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婢女跟在其后。颊边香汗淋漓。
    红枫山不算高,但是对于不良于行的人来说,却是一个挑战。当然,这个挑战在廷王眼里,不存在的。
    他根本不用走,有人服其劳。
    使些银子罢了。
    小轿在山腰的一处凉亭旁停下。
    轿上男子双手轻轻一拍,衣袍翻飞,轻轻落入亭中。
    自上而下,俯视下方美景。
    时值近九月,山上枫叶半黄半红,夹杂一片,甚是绚烂。
    还没到枫叶红透的时候,上山踏青的人不多,只偶尔会见到一两个游人,在经过的时候,对男子瞥上一眼,好奇于他踏青的方式。
    “公子,那边人应该已经散了,可要回去?”那边指的自然是谈判双方。
    段廷笑笑,“反正都已经散了,现下回去也于事无补。正好,能轻轻松松看个景。”
    侍女咬了咬唇,虽忌惮公子脾气,还是忍不住提醒一句,“公子已经失约三次,只怕会惹来双方不满。”
    南陵那边且不说,便是他们北苍的使臣团,虽然各个以公子为首,但那些大臣都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也容不得公子三番五次失约,破坏两国和谈。
    男子对此浑不以为意,“既是出来游玩,就放松些,玩得尽兴才是。纵使他们不满,还能拿我如何了?”
    “倘若事情传了回去,少不得有人要告公子的状,届时如何是好。”
    “告什么状?又不是不谈,迟些谈罢了。双腿走不了路,赶不回去,也非我所愿不是?”
    侍女被这番强词夺理的话堵得哑口无言。
    哪怕伺候公子多年,她们也时常摸不准他的想法。
    行事总是随性而为,想一出是一出,让人跟不上。
    日暮西山,天边一片彤云。
    风青柏刚走出御书房没多远,就看到男子坐在轮椅上,背对落日朝他浅浅而笑。
    夕阳余晖将他身上白衫镀上一层紫金,整个人沐浴在浅浅光晕中。
    择了御花园的近湖水榭,相对而坐。
    “本王羡慕廷王的闲情逸致。”
    “若南陵王想,还差这点闲情?”
    周围已经屏退左右,风青柏定定看着对面男子,浅笑,“北仓皇十四子,廷王排行最末,少时平庸,不良于行后突然展现绝艳才智,以残身在皇室中占据一席之地。然据本王所知,北仓皇虽然惜才,却不会无底线让步,南北和谈已经三次中断,再有一次,怕是廷王再得宠,也承受不起帝怒。”
    “怒是会怒,但是只要我还有用,父皇不会那么快让我躺进皇陵。生养一场,总要物尽其用。”廷王亦浅笑。
    “那本王就等着廷王将北仓皇耐性耗尽那一天。”
    “不用再等了,定个时间,后日吧,后日和谈。”廷王扭头看向天际红晕,片刻后,“此次出使,本是六哥带团,结果出行前夕不小心坠马,遂由我顶上。对南陵我向往已久,尤其是听军中传闻,南陵军营中有个副尉,生了重病本应垂死,却在退役后于京都得人救治,病好痊愈,重新披甲上疆场。我就更是好奇了,这天下莫不是真有化朽为奇之术?其后我着人打听了一番,王爷猜我探到什么?”
    风青柏没有回答,眸色晦暗。
    廷王似也不在意他的回答,“化朽为奇算什么,那人甚至能起死回生。有如此神奇的医术,王爷说我这双腿,有没有治愈的可能?……杏花村,在云州香山吧?”
    水榭静默。
    随后,风青柏唇角缓缓勾起,倏然出手朝廷王袭去,五指如钩。
第六百四十八章 她是他的一念
    水榭空间狭窄,一追一逐几乎施展不开。
    然完全挡不住男子凌厉攻击。
    座下轮椅如指臂使,对方却始终如影随形,越打廷王越是心惊。
    心惊于男子的武功高绝,更心惊于他对杏花村三个字的敏感,竟然能将他莫测城府撕裂。
    砰一声,轮椅靠背抵上水榭亭柱,男子五指也紧紧锁在了他喉间。
    “南陵王这是何意?我不过随口一言怎劳得你如此大动干戈?”廷王笑叹。
    “你若敢扰杏花村,我便要你的命。”男子毫不避讳,直言。
    廷王眼眸微缩,“将自己的弱点暴露人前,王爷就不怕给对方带来灾祸?”
    风青柏翘唇,笑意冰冷,“本王的弱点,天下皆知,谁敢碰,谁死!”
    拍拍扶手,他问,“若我执意呢?”
    “倾尽全力,定教你国破人亡!”
    “北仓与南陵实力不相上下,王爷这是为了个女子,连国都不顾了。”
    风青柏俯身,朝他逼近,四目相对,“你既将一应事情调查得一清二楚,难道不知,本王曾经,是个疯子?”
    水榭片刻死寂。
    随后廷王举起双手,告饶,“我不该出言试探。王爷可否把手松开,好好谈?”
    撤回手,风青柏转身离开水榭,“抱歉,现在本王没心情谈了。”
    廷王微微傻眼,这人,简直比他还任性,“不知道王爷何时才会有心情?”
    “廷王若有耐性,慢慢等。”
    “……”直到男子背影消失,廷王才扶额轻笑,“完了,彻底把人得罪了。今晚还能不能住进南陵王府?”
    答案是不能。
    南陵王府大门紧闭,门房传话,“王爷心情不好,闭门谢客,谁来都不接待。”
    “王爷……”侍女欲言又止。
    “罢了,回驿站,放了这几次鸽子,驿站里的人总得给个交代。”廷王淡道。
    落在侍女耳中,有点像王爷给自己找脸。
    都被关在门外了,不回去还能怎样。
    王府里,书房门紧闭。
    男子站在书桌前,手中毛笔细细勾勒,完成画作最后一笔,是笙笙赖在他怀里巧笑倩兮的样子。
    凝着她的笑脸,想着她的模样,他才能将自己血液里被调起来的暴戾压下去。
    他是风青柏,是摄政王,在人前,风光霁月君子谦谦。
    只有他自己知道,撕开那层面具,他比以前更加偏执。
    这世上,唯一味药引可医。
    她是他的一念。
    可为她立地成佛。
    可为她屠戮成魔。
    待得浮躁平息,才坐下来,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就着灯光扫过。
    随后将纸条烧成灰。
    两日后,两国和谈终于得以顺利进行。
    这一次,谈判席上人齐了。
    和谈伊始,两国文官就开始了舌枪唇剑,就己方利益互不相让。
    整个过程持续了六日,大大小小展开了十数场讨价还价的辩论。
    待和谈终于拟定,走出皇宫,一众谈判官员人都瘦了一大圈,神色颓靡。
    而北仓使臣团,也在和谈过后,定于十月初返北仓。
    消息传到杏花村已是九月末。
    桂花飘香的季节。
    整个杏花村一如既往的祥和宁静。
    夕阳西垂,村子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村民们站在院门口吆喝家里顽皮小儿回家吃饭,家里养的大黄狗绕在脚边,时而吭哧吭哧呜上两声。
    未几就能听到孩童们嘻哈的欢笑声临近。
    柳家大院里也到了开饭时间,柳老婆子灶房前一声吆喝,家里老的大的小的齐齐涌来。
    老的里,酒老是动作最为灵敏迅速的,蹿进灶房就占据绝佳位置,左边有肉右边有酒。
    自从来到柳家大院,才知道过日子是什么滋味。
    以前窝在大山里得过且过吃的那些,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一想起来,酒老至今龇牙敛眉。
    要是小蓝子早点去找他,他就能早点享受到这样的人生,白白浪费那许多年,忒亏了。
    柳玉笙进来的时候,手里还抱了半坛特质酒,一天两餐,给酒老跟家里人分着喝。
    “囡囡,县里传来的消息你听说了吧?那什么使臣团,准备要回北仓了,”老婆子边拍掉衣角上的灶灰坐下来,边道,“就是十月初,他们一走京中应该就没那么多事了吧?阿修能不能赶得回来过年?”
    “不好说,使臣团走了,秦啸大将军还留在京中,加上年节堆积的政务,他不一定能回来。”柳玉笙道。
    她也想他回来。
    只是他身处在那个位置,身不由己。
    “估计是回不来啦。”酒老摇头,“天子年幼,王爷摄政,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处理,哪能那么容易抽开身。要是真能时时走开,这南陵也甭想能保住强国地位。”
    老爷子倒酒,“回不回来也没差,一个年节嘛,在咱家里,要想过节,每天都能过,不必拘在一天里。”
    “我这不是心疼孩子么?”老婆子嗔道,“年节里家家户户团圆,人都齐齐整整热热闹闹的,就阿修一个人呆在京城,王府那么大,人多是多,却是一点烟火气都没有,哪叫过节。”
    柳大立即道,“娘,你还担心那小子没人陪?但凡过大节,宫里肯定设宴,他有一干文武陪着呢。再说阿修回来了,那小风儿不也得一个人呆在宫里没个亲近人陪着?那才叫真可怜。”
    老婆子想想确实是这样,“说的也是,小风儿还小呢,身边全是虎豹豺狼的,没有阿修陪着看着确实不行。算了,回不来就回不来吧。”
    某人瞬间就被一家子抛到脑后,柳玉笙在旁嘴角直抽抽,都不知道该不该替他可怜。
    不过她近期,也没有办法去京城。
    钱万金回京之后,这里的酒坊需得她看着,二哥是个懒货,他们一回来,他就撒手不管事了。
    除此之外,扩建酒坊的计划也需继续进行,选好址之后她得寻时间去实地勘察一番,还要跟当地官府打好招呼,谈好条件细节。
    好在这段时间柳家大院没什么人上门求诊,她能稍微轻松些。
    只是这种想法,很快就被事实打破。
第六百四十九章 放心太早
    十月初,北仓使臣团离京。
    风青柏领着一众文武百官亲自送到城门口,看着使臣团队伍浩浩荡荡离开。
    心里悬着一口气,总是不能松下来。
    尤其是想到廷王离去前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眉头皱得更紧。
    这是其一。
    其二,是在香山县接到的那封战书。
    两国和谈已经结束,对方却始终没有动静,反而更叫他不安。
    那不是宫零的作风。
    他既然将两人之间的博弈当成游戏,势必会挑起事端让他疲于奔命,断不会这么无声无息,放过最好生事的机会。
    究竟,他蛰伏起来是在打什么主意?
    风青柏的隐忧风墨晗一无所知。
    对于将难缠的大佛送走,而且双方之间和谈最终也以双方满意的结果结束,秦啸跟左相那两只老狐狸谁也没在其间生幺蛾子,平安度过,对他来说就是好事。
    可以畅笑三声。
    “皇叔,不用皱眉,廷王他们都已经走了,只要他们离开南陵国境,再发生什么事情就跟我们南陵无关,北仓皇也找不到我们头上来。”看着刚刚接到的密信,再有三日,使臣团就会穿过边境,风墨晗将密信烧掉,笑意吟吟。
    “还有三日,你放心得太早了。”风青柏淡道。
    别说还有三日,只要对方还有半只脚踩在南陵国境上,他们就不能掉以轻心。
    “皇叔你这样为免太杞人忧天……”
    风墨晗打趣还未说完,魏紫就凭空出现,“皇上,主子,那边来报,廷王一行在边城遭遇刺杀,人不知所踪!”
    风青柏豁然站起,脸色沉凝如水。
    风墨晗则半张了嘴巴,很想把刚才那句话捡起来吞回去。
    什么时候不出事,怎么就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
    再等个三天能不能行?!
    廷王在南陵国境遭遇刺杀失踪,那张和谈书就等于是张废纸,北仓皇随时有理由找他们开战!
    他妈的!
    “立即传书边城太守,尽全力找人!十里加急!”风青柏沉声。
    魏紫领命,立即退下传令。
    看着皇叔脸色,风墨晗把自己缩在御书房的圈椅上,不敢吭声了。
    在找到廷王之前,整个南陵都要忙得人仰马翻。
    他现在深以为,廷王是个祸害。
    腿不能走,转着个轮椅都要来掺和和谈,现在被刺杀,难道他还能自个转着轮椅跑路?
    事情很快传出,朝野震动,风声鹤唳。
    大将军府里,后院石桌,茶香袅袅。
    两人正在对坐品茶。
    “这养生茶确实不错,老夫第一次喝,就喜欢上了,每日要是不泡上一壶,便觉浑身不自在。”说话的男子高大威武,须发花白,一双如鹰双眸犀利如钩,便是在平和状态,亦叫人不敢轻易对视。
    久经沙场的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都带着浓浓血腥味。
    左相看了秦啸一眼,笑道,“我道大将军素来不喜附庸文人酸雅之气,以前每每无酒不欢,这次回来怎么突然改喝茶了,文绉绉的叫人不习惯。”
    “说明这茶确实好,能斗垮京都柳家,凭的是真本事。”
    “没了京都柳家,出来个杏花村柳家,还是跟南陵王关系密切的。”左相执起茶杯轻嘬一口,“可惜了,不能为我们所用,反而促成了南陵王铁塔之势。话说回来,大将军对此次廷王遇刺失踪,怎么看?”
    “没看法,那是南陵王该操心的事。老夫在战场上打仗在行,处理这些繁杂琐碎,嫌麻烦,且也不是老夫该管的事。”
    “若是廷王在南陵真出了事情……”左相说这话的时候,紧紧凝着秦啸,想要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端倪来。
    “那就要看廷王的造化了,世事无常,谁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秦啸面无波动,淡道,“刚从战场上下来,左相来访本该盛情相待,奈何年纪大了,总是缓不过神来,今日就到此吧,下次老夫亲自给左相下帖,相邀过府畅谈畅饮。”
    对方开口赶人,左相也不恼,放下酒杯,朝秦啸拱了拱手,道句静候佳音,遂施施然离去。
    等人走了,秦啸拎起茶壶晃了晃,还有小半壶的,直接将茶杯往旁一丢,执壶直接往嘴里灌。
    “果然还是要这样喝才爽。文人酸腐,喝个茶非要小杯,一点不痛快,哼。”
    喝光了,茶壶随手扔石桌上,秦啸单手撑桌,眯着眼睛看向皇宫方向。
    眸光高深莫测。
    廷王失踪,北仓,必定大怒。
    短短时日,这个消息就几乎传遍了整个南陵。
    不说所有官员都被上头严令寻人,便是百姓也难免心中惶惶。
    失踪的那个可是北仓十四皇子,听闻是北仓皇在一众皇子中最为疼爱的。
    现在两国刚刚和谈,边关百姓以为能迎来安稳日子的时候,偏生廷王就在南陵国土上出了事。
    这还得了?
    和谈是肯定不能作数了。
    哪个帝王能容忍自己皇室子弟在别国出事隐而不发?
    柳家大院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院子沉闷了好几天。
    长辈们每日里忧心忡忡,为风青柏的处境发愁。
    这么大的事情,处理稍有不慎,就是一触即发的局面。
    老天爷就是不长眼的,怎就那么喜欢生事,不肯让孩子们过得稍微安稳点?
    整个边关官兵出动,极力寻人的时候,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杏花村村口悠悠停下。
    正聚在村口说这段时间最为热议八卦的杏花村老家伙们,齐齐往那方看去。
    便见车帘撩起,下车来的是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身上穿着极好,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
    接着两人从车上搬下一张轮椅,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淡然自若将车上男子搀扶下来,坐在轮椅上。
    白衣翩翩,君子出尘。
    男子生得一张极好样貌,可惜,是个不良于行的。
    仿似没察觉到众人眼光里的打量,男子看向这方的时候,面带笑意,和善朝众人点点头,随即环目四周,打量环境。
    “这就是杏花村啊,看起来不错的样子,老人精气神不错,说明村子村风正。”
第六百五十章 这是……要干什么?
    若非心无烦忧事,怎么可能养出那么好的精气神来。
    “你们是什么人?来我们杏花村有何事?”古槐树下,已经有老人朝着他们发问。
    有探究,有好奇,却没有警惕戒备。
    淳朴得很。
    “老人家,我等是寻杏花村柳家来的,不知可能为我们指一指路?”如花似玉的姑娘当中一人福身行礼,问道。
    “找老柳家啊?嗨!柳老头子就在这呢,要去他们家,直接让他带你们去就是!”
    柳老爷子恰在其中,此时已经站了起来,将三人来来回回打量了好几遍,最后视线定在男子双腿,“公子是来找我们家囡囡求医的吧?咱家在村子里边,需走一段路程,你们跟着,老头子正好也要回家准备用膳了。”
    “多谢老爷子。”段廷朝柳老爷子点头致谢,面上笑意清浅。
    他也在打量对方。
    道一句鹤发童颜不为过,精气神在一众老人当中,是最好的,精神最为矍铄,嗓门洪亮,生气十足。
    “冒昧问一句,老爷子这模样,看着不足五十吧?”行路上,段廷笑着攀谈。
    柳老爷子爽朗大笑,摆手,“公子说笑,老头子六十有余喽。看着显年轻些,那是咱杏花村水土养人。”
    “确实年轻,老爷子不说,真看不出来是年过花甲的人,与壮年一般无二。”
    “老当益壮,别看老头子这年纪,下地干活依旧是好把式。”老爷子毫不谦虚。
    听得段廷嘴角笑意放大,这人有意思,不知道柳家其他人,是不是也如此。
    小片刻后,一行人便到了柳家大院门前,人还没走进去,老爷子就咋呼开了。
    “老婆子,烧壶茶,家里来客人了,咱囡囡在不在?”
    “人没进门呢咋咋呼呼啥?囡囡在后院里,在院子里喊一声就是。”屋子里,老婆子嗓门同样洪亮。
    两个老人小拌嘴的功夫,段廷已经将整个柳家大院打量了一遍。
    青砖黛瓦,院子外一侧是个小菜园子,从院里墙角一处还有翠绿树木枝桠爬出墙头,绿意盅然。
    在这里几乎感觉不到秋季时节的气息,到处都显得生机勃勃的,包括人。
    将人往院子里请,老爷子扯起嗓门往内院方向吆喝,“囡囡,囡囡,出来一下,有人上门寻医来了。”
    段廷眼眸闪过一缕异色,凝神,未几,便听到内院传来一声清脆应答,“爷爷,就来!”
    声若黄莺出谷,娇,却不矫,清中带着一丝绵软沙哑的质感,听在耳中不会让人觉得太过尖利,很是舒服。
    没多久通往内院的垂花门,便出现一道纤细袅娜身影。
    身着绿衫裙,柳眉杏眸,秀发并没有挽发髻,只以一条发带松松束在脑后。
    素净,淡雅,气息干净。
    尤其是那双眼睛,澄澈得很,像是一汪清泉,一眼能看到底,只看着,没来由就让人觉着浮躁喧嚣散去,进入一方祥宁。
    那是她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沉静。
    “是你要寻医?”小姑娘一出来视线便落在他身上,说话的时候,唇角自带三分笑。
    “你就是小神医柳玉笙,柳姑娘?”段廷亦笑问。
    “是我,”小姑娘点点头,素手往院子旁侧的小屋子做了个手势,“往这边请。”
    段廷没动,“柳姑娘都没有问我是不是要寻医。”
    “不是寻医,你找我干吗?”
    “就不能是因为别的事?”
    “别的什么事?”
    “比如前来一睹庐山真面目。”
    小姑娘点点头,“你现在看到了,要寻医吗?我们家快要吃晚饭了,要是公子不求医,就赶紧离开吧。稍晚,天就黑了。”
    段廷嘴角抽了下,“自是要寻医的。”
    “寻医还那么多话,你是不是故意逗弄我们家囡囡呢?”老爷子人还没进屋,在旁边把两人对话从头听到尾,插着腰上来,瞪段廷,眼里终于出现警惕,“我跟你说,我们家囡囡是定了亲的,没事你别往跟前凑,没得坏我家姑娘名声!”
    “……”他在老头儿眼里看到两个字,坏人。
    顿了下,段廷摸摸鼻子,“我是好人。”
    只是这话说得有些晚,在他开声的当口,灶房里、堂屋里、乃至后头的院子里呼啦啦一下冲出整整十个人来,全部对他怒目而视,最边上三个妇人,手里拿着锅勺、木柴、火钳子,甚至他还看到有个姑娘手里捏着绣花针的。
    这是……要干什么?
    两个侍女在后头,扭了脸憋笑,直憋得满脸通红。
    公子吃瘪的时候极少,这副模样更是少见,被个老头子跟小姑娘怼得无法应对。
    最后,在一众虎视眈眈中,段廷言辞恳切,“小神医,我看诊。”
    接下来的看诊有点难受,他进了个满是药香的小屋子,门口,那群虎视眈眈的人依旧不肯散去。
    直到小姑娘切脉,探诊,专注其中,灶房里传出东西烧糊的焦味来,老婆子带着两个妇人,才踮着脚风风火火离开救场。
    最后人总算慢慢散开了
    段廷依旧如坐针毡。
    认真诊脉的小姑娘身边,那个捏着绣花针的还在,眼睛直直盯着他,像是准备只要他开口说出不礼貌的话来,随时就能上来缝了他的嘴。
    农家人,可真是不能小觑。
    “其实,我刚才只是小小开了个玩笑。”
    捏着针的姑娘朝他笑了笑,针尖在他眼前不经意露出寒芒,“我们家囡囡对缝针挺有一手的,我跟着学了点,上个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