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氛顿时就缓和了许多。

    秦宜宁看了看左右,见人这么多,有不知道里头是否有其他人派来的探子,就又放下了车帘。

    逄枭这才挥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吧,将溯雪园整理出来给秦姑娘居住。闲暇人等退下吧。”

    “是。”一众人行了礼,纷纷退下。

    不多时,马车外就只剩下了逄枭、虎子,谢岳和连小粥。

    连小粥似乎是骂累了,就只瞪着逄枭。

    “逄大叔”似乎也从年龄差的打击中挣扎出来,撩起车帘扶着秦宜宁下了马车。

    秦宜宁见左右无人,这才介绍道:“这是连小粥,我这次在山里差点冻死,是她救了我。”

    逄枭听闻竟然是这个小丫头救了秦宜宁的命,面色是终于由阴转晴,再也不计较自己被升了一辈儿的事,转而对秦宜宁道:“我先命人带着她去安置,你跟我去见见我母亲、外祖父和外祖母。”

    秦宜宁一听,一下就紧张的红了脸。

 第三百零五章 大福

    秦宜宁方才一路上,想的都是今日城门前发生的事,脑海中分析的也是如今大周的朝局,惦记的是现在家里人的安危,她左算右算,就是忘了分析自己现在的情况。

    就这般被逄枭“强抢”到了王府,她要面对的可就不只是逄枭,还有逄枭的家人了。

    可她毕竟是秦槐远之女。

    就算当年逄父之死的根源在于北冀国的暴君,可秦槐远的离间计到底也是个导火索。

    逄枭的母亲会不会不喜欢她?甚至于恨她?

    还有,她现在到底要将自己定位在什么位置上上来面对逄枭的家人?

    大燕已经灭了,她是作为降臣之女踏上京城这片土地的。她已经没有了能与逄枭匹配的身份,就算他不在意,他的长辈恐怕也不会站在对等的角度上来看她吧?

    最主要的是,秦宜宁这是第一次见长辈,竟然没有预备见面礼!

    秦宜宁沉浸在紧张的思绪之中,根本没注意到逄枭已经弯腰撑膝屈就她的身高,面对面的观察她变幻莫测的面色好一阵了。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宜宁的表情如此丰富,从前他只知道她是个极为理智沉稳的姑娘,这让他时常忘记秦宜宁的真实年纪,也只有现在这样她紧张的面红耳赤,才让逄枭想起,她还只是个刚过及笄之年的小姑娘。

    鼻尖距离鼻尖儿越来越近,近到逄枭都闻得到她身上特有的馨香,秦宜宁才忽然回过神,惊的退后了两步。

    “你,你做什么离我这么近。”回过神来面对的就是一张大脸,谁都会被吓一跳的。

    逄枭笑道,“看看你。”大手毫不避讳的拉着她的手走向内宅,“你不要紧张,我外公和外婆都是寻常老百姓,我娘性子更是温和,他们没有那些勋贵身上的矫情做作,你这么好,他们见了你一定都会很喜欢你的。”

    秦宜宁紧张的点头,迟疑道:“可是我来的匆忙,什么都没有预备,真是太失礼了。”

    逄枭闻言噗嗤一笑,“你还要预备什么?人来了就行了。”

    秦宜宁听的脸上更红了,被逄枭握住的手用力的抠了他掌心一下,引得逄枭愉悦的再度轻笑出声。

    穿过二道仪门,左转绕过一片精致的花园就到了垂花门。

    一进门,就有婆子上前来行礼,“王爷。”

    “嗯。告诉老夫人,太夫人和太爷一声,本王带着秦小姐回来了。”

    “是。”婆子不敢多言语,立即吩咐个腿脚轻便的小丫头子赶着往里头去送信了。

    逄枭就这么拉着秦宜宁的手,悠闲的往内宅上房而去,还不忘笑着低声道:“我外婆性子泼辣,年轻时在江上放过排,也走过镖,身手十分厉害,后来想过太平日子,就被我外公的厨艺给征服了。”

    秦宜宁听他这样介绍,就禁不住笑了起来。

    “我外公呢,是个性子温和的老实人,不过他性子虽柔软,心也很善,却是极为聪明的人。我觉得我娘的聪明就是随了我外公。”

    秦宜宁点点头,道:“看得出,你这样聪明,老夫人一定很聪明。”

    逄枭笑着刮了一下秦宜宁的鼻梁,笑道:“你不必这样拘谨,称呼我娘伯母便是了。我娘曾经是在逄家做婢女,虽然识字不多,但也是见过一些将军府的世面。若不是我父亲的嫡妻善妒将我娘赶走,我可能也不会生存在这个世上了。”

    秦宜宁认真的道:“伯母一定是个十分坚韧的人。”

    “是啊。”逄枭笑道,“你尽管放心便是了,他们都很随和。”

    秦宜宁见他笑容这样温暖,也禁不住跟着笑。

    她能够感受得到,逄枭提起外公、外婆和母亲时,是从心里往外透着一股亲密和轻松的。听逄枭简短的介绍,就可以知道这一家人的性子,应该不难相处。

    她刚才紧张的浑身冒汗,这会儿也冷静下来了。

    这时,前方忽然传来几声细细的小狗叫声。

    就见一个雪白的毛团一蹦一跳的从上院的大门跑了出来,定睛一瞧,那竟是一直雪白的小京巴。

    随着小京巴追来的,还有个年约二十出头的媳妇子。

    见了逄枭,那媳妇子,屈膝行了一礼,笑着道:“怪道才刚大白不肯在老夫人怀里呆了,原来是知道了王爷回来,特地来迎的。”

    逄枭就笑着低头看向小京巴,对秦宜宁道:“这就是大白,我与你说过的。”

    一说大白,秦宜宁难免不想起二白。心里就是一阵心疼和失落。不过她面上并未显露出来,而是弯腰去看大白。

    大白浑身的毛发蓬松雪白,圆圆的黑眼睛,微微撅起的黑鼻子和嘴,吐出粉红色的舌头正冲着她哈气,就像在笑一般,看着就叫人心生喜爱。

    逄枭便笑着道:“大白,行个礼。”

    话音方落,大白就站起来,前爪合十拜了拜。

    那憨态可掬的逗趣模样,看的秦宜宁忍俊不禁。

    逄枭就拍了拍大白的头,笑道:“这小家伙特别亲人,也不会咬人,脾气很好,你若是喜欢,可以常来我娘这里玩。”

    秦宜宁笑着点点头。

    逄枭就拉着秦宜宁的手进了上院,大白一直吐着小粉舌跟在两人的身边打着转。

    那媳妇子则是跟随在二人身后,好奇的打量着秦宜宁。

    廊下,有婢女左右打起夹板的深蓝色细棉布暖帘。

    二人先后进门,铺面而来的温暖让人很是舒服。

    解了披风交给婢女,逄枭就引着秦宜宁去了东侧间。

    其实房屋的布局,此处与大燕是差不多的。只是窗前的罗汉床,在这里换成了一铺临窗的暖炕,只瞧着就让人觉得很是暖和。

    此时一个年约六十出头,身材高大略有些发福的慈祥老太太,正盘膝坐在黑漆的炕桌旁边含笑望着他们。在炕桌另一边,是个穿了深蓝色棉袍,带着六和暖帽的老者,此即正在往黄铜烟袋锅子里添烟丝,粗糙的拇指正仔细的将烟丝押实。

    而另一位看起来年约四十的美貌妇人,正侧身坐在炕沿。

    其余的丫鬟婆子就都站在屏风旁,分两列垂手而立。

    秦宜宁才刚都已经放松的心情,现在又紧张起来。急忙要上前行礼。

    逄枭却先她一步,笑着道:“外公,外婆,娘,这就是我先前提起的宜姐儿。”回头拉着宜姐儿一同跪下,陪着她给长辈行礼。

    “你瞅瞅,咱家大福还学会护犊子了,这是怕你外婆欺负了你媳妇?”外婆马氏是北方口音,语气中透着一股子爽利和亲切。

    秦宜宁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原来逄枭的乳名叫大福?

 第三百零六章 姚氏

    这个乳名,当真是将长辈对他的期望都包涵了进去。足可见外公、外婆和母亲对逄枭的爱惜。

    只不过在秦宜宁的印象之中,逄枭这家伙素来都是狂霸的形象,着实难以将他和“大福”这个憨厚的乳名结合在一起,无端的叫人觉得好笑。

    秦宜宁又不好在人家长辈面前笑出声来,只好强忍着告诫自己不要失礼,屈膝给马氏再度行礼:“太夫人安好。”

    “好好好,快到我身边来坐,炕上暖和。”马氏推了一下姚氏,“你去一边儿坐去。”

    姚氏笑着往一边挪了挪,“娘也太偏心,见了‘孙媳妇’就不要闺女了不成?”

    这一连番的“孙媳妇”打趣着,饶是秦宜宁脸皮再厚,此时也早就羞得面上通红,只得到了暖炕旁边侧身坐下了。

    马氏便拉过秦宜宁的手,笑道:“我家这傻小子,回了家来就说宜姐儿怎么怎么好,宜姐儿如何如何,我这耳朵都快要听出茧子来了。如今可好了,你来了京城,大福也就不用害相思了。”说到最后爽快的笑了起来。

    秦宜宁的脸真恨不能埋进衣襟里去。

    她还从未见过如此爽朗的老人,而且她和逄枭之间八字还没一撇呢,横在他们之间的又是一道天堑,如今尚未定下来,马氏竟会这般笃定,说的好像她明儿就要进逄家门了似的。

    眼看着秦宜宁羞成这样,外公姚成谷点燃了烟,吧嗒了一口,声音慢条斯理软绵绵的道:“你别将人家小姑娘吓坏了,人家大户人家和咱们不一样的。”

    秦宜宁闻言,禁不住看向了姚成谷。

    这老人果真如逄枭说的那样,看起来像只老绵羊,语气也温和的很,可话中的意思,却绝不简单。

    他这是在厌恶秦家?还是在反讽?亦或是在告诉她,她与逄枭之间的亲事并不简单?

    秦宜宁就笑着道:“老太爷说笑了,若论门第,王府哪里会是小户?反倒是燕朝已经灭国了。”

    姚成谷又吧嗒了一口烟袋,温和的笑着没再说话。

    马氏瞪了姚成谷一眼,道:“你这老东西,女人家说话,有你什么插嘴的份儿,时候不早了,你不是说今儿要给大福炖鱼吃?”

    “嗯。”姚成谷就下了地,一手背在身后,一手举着烟袋吧嗒着,溜达着往外走去。

    马氏笑着道:“你别理他,咱们娘儿们说说话。”

    姚氏从婢女手中接过一个白瓷描金的精致盖碗来递给秦宜宁,温婉一笑:“你先吃点杏仁茶暖一暖,外头冷吧?”

    “多谢伯母。”秦宜宁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茶碗。

    姚氏是个高挑的美人,这种美丽无关年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柔和知性。她说话时,与逄枭八分相似的眉目中含着笑意,温和的就像暖泉的水,让秦宜宁看着心里极为平和舒坦。

    喝了一口杏仁茶,暖香由口到心,舒缓了秦宜宁的紧张。

    姚氏就笑着道:“你初来北方,又赶上是冬天里舟车劳顿了。一路一定很辛苦吧?”

    姚氏的声音是不同于马氏的温柔。

    秦宜宁禁不住微笑,道:“回伯母,一路上还算顺利,不过的确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小时候在大燕北方边境生活过,那时就以为那里的冬天就是最冷了,想不到竟还有比梁城更冷的地方。”

    马氏闻言笑道:“傻丫头,你们那里是南方呢。和北方比当然暖和许多,我年轻时还去过更北边的地方,哪才叫一个冷。”

    “是,从前觉得我比那些长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幸福很多,因为我曾经有机会在外面自由的生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过现在我很羡慕太夫人,王爷说您曾经去过许多地方?若是太夫人得了空,您能不能给我讲讲您去过的地方,让我也开开眼界。”

    从方才的对话中秦宜宁便看得出马氏是个性子直爽率真,又极为开朗的人,对她的喜欢也很真诚,老人家年纪大了,就喜欢说一些年轻时的事,正好她也喜欢听,这是拉近关系极好的途径。

    果然,马氏欢喜的点头,“好啊,只要你喜欢听。”随即看向一旁剥桔子往嘴里塞的逄枭,“大福啊,要不你就让宜丫头住我这里吧。我一瞧见这丫头就喜欢的紧。”

    逄枭有些惊讶,嘴里嚼着桔子还没来得及回答,姚氏就已经嗔怪的道:“娘,女儿还想和宜姐儿多亲香亲香呢,您怎么跟我抢人。”

    姚氏是明白人,秦宜宁毕竟不是姚家的姑娘,自然不能住在姚氏这里,就算姚成谷年纪大了,也是要避嫌的。

    马氏是个爽朗的江湖人,并不太在意这些细节,可姚氏却是在大户人家做过婢女的,对这些规矩知道的细致一些。

    马氏听姚氏这么说,才倏然回过味儿来,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道:“丫头别怪我鲁莽,我是瞧着你就喜欢。”

    “哪里会呢,我开心还来不及。”秦宜宁笑容很是真诚。

    逄枭这会儿已经咽下了桔子,拍着手上的白丝,道:“外婆,娘,你们就别麻烦了,我才刚吩咐人预备了溯雪园给宜姐儿住,朝堂上的事情复杂,现在让宜姐儿住在溯雪园比较合适,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宜姐儿帮我呢。”

    马氏理解的点点头,道:“外头的事情我虽然不插手,但是也知道一些,宜姐儿是个好孩子,你可不准亏待了她。你后院里头那十个,不行就打发去庄子上吧。”

    逄枭听的简直要给马氏跪了!这话说的,他与那十个就是没事儿也要听出有事来!

    姚氏见逄枭那表情,禁不住好笑,心下暗自叹息,看来儿子的确是一心一意拴在秦宜宁的身上了。

    姚氏拉着秦宜宁的手道:“宜姐儿你别多想,太夫人说的是圣上前些日子赏给大福的十个小妾。”

    秦宜宁理解的道:“伯母,我知道这件事,圣上所赐既不能推辞,也不能亏待。”转而对马氏笑着道,“太夫人,就让他们原来怎么生活,还继续怎么生活吧?”

    她这还没过门呢,马氏倒是直率的先为她考虑起来,她很感激,却也知道即便她成了逄枭的妻子,于妾室上也是没有立场多说什么的。

    马氏很是欣慰的笑着:“宜姐儿是个好孩子。”

    姚氏站起身,道:“娘,我先带宜姐儿去溯雪园安置下来,待会儿吃饭时候再带她来。”

    马氏明白女儿是有话与秦宜宁说,就点点头,道:“你们去吧,叫大福陪我说说话。”

 第三百零七章 委婉的交锋

    逄枭有些担忧的站起身,跟上秦宜宁和姚氏的步伐,笑嘻嘻的道,“要不还是我陪你们去吧,只你们两个聊天多无趣啊。”

    姚氏回头瞪了不争气的儿子一眼,“女人家说话,你也要听?”

    看着平日又冷又拽的外孙,如今竟然这幅痴样儿,马氏心情大好,哈哈笑道:“大福,来来,过来陪外婆说说话,让你娘和宜丫头聊聊,你就别去搀和了。”

    马氏利落的跳下暖炕,拉着逄枭坐下了。

    逄枭无奈,又不能将马氏推开,就只好看着秦宜宁和姚氏笑,那笑容说有多呆就有多呆。

    姚氏好气又好笑的瞪了逄枭一眼,挽着秦宜宁的手到了外间。

    婢女立即送上二人的披风,整理妥当后,又为二人奉上温度适宜的黄铜暖手炉。

    举步到了廊下,丫鬟婆子要跟随,姚氏挥挥手道:“不必你们伺候了。”

    “是。”仆婢们都恭敬的行礼退在了一旁。

    姚氏与秦宜宁缓步沿着抄手游廊走着。

    姚氏并未先开口,秦宜宁便也不多问,就落后了半个身位跟在姚氏的身旁。

    沿着抄手游廊绕了一圈,姚氏见秦宜宁依旧是那般沉稳的模样,暗自点头,缓缓的柔声道:

    “大福在外头征战,时常不在家,他十六岁那年,太爷和太夫人就张罗着想给大福娶个媳妇放在家里。可大福偏说自己战场上朝不保夕的,不想耽搁一个好姑娘。”

    秦宜宁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姚氏续道:“后来他们打天下,战事也着实紧张起来,我先前不赞同大福草率娶亲的,后来为了延续香火,也劝了他几次,他却不肯听,只说在军营里与兄弟们相处的挺愉快,要媳妇儿碍事,你听听,这叫什么话。”

    秦宜宁不禁莞尔,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个热血少年模样的逄枭来。

    姚氏也笑了,拉过秦宜宁的手拍了拍:“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眼瞧着他身边的兄弟娶了媳妇,家里头也催他,可他自个儿不肯,咱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一起打天下的那一拨兄弟除了他和季岚,人家都儿女好几个了,我这个做娘的也只能眼馋别人家有孙子抱。不怕你笑话,大福他外婆还说,他不将他的军刀或者战马娶回家就算不错了。”

    秦宜宁又笑起来,脑海中却将姚氏的话细致的咀嚼了一番。

    姚氏又道:“这次他知道你在外头遭了危险,立马带兵出去了。他外公就说这孩子终于不用娶个军刀或者战马回家了,她外婆听的很开心,我也觉得有个人能拴着他的心,让他多分一些心思在自己的生活上也是好事。你能来京城,我们都很欢喜。”

    秦宜宁的心有些凉。

    看来,未来的婆母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之所以现在客套的对她,是因为逄枭喜欢她。

    姚氏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最有意思的就是最后一段。

    她在外遭遇危险,逄枭不顾一切的去救她,姚氏和姚成谷其实都很不满,而且姚氏认为,逄枭将她的存在看的太重了,这对现在的逄枭来说,多一个这样的牵绊,未必是一件好事。他们作为长辈,希望看到的是逄枭能够平安,能够传宗接代,至于传宗接代的人选是谁,她们实际上是不在乎的。

    方才在屋里时也说过,皇上还赐给逄枭十个美妾呢。

    只不过姚氏是个极有涵养之人,并不会当面指责,只是会委婉的以自己的方式将想法表达出来。若摊上个粗枝大叶的,怕还真听不懂姚氏的意思。

    秦宜宁不免暗自叹气。

    以前在定国公府时,她曾听外祖母和两位舅母闲聊表姐的亲事,外祖母就不同意将表姐嫁给某位才子。

    外祖母的理由是,那位才子聪明绝顶,才子的母亲必定也很聪明,且才子还极听他母亲的话。若是家风不正,表姐嫁过去要面对的就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婆婆和一个只知道孝顺母亲的相公,未来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如今她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外祖母的话。

    她还真不知自己与姚氏做比较,逄枭会比较偏心哪一个。

    不过秦宜宁不是那些没经历过风雨的大家闺秀,她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就要自己努力去争取。

    这世上的人,哪里有一见面就喜欢她的?莫说外人,就是她的母亲,刚见了她也讨厌她,也是相处的久了才渐渐拉近了关系。

    她既然心悦逄枭,就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会让逄枭夹在她与姚氏之间为难,更不会轻易退缩。

    秦宜宁心念电转,也不过是呼吸之间。

    “多谢伯母。外面的事情复杂,我一个女流之辈,倒也不懂得那么多。近些日就只好暂且叨扰府上,等我父亲和家人来到京都,便可以搬回去了,到时我与家父、家母再来登门致谢。”

    姚氏挑眉,看来秦宜宁不光有让人见之忘俗的容貌,更有一颗无与伦比聪慧的头脑和外柔内刚的强势性格。

    她是在委婉的告诉她,她秦宜宁并不需要攀附于逄枭生存,她有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根基。

    秦槐远虽为降臣,可大趋势来看,秦家人必定会得到重用,比起逄枭现在被削夺兵权挂着爵位休假在家,秦家人的前景无可估量,说不定逄枭还有需要一个强大岳丈的时候。

    秦宜宁不但听懂了她委婉的怨怪,更是委婉的将她的话堵了回来!

    偏偏她对着这样一个姑娘,还讨厌不起来,甚至有些庆幸逄枭喜欢上的是这样性子的人。

    以逄枭现在的身份地位和处境,家中若有个聪慧的贤内助,于他们一家人都是有好处的。

    姚氏就笑着道:“何须道谢,又不是外人。外头的事我参与的少,你与大福多商议便是了。”言下之意是她不会插手外界的事,让她只管与逄枭商议行事便是。

    秦宜宁见姚氏笑容真诚,再无芥蒂,终于可以放下心,就重重的点头,道:“伯母放心,我会的。”

    午饭是在上院吃的。姚成谷亲自下厨为逄枭炖了鱼,还预备了几样拿手的菜,席间少了一些规矩,却也多了许多温馨。

    饭后逄枭笑着道:“我约了谢先生和徐先生,这会儿想来他们已经带着其他幕僚在书房等候了,我就先与宜姐儿去书房了。”

    姚成谷和姚氏都是一愣。

    逄枭麾下有很多幕僚门客,善于谋算的徐渭之和善于决断精通易容的谢岳是逄枭最为倚重的两人。

    想不到逄枭竟会带着秦宜宁去见他们。

    待逄枭带着秦宜宁离开了上院,姚成谷才一边吧嗒着烟一边问姚氏:“你与秦家丫头谈过了,觉得如何?”

 第三百零八章 真情

    姚氏回忆方才与秦宜宁相处时的点滴,笑着道:“爹,您怕是多虑了。”

    “哦?”姚成谷放下烟袋,神色认真,“怎么个多虑?”

    “女儿瞧着秦姑娘是个聪明人,懂进退,知礼数,我故意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