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6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一年的新年,皇帝不仅仅赏给了小十七一根“金箍棒”,这一年元宵节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举行的宗亲宴中,小十七也正式被赐入宴。
  乾隆三十一年出生的小十七,在这乾隆三十七年的正月,虚龄也是七岁,实岁才五岁另八个月。这便又合了小十五当年的例子去。
  婉兮所出的两个皇子,一先一后,一起成为了入宗亲宴年岁最小的皇子去。
  这一年的朝政外藩宴,得皇帝赐宴的外藩王公中,东班以科尔沁科硕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为首;而西班,则以喀尔喀和硕亲王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为首。
  承继了成衮扎布王爷的王位,且正式迎娶了七公主的拉旺,正式成为了外藩王公中地位最高者。
  二月里,皇帝又命拉旺为正黄旗蒙古都统。
  本身为外藩亲王,此时又身兼八旗都统之职,拉旺在京中既有了差事,便更是要长久留在京中办差了。
  。
  过完了年,喜气散去,小金川之事又凸显了出来。
  皇帝原派往小金川的大臣不得力,皇帝便又再度起用阿桂,任命阿桂为参赞大臣。并将阿桂两个曾免去了侍卫之职的儿子阿迪斯、阿迷达两人宽免回京。
  阿桂在平定缅甸一战上所失去的君心,便又需要在小金川之战上,重新博回。
  。
  三月,继弘昼与九爷同日薨逝之后,他的儿子永璧承袭和亲王。却没想到,永璧当和亲王还不满两年,竟又薨逝了。
  皇帝派皇四子永珹前往奠醊,仍加恩赏给内库银三千两办理丧事。
  对于此事,倒叫后宫众人私下议论纷纷,都说怕是弘昼从前最爱给自己办丧事、吃祭品的荒唐事给闹的,终究将自己儿子的福气都给闹没了,这才使得永璧承继和亲王两年还不到,就也撒手西去。
  大家都说,希望弘昼的孙子可别再重蹈这个覆辙了。
  只是这时候说这话的时候,众人都没想到,弘昼的孙子绵伦在降袭为和郡王之后,竟然也是两年就薨逝了……
  弘昼的荒唐,累及儿孙两代。
  婉兮心下触动,这日便也因亲蚕礼之事,将庆藻和福铃两个都给召进宫来。
  可是孩子大了,自难免有自己的心眼儿,婉兮不能放在明面上说,这便也叫小十七过来。
  小十七自是什么新鲜事儿都不带稳当的,看婉兮与庆藻和福铃两个演养蚕喂桑之事,他便也好奇,好悬没将蚕宝宝给活活儿捏死一大把。
  小十七这淘气,婉兮自是意料之中;今日也没恼,心下反倒是有些暗暗感谢小十七的。
  婉兮将小十七两只手给攥住,蹲下来看着小十七的眼睛。
  “你啊,天性淘气,你皇阿玛和额涅倒也容得你去,不想夺了你的天性去。可是额涅却要提醒你:可以天真烂漫,也尽可着你小打小闹去,但是千万别出格。否则啊就算你皇阿玛和额涅不整治你去,老天爷也看着呢……可别把自己和儿孙的福气给折腾没了去。”
  此时永璇、永瑆可都是有儿子的人了,当真折腾不起啊~
  倒是小十七依旧天真烂漫,歪着脑袋问婉兮,“儿孙?额涅,我怎么才能有儿孙啊?额涅我也想要儿孙,额涅赶紧找人给儿子生几个吧!”
  庆藻和福铃两个又都是何等聪明之人,婉兮的提点已是都听懂了,这会子更为了小十七的天真给逗得笑出声儿来。
  婉兮也是无奈,给了小十七手背一记,“你惦记这个,还早着呐!”
  小十七不愿意了,噘着嘴道,“皇兄们都有儿子了,他们一回家就有人跑上来喊阿玛,那多威风啊!……额涅,还没人管我叫阿玛呢,我也想给人当阿玛去!”
  “呸!”婉兮都人不足轻啐一声,“你想得美,不过你先等自己长大了再说!就你这么个小不点儿,自己还没长明白呢,哪儿有资格给人家当阿玛去啊?要不,孩子还不都被你给教坏喽~~”
  倒是福铃灵巧,忙接话道,“十七弟你着什么急呢,别说管你叫阿玛啊,现在管你叫‘玛父’的也好几个呐!玛父可比阿玛还大一辈儿呢,你现在已经老威风啦!”
  婉兮听着便也笑了,朝福铃赞许望去。
  此时绵德、绵恩都有孩子了,这都是皇曾孙,可不是得管小十七叫祖父辈了么。
  小十七这一听便美了,拍着巴掌道,“也是啊,我都当玛父了,还着什么急当阿玛去啊!”
  小十七说高兴了,这便蹦跶儿地带着金桂邦出去玩儿了。瞧着金桂邦鬼鬼祟祟捧着蛐蛐儿罐子的模样,这俩小东西一定是奔哪儿斗蛐蛐儿去了。
  这都死金桂邦教小十七的,上回婉兮还亲眼看见金桂邦带小十七往厨房里钻,两人一人一个角蹲在锅台上,头碰头地嘀咕,手指头往大锅跟锅台的缝儿里伸……
  婉兮打小也是在乡间地头长大的,儿子闺女不懂的那些乡间的事儿啊,可瞒不了她。
  她知道那是金桂邦给小十七讲,蛐蛐儿最爱钻锅台,现在虽说才二月,可是蛐蛐儿指不定会找有暖和气儿的锅台里去下卵,幼虫指不定有钻锅台里找暖和气儿猫冬的。这时候正是蛐蛐儿将发不发的时候儿,这时候抠出来养着的话,倒是比将来去逮大的要容易。所以两个小东西这是抠锅台,找蛐蛐儿的幼卵呢。
  两个小孩儿忙活累了,顺手抹头上的汗,结果就把手上的锅底黑直接都给抹脸上了……
  瞧着小十七那一脸的魂儿画儿的,婉兮去找扫地的笤帚,作势就要打。
  这锅台啊,对于家家户户都是神圣的,都有灶王爷守着呢,哪儿容得小孩儿这么折腾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婉兮从小也是在乡间地头长大的,她也知道,各家各户的小孩儿,哪儿有不折腾灶台的?——也或许就因为所有的吃喝都是从灶台里“变”出来的吧,所以小孩儿也都不肯放过灶台去。
  所以婉兮也就是作势要打,没真要动手。
  结果就惊动了皇帝了。
  皇帝亲自跑进厨房里,没敢直接护着小十七,只是仗着身高,将婉兮举着的笤帚给举高了,然后扭头冲小十七眨眼,示意小十七快跑……
  等婉兮顺了气儿,结果后来又听见皇上在那小声嘱咐小十七,说“你抠你额涅宫里膳房、茶房的锅台都不要紧,你且记着一宗啊,你可别去抠坤宁宫的那个灶台!要不,阿玛也饶不了你。”
  坤宁宫的灶台,那是祭神用的。这几年都是婉兮主持祭祀,小十七觉着这是自己额涅的一亩三分地儿,就也不那么恭敬谨慎了,皇上可没少瞧见过那小子瞅着坤宁宫的锅台,颇有些心里痒痒的。
  小十七听了便是眉开眼笑,“那是不是除了坤宁宫的灶台,宫里其它地方的灶台,儿子就可以去抠啦?”
  婉兮听到这儿,还能说什么呢,也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
  有了皇上的这个纵容法儿,真不敢想象小十七这小子将来还能折腾出什么来啊。
  不过只一宗,她还是得从小就看着他,让他只在安全的范围内折腾,别出要紧的大错才好。
  。
  三月下旬,福康安从西北归来,向皇帝奏报伊犁等事。
  皇帝还特别向福康安问起伊犁将军舒赫德的病情,甚为挂念。
  福康安听着皇上的问候,却走了神。皇上挂念的是远在伊犁的舒赫德,可是他挂念的却是身在京师的某个人儿啊……
  自去年秋狝时福康安从云南归来,赴避暑山庄给皇太后请安之后,随即皇帝便将福康安派赴西北军营效力而去。
  当年福康安堂兄明瑞,长兄福灵安都是在西北立下功勋。皇帝命福康安同赴西北伊犁效力,何尝不是给福康安熟悉各地军营的机会。
  只是福康安这一远行,每次一走就是数月,倒叫家里母亲、福晋牵肠挂肚不已。
  福康安回京之后听说拉旺已被皇上任命为正黄旗蒙古都统,常年留在京中办事;反倒是他的喀尔喀扎萨克亲王的事,都由他兄长在喀尔喀代掌,不用拉旺离京……福康安就又是大醉一场。
  敏怡不放心,亲自陪着。
  虽说两人迟迟培养不出夫妻的情分来,但是因为敏怡的父亲也为武职的缘故,故此敏怡的性子倒是更像男孩儿似的飒爽。两人倒可以坐下来一同饮酒,说话。
  相处起来,倒像是兄弟一般了。
  福康安也是喝多了,抱着酒坛子忘了眼前人是自己的妻子,一忽儿委屈,一忽儿狂笑地道,“他是蒙古人,却可以常年在京居住……我呢,我却要远赴海角天涯,一走就是数月,唯有被皇上召见,才能回京数日,然后就又要走了……”
  “呵呵,呵……不公平,这真是不公平啊。我已经输给了他,我已经失去她了,难道还不够么?为什么,就连我留在京里都不行,就连我想法设法见她一面都做不到?”
  “皇上啊,奴才不是不想建功立业,奴才不是怕死,奴才就是……就是想留在京里,多呆几天,难道都不行么?”
  敏怡原本也陪着夫君喝酒,想起自己这几年得不到夫君欢心,就连想方设法想要得个孩子,都最终只是被夫君给灌醉了,结果醒来夫君已经走了……就连这个心愿都不能实现,她心下也是委屈、郁闷,不知所措。
  于是她喝着喝着,原本也已经喝醉了,却愣是被夫君这几句酒后真言给惊醒了!
  她呆呆望着夫君,将夫君这番话在嘴里重又咂摸了一番。
  蒙古人却留在京师……且看样子是与夫君关系极近的蒙古人……
  敏怡心下咯噔一跳,猛然抬头盯住夫君,吓得酒都醒了。
  若说与夫君最为亲近的蒙古人,那自是结拜为安答的七额驸拉旺多尔济啊!
  夫君又说什么“输给了他”、“失去了她”的,若那个“他”是七额驸,那么那个“她”又还能是谁?!
  敏怡酒意褪去,立即站起,看夫君还在胡说八道,便一咬牙,毅然抓起眼前的酒杯,将杯中酒找准了福康安的脸,便猛地泼了上去!
  福康安毫无防备,烈酒冲入鼻腔甚至眼睛。他又惊又恼,将酒坛子搁在一边,一边用袖子擦脸,便猛地站起身,向敏怡便挥出一巴掌去!
  他的指尖都要触到敏怡的脸,他才硬生生收住,酒都浇不灭眼中的怒火,他含着醉意恨恨盯住敏怡,“你这是做什么?你疯了么?!”
  敏怡也毫不示弱,紧咬牙关盯住福康安,“……我说你为什么不肯给我孩子,我说为什么我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讨得你的欢心,原来你的心里是有人!”

  ☆、第2622章 九卷60 心病

  叫敏怡当面质问出这样一番话来,福康安也是浑身一个激灵,酒都醒了。
  他倒不是怕敏怡跟他闹,他怕的是——这样的酒后吐真言,当真被敏怡听出了端倪去,再连累到莲生去。
  莲生可以不要他……可是他却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一厢情愿而连累了莲生啊。
  他没怨过莲生,他知道莲生是甫降生两个月便被指了婚,一切的一切都早已注定;
  他也更明白,莲生是大清公主,她的婚嫁除了个人的情爱之外,还肩负着安定江山的重担。
  虽然他不甘心眼睁睁看着莲生嫁给拉旺,可是,他却也只抱怨老天不公;他也归结为前生,他跟莲生修来的缘分不够,所以只能在今生相遇,却无缘相守啊……
  他怎么能够因为自己,叫莲生被敏怡窥破。他怎么能够受得了,女人因为嫉妒,会将这样的话传扬出去?
  他便先冷静下来,撑着醉意,斜睨着敏怡笑。
  “我心里有人……是,你说对了。”
  福康安借着酒意便耍赖地笑了起来,“怎么,你拈酸了,是么?敏怡,你是我的福晋,你可不能善妒哦……为妻而善妒,那可是犯了七出之条。”
  敏怡听见自己的心咯噔跳了一下,随即便狠狠地沉了下去。
  “三爷,我没想到,你竟然还如此坦率,当着我承认了!”
  敏怡说着抓起一杯酒来,仰头就干了下去,“我以为你会小心翼翼地隐藏着,我真没想到你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我倒要问你一句:你疯了么?你不想活了,是不是?”
  敏怡的语气,越发叫富康安心下不安——看样子,敏怡是真的猜到了。
  富康安心底一横,反倒大笑起来,“我疯了?是,我是疯了,为了那个人疯了。”
  “可是,若说我不想活了……啧,这个倒还不至于吧。”
  富康安眸子倏然一转,“不就是个县令的小妾么,我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夺了,又怎样!我倒不相信,一个小小县令还敢上告!”
  敏怡惊了一跳,“县令?小妾?爷,你究竟说的,都是什么啊?”
  。
  敏怡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可是被福康安三两句就又给彻底说糊涂了。
  不是公主和额驸么,怎么跑到县令跟小妾去了?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何啻于天上跟地下去?
  看敏怡乱了,福康安心下终于悄然松了一口气,缓缓一笑,醉眼重又朦胧起来。
  “原本不想告诉你,可是既然你说你知道了,那我就也不瞒着你了。”
  福康安这回不再抱着酒坛子,而是换了小酒盅,将酒小心翼翼地分了,才捏着小酒盅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自从成婚以来,我先在云南,后又到伊犁。我在军营效命,你却留在京中侍奉额娘。咱们两个分隔这么远,我的官职还没资格带家眷;而家里,阿玛和四公主嫂子、小妹妹都刚身故了,需要有你伺候着,帮着额娘管着家。”
  “敏怡啊,可是你不知道我独自一个人在西南和西北两处军营的寂寞和辛苦——我身边需要有人伺候,知冷知热,替我侍奉巾栉……”
  敏怡喉头一梗,“所以三爷的意思是,想要纳妾了么?”
  福康安笑起来,“知我者,贤妻也。我不是想要纳妾了,而是,我已经碰见这么个人啦!”
  福康安说着,厚着脸皮伸手过来捉住敏怡的手,含笑拍着。
  “……她叫香儿,伊犁人。原本是个县令的小妾。那县令是个蒙古人,前阵子回京来走动,想要谋个更高的官职。结果他就将香儿给扔在原籍好几个月,不闻不问。香儿一气之下就回了伊犁……正巧遇见了我;她跟了我,不跟那县令了。”
  敏怡头有些晕,急得跺脚道,“三爷若是想纳妾,什么样的人没有?!便是使些银子,买个干干净净的好人家的女儿,就也是了;若外头的人不中意的,府里还有这么多现成的丫头,三爷随便想抬举谁,不是更知根知底,更懂规矩的?”
  “三爷何苦看中旁人的小妾,还要强夺过来?那县令的官职再小,也终究是朝廷命官不是?!此事若要是被外人知道了,还不得参奏三爷一本去?”
  。
  福康安大笑起来,笑得都捂住肚子,可是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他笑罢了才拍着敏怡的手道,“你啊,是没听明白关键,自不明白她的妙处……你听着,我再细细给你重说一遍啊。”
  “我说她啊,叫香儿;我是在伊犁啊,遇见她的……你难道,就没想到什么去?”
  敏怡虽说从小远离宫廷,没有福康安家儿子、女儿们从小都有机会在宫中行走的机会去;可是好歹敏怡的阿玛也曾当过内阁中书、军机章京,深谙宫中秘辛;且后来曾为督抚之职,为封疆大吏,与王公们也多有交结,故此对于宫中之事也并非毫无所知。
  敏怡便微微一眯眼,“香,伊犁……你是想说,这个香儿的相貌也又如容妃主子一般美丽,而她身上爷有如容妃主子一般有特别的香气?”
  容妃封妃,封号为“容”,这是汉字的封号。可是大清是一个各族融和的朝代,宫廷中多种语言并用,故此容妃除了有汉字“容”这个封号之外,也另外还有维语封号、满语封号。
  皇帝本人也深谙维语,故此给容妃的维语封号为“伊帕尔汗”,意思便为“香姑娘”之意。以此来赞美容妃带来西域香料,并且善于制备花露、香露的美好。
  所以一提到“香”与“伊犁”的连用,便最直接想到了容妃去。
  福康安终于满意地笑了起来,只是那笑依旧是无声的,仿佛都积郁在了心口里,那么深那么深。
  见丈夫如此神色,敏怡的一颗心便沉得更低。
  “原来是国色天香的姑娘,怪不得三爷肯不顾官声,更不惜夺人所爱!”
  福康安依旧在笑,却是别开了目光,“这就是缘分吧,看了一眼便再也忘不掉,不惜一切都要得到她……敏怡,她将是我的侍妾,陪我在军营,侍奉衣食。”
  “我不会带她回府来,更不会叫她来给额娘行礼……你依旧是我的福晋,她不会登堂入室,你尽可放心。”
  敏怡浑身轻颤。
  她该高兴么?她能松一口气去么?
  就算那香儿只在军营陪伴丈夫,就算那香儿没资格登堂入室……可是作为一个女人,即便没有名分,可是却能独占丈夫所有的注目去,那还有什么不知足去?
  而她呢,却只能空守着一个名分,留在京中侍奉婆母,然后远远地遥望丈夫远在天涯,不知归期!
  这样的日子,难道就是她的福分了么?
  看敏怡那份挣扎和痛楚的神色,福康安心下何尝就没有愧疚啊。
  可是他愧对的不止是自己的福晋,还有那个无辜的香儿……
  可是这一刻,为了保护心中那个人儿,他也只能出此下策。就叫敏怡将他心中的人当成是香儿吧,他可以毁了自己今生的名声,却容不得自己伤了那个人一分一毫去。
  。
  因为代替九爷,自请赴云南军营效力,皇帝于去年已经按照福康安头等侍卫的出身,赏给福康安户部右侍郎衔,兼镶蓝旗蒙古副都统衔,赴伊犁办事;此次回京,皇上为奖赏福康安,又将他的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擢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从下五旗的镶蓝旗,到上三旗的镶黄旗;从蒙古旗份的副都统,到满洲旗份的副都统,福康安都已经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稳走上了青云路来。
  可是皇上这样的恩宠,反倒更加叫福康安内心不安。
  他这几年所做的,只是代替父亲赴军营效力罢了,尚且还谈不上立功;反倒是皇上刚刚奖赏了赴军营效力立功的乾清门侍卫彰霭,自到军营,甚为奋勇,著赏给“托克莫忒巴图鲁”名号,仍照例赏银一百两。
  正所谓豢养千日,用在一时。这些曾经在御前行走的侍卫们,纷纷赴军营立功……皇上对他又是如此恩遇,他知道,该是他为朝廷立大功,以回报皇上、为阿玛正名之时了。
  。
  此时小金川之事又几成泥沼,皇上手上可用之人越发少。
  就连和敬公主的丈夫、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被皇帝派去四川审讯涉罪官员,结果没给审明白,反倒意有偏袒,被同去办事的大臣,一本给参到皇帝面前。
  皇帝失望之后,自是大怒,下旨叱道:“色布腾巴勒珠尔,人本糊涂。因其屡次恳赴军营,向以练习军务,遂令代为参赞。然犹谆切教诫。冀其自知改勉。”
  “不意到军营后,不思协力剿贼,偏袒伍岱,据其一面之词,苛求温福,欲加之罪。以致进剿事宜,月余延缓,其乖张贻误之罪,实无可逭!”
  “色布腾巴勒珠尔,所有爵位、职任,著俱革退!”
  这位三额驸,在当初平定回部之时被皇帝将一切爵位全都革退一次之后,拼了命去战场上立功赎罪,险些死在军营……以此来挽回皇帝的心,将爵位给赢回来之后,这回又将所有爵位都给丢了。
  消息传到后宫,连颖妃、豫妃等出自蒙古的嫔妃都只能跟着叹气,“上回是险些丢了性命,才将爵位给赢回来的;那这次又所有爵位、职任都给革退了,是不是又要拼一次命,才能换得回来了。”
  语琴凝着婉兮,“同样是固伦额驸,瞧瞧皇上对咱们拉旺的态度,再反观这位三额驸……啧,真不是我偏心,而是皇上的心眼儿可偏大发了。”
  婉兮心下虽知道皇上一向都护着他们的孩子,可是这一刻却也反倒更为朝廷大局而忧心,“皇上派去四川的一干人,没能将小金川的事办明白,进剿无力不说,反倒内讧成这样一团去了。”
  “我倒不知道皇上接下来能派谁人去了……”
  若是九爷还在……抑或是当年协助九爷平定大金川的老将岳钟琪还在,那小金川必定不敢如此作乱!
  只可惜……
  次日传来消息,皇帝下旨令四额驸福隆安接替三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驰往四川,查办此事。
  福隆安办事一向稳妥,虽不用担心他如三额驸那般偏袒;但是终究福隆安只能去做查办的事情,他带不了兵,还不能彻底解决小金川的事啊。
  连皇帝在谕旨里,都带着叹息说,“……此时官兵进讨小金川,正需大员统率。”
  婉兮都不由得每日里多在小佛堂里多留一时,只为替朝廷,为皇上祈祝这个能统帅大军平定小金川的大员,早些出现。
  。
  福隆安是刚过完端午,于五月初七日离京,驰往四川的;一日之后,即五月初八日,皇帝便又命福康安在军机处学习行走。
  这情形便与当年九爷被派往云南,前脚刚走,皇上便给福隆安各种擢升、兼职的情形颇为相似。
  便连婉兮都有些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