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嫌恶的推开两个妃嫔,这两个妃嫔跌坐在地,绝望的抽噎。

    李启天道:“你们早在入宫之时就应该明白,陪王伴驾素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难道你们一开始只想要朕带给你们的富贵荣宠,就不想与朕共患难了?”

    “臣妾不敢。”有妃嫔急忙行礼。

    其余妃嫔反应过来,也都纷纷行礼,表着忠心。

    李启天却丝毫没有动容。

    他此时就只觉得无趣,一切都无趣透了!

    皇后看着李启天的背影,又转头看向大殿外钉在窗棂上的木板,心里凄苦,却也悄悄地透出几分释然。

    幸好她将颢哥儿的未来安排妥当了。否则现在要让爱子跟她关在一处受苦,她的心里又如何受得住?

    %

    “城中情况如何?”

    连绵成一片的营地外,逄枭负手看着不远处的京城城门,低声询问身边的虎子。

    虎子道:“昨日送了纸鸢出去,城里想来处处已经传遍了消息,只不过昨日他们城门没开,咱们的人也没办法传递消息,信鸽也没见放,约莫着是对面查的严格,信鸽太扎眼。想来王妃这个办法是极为有用的。”

    “是啊。”逄枭想起秦宜宁在他耳畔说过的那句“或可不战而胜”,便禁不住笑起来。秦宜宁简直是他心里最为柔软的所在,看到她仿若女诸葛的一面,他便会觉得由衷的自豪和喜悦。

    “王爷。您看!”

    正当此时,远处北城门忽然被打开一道缝隙。那缝隙越来越大,最后直至城门彻底的打开。

    因对面一直在城门紧闭不许人出入,如今忽然开门的场面就格外的引人注意,将所有人都吸引出来了。

    秦宜宁与秦槐远正在营帐里教昭哥儿和晗哥儿下棋,就听见了外头有人议论。

    “今儿个北城门竟然开了。不知道其余的几个城门是不是也如此,难道皇帝学会用空城计了?”

    “嘿,空城计?那也是要不知根底的情况,咱们知根知底的,都知道他们手里没钱也没人,还能闹出什么风浪来?”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诚心

    秦宜宁与秦槐远对视了一眼,父女二人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出了几分意料之中的了然。

    “想来是你这法子有效了。”秦槐远搂着昭哥儿,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木质棋盘上发出一声脆响。

    晗哥儿在秦宜宁怀里扭动,好奇的伸长脖子往门外看,闹的秦宜宁也无心下棋了。

    “娘亲,外面,我想去外面玩。”

    “晗哥儿不学下棋了?”秦宜宁掐了掐晗哥儿软乎乎的小脸蛋。

    晗哥儿索性一头扎进秦宜宁怀里,又是扭屁股又是摇头:“不嘛,娘亲,晗哥儿想出去看看!哥哥也要去!”

    昭哥儿手里抓着棋子玩,似想不到自己一声不吭还会被“连累”,惊讶的看着晗哥儿。

    晗哥儿已经从秦宜宁怀里蹦出来,抓着昭哥儿的手往外跑:“哥哥,走!”

    秦宜宁和秦槐远禁不住摇头失笑,父女二人一同往帐外而去。

    他们所在的主帐位于营地之中,距离城门尚远,可是周围兵将们都在议论,即便没有亲眼看见,对于城门处情况他们也都才猜到了。

    军汉们见秦宜宁与秦槐远带着两个孩子经过,纷纷拱手行礼,对于王爷的岳父和王妃,都极为敬重。

    来到阵前,还不等靠近逄枭身边,便已见城门大开,城门内人头攒动,并不知门里之人是要做什么。

    徐渭之、谢岳等人已聚在逄枭和季泽宇身边,众人都面色平静。在武力的绝对优势之下,他们明知道李启天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是以也丝毫不觉得紧张,甚至还隐隐的透出几分兴奋。

    陈兵城下这么多天,王爷也没有进一步的吩咐,他们早已摩拳擦掌等的不耐烦了!虽是发动总攻必定会有所伤亡,可历朝历代,哪一位开疆辟土的帝王不是马背上打天下?只要是战争就一定会有伤亡,这也是历史的车轮滚动时候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

    “爹爹!”晗哥儿倒腾着小短腿,拉着昭哥儿跑向逄枭。

    逄枭闻声回头,便禁不住笑了,一把将跑到跟前张开双臂求抱抱的晗哥儿抄在怀里,另一只手也将晗哥儿抱了起来。

    昭哥儿搂着逄枭的脖子不吭声,乖乖的靠在父亲怀里,眼神疑惑的看着远处城门。

    晗哥儿却调皮的要往逄枭脖子上爬,抓着逄枭的头发借力,像一只不安分的小猴子。

    季泽宇在一旁看逄枭被抓头发疼的龇牙咧嘴,不免好笑的摇头,对着晗哥儿摆摆手:“晗哥儿,来季叔这里。”

    “季叔,我要高高的!”

    季泽宇一愣,不大明白孩子的意思。

    秦宜宁这时已走到近前,无奈的道:“这孩子,是想坐肩膀上,你别由着他。”转而已去告诉晗哥儿,“你是大孩子了,怎么总想坐肩膀上?”

    “无妨。”季泽宇明白过来,一把将晗哥儿放在了自己肩头,双手抓着他的两只小手。

    这对于季泽宇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他没有孩子,自然是第一次体会这种类似于做父亲的快乐,孩子柔软的小身体坐在他的肩头,明明没有多少重量,却是背了很重要的东西。

    季泽宇与逄枭身高相仿,坐在他肩头的体验就与骑在逄枭肩头一样。晗哥儿开心了,抓着季泽宇的手直摇,还晃荡着小短腿,脚跟不经意好几次踢在季泽宇肩膀上。

    “季叔,他们在干什么呢?”

    季泽宇耐心十足的道:“他们可能是想调派兵马吧。”

    逄枭这时也让昭哥儿骑着自己的脖颈,双手扶着孩子,“也未必。我看他们是想投降还多一些。”

    此话一出,就引得周围兵士们都爽快的哈哈大笑起来。

    这样的场面,昭哥儿和晗哥儿都没见过,两个孩子听见大人们都在笑,他们也跟着笑。

    秦宜宁与秦槐远看到坐在季泽宇和逄枭肩头的两个孩子笑的那般开怀,也禁不住笑起来。

    秦宜宁心里还有些感慨,季泽宇看起来冷冰冰一个人,对待逄枭却是真心实意,就连对待逄枭的儿子他都极有耐心,温和的像从前那个冷若冰山的人不是他一样。

    正说着话,城门之中忽然用处一大片红色。

    那是穿着大周朝服的官员,应足有四五十人,他们身边并未带任何兵马和侍卫,就那般快步迎了出来。

    两军阵前,有一方大大方方上前,逄枭这里自然不会示弱。

    他回头将孩子交给秦宜宁,笑着掐了下秦宜宁脸蛋,“我去会会他们。”

    秦宜宁抱着昭哥儿,“好,你自己小心。”

    逄枭洒然一笑,“那群家伙,还不至就能将我如何了。”

    他回过身,翻身跳上虎子牵来的“乌云”,倒提着长刀,单人单骑就越众而出,直往对面那一群文官身边去。

    季泽宇不放心,也将晗哥儿交给了秦宜宁,“我也去看看。”

    说着不等秦宜宁回答,就已跳上“白云”的背,也策马追了出去。

    没有主帅吩咐,虎贲军与平南军都没轻举妄动,可是大家都各自紧张起来。即便王爷不吩咐,他们也都面色肃杀,随时准备着迎接战斗。

    逄枭此时已来到众官员跟前,一提缰绳,乌云前蹄离地,人立而起咴鸣一声。

    “诸位如此隆重的出城,是有何事?”

    逄枭端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面前众人。

    季泽宇这时也随后赶到,是在逄枭身侧一勒缰绳,询问的看向逄枭。

    不等逄枭和季泽宇再说话,众官员为首的一人就上前一步,躬身垂首,行礼道:“参见王爷,我等是为京城百姓安危,特地开城门迎接王爷而来。”

    “哦?”逄枭的马鞭轻拍在自己手心,“你们迎接本王?难道是天子想开了,吩咐你们来隆重相迎?”

    “的确是我等特来迎您。但这并非天子吩咐。”

    为首的正视于子秋,此时见了逄枭,被他周身威势所慑,说起话都没有在宫中时那般底气十足。

    他恭敬的行了一礼,沉声道:“我等都是北冀国遗臣,当年之事,老朽都清楚的很,也知前朝周连皇子所发檄文之上句句都是实情。我等不才,至少还知道要让百姓们活下去。是以我等在此处大开城门,就是想让王爷看到我们的真心。”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果实

    “真心?尔等为的是百姓安全?”

    “正是如此。君上不仁,不将百姓安危看在眼中。是但凡有一丁点爱民如子的心,也不会在天灾降临时还只顾着自己的皇陵。我等都在北冀国当过差,自然知道昏君当道究竟是何等景象,今上的做法,与当年的北冀朝亡国之君也没有什么不同。

    “我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当日一心入世,为的也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为的是实现各自的理想。然而今上并非良主,反而愈发的昏庸起来。

    “眼下事情已发展到这般境地,天子依旧不知悔改,为了自己江山地位,依旧不管百姓的死活。是以依着我等来看,他坐在那个位置也不会给大周带来什么新气象,更不会对百姓们的福祉带来什么新的转机。

    “是以,我等与忠顺亲王和定国公一样,都赞同周连皇子的提议,恢复北冀国号,拨乱反正,择选明主,为天下百姓计,为苍生计。”

    于子秋滔滔不绝一番,意识到自己的大义凛然之语有可能引起面前马上之人的不耐烦,忙额头贴地,以示真诚。

    松全立即机灵的道:“我等已将那位控制住,城中的有志之士也都赞同我等做法,愿意立一明主!如今鞑靼大败,四海荡平,正是我朝步入盛世的好时机,决不能将这般好的国朝耽搁给一个昏君。”

    逄枭与季泽宇对视一眼,齐齐翻身下马。

    逄枭问:“你们控制了天子?”

    “是,天子以及妃嫔如今都被控制在养心殿,朝中那些不肯与我们联合,或者表现出中立的朝臣与勋贵宗亲,也都被京畿卫和五城兵马司控制了起来。如今只等王爷入城处置便是。”

    这投名状来的突如其来,却也隐约在逄枭的意料之内。这大约就是秦宜宁先前说的“不战而胜”?

    想来,秦宜宁在与他献策时就应该已经猜到了?

    也难怪,从一开始接了连小粥出来,到后来与他遥相呼应的几篇檄文,秦宜宁一开始安排了前朝皇子出现,为的就是今日北冀老臣的归顺。

    逄枭手握重兵,对此战有信心,不动用心里,只实力碾压他也能赢。是以不似秦宜宁那般谋划周密。

    而如今的现状,让逄枭明白了什么叫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虽然兄弟们摩拳擦掌这么长时间,没能尽情拼杀一番必然有些失落。可能够不用打仗,不用伤亡便达成目的,这也着实是一件可以列入史书的壮举了。

    逄枭不言不语之际,北冀国这些遗老都十分担忧,生怕逄枭会一瞪眼将他们都宰了。

    季泽宇道:“这些人未必可信。说不定是他们与昏君联合起来,做了个套让咱们钻也未可知。”

    逄枭点头,觉得季泽宇所说的可能也的确有。

    于子秋和松全等人脸色一白,身上立即惊恐的流满了冷汗。

    两人焦急的解释:“王爷、国公爷千万不要误解,我等的确没有任何恶意,绝不敢用诡计欺骗王爷和国公爷。城里的兵马加起来就那么点儿,根本无力抵抗,王爷与国公爷带着骁勇之士而来,我等哪里有本事招惹?”

    “是啊,是啊!我等绝无此心,只是不想昏君一人的错误带累了无辜的人罢了!”

    他们身后跟随而来的北冀老臣都跟着附和,一时间场面极为壮观,从远处看去,便是逄枭和季泽宇背脊挺直而立,没打没骂,那群穿着官袍的臣子就已在连连磕头求饶,看的远处的虎贲军和平南军都在低声议论自家主帅的威武。

    面对这样的场面,逄枭竟觉得莫名熟悉。

    当初他帅军攻入进城,攻破北冀皇宫时,这些官员之中也有人做了立即站队投降的事。

    如今历史重演,这一次他们又痛快的背叛了君王。

    这类人懂得审时度势,或许可用,但也不能全然信任。

    逄枭看向季泽宇:“阿岚,你觉得如何?”

    季泽宇道:“还是商议一番再做定夺不迟。”

    季泽宇虽然没有点名是与何人商议,但逄枭明白,季泽宇说的是秦槐远。

    逄枭深感赞同,与季泽宇跃上马背,便径直回了军营这边。

    于子秋、松全一众人见逄枭等人离开,纷纷站了起来,掸了掸袍子上的灰尘,却不敢立即就回城去,为表诚意,都安静的留守在原地等着逄枭这里的消息。

    秦宜宁与秦槐远、谢岳、徐渭之等人听了逄枭所言情况,一时都没有言语。

    半晌,秦槐远才道:“如此也好,便在城外布置好人手,带着精锐进城一看也无妨。”

    “秦公所言甚是。”谢岳也道,“看他们的模样,应也不敢做怪了。眼下他们为的也是自己的安全。”

    逄枭点了点头,当即便道:“那么阿岚便随我去一趟。”

    “自然义不容辞。”季泽宇点头,“点上精兵五千便足够。”

    “是,我等在城外也能接应。”谢岳道。

    秦槐也远道:“我与两位先生在城外接应,你们放心前去便是。”

    逄枭看向秦宜宁,“宜姐儿一同去?”

    这是男人的战争,逄枭提出主动带着秦宜宁,着实让所有人都惊讶非常。秦宜宁是想去的,因为跟在逄枭身边,他们又站着优势,一切安全上的担忧都不必。只是秦宜宁怕自己点了头,会给逄枭引来非议。

    谢岳却是先一步道:“王妃同去也好,王妃巾帼不让须眉,这一路上许多计谋都是王妃所出,如今能有兵不血刃便得京城的局面,王妃也功不可没。王妃是能与王爷比肩而立的人,着实不必以寻常闺阁女子的要求来约束王妃。”

    徐渭之也笑着点头:“老朽也如此认为。”

    秦宜宁便看向秦槐远。

    秦槐远笑道,“去吧,既然王爷愿你与你同去。”

    既然逄枭愿意与秦宜宁共同去摘取胜利的果实,逄枭身边的亲信也都心悦诚服,他这个做父亲的就只有高兴的份儿。因为他的女儿,从来都不是一个需要依靠男子才能活下去的柔弱女子。

    既已商定,逄枭与季泽宇便点选了精虎卫在内的五千虎贲军精锐,带了身边贴身的护卫,一众人浩浩荡荡往于子秋、松全等官员面前而去。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疯狂

    于子秋与松全等人忐忑不安的等了许久,看到逄枭与季泽宇率领身着玄色战袄的虎贲军列队而来,那种大军当前、旌旗招展的压迫感,骇的一众文臣都从心底里升腾出恐惧。

    他们这些人或许最多也就看过打杀下人,却从未见过真正战场上的残酷,更合论在己方全无反抗之力的情况下正面对上气势磅礴的对手。

    那几乎是令人完全提不起半分反抗之心的压制感。

    “王爷,国公爷。”

    众人齐呼,再度齐刷刷跪地行礼。

    逄枭与秦宜宁共乘一骑,勒停战马,一手仔细护着秦宜宁生怕她有什么闪失,与他温柔体贴的动作严重反差的是他的语气。

    “带路。”

    “是!”

    无人敢多言半句,于子秋等人立即起身,往城中而去。

    城门大开,街道上却并无百姓,路旁三不五时的遇上个五城兵马司或是京畿卫的人,见到逄枭与季泽宇带着五千兵马列队整齐的入城,这些人都小心翼翼的躲在角落,根本不敢表现出任何威胁。

    五千人的队伍列成长队,在京城的大街上穿行,无人喧哗,却脚步整齐,形成极大的威慑。有许多百姓一家子聚在一起,听见城中非同寻常的静谧就已快吓破了胆,谁知静谧之后又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大家就都紧张的缩着脖子低声念佛起来。

    有胆子大一些的,趴在自己门缝往外看,正看到逄枭帅军经过的身影,虎贲军各个都是身材伟岸的汉子,刚从鞑靼战场上下来,身上还带着北方的朔风与厮杀的血腥,那种属于边军特有的凛然之气,完全不是京城里那些少爷兵能够相提并论的。

    百姓们早已被惊住了,但是大家多少心里还有一些底。好歹逄枭先前在特地往城里送信,寻常百姓只要好好呆在家里,王爷必定不会让人侵扰任何一户人家。

    如今看来,虎贲军也只是单纯行军罢了,根本就没有大家担心的烧杀抢掠的行为,这也着实让人松了一口气。

    队伍来到宫门前,已有御林军与京畿卫命人打开宫门,于子秋、松全等官员当即便请逄枭一行兵马入宫。

    逄枭对身后跟随的穆静湖点了下头,又与季泽宇对视一眼,各自往身后吩咐几句,虎子与汤秀等精虎卫立即带领各自的手下去分派队伍,五千虎贲军分成几股队伍,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涌入宫中,占领了紧要位置。

    而见到虎贲军进入,宫中的侍卫、宫人根本全无抵抗,都放下武器,安静的被驱赶到一处看押。

    秦宜宁侧坐在逄枭的身前,居高临下望着宫门中那静谧之中又透出几分肃杀的场面,面色也有了几分沉重。

    如此场面,她都不知是该感慨他们的计划成功,还是感慨李启天做人的失败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此时得到了验证,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

    “王爷,已经妥当。”约莫半个时辰,虎子与汤秀快步出来回话。

    逄枭点头,翻身跃下马背,张开手要去接秦宜宁,秦宜宁却已自己轻松一跳站稳了脚步。

    逄枭好笑的摇摇头,

    穆静湖与季泽宇也都下了马。

    逄枭回头去邀季泽宇:“阿岚。”

    “你先。”季泽宇微笑做请的手势,示意逄枭走在前头,显然是以他马首是瞻。

    逄枭便只好走在前头,穆静湖在左,季泽宇在右,秦宜宁随后,在他们四人的身后是惊蛰等四名暗探。

    于子秋与松全带了其余的北冀遗老跟随在逄枭一行的身后,低垂着头跟着他们走进了宫门。

    八月金秋,白日里依旧艳阳似火,整齐的地砖被正午的阳光晒的温暖,即便此时已是日暮偏斜时,隔着一层薄薄的绣花鞋依旧能感觉到地面的温度。

    秦宜宁背脊挺直的踏过一块块地砖,眼前是碧蓝如洗的天空和红墙琉璃瓦,逄枭高大的身影就在她身前半步,是那般伟岸高大,且如此英武之人,走出三步五步就要回头看看她,像是担心她会磕碰着似的。

    秦宜宁的心情,从即将亲眼见证一个朝代的更替的沉重,逐渐变为平静和安心。或许她的担忧是多余的,这个男人是不会让她失望的。

    沿途路两旁已由虎贲军接手守卫,一行人就在肃杀的气氛之中来至养心殿前。

    此处宽敞的广场此时空无一人,仰头看去,丹墀之上殿门紧闭只有门口有两名精虎卫把守,门窗外都钉着木板,里头的人显然插翅难逃。

    见了逄枭,精虎卫恭敬行礼。

    于子秋道:“王爷,昏君以及家眷就在此处。”

    见逄枭点头,于子秋与松全便带着其余北冀老臣退到了一旁站定,立即便有精虎卫从外齐步跑来,将这些人看守起来。

    秦宜宁刚踏上一级台阶,便被逄枭回身牵住了手,季泽宇和穆静湖跟随在逄枭另一边,四人来到殿门前。

    逄枭吩咐道:“开门。”

    “是。”

    立即便有虎贲军一拥而上,寻了家伙事将门上的模板撬了下来。

    虎子上前一步,一把推开了殿门,防备的往里看去。

    他们都担心李启天会带着那群妇孺直接冲上来。

    可“呼”的一声风声后,铺面而来的却是冲天的腥臭气!

    “不对!”穆静湖当即一跃至逄枭等人身前,防备的抽出腰间的软剑。逄枭也立即将秦宜宁护在身后。

    可待看清殿中情况时,饶是逄枭、季泽宇、穆静湖见惯沙场惨烈的,此时也都呆愣住了。

    殿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女子们被砍的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甚至被分成了几大块随意的丢弃,那冲天的腥臭便是来自于鲜血与脏器的。

    李启天手里握着一把匕首,头发散乱,满身血污,脸上一片鲜红,五官都看不清了,此时正坐在正中间的龙座之上,俯视着身边太后与皇后不完整的尸身,嘴角还挂着个笑。

    “天啊!”秦宜宁一下就转过身去。饶是心里再强大,这场面也如血池地狱一般让人不适。

    听说情况不对立即赶过来的精虎卫与虎贲军们,看到这样场面也都默然了。

    于子秋、松全等人觉得不对劲,也顾不上许多,急忙往这里来看。

    结果入目一片血红,吓得他们当场“妈呀”一声惨呼,竟有几个北冀遗老当场吓晕过去。

    于子秋大叫:“疯了,他怕不是疯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见机

    秦宜宁面色惨白,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