州查这些事的缘故。
可为什么竟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她当然想不到,卫安早就已经先她和隆庆帝一步,早在跟郑王相认之后,早在要查邱楚英之前,就已经把所有的首尾都收拾干净了。
万安寺只会一口咬定,当时明鱼幼一尸两命。
而卫阳清……
除非他失心疯了,才会承认他亲手掉包了他自己跟明鱼幼的孩子。
楚王妃惊得心惊肉跳的,紧紧握住了旁边丁香的手,到了现在才完全反应过来,忙催促她:“快!快告诉王爷!快去告诉王爷!”
事已至此,已经不是她能让事情了局的了,她已经尝过一次自作主张的教训,心知这次事情比上次的更要严重百倍,绝不是她能逞能的时候。
………………………………
第292章 雷霆
可是已经迟了!
平西侯夫人冯氏的倒霉不过是个开端,紧跟着三司那边便初步的有了结果,将当年富源县的知县押回京城后,连夜提审,动了大刑,终于叫知县松了口。
说是曾经收了人家六千两银子,便出卖了口风,将卫大老爷一行人何时出的富源县透漏了出去。
六千两银子,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重要的是,凭这个便能肯定,山贼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别有用心。
陈御史得了鼓励似地,跟钱士云更加积极,一路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终于在四五天后又有了新的进展,找到了富源县知县口中当年给他银子的那个山贼首领。
那批山贼早已经不当山贼了,他们有的被朝廷给一网打尽,杀头的杀头,送去边境的送去边境,流放的流放,可唯有那个曾给知县送过钱的,陈御史动用了锦衣卫才探查到,竟是换了个名字,杀了蜀地一个去赴任的知县,竟当上了官。
不仅当了官,还霸占了人家妻女。、
更可笑的,这个家伙竟还官运亨通,如今已是一地知府了。
简直荒唐至极,百年难得一遇,若是拿去说书,恐怕天桥上都挤不下了!
一众大人目瞪口呆,实在不意竟还能出这等事,不过也顾不得了,一股脑儿的把人扣了来,才审问出来,竟是因为他背后有人撑腰,有人指点,有人鲍比,所以才能无所顾忌横行霸道。
而这包庇的人,想也不用想,便是邱楚英了。
有了这个山贼的事,陈御史便重重的松了口气,又不由感叹卫安的料事如神……………也真是神了,卫安竟然连这等密事都能挖得出来!
她究竟脑子是怎么长得,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怎么她竟就能聪明成那样?这简直已经不是聪明二字能说的过去的了……
可如今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把心底的震惊和疑惑都压回心里,认认真真的重新理了一遍案情,而后才正式开堂提审邱楚英。
因为监审的是首辅大人,大理寺的人就算是不配合也不至于敢做什么小动作,而刑部跟都察院的人,俱是积极发挥作用的,审案的过程也终于顺利起来。
几乎不必再说什么,有了那个山贼一露面,邱楚英就瘫了。
多年前的案子终于重见天日,陈御史将那些厚厚的卷宗都清理出来,把明家的罪名一条一条暂且罗列下来。
却先不提这些,而是问邱楚英,为何要指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