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宫熹妃传-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拉氏苦笑道:“你觉得本宫还能东山再起?说不定过了明天,本宫就不再是皇后了。”
  小宁子连忙道:“不会的,有英格大人在朝中,他不会坐视皇上废后的,想来这一次,最多只是禁足罢了。”
  “就怕皇上不会善罢干休,他想要夺本宫的后位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之前一直寻不到合适的借口,这一次可不是正如了他的意吗?”
  “恕奴才直言,虽说这个天下是爱新觉罗氏的天下,但朝廷不是一言堂,皇上终归还是要听百官的意见。再说这一次,除了萍儿的话之外,再没有其它证据,而萍儿又是个奴婢,相信不会有哪位大人相信她的话。”小宁子顿一顿,道:“不过奴才有一件事始终不明白。”
  “不明白本宫为什么不杀萍儿,反而还要救她是吗?”见小宁子点头,她徐徐道:“本宫何尝不恨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不过杀了她除了出口气之外,对本宫并没有任何好处。相反,她活着,对本宫却有几分好处。”
  小宁子皱眉想了半晌,道:“好处?奴才不明白。”
  “英格或许能阻止皇上废后,但绝对无法助本宫摆脱目前的困境,有这个能力的,只有一人。”
  听着那拉氏这话,小宁子试探道:“主子说的人该不会是萍儿吧?”
  那拉氏摇头道:“自然不是她,是弘时!”
  “二阿哥?”虽然不是萍儿,但那拉氏说出的这个名字还是令小宁子吃惊不小,“二阿哥都已经自身难保了,还如何助主子脱困。而且,说句不中听的,二阿哥对主子成见如此之深,就算有能力,只怕他也不会帮主子。”

☆、第一千六百章 浙江与河南

  “本宫知道,所以本宫才要写那封信。”见小宁子一脸不解,她道:“你附耳过来。”
  “是。”小宁子将耳朵凑到那拉氏嘴边,随着双唇的张阖,小宁子眼中的惊意越来越重,直至那双眼几乎要容不下。
  “这……这……当真可行吗?会否太冒险一些,万一走露了风声,二阿哥只怕要更仇视主子了。”
  那拉氏抚额道:“本宫知道,但本宫现在真顾不得这些了,思来想去,唯有这一条路勉强能走,本宫已经在信中叮咛英格小心行事,千万不要露了马脚。”
  “希望一切如主子所料的那般。”这一点小宁子何尝不知,在停顿半晌后,他轻声道:“主子就是为了让萍儿将这封信带给英格大人,所以才救萍儿一条性命?”
  “嗯,本宫如今被皇上禁足,连带着你们也不能出去,若是不利用萍儿,这封信根本递不到英格的手中。”
  “这也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不过依着奴才的意思,主子该在信中告诉英格大人,让他在萍儿信送到后,就立刻杀了她,好为主子出一口恶气。”
  那拉氏扶着小宁子的手起身望着外面浓浓的夜色漠然道:“本宫也想过,不过最后还是没写,反而叮咛英格好生照料好萍儿,因为本宫想到一个更有趣的玩法。”
  勤太妃,如今暂且让你得意着吧,来日必有你后悔的时候!
  至于钮祜禄氏,呵,这一次真是让她有点刮目相看,连面都没有露,就将她迫得这样狼狈,但她不会输的,后宫之中,赢家只有一个,那个人就是她――那拉莲意!
  且说允礼一路随胤禛来到养心殿,待得落坐奉茶后,允祥忽地道:“多谢皇上。”
  胤禛抬头,有些愕然地道:“无端端地谢朕做什么?”
  “多谢皇上肯相信臣弟与熹贵妃之间是清白的。”允礼很清楚,在萍儿还咬出皇后是幕后主使者之前,任何一个人面对那样的话,都会疑心他与凌若,更不要说素来疑心极重的胤禛,可偏偏他不止没有任何怀疑之意,还奖赏自己,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匪夷所思。
  胤禛笑言道:“就如朕在坤宁宫时说的那样,你是朕的十七弟,是朕的臣子,对熹贵妃尽忠是应该的,朕岂会多想,不过这样危险的事,朕可不希望再有第二次。”
  在说到最后那句时,胤禛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与夏日格格不入的冷意,却是令允礼骤然明白过来,胤禛并非真的不疑,只是不愿去疑,而现在则是在警告自己,不论有着怎样的心思,都在这一刻彻底收敛起来。
  胤禛待凌若真的是极好极好,否则不会费这样多的心思,这般想着,他轻笑道:“娘娘如今身在后宫,又蒙皇上圣眷,又怎会有危险,臣弟就算真想再救一次好讨皇上的赏,也没地方去救。”
  听着他这话,胤禛知道允礼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笑骂道:“什么时候你也学会了 油嘴滑舌的本事,行了,说回正经事,朕叫你来,是想与你再说说摊丁入亩的事。”
  一说到这个,允礼亦恢复了正色,道:“皇上已经决定了吗?恕臣弟直言,对于这件事,朝野上下反对甚是利害,就算皇上此时强推下去,只怕效果也不会好。都说治国如烹小鲜,不能cao之过急,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胤禛抬一抬手道:“朕明白你在担心什么,不过朕并没有打算一下子就推广到全国去,而是先寻一处地方示范,只要此处确实做出成效来,那些个官员便不能再以此法有害大清根基为由,加以推脱。”
  听得胤禛原是这个打算,允礼心中一定道:“皇上说的不失为一个良策,不知皇上心中可有了人选?”
  胤禛颔首道:“朕属意浙江总督李卫办理此差,在浙江先行试摊西入亩之新政,并且取消那些乡绅的特权,当他们按田地所有依法缴税。”
  允礼略一思忖道:“浙江富户最多,土地富饶,李卫又是一个能干实事的人,拿来做试点的地方确实不错,不过只浙江一地,会否少了些?”
  胤禛微一皱眉道:“你是说不仅仅试点浙江一地?”
  “是,臣弟以为仅仅一个浙江就算真的做出成效来,也未必能说服朝中百官,毕竟只是一隅一地,他们大可以推说地方不同,情况不同,不宜实行摊丁入亩这条新政,到时候阳奉阴违,皇上也奈何他们不得。”
  胤禛起身在殿中来回走了几圈,道:“那依你之见,除了浙江之外,还有哪一处合适推行新政的?”
  他选浙江,是因为浙江各项条件都符合,尤其是李卫,不论忠心还是才干都是首屈一指的,若换一个人,胤禛未必会有这个信心。
  胤禛的担心允礼亦知道,在沉吟片刻后,他道:“皇上觉得河南如何?河南情况与浙江大致相同,也有不少田地富户,而田文境此人一向实心任事,不畏艰险,对皇上更是忠心不二,在臣弟看来,他与李大人不相伯仲。”
  胤禛思索着没有说话,允礼说的固然都是实情,但有一点却是没有说出来,就是田文境此人在为人处事上甚是不足,不像李卫那般圆滑,这些年来没少受弹劾,若非自己体谅他忠心可嘉,又一心办差,将所有弹劾的折子都压了下来,田文镜哪里能能坐得了河南总督的位置。
  思索良久,胤禛沉声道:“老十七,你真觉得田文镜能当此重任?”
  “臣弟知道皇上是担心田文境不懂变通,在推行新政时会得罪人,但这本就是一项得罪人的差事,哪怕是李卫也不可能毫发无损的办妥这桩差事。而田文境性格刚强、不畏人言,认真而不苟且,臣弟实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随着允礼的话,胤禛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就这么定了,由浙江与河南率先推行新政,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不算太晚

  允礼起身深施一礼道:“皇上英明,相信很快诸位大臣就会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
  “希望吧。”胤禛抚一抚发辫,嘴角带着几分苦涩,然下一刻便恢复了惯有的冷漠之色,“不过只要浙江与河南成功,就算他们再反对,甚至于千古后留下骂名,朕也会推广新政,不让百姓再受那些地主富户的压迫,这些人才是真正动摇我大清根基的蛀虫!”
  允礼连忙道:“皇上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后世史书称道尚不及,又怎会书写骂名。相反,凡受皇上恩惠的百姓皆会感念皇上的仁心仁德!”
  胤禛摆摆手道:“不必安慰朕,从朕踏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便做好了被后世骂朕严苛冷酷的准备。总之,只要朕问心愧便好!”
  允礼肃然拍袖下跪,沉声道:“不管世人如何看待皇上,臣弟与十三哥都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
  “起来!”胤禛单手扶起允礼,温言道:“老十三身子不好,往后你要多帮着朕,知道吗?”
  允礼答应道:“臣弟知道,臣弟终此一生都会效忠皇上,效忠大清,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朕相信你!”这般说了一句后,胤禛道:“这个时候宫门已经关了,朕让小五给你收拾个地方,今夜暂时就歇在宫中吧。”
  “多谢皇上!”在准备离去时,允礼想起一事道:“皇上真准备废后吗?”
  胤禛刚才还颇为温和的脸色一听得这话立时沉了下来,“怎么了,你想替她求情?”
  允礼连忙道:“臣弟不敢,臣弟只是觉得废后一事关系重大,影响绝非只是后宫一地,皇上当慎重考虑才是。”
  “朕考虑得很清楚。”说罢,他不再给允礼继续说下去的机会,道:“行了,你且下去吧,有什么话留到明日早朝是再说。”
  “是。”允礼知道胤禛已是不耐烦,知趣的没有多说,随小五退出了养心殿。在其离开后,胤禛有些疲惫地坐回到椅中,这一夜所发生的事比平常几日还要多,实在有些疲惫。
  看到他这个样子,四喜小声道:“皇上辛苦一夜也累了,不如早些歇着吧,奴才去给您打水净脸。”
  “不必了,朕想去承乾宫。”胤禛的话令四喜愣了一下,犹豫着道:“这会儿只怕熹贵妃已经歇下了。”
  胤禛没有说话,只是站起身来,看到他这个动作,四喜知道他心意已决,听不进劝,取来一盏气死风灯在前头引路。
  彼时,夜色已深,夏虫在漆黑的草丛中嘶声叫着,负责守夜的杨海在长廊下打着瞌睡,隐约间听得宫门响了一下,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待得看清正朝自己走来的人影时,睡意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杨海慌不迭地跪了下去,“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胤禛没有停步,径直从他身边走了过去,一路来到内殿,隔着门隐约看到里面烛光还亮着,胤禛示意四喜在外候着,自己则推门走了进去。
  凌若并没有歇下,倚坐在床上绣着一双小袜子,看到胤禛进来,待要起身,胤禛已经按住她的肩膀道:“坐着吧,朕睡不着,所以过来看看你。”
  凌若放下手里的针线切声道:“皇上睡不着,可是因为朝中之事?臣妾刚才听底下的人说,皇上传了果亲王还有勤太妃进宫,不知是有何要事?”
  胤禛点点头,却是没有就这件事说下去,反而道:“你与允礼回京的时候,允礼是否冒着性命之危,替你采过紫苏草?”
  凌若一怔,愕然道:“皇上怎会知道这件事?”
  “今儿个有人与朕说了,中途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朕?”胤禛的声音里听不出是心疼还是责怪。
  凌若低着头,好一会儿才抬眼道:“皇上想听实话吗?”
  “不是实话,朕又何必费那个神去听。”听着胤禛的话,凌若咬一咬唇道:“不敢欺瞒皇上,之所以隐瞒不提,是因为臣妾怕皇上有所误会,以为臣妾与十七爷有……”
  不等她把话说完,胤禛已是接过道:“怕朕以为你们有私情是吗?”
  他的话似乎令凌若很是吃惊,睁大了眼睛盯着胤禛,似乎想问了为何会猜到自己心里想的事情。看到凌若这个表情,胤禛心情突然好了起来,抚着她光滑如缎的发丝道:“其实你大可以与朕直说,朕与你一同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又怎会不信你。从你再次回到朕身边开始,你就是这世上最值得朕相信之人。”
  他这番话令凌若极为动容,带着一丝细微的哽咽道:“臣妾知道了,往后不论有什么事,臣妾都会告诉皇上。”
  “那就好。”胤禛满意地点点头,旋即看到凌若欲言又止的模样,轻笑道:“是不是想问是谁告诉朕的?”
  “嗯,臣妾确实很好奇,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除了臣妾与果亲王,便只有他那些亲卫还有……”凌若话音一滞,似是想到了什么,迟疑着道:“是不是萍儿告诉皇上的?”
  “是萍儿所说,却不是告诉朕,有人利用萍儿大做文章,想要置你于死地。”在听到最后几个字时,原本倚在胤禛怀中的凌若倏然坐直了身子,脱口道:“是谁?谁要害臣妾?”
  胤禛轻拍着她的背,将事情细细讲述了一遍,随后道:“不妨与你直说,皇后刚与朕说完你与允礼的事时,朕确实有所生气,也有所怀疑,朕很想来找你问个清楚,但在走到承乾宫外的时候,朕却突然想明白了,若你与允礼真的有私情,在朕不知道你尚在人间的情况下,你大可以不回宫,永远不让朕知道你还活着的消息,可是你回来了,而允礼也将你安然无恙地送回来了,只凭这一点,朕便想不出疑心的理由来。再说,嘉柔是朕的骨肉,你若心里没朕,又何必千方百计的想要保她,直接让她胎死腹中不是更直截了当吗?!何况,朕答应过你,一世不疑;以前因为朕的疑心而没有做到这句承诺,但从你重新回到朕身边的那一刻起,朕就告诉自己,一定一定不可再因朕的疑心而让你伤心难过。如今看来,朕勉强算是做到了呢,希望不算太晚。”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朝议

  凌若连忙摇头道:“不晚,一点都不晚。,反而是臣妾,皇上待臣妾这样好,臣妾真不知该如何谢……”
  “嘘!”胤禛按着凌若的唇道:“朕不想听你说谢字,因为那会让朕觉得你还在怪朕。”
  凌若哂然一笑拉下胤禛的手道:“既然皇上不愿听,臣妾不说就是了。这样折腾了一夜,想必皇上也累了,不如就在臣妾这里歇着。”
  在得了胤禛的应允后,凌若唤水秀进来,打水替胤禛净脸,随后更衣换上一身薄薄的寝衣。
  待得胤禛躺下后,凌若枕着他的手臂轻声道:“皇上真的打定主意要废皇后吗?臣妾担心只凭萍儿一人之言,未必能令百官信服。”
  “朕知道,只是这一次皇后犯一个最不该的错,令朕寻不到原谅她的理由,明日之后,她不会再是朕的皇后!”胤禛眸中闪动着冷冽的光茫,不过在看向凌若时,已是化为少有的温柔,“到时候朕便立你为后,永永远远地陪在朕身边。”
  “就算不是皇后,臣妾也从未生出过离开皇上的念头。”凌若话语中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内疚,胤禛待她如此信任,她却隐瞒着诸多事情,包括谋划萍儿倒戈对付那拉氏之事。
  她怕说出来后会让胤禛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使手段的人,但不说,又觉得愧对胤禛,一时间纠结无比。
  思忖良久,终还是决定将实情说出来,银牙微咬,道:“皇上,臣妾有些事想告诉皇上。”
  等了许久头顶都没有说话声,唯有悠长的呼吸,有些奇怪地抬起头,只见胤禛已然闭上双目沉沉睡去,这个意外令凌若哑然失笑,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说,胤禛偏偏就睡着了,看来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罢了,就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这一夜许多人都夜不能眠,天才刚蒙蒙亮时,那拉氏被禁足的消息就如cha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不过昨夜的事知道的人毕竟不多,传到众人耳中的只有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包括胤禛准备废后之后。
  不过诸人都报有怀疑之色,毕竟那拉氏是一国之母,突然说废后,若是理据充份还好,否则朝中那些老古董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刘氏一边对镜比着珠钗一边问着金姑,“当真打听不到昨夜里坤宁宫发生了什么事?”
  “奴婢已经尽量去打听了,但皇上下令将皇后以及她身边的人全部禁足,不许踏出坤宁宫半步,根本找不到人问,只知昨夜皇上传了勤太妃与果亲王连夜入宫,一道入宫的好像还有一个婢女。”
  “婢女?”刘氏柳眉微皱,轻声道:“奇怪,皇上传小小一个婢女做什么,还如何急切,连一夜也不肯耽搁。”
  “依奴婢看,此事只怕牵扯到果亲王,听闻昨夜勤太妃回去后,果亲王还被留在宫中,今儿个一早直接随皇上去上早朝呢!”
  “果亲王如今甚得皇上恩宠,都快赶上怡亲王了,他能有什么事?”这般说着,刘氏忽地想起一事来,迟疑地道:“该不会是与之前护送熹贵妃回京的事有关吧?”
  “奴婢也有此想法。”金姑话音刚落,便听得刘氏再次问道:“那个婢女怎么样了,昨夜随勤太妃回王府了吗?”
  “这个奴婢不清楚,想必是一起回去了。”金姑不确定地回了一句,旋即又试探道:“主子,您说皇上真的会废皇后娘娘的后位吗?先帝在世时,立过多位皇后,但从未废过一位,皇上真的要冒这大不讳吗?”
  “先帝是先帝,皇上是皇上,两人虽是父子,xing情却相差及远,不能以先帝的xing子来衡量皇上。”刘氏皱眉思索半晌后,摇头道:“这一回,本宫着实猜不准,不过若是由着本宫来说,不废更好一些。因为后位不能虚悬太久,很快便得再立新后,你说这后宫之中,谁会比熹贵妃更合适。”
  “这倒也是,皇后一倒,后宫之中便是熹贵妃一枝独大了,说不定她会趁着这个机会,让皇上册立弘时为太子,以绝后患。”
  “所以说啊,对本宫来说,皇后不倒比倒了更好。”她将一只珠花顺势cha在鬓边,盼顾一眼道:“不过这种事由不得咱们来说,还是等早朝之后的消息吧。”不论是刘氏还是金姑都很清楚,废后这么大的事,胤禛必得与百官商议。
  他们并不晓得口中的那个婢女此刻刚刚离开紫禁城,望着天边蒙蒙的亮光,她隔着衣裳摸了摸藏在里面的书信,朝着与果郡王府相反的方向走去,然当她来到国公府门口时,却吃了个闭门羹,没有刺贴,没有身份,守卫根本不放她进去,萍儿急得团团转,想犹豫着要不要说自己是皇后派来的人,忽地想起这个时候英格应该是去上早朝了,若自己等在门口,等他下朝是便能碰到了。
  这般想着,萍儿压下心中的急切,寻了一处隐蔽不易被人瞧见的地方,环抱双膝蹲在角落里。
  养心殿内,随着三声鞭响,百官依序上朝,默默等在殿内等着胤禛的到来,虽人数众多,却鸦雀无声,没有任何声音发出。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一身朝服龙袍的胤禛从后面走了,待他在御座上坐定后,百官齐齐拍袖下跪,恭声道:“臣等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胤禛抬手,待得百官起身后,四喜上前一步,一甩拂尘按着平常的惯例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在四喜略显尖锐的声音落下后,原本垂身站在发侧的官员纷纷上奏递折,议叙这几日朝中所发生的事,待得百官叙说的差不多后,胤禛将拿在手里翻看的一本折子递给四喜,却没有急着退朝,而是道:“今日,朕亦有一事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
  百官之中,唯有允礼知道胤禛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事,果然,在沉寂了一会儿后,胤禛道:“昨夜朕惊闻一事,如今想来仍觉满心诧异,不愿相信,然事实终归是事实,由不得朕不信。”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反对

  胤禛这云里雾里的一番话,听得百官莫明其妙,面面相觑,不知其究竟要说什么,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同样的,脸色也全部都变了,尤其是英格,简直青白交加,没有一丝人色。
  萍儿之事,他曾听那拉氏说起后,按理来说,事情应该尽在控制之中才是,为何会一下子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让那个萍儿反咬一口,且不闹得要废后这么严重,若那拉氏真的失了皇后的宝座,对于家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不行,他绝对不能做视这件事发生,一定要阻止胤禛废后才行。
  在英格打定主意的同时,胤禛也说完了该说的话,转而道:“想必诸位臣工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那拉氏身为皇后却嫉妒嫔妃得宠,以利益引诱萍儿刻意抹黑熹贵妃与果亲王,如此德行,莫说是为后,就连为人的资格也没有,朕已决心废后,不知诸位臣工有何意见。”
  不等英格说话,一位老大人已是跪下道:“皇上,皇后娘娘乃是先帝赐婚予您,克守妇德,老臣在朝中这些年,不论是皇上登基之前还是登基之后,都从未听闻皇后娘娘有任何不应之举。如今岂可仅仅因为一个奴婢的胡言乱语,就随意废后,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胤禛刚一皱眉,另一位大臣亦跪了下来,言词恳切地道:“皇上,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端庄温慈,断然不会做出陷害嫔妃的事来,再说除了萍儿一人之词外,再无其他证据可以证明是皇后娘娘所为,所以臣以为此事疑点重重,在未查明真相之前,万万不可废后!”
  余下一些大臣亦纷纷谏言,皆是与他们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