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宜宁第二天身子终于好些,也不在发烧,只是身上没什么力气。

    所以她一直是坐在马车上,撩起车帘看着这一切的。

    在外骑马向前的一行人,对地龙翻身造成的惨状,如今真正有了直观的认知。

    车队又绕过一块足有半个屋子那么大的巨石,便到了进入都城山路的一个转角。

    从哪里,可以俯瞰整个旧都的建筑和房屋。

    只见若大的一个城中,房屋倒塌,殿宇倾颓,这么看着就像打翻了的八宝粥,被搅合的一团乱。

    他们一行人不必靠近,都能够体会到其中百姓们的凄惨发现状。

    这不是饥荒,只是朝廷没有银子卖粮,而城里的人就算有钱,因为道路的阻塞运不到粮,连买粮的地方都没有。

    更何况众人还要每天合起火来去挖掘掩埋在废墟之下的人。

    在都城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两处,远远看去一直在冒着白烟。

    冰糖有些好奇,“那两处是做什么的?咱们走的时候那边也没有什么作坊啊。”

    秦宜宁闻言摇摇头,声音艰涩的道:“那或许,是焚尸坑。”

    冰糖闻言,满肚子的疑惑都被这令人骇然的答案堵了回去。

    那些从废墟之中挖除的尸体残骸,除了焚化以减少瘟疫传染的发生,根本就想不出其他的解决办法。

    越是接近都城,路就越是不好走。

    秦宜宁索性下了马车步行,可逄枭哪里舍得她这般辛苦,索性就是将她背在背上。

    很快,一众人就来到了城门前。

    看着地龙翻身后,原本坚固的城墙表面竟然被震的窸窸窣窣的掉了墙皮,裂开了数道裂纹。

    透过城门洞往里头看,正能看到一片断壁残垣。

 第四百四十四章 惨景

    秦宜宁双唇颤抖,望着这熟悉的城门和曾经熟悉的街道,心里的酸涩与难过却仿若岩浆一般流遍全身。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这里生存的百姓,除了要受战乱的侵扰,还在不停的被各种天灾无情的折磨。

    难道上天真的要将所有人赶尽杀绝吗?

    她虽然没有在京城里住太长的时间,但是认祖归宗后,她始终将这里当成故乡,在这个城市中度过的时光虽然短暂,可是比她前十四年过的还要丰富精彩,让她记忆深刻。

    所以一行人中,秦宜宁是最不希望看到旧都这样的。

    逄枭搂着秦宜宁的肩膀拍了拍,就回头吩咐道:“咱们进城,先去衙门。”

    “是。”

    原本宽敞平坦的街道上横空多出一条地裂的深坑,两侧的房屋大部分都成了断壁残垣。

    街上弥漫着一股死气,空气中混杂着一股白石灰的气味,焚烧尸体后挥散不去的焦味,以及来不及处置的尸体发出的臭味。

    如今已是七月,旧都地处南方,这样的天气掩埋在废墟之中的那些不需多久就会发出难以想象的恶臭。

    偏偏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街道四周到处都有褴褛的百姓搭建粗糙的棚子来住。自然也有那些房屋无恙,只是将墙壁震裂个缝隙的,总体还保持原样的,但那毕竟都是些大户人家。

    通常那类完好的院落,在建造时工程和选料时就很用心。寻常百姓家大多住泥房,又哪里禁得住地龙连续翻身的折腾?

    秦宜宁这一路看的眉头紧锁。那些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街道,现在都变的一片破败。

    逄枭知道她心里难过,这里毕竟是她的家乡,不由得搂紧她的肩,将她护在怀里。

    而这一行人步行去往原来的“顺天府”,现在的“旧都知府衙门”的路上,所遇的百姓见到他们这一行人的模样,甚至都饿的没有力气抬起眼皮来看一看。

    他们实在是太饿了。

    城中的供给不足,城外通往城里的道路堵塞,城中的粮食有限,家中有存粮的店铺不肯开门营业,他们纵然有银子都发现买不到粮食。

    而朝廷的赈济,一直没有来。

    他们是大燕投降了大周的,在大周本就很难有归属感。

    而现在,大周朝也正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危难之际想不起他们这些百姓来。就如同曾经的燕朝皇帝,永远都想不起顾着百姓的死活。

    所以换了一片天,又能怎么样?该被抛弃的还是要被抛弃。

    逄枭这一路上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的难民,修长的剑眉都在眉心蹙出几道皱纹来。

    “刘嫂子,刘嫂子!”

    正在这时,路边忽然传来一阵低弱的痛哭。

    众人往声源处看去,却见几个灾民冲向了墙角处一个偏僻的小胡同。

    胡同里,一个干瘪的妇人用腰带子挂在一根旁逸斜出的粗壮树枝上,在一片如盖的绿荫下晃荡着破旧的裙裾和赤足,脚下是几块散落翻倒的砖瓦石头。

    秦宜宁一声惊呼,捂住了嘴。

    紧接着逄枭用手捂住了她的眼睛。

    虎子急忙跑过去询问,不多时垂头丧气的回来,在那一片灾民们哭都没力气哭的声音中,低声道:

    “那个妇人是个寡妇,去年饥荒生病的丈夫饿死了,地龙翻身,她儿子和老娘都被埋在老房子下了,就她一个人是给城中一个大户人家做仆妇的幸免于难,可那大户人家养不起仆妇,把人都撵走了,那妇人本来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又跟着饿了这么多天,绝望之下就……”

    逄枭拧着眉点点头,“知道了。走吧。”

    一行人继续上前,将那些微弱的哭声都抛在了远处。

    然而城中哪里又少的了这样的惨剧?

    旧都知府衙门的院墙也被震的塌了一块,明显是随后补上的。

    衙门的大门紧锁着,逄枭就吩咐人去叩门。

    里头应声的人有气无力,在得知来人竟是钦差,急急忙忙的几人合力开了门。

    几个脸色煞白的男子都急忙往逄枭一行人身后看,却只看到一辆代步的马车和马匹,没有看到粮草。

    他们的眼中闪过失望,却还是恭敬的请人进去,又将大门仔细关好了。

    李启天后来安排在旧都的地方官姓巩,名优,字仲堂,年四十,是北冀朝时的进士。一直都得李启天的重用,封为旧都的知府,管辖旧都以及周边几个县城。

    见逄枭一行人来,巩优急急忙忙的迎出来行礼。

    双方客气了一番,就进了前厅。

    巩优开门见山就问:“王爷此番前来,可带来了粮草?”

    逄枭苦笑着叹息,又不好直接说李启天没给拨粮,就只好道:“本王担心在去情况,就先来了。户部筹备的粮草想来随后应该会到。”

    巩优不疑有他,叹息道:“这一路上不好走吧?”

    不然也不会走了这么久。

    逄枭听出言下之意,笑容越发的苦涩了,“本王也是赶鸭子上架,先前圣上定下的赈灾大使是燕郡王,谁知半途中燕郡王竟谋反逃跑了。为了这事儿,耽搁了好些天的时间,圣上随后才封本王为赈灾大使,顶替了燕郡王的任务。”

    “原来竟是这样!”巩优这下算是彻底理解了,“那燕郡王也太过忘恩负义,圣上如此重用和信任,想着他毕竟熟悉此处才安排他来,为的就是百姓们的安稳,他可到好,竟借路逃走!”

    逄枭见巩优这样,便知他是个直爽热血的正直性子。与这样的人合作须得直来直往,恰好也是他喜欢的方式。

    “唉,别提他了。”逄枭叹了口气,又问:“城中情况如何了?本王一路看来,并未看到赈济的粥棚?”

    巩优苦笑着摇头,惨淡道:“王爷您有所不知。这大燕旧都早就被掏空了,去年饥荒年,百姓就去了六成,六成啊!”

    巩优痛苦的用右手的拇指和尾指比划着,“那大燕朝亡国一点都不冤!狗昏君没本事,害的百姓流离失所,实不相瞒,本官被委派而来时是去年冬天,那一冬天,城里都是个死城!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瘟疫,那都是幸运的。

    “谁知道剩下的这四成人,转年就遇上地龙翻身了。这一下子还不知死了多少人。”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为民

    秦宜宁就带着人站在逄枭身后,将这惨状听的分明,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的难过。

    去年冬天,那些降臣的队伍分成几批离开了旧都去往大周都城,将荒年后那么个饿殍遍地、千疮百孔的城市留给了百姓。

    她虽然竭力收留了许多百姓,在周边县城里到处都有她的土地,收留那些人去帮她做工也能换口饭吃,但她就算再富足,到底也不能救所有的人。

    更何况遭遇地龙翻身这种事,不论是逄枭在街面上的那些门面,还是她在远近乡间的那些田地,都不可能不受一点侵害的。

    他们受损失尚且如此。寻常百姓们所受的伤害,就更是难以预料了。

    恐怕如同他们刚进城来时看到的刘嫂子一样,许多人最后都宁愿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痛苦,选择去与故去的家人团聚。

    满屋的沉重之中,巩优又道:“王爷,朝廷里没有派赈米下来,去年的灾荒早就把这座旧都掏空了,百姓们虽然死了一大半,可是剩下的人一张张嘴也是天天要吃饭的。

    “这里的位置又特殊,因为是曾经大燕朝的都城,里头住着的许多高门大户,都是曾经燕朝的高官。那些官有的是不愿意去咱们大周朝廷当官的,也有真正年纪大了致政在家的。

    “王爷,我可以负责的说,这些大户,在旧都和周边的县城里足有十多家,而他们手中囤积的粮食,却足占了整个旧都粮食的七成!”

    巩优捏着手指,愤慨道:“这些大户人家,一个个占了那么多的米粮,我去与他们买,他们竟坐地起价,原本九钱银子一石的糙米,他们现在卖八两银子一石!你说他们,这不是发国难财吗!”

    逄枭闻言,脸色都阴沉下来:“那些大户巩大人都去寻过了吗?”

    “都去了。”巩优苦着脸摇头:“他们似乎都串通好了,他们要是想卖米,就是八两银子一石,老百姓们去零买根本就不买。你说地龙翻身,倒霉的怎么都是百姓呢,那些大户人家虽然也受灾了,但是人家有人手啊,很快就把个宅子收拾的固若金汤的,我想翻墙都翻不过去!”

    所有人的脸色都好看不起来了。

    原来都城不是一点粮食都没有,而是这些粮食,被囤积在了大户的手中,而大户们合伙起来,就是不肯松口。

    “那有没有想过,去周边其他地区运粮?”

    “王爷。”巩优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次地龙翻身,大的有两次,小的不计其数,受波及的城镇足有二十余个,往南方去的路就没剩下几条好的,就是我去周边的县城商量买粮食,都是靠一双脚一双手又走又攀岩怕过去的。若就算买到粮食,运输也着实是个难题啊。”

    逄枭算是彻底明白了,“巩大人。难为你了。”

    大手拍了拍那矮个子的文弱书生肩头,“圣上一心牵挂着这里,偏偏摊上了燕郡王那样的人,而且想必本王不说,巩大人也能清楚,连年战乱,国库空虚,圣上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王爷说的下官都懂。”巩优叹息一声,随即站起身来,意气风发道:“正是国朝这样艰难的时候,才是真正需要咱们做臣子的努力的时候,不用往好听了说,也不提什么为圣上分忧,下官可怜的是百姓!”

    猛然回身,巩优看着逄枭苦笑着道:“王爷是没看见,这座城里的百姓们太苦了!摊上尉迟家那群混蛋掌握政权,被盘剥了那么多年,又是旱灾又是饥荒,刚好转一些,又摊上地龙翻身了,您说说……下官亲眼看着,那些惨状下官都看不下去啊!

    “偏偏下官还没本事,这个节骨眼儿上,下官既没银子又没粮,还没本事……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就是有银子,都未必买的来粮食。”

    说到此处,巩优已是满脸泪痕,伤心的趴在桌上呜呜大哭起来,引得周围的衙役班差们都跟着抹眼泪,就是逄枭带来龙骧军的汉子们也都悲伤的垂着头。

    秦宜宁抿着唇,将这一切看在眼中,暗暗的下了一些决定。

    逄枭由着巩优哭了一阵,才叹息着道:“巩大人不必伤怀。为今之计,咱们就是要往前看,已经罹难的百姓咱们已经无能为力,接下来咱们要做的,是要让那些活下来的百姓都能够活下去。”

    “王爷。”巩优闻言,颇为动容的看着逄枭,“好!有王爷这一句话,下官愿意追随王爷,效犬马之劳!”

    “咱们都是为了百姓,谈什么追随不追随?相信你我二人同心协力,总能够看到转机的!”逄枭微笑着道。

    巩优这才意识到逄枭曾经功高震主,自己刚才那句“追随”“犬马之劳”,容易被人曲解。

    但是他不后悔自己说了这句话,因为这位战神王爷,看着便是个靠得住的人,他不像那些沽名钓誉之辈。他的心里是真正装着百姓死活的。

    正事告一段落,逄枭这才叫了秦宜宁过来,给巩优介绍道:“巩大人,这是拙荆。”

    巩优早就看到了秦宜宁,毕竟那么一个大美人,只要不是眼睛有问题,第一眼就都看得见,起初她跟着逄枭进来时,巩优心里还有些腹诽,还以为她是逄枭带来的侍妾。

    谁知这位竟然是王妃!

    “原来是王妃,失敬失敬。”巩优行礼。

    秦宜宁屈膝还礼。

    巩优忙侧身避开,“王妃,这可使不得。”

    “使得的。巩大人坚守旧都,方才一路看来,虽然灾民情状惨淡,但一切善后事宜都进行的井井有条。我们来的晚了,此处全靠巩大人支撑,能让存活下来的百姓没有感染瘟疫,没有让瘟疫传播下去,巩大人劳苦功高!妾身一介女流,于正事无助,巩大人是功臣,又哪里受不得妾身一礼。”

    秦宜宁说着再度屈膝。

    巩优手足无措的再度避开,心里却是暖的。

    看来谣言真的不可尽信,忠顺亲王和王妃与都不是传言中那种靠不住的人。忠顺亲王不残暴,王妃也不妖媚,他们都是极为百姓着想的人。

    “王爷,这些日就安置在后衙吧。下管这就让拙荆去安排住宿。”

    “有劳了。”逄枭拱手。

 第四百四十六章 亲近

    巩优的妻子江氏四十出头,是个身材高挑丰腴,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不过虽是风韵犹存,江氏的年龄却是一看就比巩优大了许多。

    巩优无子,只有三个女儿,长女和次女都已出阁。江氏带着巩优的小女儿巩淼住在后衙,母女二人一同照顾巩老夫人。

    逄枭和巩优在班房商议接下来该做什么。

    秦宜宁就带着冰糖、寄云随着江氏进了后衙。

    “王妃舟车劳顿,着实是辛苦,稍后妾身就命人预备热水给王妃盥洗,也能轻松一些。”

    秦宜宁笑着摇头,道:“巩夫人千万不要客气,如今正是灾时,地龙翻身必定搅的井水浑浊,能坐清下的水还是留着吃吧,至于沐浴盥洗都不急的。”

    江氏闻言颇为意外。

    她这辈子就没见过如秦宜宁这般精致漂亮的姑娘,原想着她生的美貌,未出阁时必定骄矜,如今又是王妃,骄矜就要翻倍,想必更难伺候,谁知道她居然判断错误了。

    秦宜宁又道:“听说老夫人也在后衙,还请夫人替我引荐,我想去给老夫人问个安。”

    江氏闻言越发的惊讶,“王妃身份尊贵,该当是我们来与王妃请安才是啊。”

    “夫人说的哪里话,我年轻,是小辈,自然是要问候长辈的,难道还要老人家来问候我?那岂不是折煞我了。何况巩大人坚守旧都,我与王爷都敬佩的很,能教导出巩大人这般忠诚贤臣的老夫人功不可没,于公于私,都该是我去给老夫人请安才是。”

    江氏听的又是熨帖,又是动容。

    她原本还担心不好伺候的主儿竟是如此通透的一个人,这于她来说着实是意外之喜。

    “王妃既这么说,我若横加阻拦反而显得生分了。”

    “正是如此。往后我与王爷少不得还要叨扰一段时间,巩夫人若一直都这么客气,那我们住着也不自在啊。王爷与巩大人并肩作战,既是同僚,又是朋友,他们二人那般亲近,我们自然也不该生分。”

    “王妃说的是。”

    江氏笑着道:“小女淼儿此时正陪着她祖母呢,王妃若不嫌弃,这便与妾身一同去?”

    “有劳夫人了。”

    江氏就带着秦宜宁转了个弯,往后衙跨院的正屋走去。

    一面走,一面介绍道:“此处就是了,平日里我与大人住在厢房,我婆母住在正房,婆母出自耕读之家,很是通情达理,对待我就像是对待亲生女儿一般,我不争气,只给大人生了三个女儿,婆母也并未因想要孙子而逼迫大人纳妾,年轻时生产完,我就发福了,难看的很,我母亲怕大人看不上我,送了两个瘦马来,结果大人转手就给发卖了,说家里穷养不起多余的人。”

    说到此处,江氏忽然醒过神来,她唠家常虽是为表亲近,可是她并不知道忠顺亲王有没有侧室。万一忠顺亲王有一堆小老婆,她却在王妃的面前炫耀自己的丈夫有多忠诚,婆家有多好,岂不是打王妃的脸?

    江氏暗恨自己说话太直,这说话不顾虑的毛病多少年了都没有改过来。

    谁知秦宜宁这时却笑着道:“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怪王爷与巩大人投缘了。我的婆母和太婆婆也是将我当亲生女儿一样。王爷更是不肯沾染半点花丛,不过我太婆婆厉害的很,王爷若是真那么做,兴许我太婆婆都能揍他。”

    “当真?还有这么厉害的老人呢?”

    “是呀。”

    两人相视一笑。

    江氏心里松缓不少,对逄枭与秦宜宁夫妇的感官又好了几分,因为江氏觉得,能够孝顺老人的人品格都不会太差的。虽然忠顺亲王凶名在外,但外头的传言又岂能全都相信?

    二人到了上了台阶,江氏就带着秦宜宁进屋去,“娘,忠顺亲王妃来了。”

    秦宜宁紧随在后,将屋内一应半新不旧的桌椅和简单的摆设看在眼中,对巩优的清廉就又多了几分认识。

    屋内临窗摆设的榻上,一位年约七旬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趿鞋下地,一个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服侍老太太穿鞋。

    巩老夫人头发简单的用一把银梳子固定了一个发纂,穿了一身天青色的细棉长裙,打扮的颇为朴实,甚至比京城里一些富贵人家得脸的仆妇打扮的都不如。

    可是她生的清瘦的脸上,却挂着慈爱的笑容,一看就让人觉得这老太太必定是个心善慈祥的老人。

    秦宜宁不等老人行礼,就先行了礼:“见过巩老夫人。”

    “哎呦呦,快起来,快起来。这可怎么使得。老身哪里担得起王妃的礼。”

    “老夫人太客套了。您是长辈,作为晚辈叨扰长辈,理应给您行礼才是。”

    “快请起,老三媳妇,快扶起来啊。”

    “嗳!”江氏挽着秦宜宁的手臂让她起身,又转而扶着婆婆坐下,笑道:“娘,王妃不是那等人,您安心便是。”

    巩老夫人笑望着秦宜宁,心里暗赞一声好水灵的姑娘,但转念又一想,若是不水灵,人家哪里能做得成王妃?

    因着秦宜宁的年岁恰好是巩老夫人孙女的年纪,秦宜宁又谦恭有礼,不摆架子,且她对老人又有耐心,知道怎么样让老人心气顺,是以不过聊了片刻,巩老夫人对秦宜宁就格外的亲近起来。

    巩老夫人又将身边的女孩介绍给秦宜宁:“这是我的小孙女淼儿。”

    巩淼生的很清瘦,看人时眼睛怯生生的,有些怕生,但是依旧送上一个好奇又友善的笑容,行礼称呼了一声“王妃。”

    秦宜宁便将一个羊脂玉镯子套在了巩淼腕子上,“不是什么好东西,淼儿拿去玩。”

    这段时间住在府衙,少不得要叨扰主人家,于情于理都要送给巩淼见面礼的。

    巩老夫人和江氏都连连推辞,但最后在秦宜宁好言安抚之下,依旧是盛情难却。

    “王妃。”

    这时门外传来寄云的声音。

    秦宜宁笑着道:“什么事?”

    “王爷请王妃到前头一叙。”

    “知道了。”秦宜宁便起身告辞,“我先去了,得闲了再来叨扰。”

    巩老夫人和江氏这下子对秦宜宁更加刮目相看起来,因为这等正事王爷竟能让女流之辈参与,那么不是太宠她,就是她有格外的才能,能得王爷的重用。

 第四百四十七章 密旨

    秦宜宁带着冰糖和寄云一路赶往前头。

    冰糖低声道:“王妃,我看这一家人倒是厚道人。暂且住在此处也算安全。”

    “嗯,起码不用担心他们会内里使坏。”秦宜宁低声道:“只是外面的情况太过混乱了。我担心会出问题。”

    寄云道:“王爷已经反吩咐精虎卫的人和惊蛰他们四个去布防起来了,虎子也去街上转转看情况,龙骧军的人如今都在王爷身边,应该可以应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