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也很是惊讶,他与皇后不愧是夫妻多年,与皇后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方才看到宁王气势汹汹而来,皇帝早已经对未来不抱期望了,他面上虽然强硬,心里却在盘算着要如何才能保住一条命。

    谁料想,宁王会让他在皇位与皇后之间做选择。

    皇帝低头,凝望着皇后。

    皇后浑身颤抖的更加厉害,藕臂紧紧唤着皇帝的腰:“皇上,臣妾不要离开您!臣妾不要离开您!”

    宁王见皇后到了这个时候竟还如此狐媚,冷笑道:“现在已经轮不到你说要不要。皇兄,你怎么说?”

    皇帝吞了一口口水,“若朕不选呢?”

    “不选?看来皇兄还是不明白现在的处境啊。”宁王在皇帝面前来回踱步,“这么与您说吧,要么交出这个娘们,皇兄继续做皇上,要么您就与她一起升天,臣弟很愿意送你们这一对儿鸳鸯一程。”

    “你!”皇帝抖着手指着宁王,“你休想唬朕!你会让朕继续做皇帝?难道就不怕朕事后清算吗?”

    宁王挑眉,仿佛挑衅,又仿佛自信:“若是皇兄能舍了她,那么您自然就有清算臣弟的机会了。怎么样?这机会皇兄要不要?”

    皇后连连摇头,甩落了串串泪珠:“皇上,臣妾不要,臣妾不能死,臣妾要一直陪伴着皇上,何况臣妾的母家于朝廷有功啊皇上!您不能……”

    “雨柔。”皇帝爱怜的摸了摸皇后的头,另一只手却将皇后环在自己腰上的手臂掰了开。

    “雨柔,朕知道你对朕是一片真心,那么你更加不想看到大燕大乱,江山别落,对不对?”

    皇后瞠目,一下子心都凉了。泪水无声的沿着脸颊滑落下来,“皇上,您不要臣妾了吗?”

    “朕会记得你的好的。”皇帝心有不忍,眼圈也红了,“只是朕身为帝王,朕虽爱你,却也要护着这个朝廷。朕只能这么做。”

    “不不不,皇上,您明明对臣妾很好的!您说臣妾是您心里的女神,您是将臣妾当做心肝儿肉一般的疼爱,如今您明明可以留下臣妾,为何您不争取呢?”

    皇帝看向一脸看好戏表情的宁王,苦笑道:“雨柔,不必再多说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油蜡

    皇后见皇帝这样说,脑子里嗡的一声响,绝望的跌坐在地上,双眼直直的盯着前方,眼泪都忘了流。

    “骗子,骗子,说我是贵急之命,这算什么批断!骗子!”皇后愤怒的大吼,随即便嚎哭起来,起身就要往柱子上撞。

    宁王却早就防范她这一招,一把将人拎回来,先是利落的卸掉了她的下巴,又“咔咔”几声,拧断了她的四肢,将她随手丢给了身后之人。

    皇后疼的大叫,涕泪横流,因嘴巴合不上,涎水都拖延到了衣襟上。

    宁王笑着对皇帝道:“皇兄,时候不早了。您要不要随着臣弟一同去外头看看百姓们都在做什么?”

    皇帝根本不敢与宁王对视,此时是又怕又气,瞧着皇后那等模样,又不知道宁王会如何处置她,皇帝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宁王见他不言语,只当这个皇兄不存在,回身便道:“带下去,将她浑身所有的窟窿里都塞上油布,用麻绳将她身上密实的缠上两层,然后泡进油缸里。宣告全城,本王今儿个给大家看个热闹的,戌时在午门前‘倒点人油蜡’,大家伙儿一定乐意看!哈哈!”

    说到最后,宁王已是哈哈大笑,随口又吩咐:“去告诉那几家被这个骚货迫害的最狠的人家,今儿本王要拿妖后点人油蜡,在前排给他们留空地儿,让他们赶早来,过时不候!”

    “是!”士兵们早就恨妖后乱国,是以如此酷刑他们也并不觉得不妥,反而非常期待。

    而妖后,早在听到“倒点人油蜡”这一句时,就吓的昏过去了。

    皇帝一把抓住了宁王,“宁王!杀人不过头点地,你若是还记着咱们之间的情分,就给她一个痛快吧!她只不过是个弱女子啊!”

    “弱女子?她将活人蒸煮、下油锅的时候,可没见她柔弱过,也没见她同情过谁。皇兄,依臣弟看,您还是好生想想以后如何清算臣弟,给您的皇后报仇吧。”

    宁王说罢,随意的拱拱手,转身拂袖而去。

    皇帝气的心口剧痛,点指着宁王哆嗦了半晌,终究忍耐不住,扑通一声昏倒在地。

    宁王这厢出了宫门,吩咐人将皇后绑好了浸泡进油缸,命令三千人在午门前层层把手,就带着余下的近七千人冲向了曹府。

    宁王赶到时,曹家正是一片混乱,下人们拎着包袱逃命的,还有抱着主子家花瓶和纸钱物件的,整个曹家乱成了一锅粥。

    宁王带着人提着宝剑冲进来,并不多问,见了只要是曹家的人,不论是主子还是下人,见人就杀,一时间,整个曹家都陷入了一片血海。

    也有人说自己没做过坏事,自己只是曹家一个下人。

    宁王冷笑着一剑扎进那人的胸膛:“曹炳中家没一个好东西,你们平日仗势欺人的事做的还少?本王今日替天行道,必定要收拾了你们这群败类!”回头吆喝着来人,“给本王杀,一个都不许放过!”

    “是!”跟来的兵将都杀红了眼,期间有人见了值钱的物件往怀里揣,宁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理会。

    如此一来,将士们杀的就更加积极了,整个曹家都被洗劫了一番。

    这一次,足杀了主子和下人共计六百人。

    宁王仔细的检查尸首,将曹国丈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等等,但凡姓曹的都补了好几剑。

    然而唯一遗憾的,是曹国丈竟然不在家!

    宁王便吩咐人仔细调查曹家所有的房间。

    最后在内院的书房书架后,发现了一扇暗门。

    打开暗门,宁王便带着人举着火把追了进去,再见天日时,已是在外城的一座庄园后院的柴房里。

    宁王和随行的亲兵从地道里出来,左右看了看,又从进了庄园。

    “王爷,这里两个时辰之前曾经有过打斗。地上有脚印和血迹,但是并未见其他人。”

    宁王冷哼了一声,咬牙切齿的道:“那个老不死的,恐怕他是得知了消息就立即带着银子从地道逃走了,竟然连自己家里人都不顾着了,真真是可笑!”

    将士们也十分鄙视曹国丈这样的做法,几人议论了一番,便有为首之人问:“王爷,咱们现在如何?”

    “回去。”宁王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出去找马匹,赶回去还能看到热闹呢。”

    众人闻言,兴奋的齐声应是。

    ——

    戌时。

    天色已经暗淡,最后一片晚霞也即将隐没在山峦之后。

    午门外已搭好了高台,上头架着一个十字形的木架子。

    有人从台下的一口大缸里,捞出一个嘴巴堵着,披头散发,浑身搀着麻绳浸慢了油的女子。

    宁王手扶着腰间的佩剑,站在高台上,面对着面前黑压压的人群,朗声道:“今日,我尉迟金明带领兵马捕获了乱国妖后,灭了妖后母家满门。从今往后,皇上身边再无乱国的妖人!”

    “好,好,好!”

    台下的士兵训练有素的高声叫好。

    百姓们也都跟着欢呼了起来。

    说话时,已有人将满身搀着油麻绳的皇后头下脚上的倒着绑在了木架子上。

    宁王接过一旁一名亲兵递来的火把,缓步走向了皇后。

    皇后都快被自己身上的油味儿熏死了,现在头顶着地,绝望的看着宁王的学子一步步走近,被塞着破布的嘴里发出“呜呜”的求饶声。

    宁王冷声道:“妖后祸国殃民,残害忠良,不但吹枕头风魅惑皇上,还迫害唐太医一家,害唐太医家满门被杀,又害皇上听信谗言,至定国公府孙家灭门,为除掉异己,还将淑妃和香嫔两位娘娘以活人之躯烹煮油炸后食用……妖后罪状,罄竹难书,本王便不一一说明了。今日大家都看看,这种妖人的下场!”

    利落的说完,不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他便将火把凑近了皇后搀着油麻绳的双脚。

    浸透了油的麻绳“呼”的一下燃烧起来,从远处看去,倒真的像是在点蜡。

    皇后疼的“啊”的一声惨叫,不停的扭动挣扎,可是她浑身都被捆着,挣扎根本无用,只能忍受着脚上传来的火烧剧痛和绝望。

    很快,她就疼晕过去。

    宁王会善解人意的泼一瓢水让她清醒过来。

    脚上的火也有灭了的时候,这也不打紧,宁王会亲手重新点燃。

    如此几次三番的折腾,只烧到了小腿的位置,妖后就再也没有醒来,应是活活疼死了。

    可宁王手上的动作依旧没有停歇,吩咐亲兵道:“烧,接着烧!为了那些被她害死的人,就将这个女人给本王烧成灰烬,一点渣滓都不许剩!”

    “是!”

    “人油蜡”的火光时明时暗,将午门前的黑暗点亮。

    百姓们先是恐惧,后来便是声声叫好。

    而人群之中,穆静湖第七次强行点醒吓晕过去的曹国丈。

    秦宜宁则是与孙氏一左一右的扶着定国公夫人。

    眼见着妖后被烧了一半了,一行人才挤出了人群,去了距离此处最近的一处宅院。

    此处是秦宜宁最近新购置的产业,一家子早已经搬走,只留下了一座二进的空宅子。

    进门之后,便见舅母、表嫂等孙家的女眷都在,院子里还有四位陌生的男子。

    孙氏见这等情况,便有些紧张。

    秦宜宁安抚的拍了拍孙氏的手,吩咐寄云仔细跟着孙氏,自己扶着定国公夫人到了院子正当中的空位置坐下。

    而穆静湖则是将被点了穴,木头一般的曹国丈丢在了地上。

    定国公夫人对秦宜宁微笑:“宜姐儿,这一次要多谢你了。若不是你及时告知,我们也不可能抓到这个老匹夫。”

    “外祖母千万不要这么说。”

    秦宜宁腼腆一笑:“从前是孙女无能,无法帮上外祖母的忙,如今有机会能够为一家人报仇,我哪里能够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定国公夫人动容的点点头,叹息道:“那时我逼着你做青天盟的盟主,却是我的不是。”

    “不,外祖母的心思我都清楚,您也没有真的伤害到我,况且事情已经过去,就不用再提了。”

    话虽然如此说,可是想到自己曾对秦宜宁起过那种心思,秦宜宁却在关键时刻以自身为人质护送她逃走,定国公夫人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做外祖母的不够格。

    五表嫂和大舅母这时已经冲上去对着曹国丈拳打脚踢起来,二舅母则是恨的直接用牙齿咬,咬了满口血还是呜咽着不肯放开嘴。

    孙家男丁枉死的仇终于能够报了!

    曹国丈虽疼,可也只能从喉咙里发出闷哼,身上点着穴动也不能动,就只能那么忍着。

    定国公夫人站起身。

    她身旁的四名汉子立即跟着上来,愤愤的瞪着曹国丈,问道:“盟主,您说这个老匹夫怎么处置?”

    定国公夫人微微一笑,一脚踩在了曹国丈的脸上,狠狠的蹭了几下,才看向秦宜宁,道:“宜姐儿,你说外祖母怎么处置他好?”

    秦宜宁看着曹国丈,道:“外祖母,因为他和妖后当初进谗言,才让皇上动了大表哥的心思,才有了后来孙家的灾难,这个人是咱们最大的仇人,如今既然被咱们抓了,那自然是您觉得怎么妥当就怎么处置。孙女怎么都是支持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份大礼

    秦宜宁心思敏锐,知道外祖母是想探看秦家的态度。

    她不想让父亲被误解,也不想父亲默默做的那些事真的成了默默为之。

    “为了今天,咱们所有人都不知尽了多少的努力,今日终于能够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了!我父亲说,只有报了仇咱们所有人才能继续安心的将日子过下去。我们家是如此,孙家也是如此。幸而老天有眼,恶人都不会有好报!”

    曹国丈闻言,倏然狠狠的瞪向秦宜宁,眼中的凶光仿佛恨不能化作实质去扎秦宜宁几刀。

    秦宜宁却一点也不怕,仿佛在安慰曹国丈,笑着道:“您老人家放心,您的一家人,如今都已经死绝了,您下去了也不会孤单的。”

    曹国丈睚眦欲裂,嘴角渗出血来。

    秦宜宁蹲在了曹国丈的面前,“您是不是得知宁王进城,就从密道逃了?您逃走时,不是已经想到您的一家子必死无疑了吗?啧啧,您这样的,也真是爷们儿!好汉!真是成大事者心狠手辣!其实您要是当时告诉您家里人一声,让大家一起逃,或许还真能趁着城中大乱而逃出去几个,你曹家也不至于断了根。”

    秦宜宁抓起地上一把土,洒在曹国丈一直瞪着自己的双眼,曹国丈立即疼的闭上了眼。

    “只可惜啊,你太自私,所以你们曹家如今也只能被连根拔起了。放心吧,你的死法,绝对不会比曹雨柔舒坦,也算全了你们的父女情分。哦,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说到此处,秦宜宁压低了身子,带着笑意的声音穿入了曹国丈的耳膜。

    “您知道,您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吗?

    “您大概不知道,宁王送给您的法帖和珊瑚,都是我们家的吧?”

    曹国丈闻言,倏然瞪大了眼,再也顾不上沙土眯眼,隔着一层泪水狠狠的瞪着秦宜宁,喉咙里发出困兽一般的低吼。

    秦宜宁却是爽快的笑了起来。

    “所以说,你这种脑子,千万不要试图与我父亲斗智!你以为你用户部贪墨的案子将我们家狠狠压制住了吗?起先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直到我在父亲的书房里不见了他心爱的颜真卿真迹,再想到你对书法的喜爱,再联系宁王忽然跑去你门前示好,我就猜到会有现在了。曹炳忠,你死的不冤。”

    “呼、呼!”被点了穴的人说不出话,身体也动弹不得,只有喉咙能够发出一阵阵无声的嘶吼。

    曹国丈明白了,可是也明白的太晚了!他对自己太过于自信,所以低估了“智潘安”的存在。他忘了,智潘安的智慧并不是浪得虚名!

    晚了,一切都晚了!

    众人听了秦宜宁的话,虽然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却也知道曹国丈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是因为中了秦槐远的计。

    至此,所有人对秦槐远都没有了怀疑,只剩下感激!

    “打死他,打死他!”

    女眷们再也忍不住,一拥而上,对着僵硬在地的曹国丈拳打脚踢,甚至是狠狠的用牙齿撕咬他身上的皮肉,咬的鲜血喷溅也不肯松口。

    大舅母干脆抓着曹国丈的头发狠狠的往地上撞去。

    “你这个混蛋,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你还我夫家的命来!你还给我鸣哥儿的命来!”

    孙氏则是寻了一根门闩,狠狠的砸在他的腿上和身上。

    他至今也忘不掉孙家被抄家当日,在定国公府门前与父兄的诀别。从那以后,家族的破败成了她所有厄运的缘由,父兄的亡故让她没有了依靠,成了她无数夜里哭着惊醒的噩梦。

    早已无处可以宣泄恨意,今日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所有的女眷们都围了上去,直到将人打死了,还在愤怒的捶着曹国丈的尸首,恨不能直将人捶成肉泥。

    定国公夫人并未出手,只是面带微笑在一旁定定的望着,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握着拳,指甲将手心掐破了皮流了血也不自知。

    这看着地上蔓延的鲜血,压在她心中的怨恨终于慢慢散去,变成了怅然。

    “宜姐儿。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这段日子活下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

    定国公夫人转回身,牵着秦宜宁的手往后头走去,那四个陌生的男子也紧跟其上。

    穆静湖见状便也跟在秦宜宁的身旁。

    定国公夫人续道:“如今大仇得报,心里却好似一下子空了,这段日子咬牙坚持下去的那口气也松了,一下子都不知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了。”

    “往后的日子自然是要寻个安静所在,带着舅母、嫂子们,幸福的过往后的日子。能够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能够偶尔想起外祖父、舅舅和表哥们,将他们没来得及看到的人世间看一遍,便算不虚度此生了。”

    定国公夫人闻言停步,拉过秦宜宁的手握在手中,“你说的对。大仇得报,我也不该继续执着仇恨,逝者已矣,就算再不甘心也是惘然。生着能做的,唯有活下去而已。”

    “是啊。”秦宜宁微笑。

    定国公夫人望着秦宜宁清亮的双眼,笑着道:“那么,宜姐儿,往后青天盟,外祖母就送给你,可好?”

    秦宜宁闻言愣住。

    定国公夫人身后那四个男子也都愣住了。

    定国公夫人回身望着那四个人,笑道:“当初我挑了青天盟的头,一则是因为我们定国公家的号召力能够聚集更多的同道中人。二则也是我的一点小心思,希望能够借助青天盟的力量来报仇。盟众之中大多数人为的都是推翻暴政,以报大仇。”

    “盟主……”为首那位三十出头,身材高大的汉子叹息道,“您的意思我们明白。只是秦小姐到底还是安平侯府小姐的身份啊!她父亲是管,咱们却是贼……”

    “我这个外孙女足智多谋,有足够的头脑带领着大家走上正确的路。且咱们青天盟的初衷,为的是还给天下百姓一片青天,为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而秦家安平侯的为人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初衷与秦家的行事作风也并不冲突。”

    
 第二百二十四章 盟主

    说到秦槐远的为人,四人也不得不信服的道:“安平侯的为人的确令人称道,很多人做了官儿便移了本性,安平侯却是宠辱不惊,多年来一直都是那般人品端正、爱民如子,而且安平侯的智慧也的确非等闲之人能及。”

    若是他们的盟主有个在朝中有人脉有关系的父亲,他们也能够更清晰的把握住行动的方向,这倒真的是一件好事。

    父亲被夸赞,秦宜宁心里自然是欢喜的。

    可前提是外祖母不要将青天盟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交给她啊。

    “外祖母,我虽有一些小聪明,却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若说要我做青天盟的盟主,那着实是太过勉强了。何况青天盟盟众众多,就是朝廷家为官的那些人性格还各不相同呢,我一个小姑娘家的,哪里有本事管理那么多的陌生人?又哪里有那个本事来统御青天盟?您就别为难孙女了。”

    “我知道你的顾虑,其实,我也有一些事要与你们说。”定国公夫人闻音知雅,转向那四个男子,续道,“咱们青天盟的势力,如今不该再继续壮大,不该吸取更多的百姓盟众了。”

    四人闻言都有些惊讶。

    “人多了,心难免不齐,咱们最初的目的,只是想将一群有志之士聚集在一处,一旦有如曹国丈和妖后那种人,皇家不出手,咱们就可以出手。天下太平,咱们便为民,若路见不平,咱们也可以振臂一声呼。”

    “只是,咱们如今盟众过多,其中难免会混进一群浑水摸鱼的人,也难免就没有人有了更大的野心,那就与咱们当初为百姓打抱不平的初衷相惫了。”

    “盟主说的固然有道理,只是城外周朝大军压境,这个时候将盟众减少,怕是不妥啊。”那四人都愁眉苦脸。

    定国公夫人却是笑了:“这天下,不论是谁做主都无所谓,只要能叫百姓往后有太平日子过便是了。我从前还总想着,大燕朝的天下就是姓尉迟的。可是你们各位瞧瞧,尉迟家的天下又成了什么样子了?所以啊,依着我说,天下谁人为主都不打紧,只要有德之人居之,能为百姓带来长治久安,那朝廷更替也是无所谓的事了。”

    定国公夫人的一番话,着实称得上是大逆不道。

    可是在场之人没有一个是愚忠的傻子,仔细想了一想,就都明白了。

    为首的汉子就笑了起来:“到底是盟主见识宽,我等明白您的意思了。如今妖后被点了人油蜡,祸国殃民的曹家也被灭了,宁王做了大元帅,想必以昏君的那个脾气,也是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

    “正是如此。”另一汉子也道,“盟主的意思我明白,咱们起初揭竿而起为的是百姓的幸福,如今百姓好容易安稳了,若是咱们允许自己的队伍壮大起来,势必要成为第二个扰乱百姓平静生活的存在。所以咱们青天盟也着实该理一理,遣走一批人了。”

    定国公夫人也跟着笑了,“你们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我听人说,奚华城前些日子传回来的消息是假的。逄之曦的队伍在奚华城根本就没有烧杀抢掠,枭首处死的那几个,都是原来大燕的贪官污吏和当地的那些被冠了‘扒皮’‘阎王’名头的土财主。”

    “所缴获的钱财充为军饷用了不少,但虎贲军十万人,根本就没有驻扎在城中扰乱民众,不但没有抢掠老百姓,他们虎贲军的人但凡有需要什么,也都是进城去商户使银子来买。为此,商铺的生意一下子就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