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知秋当即就把买的玉簪子一人一支,替两人插在发髻上,嘴上一通夸赞,逗得两妇人都没舍得把簪子拿下来。
当天夜里,停了两天的雪又开始绵绵下起来。
越下越大,接连几天没有停的迹象,柳家院外,雪地已经能淹没大人膝盖。
这种趋势,老爷子开始皱眉。
瑞雪兆丰年,可若是雪下得太大,时间太久,那就会成灾。
元宵之前,就有别的村子里传来的消息,不少穷苦人家住的茅草房被大雪压塌。
伤了人。
便是收到这消息不久,柳家就开始有人送伤患来就医。
打破了柳家新年的喜气。
最先被送来的,是个头发已经雪白的老婆婆,腿骨凌晨被塌下来的房梁压断了。
他们村子里的赤脚郎中不敢医,老人年纪大了,受伤后气息极微弱,郎中怕担责。
人送到柳家来,已经只剩一口气撑着。
“囡囡?”眼见柳玉笙让把人抬到小诊室,薛青莲皱眉。
那个老婆子,虽然还吊着一口气,但是眼瞳已经涣散黯淡,命息几近于无,若换做是他,他不会劳心劳力去救治,他会建议家眷准备后事。
这么一把年纪了,就算救活来,底子也伤透了,撑不了多少时日,终归要死的。
柳玉笙没有说话,眼睛一直在老人身上,待将她放平在小诊室里的木榻上,立即用金针在她心口周围几处穴道扎针。
先将她最后一口气护住。
“薛青莲,帮我拿麻沸散,我要接骨,另外让我奶奶切一小片人参片来。”少女直接交代。
薛青莲立即去做准备,没有再多问一句。
送老人过来的是两个中年人,站在小诊室门口,紧张等待,浑身冻得直哆嗦也没有走开。
柳老爷子过来,把人请到堂屋,让他们烤火等着。
“别担心,要是那边有什么动静,囡囡会过来传话,你们趁着风雪过来的,先把自己捂暖和,别老人那边治好了,你们病倒了,到时候人谁来照顾。”
那头老婆子也给他们倒来了热水,递过去,同时还拿了家里两件旧袄子给他们裹上,“一路过来不容易吧?连个牛车都没有,这么把人背过来,腿都得冻坏喽。”
两个汉子裹了袄子,喝了热水,频频朝两老点头,眼睛红红。
“谢谢柳老爷子,柳老夫人。”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雪成灾
“你们是哪个村上的?”坐下来,老婆子问。
“我们是泊头村的。”
“哟,泊头村过来得十几里路呢。”老婆子跟家里人相视一眼,眉头皱起。
泊头村在山的另一头,距离杏花村十几里,一条道过来全是崎岖山路,平时天儿好的时候徒步都要走上半个多时辰。
这两个汉子大雪天赶过来,背上还要背个人,那是走了多久?
“娘,我跟杜鹃去灶房热点吃的端上来?”
“哎,快去,我一时没想起这茬。”
陈秀兰跟杜鹃立即去往灶房。
见状,两个汉子慌忙摆手,“不用、不用了,我们不饿……”
柳大拍拍两人肩头,“别拘谨,我们这是自己家,不是医馆,弄点吃的有啥。囡囡那里治伤救人,要的时间不短,还有得等。”
两人这才点头。
说不饿,哪能不饿,赶了那么久的路,大雪天特别冻,冷的时候更容易觉出饿来。
现在已经是前胸贴后背了,只是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我刚才看了,老婆婆情况很不好,你们怎么现在才送来?”柳二好奇。
说是凌晨伤的,村里郎中不敢治,那就该一早送来,这都下晌了。
老人那么大年纪,拖上半天命都能给拖没。
说到这里两个汉子脸上显出愧色,“本来早该送来的,我们担心诊金不够,在村子里借了一圈银钱,耽搁了时间……”
另一人也道,“其实开始我们没敢送来,小神医现在是县主,大伙都说县主跟官大爷是一样的,可能不会随便给咱治病,来之前我们犹豫了很久。”
村里人都这么说,县主跟县老爷都能平起平坐,那么高的身份哪还能跟以前一样,给老百姓给穷人治病?
真送过来,可能连大门都进不了。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们真的不敢来。
百姓心里,对官有种骨子里的畏惧。
“糊涂!”老婆子骂道,“人都伤成那样了,还有什么要顾虑的?有什么赶得上人命重要?人没送来,就被流言给吓住了!这都是什么事儿!”
两个汉子被骂得不敢吭声,面露愧色。
确实是他们听信流言,被吓住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尤其人命关天,哪能轻易就被流言左右。
累得老母亲受了那么多罪,最后差一点就……。
小诊室里,极是安静。
护住老人心脉,以用特殊手法喂她咽下特制的强效丸,加强命息,再次切脉后开始检查她受伤的断腿。
老人穿着一条破旧发硬的棉裤,上手摸去,里面棉絮成团,硬邦邦的。
柳玉笙立即就皱了眉头。
拿剪刀把裤管剪开,骨头断裂处在小腿位置,整条腿已经肿胀不堪,从皮下透出的紫色触目惊心。
用手触上去,沁骨的冰冷,没有一点温热气。
薛青莲一直在旁看着,发现少女几乎一直皱着眉头,想了想,探手搭上了老婆子腕间脉搏。
“脉象很弱,但是已经开始变稳,接骨不难,还有什么问题?”值得她皱眉?
“她的腿已经被冻僵了。”柳玉笙轻道。
伤势是其一,年迈是其二,让她奄奄一息,还有受冻的原因。
她穿的那身棉袄子,只能蔽体,完全没了御寒的作用。
闭眼轻轻呼出一口浊气,“薛青莲,喂麻沸散,准备接骨。”
老人的腿被冻僵了,是坏事,也是好事。
因为被冻住,所以断骨处的肌肉组织坏死速度被减缓,降低了接骨的不利因素。
否则从受伤后拖到现在,大半天的时间,老人这个年纪,便是骨头接上了,那条腿也难以好全。
接骨对两人的医术来说,是几乎不需费精力的事情,接好断骨做了固定后,给还在昏睡的老人盖上轻暖棉被,柳玉笙走出了小诊室。
留薛青莲在那看着,反正他没事就做研究,在小诊室里边研究边看守也一样。
堂屋里,柳家人都在,两个汉子吃了一顿热饭,裹了暖和的袄子,赶路受的冻已经恢复过来。
见着柳玉笙进来,两人立即站起,很是拘谨,“小神医、县主,我娘怎么样了?”
“人还没醒,除了断腿,人也被冻伤了,接下来一段日子需要好好休养。”否则光是冻伤留下的后遗症,老人怕都难以承受。
“这么说,我娘没事了?人救过来了?”汉子又喜又忧,喜的是来杏花村寻小神医医治是对的,郎中不敢治,小神医却能把人好好救回来,他们没有白走一趟。
忧的是诊金。
以前小神医给贫苦人家看诊,诊金很实惠这一点在周围一带传得很广,所以有病有痛,即便距离远些,人们也喜欢来杏花村寻医。
但是现在小神医身份不一样了,是县主了啊。
县主出手治病,价格能跟以前一样?
不单只诊金,还有之后老人休养,少不得要花银钱,根本估摸不出个具体的数来。
“小神医,那诊金……”
“诊金五十文,喝三天中药,一天两剂,药钱一百五十文。”柳玉笙在火盆子旁边坐下,“伤筋动骨一百天,现在刚刚接好骨,人不能挪动,暂时把人留在我这里,半个月后把人接走,你们商量下留个人下来照顾老人。”
汉子摸着怀里求爷爷告奶奶借来的两百文铜板,愣了好半晌,反应过来后忙不迭点头,红着眼眶付诊金药钱。
“谢谢小神医!”
“谢谢小神医!”
两人异口同声,杏花村小神医,根本没变,以前啥样现在也是啥样,那些传流言的,都是瞎说!
要不是只有两百文钱,寒碜的,担心诊金不够不给治,他们早就背着人来了,哪会等半天才下定决心。流言误人!
“囡囡,老人家情况差成那样,真没事了?”柳老婆子多问了句。
人刚背进来的时候,一张脸都成灰白色了,把她吓得心口砰砰跳。
看着老严重了。
“没事了,之前那样,都是给冻的。”握上奶奶的手安抚,柳玉笙看向两个汉子,“今年雪大得很,屋子被压塌的不止你们家吧,两位大叔能不能说说你们村跟附近村落的情况?”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冤家路窄
两汉子对视一眼,点头。
“小神医想知道什么,尽管问,我们知道的一定说。”
随即同柳玉笙及柳家人说起了大降雪下各村的情况。
“这场雪下得太大,一晚上功夫,房顶堆积的雪就能把不结实的茅草顶压塌,我们村里穷,住的房子几乎全是土墙房,有近一半屋顶搭的都是茅草。被压塌的不止我们一家,好些人都受伤了,只是我娘伤得最重,郎中不敢治,让要么送到镇上,要么来杏花村找小神医。”
“除了我们泊头村,周边好几个村落也有人因为房屋垮了被压伤的,像云水村、断桥村、芦溪村……”
“那么多村子,没有受祸祸的,怕是只有杏花村。”
杏花村生活好,村民手里有余钱之后,都翻了新房,房顶搭的是厚实的瓦片,房子坚实稳固,非常安全。
要不是有人带了消息回来,根本想象不到这场迟来的冬雪,已经给百姓造成伤害。
“大雪成灾了,房顶垮塌,百姓受害,不知道府衙会不会管,要是不管,可能会出乱子。”柳老爷子听完情况之后,眉头皱得紧紧的。
事情比他想象的还严重。
“如今的县令算是个好的,民情呈上去之后,应该会着手处理。”柳老婆子道。
当初县里土皇帝王成滨的案子,就是县令亲自断下的,能做实事,应该算得是个好官了吧。
“管不管,我们只能等,看官府如何作为。”柳知夏想得要远很多,“现在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周围一片,其他地方是什么情况暂时不得而知,如果各个地方都出现了灾情,朝廷那边肯定会有命令下来。”
傅玉筝点头,“如果灾情严重,上面肯定会着手应对支援,只是云州离京城甚远,消息传递一来一回都要耗费不少功夫,想要及时等到支援,恐怕很难。”
以王爷为人,断然不会对此事置之不理,只是受到条件限制,恐怕没办法处理及时。
这种时候,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当地父母官。
一家子开始就这个问题展开议论,柳玉笙坐在旁侧垂眸沉思。
以前她对时事并不关心,在她认为,只要自己亲人好好的,自己身边的人好好的,就行了。
可是风青柏是南陵国的摄政王。
小风儿是南陵国的皇上。
南陵国每一寸土地,皆是皇土。
南陵国每一个百姓,皆是他们的子民。
以前能够冷静旁观的事情,如今她已经做不到置身事外。
那边两个汉子已经商量好谁留下照顾老人,谁回村收拾被压塌的屋子,同柳家人告辞。
临离开前,汉子朝着柳玉笙及柳家人深深一拜。
山里汉子嘴巴不会说话,但是柳家人的善待,他们会铭记在心。
他们没见识,不代表什么都不懂。
小神医的医术,诊金何止值五十文?乡野间赤脚郎中看一次诊都不止这个数。
还有药费,出乎他们意料的低廉。
一切,不过是小神医医者仁心!
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只有柳家,才能育出那么好的人来!
以后谁要说小神医不好,他们就朝谁挥拳头!
将人送走后,另一人去了小诊室照顾老母亲。
柳家人坐在堂屋里,也没了说话的精气神。
今天这母子三人的情况,怕只是冰山一角,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正在受灾。
外面风雪依旧不停,屋里人唉声叹气。
只希望官府尽快有所作为,解百姓疾苦。
事情跟柳家人预料一样,这次事情,还只是个开始。
其后或许是收到小神医照常接诊的消息,开始陆陆续续有伤患病患涌进杏花村。
柳玉笙新年期间的悠闲平静被打破,每日里都需要接诊一大批人。
变得异常忙碌。
其中,大多感染了风寒。
由此可见这场风雪受害者之众。
在元宵前一日,柳家院外再次来了不速之客。
近晌午的时候,柳家刚吃过午饭,院外就有马车趁风雪而来。
一行三人,两个中年男子,一个少女。
皆是锦衣便袍,身上披着厚重的披风用作御寒。
其一男子面相清正端方,浑身透着一股威严。
另一男子身上气势要弱一些,站在威严男子身后。
少女年约十七八的年纪,荷色披风把身子裹得严严实实,头上戴着兜帽,露出来的一张脸娇俏玉白。
“爹,这就是杏花村柳家?”少女眉眼间带着倨傲,打眼瞧眼前的院子。
占地颇大,黛瓦灰墙,屋顶墙头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屋檐墙沿都挂着冰棱子。
“应是这里没错了,进去吧。”当先男子举步往里走去。
白日,柳家大院没有关门。
方便前来寻医的人直接入内。
此时小诊室里也有不少感染风寒或者意外受伤的患者等待叫诊,相互之间偶有交谈,并不冷清。
柳玉笙跟薛青莲两人一并忙碌。
寻医的人太多,柳玉笙一个人忙不过来,薛青莲被逼着披挂上阵。
三人走进院子,小诊室那边没人留意,堂屋里柳老婆子等人最先瞧见了。
“你们是谁?也是来寻医的?”老爷子在屋里扬声问道。
“我等是县城过来的,请问柳玉笙柳姑娘可在家?”
找囡囡?
柳家人互视一眼,外面三人看样子就不是来寻医的,从县城过来的人,找囡囡,有何事?
“外面冷,先进来再说吧。”柳老婆子把人招呼入内,让围在火盆旁边的几人往旁挪动一下,让出几个位置来,“我们家囡囡还在忙着,有事找她你们得等会。”
彼时柳知秋正百无聊赖撑着下巴发呆,偶然抬眼,立即发现了走进堂屋的人后面那名少女。
“是你?!”
藕荷色披风!还有那双傲得不得了的眼睛。简直太熟悉了,刻骨铭心啊!
柳知秋咬牙切齿,早就没了感觉的脸颊都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听到有点耳熟的声音,走在最后的少女抬眸,对上了柳知秋视线。
顿时火花四溅。
是他?那个登徒子?
他是柳家人?!
真是冤家路窄!
第三百五十八章 随同视察
“子瑜,你们认识?”当先男子顿住脚步,疑惑问道。
“不认识!”两人异口同声。
但是看彼此的眼神刀光剑影。
男子皱了下眉头,又松开,此时几人已经进了堂屋。
“这几位应该是柳家长辈吧?我们是从县衙来的,我是康世鸣,这是小女康子瑜,后面这位是我的师爷奚景林。冒昧来访,着实不好意思。”
听到男子自报家门,柳家人纷纷站了起来。
县衙来人,康世鸣,不是香山县令又是谁?
柳老爷子等人此前是见过他一次的,当时囡囡到县衙接受封圣谕,康世鸣就在当场,只是那时候穿着官服,跟现在锦衣便袍的模样略有出入,是以一时没认出来。
“原来是县令大人,快请坐,不知大人到来,是草民等怠慢了。”老爷子把人往座上请,说是座上,不过就是火盆旁边的小马扎。
他们家没有什么上座、主座的,平时自家人想坐哪里都随意。
好在康世鸣也没有摆官架子,撩了衣摆坐下来,很是随意。
师爷奚景林随在他之后。
倒是康子瑜,看着那张小小的四四方方的马扎,皱了眉头。
她身上披的披风比较厚重,一坐上去,披风全都得罩地上。
柳知秋注意力一直在她身上,看到她眉头皱起,很是嫌弃他们家凳子的样子,心里更多了一丝反感。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千金大小姐,整日骄傲得好像天生高人一等,骨子里看不起乡下人。
要不是大哥暗地踢了他一脚,阻止他说话,他现在就能开口把人讽刺一通。
柳知秋的那点不对劲,也只有柳知夏跟傅玉筝觉察到了,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会牵扯到一块,当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边康子瑜已经坐下,虽然不太方便,但是爹跟师爷都坐了,她要是站在那里,好像嫌弃人家凳子脏似的,有失教养。
“秀兰,你去泡壶茶来,杜鹃,你去跟囡囡说一声,让她忙完了就过来。”老爷子吩咐两个媳妇,身为一家之主,这个时候招呼官老爷,总算体现了一回自己的地位,“不知县令大人找我们家囡囡有何要事?”
“确实有事。”康世鸣眉头随即皱了起来,脸色沉重,“近来香山县乃至整个云州都受到风雪之害,我在衙门接到来报,香山很多村子民房被大雪压塌,受伤受寒者无数,情况很是严重。柳姑娘如今贵为县主,又有一手好医术,我过来是想请柳姑娘能随同我一道视察各个村落,需要的时候,能帮上些忙。”
奚景林补充道,“本来这是府衙的事情,不应该来麻烦柳姑娘,但是百姓们对柳姑娘评价很高,很多受了雪灾之害的百姓,比之镇上县上的医馆大夫,更喜欢来找柳姑娘寻医,皆因为柳姑娘医者仁心,是以我们才想到来请柳姑娘随同。”
柳知秋当即暗自撇嘴。
什么医者仁心,直接说他们家囡囡给百姓治病收取诊金诊费极为便宜好了,戴什么高帽。
不过这确实是利民的事情,他没有表现不满。
柳家其他人也听懂了奚景林话里的意思。
这短短几日时间里,他们家里接诊了一波又一波来求医的百姓,几乎全是生活在困苦边缘的人。
他们会求上门来,不就是因为囡囡医术好,收费还低廉吗。
穷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因为病不起。
有病,没钱医。
而柳家的存在,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所以对于康世鸣这个要求,柳家人没有开口反对。
那种愁没钱治病、愁治了治不好的感受他们家也曾经历过。
囡囡刚出生那会子,一个月都没睁开过眼睛,为了给她治眼睛,家里是想尽了办法筹钱,受穷受急。
还有老爷子从山上摔下来的时候,医馆大夫说人没救了,当时那种悲痛绝望,到现在他们一家都还清晰记得。
但是他们也没有开口赞成。
这件事情,他们交由囡囡自己定夺,即便知道囡囡不会拒绝,他们也不会轻易地替她下决定。
柳家人沉默以对,没有做出表态,康世鸣并不着急。
来之前,他就打听过柳家的家风。
对于他们的为人处世,也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他相信,不管是柳家人,还是柳玉笙,都不会拒绝。
柳玉笙那边已经得到二婶杜鹃告知,并没有立即赶往客厅迎人。
治病救人为先。
等她忙活完一轮,暂时得以松下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
客厅里氛围不算热络,也不冷清。
柳老爷子柳老婆子陪同康世鸣话着家常,其余的话题,则不再提。
“柳玉笙见过康大人,不知此次前来可有要事?”走进堂屋,朝着康世鸣见了个礼,柳玉笙直接问道。
她如今是县主,品阶与县令等同,无需跪拜,说话也以平级论。
将来意再说了一遍,康世鸣着眼打量眼前少女,依旧是上次见时沉静婉约模样,脸上带着略显疏离的微笑,接人待物有礼有节。
待他说完,少女已经在火盆旁边坐了下来,将手靠近火盆烘烤,同时干脆的点头应下,“大人什么时候动身,我随时可以随同前往。”
没有多余的赘述,也没有任何疑问,利落果断。
“好!柳姑娘果然医者仁心!这份情我代香山百姓记下了!”康世鸣赞了句,“如果姑娘方便,我们待会就先行赶往断桥村,那里是目前受灾最重的村子。”
柳玉笙点头,“好,我先下去稍作准备,等我出来就能出发。”
说罢就起身往自己的三进小院走,康世鸣要她随同,看重的是她的医术,那些受灾村子肯定有人需要看诊医治,她得带上备用的小药箱。
柳家人知道自家囡囡会答应,就是没料到康世鸣做事也这么雷厉风行,来找了人就马上要带走。
柳老婆子、陈秀兰、杜鹃三个女眷忙跟在自家囡囡身后,去帮着她一块收拾出行的东西。
离了堂屋稍远,柳老婆子才问道,“囡囡,你跟着康县令出去,小诊室那边来寻医的人怎么办?”
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人家有大智
“那里暂时交给薛青莲,他的医术足以应付。”
陈秀兰皱眉,“就怕你走了青莲就撂担子,他对病人没什么同情心。”
一语中的,便是现在,薛青莲也是被柳玉笙压着以药水为诱饵,才勉强悬壶济世一回。
柳玉笙笑道,“要是他敢撂担子,就让二婶拿扫帚揍他。”
杜鹃,“……”她现在在囡囡眼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