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堂归燕-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们心里不踏实,仗着距离远,议论声便越来越大。
更有人在耳语逄枭那般大功劳的武将,如今竟然英雄无用武之地,还要被圣上如此压制能力,就只能服服帖帖的跪下磕头,话都不敢多解释明白。
百姓们如此想着,就有那行事不够谨慎的议论声更高了。
李启天虽然不知百姓们都在想什么,但看众人的表情就已猜出了一个大概。
他怎么就忘了,逄之曦这厮最擅长博取人的同情,从而让人与他站在一队。
愤怒之余,李启天却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对策,也不再慌乱了。
原本他今日也只不过是投机取巧碰碰运气,若能以此法制服逄枭就算意外收获,若不能也无所谓,他是天子,难道还震慑不住一个小小的异姓王爷?
是以短暂的愤怒后,李启天话锋一转,“你检查的也对,朕毕竟日理万机,并非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的。就比如这一次赈灾的物资,因用的急,量又多,朕也没来得及细看。你仔细检查一番也好,免得到时出了什么岔子,那可就是对不起受灾的百姓了。”
逄枭低垂着头看着地面,李启天的影子被清早的阳光拉长,投射在他面前的青石砖上留下一道影子。
看来李启天是一计不行立刻收手了,打算安排人顶缸了。
逄枭心里腹诽,面上却是笑着,磕头道:“是,臣必然会仔细检查。”
果不其然,不多时虎子就带着人将车上物品查看过了,将册子交给了逄枭,道:“王爷,车上没见什么金银,这二十车的粮草,其实集中起来也不过能装十两马车罢了。册子上写的金银一律都没有。”
逄枭将册子呈给了李启天,笑着道:“圣上,这其中差了的部分臣也不追究了。只是一点,圣上一定要严查这个记录假账册的,又或者是这个人贪墨了朝廷的银子!臣看这个动手脚的人根本就是居心叵测!
“您想啊,臣去了南方办差就是您的颜面,自然承您的恩情,臣又是圣上身边得力的人,若是借此离间了君臣关系,往后赈灾之事就不好办。”
李启天连连点头,心里却暗自松了一口气,幸而逄枭有不同的想法,并未直接怀疑道他的头上。否则不说远的,就是这些百姓面前他也无法交代。
“你放心,臣一定彻查!”李启天面沉似水。
逄枭恭敬的道:“是,臣多谢圣上。”话毕就转身吩咐虎子,“带着人,将粮草归拢起来,便于出行之后管理,否则队伍拉的太长总会出乱子。”
虎子立即领命,带着人去搬运物资。
搬运至时王府护卫也并未让百姓避开。大家一双双眼睛紧盯着,根本没人有机会动手脚。
直到将这些粮草物资或者麻布衣裳反装好车,逄枭点着马车的数量笑着道:“明明八辆马车就能运送的粮草,户部那群人竟给装了二十车。”
李启天嘴角下垂,闭了闭眼,才回复了清明一般,道:“你放心,做下这等事的人朕不会轻饶。”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粥棚
“圣上英明,臣就知道圣上不会轻纵想要诬赖微臣,挑拨君臣关系的小人!”逄枭满脸崇拜的行礼,态度真诚丝毫看不出破绽。
李启天却被气的心脏狂跳,表情险些绷不住!逄之曦胆敢指桑骂槐,骂他是小人!偏生他又不能发作!
李启天此时只觉得自己与逄之曦果真是命中犯冲,这人偏生就是来克他的吧!
再不想多看逄枭那得意的嘴脸,李启天挤出个亲和的笑容,道:“朕虽会严查此事,但赈灾耽搁不得,你还是即刻启程,这些粮草先讲究着用。”
“是,臣遵旨。”逄枭见李启天甚至没提补上那十二车粮草的事,心里便有了数,也不多分辨,带着秦宜宁以及手下随从恭敬的给李启天行大礼。
李启天对逄枭如此礼数周全很是满意,心气略顺了一些,点头允准众人启程。
逄枭一行人就押着八车粮草启程,往城外方向而去。
看着逄枭一行走远,李启天也回了御辇,起驾回宫了。
远处伸长脖子围观的百姓纷纷跪拜叩头,山呼万岁。
李启天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好一些,今日计谋不成就罢了,还被那么多百姓也看到了这一幕,这件事很快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的闹的京城人尽皆知,到时又会有多少张嘴在背后诋毁他,造他的谣?
是时候拿出一些态度来。
思及此处在心下暗自做了决定。
而秦宜宁与逄枭离开了京城,却也没将心思再放在李启天对此事的解决之法上。
“他是个要脸面的,被这么多人瞧着,必定会想办法做样子。”秦宜宁侧身坐在马车里,将大部分空间让给逄枭趴着,“只是想不到他竟真能想出这样诋毁你的法子,我先前信誓旦旦提醒你,要你提防着,心里却是觉得我那想法有些小题大做。”
“也亏得是听了你的话。”逄枭叹息了一声,“若是到了半途在发现,或者被动的等着圣上的下一步,那也就太傻了。”
秦宜宁宛然一笑,撩起车帘回头看去时,就看到了那八辆马车。
一想到整个南方赈灾,圣上只给了八车的糙米杂粮,这对于如今灾情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看来必要时候,那笔宝藏是要动的。
正如秦宜宁所料,这八车粮食根本就不够支撑着他们走到南方,沿途遇上小镇,逄枭适当观察,就已用了一车粮食,看到那些饿得面黄肌瘦,头大脖子细的孩子光着脚追着粮草车跑,就是为了要一碰米回去煮了粥给已经饿得爬不起来的爹娘吃,秦宜宁的眼睛都红了。
“我一直以来都被你保护的太好了,即便知道闹了灾,没亲眼看见也无法感触到这些。”
金港城外,秦宜宁和逄枭站在路边看着随行的王府侍卫们搭建粥棚,再看看远处,已经聚集过来的百姓们那小心翼翼不敢上前的样子,秦宜宁下定了决心。
“之曦,若说从前对于启用宝藏我还有一分犹豫,现在我却是一点犹豫都没有了。”
逄枭也面色凝重,牵着秦宜宁的手点了点头,“我也同样如此。”
秦宜宁觉得手指尖都凉了,将指尖往逄枭温暖的手掌心里缩了缩。
粮草不足,搭设粥棚都只能分稀粥。可即便粥汤都照的出人影儿来,百姓们依旧非常珍惜。
这些粮草是不过三天就吃光了。
逄枭手里只剩下空空如也的马车。离开粥棚往金港城中去时,百姓们那一双双绝望又麻木的眼睛,当真让人深深的刺痛。
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真的是太过渺小。可他们幸好还有抗争的机会。
金港城中的景象照比城外又要好上一些,但比秦宜宁上次前来时的情况可不如的多。
逄枭带着这么多的随从,还赶着空马车,行头派头都很扎眼,他一路赈灾而来也没故意宣扬自己的身份,如今也一样低调行事,是以金港不少人只一味他是个趁着国难倒腾生意发财的。
他们尚未找到安顿的所在,半路却被新上任不久的陈知县,拦住了。
“王爷,您可算是来了。您带了粮草来不曾?从得到您奉旨赈灾的消息,下官就一直都在做准备,会等着您来了好放粮放粥,以解燃眉之急呢!”
前一任的金港知县,因金港码头大火,传出火龙示警消息的事而被李启天降罪。
如今新任金港知县才刚上任不久,为人非常刚正不阿,虽是前朝末年的进士出身,但因为人太不知圆滑变通,一直只能做个七品的外放官。
逄枭对这位陈知县有所耳闻,今日一见,就知外头传言不假,这位陈知县的确是个直肠子,说起话来毫无顾虑。
若是搁在其他官员,谁会说这样引起歧义的话?倒像是他一个小小知县胆敢质疑王爷办事能力似的。
只不过,面对陈知县那张满是期盼脸,逄枭便知他并无他意。他反而不知自己改怎么去回应他的期盼。
“陈大人。本王出京时,圣上给安排了八车粮草,这一路行来遇上灾民无数,本王不能见死不救,只得路边搭建粥棚给百姓活命。是以如今到了你这里,本王所带来的粮草是已全都用浄了。这次还想请大人帮呢。”
陈知县一听,四十好几的人竟委屈的如同个孩子,眼泪都快急出来了。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八车粮食,多大的马车?”嘀嘀咕咕说到此处,陈知县已经看到了逄枭带来的空车,那不过是寻常大小的马车,让人出来赈灾,却只给这么点粮食?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圣上难道不知外头粮草不够?他老人家难道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被活活饿死?”
“陈大人,您还是息怒,慎言为好。”
逄枭难得见到这么一位为了百姓能质疑天子的实诚人,自然舍不得让他背负上罪名。
可实诚的陈知县并不理解逄枭的想法。
“忠顺亲王是天子身边的人,自然是向着天子说话,您在京城里养尊处优,自然不知道百姓们到底饿死了多少。这八车粮食,您怎么就点头给带出来了?”陈知县直跺脚。
“放肆!”虎子听不下去了,斥责道:“国库空虚,圣上的内帑也没钱,多年战乱,你当都不用银子的?何况圣上还要修皇陵!难道圣上用银子修皇陵还不对了?如今没银子赈灾,能带来八车还都是王爷争取来的,你还敢挑剔起来!你难道不怕圣上得知了重重的责罚你!”
秦宜宁在一旁听的暗自摇头。逄枭身边的人,自然都学了他的一些行事风格,虎子一番话看似为圣上说话,可实际上内容却只会增加陈知县对圣上所作所为的不满,真真是无形之中就给李启天又赠了罪名。
陈知县听的大怒,却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刚才话说的那么冲,王爷没降罪都已是王爷的仁慈,王爷身边的人开口自然是王爷的意思了。他若顶撞这个侍卫,岂不是也顶撞了王爷?
陈知县压着火气,低眉顺眼却又十分坚决的道:“王爷,您奉旨赈灾,既到了金港,那就要赈灾为主,金港百姓能否活命就全看王爷了。”
逄枭无奈,“本王也要上疏圣上请求米粮运输来,眼下还无法保证什么。”
眼见逄枭竟然不敢担保下来。陈知县又急又怒,一把就抓住了逄枭的袖口:“王爷,您可不能见见死不救。这么多口子人可都等着您救命!您必要时不能想出个章程来,您可别怪下官做事太绝,下官就是拼了命,也不能让您离开金港。”
秦宜宁听的直咂舌。
这位大人未免太强硬了。他还真敢说出要将逄枭扣押在此处的话来?
这人分明是将逄枭的想法给摸清楚了。知道他并非是会针对百姓的人,也不是会为了这种事治他罪的人,才敢提出这样强硬的要求来。
秦宜宁摇了摇头,轻轻一叹。面对这样不讲理,偏生又是为了百姓好的官员,逄枭还真的对他没办法。
逄枭果真没有发怒,只是安抚的拍了拍陈知县的肩头,道:“本王即刻便上折子,请求圣上运送粮草来。还请陈知县配合,近些日安抚住了百姓,包括城外等候施粥的那些灾民,本王不走,等此处百姓能活命了,本王再往大燕旧都的方向去。”
陈知县已被逄枭如此和蔼又讲道理的态度惊呆了。他甚至想过王爷一怒之下会不会杀了他,可是他还是那么做了,赌的就是天下传言忠顺亲王乃是仁义之人的消息是真的。
如今果真看清了忠顺亲王的为人,陈知县不自禁收回拉扯逄枭袖子的手,扑通一声跪下,连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的发紫了也不在意。
“下官为了金港的百姓,多谢王爷!”
逄枭忙将人搀起来,安抚的道:“你我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的。赈灾本就是本王的本职,哪里担的起陈大人如此大礼?”
陈知县摆了摆手,摇头惭愧的笑。
逄枭则道:“这些日还要陈大人多配合了。”
“一定,一定!”陈知县仿佛这会子才脑子才会转,忙道:“下官这就带您去安置的所在吧?”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议事
“那便有劳陈大人。”
“请,王爷请。”陈知县热情的在前头引路。
逄枭颔首,回头看向秦宜宁。
秦宜宁笑着示意他先行,自个儿带着婢女与随从跟随在后,再后头便是空置着的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往衙门方向。秦宜宁也算是来过金港多次,这一次来,却见街上处处是凋零颓败之态。
所幸此处临海,情况要比沿途所见略好一些。可被饥荒阴云笼罩的城中依旧死气沉沉,莫说百姓们如同被抽干了水分的枯草,就是屋顶瓦片幌子酒旗都破败许多,杂草从地砖缝隙里钻出来,又因天渐冷了而枯黄,整个金港像是被笼罩了一层黑雾,死气沉沉又颓败的无法形容。
陈大人因着逄枭一行来到衙门,笑道:“知道王爷要来,下官早就将家眷安置在了别处。王爷与王妃只管安心住下,下官就在外头,您有任何指示,随时吩咐便是。”
“真是有劳陈大人了。”逄枭和气的道谢。
陈大人却是摇头,直率的道:“王爷不必如此客气,这都是下官当做的,只求王爷能尽心尽力,为百姓谋个生路,下官就是当牛做马都心甘情愿啊!”
一句道谢,竟让陈大人大发感慨。
秦宜宁在一旁看着,着实觉得陈大人年过不惑还是这样直性子着实难得,更难得的是这人心思纯正,为的都是百姓,而非只为自己,这便让人不得不尊重了。
陈大人很快便告辞去忙着安抚百姓。
逄枭与秦宜宁则是暂且整理了行礼安置下了。
虎子和惊蛰将卧房四周看守的很严实,秦宜宁便放心的低声问逄枭:“谢先生他们走到哪里了?身应该也快到了吧。”
“他们早咱们出发,绕了些路,又故意避开咱们怕引人注目,想来也便是这两日就能到了。”
秦宜宁点点头,接过寄云从包袱中取出的柔软鸭绒坐褥铺设在临窗放置的官帽椅上,轻拍了拍,道:“你来歇会儿吧。一路上这样颠簸劳累的,伤口也不知裂开了不曾。”
逄枭看着又厚又软的坐褥便禁不住笑。
这还是出门前,秦宜宁担忧他乘车时不舒服特地连夜赶制的。他坐起来觉得非常舒服,
“我又不是纸糊的,这都快好了,伤口哪里就会裂开了?你放宽心便是了。”
虽然这么说,可坐下时是伤还是有轻微疼痛的。
逄枭自然不在意,他在战场上厮杀,受过的大伤小伤不计其数,有些落在身上的伤疤,他自己都记不清是几时因什么而受的伤了,不过是挨了板子的皮外伤,对他来说挨打这件事本身比疼痛更令他愤怒。
可逄枭不在意的疼痛,秦宜宁却仿佛感同身受,看他坐下时动作滞涩一瞬,秦宜宁忙道:“这些天你也不要急着去做事,先养养伤才是要紧。你若想探查城中情况,交给下面的人分头去办便是,这样能查探的更清楚。”
逄枭笑着点头,抬起手掐了一把秦宜宁白皙柔嫩的脸蛋,“小小年纪就这样唠叨,都快成了老妈子了。”
“换个人我还懒得说。”秦宜宁白了他一眼,潋滟的眸子仿若波光流转。
逄枭只觉这女子时时刻刻都如此勾人心魄,只看这一眼,便叫他心神荡漾,一把将人揽入怀中,将秦宜宁吓了一跳。
“做什么?”
没得到逄枭的回答,只有他温热的唇落在她白皙的面庞和脸颊。
他珍视的动作仿佛秦宜宁是他好容易得到的稀世珍宝。
秦宜宁尽量不去压着逄枭,免得他伤口疼。可他温暖坚实的怀抱珍惜又欢喜的眼神让秦宜宁的心里一片火热和动容。
他们成婚多年,一路坎坎坷坷,聚少离多。可他从未被繁华所左右,对待她始终如一。
秦宜宁的身子和心都软了下来,靠在他的肩头享受这难得的片刻静谧。
此时两人不想谈论国事,她只想与逄枭在一起,若能安生过自己的小日子便已足够了。
她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她只想全家人都能安安稳稳的聚在一起。
只是眼下天灾情日益严重,各地到处都有揭竿而起反对李启天的,李启天又对逄枭如此忌惮,
大周朝如今可谓是外有强敌,内有内患,还赶上了天灾。
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偏生逄枭的身份无法将这些都置之不理。
秦宜宁也只容许自己有那么片刻的软弱。
因为她知道,若想实现她的梦想,一家人太太平平的生活,眼下趁着天下大乱,也的确是有一些事能做。
“之曦,这些天还是命人仔细观察城中情况吧。谢先生他们既快到了,咱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对上她明媚的双眼,逄枭心里已根本已顾不上其他,在她腮边又落下几个轻吻,才在她不依的眼神之下妥协,“放心吧,这些我会去小心处置。不过依着我现在看来,恐怕不动宝藏不足足以让百姓们活下来。”
秦宜宁面色也有几分沉重,点头道:“你是这样觉得?”
“圣上若能弄的来粮食,又何苦又作假又设计的,谁有粉不知擦在脸上呢?如此看来,圣上的确是没有银子购置粮草,加之多年各地粮仓的荒废,这才关键时刻拿不出米粮来。
“咱们大周的确经历了天灾人祸,但也至于整个大周朝都绝收了。粮食还是有的,往年的库存也必定有,但是这些都不在圣上手里。”
逄枭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秦宜宁连连点头,道:“正是如此,各地发国难财的人都有,那些商贾、财主的人家到底也比寻常百姓诰命一些,又有财力能够支撑,今年天灾早有预兆,他们从那时候开始囤粮,到如今高价出售,又可以大捞上一笔,又能够养活自家人,简直是两全其美。”
“可不是吗。你将他们的心里都分析透彻了。”逄枭大手拍着她纤弱的肩膀,笑道:“不过你放心,他们屯粮就是用来做生意的,若是圣上着实拿不出米来,咱们就要想办法从这些有屯粮的富户手中去购置了。”
提起购置,自然是要动用宝藏的银子。
“我知道。那宝藏我也觉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好的。只不过我有些担心,毕竟宝藏之事,知道的那些人就都是你的亲信,他们如此尽心竭力的辅佐你,不能否认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想谋个从龙之功的心思。
“这些人是你身边的中流砥柱,你最好不要做出让他们寒心的决定。”
逄枭无奈一叹:“寒心是不会,但时我已经能够预料到,那笔宝藏想要动用,必定会经历繁复的过程,他们许多人不会舍得让我拿银子来平白的给百姓用的。”
秦宜宁面色凝重:“我担心的正是这个。你的随从、谋士们跟着咱们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他们的情绪自然是要顾虑到的。但是这银子到底要不要给百姓们用,也能成为讨论的话题,便是说明这些人是反对的。
“你若是不能劝说他们,恐怕他们会对你越来越不满。这也可以理解,他们追随你,为的就是想让你走上那个位置。”
逄枭没有说话,只是搂着秦宜宁的腰,将人按在自己怀里。
秦宜宁说的意思很是简单明了。她担心他若执意要动用宝藏,会让这些追随他的反叛了出去而他们的手中掌握了大量他的秘密。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大的变故。
可他能因为担忧这些就不去管百姓死活吗?
若是他这么做了,那可就真的成了李启天那样的人了。
“你放心吧。这些事我都会处理好。”
秦宜宁听逄枭这样说,便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反正结果对于他们来说都一样,只要他们为了百姓,说不定就很难逃脱一些固定的命运。
接下来的一整天,秦宜宁和逄枭都安排了人去城中调查情况。
得到的消息,依旧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令人失落和无助。
即便是这般临海的城市,如今却是有半数的百姓活活的饿死。
虽然这里照比来时途中遇上那十室九空的惨状要好一些。但秦宜宁的脸上依旧是再挂不住笑了。
待到傍晚,天边红霞满天时,虎子来回:“王爷,王妃,汤秀护着谢先生、徐先生以及另外几位先生赶来了。此时已由侧门到了二院前头的大厅。”
逄枭想了想,起身对秦宜宁道:“你先歇着,我去看看几位先生。”
秦宜宁知道他是要去商议正经事,便笑着点头:“去吧,等着你回来一起吃晚饭,遇上什么事儿了你也不要急躁,好生商量着办。”
秦宜宁既这样说,就是断定他此行必定会遇到阻碍了。
“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也不是那样不讲道理的人。”
秦宜宁起身送逄枭出门。
到了二门,又忍不住叮嘱了一句:“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儿。你小心一些。”
逄枭回头看追着自己唠叨的秦宜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