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莫相负之愿成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素素抬腕低眉,慢舒云手,轻启朱唇唱:“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声音婉转,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
臂上的长巾行云若流水,畅笔绘丹青,纤腰兰花指,玉袖隐生风,翩如兰苕翠,婉如举游龙。旁边的程俊和云珠竟看呆了。
缓缓的就听见笛声悠扬而起,应着素素的歌声。就见璟然一袭玉色长衫立在月下,一曲青笛清丽柔和,温婉明亮,笛音袅袅,和着素素曼妙轻舞,轻云慢移,旋风疾转。天上人间一片清朗,就似一幅灵动的画卷。
素素纤腰一转,唱:“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璓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素素轻转罗裙,缓缓停了歌声舞步,那边的笛声也悠悠的落下。停了好久,云珠和程俊才回过神来!
程俊拍着手:“太好了,太好了,今天这赏月才完满!”云珠啧啧赞叹:“美极了!”
素素对璟然一颔首:“谢谢先生!早知先生淇奥吹的如此的好,我就不献丑唱歌了!”萧璟然也不说话。心里想:这个素素还真是让人惊喜不断!
云珠拉着素素坐下揶揄她:“你这曲淇奥唱的好,也跳的好,可是也有爱慕的君子呢?”
素素完全没有小女儿的羞怯表情,喝了口酒,莞尔一笑:“以前读淇奥,总觉得男子,定要容貌绝世。每每读之,心里总是忍不住的惊叹,心里不尽的想象。现在觉得男儿若只有相貌堂堂,却并不就此算得好男儿,”云珠点头:“说的好”。
素素将披帛长巾搭回到云珠的肩上:“男儿的好,在于气度,在于性情,气度沉稳,深藏如水,风采如玉如圭。若是只徒相貌好,那便是流于男色了。”那边萧璟然听到这话,暗暗点头,用深究的眼光看着素素。
云珠笑着道:“我以前听我爹说过,二十几年前,京城有个歌舞坊的女子名叫红袖,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这曲淇奥跳的极好。那真是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可惜后来刺杀南吴君主杨溥,死在朝堂之上,这支淇奥就失传了。你怎么会跳?”
素素一语带过:“一个姑姑教的。”话锋一转:“听了这么美的笛声,又看了本姑娘的舞蹈,你们是不是应该敬我一杯呀!”一边说,一边斟上酒,对着璟然一举杯,巧笑嫣然:“敬先生,谢了。”说完一饮而尽,璟然也一仰头喝了杯中酒。
云珠和程俊也举起酒杯:“敬萧先生和素素,这个中秋真是完美!”
天色渐晚,程俊和云珠告辞回去了。
天上的月亮越来越亮,素素靠在石榻上,手里拿着一杯酒,竟有点微醺的感觉,她闭上眼睛,感觉微风略过脸颊,又是一年中秋了。去年此时,她坐在桂花树上,晃着双脚,看他执一柄长剑,在圆月下,舞起满庭秋风。她用手帕拭去他额上的汗水,他说:“给我斟杯酒。”她忙斟满手中的和田玉酒杯,他就着她的手将杯中的桂花酒一饮而尽。
素素莞尔一笑:“我酿的酒好喝么?”他笼起她的衣袖,低首闻她手中的酒杯浅笑:“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她抬起眼,满怀期盼:“我若说此时相望亦相闻,愿为月华流照君呢?”他笑笑摸摸她的头,没有回答。
而今年的中秋,当真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今夜的月色下,我在思念你,不见影,不闻声,我若将我的心托付给这一片月光,是否也能照在你的身上?但终究还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啊。”耳边只有竹林被风吹过的声音。
璟然对素素的好奇越来越多,他坐在书房,看着素素一个人卧在石榻上,举着杯对着月亮说:“你曾经说,古往今来,愁也饮,乐也饮,一杯酒,喝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我问你,那个和你执手交杯,一同看筵席散场的人,为何不是我?!”说着说着,竟睡着了。
看她睡着,他拿起一件披风,走到院里,素素蜷成一团,瘦瘦小小的,像只小猫,璟然心里不知怎地疼了一下,他将披风盖在她身上。
素素睡在月光下,脸上有些醉红,冰肌莹彻的脸庞,吹弹可破,密密的睫毛盖在眼睛上,一点朱唇水嫩红润,嘴角有丝微笑。
素素听到动静,睁开眼睛,恍惚了一下:“是你吗?”一双灿若星辰的眸子,在黑夜里更像一泓秋水,萧璟然心狂跳几下,脸红了,他背过身:“天凉,回屋睡吧!”
素素回过神来,打了个哈欠,伸伸懒腰,对璟然说:“先生也早点睡。”说着回屋里睡去了,留下萧璟然站在院子里心咚咚咚跳了好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国学经典
章名:起舞徘徊风露下
出处:苏轼《念奴娇》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出处:李朴《中秋》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出处: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出处:白居易《东城桂三首》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出处:《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出处: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出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正文 第三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相矜(一)
入骨相思知不知:素手扬袖,撩人情思,踏雪寻梅,乱了谁的心绪。伴云的纸鸢,羞问清风如可托,他日愿共白云飞?——相矜
素素拎着菜篮子到镇上买菜,她最喜欢这种市井热闹的生活,喜欢跟贩菜的讨价还价,如今她跟这些贩菜的已经很熟了,时不时还能蹭个蔬果吃。
今天她刚往菜摊上一站,贩菜的大哥就说:“素素,今天要点什么呢?”素素说:“这个青菜、胡萝卜、还要豆角!”旁边水果摊的老板娘,是个大嗓门,冲着素素说:“素素,今天的苹果很好呢!”
肉铺的大哥跟素素打招呼:“素素姑娘,不给你家先生买点肉吗?”素素歪着头:“好啊!王大哥可不可以多给我几两纯瘦肉馅儿,我好久没吃饺子了!”
那王大哥笑着摆手:“每次都这么说,饶了我多少两肉了,估计天天吃饺子都够到过年了。”素素嬉皮笑脸:“王大哥做买卖是最心诚,最童叟无欺的,肉也新鲜,我家先生说了,这条街上,就您铺子里的肉最香了。”
王大哥指着她笑:“你家先生要能说出这番话来,太阳打西边出来,就你嘴甜!说吧,要多少肉?”素素笑:“呀,王大哥,今儿的排骨真好,用来红烧最好了。我跟您说啊,烧排骨,喷点儿上好的绍兴老酒,都能香到京城去。当然,也就您这儿的排骨能出这效果。”
王大哥笑着摇头:“你这张嘴啊,最会哄人了,得了,多饶你两块吧!”素素眉开眼笑,道了谢,拎着装的满满的菜篮子,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往家走去。
刚走到街口,迎面就碰到了恶棍陈七。这陈七正无聊呢,素素看见他,慌得想躲。左右一看,旁边一家酒楼,门口一个横匾“品香居”。“品香居”正好占据了街十字骑角的位置。素素挽着篮子,低头往“品香居”走,那陈七眼尖,一下就看见素素。
上次在桥头,素素是少年打扮,今天素素着女儿装。陈七一看,小跑了几步,挡住了素素的去路,涎笑着:“哟,这是谁家的妹妹呀?”。
旁边的一个跟班怪声怪气的说:“七哥,贤文书院来了位打杂的姑娘,就是这位了,名叫素素!”陈七一斜眼,用鼻子哼道:“哦?素素,萧璟然这小子艳福不浅呀!”
素素低着头不说话,她很怕被陈七认出来。那陈七好像压根就没有把素素跟那日桥头拿他当靶子的少年联系起来。
他见素素低着头,只当素素害羞呢。陈七一伸手,要拿素素手上的篮子:“来让哥哥帮你拿!”素素一躲,将篮子往身后一藏。
陈七嘿嘿一笑:“哟,妹妹是心疼哥哥呢!”素素豁出去了,一抬眼斥道:“给我让开!”陈七色眼一亮,嬉笑着伸手就要抓素素的手:“哟!真漂亮啊,来跟哥哥耍去!”素素往后退了几步。这一切让站在“品香居”二楼的一人看在眼里。
“品香居”是一处很清雅的酒楼,这里最出名的就是各式的点心。二楼这个房间,很隐蔽,站在窗口,却可以将这东西南北街上动静尽收眼底。
这人信步踱到桌前,桌前的另两人还在说话。这人在桌上摸了一把,又回到窗前。素素怒声道:“赶紧给我滚开!”街上的人平日里看见陈七唯恐避之不及,看见这情形,都绕着走。
陈七依旧涎着脸,伸手去摸素素的脸,素素一个劲的往后躲,大声斥道:“让开!”那几个狂徒哄笑不已。只见素素一手挽着菜篮,一手往腰里摸出一个纸包,突然往那几个恶棍脸上一洒。
几乎是同时,几人同时倒地,咽喉处各有一个紫红的圆点,那几个摸着自己的脖颈痛苦的说不出话来。
素素一扬脸:“让你们知道知道本姑娘的厉害!”她拍拍手,跨过那几个人。那花椒粉的味道很冲,素素鼻子一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这一下把“品香居”的那人给逗乐了,他“扑哧”笑出声来。
桌边的赵匡胤问:“璟然,你乐什么?过来坐。”萧璟然笑道:“没事,坐累了,走走!”他走回桌前坐下。
这时,小二端了一盘小螺丝酥放在桌上,赵匡胤突然纳闷的说:“我筷子呢?”萧璟然跟没事儿人一样,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小螺丝酥得意洋洋的放进口中,眼底唇边尽是笑意。
晚上吃饭的时候,素素抱着托盘,小心翼翼的看着萧璟然:“先生,今天的菜是不是味道淡?”萧璟然夹口菜:“哦?为什么?是没买盐么?”素素一摆手:“不是不是…没事…没事!”
素素本来想跟璟然说说白天的事情,但转念一想,这个先生这么闷,肯定对这个没兴趣,算了。萧璟然说:“我觉得很好!”低头吃饭,不说话了。素素耸耸肩,抱着托盘转身出去了。璟然想起白天素素的那个喷嚏,偷偷的笑出声来。
正文 第三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相矜(二)
素素忙完书院和小丘庐的杂事,最喜欢上山走走。城外的山名叫绊云山,从山脚下望上去,总有云彩缠在半山腰,也是因了这个缘故,名为绊云山。绊云山不高,四季的景色却是很美的。她最喜欢在绊云山的山腰上,攀到高高的树顶,往下看,看云飘近飘远。
想起往日,庄子后面也是有一座山,常年云雾缭绕。素素最喜欢在他出门以后,每日爬上山上的大树上,望着庄前的小路。看见他的身影伴着夕阳回来,她就挥舞手中嫣红的披帛长巾,他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次她说起这件事:“你出门,我每日都算着你回来的时辰上山,在山上跟你挥手呢。”他笑:“那么远,哪里看得到?”她撇嘴:“就是说啊,我瞧得到你,你怎就瞧不见我?”
一次他再出门,回来的时候,站在小路上,冲着山上的方向微笑着使劲挥手,素素很高兴的跳下树,一路奔回庄子,远远就看见他站在庄子门口候着她。她跑上去,抓住她的袖子,气都喘不匀的问:“你瞧见我了?”他刮她的鼻子:“没瞧见,但我知道你肯定在那里呢。”说完,牵着她回到庄子,素素跟在他身旁,挂在他胳膊上,蹦蹦跳跳,跟他很兴奋的说东说西,他满眼含笑。再以后,他每次都会站在小路上冲着山上挥手,站在庄子门口候着,不肖一刻钟,一定看见她兴高采烈的从山上跑下来。
如今在绊云山,再没有人会伴着夕阳在路上冲着她挥手了。素素总是算着时辰,差不多书院下学的时候,一个人走回小丘庐,去做晚饭。素素做的饭,好吃或者不好吃,璟然从来不发表意见。若不可口,他也不说,尝一口就撂下了。若可口,也不说,只会多吃几口。素素若忍不住问:“先生你喜欢吃什么?”他会淡淡的说:“都好。”
以前,素素做饭,他却会说:“今天我们吃鱼吧,要多点辣啊,素儿,今天的菜好淡啊。”天热的时候,她制好酸梅汤,璟然也不主动要,喝完一碗,只将碗放在桌上。她若想将碗收走,他会说:“不急。”素素若问:“先生,还要喝么?”璟然也不答话,只拿着书点点头。而以前,他一踏进庄门就会嚷:“素儿,把你制的酸梅汤给我盛一碗,好热。”她就笑着给他盛一碗,他会摸摸她的头:“素儿制的酸梅汤最是好喝了。”
这日,素素包了几块自己制好的山药糕、马蹄糕,到绊云山去闲逛。她没有走自己惯常走的路,到山腰时换了一个方向,山上凉风习习,空气清新,穿过一片竹林,一座竹墅豁然出现在眼前。
整个院门都是用竹子制成的,围墙也是用竹子扎成,很是古朴雅致。素素走的有些口渴了,想进去讨杯水喝。
她走到门前,叩了叩门。一会儿,有人应门,是一个少年,少年一身素衣打扮,约莫十一二岁,看见素素问:“请问你找谁?”素素笑道:“抱歉,走路渴了,想讨杯水喝!”那少年略一迟疑,将素素让了进来。
院子很是清幽,所有的房子都是用竹子造的。那少年将素素让到廊下,去取水了。素素坐在廊下四处张望,正厅门楣上挂两个字“虚庐”。
素素心想:“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住在这里的人定是如竹一样的君子,清高自立。”
不一会儿,那少年将水端过来,素素喝着水问那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少年答:“我叫青林!”素素点点头:“可是出自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缤纷往来,蓿м_不绝,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少年还未回答,书房里有个老者答话了:“姑娘,好聪慧!”房门一开,一个精神矍铄,目光温和,一袭素衣的老人立在门前。老人的腰带上挂了一块石头,上面有一只天然形成的浅褐色小鹿。
青林向前:“师父,您睡醒了!”素素忙站起来,一施礼:“不知您正在午休,打扰了!”那老者看着素素,说:“你读扬雄?”
素素笑道:“这个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是圣哲的书不喜欢;不合己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既贫且篓,处之晏如也。西汉初期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志在经传,扬雄则忧道不忧贫,饭疏食饮水,亦乐在其中,倒是像这满院的青竹呢!”
那老者一抚胡须:“敢问姑娘芳名!”素素一施礼:“素素!”
素素站起身,放下水杯,说:“上山渴了,进来讨杯水喝,叨扰了。”素素一颔首,要出门,像想起什么,将手里的点心用双手奉上,歪着头一笑:“喝了您家的水,就用我自己做的点心来交换吧!”老者笑着说:“多谢姑娘!”
素素走了两步,突然回头说:“我还能再来吗?”那老者笑着还未说话,素素又道:“我会带好吃的上来的!”没等老者答话,素素转身走了。
素素很喜欢竹墅的清幽,去绊云山时,也会时不时的去拜访。每次去,都会带上自己做的点心,或是新酿的酒。
刚开始时,虚庐的青林还有点不大情愿,素素也不说什么,只进门在廊上坐着,也不说话。慢慢的熟稔起来,青林也会主动跟素素说话。竹墅里的另一个少年青墨倒是对素素很亲近。
素素每次来也不去打扰那位老者,只让青林青墨捡几块点心,和茶一起送进去。后来,那老者也会时不时的请素素进到书房,跟自己下棋。素素棋艺不高,但是聪明伶俐,输了也愿赌服输,颇有君子的风范。每次输棋,被罚抄书,她也很高兴。
竹墅的主人名叫徐尹,是一位隐者,无妻无子,很是喜爱素素的伶俐可爱。素素的厨艺很好,只要上山来,都会为徐尹做一桌好菜,带上自己酿的好酒。素素读的书不少,涉猎广泛,只是太杂未免不精。徐尹也乐得给她指点一二。
正文 第三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相矜(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素素住在小丘庐已经半年,春去冬来,一场大雪预示着新的一年就要来了。雪后的绊云山银装素裹,素素想着虚庐的梅花肯定开了。下午,璟然跟她说要去拜访一位朋友,不用做晚饭。素素在厨房拎了制好的核桃酥、栗子糕,带上秋日酿的桂花酒,一路赏雪,一路上了绊云山。
来到虚庐,青林开了门,她没有先进书房,而是把手中的点心和桂花酒交到青林手上,自己拐到后院的梅园。
未到近前,闻得一股寒香扑鼻,见那一片素白的天地间,远处青松翠竹,近处一园子的梅花盛放,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映着雪色,显得分外精神。素素高兴极了,忙折了一枝,那枝红梅艳而不妖,胭脂一般。
素素捧着那一枝梅兴奋的跑到书房前,也不等通报,将书房的门一推,朗声笑着说:“夫子,快看!”书房里徐尹正与人喝茶说话,素素这一叫,把两人都吓了一跳。
徐尹一看素素捧着一枝梅,哈哈一笑:“好俊的梅!”对面那人呆呆的看着素素。素素一看有人,忙缩了下脖子,吐了吐舌头,等看清是谁,她瞪大眼睛:“先生!”
就见萧璟然端坐在席上,手里拿着一杯茶,正愣愣看着她。
素素站在书房门口,着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的鹤氅,头上罩了雪帽,眉若翠羽,肌若白雪,腰若束素,齿若含贝,嫣然一笑,捧一株红梅,璟然小声念了一句:“一枝红梅映晴空,玉颜娇色笑春风”,素素眨着大眼睛:“先生说什么?”听素素这么一问,璟然觉得自己有点失态,忙抿了口茶,遮掩一下,旁边的徐尹捋着髯嘴角牵起一丝笑容。
徐尹道:“你们认识?”素素道:“我在贤文书院帮忙,先生许我住在小丘庐!”璟然点点头,没有说话。素素道:“我去把梅花插起来!”说罢,关上书房门,让青林找了个梅瓶,将梅花插进去。
她没有送进书房,而是让青林送了进去。素素跟青墨说:“走,跟姐姐去摘些梅花。”青墨问:“做什么?”素素拍拍他肩膀,“好吃的!”
素素和青墨又转到梅园,摘了好些梅花花瓣。回到厨房,素素忙活起来。约莫一个时辰,厨房里就飘出饭菜香。素素对青墨说:“可以请夫子吃饭了!”
徐尹和萧璟然移步饭厅,桌上摆好了四五个菜,一盘梅花糕和两碗粥,整个饭厅里都是饭香和淡淡的梅香。素素笑盈盈的站在一旁,屋里笼着火盆,暖意融融。
徐尹笑着道:“你今天又搞什么新花样!”素素莞尔一笑:“今日喝粥,梅花粥!”徐尹抚须哈哈一笑,和璟然落座,“今日难得你俩来的这么齐整,应该喝酒才是,不把你的桂花酒拿来,怎么喝粥呢?”素素徐徐道:“友聚当饮酒,居家应食粥。”徐尹问:“这是为何?”
素素道:“喝酒时,豪气冲天,喝粥时,心静如水。济世经邦安能无酒,修身养性岂能无粥。”徐尹笑:“狡辩!《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就是个豪饮之士。怎么不见孔子百碗粥呢?”萧璟然听得都笑了。
素素也不理,继续说:“伯阳尚粥,大味必淡,大道低回。喝粥时风轻云朗,杜工部说,空腹一盏粥,饥食有余味…。无论是谁,终究是要归于本真的。”徐尹仰头一笑:“听你这意思,要遁世呢!”萧璟然微微笑着。
徐尹又道:“你说,友聚当饮酒,居家应食粥,我们俩谁是你的家人啊?”璟然听了心动了一下。素素一笑,夸张的说:“您是我的长辈,我可当您是家人,难道您不当我是家人?先生许我住在小丘庐,算是我的房东,也算…半个家人吧!”一番话逗得徐尹哈哈大笑。
吃罢晚饭,素素执这徐尹送的一盏灯,跟璟然一起下山,雪后的天空一片清朗,素素在前面蹦蹦跳跳,也不怕滑。时不时,她回头叮嘱一声萧璟然:“先生小心!”下了山,来到镇上,户户门前都掌了灯,在白雪的映照下,宁静温情。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前方街角处,热腾腾的米糕刚出炉,香味顺风飘过来,素素深吸一口气,润了眼睛。
想起往年,下雪的时候,他从镇上回来,总会从怀中掏出还温热的米糕递给她:“怕凉了,在怀里暖着呢!”她会笑盈盈的接过来,掰下一块塞进他口里:“你先吃!”然后坐在小凳上,就着菊花茶,一口一口的吃米糕,看他在案前写字。他会时不时的抬起头,皱着眉:“吃两块就好了,夜里吃多不消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