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凶是纵容宫人撒野的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交州就是今天的越南

第97章 曲江

若说几年前徐才人生下的皇子早夭还不能让天子跟皇后离心,那这一次,看着榻上三魂七魄已离壳的张氏,天子的心里全是痛惜,还有对皇后的失望…天子的婶母惠王太妃知道这件事情后,更是直接道:康皇后费氏当年躺在病床上起不来的时候,还在担心庶子着凉的事,自从胡氏做了皇后,从来只听说她的威名,这贤德,可没人见到过…在天子的记忆里,费氏已经化作了一团虚无缥缈的影子,面容都模糊了,只是天子心里一直清楚,费氏当得起贤德二字。
他册封胡氏为继皇后时,信心十足的相信,被他所宠爱的胡氏,一定会做的比费氏更好,但眼下接二连三的事都像一个巴掌,狠狠的扇在他脸上。
天子不明白,皇后怎么变得这么狭隘了,从前皇后因为年岁渐高不能再侍寝了,所以劝说天子广纳妃妾以充后廷。
但现在,他只不过是比较宠爱张氏而已,皇后就看她不顺眼,处处使绊子。
张氏虽孤傲,可从没做过任何坏事,连别人的坏话也不曾说过半句,她在后廷没有朋友没有知己,若不是自己的几分怜爱,张氏早就在后廷没个站的地方了。
虽说是那个女官出言不逊,但也由此可以看出,皇后对张氏是有多厌恶了,连张氏母亲之死,都能污蔑一番。
京城上下都听说,天子又开始冷落皇后了,这一次跟上次不同,天子把胡氏一族狠狠的收拾了一番,颇有些寻常人家‘媳妇犯错,都是娘家没教好’的意思。
公公婆婆失和,太子妃作为离得最近的儿媳,自然是跑前跑后的劝解。
天子非但不领情,还把太子妃骂了一通,说让她管好自己的事,别整天瞎转悠,长辈的事轮不到她插手!
太子妃羞得脸通红,好些日子不敢见人,但其实,她在光天殿里神清气爽,心情非常好。
骂了就骂了吧!她正好落个清静,而且皇后也憋着一肚子气,这些日子延嘉殿天天都能听见被掌嘴打板子的宫人哀嚎。
她对太子笑道:“反正大家有眼睛看得到,陛下不过是迁怒,他真正发火的人,可不是我这个无辜的儿媳妇!”
蓁娘知道这个消息后,她迫切的想要问问太子这是怎么回事,之前太子告诉她燕子怀孕了,蓁娘心底还为她高兴了一场。
燕子在西宫所做的事实在太过凶险了,若是她能生下一个孩子,不光可以在西宫站稳脚跟,就算是太子功成名就那一天,他也会看在同父异母兄弟的份上给燕子一条生路……
但这些话她不敢跟太子说出来,她愿意对太子坦诚相待,不过有些话绝对不能说出口。
某一日,太子传召了蓁娘侍寝,蓁娘见到太子第一句就是问他关于燕子的事。
见着她脸上的担忧,李晖微叹了口气,他道:“我也不知道她会出这种事,但那日在皇后的寝殿里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蓁娘难受的揪着帕子,脸上一片戚容:“皇后也太咄咄逼人了吧,可怜的燕子,她从前那么骄傲,如今陷于这种境地,他们太残忍了…”
李晖没有接话,其实张氏落到今天这种人前风光,人后遭白眼的地步,他也是推手之一。
政治是肮脏的,也是血腥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也成了凶手。
“阿郎…”蓁娘犹豫的问李晖:“燕子出了这种事,陛下会不会惩罚皇后?”
李晖摇头,“皇后是一国之母,而且皇后膝下有齐王、赵王和蜀王,陛下就算是厌恶了皇后,也要考虑这三个儿子的前途。”
也就是说,皇后害死了燕子的孩子,却不会受到惩罚,只因为她也是陛下的脸面…蓁娘十分失望,但是…
“但是皇后毕竟露出了她狠毒的一面,那个夭折的孩子也是陛下的骨肉,陛下肯定会伤心的,那阿郎…你是不是会利用这个机会?”
“会!”李晖回答的斩钉截铁。
他不是菩萨,不会为了张氏的可怜而手软,他会毫不犹豫的利用张氏的伤痛。
李晖明亮的双眼直直的看着对面的蓁娘,蓁娘脸色有些黯淡,她张了张嘴,觉得心头堵得慌,“阿郎,你会赢的,对吧!”
李晖眼神柔软下来,他拉过蓁娘,声音低沉却肯定道:“对!”
从蜃子出嫁后,内廷里的小娘子只有丹娘和桃桃两个,李晖虽从小没有享受多少父爱,但对于孩子们他都算得上是的慈父,不过相比女儿们,他对几个儿子还是要严格一些。
这日是寒食节后,天子因为心情不好丢下了后廷的妃妾跑去九成宫了,太子虽然留在太极宫,但他也觉得十分无聊,干脆交代下去,他要带着内廷的娘子们去曲江池与民同乐。
听到消息后的内廷娘子们高兴的了不得,虽然只是去玩半天,但就像在笼子里待久了的鸟,能出去放放风也是不错的。
蓁娘的心情连着低沉了好几日,连阿木都很担心她是不是不舒服,听到太子要带她们去曲江池的消息后,胸中的郁气才散去了些。
一边命人收拾东西,她一边暗暗期待着也许能见到亲人们……
这次出宫,太子还邀请了几位公主驸马、亲王郡王和王妃同行。
这虽然不是蓁娘第一次见到这些皇亲,但之前她从未与这些人同席过,更别说彼此有交流。
一路仪仗车马缓行至曲江池,那边早有金吾卫把守秩序和警戒,蓁娘跟孩子们坐在一辆车内,她悄悄的掀开帘子看着记忆中这座美丽繁华的长安城,她的思绪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她无忧无虑的跑跑跳跳在泥土路上,路的尽头,就是家……
阿木看着生母默默拭泪,忍不住担忧道:“阿姨,怎么了?”
“没什么……”蓁娘回过头对他露出了个安抚的笑。
“只是好几年没有看到这些地方了,心里有些激动……”
阿木伸头看了看窗外,万里无云的天空下,青瓦白墙的房屋一座挨着一座,有的亭台轩楼鹤立鸡群,上面站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他生长在皇宫里,那里才是他的家,但这座生气勃勃的城市,是生母成长的地方。
“阿姨,你给我讲讲你小时候吧!”阿木高兴的说。
蓁娘眯着眼回忆了一下,小时候的事现在想起来,好像就在昨天,那些小伙伴的脸一下子涌进脑海里,唏嘘不已。
她把阿木搂在怀里,准备给他讲一讲过去的事,丹娘受到了冷落,十分不满道:“我也要听!”
蓁娘呵呵笑起来,“是阿姨的错,忘了我们丹娘了!来,你也听阿姨讲故事!”
丹娘笑嘻嘻的爬到蓁娘的膝上,摆出认真听故事的样子。
蓁娘有些犯难,从哪里讲起呢?还是从凤鸣村讲起吧!
她把进宫前的事细细讲述了一遍,阿木不时偷笑或惊讶,原来阿姨小时候,会爬树还会凫水,他十分羡慕,也想跳进河里摸小鱼小虾。
蓁娘越说越怀念,阿木和丹娘津津有味的听着,忽然,丹娘开口问她:“阿姨,那你是怎么进宫的呢?是不是你走丢了耶耶把你捡回来的?”
“哈哈哈哈……”蓁娘和阿木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丹娘一脸不明所以的看着两人。
阿木按着肚子忍住笑道:“傻瓜,阿姨是采选进宫的,就算是阿姨走丢了,那阿耶也该把她送回家,怎么会带到宫里去的!”
“那什么是采选?”丹娘好奇问道。
蓁娘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笑道:“采选,就是皇帝下令挑选良家子以充后廷……”
丹娘想了想,道:“那阿姨是被祖父挑选给耶耶的吗?”
蓁娘点头,丹娘感叹道:“那假如当时阿姨没有来耶耶身边,世界上就不会有我、阿兄还有桃桃了!”
看着女儿一脸好险好险的表情,蓁娘再次笑起来。
从朱雀街直接向南走,不过三柱香的功夫,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到达了曲江池。
太子要的是与民同乐,所以曲江池今天人头攒动十分热闹,还有许多人听说皇太子一家来这边游玩,都丢下手头的事来看稀奇。
纵使大郎和阿木已经见过许多大场面,可看着池边到处都是人,他们还是发出惊叹。
池畔边上有一个马球场,场内马匹和人员已经就绪,他们都是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太子跟几个兄弟做裁判看马球去了。
而女眷们呆在阁楼上,曲江池畔的景色都尽入眼底,众人三三两两呆在一起,有的在叽叽喳喳讨论马球比赛,有的在热烈的聊天,蓁娘带着孩子们在阁楼边上转了一圈,挨着给他们指哪个方向是什么地方,特别是宣义坊在哪里。
不过她毕竟是皇室女眷,这样抛头露面还是不妥,只在外面呆了一会儿,她还是进阁楼里了。
里面都是女眷,阿木觉得无趣,他跟蓁娘说要去看打马球,蓁娘也怕他冲撞了长辈,让人带他去找太子。
来的几位王妃也有带着孩子的,丹娘难得见到同龄的小孩子,兴奋的跑过去跟人家打招呼,那些孩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谦逊有礼。
看着丹娘跟他们玩的不错,蓁娘让奶母和侍女在一旁照顾着,自己陪着太子妃和王妃们聊天。
今天蜃子和夫君也来了,崔贤隔着帷帘跟室内的人行了个礼,就找他岳父去了。
临走前,众人看见蜃子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显然是小两口难分难舍。
女眷们都捂嘴笑,蜃子走进来就发现大家笑嘻嘻的看着她,她脸上升起红晕,给母亲行礼。
太子妃笑着招手:“坐到我身边来!”
蜃子乖巧的走过去坐下,太子妃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然后满意的点头:“长胖了点,看来郡主府的膳食做的不错!”
众人发出善意的笑声,高氏笑道:“我看不是膳食养人,是有人逗郡主高兴,所以她胃口也就好了!”
这次连太子妃也笑起来,蜃子羞涩的低下头,片刻后,太子妃正色问道:“崔贤对你好不好?”
“他的家人好不好相处?”
蜃子虽然跟崔贤住在郡主府,但她毕竟是崔家的媳妇,对长辈该尽的孝心还是要尽,因此她每三日会跟崔贤去崔府给公婆问安。
太子妃最担心的就是,崔家人因为蜃子的身份而对她敬而远之,她跟丈夫在那么多人中间挑中了崔贤,正是出于对女儿的爱护之意。
蜃子性格温顺,父母希望她过得开心快乐,体会一下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
对此,蜃子心中充满感激,她笑眯眯道:“崔郎待我很好,每次去崔府,公婆都准备了我喜欢的吃食……”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看月食没有,我从十一点看到凌晨三点半,好漂亮的红月亮啊~希望亲亲们都开开心心~

第98章 争吵

蜃子眼里闪着快活的光,太子妃听得不住点头,松了口气:“这就好,我可算是放心了!”
“崔家人这样细心,你也要把自己当做他们家的一份子才行!”
蜃子撒娇的倚在太子妃的肩上,“我知道啦阿娘……”
母女俩说完事后,蜃子问起几位庶母怎么样,又问起弟弟妹妹们近况如何。
秦氏笑道:“难为郡主想着阿菽,他倒好,先生教他识字,他就画小鸡小鱼,我气得拍了他两下,结果半天没有跟我说话……”
众人大笑起来,杨氏道:“其实孩子心里什么都知道,他可能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像我小时候,母亲不准我划船,我知道她是怕我有危险,可我就是想玩一玩,再以后就发现其实划船也没什么意思……”
众人既觉得她这话好笑,也觉得有道理,蓁娘很是赞同:“阿秦你不要着急,阿菽再贪玩也比小时候的阿木好太多了,你再看阿木现在,虽说本性不改,可该念书的时候他还是肯用心的。”
秦氏听了这些道理,叹道:“养孩子要是像养花那么简单就好了……”
女眷们聊的热烈,隔壁的孩子们玩着玩着却起了矛盾,侍女赶紧来报,太子妃忙问道是怎么了!
侍女道:是丹娘跟怀宁郡王的女儿为捉迷藏的事起了争执……
蓁娘和怀宁王妃听到自己孩子的名字,都有些着急,赶紧问那侍女:“究竟是怎么回事?”
侍女回道:“小娘子们捉迷藏玩,二娘年纪小,不知道怎么玩,李小娘子有些生气,就跟二娘吵起嘴来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太子妃松了口气,蓁娘和怀宁王妃四目相对,都有些尴尬,蓁娘率先开口道歉:“是我没有教好孩子,请王妃不要生气。”
郡王妃赶紧摇头:“是小女的错,她比丹娘要大一些,却还这么不懂事,是我的错!”
两个人在这边争着道歉,太子妃笑呵呵开了口:“孩子在一起玩哪有不起争执的,你们不要弄得大惊小怪,说不定待会儿她们自己就和好了……”
蓁娘和郡王妃都有些脸红,太子妃转头对侍女道:“去看看她们怎么样了……”
隔壁房间,丹娘的奶母急的不得了,吵嘴的两个小娘子都是龙子凤孙,她一个做下人的怎么好插手,可要是放任不管,她也别想有好下场。
奶母哄了丹娘一会儿,可她满脸都是倔强,她才不要承认自己有错!
那李小娘子的奶母也在哄小主子,那也是个强项令,也不愿让步,事情就这么僵着。
丹娘的奶母咬咬牙一跺脚,蹲下身握着丹娘的肩膀道:“二娘,你看我们吃饭为什么要等长辈先起箸?”
丹娘撇撇嘴,奶母又问了一遍,丹娘才不情不愿回道:“因为这是规矩……”
好歹还听得进话,奶母松了口气,“对,我们活在世上要守规矩,玩游戏也是一样的,你看刚才大家都很守规矩,所以玩的很开心,如果有人要作弊,那么别人不就是吃亏了吗?谁喜欢吃亏呢?”
丹娘偏过头嘟着小嘴不说话,满脸不高兴,“我不看的话怎么找得到她们?”
“就是找不到才叫捉迷藏啊!”未等奶母说话,李小娘子大声道。
“我们先前就告诉过你怎么玩,你却总是破坏规矩,再不要跟你一起玩了!”
丹娘哪里听过这么不给面子的话,小脸涨的通红,站在原地拧着一双手,看向李小娘子的目□□愤又难过。
李小娘子的奶母闻言赶忙捂住她的嘴,讨好的笑道:“二娘子别气,我们家娘子不是这个意思!”
丹娘的奶母神色有些不虞,虽然这件事确实是丹娘做的不对,老是偷看别人藏在哪里,但她年纪小,又是这样的身份,无论如何,李小娘子也不该说这种话。
李小娘子的奶母把这边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心里既着急这事闹大了,又怕主母怪罪下来。
脑子快速一转,便轻握了下李小娘子的手,在她耳边低语道:“娘子可还记得出门前主母的交代!”
李小娘子微愣,想起来时的路上,她母亲叮嘱过:她父亲只是一个郡王,按理爵位到了她兄长这里就会降为国公,丹娘是太子伯父的女儿,若是得罪了她,太子伯父会不高兴的…思及此处,李小娘子沉默无语,片刻后,她鼓起勇气走到丹娘的身边,轻声道:“丹娘,对不起,我不该说那种话,你别生气…”
丹娘的奶母见状,虽然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两个孩子是五服内的堂姊妹,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轻轻拍了下蓁娘的肩膀。
“二娘……”
丹娘听到她的道歉,低着头拨弄着小指头,她有些脸红,父亲很宠爱她,阿姨虽然疼爱她,却不允许她仗着身份无礼取闹。
她刚才也不想跟这个小姐姐吵嘴的,只是她当着这么多人面指责自己,自己也是心虚才嚷起来的…丹娘喏喏回道:“我也有错…”
接着她有些委屈看着李小娘子:“我找不到你们,所以我才偷看的!”
李小娘子松了口气,见丹娘眨巴着一双葡萄似得大眼睛,淡色的眉皱起,殷红的小嘴微微嘟着,实在是可爱,心里有些后悔自己的话太重了……
于是她便抿嘴笑起来,拉过丹娘的手温声道:“捉迷藏也有窍门的,你找不到人是没经验,我教你好不好?”
“好!”丹娘立刻忘了刚才的不愉快,笑眯眯点头。
边上服侍的人皆松了口气,那侍女见状赶紧去向太子妃禀报。
蓁娘和怀宁王妃听说后都笑起来,太子妃拿着团扇手一摊,道:“你们看,我说什么来着!”
“孩子们多懂事啊!所以他们有矛盾的时候,让他们自己解决,我们大人要是去插手,那事情就越发复杂了!”
太子妃说的这是吏部主事程谅家的事,就是今年,他女儿嫁给了同窗之子,小夫妻青梅竹马感情倒也好。
某一日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这程谅的夫人却怕女儿吃了亏,也搀和进去,结果本来好好的两家人倒生分起来,让小儿女夹在中间难做。
一位王妃笑道:“所以老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太子妃很是赞同的点头,“为什么女孩子出嫁以后,娘家父母都要把她往外推,正是因为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有什么事也是婆家商量着来,娘家怎么好插手呢!”
“都是希望孩子们好,可他们要是过的不好,那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把女儿接回娘家养着就是了!”
说完太子妃满含深意的拍了拍蜃子的手,众人都笑了起来,蓁娘听得是若有所思,她想到了丹娘和桃桃,也不知她俩长大后,会嫁给一个什么样的女婿…太极宫淑景殿内,茯苓走进来把药碗放在小几上,对倚在隐囊上虚弱的张氏唤道:“娘子,该喝药了……”
看着她面无血色如一具行尸走肉,茯苓心中不由得抽痛。
她知道张氏恨皇后入骨,但她也没想到,张氏也对陛下如此厌恶,厌恶到……连八个月的孩子也能狠下心舍弃……
茯苓扶着张氏坐起身,拿帕子给她垫着喂药,张氏默默咽下,嘶哑的声音响起,“刚刚外面是谁来了?”
茯苓轻声道:“是陛下身边的内侍,来看看娘子怎么样……”
张氏不做声,茯苓放下药碗给她喂了两勺温水后,她才躺下。
她侧着头看向窗外,院子里的荼蘼花洁白葳蕤,蝴蝶和蜜蜂振翅飞舞,看起来那样热闹,而她的卧房却像在冰天雪地里,让人遍体生寒。
这几日张氏都无法入睡,她只要一闭眼,脑海里就浮现出那天血淋淋的场面,锥心的疼痛持续了两天,后来都麻木了,她都以为自己可能会这么死去。
其实那个时候死去也不错,她是个恶毒的女人,那个孩子本来可以保住的,可满心悲伤的她根本就没把孩子放在心里。
她只想见一见母亲,想告诉她,自己不是传言中的那样,她是有苦衷的……
可是母亲是真的不在了,她脑海里只有这个念头,看着隆起的腹部,无数的心酸委屈和怨恨涌上心头,她产生了一个残忍的想法,她恨这个宫廷,她恨这里所有的人,也恨这个孩子。
所以当下身出血的时候,她躺在床上一声不吭,宫人们都以为她是因为悲痛才早产的,只有茯苓看见了她眼里的冷酷。
张氏空洞的眼神让茯苓担忧不已,她想了想,温声道:“娘子,刚才那个内侍说,陛下已经敕封令尊为银青光禄大夫,令堂的丧仪是按照从三品郡夫人的规格来操办的……”
张氏轻扯了下嘴角露出讽刺的笑,就算母亲的丧仪再风光有什么用,人已经不在了,那些场面都是给活人看的,有什么意思。
皇后的女官说,母亲因为她,是死不瞑目,尽管这话不可信,但张氏还是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如刀割石磨,反复折磨着自己……
屋里陷入沉寂,好一会儿后,张氏开口问茯苓:“任女史那边怎么说的?”
茯苓低声回道:“任女史说,太子殿下让娘子好生休养,暂时先不要行动,皇后毕竟是皇后,陛下不会对她怎么样,所以殿下现在要对付齐王……”
既然太子要对齐王出手,那作为齐王的母亲,皇后就不能再受到攻击,否则,陛下为了保齐王,也就会原谅皇后了。
“我知道了,你把剪刀拿来……”
茯苓有些忐忑,但看她的脸色,又不像是要寻短见的样子,她拿过剪刀递给了张氏,张氏费力的伸手从头上扯下一缕青丝,剪刀‘卡擦’一响,她把剪下的头发给茯苓。
“用荷包装起来,再交给王大监,说这是我的请求,把这个荷包放进我母亲的棺椁中,让我略尽点孝心……”

第99章 不满

原来剪头发是这个用途,茯苓了然的点头,“娘子放心,我现在就去!”
两仪殿内,天子看着绣着萱草的杏色荷包眼中透露着怜惜,微叹了口气,他对王大福道:“你派人把荷包交给张卿吧!”
“是,大家!”
王大福对身后的徒弟使了个眼色,又听天子继续道:“另外,成纪伯府不是递了折子请封他的长子么,把他的折子先搁在一边,他要是再上表,也这样做!”
“是!”王大福躬身应话,下垂的脸上并无讶异。
在天子宠爱张充仪的这几年里,宫里宫外都有不少流言,连带着张充仪母家也受到了许多奚落。
尤其是这个成纪伯的夫人于氏,知道张母去世后,还在说些难听的话,陛下压下成纪伯请封的折子,就是要给他家一个教训。
“对了大家……”王大福道:“充仪娘子还说,请陛下务必保重身体,她过些日子来给你请安……”
天子听了这话,想起那个他只见过一面的孩子来,虚弱又瘦小,他心里涌起一股难受。
他对这个孩子满怀期待,结果却不如人意,张氏的痛苦比他还多几分,却还在担心他……
纵然天子再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此刻对皇后的不满逾盛。
他对王大福交代道:“去挑选一些上好的鹿茸、燕窝、人参和灵芝给张氏送去,让她安心修养,孩子的事不怪她,等她好一些后,我带她出去走一走……”
“听说这些日子,齐王妃和胡程氏天天都往延嘉殿跑,齐王妃应该每五日进宫问安一次,而胡程氏是外命妇,皇宫又不是她家,跑这么勤快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