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莫相负之愿成双-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盈盈说:“这是舅舅家的妹妹。”

    素素笑着跑上去,坐在她俩对面,手放在石桌上,撑着下巴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玉人儿看了眼盈盈,盈盈笑着点点头,小玉人儿细声细气的说:“楚楚。”

    素素打量着楚楚,小玉人儿唇红齿白,一双乌溜溜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她对盈盈说:“姐姐,这个妹妹像是年画上下来的。”

    楚楚奶声奶气:“棉花?好吃么?”素素和盈盈都笑起来,楚楚也羞涩的笑了。

    后来,她知道这是舅舅的女儿。三个小姑娘每日玩在一处,楚楚性格腼腆,素素像个小男孩,盈盈略长几岁。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很疼爱这个长相及其可人的小玉人儿。

    素素七岁那年,回到潞州,楚楚正好在公玉府,舅舅南一居士又去云游了。

    南一居士穆佑仁,是公玉夫人穆佑仪的兄长,一年有半年都在四方云游,楚楚也就经常待在公玉府。

    两人在后花园里玩桑落给削的竹蜻蜓。楚楚很开心:“姐姐,这个能送我么?”

    素素很豪气的一摆手:“给你了,我师哥会再给我削的。”

    楚楚一脸羡慕:“我要是有个师哥就好了。”

    素素得意的笑:“我师哥对我可好了!”

    楚楚小脸上一点落寞:“我要是有哥哥就好了。”

    素素腆着肚子,一手叉腰,一手拍拍楚楚的肩,粗声粗气的说:“爹总说我比小子还淘,我给你当哥哥吧。”

    楚楚咯咯笑了:“没有哥哥也没事,你和盈盈姐姐都是我姐姐呢!”

    素素向丫鬟要来一根长竿,带着楚楚打枣子。素素拿着根长竿,使劲儿打枣,楚楚站在树下高高举着小篮子左跑右跑的接,枣子落了一地,篮子里倒没几个。

    素素撂下长竿,看着空空如也的篮子,瞪着眼睛训她:“好笨啊,怎么都接不到?”楚楚撅着小嘴,低着头,眼泪汪汪。

    丫环们叫她们吃饭,素素哼了一声,气呼呼的转身自顾自走了,将楚楚甩在身后。楚楚抱着小篮子跟着她:“姐姐,姐姐。”

    回到饭厅,素素扑进公玉夫人怀里撒娇:“娘,楚楚太笨了,一个枣子都没接住。”

    楚楚怯怯的站在门边,抱着小篮子,肩膀一抽一抽的哭。

    公玉夫人脸一沉,推开素素,走上前,将楚楚揽在膝上:“乖楚楚,不哭啊,姐姐闹着玩呢,我们楚楚最聪明了,明儿个姑母罚她。”

    吃罢晚饭,盈盈带着楚楚去玩,公玉夫人单独留下素素:“楚楚从小就没有娘,你的家就是她的家,不许你欺负她。若再这样,娘就要动家法了。”

    素素很小就被送到有闲庄,每年在家的时间也不过两三个月。有时候她会怨恨,为什么娘有时候疼楚楚比自己还多些。

    她哭:“为什么爹和娘不喜欢我,只喜欢楚楚?”

    公玉夫人将她抱在怀里:“谁说娘不喜欢你,你是娘生的,哪能不喜欢?楚楚一打出生,就没有娘,孤苦伶仃的。舅舅又是那样个散淡的性子,一年里头倒有八九个月不在家。你是做姐姐的,在家有爹娘姐姐疼,在有闲庄有师父师哥宠着爱着,难道你不该把你的爱分给她点儿?”

    素素眼泪吧擦的:“楚楚为什么一出生就没有娘?”

    公玉夫人叹口气:“你太小了,不懂,你只要记得,当楚楚是亲妹妹,疼她,爱她。”

    慢慢的长大了,每年回到潞州前,她都会将自己百宝箱里的宝贝倒出来,这些都是来有闲庄看病的人留下的,楚寻和桑落都给了她。

    她会将这些新奇的玩意儿拣出最好的,带给楚楚。

    每次她一回到潞州,晚上两个人睡在一个被窝里,素素跟她讲自己在有闲庄的趣事,楚楚睁着硕大的眼睛满眼崇拜的望着她。每次离开潞州,楚楚都会眼泪涟涟。

    十八岁那年,素素离开有闲庄回到潞州。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哭,楚楚悄悄推开门,坐在她身边。她对楚楚说:“我怎能嫁给一个我从未见过面的人,我想嫁给我师哥。”

    楚楚道:“桑哥哥喜欢的是姐姐。”

    她嚷:“我知道,我知道。”

    楚楚拉着她的手,眼神坚定的点头:“素素姐姐,不管你嫁给谁,你都会幸福。”那年,楚楚刚刚十五岁,也是那一年她知道自己被赐给了晋王柴荣。

    最后一次,两人躺在被窝里聊天。素素说:“从小到大,我都很羡慕你。”

    楚楚睁大眼睛:“为何?”

    素素撇撇嘴:“全府上下的人都最喜欢你,打小,我就被送到有闲庄。我觉得我娘更疼你,我爹对我也很严厉,你倒是像他们亲生的。”

    楚楚将头靠近她,满眼的羡慕:“其实,我更羡慕你呢,姑母和姑丈是对我很好,不舍得骂,不舍得打。府里的人都知道我从小没有娘,对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爹有经常不在家,我有时候故意犯些小错,希望能受到姑丈的责罚,可是他总是笑容可掬的说,没事没事。”

    素素打个哈欠:“不知道咱们姐妹还有多少日子能在一起,要是能一辈子在一起就好了。”

    楚楚闭着眼睛:“盈盈姐姐出了阁,你出了嫁,我入了宫,再见面就难了。到时候你们别忘了我。”说完,睡着了。

    素素迷迷糊糊的答:“不会的,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正文 第十九章 白首不相离—相托(五)


    素素想哭出声来,可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般。璟然心疼的将她揽在怀里,一遍遍的说:“素素,素素,冷静,冷静。”

    素素心里绞着疼,红玉哭着道:“夫人,您要保重身体啊,娘娘说了,希望您不要难过,她陪着爱的人,再也不孤单了。”

    红玉从身旁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着一个茶盅。红玉捧着呈到楚楚面前:“娘娘将这个留给您。”

    素素抖着手接过来,正是楚楚烧的这一窑中的一个。素素眼泪决了堤,心里疼的,脸煞白,半张着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只大口的呼吸。

    璟然吓坏了,慌忙对红玉说:“有劳姑娘,快到厨房去,拿安胎药来。”

    自打素素有孕,璟然给有闲庄写了信,本来,桑落是要亲自过来。可是盈盈也刚刚生产不久,还需要调养。于是,桑落写了药方,亲自配好了药,让楚伯送过来,嘱咐道:“素素受了很重的伤,又中了毒,此次有孕要格外小心。”每天,素素都按时喝安胎药。

    红玉忙拭了泪,起身往厨房去拿药。璟然揽着素素:“素素,素素,哭出来,哭出来。”素素直直的盯着手里的茶盅,喘着粗气。

    璟然捧着她的脸:“素素,素素,你是有孕的人,千万别伤了自己。”素素完全没有反应。

    璟然急的慌了神,乱了阵脚,看着素素的眼睛:“素素,素素,你若顾惜我,就看看我。”素素眼神直直的,眼中全是震惊。

    璟然咬着牙,红了眼,抓住她的肩膀:“公玉素素,你给我听着,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的命都在你手里攥着,她们若有半点差池,你就是我萧璟然的仇人,我不会原谅你。”素素眼泪哗哗的流,无声的喘粗气。

    璟然紧紧盯着她,心揪成一团:“素素,昭仪娘娘说了,你要幸福,你若再这样,我们的幸福就断送在你手里了。”

    素素听见了,她梗着脖子,缓缓的,愣愣的转过头,看着璟然摇头,眼里深深的悲切,一字一句,顿着说:“她不是什么昭仪娘娘,她是我妹妹!”

    璟然将她揽在怀里:“我知道,我知道,楚楚是妹妹,是素素最爱的妹妹啊!”

    素素紧紧抓着他的袖子,开始凄凄的大哭:“她是我的妹妹呀!她怎么能做对自己这么残忍的事情,尸骨无存,灰飞烟灭!!!”她伏在璟然怀里大哭。

    红玉拿来药,璟然接过来,对素素说:“素素,为了妹妹,为了我,把药喝了,熙诲还等着跟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呢。”素素靠在璟然怀里,流着泪将药喝了。

    良久,璟然问:“能静静听红玉姑娘说了么?”素素点点头。

    红玉说:“娘娘自从生了七王子,身体一直不好,先皇驾崩后,就更一日不如一日。前些日子,太医来瞧,说娘娘也就…只剩下一个月了。”

    闻听此言,素素用帕子捂住了嘴。

    红玉继续道:“那日,她叫了奴婢到身边,说以自己的位分,是不能进妃陵的,更不能陪在先皇身边。她这辈子只爱先皇一人,想死后能陪着先皇。所以,她要成为先皇墓室中的一部分。”素素伏在璟然怀里泣不成声。

    红玉哭着说:“夫人,娘娘留下四个茶盅给了娘家。她说希望你们能原谅她,她这么做也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她打小就没有娘,也没有嫡亲的兄弟姐妹,无依无靠。在公玉府的那几年最快乐。进了宫也孤孤单单。死了,更不想变成一堆枯骨,孤零零的躺在地下。成了他最爱的物件,就能伴着他、守着他。”

    素素抓着璟然的衣襟,头抵在他腰上,璟然抚抚她的头,吻吻她的头顶。

    红玉接着道:“娘娘说了,知道夫人会为了她伤心难过。她希望夫人能为她高兴。她说,夫人最爱笑了。每到雨过天晴的时候,希望夫人都能笑着为她斟杯茶。”

    素素软软的靠在璟然身上抽泣,璟然将她抱起来:“去歇着吧,为了腹中的孩子,和自己的身子。”说着抱着素素走到寝室,将她轻轻放在床上,素素闭着眼睛流泪。她哭累了,在药的作用下,昏昏沉沉的睡去。

    璟然安排红玉住在客房,回到寝室。

    他靠在素素身边,握着她的手,放在唇边:“素素,你攥着我的命,你若有半点差池,就是把我的命拿去了。”睡梦中的素素眼中噙着泪,往他身边一靠,牢牢握住他的手。

    素素这一宿睡的很不踏实,璟然守了她一夜。

    天刚亮,她睁开眼。璟然半靠在她身边,牢牢牵着她的手,皱着眉。

    素素眼一热,略动动,璟然醒了。未等泪落下,璟然的吻已经落在她眼睛上。他温柔的吻她的眼,她的面颊,鼻尖,在她耳边轻轻说:“素素,谢谢你。”

    素素揽住他的脖子,嘤嘤的哭。

    璟然温柔的揽着她:“我的素素是最勇敢,最好的姐姐。”

    素素哭道:“我都不知道到哪儿,该怎么祭奠她?”

    璟然吻她的泪:“她留给了你最好的纪念,那个杯子就是她,她跟你在一起。”

    素素揽住他:“先生你说我是你的命,先生又何尝不是我的命呢。”

    璟然道:“楚楚说,你要幸福,所以,你要努力的,好好地,一直幸福下去,楚楚在云端看着呢!”素素哭着点点头。

    等素素梳洗完毕,红玉已经将早饭摆在了石桌上。素素问:“红玉姑娘还要回宫么?”

    红玉摇头:“太后娘娘许我出宫了。”

    素素点头:“也好,那样一个冷冰冰的地方,回去做什么。你的家在哪儿?”

    红玉摇头:“我应了娘娘的,这几个茶盏要送到娘娘的娘家。然后我回兖州的家去。”

    素素起身,缓缓给红玉行了大礼,红玉吓得忙给她跪下了:“夫人万万不可。”

    素素道:“你当得起,你跟着楚楚一场,她能将这样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就很是信任你呢。”说着又红了眼圈。

    红玉也红了眼睛:“当初若不是娘娘相救,哪还有红玉的今天。能为娘娘做这些事情,是红玉的荣幸。夫人放心,红玉定不负娘娘所托。”

    素素握着她的手:“谢谢!”

    **

    本章国学经典

    章名:白首不相离

    出处:卓文君的《白头吟》

    章记:莫向横塘问旧游

    出处:纳兰性德《鹧鸪天》

    *

    本章拙作

    《楚*弦》

    雨过天晴云**,者般颜色做将来。

    焚心愿伴君郎侧,红炉碧烟冰心开。

    更漏莫道缘深浅,香魂一缕琉霞盏。

    愿为初霁天之色,玉颜清影共徘徊。

正文 第二十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相伴(一)

    愿我如星君如月:所谓的千秋霸业,不过是森森白骨和血流成河。一己功成,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梦。梦醒后,冷冷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相伴

    *

    正月初三,新年的气氛依然浓郁,小丘庐里,暖意融融,素素靠在璟然的肩上,两人正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呢!

    “你将来可不能像你娘这样淘气!”璟然用手轻柔的摸着素素隆起的肚子。

    “我觉得,他将来肯定很淘气,现在每天在我肚子里打拳,要不将来他跟你习武好了。”素素笑着说。

    “是个男孩呢,就跟我习武,若是个女孩,还是多跟云珠亲近亲近,或者跟你姐姐多亲近,安静一点。”璟然玩笑。

    素素瞪眼恼他:“我不安静吗?我现在多安静啊!”正说呢,肚子里的小人踹了素素一下。

    素素哎哟一声,一皱眉:“他又蹬我!”

    璟然笑着亲亲她的额头,揽着她的肩:“看看,连他都不认同你的说法”。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玩笑。

    素素突然脸色一变,坐起身:“有人来了!”璟然侧耳细听,确实有马蹄声急急的停在小丘庐门口,正思忖间,有人急急的拍门。

    璟然忙披了衣裳,去应门。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程俊的声音:“璟然开门,出事了!”

    璟然打开门,这么冷的天,程俊竟满头大汗,头上都冒出腾腾热气:“出事了!”

    璟然做了一个小声的手势,将门掩上,“什么事?”

    “陈桥驿,赵匡胤反了!”程俊气喘吁吁。

    萧璟然叹了一声:“到底来了!”他重新开了门,和程俊快步进了书房。

    萧璟然提笔写了封短信,吹干,递给程俊:“连夜让你府里的人送去,必须快!”程俊嗯了一声,将信揣在怀里。

    璟然回到卧房,素素已经将他的衣裳拿在手上,平静的站在那里,两人谁也没说话。素素给璟然穿上衣裳,送到卧房门口。

    璟然对素素说:“素素,别出门,初五早上我要没回来,跟桑落派来的人回有闲庄去。”

    素素一脸肃然,也不问,只说:“你会回来,我等着你,我不走。”她语气坚定,一汪秋水平静如镜。

    萧璟然看着素素,眼里有太多太多的不舍,仿佛要将这一生都看完似的。

    他猛的回头,阔步向院外走,沉着声音:“回有闲庄!”

    素素的声音满满的坚定:“我不会走的!”璟然没有回头,上马与程俊疾驰而去。

    汴州城里还是一派新年气氛,家家户户门前红灯高挂,只是这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后,透出的诡异让人心战。宫墙内透出的紧张气氛让寒冷的天气更加彻骨。

    大殿外,范质、王溥和魏仁浦等一众大臣挤成一团,各个神色慌张、窃窃私语。

    大殿内,符太后紧紧抱着柴宗训六神无主。这个消息让他们母子心惊胆战,也许待不到天亮,他们就要人头落地了。

    萧璟然走上大殿,对皇帝和太后行了大礼。符太后落泪:“萧先生!”一时竟语噎了。

    七岁的孩子当皇帝,符太后虽垂帘听政,毕竟不闻外事,哪里会主政呢。这样的孤儿**,无非就是他人棋盘上的棋子罢了。

    在柴荣驾崩后的半年里,整个周廷禁军将领的变化,对赵匡胤绝对有利。殿前副都点检,由赵匡胤的少时好友慕容延钊出任,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殿前都虞侯则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王审琦,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也是赵匡胤的人。整个殿前司高级将领,均是赵匡胤的人。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符太后和周恭帝接受百官朝贺元旦后,大宴群臣。正饮宴间,殿内忽然昏暗。

    众人吃了一惊,奔出殿外一看,只见圆日之下,又一日,黑光摩荡,遂渐上升,二日竟然合二为一,顿时地上暗得如夜一般。良久,复见光明。众人惊疑,正月初一日蚀,不知吉凶,而恰恰在汴州,大臣们议论纷纷。

    正这时,就见有人慌慌张张呈上一份八百里加急文书,宰相范质拆开一看,登时急了。只见内容是说契丹联络北汉,一起侵犯边境,请朝廷火速派兵前往抵御。

    符太后不知所措,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委赵匡胤最高军权,调动全国兵马。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正月初二一早率兵出发。当天下午,到达了离汴州几十里的陈桥驿。

    当晚,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这么个小儿效力破敌,有甚意义,不如拥立点检为皇帝吧”。这些人都是跟着赵匡胤一路同生共死的,于是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另外,将士们也在为前日出现黑太阳的事,议论纷纷,如今竟是意味着这个,哪里还能遏制住不说,于是不过一个晚上,传得无人不知。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授意将士将一件早就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三叩九拜,山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却显示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将士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这才下令,回师汴州。

    守备汴州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自己人,得悉兵变后便打开城门接应。赵匡胤将军队停在汴州城外,一人骑马入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领着一路亲兵,跟着他一同进宫。

    符太后坐在殿上,脸色煞白落泪道:“萧先生,如今这事该如何处理?”璟然没答话。

    符太后止住哽咽:“想那赵匡胤与先帝结拜,先帝待他情同手足,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他竟做出如此忘恩负义,大逆不道之事……”

    璟然从怀中拿出当日世宗托他的遗诏,呈给符太后。符太后接过一看,眼泪簌簌的落下。

    璟然道:“陛下和太后请先往后殿,此事璟然定当不负所托。”说完此话,脑海中浮现出素素的盈盈笑脸,璟然心里一悲。

    璟然对着柴宗训一施礼:“陛下,在下有几句话对您说。”宗训看了一眼符太后,符太后点点头。

    宗训走下来,璟然伏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宗训点头,璟然一施礼,符太后领着宗训去了后殿。

正文 第二十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相伴(二)

    拜谢:爱吃水瓤西瓜的pk票,桃花忆的评价票,拜谢在书评区留言鼓励支持的各位好友,拜谢推荐点击收藏的各位好友,周末快乐!长揖拜谢!。

    没多久,就见赵匡胤带着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走上殿来。殿外,禁军已将宫内宫外团团围住。

    刚入大殿,赵匡胤就看到萧璟然负着手立于殿中,眼角眉梢无嗔无喜无怒无悲,一派淡然。

    石守信等人刚要拔刀拿人,赵匡胤一摆手:“你们在殿外候着。”石守信等人退下了。

    赵匡胤道:“你到底来了。”

    璟然道:“你做皇帝,我能不来?”

    赵匡胤低眉:“璟然,我与先帝情同手足,多受恩泽,此事确是迫不得已,有负先帝!”

    璟然一笑:“这场夺取皇位的兵变,从初生想法到订了计划再到实施,自然需要时间。而自先帝晏驾、恭帝继位再到二哥你黄袍加身,我估摸没错的话也有半年时间,倒是很合乎常规的运作周期呢。”璟然的语气波澜不惊。

    赵匡胤一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是的,萧璟然说的没错。

    赵匡胤一方面作为殿前都点检,虽是京城禁军的总指挥,同时也是归德军节度使,这种任命确实能反映出辅佐恭帝的重臣对重兵在握的赵匡胤已经有了防范之心。

    因为兼领归德军节度使,至少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有点儿调离汴州的意思,或许赵匡胤正是感觉到了这种疑忌,才下决心兵变吧。

    赵匡胤道:“其实你早就猜到我会这样做,因为你素来把承诺看得极重,我猜你今天冒死前来,一定是先帝临终前,你答应了他什么,是么?”

    璟然依然波澜不惊:“是,他早料到会有今天。”

    赵匡胤点头:“他在位也只五年时间,但他确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立志再造盛唐时代,有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五年时间,我跟着他南征北战,看他威振四方,能深深感觉到他统一的强烈愿望,他确实对我委以重任,多加信任,待我情同手足…”

    “而如今,你要从他的七岁弱儿手中夺走江山,这就是你对他的报答?”璟然讽刺道。

    赵匡胤眼里闪过一丝怒意:“新主年幼,太后听政。朝廷之上的派系之争已经显现。兵权在我手中,我没有选择代行皇帝权力,也深知挟天子令诸侯要被万人唾骂,好于不好都不是我该做的。但是内忧外患,怎能眼看两位英主开创的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