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后璃王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去寻找他,然而遍寻不见,也就当他死于混乱之中了。
不想,这个时候他竟然冒了出来!
璃王腿一软,差点儿跌倒在地。
戴公公从小太监的时候便跟在父皇身边伺候,伺候了整整一辈子,其耿耿忠心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的话,在所有人心中可信度甚至超过老敏郡王。
周琰面沉如霜,盯着璃王冷冷道:“你没有想到吧?我没有死。那场大火烧起来的时候,我恰好瞒着父王母妃出了宫办点事,不想却逃过了一劫。璃王殿下,那把火,是不是你放的?”
戴公公抹着眼泪道:“先帝没说过的话,老奴不敢妄加揣测,老奴只能说,老敏郡王所言一字不差!还有,老奴之所以会去找老敏郡王与皇次孙殿下,也是先帝的交代!”
众人尽皆哗然。
戴公公这话,分明暗示先帝其实知道了什么,只不过碍于骨肉亲情或者碍于皇家丑闻不愿多言,因此什么都没有说。但璃王,肯定是做了什么,那么这个皇位——
加上已经暗中投向李赋一班大臣的鼓噪,不明真相、以及中间派们渐渐开始动摇,倾向了周琰。
唯有朱国丈、朱三公子、御林军统领张才、吏部左侍郎刘振、大理寺卿李明福等璃王一系心腹核心成员,怒叱戴公公与老敏郡王等,只管索要证据。
又言新皇登基已经一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是上天眷顾,新皇无错,岂可随意更换君主,造成天下大乱?
老敏郡王怒极反笑,冷笑道:“天下大乱?这就不用你们操心了!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呵呵,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过如此!现有先帝遗旨,封皇次孙为太子,即日起太子继位,璃王殿下,你可有异议!”
“放肆!”
“大胆!”
“什么!”
“还有遗旨!”
周琰不慌不忙将那明黄圣旨从怀中取出来,双手奉给老敏郡王。
老敏郡王恭敬接下,高高举起,大声道:“请三位阁老和六部尚书上前一验真伪!”
方阁老、刘阁老和朱阁老均神色凝重,三人相视,正欲上前,朱三公子突然猛的从身旁侍卫手中拔出长剑,大叫道:“这都是假的!统统给我上,诛杀反贼!凡有功者赏黄金万两!擒杀首贼封万户侯!”
“给我杀!”张才也大叫一声,凶狠的向周琰扑了过去。
璃王一系齐声大吼,疯了一般凶神恶煞齐扑上来。
能够站在这祭台之上的守卫们,自然都是璃王信得过的心腹侍卫,身手亦不俗。
不由自主的,各人心中热血沸腾起来,发一声呐喊一起乱杀。
眼下没有别的办法,唯有乱,越乱越好!如果趁乱杀了周琰,夺了遗旨,看谁还能有话说!
“保护太子和老郡王!”李赋大喊一声,众将众亲卫亦拔出兵器与对方杀起来。
祭台下见状,同样呐喊着杀做一团……
只苦了手无寸铁的众臣们,惊叫声、呼痛声此起彼伏,推搡间不知多少人被绊倒或者误伤,惨叫连连。
李赋与十来名武功最好的亲兵护着周琰、老敏郡王退到一角,抵挡着各方攻击。
远远的,胡大海等人见状不妙,立即带人从外围杀了上来,两刻多钟后,一场混战方才渐渐被止住。
眼看着周琰的人控制了局势,喊杀声已经消停,地上横尸遍野,一地的鲜血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着异样的妖娆。
“璃王,你还有何话可说!”周琰身着青衣仆袍,挺身而立却气度风华,那睥睨之态竟比先太子还要凌厉。
璃王有些恍惚,原来,他连这个侄儿都看走眼了!想必此刻,不少人与他是一样的想法吧?
那一双双目光,盯向自己,有愤怒,有怨恨,有不屑,有暗道活该!总之,没有善意。
璃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一扬下巴,大声冷笑道:“不错!东宫那场大火,是我做的!不过,先帝之死与我无关,那是汉阳王的手脚!还有钰王,也是死在他的手里!当初他杀钰王,不过想嫁祸本王,父皇英明……”
璃王喃喃的,神情一黯。
众人脸色一变,无不凛然。
周琰眼窝一热,眸中含泪,紧紧攥着拳垂在身侧,咬着牙颤声道:“为什么?”
“为什么?”璃王恨恨大叫道:“我恨他!凭什么他一生下来就是太子!同样都是凤子龙孙,凭什么我不能想那个位置!”
周琰怒道:“你要争便争,争赢了那是你的本事!可你不该如此狠毒、不该使用如此下作的手段!东宫上下数百人口,还有我母妃、兄长——”
周琰恨恨道:“他们何其无辜!”
“无辜?”璃王哈哈大笑,道:“生在皇家,没有谁无辜!要怪,只能怪他们的命不好!”
他说完,大叫一声纵身而跃,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狠狠的摔向了台下,当即气绝。
两名侍卫飞奔下去验明璃王的确咽了气,周琰怔怔的,心中一时空落落。
老敏郡王叹了口气,命人将璃王尸身抬走,向周琰弯腰拱手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立刻继位吧!”
众臣纷纷跪下叩首:“请太子继位!”
周琰点点头,立在那高台之上,接受了众臣的三跪九叩,远远近近的侍卫、军士们齐齐跪下,山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响遏行云……
京城中,接到李赋发回的信号,各路人马也开始了行动。
连芳洲扮作奴婢,跟着留郡王妃一同进宫,递牌子请见太后——也就是先帝时的皇后!
自从璃王继位之后,太后的日子过的自然不会好。
虽然碍于她的身份,璃王给她上了尊号,但淑妃以璃王亲生母妃的身份也已经晋级太后,两宫同尊,太后注定是被比下去的那一个。
加上她心中对璃王怀着怨恨,根本不需要璃王和淑妃做什么,紧闭宫门,只管吃斋念佛,根本不问世事。
弄得得意洋洋的淑妃想要在她面前显摆显摆都没有机会。
当然,自吃斋念佛之后,太后也从不见任何内外命妇——包括自己的娘家人。也没有哪个内外命妇愿意冒着被淑妃迁怒的危险主动求见她。
留郡王妃也没有求见过太后。这是第一次。
太后听了燕姑姑禀报,平静无澜的目光不由得闪了闪,沉吟起来。
留郡王妃在时隔一年多之后突然求见,太后不认为她是闲着没事儿突然想起自己这个过了气的太后特意来同自己聊聊天解闷。
那么,她有什么事?为什么明目张胆的求见自己?她虽然是北国公主,如今却生活在大周的京城中,受着璃王的统治,她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突然挑衅璃王、淑妃的权威。
“娘娘,还是见一见吧!留郡王妃倒是个有良心的,还记着您!同她说说话,问问外头的情形也好啊!”燕姑姑忍不住劝道。
太后唇角微勾,嘲讽一笑。
问问外头的情形?还有什么好问的?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她如今,不过是过一天是一天,等死罢了!
“也好!那就见见她吧!”太后轻轻一叹,终是微笑着道。
见一见她,便是气一气淑妃也好啊!
“是,太后!”燕姑姑眼睛一亮,兴高采烈的去了。
太后见了,不由心酸。
曾几何时,她身边的人竟过上了这等促狭的日子吗?
宫门外,留郡王妃等得有点儿不耐烦了,烦躁的向里头张望了望,忍不住低声向连芳洲道:“姐姐,太后会见我吗?这一年多,她可不见外人的啊!”
连芳洲笑笑,亦低低道:“正因如此,她定会见你。”
留郡王妃舒了口气,心中稍安。突然眼睛一亮,不觉展颜笑道:“来了!是燕姑姑!看来太后真的会见我了!”
连芳洲的心也安定了下来,会心一笑。
燕姑姑上前施礼,笑吟吟的将留郡王妃一行人请了去慈安宫。
见她身边一名丫鬟也跟着进殿去,燕姑姑张嘴正想阻止她,转念一想:算了!慈安宫多久都没有人气了,让她进去,多点儿人气也好!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如今哪里还讲究这个!
太后笑吟吟的,端坐在上受了留郡王妃的礼。自然更不会留意跟着她进来的丫鬟。
闲话二三,留郡王妃说笑间眼波一转,轻轻扫了扫殿中伺候的宫女太监。
太后何等精明之人,见状不由一笑,笑道:“如今哀家这慈安宫跟冷宫也没什么两样,有点儿心思和门路的,早就走光了,剩下这几个,都是哀家的心腹!你啊,想说什么便说吧!”
瞧了留郡王妃一眼,又笑道:“罢了!你们还是出去吧!”
慎姑姑、小聂等笑笑,敛身施礼退下。
留郡王妃瞥了一眼那紧闭的大门,深深吸了口气,这才笑道:“太后,臣妾今日前来,是给太后送一份大礼来了!相信太后收到臣妾这份大礼,一定会很欢喜的!”
“哦?”留郡王妃的声音又轻又快,带着明媚的愉悦,令听的人不自觉的心情也变得好了几分。太后不禁一笑,同时也被她勾起了好奇心,不由笑问道:“什么礼物如此神奇?哀家倒有些迫不及待了!”
留郡王妃拍手咯咯一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太后娘娘!”
“……”太后一怔,连芳洲已经款款上前,向着太后跪倒,伏身道:“臣妾参见太后娘娘!给太后娘娘请安!”
标准的命妇请安的礼仪规矩,那语气,端凝轻柔,绝不是一个奴婢说得来的。
“你……是谁?抬起头来!”
……
淑妃和皇后见了太后派来邀请前往叙话的燕姑姑、慎姑姑不由心下大是纳闷好奇:太后这是怎么了?听说今儿留郡王妃进宫来见她了,又把自己也叫了去,难不成,是留郡王妃向太后告状了?
无论是皇后还是现如今的母后皇太后、昔日的淑妃娘娘,对此既不屑一顾又颇为好奇,略想了想,痛快的都笑着答应,摆驾慈安宫。
倒要瞧瞧她搞些什么名堂!
两个人都是一样的想法。
然而,她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进了慈安宫,就再也出不去了!留郡王妃带进宫来的,都是会功夫的女侍卫。
淑妃和皇后做梦都不会想到太后竟敢有胆子算计自己,更做梦也不会想到外头已经变了天,因此前往慈安宫的时候根本无所顾忌,什么提防都没有!
以无心算有心,她们如何有反抗的机会。
“等皇上回来,定不饶恕你们!”淑妃恨恨的道。
连芳洲和留郡王妃不屑嘲笑,根本没有搭理她。
太后也没有搭理她。
她们在等,只需要静静地等。
终于,宫里起了变动……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风一般在宫中蔓延开来,宫女太监们人人自危,个个恐慌。
宫门外,正在进行激烈的交战,隐隐有刀剑相击的铮鸣声传来,令人心惊胆颤!
连芳洲和留郡王妃命人紧闭慈安宫大门,耐着性子等待。
直到门外传来踏踏的脚步声,沉重的敲门声响起,宫门外喊话的是连澈!
连芳洲和留郡王妃同时松了口气,相视一笑,忙叫人打开了门。
“姐姐!郡王妃!大势已定,皇次孙殿下已经在祭天仪式上登基即位,如今正往城里返回!太傅已经掌控了京城局势,请太后娘娘放心!”
连澈一番眉飞色舞的话令太后和连芳洲、留郡王妃大感振奋,宫女太监们兴高采烈齐齐跪倒称贺,太后眼眶湿润,含笑连连点头叫好。
被捆了在一侧的淑妃和皇后又惊又怒,大声呵斥叫唤。
“这怎么可能!一派胡言!”淑妃怒喝。
皇后却急急问道:“皇上呢?那皇上怎么了?”
淑妃亦心中一凛,皇次孙继位,那她的儿子呢?遂也紧紧盯着连澈。
连澈看了她们一眼,静静回道:“璃王从祭台上跳下,已经自尽身亡。”
“不!不可能!不会的!”淑妃脸色猛的变得煞白,厉声尖叫起来,眼中几要喷出火,愤恨的大骂连芳洲等“奸贼!乱国贼子!”,又恨声道等各地勤王大军进京,她势要将她们一个个千刀万剐!
而皇后,早已失了魂魄般瘫软在地上了。
璃王登基后,早已将朱家、李家亲近心腹之人派往各地军营安插掌控,为的就是将兵权军权收拢在自己手中。
连芳洲嘲讽一笑,心平气和的道:“淑妃娘娘何必如此激动?这皇位,本来就不是璃王殿下的,殿下是自己跳台自尽,更怨不得旁人!至于勤王大军,淑妃娘娘觉得勇王殿下至今没有回京参与这么大的事情,是做什么去了?”
淑妃和皇后心头大震,齐齐失了气焰。
京城已经沦陷,勤王大军又指望不上,她们还能指望什么?
“我,我那两个儿子年纪还小,太后娘娘,求求您看在他们年纪还小的份上,饶恕他们吧!”皇后突然对着太后连连磕头哭求起来。
淑妃柳眉一竖嘴唇动了动想要训斥皇后,突然又泄了气,眼中渐渐溢上了泪水。
太后淡淡道:“此事自有皇上定夺,放心,皇上不是狠毒之人,不会牵扯无辜!”
连芳洲瞟了皇后一眼,什么都没说,心中却知太后此言绝非敷衍,而是实话。
尤其璃王当众自尽,用他自己的命来偿了,还有什么恩怨不了的?周琰若再要苛待他的儿女,骨肉亲人,未免令臣下看了心寒!
事实上亦的确如此,璃王之所以在自尽前将一切都和盘托出,正是要给此事一个真正的了断!这样,周琰就不会再去追查真凶,他的家人至少能够得以保命。
虽然没有明言,但他就是这个意思,周琰即便当时不知,事后想起来也会明白是这个意思。
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赶尽杀绝。
皇后还要再纠缠,留郡王妃已命人将她带了下去,扶着太后道:“娘娘,如今这宫里还需娘娘掌控大局才行!请娘娘下懿旨吧!”
太后点点头,神情变得凛然,命人将淑妃、皇后都带下去看管,命燕姑姑等去传召六宫掌事太监与姑姑们,同时传懿旨,安定后宫……
宫中事连芳洲不欲插手,见太后正忙着便与连澈辞拜离去。
出了慈安宫没多远,便看见李赋迎面匆匆而来,看见了她,脚步稍缓,冲她温柔一笑。
背对着光,他高大伟岸的身躯如浸染在道道金光中,望之迷离如神邸,那是她的丈夫!连芳洲心中一暖,恍若隔世,不觉扬唇微笑。
连澈见状不由舒心一笑,识趣的悄然离开。
横竖有姐夫在,姐姐绝不会有危险就是了!
“阿简!”连芳洲上前,扑进他的怀中,李赋展开双臂紧紧的抱着她。
听着她咯咯的低笑声,他不由也笑了。
在她脸颊、脖颈连连亲吻了几下,却依然问道:“你没事吧?有没有吓着?”
“没有!还好!”连芳洲摇头笑笑,打量着他,柔声道:“你呢?可有受伤?”
“没有!”李赋亦笑,瞧着这张宜喜宜嗔的俏脸,心中微热,忽又凑过去在她耳畔低低的道:“不信,晚上你验一验?”
“讨厌!”连芳洲俏脸一红娇嗔轻轻捶了他一下,忽然抬头,笑吟吟道:“大局已定,你什么时候请假呢?”
李赋想了想,笑道:“善后事宜纵不少,也总有做完的一天。我想,要不了多久!”
“真的?那我可等着!”
两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仰头,目光所及,乾清宫那格外高大庄严的屋顶上,精美的琉璃瓦跳跃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一如他们的未来,阳光灿烂,盛世安好。(正文完)
☆、1485。第1485章 清贵妃
长春宫。
清晨,随着熹微的晨光透过层层纱幔映入床帏中,床榻上锦被中安睡的女子也轻轻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她眨了眨眼,长而浓密的眼睫毛轻轻颤了颤,挺身慵懒的伸了伸腰,便盯着那水红绣缤纷落梅的鲛纱帐顶出神。
雪白如珠玉的贝齿轻轻咬了咬唇,唇瓣红润如一朵绽开的娇花,红白相衬,分外漂亮。
不知想到了什么,她的眸中闪烁起一道亮光,越发衬得一双眼眸水润润的充满灵气,唇角也翘了翘神情间颇显出两分得意和好笑。
只是那笑意还未完全绽开,小嘴一撇,又轻轻的哼了哼。
翻身坐起,轻唤一声“来人!”,便偏身下床榻,随意抬手顺了顺那一头黑色缎子似的秀发,露出一截雪藕似的胳膊来,洁白如玉,纤细均匀,令人怜爱。
女子正是连芳清。
如今,她已是广元帝最宠爱的清贵妃了。
三个月前,风云际会,权力更迭,朝中已经经过一****洗牌,诸多职位重新任命。
大局稳定之后,登基为帝、改元广元的周琰便急不可耐的派人带了圣旨赶往南海郡,接李将军以及连将军等立了功的臣子们的家眷回京。
如今李赋已加封上柱国将军、食双俸,赐银顶八抬大轿,任职于五军都督府总督;连芳洲亦加封忠勇夫人,赐五翟点翠嵌宝珠冠、双股衔珠凤钗、银顶八抬大轿。
老敏郡王、勇王、丁太傅、连泽、连澈、李云晗、胡大海、冯去疾、孙明等一般拥立大臣各有赏赐加封。
李家、连家一跃而成为京中赫赫大家,成为朝中新贵,人之所趋。
众人皆知广元帝之所以能够夺回皇位、登基为帝,少了别人可以,独独少了李赋不行!因此这恩宠跟李家、连家所付出、所立下的功劳相比并不算过,众人羡慕归羡慕,却也没有什么闲话。
周琰之前没有功夫多想,大局稳定之后回忆起在南海郡时连芳清的种种表现,若还不明白那就是傻的了!
怪不得那丫头变得有点儿古怪,小脸上笑容少了,眸中的光亮也黯淡了,对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回避。
如今想来,她是在担心自己会变心吧?
周琰想着不由心疼起来,暗暗叹气:这却不能怪她!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身居其位,身不由己的事情多了。
可是对她,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变心。哪怕皇祖父对他说过清儿不准为后,这话老敏郡王也听得清清楚楚,他还是没有想过变心。
但她不知道啊!连家的女子不但聪慧,还执拗,万一她牛脾气发作坚决不肯回京城呢?
因此他索性派人去将所有的家眷都接回来,特特派了小廖子去,说是连三姑娘要是不回来,他这个狗奴才也不用再回来了!哪儿凉快待哪儿去吧!
小廖子哭丧着脸出京,小心翼翼的将连芳清接回了京城。
回京之后,周琰便微服上连家去见她。
彼时,前朝初定,众臣正将目光盯着新皇的后宫,已有官员上奏请皇上充盈后宫、立后,早日开枝散叶,以稳定臣心、民心。
皇上无子,许多忠心耿耿的老臣那是睡不着觉的。
立后一事周琰寻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充盈后宫却怎样也推脱不过去。
如今朝局虽然稳定,然而那日南郊祭台之上,趁着混乱,朱三公子与张才、李明福以及朱家几个堂兄弟竟然领着一队心腹逃了去,至今下落不明。
周琰为了不让朱三公子等人与淑妃等有机会联络,淑妃以及璃王妃、璃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并没有迁出皇宫,而是软禁住在北苑。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并无子嗣可以继承皇位,那么璃王两个儿子就有机会……
虽然这种机会微乎其微,但也存在不是?
所以,这后宫,是必须充盈的。
他一直打太极将此事拖到连芳清回京,但也拖不了多久了。
连芳清一回京就听说此事,气得肝疼,待见了他,少不得一番撒气。
周琰陪着笑脸千般万般哄她、讨好她,连芳清心中气消了,并不是不明白他的难处,反倒有些过意不去。周琰察觉了,趁机大加表白讨好,总算握住了她的小手,携着她坐下正儿八经的说此事。
之后,一道圣旨下至连府,广元帝欲择吉日迎连家三姑娘为贵妃,之后由贵妃主持充盈后宫。
众臣一片哗然,等有好事者将那年在西苑第一次选拔武状元的旧事翻出来说,道是皇上与连家三姑娘早就有情,众人方恍然大悟。
亦有那忠心耿耿的老臣担心连家、李家从此坐大成外戚之患,转念一想李家、连家功高,皇上纳连家小姐为妃,没准正是笼络李、连两家呢!
况且,只是贵妃,又不是皇后,也没那么要紧。
等过一二年择了名门闺秀为后,贵妃又翻得起多大的风浪?
周琰为了补偿连芳清,命人将长春宫里里外外做了精心细致的翻修布置,恨不得将内库搬空。
给连家的赏赐不用说也是丰厚得令人发指了。
又命钦天监挑了上上大吉之日,将连芳清迎进了宫。
紧跟着,经过宫女太监们的私下渠道,一些话流传了出去:据说皇上到达南海郡找到李大人之前很是吃了些苦头,薛神医诊断之后建议皇上莫近女色好好调养身体,最好调养一二年,这样生下来的子嗣才会更加健康。
又据说太皇太后对此事非常重视,还特特叫了清贵妃去说话。
又又据说,清贵妃也很重视关心皇上的身体,新婚之夜之后,二人虽然感情极好,却再也没有同房过……
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好上台面正儿八经说道的事儿,众臣皆知,皇上这是通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