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氏看着马氏搂着秦宜宁这般疼惜,回想自己小时候,似乎都没占据过母亲的怀抱这么久,心里就有点发酸。

    她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情绪,也觉得不大对,可是有一些情绪是发自内心无法控制的,就好比她的宝贝儿子娶了媳妇,她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娘。”

    就在这时,换了一身簇新深蓝色锦袍的逄枭大步而来,他进门的位置正看到姚氏,便笑着先行了一礼。

    姚氏见逄枭与她并未生分,还是如从前那般亲近,心中不免长出了一口气,也笑着道:“大福来了。”

    “是啊。才刚预备了一些薄礼,今日去岳丈老泰山家中,还要改口认亲。”

    说着话就到了姚成谷和马氏跟前,逄枭依旧笑着行礼。

    姚成谷就叫了逄枭到身边,低声询问他都预备了一些什么礼。听逄枭说了一遍,觉得妥当,想了想又嘱咐道:“你也预备一些小福袋,里头装上金锞子银壳子的,万一遇到了晚辈或者同辈,有需要的做见面礼也不难看。”

    逄枭自然是预备了的,只是刚才忘了说,见姚成谷提醒,就乖乖的点头:“唉,这个是发现成的,我回头带上。”

    满屋子的和乐融融,仿佛先前的不愉快从未发生过。

    马氏心里满意,就催着逄枭道:“预备好了就准备启程吧,舅老爷应该也快到了。”

    三日回门,是要族兄来接的。

    秦宜宁笑道:“想来应该也快到了。”

    话音方落,就听见外头有人回话:“舅老爷到了大门外。”

    “快去吧,路上小心一些。替我们问候亲家。”马氏轻轻的拍拍秦宜宁的手背。

    秦宜宁就笑着点头行礼。跟着逄枭离开了松鹤堂。

    王府大门前,秦宇和秦寒二人正在商量是不是要进去给王府的老太君请安,正说话呢,就见秦宜宁和逄枭并肩从里头出来了。

    “两位舅兄。”逄枭并不败家子,上前去主动问好。

    原本因他位高权重,煞神名声在外,秦宇和秦寒对他还有一些忌惮,更担心他是为了报仇才娶秦宜宁的。

    如今见他笑容和煦,且秦宜宁也一切安好,兄弟二人悬着的心放下了,对待逄枭时的态度也都自然了许多。

    秦寒道:“妹夫,咱们这就启程?”

    逄枭对这个称呼很受用,比叫王爷或者阁老都让他开心。

    这时马车已经从府中赶了出来,逄枭就先扶着秦宜宁上马车。

    担心她身上不舒坦,差一点就要抱她上去了。

    秦宜宁发觉他的手在自己的腰上微微用力,立即察觉了他的意图,羞红着脸推了他一下。

    眼神交流:这么多人看着呢!

    逄枭无奈,只好松了手。

    待冰糖和寄云上车坐好,逄枭才接过缰绳翻身上马。

    秦寒和秦宇将一切看在眼里,越发的放心了。二人也都上马,一路与逄枭说着话,在马车前头引路。

    秦宜宁坐在马车之中,不免有些感慨,上一次乘车出来时,她还梳姑娘头呢,现在却已经梳妇人头了。

    冰糖和寄云见秦宜宁微微蹙眉的模样,都有些担忧。

    这两天府里姚氏做的那些事他们都看在眼里,心里都替秦宜宁委屈。好在的是王爷并没有偏绑着自己的母亲,否则秦宜宁就更委屈了。

    一路来到秦家所在的大街,刚转过街角,就看到秦府府门大开,门前站着的正是一身居家圆领长衫的秦槐远和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的孙氏。

    一看到秦寒、秦宇和逄枭骑着马的身影转身过街角,孙氏就已经忍不住快步迎了上去。

    逄枭几人连忙翻身下马。

    逄枭上前来行礼:“岳母大人。”

    又听到这熟悉的称呼,却是在发生了那么多事之后,孙氏现在已经不能确定逄枭会不会对秦宜宁真心的好了,所以也只是点头道:“回来了,快进屋里去吧。”

    马车停下。

    秦宜宁撩车帘笑道:“母亲,您怎么出来了?”

    孙氏忙拉着她的手,扶着她下车,“你堂哥出门,我就出来了。在家里也呆不住,快跟娘回家。”

    说话挽着秦宜宁的手臂,一路往宅子方向走。

    逄枭则是到了秦槐远跟前行了一礼:“岳父大人。”

    秦槐远笑着颔首,转身道:“走吧,显回家再说。”

    秦槐远夫妇这厢接到了人,门子就已经飞奔着将话传进府里去了。

    秦家的宅院本就不大,没走几步路,一众仆婢就到了内宅正房。

    老太君穿了一身酱紫色的对襟圆领褶子,特地梳了溜光的头,斜插着翡翠的簪子,盘腿坐在临窗的炕上。

    二老爷、二夫人,三老爷,以及家中的兄弟姐妹们,此时全部齐聚一堂。

    待到人进了门,众人都笑着客套恭迎了一番,

    秦嬷嬷在地上摆了两个锦垫。

    秦宜宁和逄枭便上前去给老太君叩头。

    “老太君安好。孙女给您叩头。”

    逄枭也道:“老太君安好。”

    老太君已是心潮澎湃,激动的手都有些颤。面前给自己磕头的,可是大周朝的忠顺亲王啊!是那个杀人如麻的煞胚,是那个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啊!

    这么尊贵的人,若不是她有秦宜宁这么个孙女有本事做了王妃,她哪里能受这种礼?

    “快免礼,起来吧。”老太君绷着笑容,吩咐秦嬷嬷送了见面礼。

    是一块上好的歙砚。

    逄枭含笑命人收下了。

    接下来便是两方认亲,秦宜宁为逄枭介绍了二叔二婶,三叔,大堂哥秦宇,二堂哥秦寒,二堂嫂孟氏,五堂弟秦宪,八堂妹秦宝宁,十堂弟秦容,十一堂弟秦宗,以及堂侄儿秦玉珍。

    逄枭一一见过,长辈便拜见之后,送上见面礼,再收回见面礼。平辈便笑着送上见面礼。尤其给小堂侄儿的见面礼,是一袋子金豆子,直将二堂嫂乐的合不拢嘴。

    秦宜宁介绍这一番,唯独越过了秦慧宁。

    秦慧宁低头站在角落里,已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今天这种场合,她真不该来的。可是不来又是对逄枭和秦宜宁的不尊重。来了也是自取其辱。

    她如今被冷落这么久,早就已经悔不该当初了。

    若是一开始她不那么针对秦宜宁,也不使那些法子,她也不会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对她的怜惜和同情。即便是养女,如秦槐远这般位高权重又重情义的父亲,哪里又能亏待了她?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二堂嫂也发现了秦宜宁并未介绍秦慧宁,想着都是一家人,只留下一个尴尬,就笑着为逄枭介绍道:“这是大伯父的养女慧姐儿。与宜姐儿是同龄的。”

 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

    二堂嫂虽是一片好心,可是家中众人闻言,依旧不约而同略带谴责和不满的看向她。

    秦寒素来知道他妻子人虽不坏,一些事却掰不开,也不由得拉着她的袖子拽了一把。

    二堂嫂这才后知后觉的回过味儿来,秦慧宁的身份尴尬,又与秦宜宁不和,一家子人都没有人介绍她,她做什么多这个事。

    二堂嫂尴尬的笑了笑,退后两步不说话了。

    而秦慧宁却感激的对二堂嫂笑了笑,总算有台阶可以开口,屈膝跟逄枭见礼,道:“妹夫好。”

    “妹夫?”逄枭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他一眼,淡淡道:“不必多礼。”

    出于对秦槐远的礼貌,逄枭照比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送了秦慧宁见面礼。虽然秦慧宁叫他妹夫,可逄枭位高权重,地位在这里摆着,他的做法也算妥当。

    秦槐远见逄枭如此做法,心里甚是满意,想着逄枭对秦宜宁,当真是极为用心的。

    老太君如今得了这么一位位高权重的孙女婿,当真是越看越满意,虽然她依旧不敢与逄枭对视,觉得他的眼神太过锋利,让人对上了便觉得胆寒。

    又说了一会儿的话,秦槐远和二老爷,三老爷,就邀逄枭去外头说话,要将空间留给女眷们。

    见逄枭等人一走,孙氏立即抓了秦宜宁的手到屋里去说体己话,丝毫不理会老太君是个什么表情。

    孙氏的卧房中,秦宜宁与母亲并肩而坐。

    孙氏低声问:“王爷对你如何?”

    秦宜宁听的耳朵都红了,咳嗽了一声才道:“很好。”

    孙氏仔细打量秦宜宁,见她笑容娇羞却难掩欢快的模样,满意的道:“极好,为娘这么看着,王爷虽然脾气不大好,可也不是一个会虐待妻子的人。他们那些征战沙场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霸道,你只要顺着他的意思,听他的安排,相信王爷不会亏待你的。”

    “母亲说的是,我就依着您的办法,王爷对我很好。”

    “那你婆母呢?还有府上两位老人家呢?”孙氏不放心的追问。

    秦宜宁想到马氏对她的维护,心里就是一暖,微笑着道:“王爷的外公外婆都是很温厚善良的人,外婆年轻时行走江湖做过女侠客,性子是十分爽朗的,她也十分的偏疼我。外公的性子绵软,可是却是个足智多谋的老人,他也是真心喜欢我的。”

    “那你婆婆呢?”孙氏拉住秦宜宁的手,追问道:“她可曾让你在她屋子里立规矩?”

    秦宜宁知道孙氏是受过婆婆苦的人,也是亲眼看过孙氏是在老太君跟前如何立规矩,可老太君在孙家出事之后又是如何为难孙氏。身为母亲,自己受过的苦楚,又哪里忍心让孩子再受一次?

    秦宜宁挽着孙氏的手臂摇了摇:“母亲,您放心,我婆婆和太婆婆都是很本分的人。就如您所说,王爷虽然霸道,但也不会平白的欺负女儿,还会给女儿撑腰。婆婆虽然有些小心思,可是哪个做娘的不会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自己?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日子不是一天过出来的,将来的日子还长,怎么都会越过越好的。”

    听秦宜宁这样说,孙氏的心里开怀不已。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孙氏自己心里明镜一般,她才能素来就很寻常,又有些公府养出的大小姐性子,老太君又是个势利眼,是以她已经不期待和睦的婆媳关系了。

    秦宜宁不同。秦宜宁的人生还很长,日后在王府生活才是她的主旋律,王府本来就人丁单薄,家里统共那么几个人,还要有人不喜欢秦宜宁,那往后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孙氏自从秦宜宁出阁,这几天就一直都没睡好过。脑海中翻来覆去的想,总觉得女儿去了别人家,就从掌心的珍宝变成了可以丢弃在地上的瓦砾。

    她以前对秦宜宁不好,刚和好没多久,女儿就嫁人了。

    女儿膝下承欢的机会本就不多,她都没来得及好好补偿秦宜宁,孙氏是真的很担心秦宜宁在婆家的日子会不好。

    孙氏的那种补偿的心理,秦宜宁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却也有所察觉。

    她怕等他们回去后,孙氏还是胡思乱想,索性就将府里的事情拣选好的都与孙氏说了。

    “王爷公务繁忙,但是总能抽时间来陪伴我。

    “婆母心善,见我要开始学着管家,就将身边的得脸的婆子安排给我使唤,生怕我在府里说话没分量。

    “太婆婆更是将我当成自己孙女一样,总是拉着我的手跟我说话,比咱们家老太君要亲切的多。

    “王府里很大,可家中人少,所以住的都很宽敞安心,下人们都不必挤在一起。”

    ……

    孙氏认认真真的听秦宜宁说王府的事,越听就越是放松,最后连连点头道:“你父亲做事素来都是有本事的,他点了头的婚事必然不会有错。”

    秦宜宁闻言噗嗤笑了:“母亲对父亲这般维护,回头我一定要告诉父亲去,也不辜负了母亲的一番真心。”

    孙氏听的老脸一红,禁不住推了秦宜宁一下:“你这丫头。”

    母女二人在房中说悄悄话时,逄枭与秦槐远已单独到了外院的书房。

    秦槐远在临窗的暖炕坐下。

    逄枭便恭敬的再度给秦槐远行了礼:“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给您叩头。”

    秦槐远笑吟吟的搀扶:“快起来,都是自家人,何须如此的客气?”

    “不,岳父大人千万受我的礼。其实我早就想与岳父道谢,感谢您成全了我和宜姐儿,只是在外头说话不方便,我一直都没有找到这个机会。”

    “快起来吧,”秦槐远搀扶起逄枭,笑道:“你是个豁达之人,对于当年之事反而是我要与你说一声抱歉。”

    逄枭闻言,连忙摇头道:“岳父大人,不论外头的人怎么说,怎么议论,您千万且听我的一句。当年的事,您是大燕人,我父亲是北冀人,你们本来就是站在敌对的立场上,自然是各自凭本事做事。

    “而且当年您的离间计虽然漂亮,但北冀国那昏君其实早已经看我父亲不顺眼,担心他拥兵造反,这才借了个借口就将人除掉了。所以说,这件事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总和了许多个原因才形成的结果,与您的离间计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且就算真的都是因为离间计,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从一开始,就从来都没有迁怒过您。若是我有迁怒,早些年我又何必去寻宜姐儿呢。”

    “早些年?”秦槐远敏锐的捕捉到了重点。

    逄枭点点头,道:“我是从我父亲留下的幕僚那里听说了的,他们设计换走了宜姐儿,我父亲的侍卫说,抱来的是个养生堂的孤儿。但那幕僚说其实那不是孤儿,是花银子买来的。

    “总之,他们换走了宜姐儿后,就将襁褓扔了。后来也是再去跟进彻查时,才发现宜姐儿被柳氏给带回了家。

    “我当时十四五岁吧,听我父亲的人说起了宜姐儿,当时就觉得她很无辜,所以就去梁城找了她。”

    逄枭将当初在梁城看到秦宜宁被药店小伙计赶出来推倒在地,却倔强的没有哭,他便跟随在她身后,看着她去买了包子回家给养母吃,看着她坚强的不像个七岁的小孩子的事与秦槐远说了。

    逄枭仔细回忆,最后说到了他特意留了钱,随后遗憾的道:“只可惜,翻年我再去,宜姐儿的养母已经去世了。我也再没找到她。我最初给她银钱时,其实自己手里着实是不宽裕,我那时刚参军,父亲的幕僚大多也是敷衍我利用我,我没有银子,也没有实权。

    “我当时若是有现在的三成本事,宜姐儿也不必在山里受那么多年的苦了。”

    秦槐远没有开口,一直面色平静的听逄枭说当年的事情,最后道:“原来你们早已经是定下了缘分。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你当初给的银子,也等于是救了宜姐儿的性命,所以现在你们才会成了夫妻。”

    逄枭被说的耳根子通红,喃喃道:“或许正是这个缘分。”

    秦槐远笑道:“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你能对宜姐儿好。她是个苦命的孩子。一直没有享过什么福分,回到家里来反倒是因为我的牵累,受了那么多的苦。我不能陪伴她一辈子,但是你可以。往后我就将宜姐儿托付给你了。”

    秦槐远的话说到最后,已是十分的认真。

    逄枭起身行了一礼:“是,岳父放心,我一定会善待宜姐儿的。”

    此番谈话,二人都很愉悦,说过了私事,秦槐远就又说起了公事。

    “地龙翻身的伤情应该很严重。”

    秦槐远将自己分析所得的直接告诉女婿,“圣上内帑空虚,急需用钱的时候,必定会加紧步伐寻找那笔宝藏的。而且我猜想,圣上为了筹钱,说不定还会朝中大臣挨个的分派任务。你当日给宜姐儿的小黄鱼太扎眼了。圣上若是在意这些,问你借钱,你该怎么办?”

    逄枭闻言笑起来:“岳父放心,他若是开口我也有办法,圣上还欠着虎贲军一年前的军饷呢。”

 第四百二十九章 赈灾

    秦槐远闻言莞尔,“想来这偌大一个朝廷,也只有你有这个胆量和魄力说这句话了。”

    逄枭也笑,“我这也是在岳父面前才会口无遮拦,若是在外头,也不会如此大胆。圣上以仁孝治天下,又怎会容许这等事发生?”

    二人都是聪明人,话不必说透就已经彼此心知肚明了。以李启天的性格,就算他有什么错事,也绝不会让人知晓,总要想法子将事遮掩过去的。

    秦槐远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虎贲军亏欠了军饷,最后的错不都由你来背了么。所以我才会佩服你的能力,你带着兵马征战,又要让兄弟们忠诚于你,肯在阵前拼命杀敌,又在亏欠军饷的情况之下还能让他们对你心存敬意,没有弄到人人喊打的程度,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逄枭闻言,禁不住笑了:“岳父大人,其实这事并不难,只要我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这便已经足够了。”

    秦槐远看着他的眼神满是赞许:“道理虽是这样说。可是真正能够照着做到的又有几人?其实许多事的道理都是最浅显的,浅显到人尽皆知。

    “就譬如读书吧,都知道想考科举,首先要研究透彻历年来考题的范围,然后努力去读透吃透,同时关注朝局,领会当权者的精神揣摩心思便是。

    “这道理,八成的学子都懂得,可真正能够鱼跃龙门的,也只有那么几个,因为他们做不到自律,做不到坚持。

    “读书这种不会危及生命的事,寻常人都尚且如此呢,更何况你是上阵杀敌,时时刻刻都是在用性命去搏。”

    逄枭被秦槐远说的一阵抹不开,摆摆手笑道:“哪里就如岳父说的这么优秀呢,只是胆子大罢了。”

    “胆大,心细,且还心存仁厚。”秦槐远伸长手臂,拍了拍坐在小几对面的女婿,“你很好。我将宜姐儿交给你,很放心。”

    秦槐远的话,对于逄枭来说已是莫大的肯定。逄枭自小没有父亲,成长之中的指路明灯一直是姚成谷。姚成谷的确很聪明,可是他的聪明若只在市井之中开个饭馆那是绰绰有余,若是利用在朝堂之中,他毕竟是眼界有限。

    如今智潘安成了他的岳父,逄枭觉得自己做事都多了几分底气,因为他知道在自己迷茫拿不定注意的时候,秦槐远一定会为他指一条正确的路。

    尤其是他对他完全的信任。从当初在大燕朝时,他就一直都对他信任有加。

    这对于做女婿的他来说,已经莫大的赞许。

    午膳依旧是摆在了老太君的正房。

    一家人聚餐,少爷不拘泥那些小节,只在中间摆了个屏风,便分开在两边落座了。

    秦宜宁挨着孙氏二夫人,时常听几长辈们嘱咐她多吃一些,还听得到屏风另一边男子们的高谈阔论,针砭时弊。

    逄枭在其余人面前,并不似在秦槐远跟前时那般健谈,却也不是摆着王爷的高冷架子,只是稳重罢了。他的话不多,但每每开口都能说在点子上。引得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对他赞不绝口,秦寒和秦宇几个对逄枭也有了新的认知。从前只觉得他是个莽夫,如今看来却是大错特错了。

    屏风的这一侧,二夫人拉着孙氏的手低声道:“看来宜姐儿是选了个好人家。大嫂这下子可以放心了。”

    孙氏听了秦宜宁的介绍,又加上自己的观察,如今对逄枭已是不能更满意了,点点头低声道:“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她的小日子能过好,我也就心安了。”

    坐在孙氏不远处的秦慧宁,听到孙氏的那一句“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心里酸涩的几乎当场就要落下泪来。

    她已经不对孙氏与她的感情抱有希望了。她知道,这一家人如今养着她也与养一只积年跟随在主人身边摇尾讨吃的小猫小狗没什么区别。

    可是真的听到孙氏已经完全不在乎她了,秦慧宁还是难过的想哭。

    她吸了吸鼻子,强迫自己不要在今天秦宜宁回门的好日子上落泪引人的反感,可是一抬眸,却正对上秦宜宁含笑的双眼。

    秦慧宁瞳孔一缩,难堪的就像是被谁抽了几巴掌,狼狈的别开了视线。

    秦宜宁原本是想着表达善意的。她想着到底秦慧宁也是父亲的养女,虽然曾经二人闹的不愉快,到底事情已经过去了。她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有疼爱自己的夫婿,也没必要死咬着过去的那些不愉快不放。

    只是没想到,她的善意似乎被误解了。

    罢了,她若是表发现的太亲近,说不定还会吓坏了秦慧宁,反正也不指望日后有什么往来,就暂且这样吧。

    用过了饭,秦宜宁就陪着孙氏回房去说话,午后还小憩了片刻,逄枭则一直与秦槐远在一处讨论国事。

    老太君在正屋里拉着秦嬷嬷低声道:“你去看看四丫头做什么呢,为何回门来却不肯陪在我身边说话。”

    秦嬷嬷闻言,不由的无奈的叹气。当初与四小姐闹的掰了脸,现在又嫌人家不互动来亲近,四小姐又不是没脸没皮没自尊,哪里会上赶着来?

    心里虽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秦嬷嬷只好道:“四小姐离开大夫人身边还不习惯,想来刚出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