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儿有分寸,不会乱讲的,毕竟这是朝中机密之事。”秦宜宁笑着应下。

    秦槐远知道秦宜宁聪慧的很,便放心的笑了笑:“幸而咱们都平安回来了,往后的日子好生去过,还有盼头。”

    “是。”秦宜宁看着秦槐远笑了,自己也禁不住笑,这一次和谈出行,秦宜宁对秦槐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父亲的孺慕之思也更重了。

    与秦槐远说了几句话,秦宜宁就登上马车,带着人进了京都城。

    路过踏云客栈,秦宜宁先下车去见了钟大掌柜。

    钟大掌柜看秦宜宁回来,欢喜的当场跪下给满天神佛都磕了一遍头,“姑娘回来我就放心了!”

    秦宜宁扶起钟大掌柜,笑道:“这些日子烦劳你了,我不在京都的这十几天,京都可有生什么大事?”

    “其余的倒是没有,就是听说太子与宁王大吵了一架,宁王气的将太子赶出了王府。咱们的人也都是听那些酒客私下闲谈的,不知事情的真假,反正大家都在说太子爷脑子不清楚,就那么一个靠山,居然还自己闹的不可开交,往后可拿什么与妖后争。”

    秦宜宁想起出行之日太子的荒唐,在一结合此言,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禁不住道:“也难保宁王从前就靠得住。”

    钟大掌柜也是精明人,一句便懂了,笑着点了点头,又正色道:“还有一件事,是您府上的。”

    “哦?什么事?”秦宜宁疑惑的挑眉。

 第一百一十六章 状况

    钟大掌柜道:“若旁的事也轮不到小人知道,只是这件事大,也是听酒客闲谈时说起的,皇后娘娘前些日子曾传谕旨召见您的母亲。”

    秦宜宁闻言大惊失色,白皙的面颊显得有些苍白。

    孙氏是什么脾气,秦宜宁再了解不过,孙氏是个没事也要闹出事的人,何况曹家与定国公府之间的关系。恐怕皇后不找孙氏的麻烦,孙氏那脾气都难免要言语冲撞,更何况皇后无端传召孙氏,根本就不可能安好心。

    秦宜宁焦急的道:“那我母亲情况如何?”

    “这咱们还真不得而知,不过想来太师夫人这般的身份,皇后娘娘召见也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秦宜宁点了点头,深吸几口气才定下心神。有些焦急想回家了。

    “外头有人在等我,我就先回府里去了。若是叫府中长辈久等也不好,生意上的事情咱们改日在说。”

    钟大掌柜理解的点头,客气的送秦宜宁上了马车。

    秦宜宁归心似箭,连声催着车夫加快度。

    其实她启程去奚华城时就不放心孙氏,只是那时她自身难保,都不知是否还能活着回来,其余的事情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自然无余力去照看孙氏。

    秦宜宁有些自责。

    她真是得意忘形,回城后竟没立即就回家去,竟还有心思顺道先去看自己的产业。

    冰糖和松兰见秦宜宁面色凝重,便知府中许有不好的事,也都有些担心。

    马车一路飞驰回了秦府。

    门房见回来的竟是秦宜宁,一时间还有些愣,松兰和冰糖倒也机灵,吩咐这些人去带着护送归来的兵士去吃酒,又叫人进里头去禀告老太君。

    门子这才反应过来,命人飞奔进去传话。

    秦宜宁将护送之人都交给了管家,吩咐放赏,就带着冰糖和松兰快步去往老太君的慈孝园。

    而慈孝园中老太君得到秦宜宁归来的消息,坐都坐不住了,披了一件大袖披风,就在秦嬷嬷的搀扶之下快步迎了出来。

    秦宜宁这厢才穿过慈孝园的穿堂,就看到了披着茶金色锦绣福寿纹披风的老太君。

    “祖母!”

    “哎呦!我的宜姐儿!”老太君加快脚步,奈何一双小脚走不快,走的太急就进三步退两步,身子也有些摇晃,弄的她斜插着的一根金镶翡翠的步摇都跟着乱颤,映的她一身华贵,珠光宝气。

    “祖母,孙女回来了。”秦宜宁到了近前,提裙摆跪下,先端正的给老太君行了礼。

    老太君双手搀扶着秦宜宁,连连道:“好,好,回来了就好啊!你父亲呢?”

    秦宜宁笑道:“父亲还在城外,命我先回府来。”

    一听秦槐远也平安回来了,老太君眉开眼笑的道:“才刚他们来回话,我还当是这群小猴崽子哄我老太婆的呢!想不到你真回来了。”

    大丫鬟吉祥和如意以及院中的丫鬟婆子们都在一旁,闻言就都凑趣的笑,上前来给秦宜宁行礼,场面十分的热闹。

    老太君拉着秦宜宁的双手,上下打量了一番,没瞧出什么端倪来,就道:“先跟祖母进来说话。”又吩咐秦嬷嬷:“绿娟,你快叫人去告诉老二和老三家的还有丫头们,就说宜姐儿回来了。叫她们赶紧都来,晚膳就在我这里用了。”

    “是。”秦嬷嬷笑容满面的应是。

    老太君牵着秦宜宁的手上了台阶进了屋,自然有婢女服侍二人解了披风,绕过喜上眉梢的镂雕插屏到了内室,二人便在临窗铺了大红坐褥的罗汉床坐下了。

    老太君吩咐吉祥捧来黄铜暖手炉给秦宜宁,又让婢女上茶点,这才道:“你父亲怎么不一同回来?和谈的事如何了?”

    见了秦宜宁,连续两次先问的都是秦槐远,再问的是和谈,秦宜宁哪里还不明白老太君心目中什么最重要呢?

    她早就了解老太君,也不气恼,笑道:“回祖母的话,父亲与礼部的崔大人奉旨在城外扎营,皇上的旨意是明日一早要办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带领百官亲自去迎父亲一行人进城,庆祝和谈成功。”

    老太君闻言抚掌,眼角眉梢都是笑:“好,好!你们此番去可还顺利?”

    “回老太君,一切都顺利,父亲才能卓绝,孙女只管旁观瞧着,父亲就将和谈之事顺利办成了,真真叫人佩服!”

    秦宜宁这样说,就是在告诉老太君,她此番去并未有用武之地,还是完璧之身,同时又夸赞了秦槐远一番,也是间接的拍了老太君的马屁。

    秦宜宁算看透了。老太君此人自私又势力眼,对所有人都很是无情,或许这一辈子的慈爱之心都用在秦槐远身上了,夸赞秦槐远,在老太君听来是比夸赞她还要令她欢喜的。

    果真,老太君眉开眼笑的连连点头,与身边的秦嬷嬷、吉祥和如意道:“你们大老爷小时候就与众不同,是个极为聪慧的,如今能办成这样的大事,另两国恢复和平,免百姓的苦难,着实是大大的一个功劳,史书工笔也会好生记录上这一笔的!真真不愧是我秦家的儿郎啊!”

    “还不是老太君您教导有方。”秦嬷嬷也趁机给老太君戴高帽,哄得老太君得意的哈哈大笑。

    说话间,外头传来一阵错杂的脚步之声,门帘撩起,就见二夫人、三太太带着各房的姑娘们进了门。

    秦宜宁站起身,眉目扫过众人,并未见孙氏的身影。

    她的心就悬了起来,但面上依旧笑着,给二夫人和三太太行了礼:“二婶,三婶。”

    “宜姐儿回来了!”

    二夫人和三太太都笑着打招呼。

    其实在她们看来,秦宜宁的名节自出城那一日就毁了。如今人回来了,她们一时间还找不到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她。

    两人就都不着痕迹的打量秦宜宁,想看出她是否有什么变化。

    秦宜宁也看得出家中姐妹们的尴尬,还有老太君想问又不好意思直接问的模样,心里就憋了一股火。

    她笑着问道:“怎么没见我母亲?是不是她身子又不爽利了?”

    众人闻言,就都是一阵沉默。

    秦宜宁见大家的神色便知事情不好,回头询问的看向了老太君。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当头一棒

    老太君对上秦宜宁的目光,面色便有些尴尬,安抚的对她笑了笑,就道:“宜姐儿,你来祖母这里坐。”

    秦宜宁心里便是咯噔一跳,不动声色的坐在了老太君身边,清澈的翦水大眼疑惑的看着老太君。

    老太君被她那般干净纯粹的眼神看的,心中竟泛起了负罪感。干燥的手便握住了秦宜宁细白的手拍了拍。

    老年人的手特有的干燥和微冷包裹住秦宜宁的手,她不自禁便想抽回,但依旧强迫自己不要乱动。

    老太君见她乖巧,便面色柔和的温声道:“宜姐儿啊,你不要焦急,你母亲前些日子入宫去了。”

    “这会子母亲还住在宫里?”

    “是啊。不过呢你放心,你曹姨娘与你母亲一同去的,宫里住着散散心也是好的,免得你母亲整日里都奄奄的。这一去,也好叫你母亲与你曹姨娘好生交流交流感情。”

    这说的都是人话吗!

    秦宜宁一瞬心头火起,满腔的血液仿佛都变成岩浆在血管奔腾,一瞬间就被怒气涨红了脸。

    她强迫自己保持面色不变,笑着道:“原来如此,此番是皇后娘娘传口谕召见?”

    一面说着,一面打量众人的神色。见二夫人和三太太都垂眸不语看不出神色,倒是几个堂姐妹的表情一目了然,都有些尴尬和担忧。

    秦宜宁就明白,孙氏恐怕不是被皇后召见的。怕是其他原因入宫的。

    老太君却丝毫不觉得尴尬,笑了笑道:“你放心便是了。你曹姨娘也是想与你母亲好生相处,又怜惜你外祖家的事,知道你母亲心情郁闷,这才想着带她入宫去散心的。”

    “原来如此。曹姨娘果真是个贴心人儿。”秦宜宁声音依旧如往常那般平静婉柔,“不知母亲入宫几日了?”

    老太君见秦宜宁并未如想象中那般暴跳如雷,心里就喜欢了不少,笑着道:“你们出门的第二日,你母亲就入宫去了。”

    “我知道了。”秦宜宁心思电转,一下就明白了原委。

    这件事的由来,恐怕少不了老太君为了讨好曹氏,让曹氏将孙氏带进宫去随便折腾,折辱孙氏以抬举曹氏。

    但是还有一点,恐怕以老太君的头脑是想不到的。

    秦宜宁温婉一笑,道:“想必操姨娘入宫之前,也是与皇后娘娘打过招呼的?”

    不等人回答,秦宜宁便起身道:“此番我与父亲出门参与和谈,皇上等于是将大燕生死存亡的担子都压在了父亲身上。咱们虽是富庶之乡,但多年积弱亏空,此时便如一个失去反抗能力的弱女子抱着一大包银两在山匪面前行走,不但银两不保,自身也是难保。父亲是盖世英才,才名远播,老太君,您说皇上放我父亲出门去和谈,最怕的是什么?”

    秦宜宁说话之时背脊挺的笔直,面上虽然带笑,但那气势却很是慑人。众人此时看着她,竟都想起了平日里板起脸来的秦槐远。秦宜宁虽未曾混迹官场,可那曾经与野兽为敌依旧能生存下来的野性,却未她平添几分威慑。

    老太君看着秦宜宁的脸,想起爱子曾经与自己说的话来,一瞬变了脸色。

    她呆呆看着秦宜宁,原本还笑的满面红光的脸逐渐变白,后怕的道:“皇上怕的,自然是……”

    后头话不说出口,众人不是傻子,也都听懂了。

    二夫人和三太太对视了一眼。

    秦慧宁、三小姐等人也是面色凝重。

    “对。”秦宜宁笑道:“皇上担忧的是我父亲临阵投敌,自然会想法子让父亲掣肘。父亲最大的掣肘又是什么?难道只是我母亲?”

    秦宜宁缓步走到老太君面前,笑道:“不过,幸而我与父亲和谈成功,且平安归来了。家里的危机也自可以解了。”

    她洞悉一切的目光锐利的看过老太君,又看过两位婶子,随即笑道:“否则,不论是趁着我父亲不在京都,想谋取什么的人,还是趁着我不在京都,想谋取什么的人,都不会得到妄想中的那些,且不说我与父亲拥有的一切别人得了是否灼手,单只看咱们都是秦家人,咱们的命就是绑在一起的。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不是很显见么。”

    并非秦宜宁小人之心,而是这些人将对她归来的意外和敌意表发现的太明显了。

    秦家如今尚未分家,秦槐远是长房长子,是秦家的顶梁柱。二叔是嫡次子,也在做官,但是官职不高,朝堂之中一直被压制着。三叔是庶子,主管经商,做秦家的经济命脉。

    有秦槐远在时,二房和三房都各司其职。

    可秦槐远万一不在了,二房和三房就都蠢蠢欲动了。嫡次子觉得自己能继承家业,庶子觉得自己是经济命脉,自己经营来的银子何必送给别人。

    这分家的话,在秦槐远面前不敢说的,可背后所有人都没少计算。

    而她呢?别的不说,她若不在了,手中的昭韵司就是一块大肥肉。她与父亲知道皇上有心昭韵司,可是家里的人不知道。

    说不定看到她活着回来,那些曾经幻想过昭韵司所有权的人,还很是扼腕呢。

    秦宜宁的目光就落在了秦慧宁身上。

    秦慧宁必然是扼腕的一个,因为秦慧宁自认为是秦槐远的养女,也曾经叫过定国公夫人外祖母,外祖母给她的东西,她不在了,自然该另一个外孙女接手。

    而孙氏如今看透了秦慧宁的阴损算计,自然不会允许昭韵司落在秦慧宁手里。所以孙氏的存在,对秦慧宁实施这个计划来说就是个绊脚石了。

    这些头脑简单,只看眼前蝇头小利的人,就没有想到若是和谈失败,或者她与秦槐远回不来,他们恐怕命都要没了,还能算计到他们的什么?

    秦宜宁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将这些道理揭开来,让他们自己去想。

    如果他们能够越想越怕,便也算是一种惩罚了。

    老太君的面色一片雪白。

    就是二夫人和三太太的脸色也十分尴尬难看。

    秦慧宁更是雪白着脸,抿着唇呆愣了片刻,见秦宜宁在看她,她就不示弱的等会去。只是她不断绞着帕子的手出卖了她的紧张。

    老太君这会子总算想明白了。

    “这么说,曹氏要带着你母亲入宫去,或许是皇上的意思?”

    “十之八、九是这样的。”秦宜宁微笑道:“皇上毕竟不好直接将人接进宫去做人质,传扬开来好说不好听,原本此番和谈就已经招惹了不少诟病和非议了,皇上可不是那样愚笨的人,所以就借了曹姨娘的手。”

    是了。帝后下旨都不方便,就只能借着曹氏走亲戚去散心的正当理由了!

    “这,这……想不到曹氏的心,竟不向着咱们家的!”老太君一副倍受打击的模样。

    秦宜宁面色不变的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老太君不必动气。”

    这不是正是老太君长做的事么,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听了秦宜宁一番话,满屋子女眷都面色肃然。

    二夫人和三太太再度领略了秦宜宁的厉害,甚至冒出了一种以后不能与她正面对上的想法。

    面对不顾多年婆媳之情,任由一个妾室将主母带入宫折磨的老太君,秦宜宁不吵不闹,只分析一下朝局,就已将人吓的面色惨白恨不能时光倒退,这已不是恐吓和威胁,这完全是智慧上的碾压!

    见老太君一副如遭雷击的模样,秦宜宁笑道:“祖母不要担心,如今父亲平安归来,一切事情大可解了的。想必母亲和曹姨娘很快就能回家了。”

    话是这么说,可老太君以后还如何能够信任曹氏?

    她觉得自己被欺骗了感情。

    秦嬷嬷在一旁听了半晌,一直都没插嘴的份儿,如今见话题终于告一段落,便笑着上前来行礼道:“老太君,晚膳咱们摆在暖阁可好?”

    老太君面如土色的点了点头,一副兴致全无的样子。

    秦宜宁垂眸,将所有情绪都掩藏在长睫之下。

    用罢了晚宴,众人就各怀心思的回了各自的院落。

    秦宜宁披着一件小袄,抱着二白盘膝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蹙着眉想心事。

    秋露往屋里添了一盏灯来,将略有些昏暗的卧房照的明亮了许多。

    松兰和冰糖都义愤填膺,一面纳鞋底做针线一面咒骂道:“真是好不要脸,就没见过这种人,趁着咱们不在家就欺负夫人,算什么本事!”

    秋露叹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小姐不在夫人就没了主心骨,慧宁姑娘又只会在老太君面前添油加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老太君的脾气,三句话就哄得找不着北了。”

    “我看她自来也找不到北!”冰糖用针使劲戳了一下鞋底。

    松兰则是比了个“嘘”的手势,回头看了看秦宜宁。

    秋露就转移话题道:“姑娘,您不在这段日子,咱们硕人斋的人也走了几个。”

    秦宜宁回过神来,笑了一下道:“我发现了,柳芽和下面的两个丫头子都不见了。是去了雪梨院?”

    秋露点头道:“柳芽带着两个小丫头投奔了慧宁姑娘,慧宁姑娘不知怎么与老太君说的,老太君就答应了,说是咱们院子里原本就多了松兰和冰糖两个,原本松兰和冰糖吃定国公府的俸禄,如今也要吃咱们府里的了,所以没必要多留人在硕人斋。”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接仪式(一)

    秦宜宁早就看出柳芽并非是个安分的性子,在她身边每日也不过是应付了事,并非真心伺候。她原想着这样的人若是不惹事就只养着也罢了,想不到她趁机离开。

    “这样的人,走了也好。”

    冰糖道:“这人平日里惯会掐尖儿要强的,奴婢看她并不是个安分的性子,走了也好,免得平白惹了麻烦到姑娘的身上来。”

    秦宜宁点头道:“其实身边之人贵精不贵多,在咱们这种大家子里,人多反而麻烦。”

    “姑娘说的是。”冰糖和松兰都点头。

    主仆正说着话,外头就有小丫头子说话的声音。

    秦宜宁疑惑的道:“你们去看看是谁来了。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来。”

    “奴婢去瞧瞧。”冰糖放下针线,快步下了楼,不多时便回来回道:“姑娘,是老太君院子里的小丫头来传话儿的,明儿个一早皇上要办欢迎仪式,老太君命人去包了临街的醉仙楼二层来,说要带着一家子人去欣赏大老爷的丰姿。”

    秦宜宁闻言禁不住有些好笑,大周与大燕和谈成功,于京都城中那些早就被吓破了胆的人来说,可不是比过年还要欢喜的一件事么,何况皇上对此事如此重视,还要办什么欢迎仪式,带领满朝文武去迎接。

    老太君那般看重秦槐远,又最是爱慕虚荣,想到去看热闹的恐怕也不只有他们一家,到时候许会有很多贵妇到场。

    果真是能显摆的时候绝不会含糊。

    孙氏在宫里还不知情况如何,老太君却只想着这些事。

    秦宜宁只要一想到孙氏嫁到了秦家这么多年,只换了个这样的待遇,就觉得没趣儿。

    “知道了,既然如此,咱们就早些歇息吧。”

    “是。”几人行礼,留下了秋露上夜,舟车劳顿的冰糖和松兰则去好生的沐浴休息去了。

    秦宜宁这一夜睡的并不安稳。因惦念着孙氏,心一直都悬着,夜里还惊醒了两次,做了各种不安的梦,可醒来却记不住梦中的内容,只觉得惴惴的很是难受。

    次日清晨,秦宜宁简单的用罢了早膳,就去了慈孝园请安。

    老太君今日穿了一身十分扎眼的枚红色褙子,涂脂抹粉不说,还配了一条枚红色镶红宝石的抹额,秦家的孙女孙子办喜事,老太君都未必会打扮的这般喜庆。

    二夫人、三太太和秦慧宁在一旁陪着凑趣的闲聊,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秦宜宁看了看秦慧宁穿的那条桃红的八幅裙,便面无表情的在一旁坐下了。

    有心的人,便是不说,也是有心。

    如秦慧宁这种没心的人,就是说一万次也是不长心的。

    反正秦慧宁也不在乎定国公府之人,想必外祖父、舅舅和堂兄弟们泉下有知,也不会在乎秦慧宁到底怎么穿着了。

    二老爷和三老爷在外头安排了小厮去打探消息,辰正时分,就有人进来回话:“回老太君的话,皇上的御驾和皇后娘娘銮驾已经接近城门,文武百官随行出,快接到人了。”

    老太君连连点头,笑道:“既如此,咱们也启程,绕路先去醉仙楼吧,那里就在城门口不远处,二楼上的视野极佳,能看得到他们回来的整个儿队伍呢。”

    “到底是母亲想的周到。”三太太笑着奉承。

    “是啊,祖母的法子想的极好,我们也都想看看父亲归来时风光的场面呢,这可真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秦慧宁也跟着附和。

    老太君闻言,仿佛吃了开心果一般,浑身都觉得舒畅的很,禁不住欢快的笑。

    秦宜宁看着这些欢声笑语的人,就越觉得烦躁了。反正他们的心里没有人情,也不惦念孙氏,也不能指望他们多挂心孙氏的安危。

    不多时就有下人来报,“马车已经齐备,请老太君和夫人、小姐移步。”

    众人便穿戴整齐,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老太君出了门。

    一行人绕路来到醉仙楼,才上楼,推开二楼临街的格子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