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田园(苏幂)-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上的饭菜做得喷香,每个人都吃得开开心心。
  “萧大老爷、大夫人、子儒、子睿,我们这就只有这样的饭菜,只能先委屈你们了。”周怡客气的笑道。
  萧大老爷摆摆手,“哪里,这饭菜可香了,比我家这位平日做得美味太多。瞧我吃了她一个月饭菜,都瘦了一圈儿了。”
  “老爷!”萧大夫人有些嗔怪的开口。
  一桌人都笑了起来。
  愉快的用饭时光过得很慢,长辈们还坐在桌旁,一起喝酒谈天。
  沈小石和萧子睿吃完了饭后就困了起来,眼皮子一搭一搭的,萧家二老同意萧子睿今晚在沈家过夜,于是姜弯弯哄着他俩去睡觉。
  沈大石也跟了过去。
  沈秀笑着看他们热热闹闹的跑到居室那边,目光回到桌旁的时候却不见了萧子儒的身影。
  四处找寻了一番,萧子儒正往铺子内走去。
  “娘,秀儿先不吃了。”沈秀说着起身追过去。
  长辈们看着一前一后跑走的萧子儒和沈秀,都是会心一笑。 


☆、第一百四十一章

  周怡把林晋元拿来的药接下,笑着对他道了谢。
  “晋元这次等你师父回来,一定可以拿医师牌了,这次镇上你的功劳是最大的,没有你的话,这镇子还不知道得成啥样子。”周怡又笑着道。
  林晋元眯起眼点头,他也较为满意这次他主手的瘟疫处理。
  虽然说一开始沈老爷的病症他疏忽了,虽然遗憾,但也是已经成定局的事。
  如果他一早就能诊治出这个是瘟疫的话,说不准沈老爷还有救。
  但没办法,他以前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症状,而且那时候谢二小姐也没有在客栈那边派送神医所开的药包。
  即使他诊断出来了,沈老爷也是没得救。
  镇上因为瘟疫而死的人他在之前重新配药的时候计算过,没有想象中的多,他很好的把死亡人数控制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小。
  谢二小姐的那个大失误,被谢知县的那些药包给算是将功补过了。
  虽然谢二小姐的错大得离谱,但如果没有她事先按着神医的药方配好这么多药包,他也不可能直接在原有的药包里加上至寒的草药就配制而成。
  仔细算起来,就算他本来就有药方,短短两天之内配出那么多药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有功必有过,有过也必有功,谢二小姐这次算是险险的过去了。
  沈秀也知晓这其中的来来去去,不过也只有沈秀他们会这么想,镇上的人早在这一个多月来把谢二小姐的事儿天花乱坠的传了个遍。
  都已经传到临镇甚至末城去了。
  这一带现在都飘着沈秀和沈家人、萧家四人、林晋元、谢朝柔这些人的名字。
  除了谢朝柔以外。其余的人都被众人大大的称赞。
  沈秀也被夸得上天,被传得神乎其神,连她为沈小石不顾性命去采药的事都被人知晓的传了去。
  还好的是,大家都不知道沈秀那日去采摘的是紫灵芝。众人都只当是贵重的草药罢了。
  毕竟谁也想不到在青石村那样的后山崖边能长着那般贵可倾国的药草。
  更万幸的是,这一带的人即使有武功,也不会闲得没事把自己挂在悬崖边上玩儿。所以紫灵芝的秘密总算是保住了。
  沈秀先前还有些不放心李大娘那边,但这么些日子过去,一直都是赞誉的声音, 即使有些话传得再出奇,也没有人说她那日去摘的是紫灵芝。
  李大娘还真是个守信用的人,不过也是因为沈秀他们救了李阿柔一命,李大娘心里知晓。李阿柔是除了沈小石以外,服了错药还能活下来的人。
  她若是把沈秀拿了奇药救李阿柔的事宣扬出去,那等于是把自家的恩人陷于致命的地步。
  这个是非轻重李大娘就是再不读书也是分得清的。
  转眼到了四月的时候。
  天气开始有回温的迹象,但周怡却偏生把家里的大小石和沈秀都裹得紧紧的。
  沈秀都抗拒了好多次,周怡却怎么都不准她脱下外边的厚衣服。
  最后一次实在都要吵起来。周怡敲着她的头,“四月就要捂着热,热得出汗都行。不然染上风寒的话,会比冬日里染风寒还要严重和难受。”
  这说法沈秀从没听到过,或者是因为她以前身边的亲人只有爷爷一个,而且还不和她一起住,现在细想起来,自记事以来的十几年,她都不知道是如何一个人挨过去的。
  什么都要自己摸索。什么都是自己来。
  以前小一些的时候,爷爷会去接她放学上学,但只限于一年级,她一升上二年级,爷爷就再没接送过她。
  都是她一个人背着小书包自己往返在家和学校的路上,中午去爷爷家里吃饭。晚上自己回去捣鼓东西吃。
  爷爷对她的感情也不深,沈秀可以说是没感受过任何亲情的温暖。
  所以到了古代,每次周怡一关心她,虽然念叨起来有些烦,但关切的话语听到耳里,心窝子都整个暖起来。
  周怡这么说了,沈秀也就没再要脱掉外边的厚衣服,做着活儿很快额上就渗出汗珠。
  到了午后,太阳正当空,虽然不是什么强烈的刺眼阳光,但合着她这厚衣服一晒,也是有够呛的。
  沈秀明显的感觉到背上也开始隐隐的流汗。
  索性把伙计叫到身边来,交代了他几句,沈秀就一个人跑去隔壁了。
  “萧伯伯,萧伯母你们在吗?”沈秀扣着门环,声儿大又不吵的冲里边问着。
  “在呢,进来罢。”是萧大夫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婉。
  沈秀笑着推门进去,见萧大夫人正坐在门口,就着外边的太阳,一针一线的绣着绣品。
  沈秀见她在忙,也就不多说话,安安静静的站在她身边看着她绣。
  萧大夫人果然是名家里出来的闺秀,又曾是重臣的正房大夫人,即使身份没了,手艺还在。
  萧大夫人坐在院子里,太阳光正正好的偏照进来,又不刺眼,又刚好柔柔的洒在她周身,整个人低头坐在那儿,给人一种十分温柔亲切的感觉。
  再仔细看过去,只见得在绣品上,萧大夫人捏着针线,手指四处翻飞,但又丝毫不乱,还隐隐有种特别的美感。
  沈秀看得有些入迷,以前周怡教她的时候,虽然很耐心,周怡的绣工也很好,但绝对及不上萧大夫人一半。
  沈秀从来不知道,女红还可以做得像门艺术一样,连绣东西的时候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两个月的功夫过去,她和萧家那二老的关系飞速增长,沈秀是不知道这两人以前是怎样的,反正自从和他们沈家做了邻居后,这二老一直是和蔼可亲的样子,尤其是对她特别的照顾和关爱。
  两家住得这般近,走几步就能到的距离,再加上关系很好,所以也经常互相到对方家里吃饭。
  不过当然还是来沈家吃得多,沈秀知道萧家四人都没有找活儿做,萧子儒现在是帮万寿斋做着事。
  今儿个是发工钱的日子,本来他是坚决不肯收工钱的,但周怡却一脸正色,“你这时候了还较什么劲儿?等到你爹娘和二弟都喝西北风了才高兴是不?”
  这么一说,萧子儒也就犹豫着接下了。
  萧子儒是沈家的恩人,现在万寿斋的生意好得不像话,周怡对给萧子儒工钱毫不吝啬,不过也亏得萧子儒以前是大少爷偶的身份,根本摸不清楚伙计的工钱是多少。
  拿着一兜的钱回去了。
  萧大夫人很快的就过来,状似生气的样子,“怡妹这是做什么?子儒他不懂,我还是知晓的。做伙计的哪里有这么多铜板拿的……”
  周怡见这么快对方就找过来,也干脆不掩饰,“你们萧家对我们的恩德太大,一辈子都可能是还不清的,若是这点钱夫人还不收的话,那要我如何安心……”
  沈秀在边上歇着,看周怡和萧大夫人两个把钱推来推去的,谁都不让步。
  忽然萧子睿就窜了出来,一下子把那兜钱拿走,冲着两个妇人做了个大大的鬼脸,“娘和沈大娘都不要,那本少爷就要了!”
  “胡闹!”萧大夫人跺脚就要去追。
  周怡拉住她,认真的道,“夫人,你再这样,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收下罢……”
  萧大夫人看着周怡半天,余光瞥到一旁歇息的沈秀,好像在那认真的绣着什么东西。
  手微微地握紧又松开,萧大夫人终是点了点头。
  之后晚上大家一起在沈家的内院用饭,周怡又打趣起来,说若萧家二老欢喜的话,不如收了沈秀做干女儿算了。
  这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的萧子睿立马放下筷子
  忽然萧子睿就窜了出来,一下子把那兜钱拿走,冲着两个妇人做了个大大的鬼脸,“娘和沈大娘都不要,那本少爷就要了!”
  “胡闹!”萧大夫人跺脚就要去追。
  周怡拉住她,认真的道,“夫人,你再这样,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收下罢……”
  萧大夫人看着周怡半天,余光瞥到一旁歇息的沈秀,好像在那认真的绣着什么东西。
  手微微地握紧又松开,萧大夫人终是点了点头。
  之后晚上大家一起在沈家的内院用饭,周怡又打趣起来,说若萧家二老欢喜的话,不如收了沈秀做干女儿算了。
  这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的萧子睿立马放下筷子
  忽然萧子睿就窜了出来,一下子把那兜钱拿走,冲着两个妇人做了个大大的鬼脸,“娘和沈大娘都不要,那本少爷就要了!”
  “胡闹!”萧大夫人跺脚就要去追。
  周怡拉住她,认真的道,“夫人,你再这样,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收下罢……”
  萧大夫人看着周怡半天,余光瞥到一旁歇息的沈秀,好像在那认真的绣着什么东西。
  手微微地握紧又松开,萧大夫人终是点了点头。
  之后晚上大家一起在沈家的内院用饭,周怡又打趣起来,说若萧家二老欢喜的话,不如收了沈秀做干女儿算了。
  这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的萧子睿立马放下筷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祝大家12年最后一天快快乐乐,团团圆圆》《
  +++
  见萧子儒不说话,沈秀也别过脸。
  这人真的越来越寡言,尤其是对她,成日里都冷着脸,闷头做事,谁找他说话,也只低声回答一句。
  萧大老爷放下筷子,“子儒,等会儿我和你娘先回去,你在这儿做活的时候要认真些,伙计这活不好干,不是纯粹的力气活,有些时候也要多花点心思的。”
  “知道了。”萧子儒回答的声音闷闷的。
  沈秀看着他的样子,若有所思。
  吃完饭后,周怡就赶着沈小石去睡觉,而沈大石和沈秀收拾桌子。
  万寿斋现在生意好,沈秀他们不用成日里开着门,吃饭的时候随心所欲的把门关上不做生意,最开始的时候还有客人不知道,敲过几次门,后来周怡给他们笑着说清楚,大家便都理解了。
  随心归随心,沈家还是固定吃饭的时间,如此一两月过来,镇上的人都知道沈家的习惯,到了现在, 吃饭的时间不会有人过来。
  这会儿萧子儒把铺门打开,外边刚好有几个人到了门口,见着门一开,便都说说笑笑的走进来。
  萧子儒转身跟着其余的伙计一起招呼起来。
  沈秀卷起袖子坐在内院洗碗,现在的天气,水还是有些冰凉。
  沈秀洗完了一堆碗,把碗都垒好,沈秀擦干净手。然后把手握起来往里边呼气。
  周怡正好在这时候从左边的园子里出来。
  在买下隔壁的屋子后,沈家把两间屋子打通了,右边的居室归周怡一个人住,而左边原本杂货铺的后院被修成了三个园子。一个大的园子两个小的,沈小石和沈秀分别住在小园子里,沈大石住在大园子里。没人有什么异议。
  大园子本来就是给沈大石和姜弯弯不久后成亲住的,而沈小石和沈秀都是一个人,沈秀若是到了成亲的时候,那也是住在夫家;而沈小石年纪小,等到他成亲的时候,沈秀早就嫁出去了,到时候再把沈秀住的小园子打通合并在一起。反而会比沈大石和姜弯弯住的园子还大。
  “小石睡着了?”沈秀笑着问道。
  周怡点点头,看了看在铺里忙活的伙计们,转身回内院把沈秀拉到居室里。
  “怎么了?”沈秀觉得周怡好像有话要说,在她关上门后不禁开口问道。
  “你和子儒是怎么回事?”周怡接过沈秀倒的茶,刚刚好能喝的热度。
  “没怎么回事。他最近心情有些起伏罢了。”沈秀淡淡地道。
  “你们两原先是怎样的,娘不知道,但娘还是看得出,子儒那孩子一直以来心里就挂记着你,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的救你,自己命都不要。”周怡说着叹了口气,“就不知为何好不容易风风雨雨的过去,两家都总算是安定下来,萧家又住我们隔壁。子儒也在铺里帮忙。他却闹起了别扭。”
  沈秀看着半敞开的木窗,缓缓地道,“秀儿想,萧大哥的别扭就是娘所说的那些所谓安定的东西。”
  “什么?”周怡有些不明白。
  沈秀摆摆手,“这几日铺子里忙,过等忙过了这趟。我去和萧大哥好好聊聊。”
  “也好。”周怡点点头,“他若是心里有什么事的话,你去安慰安慰,两人说说清楚。过几日忙完了,就要继续筹备你大哥的亲事了。”
  …………
  这几日如沈秀所说,万寿斋特别的忙,五月底的时候镇上会有个花灯会,大家都提前一个月的做足准备。
  镇上的这个节日不少外地的人也知道,都会在五月底的时候赶过来。
  沈秀和周怡忙得不可开交,进货,算账,查点铺里的情况。
  不停歇的做下来,周怡好不容易好些的腰又开始疼。
  这会儿正好是吃完晚饭,萧家没有过来一起吃,就沈家几人吃,速度快不少。
  沈秀在吃完后和周怡说了声就往医馆的路上走去。
  出门左拐经过萧家的时候,沈秀停了下脚步,左侧的前门关得紧紧的。
  轻轻叹口气,沈秀又继续往医馆走去。
  在她走远了些后,前门又缓缓地打开,一个欣长的身影从里边探出来,确认无人后才往万寿斋走去。
  “晋元哥,我来拿药包的。”沈秀刚进医馆就大声的道。
  门口的苏木见来的是沈秀,高兴地跑过来,“秀儿姐!”
  “嗯乖。”沈秀拍拍他的头。
  “这几日是不是铺子太忙?”林晋元刚诊治完一个病人,收拾了一下,走过来。
  穿着一袭白袍,一顶玉冠把小部分乌发束于头顶,其余的黑发长长的垂落下去,粗粗一看,温文儒雅之下还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息。
  沈秀点点头,“忙得喘口气的时间都要没了,娘这两日嘴里不说,但我看着她总是蹙眉捶着腰,一准是腰疼又犯了。”
  “沈大娘的药包我早就包好了,本来你若是今天不来的话,我还准备过去看看呢。”林晋元笑着努努嘴,桌上果然放着三包捆起来的黄纸药包。
  沈秀把相应的铜钱递给林晋元。
  “晏师父还打算回来吗?”走之前沈秀忽然想起了这个。
  说起晏师父,林晋元一脸的无奈,“师父好像是玩心大发了,本来说三月就要回来的,眼看着现在四月都要过去了,中间只修书一封回来给我们,简简单单几个字,说为师一切安好,勿念。”
  “没事儿就好,老人家像他那般身子骨健朗是好事。”沈秀笑着道。
  “他爱玩没事,这医馆我们几人也撑得下来,但至少师父也要先把……”
  “先把医师牌发给你?”沈秀笑着接下他没说完的话。
  林晋元有些丧气的点头。“没有医师牌,虽然大家都当我是大夫,但我实质上还是学徒。”
  “我想最晚五月就会回来了,既然晏师父爱玩。那五月的花灯会他不会错过的。”
  沈秀的话说得没错,师父爱玩,花灯会这么大的节日他肯定会回来。但一想最少还要等一个多月,林晋元又叹了口气。
  …………
  回到万寿斋,沈秀把药包递给周怡。
  “你消失了半时辰就是去帮我拿药包吗?”周怡问道。
  沈秀点头,“这几日忙,娘的腰疼犯了,药服完了没空去拿,反正秀儿也好几日没见晋元哥。就过去看看。”
  听到林晋元的名字,萧子儒扫地的动作停顿了下。
  “晋元还好吧。”周怡关心的问道。
  “好得很,就是在生晏师父的闷气。”沈秀想着林晋元颓丧的样子嘴角都弯了起来。
  “为何要生晏师父的气?”
  “晏师父出去玩了几个月,晋元哥的医师牌也拖了少说有两三个月。”
  周怡恍然大悟,“那孩子最在意这个了。而且拿了医师牌的话,就是林大夫了,悬壶济世。娘看晋元有前途得很。”
  “现在晋元哥名气已经不小了,不止镇上,附近的村落和镇子的人也会慕名过来找他看病。我听说十日前,还有京城的大户人家专门坐着马车过来呢!等拿了医师牌,晋元哥只怕待在镇上的时间都没有了。”沈秀说着说着也为林晋元感到高兴。
  身边扫地的唰唰声越来越响。
  两个时辰后,铺子总算打烊了。
  明天开始就不会这么忙,沈秀一鼓作气的把活儿都做完。大大的伸了个懒腰,和其余的伙计招呼了声,就径自走到内院里。
  萧子儒望向内院的方向,薄唇抿了抿,转身离开了铺子。
  回到隔壁,家里萧子睿已经睡着。萧大老爷正坐在书房里挑灯看着书册,萧大夫人在一旁陪着他。
  “娘。”萧子儒慢慢地走到书房,看着爹娘和谐的一幕,老半天了才开口。
  “子儒回来了。”萧大夫人笑着转头。
  “去把汤给子儒喝吧,我一个人看会儿书也好。”萧大老爷说话的声音很温柔。
  萧大夫人点点头,“那我过会儿再来。”
  跟着萧大夫人走到堂屋,萧子儒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萧大夫人就端着碗汤从厨房走过来。
  汤盖儿打开,一股炖鸡的香味迎面扑来。
  “这些日子你都在做活儿,委实是辛苦了,喝些鸡汤补补身子吧。”萧大夫人说着舀了一碗炖鸡汤递到萧子儒面前。
  汤勺在碗里搅了半天,面对鲜美的炖鸡汤,萧子儒却是胃口全无。
  “怎么了?不合胃口吗?你和子睿的胃口像来差不多,晚上他喝的时候可开心了。”萧大夫人有些疑惑的舀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啊。”
  “娘——”萧子儒索性把汤匙放下。
  “有心事?”萧大夫人笑得眼睛弯弯的。
  “娘怎么知道?”萧子儒有些讶异。
  “你是我十月怀胎从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你哪里不对劲了,为娘会不知晓?”萧大夫人把汤盖儿盖上,“娘早知道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可你和子睿不同,你性子沉稳思维又睿智,娘以为你自己可以想通的。”
  “要怎么想通?”萧子儒一拳捶在桌上,声儿不大,但听得出是压抑了许久。
  “娘,原先您跟着爹,每日都风光无比,什么事儿都不需要自己做,随便招招手,丫鬟小厮一大堆的过来问候。而现在,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洗衣做饭打扫,还要照顾我们。”萧子儒说着深吸口气,一脸认真的问道,“娘会不会责怪爹?或者说嫌弃爹?” 


☆、第一百四十三章 开了闸的思念

  苏幂回来了……31号那晚忽然出了很大的事,一直到现在都还是很艰难的状态,不过还是回来了,会把这个故事好好的写完,等写完这本了,事情一定也就完全解决了,到时候收拾心情,好好的开本新书。
  还是对一直在看这本的亲们鞠个躬……
  +++
  “你心里竟是在想着这个。”萧大夫人并未先答萧子儒的问题,而是有些恍然大悟的样子,而后一双眼定定地看着他。
  “我……”萧子儒答不起话,知子莫若母。
  他这段时日的反常,最清楚不过的只怕就是自己的娘了。
  避开萧大夫人的视线,萧子儒望向门口,院门是关着的,这个屋的前院不大,从堂屋敞开的门,可以一眼看到前院的大门。
  一眼就能望到的这种距离是萧子儒以前怎么也没想过的。
  “儿啊。”萧大夫人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目光再转回来的时候刚巧看到了萧子儒的眼神。
  心里一颤,萧大夫人坐到他身边,把汤又往他面前推了些,“再不喝就凉了,凉的补汤喝起来对身子不好。”
  萧大夫人眼里的关切让萧子儒也没再推却,很快地喝下了自己娘亲亲手熬的汤。
  还是和以前记忆里一样的美味。
  “是不是味道和以前在京城的府里是一样的?”萧大夫人竟是微微地笑起来,声音很是轻柔。
  “是。”萧子儒点点头。
  以前在府里,娘很少煲汤给他喝。家里的下人多得大部分他都不认识,只要他一个动作,服侍的丫鬟公仆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煲汤这样的活儿萧大夫人便也很少做,不过记忆里。每次喝到萧大夫人的补汤都十分的美味。
  萧子儒原先想着是因为用了珍贵的药材和调料,可不想在这样破落的屋子和简陋的条件下,萧大夫人熬出来的汤一如既往的好喝。
  萧子儒把心里的想法如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