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宫熹妃传-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旁边的人也炸死了好几个。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持续攻城,只是与岳忠祺互相僵持着。
这一次,暗隼的出现迫使他做出今夜这个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城池,唯有如此,在对上那三十万人的时候,自己才有胜算。战争本来就是一场赌博,他就博下所有赌这一局的胜负!
岳忠祺的臂力虽然比其他将士都好,但仍是没能像上次那样射中膛口,只是在旁边碰了一下便无力落在地上。
在岳忠祺脸色惨白的时候,巴顿亦在葛尔丹耳边道:“汗王,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炮弹就不够用了。”
葛尔丹扫了一眼堆在地上的那几个炮弹,冷声道:“不够用也给本王继续打,今夜一定要攻进城!”
巴顿再次劝道:“可是这样咱们损失太大了,到了后面这些大炮就不能用了,红毛鬼子也不见得肯再给咱们补充。”
葛尔丹面无表情地道:“已经损失这么多了,剩下几个又有什么用,倒不如趁这个机会一举攻下城池,这样咱们才有打进京城的希望。”
“可是……”巴顿待要再劝,葛尔丹已经道:“本王心意已决,你不必再说。”
在攻城战中,大炮的威胁比什么都可怕,岳忠祺之所以能守这么久,他自己的能力固然有用,但葛尔丹不敢随意动用大炮也是关键之一,他实在想不通葛尔丹今夜发什么疯,一发接着一发,好像非要把炮弹打光一般。
城墙在炮弹下,坑洞越来越多,令站在城门的人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岳忠祺虽然急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城头的将士尽量阻止他们攻城。
终于,在最后一发炮弹也射在满是坑洞的城墙上后,城墙终于支持不住,轰然倒下,于硝烟背后露出一个大洞来。
终于……还是被攻破了吗?
与岳忠祺犹如死灰一般的面色不同,葛尔丹精神震愤地一扬马刀,大声道:“准葛尔的勇士们,随本王冲进去,夺取整个中原!”
回应他的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杀啊!”
看着纷纷从破洞中冲进来的准葛尔骑兵,岳忠祺亦抽出腰间的配刀,神色悲壮地道:“我们是大清的将士,背后是我们的国与家,就算是死,也一定要守住这里,不让这些夷人踏进一步!走,随我去杀敌!”
“誓死守卫!誓死守卫!”将士亦纷纷举刀跟随他走下城墙,与准葛尔的士兵交战,但这一切终归是徒劳的,一旦城墙被攻破,面对数倍于自己甚至有火枪的敌人,他们再没有优势可言,这一仗的结果是注定的。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被袭
他们没能等到援军,也没能再看到第二天的日出,当朝阳升起时,城中已没有几个大清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地死尸。
看着满地的尸体,葛尔丹面无表情,自从允礼夺走凌若并且伤了他之后,他的心肠就再没有了一丝慈悲,让这些人活着只会麻烦,倒不如全部杀光来的干净,而且他不想让任何人去京城通风报信,要打大清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巴顿押着一个年轻的大清士兵过来,“汗王,这人想要逃出去报信,被属下抓到了,该如何处置?”
葛尔丹睨了他一眼,凉声道:“还要本王教你吗?”
巴顿连忙低头答应,紧接着一刀狠狠捅在那人的心口上,当即就令他断了气,葛尔丹连看都不看一眼,阴声道:“抓到岳忠祺了吗?”
巴顿还没说,另一个人拖着被五花大绑的岳忠祺过来,拱手道:“汗王,属下抓住岳忠祺,这人可真能打,杀了咱们好多兄弟。”
葛尔丹没有理会他,径直走到满身是血的岳忠祺面前道:“本王敬你是一条好汉又有统兵能力,若你肯投降,归顺本王,本王不止可以放你一条生路,还能给你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我呸!”岳忠祺吐出一口血沫子,厉声道:“你这个蛮夷之人,要杀便杀,要我投降于你,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葛尔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吐出四个字来,“冥顽不灵!”
岳忠祺死了,没有死在西北战乱里,却死在葛尔丹手中,若他知道昨夜葛尔丹之所以会疯狂攻城,杀了那么多人,是因为弘时通风报信,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
总之,这座小城的一切都过来了,消息被死死封锁在城中,没有人活着出去,自然也就没人去报信,胤禛也好,已经上路的三十万大军也好,均都蒙在鼓里,等他们知道时,已经来不及了。
蒋英那张地图没有错,圈出来的那个地方正是三十万大军要经过的地方,葛尔丹事先埋伏在此,虽然不及他们人多,但攻势凌厉,行事狠辣,而这三十万大军又没有一个像样的统帅,毕竟按着兵部的安排,他们是要划归到岳忠祺部下去的,谁能想到,人还没有到边关,就已经遇到了准葛尔的骑兵,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死伤许多人,虽然最后仗着人数优势,将他们逼退了去,但他们带来的粮草却被烧掉一大半,损失惨重。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满朝震惊,任谁都没有想到葛尔丹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到大清地界设下埋伏,而且他又是怎么知道大军会经过那里,这条路线只有胤禛与兵部几人知道,若不是巧合,便只有一个可能,有人泄密。
在最初的震惊后,百官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岳忠祺所在的城池里,准葛尔大军越过了城池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回,不是岳忠祺叛变投降,就是他们已经战死。
这样的猜测没过多久就有了正确答案,被伏击后,大军重新收整,一路来到城中,但没等他们入城就遭到了袭击,无奈只能在外在扎营安顿,在一番侦查后,已可以确定,城中已经没有大清军队,换句话说,极可能全部被灭了。随后更是得到了证实,因为他们在城墙上看到岳忠祺的尸体,他被悬挂在那里受日晒雨淋,不能入土为安。
而他们自己的处境也极为艰难,死伤数万,只剩下二十几万不说,没一个像样的统领,且粮草被烧掉大半,若没有补给,他们撑不了多久,更不要说还有准葛尔虎视眈眈地盯着。
看着手中的奏折,胤禛脸色阴沉的能滴下水来,兵部几位尚书侍郎已经战战兢兢地跪在殿上,不敢抬头,胤禛狠狠地将折子掼在他们面前,“你们自己看看,三十万大军,还没有正式打上一仗,就已经死伤了数万人,还连粮草也被烧了。朕倒想知道,究竟葛尔丹为何这么神通广大,连行军路线都知道,还不声不响的屠杀了整个守城。”
“臣等该死。”兵部尚书惶恐地道:“但臣等可以保证,除了臣与二位侍郎还有宝亲王与五贝勒之外,再没有人看到过行军路线图,断然不可能泄露出去。”
胤禛冷眼盯着他道:“照你这么说,就是凑巧了?世间那有这么多巧合?而且以前就与葛尔丹交过手,这个人小心谨慎,没有一定的把握是绝对不会动手的,岳忠祺的才干朕是知道的,哪怕葛尔丹手上的大炮,他也不至于没有抵抗之力,除非火炮攻势太猛。”
一直没有出声的弘历站出来道:“皇阿玛,葛尔丹的大炮与火枪是沙俄给的,不说两国相距颇远,运输不便,就说沙俄与准葛尔本就是为了利益而形成的暂时结盟,沙俄不可能给他们大批火器,万一到头来,准葛尔拿着这些来对付他们,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所以儿臣猜测火器数量应该不多,葛尔丹一直没攻下城应该也是这个原因,而这次攻城应该动用的许多火炮与弹药,若没有一定把握,他没理由突然这么做。”
胤禛仔细听过后道:“你也觉得葛尔丹是知道大军行军路线后才会这么做的?”
弘历点头道:“是,儿臣确实有这个怀疑。”
“那你觉得会是谁泄密?”胤禛一边说话一边在兵部尚书等人身上扫过,令后者们浑身发凉,他们实在觉得莫名其妙,明明一切都很谨慎,连兵部诸多官员都不知道,葛尔丹如何晓得。
弘历迟疑了一下道:“这个儿臣暂时未曾可知,也不敢枉自揣测。”
“这件事就交由你去查,若有泄密之人,一定要给朕揪出来。”这句话胤禛说得咬牙切齿,若真找出来,就算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待弘历领命下去后,胤禛环视众人一眼道:“好了,现在说说当务之急吧,岳忠祺已死,该派何人去统领大军,粮草之事又该如何解决。”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请缨
在众人面面相觑中,户部尚书第一个出声,“启禀皇上,臣等尚能筹到二十万石粮食,但在运输途中,必然会有损耗,待得送到边关时,怕是只能剩下十五万石左右。”
“十五万石……”胤禛重复了一声摇头道:“这些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太多,能不能再调到更多的?”
户部尚书苦笑道:“臣已经将所有能用的全部都算在里面了,若是全国各地的粮食能早些征集上来,那应该就够用了。”
平常秋收的粮食等运到京城时,差不多要冬时了,而现在才九月,按着正常时间算,还有一两个月,在这种征战的时候,莫说一两个月,就是半个月都有可能影响战局,哪里有时间等。
“皇阿玛,行军打仗,儿臣经验不足帮不上忙,但儿臣在户部也有段时间了,不如就由儿臣负责催缴粮草,让各地尽快将粮草送到京城,以解燃眉之急。”说话的是弘昼,他清楚这两场战局,大清一场都输不起,必须得赢。
“也只能这样了,明日即刻去往各处催缴粮草,不得有误。”面对胤禛的吩咐,弘昼低头领命。
接下来,养心殿陷入一阵异样的静寂中,没有人说话,因为百官皆知,议论完粮草的事情后,接下来,便是大军的统帅人选,年羹尧死了,岳忠祺也死了,佛标则去了雅克萨,而余下能征善战的,便只有允祥,偏偏允祥疾病缠身,连上朝都成问题,如何统兵打仗。
至于其他人,能力或多或少有些不够,而且这场仗关系重大,只许胜不许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胤禛重重地咳嗽一声道:“怎么了,一个个都不说话了,难道我们大清,就寻不到一个合适的领兵之人吗?”
在胤禛的压力下,几位大臣先后开口举荐了武将,也算颇有些能力,但都不及曾经的年羹尧以及允祥。
在胤禛脸色越发不善的时候,一道修长的身影站了出来,沉声道:“皇上,臣愿意负责这次与准葛尔的征战,请皇上应允。”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允礼,面对他的自荐,胤禛颇有些惊讶,因为允礼虽然能力出众,但他不曾带过兵,将这么多人交给他,合适吗?
见胤禛不说话,允礼猜到他心中在想什么,跪下一字一句道:“皇上,臣弟一定会竭尽所能,为皇上打一个大大的胜仗回来,请皇上相信臣弟!”
胤禛迟疑片刻道:“老十七,打仗非同儿戏,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真有这个信心吗?”
允礼低着头道:“皇上当知道臣不是一个浮夸之人,臣既敢站出来就有着一定的把握,请皇上相信臣。”
胤禛没说什么,只是细细思索着带兵的人选,各方斟酌下来,允礼无疑是最适合的,而且他清楚这个十七弟的性子,冷静沉着,最重要的是,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犹豫良久,他用力一拍雕刻精美的龙椅扶手,起身道:“好,老十七,朕就将那二十余万人的性命乃至大清的命运托付给你,记得你刚才的话,朕等着去京郊迎你!”
允礼郑重地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不让准葛尔侵占我大清一分土地。因为这是先祖浴血打下来的江山,他们没资格踏上。”
胤禛走到允礼面前,示意他起身后道:“好!没有什么比这份心更重要。大军之前曾受过一次袭击,虽然损失不大,但终归不利军心,再加上准葛尔那边配有火炮与火枪,打起来更加艰难,所以你这一次去,朕会将火器营调派给你。”
允礼一惊,连忙道:“万万不可,火器营自设立以来,就一直是守卫京畿安全的,从来没有全营离开京城的事。”
“这一点你不必担心,除了火器营之外,还有步兵衙门、丰台大营和健锐营守卫京畿,是绝对不会有危险的。相反,你若是输了这场仗,京城就算有火器营也守不住。边关……才是至关紧要的,明白吗?”
面对胤禛这番话,允礼不再推辞“臣明白,臣一定不付皇上所托。”
胤禛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用力拍拍允礼的肩膀,这已是最好的言语与信任,除了允祥之外,他最为信任的兄弟也只有这个老十七了。
在散朝之后,允礼并没有离开,胤禛看了他一眼道:“怎么了,还有事情要与朕说吗?”
“是。”允礼嗫嚅着似乎不知该如何开口,胤禛皱眉道:“有什么话就说,莫要吞吞吐吐的,让人瞧见像什么样子。”
听得他这话,允礼深吸一口气跪下道:“若臣这次能够得胜归来,能否求皇上一件事。”
胤禛没有说什么,只以目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允礼低声道:“臣不要皇上任何赏赐,只想为额娘再求一个太妃的名份,让她百年之后,可以入葬皇陵,伴随在皇阿玛身边。”
“陈氏?”胤禛眸光一冷道:“朕已经允你所求,让她可以留在你府中颐养天年,她还不满足吗?”
面对胤禛不悦的语气,允礼连忙道:“启禀皇上,与额娘无关,是臣不忍心见整日郁郁寡欢,愁眉不展。额娘自十几岁时就入宫伴驾,直至皇阿玛殡天,她心中一直记挂着皇阿玛,从未忘记过,每每想到百年之后不能伴在皇阿玛身边就暗自垂泪,儿臣身为人子,实在不忍额娘如此痛苦,所以斗胆向皇上恳求,还请皇上开恩。”
“陈氏之罪,你是知道的,她指使萍儿陷害皇后,乃是大罪,之前朕已经因为你之故开一面。”
允礼痛声道:“臣知道,臣也知不该令皇上为难,但她毕竟是臣的额娘,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若眼看着额娘痛苦,臣却什么都不做,臣就是天底下最不孝的子孙。”
面对他的一再哀求,胤禛叹气道:“若朕不答应,你是不是准备就这样一直跪下去,逼迫朕答应?”
允礼低头道:“臣不敢,臣会在得胜归来后,再向皇上恳求。”
☆、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恳求
胤禛长叹一声道:“罢了,她毕竟是你的额娘,就像你说的,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她有千错万错,也不能抵她生你养你的功劳。”顿一顿,他再次开口道:“朕答应你就是了,若你得胜归来,就特许用你之功弥补陈氏之过,让她重归太妃之位!”
允礼大喜过望,连忙磕头道:“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胤禛拉起他道:“好了,回去准备吧,朕会传令火器营立刻收拾动身,两日就应该就可以起程,为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一定要尽快赶到!”
“臣明白。”允礼答应一声后,低头退了出去,而在踏出宫门的时候,意外看到弘历与弘昼等在那里,看到他出来,连忙迎上来,弘历先开口道:“十七叔,你真要去边关吗?”
允礼笑笑道:“你皇阿玛都已经答应了,哪里还有假。”
“可是边关危险,我担心十七叔……”弘历话还没说完,便被允礼打断道:“担心什么,你皇阿玛可是连火器营都派给了十七叔,葛尔丹那些火枪火炮就算再利害,也不可能利害的过咱们的火器营。”
弘昼在一旁捏着拳头道:“十七叔说的对,一定可以打赢准葛尔,到时候十七叔一定要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看他们下次还敢不敢进犯我大清!”说罢,他又道:“十七叔,我一定尽快将粮草给您运过去,您放心。”
“有你办事,十七叔自然放心。”说到这里,他忽地压低声音道:“我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那个泄密之人,四阿哥,若真有这么个人,你一定要将他揪出来,否则再由着通风报信,就算咱们有再多的火器粮草也难赢。”
弘昼亦愁眉道:“上次就被他们烧掉了大部分粮草,若是这次再被烧了,那将士真要饿肚子了。”
“十七叔,这件事我始终觉得很奇怪,为何这个人要去帮准葛尔?”弘历话音刚落,弘昼便冷哼道:“有什么好奇怪的,一定是准葛尔那边许了他偌大的好处,令他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了。”
允礼道:“这自然是一个可能,另一个可能是准葛尔很早之前派来混迹在我们中间的奸细,你回去好好查查兵部的人,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端倪。”
“十七叔,依你之见,会不会是兵部尚书还有左右侍郎,行军路线,除了我们二人也只有他们最清楚。”
面对弘历的询问,允礼摇头道:“这三人都在朝中多年,且几代在朝中为官,应该不会。”
弘历见再问下去也没有结果,便道:“那我与弘昼立刻去兵部查其他官员,十七叔您保重,后日我定去送您。”
允礼微微一笑道:“行了,快去吧。”
弘历没有再多说,向允礼行了一礼后,与弘昼一起离去,而允礼亦回了果亲王府,入府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见了陈氏,恰好拂樱与孟氏都在,不知出了什么事,她正一脸惶恐地跪在地上,至于孟氏则站在陈氏身边,眼中隐隐有几分得意。
允礼微微皱了一下眉,出声道:“额娘,出什么事了,为何拂樱她……”
陈氏冷哼一声,指着搁在桌上的一件暗紫云锦绣鹤纹的衣裳道:“你自己问问你这位嫡福晋做了什么,说什么亲手做了一件衣裳给我,结果呢,衣裳里竟有一枚长针,亏得孟氏眼尖,及时发现,否则真要是刺进身体里,只怕连性命也没有了。”说罢盯着拂樱道:“自你入这果亲王府以来,我自问不曾薄待过你,你为何如此狠毒,竟然想要我的性命!”
拂樱连连摇头,惶恐地道:“额娘息怒,媳妇绝对没有存过任何伤害额娘的心思,这件衣裳儿媳送来之前仔细检查过,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也不晓得这针是怎么来的。”
孟氏闻言捻起衣上的长针道:“这么长的一根针姐姐竟然没发现,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陈氏不理会她,看了允礼一眼道:“这是你的嫡福晋,你说说,该怎么处置。”
允礼望着一脸惊惶紧张的拂樱,对陈氏道:“额娘,拂樱对您一惯孝顺,礼数周全,而且性子温驯贤良,儿子相信她不会存什么不该的心思。”
陈氏脸色一沉,冷声道:“照你这么说,倒是额娘存心冤枉她了?”
“儿子不是这个意思,想来整件事只是一场误会,再说额娘也没受什么伤,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见他如此明显护着拂樱,陈氏越发不悦,冷声道:“照你这么说,非要等我受伤甚至是死了,才算出事是吗?”
“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不等他把话说完,陈氏已经挥手道:“行了,左右我也管不了你这位王爷,你爱怎样就怎样。”
允礼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拂樱与孟氏出去,等得屋中只剩下他与陈氏后,陈氏凉声道:“怎么了,留在这里是打算再帮你那位嫡福晋说好话吗?”
“额娘误会了,儿子是有一件事要与额娘说。”允礼沉默了一会儿道:“后日,儿子就要去边关了,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在额娘身边尽孝。”
陈氏蹙眉道:“边关?去那里做什么?”
“岳忠祺已经死了,三十万大军群龙无首,皇上已经任命儿子为新的将军,后日便要起程。”
陈氏露出几许紧张之意,“边关之地,最是危险不过,就算是将军,稍一不甚也有可能丢了性命,皇上为何要让你去,你以前又没有带过兵,万一出事又该怎么办?”她絮絮的说着,到后面甚至起身道:“不行,我要去见皇上,问他为什么要让你带兵,难道他想要你的性命不成。”
允礼赶紧拉住她道:“额娘误会了,不是皇上之意,是儿子主动向皇上请缨的。”
“你?”陈氏震惊不已,难以置信地盯着允礼道:“你为何要这么做,你是额娘唯一的儿子,你是想要让额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送行
“不会的,额娘,儿子不会有事的。”允礼用力握住她的手道:“儿子不止会活着回来,还会打赢这场仗,您相信儿子。”
“打仗不是儿戏,你……唉,比你有经验的将领不少,你何必非要去凑这个热闹。”陈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放心,当下道:“不行,还是不能让你去,额娘不管你是怎么与皇上说的,总之后天你绝对不可以去,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让额娘怎么办。”
允礼紧一紧陈氏有些发凉的手道:“额娘,儿臣是一定要去边关的。”不等陈氏开口,他又道:“不止是为了大清为了皇上,也是为了额娘。”
“为我?”面对陈氏的不解,允礼道:“儿子知道,额娘自从被夺了太妃身份后就一直难受得紧,更担心百年之后不能葬入皇陵。儿子曾答应过额娘,有生之年,一定要为额娘恢复身份,再次成为皇家人。刚才在朝上,儿子恳求皇上,若是可以打赢这场仗,就请他为额娘恢复身份!”
听得这话,陈氏激动的浑身发抖,紧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