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密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当过母亲时不知道,还总想着孩子生出来,该如何如何教养,如何叮嘱他发奋。
可是等到受了苦,挣扎着落下这么一块肉来,才知道为何天底下那么多慈母多败儿的事例,先不说其他,就这么软绵绵的一团,醒了便睁眼朝着你笑,便是要天上的月亮呢,她也恨不得去给他摘来。
等拜过了神明,才坐下来缓了一口气,招手唤过卫安来,格外温和的问她:“怎的你一攥住小皇子的手,小皇子就不哭了?”
她记得自己好似还未见过卫安。
之前是想见的,只是次次都有事耽误了,而后来过继给郑王的时候本应当见,却要临盆了,便就又推了,什么也不比她生孩子重要。
“家中小妹妹洗澡的时候就最爱哭的。”卫安垂着头,声音细细的:“嬷嬷们说,百姓们给孩子洗澡,都不把衣裳脱尽,就是为着小孩子天生胆小,怕给吓着了惊了魂,我想着,几位姑姑们虽然握住小皇子的小胳膊,可小皇子手里没个抓得住的东西,到底害怕,所以伸手抓住小皇子,让他不那么害怕。”
一屋子的王妃宫妃公主俱都笑起来。
笑完了又都各自有思量。
这卫七小姐怎么每回见都不重样的?
能犀利能不饶人能矮的下身份,还能撒娇卖乖讨好人拍马屁,这孩子究竟是怎么教出来的?
之前能口舌锋利到让寿山伯老夫人连着几天吃不下饭的人,说出这么天真小儿姿态的话来,她们还真是有些吃不消。
连方老太太也笑起来:“可不是这么说,这孩子可见是个爱护弟妹的,小孩子虽然见水就长,可是也怕水怕的厉害呢,头几次,可不得小心着些。下次再别忘了,得让小皇子手里有可抓的东西。”
这也不是奶娘们做的不周到,小皇子下水沐浴,手里论理是该抓着金算盘等物的,可是小皇子惊慌害怕,哪里还抓得住,通通都给扔了。
她们照样得了赏,便没什么意见,恭恭敬敬的应是,又跟方皇后道喜:“娘娘心诚则灵,小皇子一定平安康健,福寿绵长的。”
方皇后便轻轻微笑颔首,又摸了摸卫安的头:“你倒是个难得的。”又笑着问卫安:“上回听说你调出了一味香叫做伴月的?下次什么时候有空,给本宫这里也送上一份,本宫也喜欢这个。”
卫安便恭恭敬敬的应是。
长缨长公主坐在端王妃下手,目光微敛,笑意没有到眼睛里,整个人都如同一座冰雕。
小看了这个卫安了,原来竟真的是个能屈能伸的厉害人物,怪不得女儿会在她手底下吃亏。
………………………………
第342章 荣耀
这边刚拜过了神明,就有内侍跑着去太极殿问名了,方皇后这里得空,便更对卫安亲和起来:“平常爱吃什么,爱玩什么?”
又笑了笑:“已经十一岁了罢?十一岁生辰可过了?”
卫安便点头:“七月初七便过了的。”
方皇后便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己母亲:“竟是个有缘分的,本宫也生在七月,只你是初七,本宫却是初一。”
卫老太太笑起来:“哪里能跟娘娘做比?自来生在初一的,可是有大福气的,娘娘更不必说,是天大的有福气的人。”
方皇后笑一笑,身上的大红描金的皇后正装显得她越发的雍容华贵不可逼视,她头上的凤冠颤巍巍晃动,压鬓的两只玉色蝴蝶似乎要振翅高飞,抱着小皇子拿着手指引逗他,听见这话才又道:“小七也是个好的,若是不好,也不能跟鱼幼有这个母女缘分了。”
这一句话就定下了基调。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应是。
长缨长公主不动声色的扯一扯女儿的衣袖,眉眼里戾气一闪而过。
卫安越是出尽风头,李桂娘的处境便越是显得尴尬。
可是这个时候,万万不能露出丝毫的不满来,要捧着卫安的可是皇后!方皇后的意思,就是隆庆帝的意思,这个时候,只能顺着她们的心意,一样捧着卫安,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做。
李桂娘生生的把下唇咬出了血,心里几乎要把卫安给生吞活剥了才解恨,用尽了力气才能强忍着不说那些刻薄的话。
为着卫安,连上前去说奉承话的心思都没了。
倒是方皇后又问起她来:“桂娘也过来!”
她笑的轻柔和缓:“你这小丫头倒是个福星,多亏了有你那卷经书了。”
又问她:“听说你这回有东西送给你弟弟当贺礼?”
一口一个姐弟,显见得还是看重李桂娘的。
临江王妃一口气噎的上不去下不来,却还是咬着牙笑了一声:“桂娘竟真个是个有福气的。”
方皇后便笑的愈发的满意。
李桂娘苍白的面色到这会儿才算是回复了一些血色,恭恭敬敬再没有飞扬跋扈的模样,努力的笑了回话:“备下了的,有小衣裳……”
往日里分明在方皇后跟前是得脸的,说笑自如,还能时常引得方皇后发笑,可是到现在,不知道怎的,那些俏皮话,竟一句也说不出口了,连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她嘴里也失色了许多。
方皇后唔了一声,又转头去问卫安:“大家都有礼物送,你有没有?”
她自然是为了抬一抬李桂娘和卫安。
抬李桂娘是为着临江王府,抬卫安却是为着安定北侯府和一众老臣们的心。
只是李桂娘这里问不出什么好听的,便转去把机会给了卫安。
卫安果然笑起来:“有的。”她笑的露出两只小酒窝和梨涡,眉眼弯弯的:“我亲自做的小衣裳呢。”
这么夸口,又说亲自,方皇后便笑了一笑:“那倒要瞧一瞧了。”
这一瞧才当真愣住了,整件小衣裳真有不知多少种颜色,这么多布拼起来的衣裳,竟找不到一处线头!
这手针线功夫…
虽自家儿子肯定是不会穿的,可是到底这心思实在太难得了,她忍不住便赞叹了一声:“难为你怎么做出来的?这衣裳简直用天衣无缝四个字来形容,也不过分了。”
被磋磨出来的。
上一世给安和公主做衣裳,安和公主当着彭采臣的面就笑了一声:“给我做衣裳?也好,只是既然说了给我做了,就要诚心。我穿的衣裳,也不用多麻烦,就四个字,天衣无缝罢了。”
一句话,几乎熬瞎了卫安的眼睛。
卫安那一件衣裳废了绣,绣了又扔,足足做了四年。
四年以后交上去,连安和公主也没了话说,竟真的开始穿她做的衣裳。
她想起旧事就笑起来,心里竟奇异的没有起波澜,低垂着头平平静静的说:“娘娘过誉了。”
等到方皇后把那件小衣裳给众人瞧一瞧,众人看着卫安的眼光就又不同起来。
这个卫七到底是什么变得?
怎么什么都这样拿得出手?
这衣裳用色虽多,;配色却不显得杂,反倒又鲜亮又喜庆,是外裳,可是比贴肉穿的都还精致些。
连方老太太拿在手里摩挲一回都忍不住叹:“真是绝了,比织造局绣出来的,恐怕也不差什么了。”
卫老太太便连忙笑起来:“可别夸她,不过是自小跟着我身边那个老嬷嬷学着绣,为着绣这件小衣裳,费了不知多少灯油,就在昨晚才赶出来的,一夜没睡呢!”
方皇后看着卫安的目光软和下来,半响才微笑点头:“真是个好的。”又朝卫老太太玩笑:“您老可别心疼,过后本宫就告诉圣上,让圣上给您府上补那些灯油去!”
众人俱都笑了,殿中气氛极为融洽。
不一时安公公已经捧着红木描金匣子回来复命,皇后宫里的司仪快步上前恭敬接了,展开锦笺唱名:“小皇子名讳已定,请皇后娘娘恭送十三尊神明!”
小皇子取名为楚景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隆庆帝心思,可见一斑。
方皇后欣喜领命,接了三杯水酒恭敬洒在案前,送走了十三位神明。
命妇们亦都纷纷下跪向小皇子和方皇后道喜。
方皇后让众人都起了身,让奶娘先带着小皇子去里头吃饱了,才又重新送出来,交到前头隆庆帝手里去,让隆庆帝领着小皇子去太庙拜见祖宗。
这是莫大的荣耀,她生出了嫡子。
且是隆庆帝如今膝下唯一的儿子,隆庆帝自从失去了儿子以后,对女儿们都如珠如宝,就更不必说是儿子了,从这以后,她的地位就稳稳当当了。
连带着方老太太也喜从心来。
方家以后,还怕什么呢?
正事差不多了,方皇后也有些乏了,便不再多说,只又跟卫安说了几句话,才让底下的人把洗儿钱和各色果子都分发下去。
………………………………
第343章 封号
宫中走了这一趟,全须全尾的去了,也仍旧全须全尾的回来。
不仅如此,还又让方皇后无比的满意。
这可是并不容易办到的,卫老太太上了马车便靠在软枕里休息,上了岁数了本来就懒得动弹,到了宫里磕头跪拜,一整套礼仪下来,以她的年纪来说,还穿着礼服和顶着厚重的头饰,实在是一件极重的体力活,这一天折腾下来,当真半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卫安轻轻拿着美人锤给她捶腿,知道一时半会儿马车走不得那么快,还点上一柱安神香,好让她睡的能更舒服一些。
等回了定北侯府时,果然已经华灯初上。
二夫人和三夫人等在垂花门处,得了消息便一左一右的上来搀扶。
等回了房,热水和热饭热菜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卫老太太洗了脸,觉得精神已经好了许多,笑着叹一声:“你们有心了。”
二夫人便摇头,真心实意的道:“娘才是真辛苦了,进宫可不是个轻省事儿,想必这一天都没能好好吃下东西,快用些饭菜再说罢?”
三夫人也连忙说是。
宫里头自然有宴席,可是那么许多人,又有诸多叩拜礼仪,等风一吹,东西早已经冷了,哪里还能吃得下去,偏偏又耗费心神,肯定不能好好吃东西。
卫老太太点头,领着卫安用过饭了,又净了手,换了衣裳梳洗过,才重新又回了东次间坐了,让二夫人三夫人也坐,道:“男人们恐怕要再晚些才回来了,你们不必等他们,待会儿便先各自休息罢。”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知道隆庆帝高兴,午宴完了还准备了晚宴,这一场必定要再晚一些的,便都答应了。
卫老太太这才点头,看向卫安:“你两个伯母都在,这事儿明天反正也要从别人嘴里听着,干脆咱们自己先说一说。安安,你使的什么法子?小皇子怎么肯亲近你?”
卫安知道她定然是要问的,便笑一笑:“也没什么,就是往手腕上涂了些香料。”
卫老太太很有些疑惑,可知道她的确是擅长此道的,便不再多说了,只是感叹一声:“你这个风头出的好,如今毕竟要靠着帝后,你能得他们喜欢,路就好走多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听了事情大概,看向卫安的目光便又不同。
待她更客气亲近了几分。
一路回去,蓝禾嘴角的笑意就没停过,围着卫安左看右看个不住。
她是卫安从卫老太太房里要来的,自来稳重,少有这样的时候,玉清便笑着骂她:“你作死啦?怎么这样瞧着姑娘?”
蓝禾便笑:“瞧一瞧姑娘是不是天仙下凡,怎的什么都能会呢?”
卫安的脚步便顿了顿。
的确,显露的有些多了。
已经足够了,再多,恐怕就要招祸了。
她当然不是用了些香料便罢,她只是曾经听说过,小孩子的嗅觉是极灵敏的,娘胎里带来的气味会让他们格外安心。
所以她上前搭了把手,把小皇子之前贴身穿的换下来的旧衣抱在手腕间放了好一会儿,并没就交给宫娥,等到小皇子挣扎大哭了,才蹲下身去。
也不过就是试一试的事罢了,或许也有小皇子当真是觉得手里无物而不安稳的缘故。
碰巧的事,不足挂齿。
倒是针线这一手技艺,是实打实的准备邀功请赏去的。
她自嘲的笑了笑,回屋去梳洗了,翻身对着脚踏上守着的素萍,嘴角弯一弯,又重新露出个笑脸来。
郑王现在不能光明正大的护着她,她守着这么多财帛,难免成为别人的目标,与其如此,倒不如往更高处寻一个栖息处,把自己的地位抬得高一些,再高一些,那些想打主意的人,便也要看一看他们自己究竟有多高了。
她难得的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早起来,再没有前一天早上起来时候的憔悴,精神焕发的去老太太院里请安。
因为她院子旁边的桂花都开了,还跟老太太笑着说要做水中望月来吃了。
卫玉珀后头才来,给卫老太太请过安便立在一旁,可怜兮兮的想说话好像又有顾虑的模样。
卫老太太便点一点她:“阿珀想说什么?昨儿给的那套衣裳还可心么?”
语气倒是很温和,可卫玉珀心里半点儿感恩的念头都提不起来。
从前难的时候,觉得能得一句好言好语已经难得,等到日子好过些了,这些又觉得本来就是该有的了,肖想的东西就更多。
她还没来得及答话,外头就有大管事一路奔进内院来,在院子外头立住了磕头,说是前头有圣旨下来,让卫安去外头接旨。
一时满屋子都静了下来,卫玉珀唰的一下朝卫安看过去,死死的咬住了嘴唇。
卫老太太重重的捏一捏卫安的手,笑着让她:“去!”
圣旨是隆庆帝跟前的安公公亲自来宣的,大意是说卫安秉性柔顺,如桂如兰之类的话,最后才是重头。
卫安终于有了封号,成了正式的郡主。
隆庆帝给她一个寿宁郡主的封号。
安公公和颜悦色,等卫安双手接了旨去,便笑着道上了一声恭喜。
本来就该封郡主的,只是之前的封号是礼部拟的,隆庆帝并不曾过目,还一时给忘了这事儿。等昨天见过了方皇后拿出来的卫安给小皇子做的衣裳,才出了一回神,不知想到什么,第二天大笔一挥,把礼部拟出来的那些封号通通都驳了,自己写了寿宁两个字,给卫安送出来。
寿宁…
卫安捏着卷轴的手指有些泛白,笑着说一声多谢公公,便早有二老爷三老爷和卫阳清亲自招待安公公喝茶。
现在定北侯府今时不同往日,这杯茶倒也真是能喝的,安公公笑容满面,出去的时候拿了一只厚厚的红包。
卫老太太得知以后,半响都没有说话,许久才抬起了眼睛,看向卫安:“告诉你母亲一声。”
经过这么多年,卫安总算是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很该告诉明鱼幼一声。
………………………………
第344章 明家
卫安明白的。
那个不曾见过面的母亲,挣扎着生下她,生命最后一刻也是在替她殚精竭虑的打算。
她很多时刻不平,那些纠结缘分差一点儿就要从心里喷薄而出的时候,就想一想明鱼幼,而后就能从辗转反侧中渐渐平复下情绪来。
想一想,她也并不是没有人爱。
她也不能变成上一世最后那等丧心病狂的模样。
她女儿若是活着,她宁愿折一辈子的寿数去换,只希望她能平安喜乐的度日,换做明鱼幼,也必然是一样的。
所以她才更要过的好,更不能让自己被仇恨吞噬的面目全非。
这些人都指望着她过的不好,可她偏偏就要过的比任何人都好,潇洒自在。
她眼眶里泛上泪意,半响抿唇应了一声是。
卫老太太便让她自己往小佛堂去。
自从明家的案子平反了,卫老太太便想着要重新把明家人的骨灰都送回云南去。当初死的不明不白,都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可骨灰却还是被锦衣卫留了下来,装在瓮里封了带回京城…………做事总要留一线,明家的事毕竟来的蹊跷,他们也怕事情有反复的那一天。
自从明家平反,这些东西就跟着赏赐一起发还了。
卫老太太看着那个瓷瓮,嘴唇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一天好像老了十岁不止,从那以后身体便越发的差了。
而这些来不及回乡安葬的骨灰,被卫老太太给辟出了一件小佛堂,就安置在里头,每天都往里头念经烧纸。
明鱼幼的灵位也在里头,虽然郑王府那头也立了一个,可是叫她受两头香火,总是好的。
卫安明鱼幼灵位前,实在没忍住,上前几步,摸了摸灵牌的边。
隔着地狱黄泉,连见都不能见一面,也只有跪在蒲团上的时候离她最近,平时连做梦,都是迷迷蒙蒙的,看不清楚母亲的模样。
她结结实实的给明鱼幼磕了三个头,许下心愿必定要带她回家,才往外头来。
只是一出门,才下了游廊的台阶,便听见头顶上响起沈琛的声音:“你怎么哭了?”
太阳太盛了,卫安抬手遮挡,眼睛还湿漉漉的,一眼就看见了立在树杈上的沈琛。
这间小佛堂久无人来,一颗大枫树少说也已经有一二十年无人打理,原本就有了年头的,这一疯长起来更是遮天蔽日,只有隐约的光点透过枝桠缝隙铺在地上。
沈琛立在上头还觉得上头宽阔的很,见卫安仰头,他便低头去看她,见她眼睛湿漉漉的,睫毛上的泪还没干,就知道她是哭过了,一下子从树上跳到她身边拍了拍手掌:“听说你封了郡主了,所以来看看你,给你道喜。”
上次匆匆一见,又有怨气,竟然没发觉,现在沈琛一立在眼前,就替她挡去了大半光线,她才发觉,眼前这个少年,竟也已经长成了这个模样了。
她轻轻往后退了一步,朝他笑了:“多谢。”
沈琛也跟着笑,清澈的眼睛瞬间便有了耀目的光彩:“谢什么?我还没把礼物拿出来。”
他变戏法似地从身后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往前递了递,放到卫安跟前:“这是当初明家那些人的名册…明家的族谱一把火烧在了明家大宅里,许多都对不上了,因为是大罪要灭九族,被押解进京的都是登记造册,记录在案的。只是当时那些人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瞒下来了,说是册子烧了。”
他顿了顿,见卫安已经伸手把册子接过去了,眼睛便又亮了亮:“是我跟三少磨了许久,让他找出来的。”
他说的轻松,卫安却知道这绝不是一件能轻易办到的事。
卫老太太为着明家这些冤魂们,时常叹息,就是觉得他们连个姓名都没有,牌位到时候都不好立,没法儿受人间香火,要成为孤魂野鬼,现在有了这册子,简直是解了心腹大患。
她真心实意的朝沈琛笑起来:“多谢你。”
一抬眼看见沈琛的打扮,又觉得有些迟疑:“你…刚从宫里出来?”
沈琛穿着郡王服饰,大红金蟒狐腋箭袖,腰间是金线滚边的腰封,显然是刚从宫里出来的。
他点点头:“昨晚并没有出宫,皇叔喜得贵子心情很好,便留我在宫中住了一晚。”
卫安右眼皮猛地一跳。
隆庆帝昨天抬高李桂娘,本来就已经是刻意为之的结果,现在又留沈琛在宫里留宿……她皱了皱眉头,问他:“单单留了你?”
沈琛见她心里明白,也忍不住翘起了嘴角,似是嘲讽又似是疲惫:“是啊,单独留了我。”
这是要挑拨临江王的儿子们了。
隆庆帝心里是知道的,不管是楚景行还是楚景吾亦或是沈琛,没有一个会想娶李桂娘回家,可是他偏偏要抬举李桂娘,先是透露出要把李桂娘给楚景行,现在又来这一手。
到时候楚景行更把李桂娘往外推,又觉得沈琛占了便宜。
而沈琛这里,却不免会觉得心中不忿,再有人多挑拨几句,说不得就会迁怒楚景行。
这可真是……
帝王的制衡之术,自古有之。
可是轮到隆庆帝做来,总是透着小器。
既然沈琛心里明白的很,卫安也就只是笑了笑,而后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问他:“你大哥那里,你还是小心一些。”
楚景行上一世到最后是要沈琛死的,摆明了积怨已深。
这一世有了小皇子,不管临江王府到底还争不争那个位置,到底兄弟失和不好,而且形势也不利于沈琛。
沈琛帮她这样多,她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也不能凡事都太忍让了,有些人,是不会因为你的忍让就觉得自己过分了的,该要有决断的时候,当有决断。”
临江王一家毕竟是沈琛的恩人,卫安也不好说的太明显,只好点到即止,可是心里却实在是有些忧心的,不用隆庆帝挑拨,便先自己有了矛盾,楚景行心里这根刺,怕是拔不掉了。
………………………………
第345章 许亲
不用卫安提醒,沈琛也知道这个道理。
他这回留宫,隆庆帝还单给他捡出许多东西来,说是这许多年都觉得亏欠了他的,总归是没替长乐照顾好儿子云云,还给他提一提俸禄,从郡王的年俸,提成了藩王的年俸。
听说他喜欢打猎,还给他赏下了几条狼狗,俱都有半人多高,一扑起来几乎能扑出一丈多高的院墙,不独如此,连之前三皇子在通州的那个庄子也赐给了他,说是下次他要是再领着人往外头行猎,可以去那儿歇脚。
他知道这是故意在捧着他。
楚景行也未必不知道,可知道归知道,心里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