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面带寒霜的将她们几个公主都看了一遍,冷笑着骂了她们一声薄情寡义。
她一辈子也没被人这么数落过,自此更是冷眼看那一家子了。
不过也有一点,她虽然脾气不好,拜高踩低,可那骑着墙头两面抓草的蠢事却从来不做,这么多年了,所有藩王兄弟们都是远着的,一心一意只跟隆庆帝亲近。
隆庆帝要防着如狼似虎的兄弟们,对于姐妹们却向来是记情的,也乐得给她体面。
李家这些年越发的循规蹈矩,没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又是世家,又不揽权,不管怎么看都是好人家,隆庆帝之前还存过给儿子娶李桂娘的心。
可是三皇子却死了。
虽然现在方皇后又怀上了,可就算是落地是个儿子,养到能成亲,那又得是什么年月了?李家怎么能等?
自然要寻别的出路。
方皇后便露了个意思出来……………同样是亲上做亲,跟藩王府不也一样?
先定的是楚王家的世子楚景瑞。
可这事儿还没宣之于口,楚王就谋逆了。
楚景瑞如今还不知道流亡去了哪里,自然是作废了。
后头的便是临江王府的楚景行了。
不管怎么排,毕竟楚景行都是好的,身世好,是表兄,素日名声也好,人又稳重。
长缨长公主知道兄长和嫂嫂的意思,怎么会拂了他们的意思,是乐意结这门亲事的。
可现在沈琛这么一闹……
她蹙着眉头:“就是一根搅屎棍子!哪儿都有他坏事!”
李韶便叹气:“现在桂娘闹出这样的事,宫里哪里好就给景行选她了?毕竟是要当藩王世子妃的,以后说不得就得挑起一地的王妃重担,她现在名声坏了…”
隆庆帝和方皇后生气,一大半就有这个缘故。
长缨长公主越发觉得头痛牙根痛,捂着脸哎哟了一声。
但凡是关乎女儿的,她都是在意的很的。
而这个儿子,她也知道跟别家纨绔再不相同,是个能顶事的,平复了心绪才忍气问他:“就没别的法子了?那是你亲妹妹!你就由着她这么被人欺负?”
李韶仍旧心平气和的看不出怒气,摇了摇头:“我怎么会不疼妹妹?”
这回李桂娘还能挨上一顿骂,那也是因为他见势不好立即就让谢良成去拽了彭采臣和彭采英过来,死命让他们往内院去阻了继续比下去,又催促家中石姑姑快来的结果。
这个妹妹从小他也是抱大的,他比妹妹大了六岁,什么事不顺着她?
又叹气:“要补救,也不是没法子。母亲且得忍得下气,就当是为了妹妹。”
长缨长公主冷冷的盯着外头的天,看着那一轮晃得人心慌耀眼的太阳,许久才从胸口吐出一口浊气来。
忍便忍,虽然忍字头上一把刀,割的人难受,可当年她在公主里头不算出挑,也照样熬了过来,有了今时今日的日子,难不成现在就不能忍了?
何况是为了女儿,让她割肉也是愿意的。
忍一时之气罢了,以后的日子还长,只要缓过这口气来,只要能让隆庆帝和方皇后满意,总有一天能再出头。
她点了点头:“登门赔礼道歉去?”
………………………………
第321章 赔礼
李韶沉默的又给母亲添上了一杯茶。
这就是默认了的意思了。
长缨长公主自己也知道这是个最好的法子。
现在帝后所怒的,无非是李桂娘撕破了她们内心的那点子算计,差点儿让她们背上个心胸狭窄气量狭小刻薄亲弟的名声。
可是说到底,隆庆帝真的是觉得自己刻薄了郑王和明家么?
怎么会?
当皇帝的,哪个都只会觉得自己才是这天下的主人,既然是主人,剩下的自然全是底下人,生死都在他手里,他给的雷霆雨露,自然也俱都是君恩,哪里能容忍别人抱怨?
只是面子上不好过。
而且李桂娘这么一闹,也让他之后的事不好安排,之前的算盘都落了空罢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这件事兜回来。
先把卫家给哄好了,把定北侯府稳住,而后才好再跟临江王府说嘴,再谋临江王府那门亲事。
长缨长公主闷闷的皱眉:“只是我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倒不是因为气不平的缘故。”她看了儿子一眼:“我舍不得你妹妹。”
李韶便笑起来:“母亲怎么糊涂了?这有什么好舍不得的?以后就在京城常住了的。”
隆庆帝的儿子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些藩王们哪一个的儿子也别想出京啊,再不济,世子们通通都是要留下来的。
住到什么时候?
自然要住到隆庆帝的儿子生出来,进了学,也能娶亲的时候。
长缨长公主叹息一声:“说是这么说,可是…”
可是隆庆帝起意要做这门亲事,哪里只是这么简单的?
她爱了这个女儿一辈子,千娇万宠长大的,之前是一心想着好处,现在经过这一事,却又想明白了……………李桂娘这个脾气,又是这个性子,真进了临江王府,将来真有料想的那一天,到时候可又怎么办呢?
她这样面上娇纵,心里没心机的人,恐怕进了王府也是被人生吞活剥。
李韶知道常营公主的心思,丹凤眼里露出一丝笑意来:“这些很不必母亲操心,多多的给上几个稳妥的陪嫁嬷嬷,宫里难道不给人的?既是给人,还怕什么?”
本来就是替隆庆帝和方皇后嫁的,再不多给这个外甥女一些好处,怎么可能?
长缨长公主没再说话,次日便让石姑姑准备了礼物,亲自去了一趟定北侯府。
她自觉这么多年头一次亲自低头,派了个贴身的姑姑过去,已经是极尽给了定北侯府脸面,哪里知道定北侯府却不肯就坡下驴。
东西好好的仍旧送了回来,定北侯府卫老太太还似笑非笑的说上几声:“并不曾听说有怨,怎么说起赔礼的话来,不敢受。”之类的话。
长缨长公主便立时倒竖了眉毛,再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被磋磨了这么久的性子,这个卫老太太竟然还是这么难缠。
她递了梯子,人家却就是不肯下坡。
原本就厌恶卫安的心思更加深了一层,许久才忍住了,吩咐下去:“那便一天去一次,总要磨得她们收下才成。”
反正礼数做到了,长缨长公主府的态度也摆出来了。
多去上几回,卫家要是还是那个样子,就是不识抬举了。
等这礼连着送了七八天,连长安长公主亦忍不住皱了眉头:“虽然这回桂娘做的过分了些,可是那边却也实在太没理了,怎的还得理不饶人了起来?”
名声对于一个女孩儿家多么要紧,难不成就真的要为了几句口舌之争就逼死了人不成?
仙容县主陪着母亲捡佛豆,亲自扶了母亲起身,垂眉敛目的叹气:“我听哥哥说,沈琛他们还闹着要撺掇表妹她们再比一场呢,说是没见过这样厉害的,下次要亲眼见识。”
长安长公主心里对于定北侯府的骄矜更加不喜,半响才冷笑了一声。
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复爵才几日呢,就看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个什么身份了。
这样做事,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么一想,她倒是不气了,反而还叮嘱女儿:“劝着你哥哥,不许他跟着沈琛他们瞎胡闹!那就是个二世祖,再没有比他更不好的了,你瞧瞧他都跟什么人混在一块儿!连景行也远了他,只有景吾那个不叫人放心的……”
不跟着亲哥哥,反倒是跟个表兄走的那么近,连亲哥哥都疏远了起来,岂不是傻。
她这么一说,又喝口茶,觉得苦意蔓延上了舌尖,才又道:“再多去去桂娘那里,这一回,她算是伤了元气了,总得许久不出来走动。你们是表姐妹,有什么话都能商量,你多劝劝她,有什么过不去的?不过就是个玩意儿,哪里能真的跟正经郡主县主们比,她要是自己看不清,以后有的她的好果子吃,犯不着跟这样的人计较。”
仙容县主都笑吟吟的应了。
如今长乐公主已经去了,长安长公主和长缨长公主这些年的情分也就越来越好,日子越是好过,当年那些为了权势和荣耀争执的日子就好像越是久远。
等到了现在,儿女都有了,那些往日的怨仇倒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了,好似从来都是最亲近的姐妹一样。
既然同气连枝,那就自然要给姐妹们做脸子,这个时候,狠打落水狗的事可万万不能做。
吩咐完了这些,长安长公主想了想,又道:“你这趟过去,替我问问你姨母,临近中秋了,她那里是个什么样的章程,原先定好的中秋宴,还办不办了。”
这一算又有些恍惚,原本藩王们开了年就该回封地去的,可是现在拖来拖去,谁还敢再说让藩王回封地的事。
皇后的胎,也到了时候了。
想到这里,长安长公主又悬了一回心。
希望是个儿子罢,省的又闹出那么多事。
现在就已经够乱了,若是生下来的是个女儿,恐怕立即就要血雨腥风。
……………说好的加更和惊喜都在十一月四号,一定会有的,爱你们么么哒。另外等不及的没看过旧书的朋友可以移步看看作者君的老书《名门闺战》,极肥~~~多谢大家。
………………………………
第322章 上门
这礼终究还是被定北侯府给收下了。
长缨长公主和李韶想的对,卫家一回二回的拿乔没什么要紧,气急了,任泥人儿也还有三分土性儿呢,何况是人。
可是一直拒之门外,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就是人与人交往不易了。”卫老太太由花嬷嬷和翡翠服侍着漱了口,看着青鱼使唤小丫头捧出一个水晶雕成的小孔雀香炉来,还吩咐了一声:“就用安安这回调的伴月。”
三夫人眉头动了一动。
这回不管好歹,其实定北侯府是真真正正的占尽了好处的,尤其是卫安………………名声已经彻底传扬出去了,固然有人说她厉害不懂得遮掩锋芒,当家主母们也多有不喜欢这样争强好胜的性子的,可大多数人却还是得说上一声“是个有本事的。”
如今外头街市上还有打着伴月的名号卖香的,就咬定了卫安当日扬名的那一款香,引得不少人趋之若鹜。
连长缨长公主府也因为卫安落了不是,天天差人送礼物来。
落在旁人眼里,可不就是郡主得罪了卫安,所以才被申饬的缘故。
这可是天大的脸面,从此卫安的麻烦,怕是没有人轻易敢寻了。
她心里又泛着苦意……………卫玉攸但凡要是能学到卫安一星半点儿的本事,哪里就至于落到如今的地步。
卫老太太已经紧跟着说了下去:“若不是陆续有寿山伯老夫人等人上门,这事儿,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了的。从前总拿明家的事来说事踩我们家一脚,我也认了,可是等到如今,谁再拿明家和卫家的门楣出来惹事,你们谁也不必忍!”
二夫人吓了一跳,跟三夫人对视一眼,齐声应是。
正说着不必忍,外头就有消息递进来,说是彭大奶奶递了帖子来,问什么时候方便,想要来拜见老太太。
因着近日卫阳清跟彭家走得近,也因为彭家水涨船高,宫里有个德妃,底下的门房很快便把帖子一路畅通无阻的送进后院里来。
三夫人拿了帖子,先递给卫老太太过目。
这个彭家,实在是很是殷勤。
卫老太太有些想要蹙眉,伸手打开帖子却怔了怔,半响才阖上,闭上眼睛靠在鹅颈椅上,叹上一声。
“她有心了。”半响,卫老太太才睁开眼睛,揉了揉眉心,吩咐三夫人:“给她回张帖子,便说,欢迎之至罢。”
能得卫老太太这四个字可不容易。
三老爷听三夫人说这事儿,就挑了挑眉头:“这我知道,彭家的根基就在南昌,自知道了明家伸冤了以后,就打着故交的名义,将寄存在庙里的明鱼幼的骨灰给找着了,派人守着,后来交给了五弟的。”
怪道卫老太太接了信便改了主意了。
三夫人叹了声气:“这倒是个会做人的。”
岂止是会做人,彭家这些人,实在是太会做人了呢。
三老爷目光沉沉的想上一会儿,等到落后了得空便对卫阳清提点上几句……………纵然交情再好,也没彭家这么殷勤的过分显眼的,要说有所图谋也便罢了,可是面上非得说不过是为着往日情谊,这就显得太假了。
卫阳清心里有成算。
他为人优柔寡断了一些不假,不愿意兜揽麻烦也是真的,可是在官场上混迹了这么多年,又没有父兄可靠,还能强挨着重新调任进京的这一天,不是全靠运气的。
彭大奶奶在卫老太太跟前仍旧小心谨慎的很,头一件事便是赔礼请罪:“我们家请的东道,倒是叫客人受了委屈……实在是心里过意不去。”
彭家这次东道的确没办好,李桂娘不按常理出牌当场发作,实在是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偏偏碰上的还是个同样不好欺负的卫安,两个人针尖对麦芒的就吵起来,竟是前所未有的局面,彭家纵然再是世家,哪里能一下子应付的过来。
更架不住外头还有那群不省心的纨绔添油加醋,恨不得火能再烧的旺一些再旺一些,盘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瞎闹的势头了。
这次李桂娘办的事,彭家也不是不恨。
彭四娘眼看着就要及笄,家里借着由头给开一个雅集,原本是想着给彭四娘扬名造势的,可是也都被李桂娘给毁了。
现如今谁还记得彭四娘要及笄了?记得的都是李桂娘如何不知事,如何仗势欺人,卫安又如何厉害,反唇相讥不落分毫。
可更恨的,还是往长缨长公主府上送了赔礼去,连门都没叫进。
长缨长公主纵然身份高,彭家却也不是那等布衣,哪怕是没了侯爵呢,也没这么埋汰人的。彭家这回是丢光了面子,心里憋足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些想头,还越发的就得实现了才好了。
彭大奶奶拿捏着分寸,说的话并不过分热络,也绝不显得浮夸,还叹一声卫安:“纵然是我这等已经嫁人经事的,遇上这事儿,也不能办的比七小姐更好了。都叫人踩上头来欺负了,若是忍气吞声,丢的可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面子,丢的是全家的脸面,那才是真正让人看轻了呢。”
彭家在这场争执里也是吃了亏的,可是却能把事情做的这样漂亮,把责任都自己兜揽下来,卫老太太倒是高看了她们一眼,客客气气的笑了:“都是孩子之间斗气,这个孩子向来是知道忍气功夫的,只是郡主那边说的难听,她要是真的丢了我们家的脸面,我回来也不饶她的!”
知道彭大奶奶是来道歉的,倒是又摇头:“实在没必要这样儿,贵府请了我们家孩子去做客,照顾已经是周到,郡主的事儿,也不是贵府想这样的……”
彭大奶奶越发的谦恭:“老太太实在是个再明理不过的了,不敢说周到,只求各家不怪罪我们便好了……”顿了顿才又道:“我们家四姑娘眼看着就是八月十九的日子小订……她是要远嫁的,那头的小姑子一闻了七小姐的伴月就迷上了,我们这回上门,还真是厚着脸皮来的,有个不情之请…请老太太千万把七小姐借我一借,到了正日子,请七小姐过去一趟……”
她笑了笑,轻声道:“我们到时候也给七小姐包上一个大大的红封!”
………………………………
第323章 兄弟
彭家最近走动的这样勤快,卫老太太不是觉察不出来她们的殷勤过分,可是转念一想,自从出了李桂娘的事,京城里的这些雅集们,便俱都避过了卫安不请。
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儿。
再怎么样,卫安以后也是要嫁人的。
郑王自然也疼宠着她,可到底名义上只是义女,还要看上头帝后的脸色加加减减些,她自己不必提,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纵然再长寿些,那也是有岁数的,到时候一旦真的去了,卫安又要怎么办?
这样一来,嫁的人家,自然就再重要不过。
她又怕帝后拿她去填坑,自然得多让卫安先多学着些,多经历一些。
便点头答应了。
彭大奶奶放了一颗心,回去便跟婆母她们有了个交代。
屋子里静悄悄的,紫金瑞兽三角香炉里的檀香在冒着烟,掀了帘子进去,一屋子的凉爽混着香气扑面而来,格外提神醒脑。
彭大奶奶精神一振,细声细气的同婆母回话。
“都答应了。”她先起了个头说了结果,而后才轻声说:“我照着家里的意思,跟卫老太太说了,就说四娘眼看着就要小订,她婆家那边的小姑子喜欢卫七小姐的香,也想着见见卫七小姐,卫老太太倒是没有不愿意。”
卫老太太自来就是厉害人物,从前不得不退的时候她知道要退,于是自然而然的也就退了,可现在再退下去,却怎么得了呢?
卫家原本就好容易才重新得了爵位,卫阳清眼看着就要官身爵位一同戴在身上,这是多难得的恩典?
踩着这么多的死人尸骨呢,总得一步步的把卫家的门楣重新发扬光大起来。
既如此,能成为助力的,眼看着已经成了藩王女儿的卫安,自然得好好的培养起来。
眼下卫安得罪了李桂娘,京中闺秀圈没人给卫安递梯子,卫安却要下楼的,彭家过去递了,卫家就算怕这梯子不稳当,凭着卫老太太的性子,也不会放着这个机会不下来。
彭大夫人了然一笑,见媳妇儿立在一旁不敢动弹,便又皱了皱眉头:“阿薇怎样?”
彭四是二房的女孩儿,她丢了脸面,彭家虽然也不好过,可是彭大夫人自来是不会为了别房的烦恼的,她放在心里的,唯有自己的儿女们。
彭大奶奶心知肚明,不提彭四姑娘这回发的脾气和受到的训斥,单单只说自己的亲小姑子:“阿薇自来不烦恼这些的,好好儿的在院里,琢磨着要立个秋千呢。”
自来就爱玩耍的,在祖宅的时候都不曾拘束了她,回了京城要是还拘束了,彭大夫人自己心里都要过不去,闻言便微笑:“就听她的,让她哥哥给她选合她心意的来,若是不成,就换个院子,我记得千叶水阁里头不是有一颗大榕树?那里便很好。”
彭大奶奶忍不住在心里蹙眉。
她自然知道婆婆紧张亲生女儿,可是再疼宠,哪里有这么宠着的?一年四季的衣裳首饰从来不按定制的来,姐妹们没有的,她全都有。
就算是比照着郡主,也不差了。
虽然都不走公帐,走的是彭大夫人的私房,可是话说的难听点,彭大夫人也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们怎么想呢?
她这个做儿媳妇的,这么多年,可没捞着过什么东西。
越想越觉得心中气闷,可是多余的话却一个字也不敢说,更不敢露出任何的不满意来,唯唯诺诺的应了是,又端详着婆母的脸色,轻轻叹了口气:“四叔…好似不大高兴。”
她说的,是她的小叔子,行四的彭采臣。
都说天子爱长子,百姓疼幺儿,放在勋贵家也是一样的道理,长子是要承袭家业的,自然要紧着来,寻常教养也没彭大夫人能插手的地方,自小时候开始,这些孩子们俱都在祖宅,被德高望重的族长领着教养着。
她根本就没跟儿子如何亲近过。
等到日子渐渐好过了,立足稳了,才好容易把最后生了的小儿子养在了跟前,自然百般疼爱。彭采臣和彭凌薇两个,最是得她心意的,但凡有一点儿不好,都是在挖她的心肝肺。
现在听说彭采臣不高兴,她下意识便又皱了眉头。
可这眉头才皱了片刻却又立即松开了,缓缓呼了口气,喝了大儿媳妇捧上来的酸梅汤压一压暑气,才说:“由着他。”
就因为宠爱他,这个时候才不能纵着他。
家中一心一意为他打算呢。
彭大老爷说的是,现在彭家不比从前了,家里这么多人当官,那么快就从夺爵的风暴里过来,为的不是旁的,就是为的遍地的撒银子出去。
银子跟流水似地出去,有交情的没交情的,通通都求到了,总算是让日子有了起色。
可是也就因为这样,家里的底子早就被掏空了。
不独独是彭家,连她的娘家凌家,也被她掏空了几乎一半儿,可不就得想法子描补。
何况…这些都是说的轻飘飘的,还有件大干系的事……
偏偏大儿媳妇和次儿媳妇是官家嫡女不错,嫁妆却都不算丰厚,根本贴补不了什么,可不就得打起旁的主意。
定北侯府跟彭家又不同。
不说别的,就光是想一想,最近圣上发还的那些明家的东西,就够多少个卫家活一辈子了?
而卫七又是名义上的郡主,很得卫老太太欢心,好处还不止一重。
纵然有些厉害,口舌也不是个能饶人的,可是就是她姓卫,如今又很可能姓楚,就把这些都能遮盖住了。
只瞧见好的地方。
彭大奶奶答应一声,正要退出去,外头却报说:“姑娘来了!”
她们嘴里的姑娘,自然指的就是彭凌薇,彭大奶奶笑盈盈的立住了,等彭凌薇进来,就笑:“正跟娘说起妹妹来,你不是说要立个秋千架?娘的意思,若是院子里立不住,你又不喜欢搭那等架子,就挪到千叶水阁去,那里有那样一颗大榕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