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堂归燕-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小姐有何高见就请赐教吧。”语气颇为生硬。
秦宜宁也不恼,笑道:“其实我倒是觉得,定北侯主要是为了示好,徐先生说的其他两条才是顺带,毕竟若无王爷与我父亲的仇怨,定北侯也必定不会选择去袭击大燕的队伍来达到目的。”
这因果关系一出,众人倒真的对秦宜宁的见解好奇起来。
秦宜宁又道:“而且,我觉得定北侯除了这三个目的外,还有最要紧的两个目的。徐先生说定北侯善谋,的确不假,他此番的计谋确是一石‘五’鸟。”
那被点名的谋士心内对她一个女子如此炫耀的做法很是不喜,但因逄枭在此处,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板着脸道:“其余两点为何?我等愿闻其详。”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服众
秦宜宁面露沉思,组织一下语言,便道:“定北侯除了要给圣上一个可以拿捏的把柄,其实还是在对圣上示好。想必他斩杀了大燕队伍之后回到宫中,必定会想尽办法赔罪示弱。
“一个素来强硬的人,在自己的面前服软表示臣服,圣上必定会对他有所改观,且与王爷的性情做对比,定北侯的示好就被反差的更加珍贵。
“经过定北侯这一闹,从前圣上在王爷面前不好说不许王爷报仇,现在也有立场可以说一句‘不要乱杀无辜’了,便可助圣上留住他想要利用的大燕降臣。”
“最要紧的一点是,定北侯此举不只是可以拉拢北冀国的旧臣,更能够卖大燕朝的降臣们一个好处。”
“哦?”徐渭之听到此处已是微微蹙眉,细想片刻随即眸光爆亮,惊讶又惊喜的看向秦宜宁,心悦诚服的道,“秦小姐果真高见。”
逄枭也看向了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的秦宜宁,凤眼中溢满了欣赏。
秦宜宁赧然一笑,用葱白的指尖一下下在碗盖上画圈,轻声续道:
“我来自大燕,对大燕朝朝臣的心思也明白一些。此番进京的队伍分为三批,第一批跟随燕郡王的十家,是大燕官员之中的翘楚。这些人来到大周之后应该会得到圣上的重视。
“可我猜想,朝中武将必定是圣上的嫡系,文官的权力圣上除了安插几个自己人在要职之外,剩余位置就平分给北冀国旧臣与大燕降臣,如此看来,官位的空缺就有限了。
“定北侯胡乱杀掉第一批人中的许多,那第二批,第三批陆续而来的燕朝人,能够补缺的机会就大一些,试想这些人对定北侯的印象,也必定会会差。”
“你说的是。虽然人命关天,惨死之人无辜,可是生存下来的人心存庆幸,感觉‘幸亏某人死了,我才能有机会做上什么位置’也是有的。”逄枭听她这样分析,忍不住叹息一声。
要知道,平日里逄枭是很少插嘴幕僚们的讨论的,一般都是幕僚们将问题拿出来讨论,由善于谋划的徐渭之想出几种应对之策,大家一同分析利弊,最后再由善于决断的谢岳从诸多计划之中选出一种最可行的来。
这个过程,逄枭会旁听,也会在最后表明看法,却不会中途插言。
今日他的举动,着实难得。莫说是逄枭,就是他们这些人听了秦宜宁的分析,也忍不住想要为人性叹息一声。
众人对秦宜宁的印象,就又一次改观了。
秦宜宁对逄枭笑了一下,“人性之恶究竟能有多恶,倒也不必去细想。我方才刚才说的那些,应该也是定北侯顺带为之。而且这也不是定北侯对大燕降臣示好的关键,最关键所在,还是在王爷与秦家和大燕的仇上。”
逄枭已经明白她的意思,沉声道:“当初设计离间计的确是秦太师,可吩咐秦太师设计离间计的人是昏君。本王先前攻打大燕时,城中之人将本王传成个杀人不眨眼、生啖人肉喝人血的恶魔,想必燕朝人对本王也极为忌惮,生怕本王会迁怒与他们,将父仇也算在他们的身上。”
秦宜宁眉头紧锁的道:“是的,如今王爷虽然灭了大燕,可实际杀父之仇并没有报。所以大燕人必定会担心,生怕他们来到王爷的地盘会不会被玩死。”
秦宜宁说到此处便停下了。
因为她知道,在场之人都是聪明人,方才大家没想到,只是因为他们是周朝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很自然会站在周朝人的角度罢了。这并不证明她就比在座的谋士们厉害多少。
她话不说尽,也是留了空间让他们发挥。
果然,诸位幕僚面上都有了沉思之色。
方才被秦宜宁点名指出错误,对她颇不服气的幕僚,此时已是心悦诚服,叹息道:
“果然是这样。定北侯并非有针对性的报仇,而是胡乱砍杀!这就给天下人一个王爷为报仇滥杀无辜的印象。如此一来,王爷日后再要报仇,恐怕会有极大的舆论压力,弄个不好,名声尽毁也是有可能的。这不是正好解了大燕人的担忧?”
那谋士站起身,对着秦宜宁拱手道:“在下陶汉山,方才多有得罪,还望秦小姐见谅。”
秦宜宁起身还礼,笑道:“陶先生千万不要如此多礼。王爷给了咱们一个讨论的环境,为的就是各抒己见,交换意见,陶先生哪里有什么得罪之处?倒是小女子托大,在各位先生面前妄言了。”
“哪里的话。”陶汉山道,“小姐聪慧过人,心思缜密,陶某佩服。”
秦宜宁又与陶汉山谦虚客套了一番,这才重新落座。
场面一时间变的轻松无比,先前幕僚们对秦宜宁的排挤和敌意,已经在一番交谈之后彻底消失不见。
众人现在都已理解为何王爷会对她弥足深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的去救她,又不惜牺牲名声来做“强抢之事”来保住秦家的前程。
这样一个女子,值得珍惜。
而能够培养出这样女儿的秦家,也是个不错的岳家。
逄枭见这些原本还趾高气昂的幕僚们,如今态度都恭敬谨慎起来,心情好的就像是冬日里吃了一碗热茶,从里到外都透着温暖舒坦。
看来他方才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他的宜姐儿根本不会因为旁人对她第一印象不好就退缩,遇到困难她只会迎面而上,不会使小性儿,也不会抱怨。
她就像是个发光体,从小到大她所遇到的所有事,从来都没有退缩言败的,她历来都是努力到极致,拼到极致。
逄枭心内一阵热血沸腾,对秦宜宁的喜爱已到不可言喻的地步,他恨不能将她每天带在身边,让她的心里眼里就只有他一个人。
众人讨论之时,外头忽然传来虎子的回话声。
逄枭知道虎子必定有要紧事说,就摆手示意众人噤声,高声道:“进来吧。”
虎子进了门来,面色凝重的道:“才刚的道消息,定北侯与圣上请旨求娶安阳长公主,圣上已经恩准了。”说罢,还面色沉痛的偷窥逄枭的神色。
第三百一十二章 长公主
秦宜宁见虎子回话时那略有些奇怪的神色,又见幕僚们也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疑惑的看向逄枭。
逄枭倒是坦然,道:“倒是没想到季岚会去求娶安阳长公主,从前也没发现他们有这个苗头。”
虎子心里暗忖:您与长公主倒是有苗头,您敢在四小姐面前说么!
谢岳与徐渭之这些知道内情的,面色也都有些尴尬。
秦宜宁琢磨了一下逄枭的话,便笑道:“这位安阳长公主与定北侯之间没有苗头,难道与你有?”
屋内一片安静。
虎子默默地退后了几步,像是想逃离风暴圈。
幕僚们也面面相觑,犹豫着是不是该告辞。
逄枭直言道:“从前推翻北冀国暴政之时,常年跟随圣上身边,后来又与圣上结拜,与李家的关系就很亲近,经常走动,长辈们便经常会说一些我与长公主之间的玩笑话。”
“原来如此。”秦宜宁理解的点头,又问,“长公主芳龄几何?既然是圣上的姐妹,年纪应该不小了吧?”
逄枭笑道:“安阳长公主是太后的老来女,足比圣上小了十八岁,跟圣上的子女差不多大了。因圣上就这么一个小妹,且长公主自幼聪慧,自来就很得圣上的喜爱了。我曾经还真觉得圣上有将安阳长公主许给我以拉近关系的意思。”
逄枭说到此处,认真的又道:“不过我对安阳长公主却是无男女之情的。”
秦宜宁微微颔首,问虎子:“你才刚说是定北侯去寻皇上,主动开口求娶了安阳长公主?”
“是。外头的消息都是这么传的。”虎子不大懂秦宜宁问这个问题的含义,面色疑惑。
逄枭却是立即明白了她的顾虑,道:“你怀疑此番并非季岚去主动请旨赐婚?”
“是有些怀疑。不知此事事先是否有过征兆?”
逄枭仔细回忆了一番,摇头道:“并无征兆,季岚对安阳长公主并不喜欢,自安阳小时候就远着她,不过也或许是季岚改变了主意,打算尚公主也不是不能理解。”
“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我现在想的却是另一个可能,安阳长公主若是自小就经常被长辈拿来与你放在一起玩笑,想来一个少女对英雄的崇拜和敬慕,加上长辈暧昧的暗示和许诺,应该都会让她对你产生不一般的感情。”
逄枭闻言,焦急的辩解道:“我与安阳并不是……”
“王爷,我并不是在质疑你,我只是客观的分析这件事。你想想,安阳长公主对你是否有情谊?这件事旁人不得而知,你应该最清楚。”
屋内安静的针落可闻,逄枭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沉思。
秦宜宁又道,“若是你与安阳长公主以前就有暧昧,定北侯会不知道?若是定北侯知道你们之间的事,他去主动与圣上求娶公主的行为,便与他去截杀大周人与你示好的行为背道而驰了。”
幕僚们又是一阵沉默。
他们方才已经分析得知,季泽宇此番作为主要是为了向逄枭示好,其余的行为都是衍生在这一条件之下的。
如此便可得知,季泽宇还是想与逄枭交好的。
可若是季泽宇明知道逄枭与安阳长公主之间的关系,还要去求圣上赐婚,那岂不是不在乎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所以秦宜宁的分析是,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圣上赐婚,季泽宇不得不遵旨。
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就的都可以解释了。
圣上赐婚,季泽宇必须遵旨不能推辞。然后圣上在对外头的人说,这一次是季泽宇主动来求亲的。那么逄枭这个曾经的驸马人选,与季泽宇之间多少都会产生一些嫌隙。
最要紧的是,安阳长公主心里喜欢的人八成是逄枭。若她带着对逄枭的喜爱之心嫁给季泽宇,季泽宇难道会不在意?到时的纠葛便必定要多起来了。
秦宜宁心下转过如此多的想法,但她并未有丝毫的表情变化,也不打算当面说出来,毕竟涉及到感情之事,她也尊重逄枭的隐私,不愿意将这类事刨根问底。
幕僚们都是不笨人,这时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有了猜测。
逄枭想了想,霸气一笑,站起身负手自嘲道:“本王现在这情况,算不算四面楚歌,啊?”潇洒一拂袖,笑道:
“你们看看,北冀旧臣对我恨之入骨,大燕降臣对我惧怕。先前因为军饷之事,一同起事的兄弟们对我也有所怀疑,圣上削夺了我的军权不说,如今若是季岚也与我反目,我可真要被削弱成一个孤家寡人了。”
逄枭细数的这些都是实情,也并未带什么情绪,甚至听得出他现在心情不错。
可幕僚们心里却都替逄枭感觉到一种黑云压城的危机感。
——
李启天凝望着跪在面前的端庄少女,无奈的揉了揉眉心,叹息道:“贺兰,你到底打算跪多久?”
安阳长公主李贺兰抬眸望着李启天,哽咽了一声,委屈的道:“皇兄,您说话不算话,小时候您就说过,等兰儿长大了,就可以嫁给逄之曦做娘子了。如今皇兄是天下最尊贵之人,兰儿想要的,您又不是不清楚,可您却这般将兰儿许给了季岚。您明知道我与季岚相互看不对眼。这日子往后还怎么过嘛。”
李贺兰生的端庄秀丽,垂泪时更显得楚楚可怜。
李启天对这个妹妹自小就疼爱,李贺兰又是个极为聪慧懂得进退的,是以兄妹二人的感情素来就好,此事被李贺兰哭的,李启天也觉得心疼。
“你起来吧,朕已经做下决定,便不能更改了。那季岚有什么不好?形貌昳丽,允文允武,做你的驸马不是正好?”
“可是兰儿就是不喜欢他啊。皇兄,您能不能疼兰儿一次,不要将兰儿嫁给季岚?”
李启天揉了揉眉心,忽然心下一动,随即面色凝重又为难的道:“贺兰,朕也不瞒你了。其实逄之曦早已经有了心悦之人,如今那女子就在他府中。朕知道你喜欢逄之曦,可是你去了他哪里也争不过那女子,逄之曦也不肯答应的。你还是乖乖地听皇兄的安排,难道皇兄还能骗你不成?”
第三百一十三章 打探
李贺兰虽不算天生的公主,可自小到大,父母兄长都将她视若珍宝,宠爱有加。
尤其是在李启天征战天下之后,有了北冀国各大世家的经济支持,加上战争抢夺而来的财富,李贺兰的日子过的也比公主不遑多让了。
是以,李贺兰自幼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更何况在她的认知里,逄枭本来就应该是她的!
自小父母和兄长就无数次的说过她长大后要嫁给逄枭,李贺兰早就对逄枭仰慕久矣,喜欢他的桀骜霸道,欣赏他的智谋武功,她如今十六岁,可等着长大嫁给逄枭,就已等了八年。
可以说在她八岁时第一次见到逄枭,听了母亲对他的夸赞和将来将她许给逄枭的话,她就已经当了真,自此之后,在李贺兰成长的岁月中,嫁给逄枭已然成为她半生的憧憬。
一个已成为定局的发现实,为何现在就变了呢?
为何一向疼爱她的兄长拥有了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却不肯为她撑腰了呢?
如今李启天忽然告诉她,逄枭另有所爱,那么她付出了这么多年的期盼,又该何寄?
李贺兰的泪水再度大颗大颗的沿着秀美的面庞滚落,聚集在下颌,染湿了一片衣襟,将桃红色的袄子也染成了一片深红。
李启天望着如遭雷击一般的胞妹,叹息着站起身来,缓步到了李贺兰近前,双手将之扶起。
“贺兰,别哭了。皇兄就你这么一个妹妹,怎么也不会害你的。季岚虽然性情冷淡,却也是个正人君子,他比逄之曦也并不差,你与季岚在一起一定会过的很好。何况还有皇兄在呢,季岚也不敢待你不好。你安心的备嫁吧,嗯?”
李贺兰抽噎着,抬眸,泪眼朦胧的望着李启天。
“皇兄,兰儿不想嫁给季岚,兰儿能不能不嫁?”
李启天略有不耐的沉下脸来,凝眉道:“贺兰,你要听话。你不是山野村姑,大家的礼仪你应该学过,女子三从四德,你也都懂。皇兄的话,难道你不想听吗?”
李启天虽然没有冲着她发怒,可聪慧如李贺兰,哪里能不明白李启天的意思?
看来这门婚事已成了定局了。
无论是出于对兄长的听从,还是出于对天子的服从,她都必须要嫁给季岚,再无退步。
不,或许,也并非没有退路。
若是逄之曦愿意娶她呢?若是逄之曦与皇兄开口,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思及此,李贺兰聪明的没有再与李启天争辩。
她清楚自家兄长的性格,也知道现在的兄长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兄长,他已经成为一国之主,他的话是金口玉言,容不得人违拗的。
她想要幸福的生活下去,最大的依仗就是皇兄的爱护,眼下顺从,还能挣得皇兄的怜惜,若是违拗,怕只会让他失去耐心。
思及此,李贺兰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对李启天微笑,哑声道:“兰儿都听皇兄的。”
明明是委屈的,却含着泪对自己微笑,软软的说一句都听自己的。这让李启天内心柔软之处被戳中,她这般乖巧,含着泪也要微笑让他安心的模样,让李启天对她更多几分怜惜。
李启天拍着李贺兰的肩膀好一通安慰,又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这才让她回慈宁宫休息。
李贺兰是跟着太后住在慈宁宫的。
离开御书房,带着贴身服侍的大宫女荷香一路面无表情的疾走,直回到慈宁宫偏殿,李贺兰才气的抓了头上的金钗丢在地上,狠狠踩了几脚。
荷香忙打发内侍宫人们都退下,又仔细的关好了殿门。
这时李贺兰已经愤然奔进内室,抓了枕头一下下的用力摔打,表情狰狞,无声尖叫,面容扭曲宛若疯妇,直累的气喘吁吁,才缓缓的停下了动作,眼泪再度汹涌而来。
荷香心疼的上前,轻声劝说道:“长公主千万保重身子,您不要委屈了自己啊。”
李贺兰抽噎着,捂着脸又哭了半晌,才道:“不行,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我要去找逄之曦,我没有办法让皇兄改口,逄之曦必定有!”
“可是忠顺亲王若是不肯呢?”
“不肯?他会吗?”李贺兰泪眼朦胧的愣了片刻,目光渐渐犀利起来,“你去查一查,当日忠顺亲王在迎宾馆强抢的那个女子是什么来历,关于他们之间的传言,事无巨细,我都要知道!”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荷香立即端凝神色,行礼退下安排。
慈宁宫外观察了半晌的一个面容寻常的小内侍,就悄然的去了御书房。
——
秦宜宁这两日过的极为轻松,虽然初次见面时,姚氏言语中多有点拨,可实际相处下来,秦宜宁却发现姚氏对她并无敌意,相反,可能还很喜欢她。
姚氏是个聪慧温婉的女子,往往言语之中的温柔能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与姚氏相处时,仿佛无须有心理压力,对方能像温暖的泉水一般让人身心都感到舒畅。
马氏更是个爽利的性子,平日里闲来无事就会命婢女来请秦宜宁,姚氏常会与秦宜宁一同去陪着马氏说话。
马氏年轻时闯荡江湖,见多识广,经常会讲一些在外的见闻给秦宜宁听,秦宜宁经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问的问题也都在点子上,叫马氏对她更为喜欢,时常拉着她聊到吃晚饭,即便吃过了饭都不想放人走。
“娘,您又忘了,宜姐儿还是要会溯雪园的,否则叫人说闲话可怎么好?”姚氏接过婢女递来的斗篷,为秦宜宁披上。
秦宜宁忙道谢,配合的抬起下巴,让姚氏帮她系上领口的丝带。
马氏叹息道:“真是无奈,如今咱们家宅子太大了。倒不如从前一家子挤在一起,平日里说话也方便,还能亲香亲香,也没有这么大的规矩。”
姚氏闻言就笑:“从前咱们家大福也没有做这么大的官嘛,宜姐儿都已经在京城了,难道娘还怕将来没有宜姐儿晨昏定省的时候?”
一句话说的马氏开怀大笑。
秦宜宁的脸颊却烧红了起来,急忙行了礼告辞了。
看着秦宜宁羞的落荒而逃,马氏和姚氏对视一眼,都禁不住觉得好笑。
“这孩子,真是越是相处越喜欢啊。”
“正是呢,若是真能进咱们家门,也是大福的福分。”
……
母女二人说话时,秦宜宁已经叫上刚才在院子里玩的连小粥,二人一起提着灯往溯雪园方向去。
谁知刚转过转角,迎面就遇上了一行人,为首的是两个衣着华丽的妙龄女子。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专治不服
那两个女子一人身披大红色镶白风毛领子的披风,生的高挑柔媚。一人穿着银狐皮坎肩,搭配浅绿的棉裙,手捧个苹果大小的精巧暖炉,显得玉雪可爱。
两人都是十七八岁年纪,身旁有丫鬟婆子跟随,排场不小。
秦宜宁便驻足望着那群人,不必细想都知道,忠顺亲王府里这般年轻的美人,除了圣上赏赐给逄枭的美妾之外,再无其他人。
秦宜宁不欲与这些人有什么关联,即便将来或许会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那也是以后的事,着实不必急于认识。是以她只是对二人微微颔首,便带着连小粥绕过她们身边。
那高挑柔媚的少女水眸一直盯着秦宜宁,眸子眯起,眼中含着毫不掩藏的敌意。
秦宜宁看出来了,这两位姑娘想来是故意堵在这里来寻衅的。
在二人错身而过的一瞬,柔媚少女冲着秦宜宁啐了一口。
“呸!贱货!勾引王爷不要脸!”
秦宜宁看着啐在自己裙角上的那口唾沫,错愕的看向那柔媚的女子。
玉雪可爱的绿衣少女似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急忙道:“柔娘,你不要惹事!”
“你懂什么。”柔娘冷笑道:“你若是不敢,就滚回去,没人叫你跟着我来。”
一旁的婢女就扶着那绿衣的少女道:“心澈姑娘,咱们快回去吧。”
柔娘斜睨心澈一眼,嘲弄之意尽显无余。
秦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