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_六月浩雪-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嬷嬷拖家带口地打算在京都落户,若不是在老家呆不下去,全嬷嬷何至于会走这一步。由此可见,下面的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苦。这天下,真的可能如大哥所说,会大乱了。


第241章 全嬷嬷回京(2)


  全嬷嬷是谋算好了才过来找玉熙的,当下说道:“姑娘,我手头上还有些积蓄,想在京城买个小宅子,这样一家人也有个住处。”全嬷嬷是打算定居在京城,所以不愿意租房子,想买栋小宅子。只是京城这地方,想买栋宅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她在京城,除了玉熙其他人也都不相熟。当然,买宅子是其次,主要是想找玉熙当个靠山。在京城若是没靠山,一旦惹着什么人怎么死都不知道。
  玉熙点了一下头,说道:“买宅子的事好办。只是,以后你们一家人生计怎么办?”
  全嬷嬷说道:“先安顿好,其他等安顿下来再说。”在京城有人当靠山,全嬷嬷也不担心生计问题。毕竟她也学得一身的本事,养活一家人不是问题,再者她侄子跟侄媳妇也不是好吃懒做的。
  玉熙想了一下说道:“全嬷嬷,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回来?我一直都寻不上合心意的管事妈妈,若是全嬷嬷愿意回来,其他都好说。”顿了一下,玉熙说道:“不瞒嬷嬷,我身边现在除了紫苏跟紫堇,其他丫鬟用得都不大得用,所以想请嬷嬷回来帮我调教出几个丫鬟。”
  全嬷嬷有些奇怪:“苦芙跟麦冬呢?”
  玉熙苦笑道:“放出去了。”
  全嬷嬷听了这话,就知道这两个丫鬟一定说犯下大错,要不然不可能放出去:“若是姑娘不嫌弃,我自然是乐意,就是不知道大夫人会不会同意?”她当年愿意那么用心教导玉熙,也是看重玉熙是个有情有义的。当时想着好好教导玉熙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腿,没想到这条退路这么快就用上了。
  玉熙笑着说道:“只要嬷嬷答应,娘那边不是问题。”这两年她一直想找个合心意的妈妈,可找来找去都找不着满意的。这会全嬷嬷愿意给她当管事妈妈,娘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反对。
  全嬷嬷说道:“等姑娘出门子,我就回去了。”这意思是她只在玉熙身边呆上两三年,不会跟着玉熙到陈家去。也等于是说她不卖身为奴。在皇宫里小心谨慎一辈子,全嬷嬷不愿意为奴为婢,只想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
  玉熙笑着说道:“可以。”有两年时间,全嬷嬷完全可以给她调教出几个得用的人。至于管事妈妈,等紫苏出嫁后,再回来给她当院子里的管事妈妈。
  两人说好,这件事也等于是定下来了。不过全嬷嬷是想等安顿好侄子侄媳妇再进府当差。
  玉熙笑道:“应该的。嬷嬷,你们对宅子有什么要求?我让人去给你打听。”要买到合心意的宅子,也得需要时间。
  全嬷嬷对宅子倒没什么要求,只是她要求宅子所处的位置必须治安好。毕竟是外地来的,若是住的地方有地痞流氓,放了侄子一家在外面她也不放心。她侄子跟侄子媳妇都是老实忠厚的人,碰到那不讲理的人只有吃亏的份。
  玉熙听了全嬷嬷的要求,想了一下说道:“方妈妈住的地方治安很不错,若是嬷嬷愿意,我让人去问问方妈妈,看看那边有没有人要卖宅子?若是那边有宅子,你们也有走动的人。”有走动的人是其次,关键是有方妈妈照料,全嬷嬷也不用担心她侄子一家被外人欺负。
  全嬷嬷露出欢喜的笑容:“若是这样,那自然是最好了。”
  方妈妈得了消息,不仅自己用心打听,还让连山也注意这方面的消息。不下三天,就进府给玉熙回话。
  方妈妈说道:“姑娘,有两栋宅子,一栋一进的院子,另外一栋是两进的,这两宅子都很好。”
  玉熙听了方妈妈的详细描述,说道:“既然妈妈觉得两栋宅子很好,那就带全嬷嬷过去看看。买哪栋房子还是得全嬷嬷定。”房子是全嬷嬷买,也是她住,自然是要她自己拿主意了。
  方妈妈点头,不过她这次过来不是可不仅仅是为宅子的问题。方妈妈与玉熙说道:“姑娘,我看上了彩蝶那丫头,想将她说给大郎。姑娘你看合不合适?”方妈妈倒不担心彩蝶已经说亲了,因为贴身伺候姑娘的丫头没到十五六岁是不会定亲的。只是大郎年岁大了,方妈妈想着早点定下来,这样也安心。
  玉熙笑了一下,问道:“这是妈妈你自己的意思,还是连山的意思?”这可是两个概念。
  方妈妈笑着说道:“当家的也是同意的。就是大郎那孩子,知道我这个意思,也是极为高兴的。”
  玉熙微微点了一下头,说道:“若是彩蝶跟她娘同意,我没意见。”当日她就是有这个意思,才让彩蝶频繁去连家的。
  方妈妈笑着道:“好,我托人问问彩蝶她娘。”她家有房子有铺子有田产,也算是有家底的人,当家的又是官家的人,每个月都有俸禄,更重要的是大郎还是个好孩子,方妈妈一点都不担心彩蝶娘会拒亲的。这门婚事,可以说是妥妥的。
  玉熙点了一下头。也许是因为家庭顺畅日子顺心的原因,方妈妈都奔四十的人,却半点不显老。看着方妈妈过得好,玉熙心里也舒心。
  傍晚的时候,韩建业过来了,身后的小厮手里还拿着一个锦盒。韩建业时不时给她买礼物,对此玉熙都已经习惯了。
  韩建业看着玉熙接了礼物,随意地放在桌子上,眯着眼笑道:“玉熙呀,这东西不是二哥给你的,是有人让我代交给你的。”说完,笑得跟只老鼠似的。
  玉熙看着韩建业这样子,就知道是谁送的东西了。当下面不改色地哦了一声,就没下文了。这反应,可以说有些冷淡了。
  韩建业觉得玉熙听了他这话怎么着也得羞涩一下,结果这丫头半点反应都没有,实在是无趣的很:“不打开来看看?”
  玉熙一副很不在意地说道:“二哥若是想看,打开就是了。”端午的时候,陈家也送了节礼过来,节礼不少,而且都是值钱的东西。东西值钱倒是其次,关键是这表示了陈家人对玉熙很看重。秋氏当时收到节礼时特别高兴。不过唯一可惜的是,陈然没单独给她送礼,为此秋氏还念叨了两句。玉熙压根就没期待陈然会单独给她礼物,所以也没啥失望的。
  韩建业笑骂道:“没良心的丫头。我回去,你自己慢慢看。”说完,就转身回去了。
  玉熙挥手让紫苏等人都下去,等屋子没其他人,她这才打开锦盒。就看见里面锦盒里静静地躺着一根竹笛。这根竹笛颜色很深,竹纹细密,管身直而圆,笛身头部比尾部略粗。
  从锦盒里取出这根笛子,拿在手上有些咯手,由此可见这竹笛根本就没磨好,这手艺可真不咋地。玉熙放在嘴边吹了两声,发出的声音比她用玉笛差了很多。玉熙皱了一下眉头,陈然为什么会送音质这么差的一根笛子给她。
  想到这里,玉熙将锦盒里铺着的缎子拿开,就看见下面放着一封信。玉熙放下竹笛,取出信来看。看完以后玉熙脸上浮现出笑容,她就说陈然怎么会送音质这般差的笛子给她,原来是他自己做的。
  制作笛子看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虽然这笛子的音质比不上她的玉笛,但这份心意很难得。轻轻都摸着竹笛,玉熙心底暖暖的。上下两辈子,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么用心的礼物。也是因为这根笛子,让玉熙对将来的日子多了一份期待。
  礼尚往来,陈然这么用心地送来她礼物,她也不能什么表示都没有。玉熙想了一下,她拿得出手的也就绣品了,所以打算给陈然绣一把扇子。当然,给陈然绣的扇子肯定是不能跟周诗雅她们的一样。
  紫苏见玉熙吩咐将绣架搬出来,问道:“姑娘想绣什么?”若说以前玉熙每天都会花半个来时辰刺绣,那这两年一个月都没动一次针线活了。每日都缩在屋子里看书,都走火入魔了。
  玉熙想着陈然是读书人,读书人都喜欢梅兰竹菊,说道:“绣竹子吧!”玉熙选择绣竹子,也是因为陈然送了她一根竹笛。玉熙觉得陈然肯定很喜欢竹子,那绣竹子肯定比绣其他要好。
  紫苏有些疑惑,问道:“姑娘,我觉得诗雅姑娘不会喜欢竹子,绣花或者金鱼会比竹子好的。”
  玉熙这才想起她当日可是答应周诗雅,说开春就给给她绣把扇子,结果却忘记了。玉熙有些囧然:“那先绣竹子,再绣金鱼。”不过两幅绣品,花得时间可不少。想到这里,玉熙觉得她应该用上一直没用的技能,就是双手刺绣。
  紫苏很惊讶:“姑娘,那竹子准备送谁呀?”
  玉熙有些不好意思,说道:“问那么多做什么,真是,以前没发现你话这么多。还杵在这里做什么,赶紧搬绣架去。”
  紫苏还是第一次被嫌弃话多,非常郁闷。
  全嬷嬷跟着方妈妈去看过两栋宅子,最后挑中了那栋两进的。全嬷嬷想得也比较远,一进的宅子现在住是没问题,但等过些年两个侄孙成亲,那时候就挤得慌。不过也因为买这栋宅子,不仅将全嬷嬷的积蓄都花光了,还当了几样首饰。
  方妈妈倒是很热心地给全嬷嬷的侄子跟侄媳妇找了差事,月钱不算高,但因为不太累又离家近能照顾到家里,所以全嬷嬷做主答应了。
  安顿好家里的事,全嬷嬷就进了国公府当差。
  ps:今晚会有加更,大概在十点半左右。o(∩_∩)o~,求一下票票。


第242章 送礼(加更求票)


  全嬷嬷进府,可不仅仅只是调教丫鬟,她还教玉熙如何才能调教出得用的人。全嬷嬷一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调教丫鬟在其次,教导好玉熙才是最重要的。
  这日下午,全嬷嬷进院寻玉熙说事,听到玉熙在做绣活。玉熙做绣活的时候,后院里不准多留人,除了心腹,其他人都不留的。倒不是要隐瞒什么,而是她做绣活跟看书一样,得需要非常安静的环境,受不得打扰。
  全嬷嬷走进院子,就看见玉熙在抄手游廊下,聚精会神地刺绣。全嬷嬷走到紫苏身边,压低声问道:“姑娘什么时候学会双手刺绣了?”左右手一起刺绣,若是传扬出去,绝对要引起震动的。
  紫苏以蚊子似的声音说道:“姑娘以前练字,右手写累了会换成左手。前几天因为嫌单手刺绣太慢,突发奇想,就用双手一起刺绣,没想到竟然成了。”其实玉熙是上辈子习得这一本事,只是怕引人怀疑一直没用,这回也是用了练字将左右手训练得很敏锐为借口。
  这个说法能骗得过紫苏,却骗不过全嬷嬷。刺绣跟练字完全不一样,练字可以慢慢练,可双手刺绣却不仅仅是慢慢练习就可以做得到的。只是全嬷嬷经的事很多,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在皇宫里好奇心太重的人早就死了,活不到现在:“以后若是有人问你,你就说姑娘几年前一直都在练习双手刺绣,最近终于练出来了。”
  紫苏不大明白,不过见全嬷嬷一副不欲多解释的样子,当下点头说道:“嬷嬷的话,我记下了。”
  玉熙绣了半个时辰,眼睛有些涩涩的,放下手中的针线,,才朝着身旁站着的紫苏说道:“将东西收起来,明日再绣。”玉熙也不多绣,每日绣一个时辰。饶是这样,她的眼睛都有些受不住
  绣架搬回到到书房,全嬷嬷与玉熙说道:“姑娘,有些事还是需要仔细一些。就像你会双手刺绣,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的。有心人问起来,你也得提防一二。”像刚才紫苏的回答就让她起了疑心。若是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听到放出不好的流言,对玉熙的名声不好。
  玉熙一愣,转而笑着说道:“嬷嬷担心太过了。府邸里,不会有人乱说话。”
  全嬷嬷觉得玉熙的警惕心下降了很多,说道:“姑娘,如今在国公府自然是无事。可到了陈家呢?”好的习惯要一直保持,一刻懈怠也不能有。这是全嬷嬷在皇宫里养成的性子。比如说她的老家,其实就算发生天灾,以她的积蓄一家人也能过得去。至于说叛乱,只要有一线希望百姓都不会去做这样灭全家的事。但全嬷嬷却不是这么想,很多事有了防范,就算真有事也不怕。
  玉熙心头一凛,自从过继到大房她确实疏懒了很多。当下点头说道:“嬷嬷教训的是,我以后会注意的。”
  全嬷嬷最喜欢玉熙的一点,就是听得进劝。只要说得有道理,她都会听:“姑娘,从明日开始,你跟我学做药膳。”
  玉熙有些纳闷,药膳她早就学过了好嘛!怎么又要学了。
  全嬷嬷笑着说道:“你以前学的药膳,只是一些很简单的。我明日教你的,是皇宫里密而不传的方子,你学了,会让你受用一辈子。”全嬷嬷手里调养身体的方子有很多,而且效果也不一样。有让肌肤如雪的方子,也有瘦身的方子。
  玉熙听了这话,眼睛都亮了。之后玉熙每天上午跟着全嬷嬷学习各种技能,下午做绣活,晚上看书。时间也是很紧凑的。
  一个月的时间,玉熙终于将两把扇子都绣出来了。
  紫苏看了以后忍不住说道:“姑娘,你这也太省事了。”绣着竹子的那副绣品,就只绣了三根竹子,还有二十来片竹叶,另外右边绣了一首诗。至于送给周诗雅的那副绣品,除了两只金鱼,周边还绣了一朵荷花跟两片荷叶。不能说不漂亮,相反,两幅绣品都很漂亮,只是看起来也太清爽了一些。所谓清爽,就是太简单了一些。
  玉熙笑着说道:“简单一些,让人看了更舒心。”她倒是想绣一副孔雀,可那得费很多工夫。有绣孔雀的时间,足可以让她绣四五副这样的绣品了。这两幅绣品足以拿得出手,何必劳心劳力。
  紫苏对玉熙也算是了解了,听了这话,无奈地说道:“姑娘不想费时间就直说,何必找这样的借口呢!”看书倒是很得劲,做绣活就觉得是浪费时间。紫苏都不知道玉熙到底是怎么想的。
  玉熙笑了一下,没有接紫苏这句话,而是说道:“等两把扇子都做好了,就给他们送去。”
  紫苏现在也猜测到那副竹子绣品,十有八九是送给陈二爷的。当时她猜测到这事还很高兴。没办法,玉熙跟陈然定亲以后表现得太淡定了,淡定得让紫苏都觉得玉熙不大满意这门婚事。紫苏一直都担心玉熙心里不满意,等嫁过去会跟陈然相处不来。好了,现在不用担心了。姑娘愿意给陈二爷做扇子,可见心里也是接受了对方。
  周诗雅的那把是团扇,好弄一些。而送给陈然的是要做成折扇,所以要弄难一些。所以,等两把扇子都做好已经是五天后了。
  玉熙看着两把扇子,笑着将绣着金鱼的团扇用扇套包起来,叫了寻桃,让她将这般扇子送去周家。
  周诗雅看到扇套,接过来就打开。看完以后,很是高兴地说道:“我还以为要等到年底,没想到现在就绣好了。”
  寻桃暴汗,若是让周诗雅知道自家姑娘做绣活的真实速度,怕是不可能这般高兴了。
  重重地打赏了寻桃,周诗雅就高高兴兴地拿着新得的团扇,跟她娘周二夫人显摆去了。
  周二夫人听了周诗雅的话,戳着她的额头说道:“这团扇若是你绣的,我睡着都能笑醒。可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绣的那东西?再跟这团扇比?我都替你脸红。”
  周诗雅半点不觉得羞愧,说道:“娘,我是没这个天份嘛!你看玉熙,也没费多少工夫就自己钻研出双面绣出来。我都学了好几年,可死活绣不好,也不能怪我呀!再说了,就算我不会做绣活,身边的丫鬟会做就可以了。”
  周二夫人听了这话越发火大了:“什么学不会,明明是你自己偷懒不愿意学?我也没要求你一定要学得玉熙那丫头好,可你为什么就不长点心呢?平日里穿的衣服可以让丫鬟绣娘绣,但总不至于过门时孝顺公婆的礼物都得让丫鬟绣吧?”按照规矩,新媳妇过门,送给公婆的礼物得是新媳妇做的鞋子衣服呢。
  本来周诗雅得了这么一件礼物很高兴,结果被周二夫人一顿训,啥心情都没有了。咳,周诗雅后悔了,早知道就不给她娘看,而是先到几个堂姐妹那边显摆去了。
  陈然是在第二天拿到属于自己的礼物,看着折扇上青翠欲滴的竹子,他脸上也浮现出笑容来了。陈然早听说玉熙会双面绣,倒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得到她亲手做的礼物了。
  心情好了,面对泰宁侯夫人,陈然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不再爱理不理冷冰冰的样了。让泰宁侯夫人又是高兴又是好奇:“去问问,二爷碰到什么好事了?”
  没多会,泰宁侯夫人就知道原来是玉熙送了一把折扇给儿子。去打听消息的林婆子说道:“夫人,二爷得了这礼物以后爱不释手,一直贴身带着呢!”
  泰宁侯夫人笑着道:“那丫头的绣品我们也看过,确实绣的好。”不说其他,这手倒是一双巧手。而且能让自家儿子态度变好,泰宁侯夫人心里也高兴。
  林婆子笑着说道:“不仅绣活好,管家也是一把好手。”
  泰宁侯夫人点头道:“确实不错。之前因为被外面的传闻所误,差点错过了一个好姑娘。”自在山上听了秋氏的话,她就让人仔细打听了玉熙的事,发现玉熙身上虽然有点小性子,但本性很好,并不是如外面传闻那般不堪。大户人家的姑娘,有点小性子也正常。
  林婆子知道自家夫人这是彻底接受了韩玉熙了。
  玉熙倒不知道因为一把折扇,让泰宁侯夫人对她印象大为改观。这会的她,正埋头看书呢!
  紫苏进屋道:“姑娘,世子爷让你到书房去。”之前因为韩景彦的话,让玉熙不敢去韩建明的书房。不过现在,韩景彦管不着她了,没就没这个顾忌了。
  玉熙放下书,就去了韩建明的书房:“大哥,发生什么事?”若是没事,韩建明也不可能叫她过来。
  韩建明道:“你不是一直都想知道段欣溶去了哪里吗?我已经查到了,段欣溶现在在辽东。”
  玉熙很震惊,瞪大眼睛问道:“在辽东?在辽东做什么?”
  韩建明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在辽东最大的妓院里。不过她是清倌人,卖艺不卖身。”也是他的人看过玉熙画的画像,知道段欣溶的容貌,所以才会认出段欣溶出来。段欣溶一直在深闺之中,见过她的人少之又少,改头换面以后的段欣溶谁又能认得出来呢!
  玉熙呆若木鸡。


第243章 隐患


  玉熙很久以后才恢复了冷静:“欣溶不是被人救走了吗?为什么会出现在青楼?”这点让玉熙没办法理解。
  韩建明摇头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救走段欣溶的是一股很庞大的势力,但幕后人掩藏得太深,我没办法查到。”
  玉熙皱着眉头道:“看这个人的行为,应该跟宋家还有九皇子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他又建了这般大的势力,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想到这里,玉熙脑海之中一闪:“大哥,你说会不会是燕家的人?”玉熙会想到燕家的人,也是因为当初燕家那般轻易地弄得家破人亡有些奇怪。要知道,燕家也是百年世家,虽然后辈大半都不大争气,但也不是没有能力出众的人。比如说燕无双,资质就很出众。
  韩建明沉默半响说道:“你说的也并无可能。只是这件事没有证据,也没法断定是燕家的人。”
  玉熙也没在这上面纠缠太久,倒是与韩建明说起全嬷嬷之前跟她说过的事:“大哥,嬷嬷说陕西那边干旱特别严重,怎么京城这边一点消息都没有呀?是不是那边情况好转了呀?”若是朝廷赈灾,这么大的事她不可能不知道。唯一可能,就是陕西那边根本没干旱。
  韩建明说道:“陕西确实干旱了,情况也比较严重。”
  玉熙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么大的事,外面一点风声都没有?还有,为什么不赈灾?”玉熙当日没有第一时间过来询问,也是因为这事与她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加上外面风平浪静,她也觉得应该是情况好转了。可是现在听了韩建明的话,她却有些心惊。
  韩建明说道:“京城的消息都被压制了,所以外面的坏消息并没有流传出来。至于你说的赈灾,国库没钱,拿什么赈灾?”
  玉熙觉得自己听到一个特别逗的消息:“前些日子我听说工部准备将皇帝在西山的别院大修了,修北苑怎么着也得几十万两银子吧!还有,贵妃娘娘的生辰宴也快到了。我听说内务府的人已经着手准备,采买了不少的东西。怎么有钱修别院办寿辰,没钱赈灾?”
  韩建明脸上浮现出冷笑:“皇帝修建别院、贵妃娘娘生辰宴,没钱户部也得弄出钱来。”至于说陕西跟甘肃的灾民,谁又在意呢!
  玉熙在这一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韩建明犹觉得这个消息还不够刺激,又扔下一个炸弹,说道:“不仅赈灾的钱没有,就是将士的军饷粮草都不够。辽东跟西北的将士已经三个月没拿到军饷了。”
  “呃……”有钱花天酒地安逸享受,没钱赈灾发军饷。好吧,玉熙这个时候真给皇帝与朝中重臣给跪了。
  韩建明看着玉熙并不紧张,问道:“你不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