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暮色迷蒙,愉妃就坐在观鹿台上,定定看着这些鹿,面上神色也如暮色一样苍茫。
  此台名“观鹿”,是因为天下鼎定,天子不需要在逐鹿天下,只需观赏自己的成功就够了;可是这天下,便如这鹿,对于其他人来说,却还是都要追逐,都要射落的。
  这天下其实更有名的是“射鹿台”,一个是大泽乡射鹿台,一个是许田射鹿台。
  大泽乡射鹿台,秦末陈胜以射鹿占王位,言“他日我若能得王位,这箭就能将鹿射死!”说罢,弓开弦响,一箭中鹿。
  许田射鹿台,则是三国曹操昭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野心。
  “射鹿”儿子,古往今来都是寓意“夺天下”、“抢大位”。
  。
  她位下女子三丹来轻声通禀,“回主子,鄂常在来了。”
  愉妃点点头,也没回头,兀自望着那鹿圃,轻声吟咏道:“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
  鄂常在便轻轻一笑,“愉妃娘娘吟咏的是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南苑秋风》诗。”
  愉妃点头,侧眸而笑。
  “我就是南苑海子人,这些鹿都是从南苑海子送来的。故此那些年在宫里,我与人不亲,倒是与这些鹿最亲。皇上便也由得我,索性将这御花园里的鹿,都交给我来侍弄。”
  鄂常在笑笑,“愉妃娘娘是有福气之人,尚且如此。那如我这样儿的,家族虽然余威还在,可是伯祖父去年被从贤良祠中撤出,他老人家身后的声誉已是毁干净了;况且我阿玛,还是被皇上下旨赐自尽的——我这样的人在宫里,更只能如蝼蚁偷生。”
  鄂常在的父亲是鄂乐舜,也就是鄂敏;而鄂敏是鄂尔泰的侄儿,故此鄂尔泰便是鄂常在的伯祖父。
  愉妃听了不由得苦笑,“鄂常在若如此说,那永琪的媳妇儿呢?她与你是堂姊妹,她也同样是鄂尔泰大人的孙女。若你都要蝼蚁偷生,那永琪被指了这样一门婚事,我又要如何敢想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了去?”
  鄂常在眸中泪光一转,“她与我都是伯祖父鄂尔泰的孙女,可是她好歹与我不是同一个阿玛。我阿玛是朝廷罪人,被赐自尽;她阿玛鄂弼此时却还是四川总督、西安将军。”
  “她便是没有了祖父的荫蔽,单凭着她阿玛,却也还是够资格指婚给皇子的。愉妃娘娘倒不必与我一样自怜自哀。”
  愉妃轻叹一声,伸手拉住了鄂常在,“却不管怎么说,此时你我都已是一家人。你与我在宫中,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咱们的荣与辱,都劝都系在永琪这孩子一人身上了。”
  鄂常在的眼底泛起些光芒来,“皇上对五阿哥极为器重,宫外对五阿哥的赞誉也是如云而起……五阿哥必定是个有福气的人,愉妃娘娘更是福气在后头。”
  愉妃淡淡笑笑,“既然都是一家人了,咱们便不必再说两家话——鄂妹妹,你我心下都该明白,将来咱们有没有福气,都只在永琪又没有机会承继大宝。”
  “若他有望,你堂妹、我那儿媳就是正宫皇后,你鄂家便也成了皇后戚畹之家。那将来永琪必定会给鄂妹妹你尊更高的位分。鄂妹妹啊,你就等着老来享福吧。”
  鄂常在眼睛也是微微一亮。
  愉妃随即却又轻叹一声,“可是如果永琪不能承继大位呢?我这个额娘,能到妃位,看样子也已经是到头了。这宫里子以母贵,我却再也帮不上永琪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排位在嫡子永璂、纯贵妃的永瑢、淑嘉皇贵妃的永珹、永璇、永瑆……还有令妃的永璐之下。”
  “便是将来成亲分府、分旗,包括封爵,他都不及这几个皇子。”
  大清的宗室爵位分十二等,即便是皇子也没有说固定一定是亲王的;还有不少皇子起封不过是贝子、贝勒。爵位不同,便俸禄、连同分到的佐领、人户都有很大的区别。
  夜色越深,愉妃眼中的夜色便越发深沉,“所以这会子,我还要求鄂妹妹帮帮我,咱们联手一起来帮帮永琪。”
  鄂常在轻叹一声,“……愉妃娘娘放心就是,我这就是刚从永寿宫回来。我自知自己在宫中人微言轻,皇上也根本忘了我的存在一般。这会子咱们能帮上五阿哥的能力有限,所以我才想要尽心去服侍令妃。”
  鄂常在忍不住抬眸望住愉妃,“其实愉妃娘娘这些年与庆嫔同住一宫,缘何就没借着庆嫔,与令妃早早交好起来呢?反倒是纯贵妃、淑嘉皇贵妃她们,原本与令妃打是打、斗是斗的,可是到头来,她们反倒更为亲厚起来了。”
  愉妃黯然垂眸,“性子不同吧……我原本也不是擅长与人交往的性子,我没有纯贵妃她们的八面玲珑。再加上我本就不得宠,且当年永琪来得——叫皇上不高兴,我便再也不敢随便与人交往,只想关起门来只好好顾着我的孩子就够了。”
  鄂常在也只能轻轻摇头,“愉妃娘娘的话,我自己也是感同身受。我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想关起门躲起来,不惹火烧身就够了,哪儿还敢主动掺和进她们的事儿里去?”
  愉妃侧过眸子来,“鄂妹妹今儿去永寿宫,瞧着令妃又是何态度?“
  鄂常在垂首,轻轻蹙眉,“令妃略有意外,不过倒也受了我的好意去。看样子应该是不拒绝咱们的示好。”
  愉妃缓缓转回头去,“皇后已是摆明了越发看永琪不顺眼,这个节骨眼儿还能有本事跟皇后掰一掰手腕的,也就剩下令妃了。便是你和我联手,都不是皇后的对手,咱们便也只有指望令妃。”
  鄂常在还是微微皱眉,“可是令妃也已经有十四阿哥了……况且,她马上又要临盆,这回若再生下一个皇子来……她哪儿还顾得上咱们五阿哥去?”

  ☆、第2268章 283(2更)

  愉妃指甲也是微微一紧,扣住手腕。
  “你说的没错。不过好在这会子她的孩子还都小,将来的事还早着。况且这会子她上头还有皇后的永璂压着,她的孩子还兴不起什么风浪来。”
  愉妃顿了顿,目色极力透过夜色去看那竹栅后的鹿。
  “……便是到了将来,真的叫咱们有这个忧虑去,到时候咱们也自然会想到旁的法子去。”
  “愉妃转过头来,盯住鄂常在,“船到桥头自然直。鄂妹妹,你说不是么?”
  夜色深浓,渐渐湮没两人周身。便是两人这么近地站着,眼前也都被那夜色给隔壁住了,反倒都看不清了彼此的神色去。
  鄂常在隔着夜色,便也只是淡淡一笑,“我只知道,储秀宫一向是这东西六宫里最重要的宫。先帝时,孝敬宪皇后就住在储秀宫里。既然是从先帝起,才从乾清宫挪进养心殿的,皇后便也跟着一起挪出坤宁宫来……那么就如养心殿成为皇上新寝宫一样,这储秀宫就也是新的中宫了。”
  愉妃勾了勾唇角。
  鄂常在顺水推舟道:“咱们皇上登基之后,皇上也是将储秀宫给了皇上彼时最在乎的慧贤皇贵妃去。而如今,这储秀宫里,是愉妃娘娘您住着啊。皇上当年将您挪进储秀宫,何尝不是别有深意呢?”
  愉妃终于笑了,在这遮蔽住天地的夜色里,不用再担心旁人眼光地——舒心地笑了。
  鄂常在说得对,她必定是有福气的人,她的儿子就更是福气不可限量。
  。
  过完五月十六,天儿热了,皇帝便带领后宫挪到了圆明园。
  又要在自己的“天然图画”里来迎接第三个孩子出生,婉兮这都轻车熟路了,便也没有前两回那么紧张。
  圆明园里不但比宫里凉快,更比宫里方便——宫里的东西六宫都挨着,恨不能人家宫里有点动静都能听见;可是在圆明园里都是各自独立的小岛,她能单住在“天然图画”里,只要码头的门儿一关,外人就都上不来了。
  最后的这两个月,她依旧还是不理外面事,叫刘柱儿将“天然图画”码头上岛的门儿关得严严的。
  左右皇上也去行祭地之礼,先入斋宫斋戒,后又到方泽祭坛去了,她乐得清静。
  她每天里除了按时在小岛上遛弯儿,偶尔也进茶膳房去瞧着他们做饽饽,其余的空闲就都看书。她的岛上西边儿,那“朗吟阁”本就是先帝雍正爷当年的书房,整个楼里都是书;当然啦,还有她解闷儿的时候最爱看的那些市井笔记的故事。
  那说狐的先生最近笔耕勤奋,她总能看着他的最新作品。
  从前讲了好几年厄鲁特蒙古的故事,如今这笔记开始讲回疆的故事了——这些故事是从一个遥远的“天方国”开始讲起的。婉兮这几天才看到“和卓家族”这一段儿。
  杨氏也已经进宫来了,跟玉蕤、玉函两个坐在外间炕上做针线,瞧见婉兮看着看着书又看进去了,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得直捶炕罩的,便叹了口气,冲玉蕤使了个眼色。
  玉蕤便笑,还是放下针线,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远远吊着视线,先巧那话本子上写的什么。
  瞟完了,玉蕤才冷不防将那话本子从婉兮手里抽走,笑着给藏到背后去,“主子别看了,小心熬着眼睛。福晋可说啦,怀着孩子的时候儿最忌讳熬着眼睛了,将来可养不回来的。”
  婉兮看到正有趣儿的地方,如何舍得下?这便伸手大叫,“快还给我!等我看完了,给你们讲!”
  玉蕤便道,“主子就别看了……奴才瞧着,这话本子八成不是从前那位‘狐说先生’写的了。瞧他以前都说贵谈狐的,可如今都变成什么了呀。必定是坊间有人冒充他呢!”
  婉兮听得又是大笑,“狐说先生,哈哈……”
  玉蕤将话本子藏得妥妥的,“可不是嘛,他如今连第一个‘狐’字儿都挨不上了,那主子就当真更不必看了。”
  婉兮抬起眼睛凝视着玉蕤,却是点点收了笑,“傻丫头,他这回虽然没‘狐说’,可是他这会子说的,却正是我最想看的。”
  “我身在这重重宫墙里,我都不知道天山在哪儿。还是皇上平定了达瓦齐之后,将天山南北都叫刘统勋带人给画进‘全舆图’,我才知道它的大致方位。”
  “借着这位‘狐说先生’,我才知道厄鲁特蒙古的那些事儿。那日祥常在指责多常在的时候儿,我也才能跟着说上几句去。”
  “如今厄鲁特蒙古的情形我终于大抵廓清了,可是对回疆、回部的事儿,我还是脑袋里一团乱麻啊。幸好这位‘狐说先生’的笔记里又从回疆的故事开始讲起了,正是急我所急,我自然是爱不释卷!”
  玉蕤听着也不由动容,叹了口气道,“奴才何尝不知道,主子的心啊,就是跟随着皇上的心,跟随着朝廷大军的脚步呢!这会子朝廷大军在回疆必定已经动起手来了,主子这便是养着胎,也还是放心不下。”
  婉兮眨眼一笑,“上个月听皇上说内务府旗份下,要培养会说高丽话的通事官,将来李朝再来进贡、边贸等事宜,便由这些通事官来经办——那将来皇上也必定要继续培养会说回疆话的通事官来办理回疆事务啊。”
  “若我是男子啊,我便去参加这个通事官的考试,到时候就能天南海北地去,能说各种各样的话,见各种各样的人,关键是能吃尽各种各样的饽饽呢!”
  玉蕤含笑凝视这样的主子,心下唯有“折服”二字。她的心永远不止在这四四方方的宫墙围起来的小天地里,她的心总是如一只海东青,高高飞上九霄,俯瞰整片大地。
  她遗憾她不是男子,可是事实上,她虽然是女子,却能与皇上这样的男子站在几乎相同的高度上,看得见更看得懂相同的事。
  玉蕤这样一想,心下便也软了。知道主子看这些书不是贪玩儿。
  玉蕤便也叹了口气,“那这位狐说先生真了不起。他必定是个游历极广、交游也极为广阔之人,方能写出这样的话本子来。”

  ☆、第2269章 284(3更)

  婉兮静静看着玉蕤。
  “……若只是游历极广,交游广阔的,写出来的也不过是第二本《徐霞客游记》,记录的不外乎地理、水文、植被、地貌。间或涉及风土人情而已。可是我想看的,却不止是这些。”
  “我想知道那个地方的人,尤其是那些敢与朝廷对抗的回部贵族们,他们的家族来自何方,他们手里的权力是谁赋予,他们凭的是什么力量……这些,是‘另外一个徐霞客’所无法告诉我的。”
  玉蕤也是点头。
  婉兮慧黠地朝玉蕤眨了眨眼,“这个人啊,不仅需要游历和交游,他更需要站在庙堂之高,对天下大势皆有洞悉;甚至要知道西北的最新战报——这个人,如果不在军机处,都根本就写不出这样的内容来。”
  玉蕤便也笑了,回眸悄悄儿看了一眼外间,顺手将隔扇门给关上,凑近来低声道,“……这位军机赵章京啊,真是胆子大,心却又细。他竟然能想到主子这会子想知道什么,他便真敢连军机处的消息都一起往里隐含着写。”
  “若稍不小心,这笔记落入旁人之手去,会有人参劾他泄露军机,那是杀头的大罪!”
  婉兮趁着玉蕤不备,冷不丁伸手,一把将那话本子从玉蕤背后给抽回来,便抱在怀里,按在肚子上了。
  玉蕤惊呼,婉兮却得意大笑,“可在我肚子上呢,你敢抢?”
  玉蕤只能告饶,“主子可饶了奴才,快别闹了。奴才由着主子,再不抢了,还不成么?”
  婉兮这才将书从肚子上挪下来,压到枕头下头去。
  玉蕤就在炕下头的紫檀脚踏上坐下,两手杵在膝盖上,一左一右托着腮帮儿,举头望着婉兮问,“……奴才知道这位赵章节满腹经纶,可是他终究是江南人,若说他去过西域,亲眼见过厄鲁特蒙古和回部人,奴才倒是不信的!”
  婉兮眨眼,“他是没去过。他家里穷,从十几岁上进了京城,就是给人家当家塾先生,之后就是给大臣们当幕僚,后来又专门替王孙公子们给皇上的御制诗写谢恩的和诗……他净忙着挣钱养家糊口了,他哪儿能走那么远去?”
  “就是说啊!”玉蕤一拍膝盖,“那主子还信他写的那些?”
  婉兮却笑了,“我信。便是他不知道那准噶尔和回疆的故事,朝中有一个人却是必定知道得清楚的——那就是刘统勋啊。刘统勋以汉人大学士身份,被皇上派了差事,要将天山南北尽数画入舆图,他是亲自带人去实地查勘过的。”
  “而你忘了,赵翼原本就是刘统勋家的幕僚,帮着刘统勋编纂过《国朝宫史》。便是他听刘统勋说过的那些,都足够详实可信了。”
  玉蕤恍然大悟,“奴才竟给忘了!”
  婉兮眨眨眼,“我啊,一直欣赏赵翼是个人才。只可惜他早早就成了亲了,不然我当年还是动过一点小心思,是想把玉叶说给他的呢——只可惜,玉叶的心在别处。”
  婉兮说罢,看了玉蕤一眼,笑了笑,便也没再继续说。
  玉蕤的脸却腾地就红了,心里长了毛一样扎撒着两手站起来,“主、主子,难不成还动过把奴才说给他的心去?”
  婉兮淡淡微笑,静静扬眸,“可惜,你和玉叶一样,心也都在别处——我啊,便都不勉强你们了。”
  玉蕤红着脸尴尬地站在原地,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婉兮便笑,抬手叫她,“你来,我给你讲回部的故事。”
  。
  玉蕤也急着赶紧把这点子尴尬给掠过去,便认真问,“方才在那话本子里,看什么和卓啊、圣裔,还有什么天方国的,主子,这都是说什么哪?”
  婉兮想了想,便道,“便如咱们大清的额驸们,他们因为是皇家的女婿,便也都因额驸的身份,享有相当于宗室的身份和俸禄去。比如咱们家拉旺,这会子就是公品级,享受公爵的俸禄。”
  “而蒙古的驸马爷们呢,叫‘塔布囊’,他们也因为娶了公主的缘故,拥有相应的属地和权力去。”
  玉蕤点头。
  婉兮便将那话本子翻开,指着那“和卓”二字去,“这回部的和卓家族啊,据说就是他们的先知名叫穆罕默德的女儿与女婿的后代。他们虽然不是穆罕默德的直系后裔,可是因为是女婿的后代,因此也享受到相应的权势和地位。”
  玉蕤这便听懂了,“因为他们是那位先知‘驸马爷’的后代,所以他们在回部拥有贵族的身份和威望。”
  婉兮点头,“所以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都奉他们家族的人为领主。那大、小和卓兄弟,就是这个家族的人。”
  玉蕤皱眉,“他们还有这样与先知相关的神圣身份……那朝廷这场仗,岂不是很不好打?”
  婉兮却含笑摇头,“我说了,他们是一个家族啊。既然是一个家族,回部便有很多个和卓,不止大、小和卓这兄弟两个。其他的和卓却未必与大、小和卓兄弟一条心。”
  “倘若有其他的和卓,愿意与朝廷合兵一处,一起去打大小和卓兄弟的话,那回部当地的百姓,便可以接受了。”
  玉蕤抬眸望住婉兮,“那,回部还有这样深明大义的和卓么?”
  婉兮笑了,“有啊。比如,皇上刚下旨实封为吐鲁番贝勒的额敏和卓,他的称号里就有一个‘和卓’啊。虽然我不能确定,他是否出自和卓氏家族,还是因为身份威望而被人尊称为‘和卓大人’,不过总归,回部上层依旧有深明大义的贵族在。”
  玉蕤便也点了头,“这个额敏和卓,奴才阿玛也与奴才说起过的。奴才阿玛说,他家原本是‘皮禅城’的伯克,是吐鲁番地方的大家族。后来吐鲁番被准噶尔占领,他的两位兄长也都被准噶尔杀害了。额敏和卓率领家人不肯屈服,东迁到甘肃。”
  “康熙爷讨伐准噶尔的时候,额敏和卓就率众归顺了朝廷。先帝雍正爷年间,他就已被封为‘扎萨克辅国公’;到了咱们乾隆朝,额敏和卓更是十九年被封为镇国公,二十一年就被封为贝子啦。”
  (这段历史是大家比较迷糊的,我在这个文里给大家一遭讲明白,以后大家就再也不迷糊啦。所以大家别着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第2270章 285(4更毕)

  婉兮也是含笑点头,“那今年,老人家已经被实封贝勒啦。若按民间的说法,这就已经可以称做王爷啦,额敏和卓就是‘吐鲁番回王’,功炳千秋了。”
  玉蕤便也点头,“怪不得原本征讨准噶尔,是拉旺多尔济阿哥的阿玛为主帅;而到征伐回部的时候儿,皇上便让成衮扎布将一应事体交给额敏和卓他们来办,是因为他们同样忠心朝廷,且更了解回部情形啊。”
  婉兮的目光放远,“……皇上说,四月里朝廷大军已经集结。那这会子,应该大战已经开始了。也不知道那边战况如何。”
  这会子叫她出神的,还不止是悬心西北的战事,也更因为玉蕤方才的那些话,叫她想起了九爷……
  她虽说与赵翼相识,也借由赵翼的这些笔记话本子神交多年,可是她毕竟与赵翼没有什么切实的交往去。她不信赵翼能猜到她的心,她想知道什么,他就能在话本子里写出什么来——可是赵翼之所以当真做到了,也都只因为赵翼的身旁,有一个极为知道她心的人啊。
  赵翼虽身在军机处,却也只是个军机章京,不过是个笔杆子的差事;许多要害的消息,若不是军机大臣们肯泄露,赵翼是未必知道得那么清楚。而整个军机处,还有谁比九爷这个军机处领班大臣,更能将军机处收到的大小情报全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的呢?
  便连这些话本子能这么顺利地传递进宫,送到她手上来——她都绝不信是她阿玛治下的听差苏拉那么能干。唯一能叫宫门上的护军查都不敢细查的,绝不是听差苏拉们,只能是九爷啊~
  没错,她这会子看的是赵翼写出来的话本子,可是——她一字一字细细阅读的,何尝不是九爷那一片不言的心?
  如今年岁都大了,两人的身份越发不容得他们再私下相见。可是他依旧能用这样无言的方式,借了赵翼的手笔,默默地,将他的关怀与守护,全都剖白于她眼前。
  婉兮的眼前,有些模糊了。
  幸好麒麟保那孩子就在眼前儿,便如她能每日见到小时候儿的九爷一样。虽说她确定地知道,九爷小前儿一定没这活猴儿这么淘,可是想来九爷小时候也是一样的活泼可爱吧?
  。
  玉蕤发现主子极低极低地吸着鼻子,这便担心了,又自毁前言,趁着主子不留神,又将那话本子给抢过来了。
  “主子要罚就罚吧,反正奴才这会子是绝不叫主子再看这话本子了。熬眼睛不说,主子这会子又要耗神了。”
  婉兮便也破涕一笑,点头,“这回由着你个小蹄子罢了。”
  玉蕤高兴地将话本子往怀里一抱,“主子若闷了,那奴才就给主子讲讲这些日子听来的事儿。”
  婉兮点头,“你说罢。”
  玉蕤朝婉兮眨了眨眼,“就上半月啊,和亲王弘昼上奏,说向来八旗满洲、蒙古,各旗奏事、及家谱、绿头牌等,皆写满文。唯独汉军旗分奏事,满文与汉文兼写;家谱、绿头牌等,更是都只写汉字了。”
  婉兮便不由得悄然扬眉。
  也许是从有了永璐开始,为了这个“璐”字,她便开始格外留意宗室王公们对于满汉界限的说法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