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福妃别太甜-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哭。
    她一直把家里人放在第一位,她一直这么觉得,可是她做的,他们所有人做的,其实都没有二哥一个人做的多。
    二哥才是至情至性至孝那个人。
    二哥很聪明,很通透。他堂堂一个大男人,真的没有过梦想吗?
    有的,只是那些梦想在他面前,不及陪伴在家人身边重要,所以他选择了留下来。
    一个人,帮着他们这些各有情非得已的人尽着孝,陪着长辈们日月晨昏。
    人成长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就似乎会多出很多很多的身不由己,多出很多不得已的理由。
    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在取舍中,把别的东西排到了前面。
    总想着下一次,想着以后,想着还有机会。
    眼前的事情更重要,更刻不容缓。
    可是真的是吗?
    不过是仗着最亲的人会理解,仗着他们对自己宽容,仗着他们的宠爱与退让。
    包好红包,柳知秋抬起头来看到宝贝妹妹红了眼眶,心都抖了,“囡囡,你别哭啊,我就是那么一说,给你们提个醒!你要是掉眼泪了明年大年初一就是我的忌日!爷奶跟我爹娘的火钳子扫把木棒槌你是没尝过滋味,真要命啊!你——”
    柳慕秋举起拳头用力捶到他身上,“大吉大利,快把刚才那句话呸掉!大过年的你胡说什么呢!你再口无遮拦说这些不吉利的,我先死给你看!”
    难得一见的,小白莲对柳知秋炸毛。
    举手求饶,柳知秋双手合十,“求你们了,千万别哭,大过年呢,掉眼泪像话吗?不吉利啊!我错了,我错了成不成?”
    “哥,妹夫,救命……”求到后面,柳知秋有气无力了。
    他刚才那么一说,真的就是提个醒,一家人,一年到头的只能见两回,他太心疼爷爷奶奶了才会借着人齐的机会说这些,他没想把气氛搞成这样。
    完了。
    爷奶爹娘那边不用说,他把囡囡惹哭了,风青柏是铁定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还有小白莲,啧,这是让他痛身还痛心?
    “二哥,这些年谢谢你。”柳玉笙眨去眼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柳知秋想了想,指着门外,“我有点累了,要不我先去睡一会,你们在这守着,咱明天见?”
    “啪。”脑门上挨了一记,不痛,他听到他大哥说,“二货。”
    “……”
    瞅瞅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的大哥跟妹夫,柳知秋小心翼翼,“哥,妹夫,能饶我小命不?”
    “你能不能别在不该二的时候犯二?”柳知夏捏上眉心,头疼。
    这二货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能让你任何时候都哭笑不得,前一瞬的伤感转瞬烟消云散。
    这应该是他平日里哄爷奶爹娘开心练就出来的本事吧,几乎趋近于本能。
    “我不能辞官。”垂眸看向火盆子里燃烧的炭火,柳知夏突然道,“咱家不是以前的柳家,牵扯了朝堂跟皇室,是没有办法独善其身的。我必须站在那个位置,才有信心跟能力让这个家保持以前的安然。风青柏也是如此。知秋,现在的我们各司其职,不是因为野心,是为了能让爷奶爹娘安心过他们想过的简单生活。”
    这世上,没有绝对单一的东西。
    如同光明的背面必然是黑暗,简单的背面必然是复杂,而平淡的背面,藏着云涌。
    那些黑暗、复杂、云涌,需要有人去扛。
    他跟风青柏来。
第九百六十章 过大年,带着孙儿去炫耀
    “知夏在云州的任期已满,在任期间整个云州的经济跟民生都保持稳定上涨,政绩足够,最多半年时间,朝廷的调令就会下来。我打算把知夏调到京城,有他在旁看着,小风儿不会出什么状况,到时候我跟笙笙回杏花村。”
    略显压抑的气氛中,风青柏轻轻开口。
    所有人看向他。
    柳玉笙小脸一下亮了,黑眸流光溢彩,“真能回来了?善睐那边的事情不是还没调查清楚,南陵还有隐忧……”
    凝着女子眼底光亮,风青柏嘴角噙上笑意,“这件事情真要调查出个结果,绝非短时间可行。不定要几年十几年都未定,难道我们要守在京城就为了等个未知的答案?再者,你夫君只是个王爷,那些事情,让皇上去操心吧。”
    女子脸上笑容一层一层漾开来,如同破水而出的芙蓉,绚烂夺目。
    风青柏眉目间的温柔几乎溢出眼底。他想,便是为了她的笑容,他亦万事可为。
    与他们相反,柳知夏的脸非常黑,“调我去京城,让我远离家门,然后你们回来享岁月静好?风青柏,你发誓你没有假公济私。”
    “你是大哥。”男子朝他笑了笑,所以就算他假公济私了,大哥也请多多包容。
    四个字把柳知夏气得心肌梗塞。
    用得着的时候他就是大哥。用不着的时候便是拿东西去撬风青柏嘴巴,也听不到他喊大哥两个字!
    “大哥,能者多劳,等你调去京城以后,那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他的宝贝妹妹笑得一脸灿烂,说话语气都比平日甜腻几分。
    “这个主意不错。”他二货弟弟点头大赞,“大哥在云州的时候也忙得少有时间回来,那还不如去京城挑大梁,让风青柏跟囡囡回来帮着种地种田。反正你在哪待不是待啊。”
    瞅着顷刻连成一气的三人,柳知夏勾唇冷笑,“这是联盟势力分化重组,调转枪头共同对付阶段性敌人?插兄弟两刀?你们好样的!”
    以为他没帮手?“媳妇——”
    “这般也挺好的。至少我们在外面的时候,家里能多出王爷跟囡囡陪着长辈,到时候巴豆红豆也能留在跟前,爷奶爹娘他们一定很高兴。”傅玉筝忍笑道。
    柳知夏转眸,无奈看着傅玉筝。关键时刻,自己媳妇都拆自己台,他孤立无援,还能怎么着。
    不过只要囡囡在家,他在不在就无所谓了。
    因为爷奶爹娘根本没空想起他来。
    “快到时辰放鞭炮了,大嫂,囡囡,你们先去陪小家伙,免得待会鞭炮响了吓着他们。”天色已近五更,柳知秋快手快脚把红包收起,“大哥,风青柏,跟我一块放鞭炮去。”
    其他几人没动,木着脸看他。
    “看着我干什么,赶紧的呀。”柳知秋一脸茫然。
    “你包了六个红包,收了十二个,另外六个交出来。”柳知夏伸手,淡道。
    柳知秋往后退,“哥,你看错了,我包的是十二个。”
    风青柏跟柳知夏同时起身,朝柳知秋走去,后者转身就跑,嘴里犹不死心,“我真包了十二个!……嗷!”
    厅里,柳玉笙跟傅玉筝淡定起身往后院走,柳慕秋捂脸跟在两人身后,没眼往那边打成一团的人瞧。
    太丢脸了。
    刚才她还特地帮着挡了其他人视线,怎么知秋还露馅儿呢?
    待会得问囡囡拿点祛瘀药膏,等鞭炮放完了赶紧给男人擦药去。
    大年初一顶着张红红绿绿的脸,多寒碜。
    腊月冬夜很黑很冷,然随即响起的鞭炮声噼里啪啦,此起彼伏,顷刻将暗夜的一点萧条冲散殆尽,带来浓浓年味。
    过大年了。
    晨曦第一缕光冲破黑暗,村子里便已经有了动静,开始远远近近的传出人声。
    柳家大院里,依旧是柳老婆子等女眷起得最早。
    住在前院的老爷们也没能闲着,相继被拉起床忙活。
    开始准备大年初一的年饭,把家里早就准备好的瓜果点心拿出来装盘,摆在院子里,等着村子里小童们上门来。
    柳老爷子今年最是积极。
    帮着老婆子忙活完灶房的事情,立即穿戴一新坐在堂屋里等着。
    往年都是别人家的小童到柳家大院里来,今年他也可以带着小娃儿去别家窜门子了。
    而且一带带仨。
    “老大,老二,待会你们跟着我一块出门,家里娃儿一人抱一个,咱挨家挨户要红包去!”
    “好嘞爹,咱走完村子里,再去对面下坡村逛逛,回头还能在大槐树底下烤烤火,个把时辰回家,刚好能赶上三个娃儿喂一顿,饿不着。”柳大早就有全盘打算了,不光是老爷子,他也等着今天呢。
    柳二返身回屋去找布袋子,“爹,大哥,咱背着布袋去装红包!”
    豪情万丈,誓要背回一包来。
    他们柳家大院往年都是只出不进,看着别家娃儿别提多羡慕。
    也就前年家里有了毛豆才能勉强解解馋,但是毛豆只有一个,不够三人分。
    今年可好,人人不落。
    灶房里几个女眷听着老爷们的对话,忍俊不禁。
    “今年这爷仨能扬眉吐气了。”
    “爹他们就盼着这天能带家里小娃儿出去嘚瑟嘚瑟,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是去炫耀的吧,听听知秋爹说的,还背布袋子去装红包,把他能耐的。”
    老婆子跟两个媳妇儿相继吐槽,脸上皆挂着笑。
    “由他们去,现在家家户户光景好了,不像以前穷的时候,最怕过年,小娃儿上门什么好东西都拿不出来。现在啊,天刚亮各家各户的就把大门打开了,巴不得小娃儿们来,给家里热闹热闹,添点吉祥喜气。”
    “娘,要不你也跟爹他们一块出去走走,午膳我跟杜鹃准备就行,一年到头的您也歇一歇。”陈秀兰道。
    “行了,歇什么呀,做饭又不是什么重活。再说,家里这上上下下的,就喜欢吃老婆子我做的饭菜,你们做的跟我做的不是一个味。”
    说到这个老婆子眉开眼笑。年纪越大,地里的活计就越发干不动了,家里儿子儿媳的也不让她跟老头子去地头帮着忙活。
    但是灶房里,可离不了她。
第九百六十一章 时光不待
    陈秀兰跟杜鹃瞧着老太太高兴,便不再劝。
    不管做什么,在不累着娘的情况下,只要她高兴就好。
    另边厢,柳玉笙跟傅玉筝也相继抱着孩子出来了。
    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大过年还能睡一下懒觉,有了娃儿之后懒觉就变得非常遥远了。
    就连风青柏、柳知夏两个当爹的,都逐渐随了娃儿的作息,随时能在睡着半途醒来带娃。
    进得灶房,桌上已经摆好香喷喷热乎乎的蛋羹,南瓜粥,还有花卷馒头等。
    娃儿的、大人的食物俱全,而且十分丰盛。
    柳玉笙坐在膳桌旁,抬眸看还在灶头后盛粥的老太太,心头热乎乎的,又暖又酸。
    虽然这些年一直用灵泉调养家里人的身体,但是灵泉到底不是神水,不可能让人青春永驻。
    老太太发丝间已经掺杂上白色。
    老了。
    还有娘亲跟二婶,四十来岁的年纪,以前天天在跟前不觉得,现在她嫁了人,一年半载才能见着长辈一回,便能察觉他们变化异常明显。
    如上一次见面时候看着还光洁的额头,这次再见已经多了一条浅浅的折痕,还有眼角,似乎又生出了一道细小皱纹。
    长辈们,一个个的都在老去。
    时光不待。
    眨去眼中酸涩,柳玉笙跟娘亲、二婶一块喂娃儿,期间柳老爷子背着手走来走去,短短时间进来不下四五次。
    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眼睛里却尽是迫不及待。
    等老爷子进来转一圈又出去之后,柳玉笙悄悄问老娘,“爷爷这是干什么呢?”
    “你爷爷这是来看你跟玉筝喂完娃儿没有,他跟你爹还有你二叔三个等着带娃出去窜门子,要收红包呢。”陈秀兰忍笑。
    “囡囡,玉筝,赶紧把娃儿喂饱,让那爷仨带他们出去玩儿去,也让他们炫耀一回。”柳老婆子大嗓门,声音从灶房直传到院子里。
    柳老爷子听到了,轻咳一声,“不急不急,先把娃儿喂好了再说,天还早呢。”
    “谁急了,也就你最急,自己个还不知道呢?”柳老婆子怼。
    闷笑声四起。
    三豆儿吃东西的时候都很乖,也吃得快,吃饱了就立即被三个老爷们接手了。
    瞅着爷仨出门的步履轻快打飘,后头女眷们再次哄笑出声。
    等小辈们一个个的吃饱了,收拾好了碗筷,由他们抢着把碗筷洗了,柳老婆子一边净手一边道,“咱也准备准备,过不了多会村子里小娃儿们就该上门了。秀兰,杜鹃,你们去把小红包都拿出来,待会发给他们。”
    “放心吧娘,早就准备好了,装在堂屋竹篮子里呢,就等着他们来。”
    “咱家通常都是最后一个,点心瓜果的多拿点出来,那些个娃子就喜欢吃咱家的小零嘴。”
    “诶,一会我再去装些。”
    听着奶奶跟娘亲、二婶之间的对话,柳玉笙脸上挂着浅浅笑意,背着小手亦步亦趋的,小尾巴似的跟在老婆子屁股后头随着她满屋子转悠,看她忙活这忙活那,什么事情都要操心,一刻闲不下来。
    转了几圈回头,发现小孙女还在自己屁股后头跟着,柳老婆子笑褶子舒展了些,捏捏小孙女脸蛋儿,“咋,都当娘亲的人了,还来跟着奶奶做小尾巴呢?”
    “当然要跟了,我是奶奶的小孙女儿,就算以后我也做奶奶了,我还跟在奶奶后头做跟屁虫。”柳玉笙笑嘻嘻挽上老婆子胳膊,“有爷爷奶奶在身边的时候,是最幸福的。”
    “哟,这话可不能让阿修听了去,不然他要不服气了。”老婆子揶揄,瞅着小孙女泛红的脸蛋儿,朗笑。
    心情好。
    虽然知道小孙女说的是孩子气话,怎么可能做奶奶了还跟在她后头呢?那她岂非活成老妖怪了?
    人老了,到了天命之年,总是要走的。
    但是能听到小孙女儿这么说,哪怕是故意哄她开心的,她也高兴。
    这是她自小宠在手心的宝贝疙瘩。
    看着她长大,看着她嫁人,看着她为人母,一点一点的成长到不再需要他们呵护,他们却依旧会时时为她牵挂。
    另边厢,风青柏没有留在大院里,而是跟在老爷子身后,陪他一道走进各家各户的门,看他跟村子里人挨个的炫耀三豆儿。
    老爷们炫耀孙子,来来去去其实也就是那些话。
    乖巧,精灵,长得好看。
    转悠两家出来,那些夸赞的话他便已经能倒背如流,却没觉着不耐烦。
    三个长辈脸上的笑容,能驱散寒冬的冷意。
    又从一户宅院里走出来,老爷子乐颠颠把收到的红包塞到身上背着的布袋子里,顺势嫌弃风青柏,“我们就带娃儿在村子里走走,你不用跟着。咋?还怕爷爷老胳膊老腿的,摔了三娃儿不成?”
    “爷爷,我很久没回来了,跟着你们走走看看,当散散步。也能多陪陪你跟爹还有二叔。”腊月大年,也是雪季,地上到处是湿滑的薄冰和没过鞋面的雪层,他怕老人家摔着。
    “大老爷们的陪什么陪,娘们唧唧。”老爷子哼笑一声,带着两儿子,抱着三豆儿,开始往村子外面走,“咱村子拢共也就那么几十家,挨家挨户的不多会就走完了,时间还早,去下坡村转转。”
    “好。”风青柏笑应。
    老爷子嘴里嫌弃,脸上的笑却浓了许多,心里高兴。
    还有爹跟二叔,一样的神情。
    他们高兴便好。
    杏花村地处偏南,雪季没有京城那么长,但是腊月时节,也是处处白雪,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村子里往外的大路上覆盖着雪层,多人踩的地方混着碎冰跟黄泥,很是泥泞,容易脚下打滑。
    每每踩上那些湿滑地面时,风青柏都会伸手不着痕迹的扶上一把,保证几人能走得平稳。
    出了村口,绕过青河,便能将对面下坡村收在眼底。
    如今的下坡村变化极大。
    早不是几年前萧条破败景象,家家户户跟杏花村一样,都建上了新房子,灰墙黛瓦。
    走进村子,浓郁的新年气息便扑面而来。
    “老爷子,你们这是来咱这串门来啦?”
第九百六十二章 这娃儿想捶他
    大福家的新房子就建在村口,以前的老地基,村口有什么动静,在院子里透过不算高的院墙,一眼就看见。
    因此柳老爷子一行刚进村子他就发现了,连忙迎出门来。
    这来的不止有老爷子跟柳大柳二,后头还跟着南陵王呢!
    哎哟喂稀客啊!
    “咱两个村子就隔一条河,大过年的过来窜窜门子喜气,哈哈哈!”柳老爷子把怀里巴豆抱高了些,“咱家里毛豆去年你见过了,这是我家巴豆,老二怀里抱的是红豆。你都迎出来了,咱就先进你家门拜年。”
    “这是囡囡的两个娃儿吧?本来我们早想上门去看看,村长不让我们去,说近年关了柳家大院贵客多,不让我们去添乱子寒碜人。”大福把人往里迎,没好意思说他们浑身流气被村长嫌弃才不让他们登柳家门。
    虽然已经从良了,但是身上那股子混混气息早就去不掉了,哪怕摆出一本正经脸,看着依旧像街头混子。
    比如华子,长得贼眉鼠眼的样儿怎么装正经也提高不了气质。
    “没想到还能等到老爷子亲自来串门,您老这是给我们添福啊!我这刚才还有村子里一群娃儿来呢,刚走,东西都还没收起来,随便吃!”边把人往里招呼,大福边朝堂屋里嚷嚷,让家里妇人赶紧准备午饭,打算把人留下来用膳。
    看着屋子里妇人已经走出来了,柳老爷子忙摆手,“别啊,我们就过来窜个门,带娃儿出来给大家伙看看,饭就不吃了,拿几个红包来,我赶着下一家。”
    “村子里还得走上几十家的,回头怕赶不上家里饭点,赶紧的别墨迹,有什么话改天上我家去,咱边喝边聊!”柳二豪爽拍上大福肩膀,力道大得让大福龇牙。
    这厮,过去十几年了,愣是还没忘了当初开瓢的仇。
    “我说你就不能轻点,疼死老子了。”
    “大过年什么死不死的,呸掉!一把年纪了说话嘴还不把门。”柳二笑骂。
    这些年两个村子早就熟悉了,尤其下坡村就没把自个再当外人,在他们家囡囡成亲的时候还以娘家人自居。平日里见着的时候柳家爷们也没再跟他们说过见外话。
    眼下话说得直接,听着比客套更舒坦。
    大福嘴巴一咧,红包,给!
    大福婆娘走过来,看着老爷子跟柳大柳二怀里抱着的三豆儿,边塞红包边赞道,“转眼老爷子就是太爷爷了,有福气啊,三个娃儿长得都好看,眼睛有灵气,一看就是聪明的。”
    “哈哈哈!小娃儿嘛,长开了都粉粉嫩嫩的,漂亮。不过我家这三个娃儿确实精灵,还懂事乖巧,”老爷子笑出一脸褶子,“像我家毛豆,别看才两岁,已经知道照顾弟弟妹妹了,会给弟弟妹妹喂东西吃。还有巴豆红豆,八个月大呢,已经听得懂简单的话,随了爹娘的聪明劲儿……”
    这一赞就停不下来。
    风青柏站在后头安安静静的,面上噙着浅浅笑意,特意敛了全身气势,不给人带来压力,也弱化掉自己的存在感。
    免得让人拘谨不自在。
    以致于等柳老爷子带着人离开院子赶往下一家,大福夫妇才恍然想起,唉呀妈呀,刚才南陵王就在旁边,他们光顾着跟老爷子几个说话,竟然没招呼南陵王一声!
    大福用力拍了下脑门,抬脚就往外走,“我去趟村长家跟他说一声,待会得让他好好招待一下人。听说在高位的人特别小心眼,万一王爷回头想起来受了忽视,要跟咱秋后算账,那咱可就玩完了!”
    好容易得来现在这般光景,蒸蒸日上,朝气蓬勃,他们不能再回到以前死水烂泥一样的日子。
    那可是南陵王,不是开玩笑的,碾死他们村子跟碾死蚂蚁一样!
    哎哟,想想就怕!
    柳老爷子带着俩儿子仨豆儿一路搜刮红包,沿路把自家仨豆儿夸上天。
    到得安才家门口的时候,发现那老家伙居然已经站在家门口等着了。
    “又是哪个家伙给你通风报信了?”
    安才等他走近了,伸手捏捏老爷子怀里巴豆脸蛋儿,手指触碰到娃儿脸蛋的时候改捏为抚,“一个村子就这么大点,你村头刚进来,村尾就能收到风,还要特意通风报信?进来吧。”
    转身的时候深深看了巴豆一眼。
    他刚才瞧见了,他伸手要捏娃儿时,这娃儿攥了小拳头想捶他。
    不是错觉。
    怪道老爷子逢人就夸娃儿精灵,成精了这是。
    跟他爹一样凶狠。
    至于跟在后头的南陵王,虽然一早得了大福通风报信,但是安才并没有特地跟王爷行礼打招呼。
    他这个人对气势这东西特别敏感,刚才王爷跟在柳老爷子后头远远行来,身上没流出一点身为上位者的气势,像是不起眼的普通人。
    哪怕顶着那样一张脸,仍然能让人不自觉的就忽略掉他的存在,南陵王是故意这么做的,显然是不想引人注目。
    王爷对柳家长辈的尊敬孝顺,比外人以为的远远深得多。
    进了院子,把人带进堂屋,安才给几人提了凳子在火盆旁边坐下,顺势拎来屋角两个小蓝子。
    “你今天要是不过来,我年后也打算上柳家大院一趟的。”
    柳老爷子讶异,“咋?有事?”
    安才这老东西,素来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村长柳金福常说的一句话。
    两人都为村长,各自把对方看得透透的。
    安才点头,把盖在篮子上的布巾掀开,里面装着的竟然是还未去壳的谷子,“这一篮子,是杏花村种出来的谷子。另外一篮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