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氏看着玲儿的无措‘呵呵’笑了起来,宋嬷嬷松了口气,更加恭敬的垂下头,只听曹氏慢悠悠对她道:“记得嬷嬷说过,你有一个干女儿在针线班子上,我想做件披帛献给皇后殿下,你去问问她,可知道宫里对花样子的讲究……”
这就是要拉拢自己了!
宋嬷嬷压抑住眼里的兴奋,福身应是。
作者有话要说:
宝贝们,我们都知道顾七娘是个婊,所以得让她作完妖再狗带,大家理解一下,我不会给她好下场的~
第161章 王妃

曹氏复又端起粥,轻轻搅拌着,白粥香甜软糯,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熬煮这么一碗粥,要用一只鸡、一只鸭、一条猪腿、二两海货,至少花费四个时辰。
若在曹家喝这么奢侈的粥,只怕阿翁会骂上一天一夜。
曹家的族谱往前翻三代就没了,因此别人家的家训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有曹家是‘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她再一次提醒自己,她已经离开了那个安逸舒适的娘家,现在她身处在步步惊心的王府里。
她不能完全依赖丈夫,更无法四处求助,她只能咬紧牙关披荆斩棘前行,不管前方有什么困难,她要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心。
曹氏放下碗,轻轻的擦拭嘴角,对玲儿道:“去吩咐膳房,以后就按我的习惯做清粥,饮食不必太奢……”
……
“阿姨万福!”
蓁娘笑眯眯的看着地上的小俩口给她磕头行礼,忍不住伸手虚扶:“快些起来!”
“是!”
容娘亲自搬了两把交椅来放在蓁娘面前,笑道:“夫人一早就盼着大王和娘子来,都不知念叨了多少遍!”
“就你话多!”蓁娘嗔了她一眼,众人笑起来。
“对了!”蓁娘问二郎和曹氏:“去给皇后请过安了吗?”
李淳业点头道是,“去过了才来的……”
“那就好……”
母子俩拉着家常,曹氏一直都噙着笑仔细听着,背脊挺得笔直,双手拢在胸前,十分端庄,蓁娘暗暗点头。
片刻后,曹氏拿出侍女捧着的匣子,她伸手打开来,把里面的东西恭敬的递给蓁娘,“阿姨,奴第一次进宫拜见,做了些小东西,斗胆献丑……”
“哦?是什么?”
蓁娘第一次收到儿媳的孝敬,还没摸到东西已经笑的合不拢嘴,她伸手接过,借着身后的光线仔细打量。
是一双牙白色翘头云履,上面用银线绣着福禄寿三喜吉祥物,其做工之精美,不输于宫里绣娘的手艺。
“真漂亮,这个颜色我很喜欢,我试试看!”
蓁娘爱不释手,迫不及待的要试试看,曹氏闻言愣了一瞬,她没想到,蓁娘会对她释放如此善意。
不管她是真心喜欢,还是客套应付,但在丈夫和宫人的面前,她给足了自己面子,曹氏心中颇为感动,便跪在蓁娘跟前,亲手服侍她试鞋。
“阿姨觉着如何?”
蓁娘起身走了两步,笑眯眯道:“踩着很舒服,而且底子很扎实……”
曹氏脸上止不住笑意,李淳业也附和一笑,只是眉眼有些犹豫之色,蓁娘装作没看见不理他。
重新坐下,蓁娘吩咐阿玉,“把鞋收起来,等皇后千秋节那日再拿出来。”
“是!”阿玉接了鞋进了内室。
饮了口水,蓁娘突然想起一事来,忙问曹氏:“对了,你是陛下的庶长媳,又是诸皇子公主的长嫂,可送了些什么样的见面礼?”
曹氏胸有成竹答道:“回阿姨的话,奴准备东西之前,去了一趟宣微殿……”
此言一出,室内有瞬间的寂静,容娘快速的看了眼蓁娘,心中有些不安。
皇后虽是大王的嫡母,但夫人是生母,王妃送礼之前直接去询问皇后的意见,也不知道夫人会怎么想……
果然,蓁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她轻声道:“我不是给你送了个嬷嬷去吗?怎么,她没有告诉你送礼的事?”
李淳业见气氛有些尴尬,心中着急起来,也对曹氏隐隐有了些责怪。
他早就告诉过曹氏,一切按着阿姨的安排来就行了,可她非要自己做主,现在好了吧,阿姨果然不高兴了,早知道当初就该阻止她。
“阿姨……”
“阿姨,奴并非是独断专行……”
李淳业正欲出言解释,却被身边的曹氏抢了话头,只她眼里无一丝惶恐,恭敬有礼的道:“奴记得妃朝见之前,你派了嬷嬷来教奴规矩,说进了宫第一件事就是去宣微殿请安,因为皇后是嫡母!”
“奴怎会不知阿姨的爱护之心,你是怕我们年纪轻做事难免疏忽,怕落了别人的口实成了笑话,可正因如此,奴出身不显,且从未经历过事,若说是不知所措求助长辈,去宣微殿不是合情合理么……”
蓁娘听了这番话垂眸不语,李淳业听得一头雾水,左看看右看看像被蚂蚁挠了脚心坐立不安。
片刻后,蓁娘倚在凭几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曹氏,而曹氏却抬头挺胸无一丝胆怯的回望。
“你给皇后做了什么?”蓁娘轻声问道。
“奴给皇后殿下做了一条披帛……”
说罢她侧身唤着侍女上前:“把锦盒打开!”
小侍女打开手里捧着的朱砂红龟棱回字纹锦盒,曹氏亲手把东西拿出来展示给蓁娘看。
黛绿色的披帛上绣着龙虎凤纹,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
一般女子使用的披帛大部分都是柔软飘逸的印花丝绸,尽显女子的柔美妩媚,而且因为丝织品的轻薄,所以披帛上是无法绣花的。
而曹氏所做的披帛却使用了大量的刺绣,看起来倒是很新奇,那龙鳞凤羽熠熠生辉,仔细看去,原来竟是用黄豆大小的贝壳打了孔用针线镶上去的!
蓁娘满眼惊叹,忍不住伸手抚摸,触感却十分的柔软,曹氏一直注意着蓁娘的神色,见此状,忙解释道:“马上就要入冬了,奴想着皇后殿下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所以只能在这些东西上动些心思……”
李淳业不安的搓着手指,眉头微微皱起,相比较这披帛,刚才给生母的鞋简直就是太寻常了,曹氏这样区别生母嫡母,未免有些过分了吧……
谁知蓁娘眼中却泛起松了口气般的轻快笑意,她侧头看着曹氏,问她:“素闻你父亲博学多识,不仅亲自给儿女启蒙,连家里的下人也识得字,那你可有学名?”
曹氏一直紧绷的心忽的就放松下来,她秀美的脸上如绽开一朵水仙花,眸子里闪着欢喜又雀跃的光,恭敬又激动的回答:“回阿姨,奴的学名唤作芳蕤!”
“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好名字!”
蓁娘念出晋朝陆机所作的《文赋》,诚心实意的赞道。
容娘暗暗点头,都说大王之前猪油蒙了心做了错事,丢了一段好姻缘,如今看来,果真是应了那句有失必有得的话。
大王的这位王妃,虽才是十七岁的人,可就送礼这一件事,已经能看出她的聪慧了!
王府有这样一位主母,夫人可算能放心了!
然而坐在一旁的李淳业依旧一头雾水,看着刚才还像是要发怒的阿姨,转眼就跟妻子亲亲热热的聊起家常,他眼里的疑惑简直要蹦出来了。
蓁娘叹了口气,她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唯独对后宅内院这些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像是少了根筋。
她在曹氏刚进府就送了个嬷嬷过去,就是为了帮助曹氏尽快的熟悉王府和宫廷,以免犯了忌讳。
其实她也是在趁机考验曹氏如何行事的,却没想到她如此聪慧,已经有嬷嬷的帮助,却直截了当的去询问皇后的意见。
此举既对皇后这个嫡母表示尊敬,且又给自己找了个靠山——她是新妇,自然有许多人想看她的笑话,不管做的好不好都会有人挑刺。
但如果是皇后给她提出建议,那别人就不敢说什么了,而且她也能迅速的立住脚。
一来皇后没有必要拒绝庶长媳的示好,二来就是李晖,他也只会对曹氏的行为表示满意。
至于曹氏对自己的心意,那双鞋就足以证明其用心了,而且她在短时间内就弄清楚了自己对皇后的尊敬。
受点委屈没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皇后是一国之母,是李晖的嫡妻,她虽膝下无子依靠,可她的尊严和威仪,是绝对不能挑衅的。
曹氏的一言一行都让蓁娘越发喜欢,而且看刚才儿子怕自己生气想要为曹氏解释,小俩口这样和睦,让她更高兴了。
不过,想起权娘口中那个温柔懂事、容貌不俗的顾氏,蓁娘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于是她唤容娘道:“去把我妆奁里那面铜镜拿来……”
容娘福身应是,片刻后,她出来了,蓁娘示意她把铜镜给曹氏,看着儿子儿媳意有所指道:“这是大食国进贡上来的……”
“是我生下寄奴后陛下赏的,如今我把它赏给你,算是我的心意。”
曹氏捧着铜镜转面一看,背面镶嵌了三十二颗红宝石,粒粒红宝石不仅大小一致,而且色红如血,其做工之精致美轮美奂,她跟李淳业相视一望,十分惶恐。
正欲出言推辞,蓁娘缓缓摇头,道:“若你们能明白我的心,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容娘跟着附和道:“是啊,王妃别客气,你跟大王好好的,咱们夫人看着高兴,以后还有赏呢!”
蓁娘哈哈笑起来,曹氏却捧着铜镜羞涩的低下头,李淳业也蛮不自在的左顾右盼,生母生了他们兄弟姊妹四个,送铜镜的意思不言而喻。
直到出了宫,侍女扶着曹氏上车,李淳业才记起一事,他下了马把缰绳递给侍从,自己也跟着爬上车,曹氏吓了一跳,问他怎么了。
李淳业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出憋在心里的疑问,曹氏闻言后捂嘴直笑,柔声问道:“郎君进宫第一个要拜见谁?”
“当然是母亲!”李淳业毫不犹豫的问道。
曹氏轻柔的伸手整理好他腰间的玉佩,又问:“为什么?”
“因为母亲是皇后,阿姨是妃妾,自然要先拜见嫡母再拜见生母……”
说罢,李淳业若有所思的看着曹氏温婉的侧颜,她嘴角的弧度温柔可亲,可他却有些不高兴。
“你献给母亲的披帛比献给阿姨的鞋好太多了吧,虽然我知道嫡庶有别,可我认为你这样做不太妥当……”
作者有话要说:
头痛

第162章 忍耐

曹芳蕤听完李淳业的埋怨并没有着急,而是柔声向他解释:“郎君,规矩和人情从来就是对立的,你明白我明白阿姨更明白。”
“你作为皇子,从小是被阿姨亲自抚养大的,你应该知道,阿姨从来选的就是规矩,而且她希望,我们也要遵守规矩!”
“世俗法理就是如此,阿姨多年的名声不能被我们愚昧的孝顺毁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献给皇后的披帛如此精美的原因~”
摇摇晃晃的车轱辘吱吱作响,李淳业睁大双眼,脑海里一直回响着曹芳蕤的话。
刹那间,他忽然忆起,每次进宫,阿姨都会问一句可去拜见过母亲。
不仅如此,宫里的庶母弟妹们有什么事,她都会第一个告诉自己,让自己去关心探望。
生母对嫡母、对其他庶母,从来都是怀抱着真诚的善意……
见他一脸恍然大悟却瞬间转为心疼的表情,曹芳蕤微微叹了口气,寻常人家,一个嫡庶尊卑刻画的鸿沟已经是天差地别了,何况是皇室。
马车停在王府的侧门,李淳业先行下车,然后转身准备扶曹芳蕤下来,曹芳蕤看见他伸出的手,微微一怔,心中涌上一股从未有过的感觉,似欢喜似甜蜜。
她从来是个遇事从容不迫的人,妃朝见那日面对众多褒贬不一的眼神都能淡然处之,却在此刻,面对丈夫的好意,慌乱的避开眼睛不敢看他。
玲儿满脸的高兴压抑不住,偷偷抿嘴笑。
李淳业见状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侧头轻咳了一声掩饰尴尬,曹芳蕤把手放在他的掌里,提着裙摆优雅的下了车。
李淳业率先往里走,曹芳蕤跟在他身后,看着前面丈夫的背影,她只觉得心咚咚跳个不停,她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已经发生变化了。
行至二门时,婆子们恭敬的行礼,曹芳蕤却看见远远的廊柱下,一片裙角快速的闪过,心中的欣喜立刻被现实熄灭。
她目光中充满讥讽,暗暗冷哼一声,复又恢复如常,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进了正院,曹芳蕤忙吩咐人打水来,她伸手准备替李淳业更衣,却被他阻止了,“你也累了,先歇着,让下人来就行了。”
看似关怀的话,曹芳蕤却听出了心不在焉,她忽视掉心里淡淡的失落,脸上却依旧挂着温婉的笑容,“好!”
她没有坚持,转身去了净房洗脸。
待一刻钟后,她坐在妆案前敷面,有侍女进来点灯,李淳业端着茶碗看了眼窗外西沉的太阳,再看看曹芳蕤纤丽的背影,几番欲言又止了许久。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轻咳了一声,正准备说话,却听曹芳蕤对宋嬷嬷道:“把阿姨送给我的铜镜先收起来,明日去库房把我陪嫁的沉香木镜架找出来!”
“是!”
接着她袅袅婷婷的走过来,对李淳业温声道:“郎君,我今日进宫一天,昨日的文册还没整理好,所以你看今晚要不要去静姝院?”
李淳业有些狼狈的侧过眼睛,与曹芳蕤成亲已有五日,这几晚他都是歇在正房以示尊重,然而他心里还是很挂念七娘的。
这些日子他早出晚归,与七娘一面也没见着,她一定很难过。
话说回来,他的确是想去静姝院,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罢了,现在曹芳蕤却先提了出来,他还真有些心虚。
曹芳蕤装作没看见他的不自在,而是带着小小的抱怨说起那些文册弄得她一个头两个大,都不知从何下手。
李淳业知道曹芳蕤因为嫁给他,陪嫁很是丰厚,而且她住在正房,全部东西都要重新登记造册,为着这事她已经忙碌许久了。
他由此想到了另一件事,便对妻子道:“对了,我正想着跟你说,内院的事是由家令和唐嬷嬷俩人代管的,如今你是主母,内院的事自然就要交到你手上~”
“明日我就吩咐下去,让他们把腰牌、钥匙、账薄和文册都交给你!”
曹芳蕤眸色微动,不动神色的婉言拒绝:“既然嫁给郎君,自然就要为你把内务整顿好,让你无后顾之忧,只是郎君也知道,我年轻,面皮又薄,母亲虽教过一些管家的事,可曹家那点事如何能与王府比较!”
“郎君看这样怎么样,陈家令管着账务,唐嬷嬷管着下人,我观察过,他们做的很好,若是我贸然接手,指不定还出不少乱子呢,那样以后我还如何树立威信!”
“不如我先学习一段时间,等心里有了底,再接手也不迟……”
李淳业沉吟片刻,心里觉得曹芳蕤的话很有些道理。
她毕竟没有经验,内院大大小小的管事就有三十多号人,光是认清楚面孔也要不少时间,着实有些为难她了。
于是李淳业点头同意曹芳蕤的话,还给她提出建议:“你虽没有经验,可也别露怯,就端着手坐在那里看,底下那些人就先怕了三分……”
“总之你多听多看,先别出声,那些下人都跟人精似得,发现你做的不够好,就是面上点头哈腰,心里也倨傲起来……”
最后一句话,他像是深有体会般的感叹,曹芳蕤忍不住捂嘴笑:“想来郎君刚入朝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吧!”
“是啊!”李淳业大方的承认了,“不管在哪里,人都是这样,看你资历不足或者一窍不通,没事也要过来踩两脚,好像他从娘胎里就无所不能似得!”
曹芳蕤闻言笑的直不起腰,扶着凭几断断续续道:“可见郎君……心里委屈着呢……”
李淳业也忍不住笑,“咱们这样的人,不受点委屈都说不过去。”
他像是忘了先时想往静姝院跑的事,坐在榻上跟曹芳蕤说说笑笑,宋嬷嬷忍不住出声打断,问什么时候传饭,这其实也是在侧面问李淳业在哪里吃饭。
他犹豫了一瞬,道:“现在就传吧!”
宋嬷嬷扬起唇角福身退了下去,曹芳蕤虽面上不显,心里却开心不已。
等吃过晚饭又玩了半个时辰的双陆棋,侍女才服侍李淳业洗漱,曹芳蕤吩咐玲儿铺床,宋嬷嬷悄悄的进来,附在她耳边轻声道:“查到了,是静姝院的小侍女……”
“我说呢!”
曹芳蕤冷哼一声,“还巴巴的跑到二门来窥探,这事也只有她做的出了。”
“那咱们如何处置?”宋嬷嬷问她。
曹芳蕤慵懒的抚上发髻,慢悠悠言道:“我才刚进门,就处置了大王爱妾的侍女,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估计她也是算准了这一点,不然也不会如此大胆。”
“如今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且让她猖狂几日吧!”
“也是!”宋嬷嬷点头,“娘子犯不着为这等事得罪大王,等咱们把内务抓在手里,还怕她翻了天么!”
净房的水声停止,宋嬷嬷使了个眼色退了出去,曹芳蕤噙着淡淡笑意走向一脸好奇的李淳业。
“那漱口的香药用着跟以前的很不一样呢!闻起来也更香!”
曹芳蕤笑道:“我从一本古籍中看到了一个方子,自己调配出来,觉着不错才敢给郎君用的。”
……
甘棠轩,蓁娘跪坐在榻上,挽起袖子替李晖按揉肩背,她神秘兮兮道:“阿郎可知道,丹娘这几日总往跑马楼那边去呢!”
李晖舒服的眯着眼,低沉而慵懒的声音响起:“她是不是勤学苦练马术,想要我许诺的那匹汗血马?”
跑马楼顾名思义,是宫里跑马的地方,那里场地开阔,丹娘是个男孩性格,除了养花看得出她安静的一面,其余只看她蹴鞠打马球遛马的样子,任谁见了她马上英姿也会说这应该是个郎君,投错女儿胎了。
李晖从不禁止女儿们玩这些,相反他还时常表扬丹娘蹴鞠厉害,颇有乃父之风,蓁娘闻言后笑他自吹自擂。
蓁娘故作不悦道:“若是桃桃天天去骑马,我还巴不得,她老闷在屋里,倒是丹娘,整天像没笼头的马,还不都是阿郎惯的!”
“关我什么事!”李晖轻哼一声,“孩子天性就是如此,我也没办法的……”
听着他敷衍的话,蓁娘气的瞪眼,好一会才想起话题偏了,她急忙趴在李晖脑袋边上道:“扯远了,我听奶母说,丹娘每日去跑马楼不是为别的,是情窦初开了!”
“嗯?”李晖闻言怔住,他半撑起身子皱着眉,颇有些不虞问蓁娘:“跑马楼不远处就是金銮殿,丹娘是不是看上哪个禁卫了?”
“谁家小子这么大胆,连公主也敢靠近!”
他这么一说,蓁娘倒有些不好意思,“不是人家小郎君大胆,是丹娘看中了人家,奶母说,那小郎君根本就不知道丹娘喜欢他呢!”
“嗯?”李晖挑眉,更加不悦的沉了脸,“你的意思是丹娘一厢情愿?”
蓁娘不知他到底是什么想法,有些犹豫的开口:“丹娘如今也十四岁了,婚事也该考虑着,那个小郎君我打听过,是东都璐国公的嫡长孙,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一方面我觉着他不错,另一方面丹娘也喜欢,就是不知道阿郎有什么看法……”
李晖轻声叹了口气,翻身躺在隐囊上,双手叠在脑后,缓缓道:“璐国公隋家是不错,先祖曾经跟着世宗皇帝亲征吐蕃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世子孙虽无人再入伍,可在东都的世家里算起来是前几位……”
“只是我还打算重用隋湛,他的孙子尚了公主,恐怕不妥。”
蓁娘沉默了片刻,“这事就没有余地了吗?”
李晖坚定的摇头,不过到底心疼女儿,还是告诉蓁娘:“除了隋家那个小子,还有很多优秀的小郎君,让丹娘换一个人喜欢吧,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委屈她的!”
他都这么说了,蓁娘也不好再坚持,朝廷大事比儿女婚事重要多了,何况李晖没有用丹娘的婚事去笼络人心就已经难得了,她又有什么不满。
只是这是丹娘第一次喜欢一个人,而她就要做那个掐断桃花的人,只希望丹娘懂事一些,能明白她父亲的为难之处……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国庆节快乐哟~
不知道你们怎么为祖国麻麻庆生,我要加班,巴特允许你们来评论区向我炫耀~(嘤嘤嘤)

第163章 拒绝

第二日,蓁娘抽了个空去了公主院,丹娘和妹妹们都住在这里,每人都有独立的院子,因此她也不怕别人会知道。
在她婉转的说出不同意后,丹娘先是一愣,然后脸色大变,强撑着笑容向生母撒娇:“隋琰很好的,虽然我一直跟他搭话,可他都谨守尊卑从未逾距,他的品行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不信你问嬷嬷!”
蓁娘怜爱的看着女儿手足无措的向她解释,她心中虽是不忍,但还是摇头,柔声劝道:“我相信你说的话,但是丹娘,隋琰的祖父很受你父亲的看重,他的嫡长孙若尚了公主,隋家的势力便无人能挡,届时你父亲该怎么做呢?”
“就是朝臣们也不会答应的!”
“我想嫁给隋琰为什么要朝臣答应?”
丹娘激动的嚷道:“而且阿耶还有那么多臣子,为什么非要璐国公不可!”
“胡说!”
蓁娘闻言沉下了嘴角,神情也严肃起来,丹娘瑟缩一下,然后倔强的回望着生母。
“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你父亲是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权衡许久,把你许给隋琰重要还是璐国公重要?”
“你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些事不用我说也该明白,你父亲疼你,你就是这么得寸进尺的?你怎么不为他考虑一下!”
丹娘眼眶泛红,被生母这番话刺激到了,有些心虚更有些赌气的成分,紧紧咬着下唇无声的反抗。
蓁娘有些生气,也不打算惯着她,只道:“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其中道理,或许你还可以去问问隋琰,问他愿不愿意尚公主!”
尚了公主的驸马,就很难在朝堂上一展拳脚。
隋琰是璐国公府的嫡长孙,将来不仅要承爵,而且靠着荫恩,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对一个男儿郎来说,选择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