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呀,一双小眼睛都紧紧盯着那茶碗呢。
  就在皇帝和婉兮正说得浓情蜜意之时,小十四端在半空那只手,坚定地、重重地,将那茶碗摔在了桌案上。
  。
  “啪嚓”一声,吓得婉兮一个激灵,赶紧回头去看。
  还以为小十四是将茶碗丢地上给摔了呢,学着他阿玛方才的样儿,青出于蓝嘛——可一看,却不是,人家只是将茶碗重重地给掼在了桌上。
  没碎,小十四也没那么大力气,举得没多高,掼的劲道也没多大。
  那他这是干嘛呢?
  婉兮心下画了个魂儿,皱了皱眉,忍不住上前去细看。
  小十四却已然自己咯咯大笑着揭开了谜底——原来那茶碗地下,躺着个瓜子儿。
  小十四用茶碗这么一砸,那瓜子壳儿就给敲开了。
  皇帝也凑过来看,这也看明白了,不由得一把抱住永璐大笑,“好你个小子,吓死阿玛了,敢情你是用这茶碗砸瓜子儿呐?”
  。
  瞧见儿子这点子小聪明,婉兮自是欢喜,却也还是无奈地摇头苦笑,“他这都不是头一回照晾了,他前几回举过爷的砚台,甚至还有一回竟是爷的印玺……幸亏玉蕤她们手疾眼快,都给夺下来了。”
  “要不等您这会子回来,他那小手砸肿了不要紧,您那砚台和印玺早就掉碴儿了……”
  皇帝更是笑得哈哈的,将小十四在半空里举高,“好啊你个臭小子,现在就惦记阿玛的砚台和印玺了?”
  婉兮不敢往那印玺上说,只避重就轻道,“……那砚台他熟呗,从小就吃过那里头的墨汁儿,这便挑着自己个儿最熟悉的用了。”
  这会子回想起来还是庆幸,那会子皇上不是用御笔朱批,故此那砚台里的墨汁儿不是加朱砂的。否则那小十四抹一嘴的血红,那才吓人呢,再说朱砂折腾不好,更有毒不是?
  皇帝抱着小十四坐下,将那瓜子仁儿从瓜子壳儿里拣出来,递给小十四,柔声逗着,“臭小子,告诉阿玛,你这粒儿瓜子儿惦记了多久了?半个月了,有没有?”
  “招式不错,就是可惜啊,用劲儿太虎,是把壳儿给砸开了,可也把仁儿一遭儿都砸烂了。你得学着使巧劲儿,光砸壳儿不砸仁儿才行啊~”
  小十四可不知道半个月是啥意思,只心满意足地接过那砸得稀碎、有些狼狈的瓜子仁儿来,欢欢喜喜忙不迭地都塞嘴里去,吃得一脸满足。
  皇帝看着儿子这满足的小样儿,便也乐了。
  “好了,阿玛收回刚刚那句唠叨。管什么碎不碎的呢,反正吃到嘴里了才最要紧。反正就算整个儿的,进嘴里去不是一样儿都得嚼碎了?这么着还省事儿了呢!”
  婉兮在畔含笑看着,只觉这心下无比的满足。
  什么位分、什么荣耀,只为了这一刻,便叫她用什么来换,她都愿意。
  。
  那边厢,忻嫔单请了祥常在一起喝茶。
  茶香缥缈,人的心思跟着一起有些恍惚,却终是轻快不起来。
  忻嫔轻叹了一声儿,“瞧瞧啊,如今这宫里一团和睦、喜气洋洋。也唯有咱们两个失宠的,才是同病相怜罢了。”
  祥常在一挑眉。
  忻嫔忙掩嘴,“哎哟,掌嘴掌嘴,我说错话了,祥常在你还要见谅。”
  “这宫里失宠的人啊,就我一个;祥常在可不是。今年可是平定准噶尔的年头,祥常在本该是烈火烹油之时,怎么会失宠?”
  祥常在黯然垂下眼帘,“唉,忻嫔娘娘这么说,实则也不为过。同是厄鲁特蒙古来的,又是一起降位为常在,可是人家多贵人复位了,我却依旧还是个常在。这不是失宠了,又是什么呢?”
  忻嫔抬眸,静静凝视着祥常在,“你也别怪兰贵人……不是她不肯帮你,更不是她不肯顾着她自己的前程,她只是,心思动不过皇上罢了。”
  “别说兰贵人一个小姑娘,便是再加上一个皇太后,这回不是也都被皇上将嘴给堵得紧紧的了?皇上厉害啊,只用阿里衮的一个公爵,这便叫钮祜禄氏家的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再张口了。”
  “也是,这后宫里的女人,谁不为自己母家奔忙?她们虽说也想叫你复位,可是他们自家有个公爵,论亲疏远近,她们自然更得顾着那个。这便……暂且顾不上你了。”
  。
  祥常在听得心下凄凉,不由得黯然冷笑,“顾不上我,我也不奇怪!终究,我算是个什么?不过是厄鲁特蒙古的‘贡品’,我进宫不过是皇上用来安抚厄鲁特各部的幌子罢了。什么恩宠,什么位分,皇上自己实则都不走心的。”
  “也怨不得人家都说我的封号,其实就是谐音那个‘投降’的‘降’字……我虽然与多贵人都是厄鲁特蒙古的,可是人家是流着成吉思汗血的博尔济吉特氏,而我呢,我阿爸虽说也是宰桑,却是非黄金家族的塔布囊。”
  “大清后宫里,多少个蒙古皇后、贵妃,都是博尔济吉特氏。我可没这个身份,我自然比不上。”
  祥常在越说越难受,眼圈儿已是红了。
  “……我孤身一人,从那么遥远的厄鲁特来了京师,进了这后宫。我的家人都远在西域,我在这宫里注定孤零零一个人。受了欺负,家里也不知道;吃下委屈,也没有人帮衬。”
  “千万别这么说。”
  忻嫔赶紧走过来,与祥常在并肩坐下,拉住祥常在的手,“咱们谁在这宫里,实则不都是孤零零一个人?便是我家就在京里,可是终究隔着这宫墙,隔着森严的宫规,他们也同样帮衬不上我什么。”
  忻嫔叹口气,凝视祥常在的眼睛,“要想在这宫里不孤零零的一个人,其实母家不管远近,都是指望不上的。便得靠咱们自己,在这宫里寻着投缘的姐妹,抱起团儿来才好。”
  “便如人家令妃,如今婉嫔、庆嫔、颖嫔都在她身边儿,如今更多了个多贵人……她才那么嚣张。咱们若不想咽下这一口气,咱们就也得抱起团儿来。”
  祥常在含泪凝住忻嫔,“我在宫里如今这个处境,谁还愿意与我抱团儿?都恨不得躲得远远儿的才是吧?”
  忻嫔笑了,“尽说傻话。那你瞧我这是做什么呢?我可与你远远儿的了?”
  祥常在一顿,终是破涕为笑,“幸亏还有忻嫔娘娘。”
  祥常在站起来,正式向忻嫔行礼,“日后万事还都有赖忻嫔娘娘照拂。”
  忻嫔含笑起身扶起祥常在来,“我就是怕,以我这么个失宠的人,帮衬不上你什么。你这会子与其求我照拂,不如暂且忍下一口气,回你延禧宫去,与颖嫔重修旧好——最好再借着颖嫔,能重回永寿宫去。”
  祥常在一怔,“忻嫔娘娘为何这样说?多贵人分明是令妃扶持着,才有今天这般;我如何还能回头找她去?”
  忻嫔含笑摇头,“我是要你表面儿上这样做,却没说你实心底下也得这么委屈自己。终究这会子皇上的态度已然摆得明白——唯有你与多贵人两个和睦下来,皇上才好叫你们厄鲁特的王公们都看见。故此若你还与多贵人生分着,皇上看着烦,便更难复你的位分。”
  祥常在一眯眼。
  忻嫔轻轻拍拍她的手,“暂且忍下委屈,将自己该得的都拿回来。等位分高了、根基也稳了,你还怕将来没什么?——祥常在,别忘了,你当年刚进宫的时候儿,皇上可是赏给你明黄的氅衣啊。”
  “这就是皇上重视你和你母家。只需你肯稍微忍下一口气,叫皇上面子上能过得去,皇上必定不会叫你们两个厄鲁特蒙古的格格,一个是贵人,另一个却是常在。”
  。
  忠勇公府。
  四额驸福隆安正式被皇帝下旨授“和硕额驸”,又著在御前侍卫上行走。
  傅恒的两个儿子,长子福灵安为多罗额驸、三等侍卫;嫡长子福隆安则为和硕额驸、御前侍卫。这两种身份上,福隆安终究还是凭嫡子身份,都超过了福灵安去。
  若此,九福晋的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这些日子来,“病”也见好了些,气色也跟着好了。
  这日九福晋难得下了炕,由蓝桥和碧海扶着,坐在妆奁前梳妆。
  蓝桥和碧海是陪嫁丫头,由九福晋做主,在府里择了管家级别的汉子嫁了。便是嫁了人,依旧是福晋的陪房,白日里一样还要进府里来听差。
  碧海来了,九福晋便叫篆香去松快松快,身边儿只叫碧海伺候便罢。
  篆香也明白九福晋这是有话要单独与蓝桥和碧海说,这便也笑着告退出去。
  九福晋望着妆镜中自己略有些憔悴的脸,轻叹了一口气,“终究是要‘病着’,故此这脸上便也只能任凭瞧着憔悴下来。便是九爷回来了,我也不能上妆。”
  “不知道是不是这回事,九爷这些日子到我房里来倒是有些少了。”
  碧海和蓝桥对视一眼,便都笑着宽慰九福晋,“主子是想多了。终究主子是‘病着’,主子又说这病气是能过给人的,九爷适当回避,也是有的。”
  “终究啊,九爷还要每日进宫当值呢,若传了病气去,终究不妥不是?”
  九福晋抚了抚鬓角,“……九爷他,这些日子来,是进芸香的院子多,还是进篆香的书房多?”
  芸香从生下福灵安之后,便早已失去傅恒的欢心。只是这一二年来,随着福灵安的长大、正式被九爷送到西北军营,便为了叫长子安心的缘故,傅恒倒是渐渐又将芸香提起来了。
  况且这会子皇帝已是正式为福灵安指了多罗格格——愉郡王弘庆的女儿,还是九福晋的亲外甥女。那芸香也担着侧福晋的名头,人家多罗格格进门儿之前也时常来请安,若傅恒和九福晋对芸香过于冷着,多罗格格看着也不好看。
  九福晋便也得为了外甥女着想,忍着委屈,倒是她亲自劝九爷时常去往芸香那边走走。

  ☆、第2311章 326、争宠(六千字毕)

  九福晋这会子心下的计较,蓝桥和碧海也都明白。
  福灵安虽说是庶出,可终究是长子。皇上给福灵安的待遇也不低了:多罗额驸之外,刚长到十三岁就给了三等侍卫去。
  况且这会子福灵安还在西北军营效力,跟着富文的儿子、承恩公明瑞,以及三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凭着这样的亲族关系,明瑞和色布腾巴勒珠尔他们自是给福灵安立功的机会。虽说他年纪还小,可是皇上已经亲自嘉奖过好几回。
  而福隆安呢,虽说是嫡子,可终究是首先年纪还小,再者还没机会进军营效力——满人男子,军功为首重。若没有军功,将来的路便不好走。
  况且福隆安虽说为四额驸,可是终究只是个和硕额驸,四公主的本生额娘是纯贵妃——而纯贵妃的两个儿子,这会子已是都没有承继大统的希望了。故此无论是纯贵妃本人,还是四公主的身价,也都受到了相当的影响去。
  九福晋已是连着担心了许多日子,生怕福灵安凭着军功,超过福隆安去;那样一来,芸香的地位在府里便会对她自己形成绝大的威胁。
  嫡庶、长幼,是有一定的顺位;可是终究一切还是更看孩子自己长大之后的造化。孩子们长大之后,庶子超过嫡子,幼子越过长子的事儿,实在是不胜枚举。
  ——便如傅家自己家,上一辈的李荣保才是嫡子,承袭家中世职;可是他的职位却始终没能超过两个庶出的哥哥马齐和马武去。
  而傅恒这一辈,富文才是嫡长子,是大宗,承袭承恩公的爵位;可是事实上傅家地位此时最高的,反而是幼子傅恒。
  九福晋太害怕这样的事情在她孩子们这一辈身上再度重演,不想叫芸香的孩子福灵安超过她的福隆安、福康安去。
  ——她怎么也没想到,福灵安那孩子长大之后能这么出息,小小年纪便不怕上前线;上了前线之后非但没有逃避,反倒建了功。她百思不得其解,就凭芸香这样一个娘,福灵安那孩子怎么会这样有福气?
  蓝桥和碧海对视一眼,小心回道,“……其实九爷谁的屋子也没多去。九爷本就操劳于军机大事,每晚回府的时辰已然晚了,便甚少去那两个屋子。”
  “再说篆姑娘也每日都在主子身边儿伺候,便是九爷回来了,她也单独见不着。”
  “也就是偶尔……西北灵哥儿来了家书,又或者军机处接到西北与灵哥儿有关的战报,九爷才会去芸香那屋子一回,与芸香简单吃一顿饭,就也离开了。”
  。
  九福晋心下这才松快了些。
  看向镜子里,自己神色那一瞬间从紧张到放松的转换,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垂下眼帘幽幽一笑。
  “终究年岁都大了,九爷今年……都快四十了。这个年岁,那些情啊爱啊的,早都淡了。不过是关起门来,稳稳当当过日子罢了。”
  “芸香好歹是侧福晋,如今灵安又争气,九爷多顾着些芸香那头儿也是有的。”
  碧海看了看九福晋,有些欲言又止。
  九福晋从妆镜里瞟着她,“你说。”
  碧海皱眉道,“主子,奴才说句不当讲的——便是九爷这些年来对那芸香都淡,便是这会子重新提起来,也是为了灵哥儿。可是,也没有主子这样儿的,总把九爷往外推的啊!”
  “就算九爷今儿不留在芸香那,明儿不留在芸香那,可是说不准哪天就留在那儿了呢……”碧海轻轻咬了咬嘴唇,“主子这‘病’,到底要多久才能好啊?”
  。
  九福晋这场“病”,可是从七月间收到傅恒从热河寄来的家书,一直到这会子都十一月底了,还没好呢。
  便是九爷随驾从热河和盘山行宫都回来了,也没见九福晋有“康复”的意思。便是九福晋自己不急,蓝桥和碧海都跟着着急了。
  兰佩自己也知道这么着不是个事儿,可是……
  她轻叹一声,“我何尝愿意总是这个样儿,便是九爷来了,我也不敢留九爷过宿……可是如果不这样儿,九爷立时就得从宫里将康儿接回来。”
  “我这个当娘的,为了儿子的前程,便是自己委屈些,便也都能忍下。”
  蓝桥也忍不住劝,“主子何苦这么着急?那九公主左右还小着呢,这会子康哥儿就算出宫来,也不打紧。”
  兰佩却攥紧了木梳,“还不着急?上回我就是不着急,才没想到皇上竟然在七公主两个月的时候儿就指婚了!这回若再不着急,皇上指不定又将九公主许给哪个功臣家去了!”
  蓝桥低声道,“……咱们康哥儿终究是老爷的儿子,皇上不管是看在孝贤皇后的面儿上,还是看在咱们老爷的面儿上,总归会赐康哥儿一个出身。便是咱们康哥儿不当额驸,又有什么呢?”
  兰佩抬眸哀哀瞟了蓝桥一眼,“是九爷的儿子、孝贤皇后的侄儿,皇上就一定给赐个出身了?可是你们难道忘了,便是爱新觉罗家的皇子皇孙们,每一家除了承袭爵位、世职的之外,多少人无爵无职,终究都成了闲散宗室。”
  “便是腰上系着黄带子,却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都不知道该如何营生,私下里便偷偷变卖起了祖产和旗地来?”
  “皇上对自己皇家的子弟尚且如此,你们叫我这心下怎么能不担心,啊?”
  蓝桥和碧海也都说不出话来。
  九福晋说得对,爱新觉罗家还有那么多闲散宗室,没有世职,爷没有官职呢。有多少黄带子子弟,被皇帝套上大马车给拉着送出关外,送回盛京,甚至吉林老乌拉城去,叫他们在盛京种地谋生。
  而额驸终究不一样,额驸本身便可看做是一种“世职”:固伦额驸品阶相当于固山贝子;和硕额驸的品阶,则相当于镇国公。
  便如福隆安,四岁被选为四额驸开始,便已经享受公品级,可以领公爵的俸禄。如今又凭着和硕额驸的身份,成为御前侍卫——这便是金子打的饭碗,不用担心将来没有前程去。
  而福康安不是嫡长子,不能承继家业,将来若想有个出身,唯有靠军功——而军功,自然是要拼命的。这世上哪个当娘的,舍得送自己儿子上战场流血、拼命去?
  故此在九福晋眼里,军功自然比不上被选为额驸。额驸才是她的康儿,这辈子最最稳妥的前程去。
  “再说了,便是灵儿一个庶出的,刚下生皇上就能选为多罗额驸;那康儿还是九爷的嫡子呢,皇上便怎么好歹都能选为额驸——便是皇上自己的公主不成,那还有那么多亲王、郡王家的郡主、多罗格格们,怎么就不行?”九福晋盯住妆镜,目光在自己的凝视下,变得冷硬下来,
  “可是皇上偏偏就是没有——皇上一天不吐这个口儿,我便一天都放不下心来。这便只能自己先替康儿绸缪着——终究令主子与咱们家有那么一层旧情,我的心愿她不会不了解,她在宫里自然也能有所帮衬。”
  “所以这个时候儿,决不能叫九爷将康儿给接回来,否则才是功亏一篑,叫这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她知道这会子为了装病,不方便伺候九爷,这对于她来说是一层风险。可是好歹九爷原本对芸香和篆香就淡,再说了,即便是退一万步,九爷会因为她的“病”而进芸香和篆香的屋子——可是这合格跟儿子一辈子的前程比起来,她还是会选继续装病。
  总归,九爷都快四十了,便是跟芸香和篆香过宿,又还能怎样呢?
  。
  十二月时,西北传来战报。原本兆惠南下,开始总揽平定大小和卓之事,南疆的形势已然一片大好。在兆惠的指挥之下,再加上回部当地的贵族额敏和卓、鄂对、霍集斯父子的协助,南疆已经只剩下喀什噶尔和叶尔羌还在大小和卓兄弟手里,其余重要的城邦都已经归顺朝廷。
  皇帝本以为这一年结尾的时候,回部也将平定。却没想到,西北的战报里却是奏明:兆惠之军,被围困在了“黑水”河畔。
  黑水在叶尔羌城外,叶尔羌城中为小和卓霍集占带数万人镇守。兆惠带四千骑兵攻打叶尔羌,渡河过桥时,才过桥四百人,结果叶尔羌城中忽然冲出五千骑兵、一万步兵围攻清军。结果,兆惠自己的面部和腿部也受了伤,战马也中枪倒地而死……清军伤亡惨重,因无法突围,只得在黑水河边扎营,称为“黑水营”。
  黑水用被小和卓霍集占围困,时天寒地冻,弹尽粮绝,援兵不至,无险可依。兆惠向京师急求援兵,皇帝派“靖逆将军”纳木札尔前去救援。
  纳木札尔与诸将率二百余骑兵趁夜行军,以期黎明时与兆惠会合,但在途中遇到大和卓波罗尼都派出的援军三千余人,陷入包围,结果在途中全军覆没……
  待得战报送回皇帝的案头,黑水营之围已然未解。皇帝急得连续数日水米不进。大过年的,他面儿上所有该行的祭祀、庆典,却半点都不能少,他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叫前朝后宫看出他的心急如焚来。
  这般外表的强颜欢笑,与内里的心急如焚交织在一处,皇帝便不小心受了风寒。幸好皇帝自己精通医理,及时调理,方没有病倒,可是却是多日低烧。
  婉兮宁肯皇帝是高烧,而不是这样的低烧。
  这样的低烧,便很难查明病根儿,御医们都不敢轻易用药。
  婉兮私下里问归云舢,归云舢也说,“这低烧才是最消耗的……皇上的病根儿还是在内火攻心上。可是这火,不是医术、金石能医得,唯有西北早日传来捷报才行。”
  可是这里是京师,是紫禁城啊。婉兮便是着急,却也没法子飞到那西北军营去,帮那兆惠解了黑水营之围、攻下叶尔羌,早日擒获了小和卓去……
  这一刻,婉兮真是痛恨自己只能身为后宫女人的身份去。
  婉兮明白,这会子劝解实则无用,她便只能带着几个孩子,尽可能多地陪伴在皇上身边儿。
  孩子们不懂事,不会劝解,但是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其实才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去。与孩子们在一处,皇上便也可将心思暂时从西北军情中抽离出来些许。
  哪怕只能偷得一刻闲,也能叫皇上的病情略微缓解些去。
  。
  这日,多贵人有些面色凝重来永寿宫。进门虽不说话,只拿过婉兮的针线笸箩来,闷着头帮婉兮做着那些针线活计。婉兮却如何瞧不出她心内有事来?
  婉兮便将那针线笸箩给扯回去,按住多贵人的手问,“多贵人这是怎么了?”
  多贵人眼神有些慌乱,“……我父亲带着族人从厄鲁特回归朝廷,因原来的游牧地再也回不去了,皇上体恤我母家,便将我母家都安顿在呼伦贝尔,另外划给游牧之地。”
  婉兮点头,“我也听说过。与你家噶勒杂特部一样儿,同被安置在呼伦贝尔的,还有杜尔伯特部、明噶特部等。这都是皇上体恤你们,叫你们回归朝廷,自能安居乐业。这本是好事,多贵人如何还一脸忧色?”
  多贵人垂首,声音里已是隐约哽咽,“……因我母家一路逃过哈萨克锡喇的追杀,途中又被乌梁海劫掠,故此回到朝廷的时候儿,已是什么都没有了。牲畜、农器、麦种等,都只能依靠朝廷赐下。”
  “蒙皇上恩旨,每二户合给农器价银一两、麦种一石、耕牛一头。每一头牛折银八两,令其耕种……”
  婉兮点头,“终究路途遥远,朝廷便是赐下这些牲畜农器,也不便这样千里迢迢驱赶过去。还是折合成银两,交给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