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权后-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娘这也是首回见引得艾绿称赞感叹这位何娘子的真颜,细细这么一看,见这女子,果然有几分扈氏的品格,却又不似扈氏冷傲不群,更多一分楚楚之态,又兼许多礼数周道,仅说姿容,确是如那白莲般的高洁无睱,而丝毫不露机心贪狂。
  但何氏显然没有料到接见她的是晋王妃,晋王却依然不见踪影。
  心中是失望无比,那些千恩万谢伤感际遇的言辞便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在她眼里,这位晋王妃十分冷傲,那锐利的目光有若寒剑,显然是心怀妒嫉,并不容易讨好,更不说会可怜她那感人涕下的处境了。
  都说长安柳十一娘才智无双,果然是言过其实,这样看来,不过与那些自负身世便高高在上的浅薄女子没有丝毫区别,心思都在脸面上摆着,显然一个绣花枕头,声名在外而言,内里笨得厉害。
  心底暗暗鄙夷着,何氏便没有兴趣对晋王妃奉承讨好,礼节般的道谢之后,便垂眸端坐,看上去十分文雅安静,以示她虽然孤苦伶仃,却并不对权贵折腰的凛然风骨。
  十一娘自然更加没有与何氏客套寒喧的心情,态度实在有些盛气凌人:“何娘子既无去处,暂且住在府内家观倒也无妨,娘子本是清修之人,我也会交待下去,不让家人仆婢打扰娘子清修,不过府中有些地方正在修缮,难免有些工匠进出,喧闹杂乱,娘子也不要随意走动,有什么需要,交待张五或者观中奴婢即可。”
  又似笑非笑的看着张五:“你就暂时留在观中照应何娘子吧。”
  张五顿时愁眉苦脸,半响才有气无力地应诺一声。
  何氏因为王妃这话,却心急如焚:王妃好算计,这样岂非是将自己禁足?!不让随意走动,哪有机会接近晋王殿下,听说晋王府里诸多姬媵无一不是闭月羞花之容,时移日长,晋王岂不是会忘记自己这个顺手解救的可怜女子?那时王妃随便再找一个借口,就能把自己“扫地出门”,这样一来,诸多心血岂不是白废?
  不及多想,何氏登即打破沉默:“妾身多谢贵人收留,只贵人数次相助,于妾身而言可谓恩重如山,妾身怎么也该亲自礼谢贵人。”
  “何娘子起初不是谢过了么?”十一娘半带嘲讽的卷起唇角。
  我的恩人可不是王妃!急切之下,何君兰险些把这句话顶撞出口。
  “不过举手之劳而已,何娘子也不要放在心上,安心住着便好。”十一娘说完这话,干脆利落下了逐客令:“府中事务琐多,就不留何娘子在此叙话了。”
  由得碧奴将她掺扶起身,就这么自顾离开了偏厅。
  何氏恍然被当头一盆冷水灌顶,又是不愤王妃待她如此轻慢,却又是无可奈何。
  到底是被张五劝着回了东路那处观苑,先是她那婢女阿月忍不住张口抱怨:“咱们虽是客居,但王妃也未免过于傲慢,又岂是待客之道,王妃有什么资格将娘子禁足!”
  这婢子,倒不像她的主人那般懂得避讳,十一娘并没有克意表明身份,何氏早前也是以“贵人”称谓,阿月却一语道穿了晋王妃的身份。
  不过这也是明摆着的事,住在晋王府的女主人,难道还能是其余?
  何氏长叹一声:“你我本是寄人篱下,又怎能强求主家礼待?要说来,本不该再烦扰贵人,但妾身未曾亲口礼谢恩人,就这么不告而别,终究过意不去。”后面半句话,就是冲张五说的了。
  张五也正觉沮丧,故而忍不住抱怨:“也是鄙人多事,当日救人心切,不想却被主母怪罪……”
  这言下之意,当然是暗示他悄悄禀知晋王有美人落难,结果却惹恼了王妃,干脆被发落来了这个地方,他从前可是晋王近侍,多少人眼红的差使,又哪里甘心就这样被“打入冷宫”呢。
  何氏便更加过意不去了:“都是妾身连累了内侍,内侍不用担心,只要妾身告辞离开,贵人应当不会再怪罪内侍。”
  这本就是以退为进的说法,阿月听后却焦急不已:“莫说娘子根本不知郎主一家现在何处,即便打听到了消息,这时却又身在晋阳城中,奴婢只怕,咱们未出城门,就又被那豪霸……”
  张五也连忙劝阻:“娘子不需为鄙人担心,倘若因为鄙人之故,让娘子身陷险境,岂非是鄙人罪过?贵人既然已经说服主母,让娘子暂住府中,主母就算暗怀不满,想来还不至过份,娘子且安心住着。”
  又说了几句话,见何氏没有坚持告辞,张五方才放心离开。
  阿月便道:“不想柳妃如此跋扈,娘子心中可有计较?”
  “我又有什么办法?这些时日从那宦官口中试探,确知晋王因为太后嘱令,对柳妃甚为爱重,我毕竟连殿下一面都没有见过,难道还能指望殿下为了这事指责王妃不成?”
  “娘子也不要过于灰心,虽说柳妃不让娘子出门,难道还能拘束殿下来见娘子不成?只要娘子能够亲近殿下,博得殿下怜爱,柳妃到时,必然也不敢再如此慢怠,我看张五因这一事,对王妃已然心怀不满,他毕竟是殿下近侍,哪能没有机会面见殿下?只要咱们能够笼络好了张五,让他将殿下引来此处……”
  何君兰哪里想不到这一点,只不过她心中还有别的计较罢了:“你可不要小看那张五,虽说这回心存抱怨,但如他一般宦官,自然知道轻重,若无利益,又怎么肯为了我一个孤苦之人,冒着彻底得罪王妃之风险?”
  阿月笑道:“娘子不用担心,婢子又不是没与宦官打个交道,还能不知他们这类人贪图什么?这事娘子且交由婢子来办,娘子只要想着如何博得殿下怜爱即可。”
  何氏也不问阿月有什么办法,笑着斜倚凭几:“只要能与殿下面见,一切自然水到渠成,这张五,本就是殿下近侍,若不是为了讨好殿下,又哪里会一门心思居中促成?必然是见我容貌出众,有望夺得殿下宠爱,他才会上赶着尽心。”
  要不是张五,当初在清源驿站,何氏就被晋王妃“见死不救”了。
  阿月倒甚乖巧,没有打击何氏的自信,只在心头默默计划,这些宦官阉奴,最重就是钱财,只要以重利贿赂,不怕他不动心,再说因为何氏之事,张五显然已经引起晋王妃不满,何氏如果不得晋王宠爱,张五岂非再无翻身之日?
  收买根本就是易如反掌!
第662章 两拨访客
  这日十一娘应付完毕何氏,却又收到一封拜帖,正是来自太原柳,眼下将那拜帖递给婷而过目:“知道先送拜帖,而不是贸昧登门,当然不会是那日那位八叔母,婷姐姐以为,这是甄夫人抑或陈郡君两者中,谁之行为?”
  婷而沉吟一阵,方才说道:“甄夫人久不问族务,多半是陈郡君罢。”
  “要是陈郡君,说明这便是出自太原柳一族授意了,我却没有那样乐观。”
  “十一妹以为是甄夫人?”
  “新制一旦推行,太原世族之利益也会受损,太原柳作为四大世族之首,应当不会这么快便站定阵营,否则那甄氏,就算利欲熏心,也不敢为了自家私利,挑衅宗族权威,被毛维利用为说客,甚至企图用长辈名义,压服你我妥协了。”十一娘说道:“所以我更加偏向是甄夫人,她如今不问族务,便是拜会,也是族亲之间寻常走动。”
  这拜帖并非是递予晋王,而是直接送到王妃跟前,说明来者必然是女眷,倘若太原柳已经选定阵营,便绝对不会疏忽了晋王,只让女眷之间走动交往了。
  婷而细细一想,十分信服:“经十一妹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果然如此。”
  “只不知甄夫人这回拜会,是为侄女打抱不平,还是有其余目的。”十一娘笑道:“她毕竟是甄氏姑母,说不定是甄氏上回讨了个没趣,挑衅得甄夫人上门为她撑腰。”
  婷而也一点即通:“如果甄夫人是兴师问罪来了,说明便为八叔母倚仗,如此我们就得考虑交好陈郡君,可倘若甄夫人此行是为示好,那么……”
  “那么甄夫人便并非甘心交让族务了。”十一娘对婷而的判断很是嘉许:“甄夫人病弱,好些年都未曾与亲朋走动,她这一回拜会,必然是有所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替甄氏出头,便是为了警诫陈氏,向众人明示,她作为太原柳名正言顺之宗妇,还不至于当真万事不管。”
  “可咱们若是接受了甄夫人示好,岂非便表示敌对陈郡君?”婷而颇觉犹豫:“陈郡君虽非宗妇,然而在太原一族威望甚高,反而甄夫人这些年来,几乎让族人忘记她才是宗妇。”
  “女眷虽然对族中事务有一定影响,可涉及阖族利益得失,一般来说,影响也不至于举足轻重,陈郡君可不是大母,太原柳族长仍然在世,就算陈氏几个儿子在族中影响甚大,却并非宗子,所以,甄夫人倘若示好,咱们应当毫不犹豫给予礼待。”十一娘却一点没有犹豫。
  韦太夫人虽然能够决断族中内外诸多事务,那是因为柳正已经去世,京兆柳眼下的族长柳誉宜虽然并非太夫人亲生,然而暗下却十分钦服继母,可太原柳一族,族长柳仁还活着,无论甄夫人还是陈郡君,都不可能干涉外务,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女眷的作用,不过十一娘早已衡量清楚,甄夫人才是宗妇,她的儿子将来必然会成为族长,陈郡君的几个儿子眼下看来虽然风头正劲,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宗子,故而交好甄夫人,比交好陈郡君更加有利。
  “但妾身却打听到,甄夫人两个儿子,似乎对陈郡君更加敬服。”婷而自从甄氏登门,也格外留意太原柳的内务,打听出来这些消息并不艰难,尤其是甄夫人幼子柳青流,甚至为了维护叔母陈氏而叫嚣着要休妻,岂非显明了对陈氏更加敬重。
  十一娘倒没特别分心于这些太原柳的家务事,听婷而细细说来,却也不改初衷:“亲生儿子偏向叔母,恐怕甄夫人心中会有芥蒂,我倒更加确定她这回拜会,应当便是有意示好了,只是……何故甄夫人会选择这一方式呢?”
  婷而被十一娘这一提醒,又再沉思许久,话便说得不那么确定:“难道是八叔母那回受到折辱,没向甄夫人诉苦,反倒是在陈郡君跟前挑衅去了?”
  十一娘笑道:“多半就是如此,陈氏娘家几个兄弟子侄,眼下可正与毛维来往密切,柳青云夫妇二人显然不看好甄夫人这位久病缠身之宗妇,却又想得到毛维提携,干脆起意游说陈氏。”
  “许是我见识短浅,依然认为陈郡君更加值得交好呢。”婷而仍有保留。
  甄夫人长子及幼子都已成年,并非孺子小儿,既然都如此信重叔母陈氏,可见不是那么轻易便能动摇,就算甄夫人已生争强之心,说不定也会一败涂地。
  “婷姐姐,咱们能否争得太原柳投诚,并不是决定于交好哪个女眷,并且太原柳族中事务,咱们也不能当真插手,不过,却可以借此机会告诫那些尚且犹豫不定之大族豪贵,晋王府对于投诚之人,必定给予支持,甄夫人若先有交好之意,我们根本不用考虑陈氏有何想法,咱们如果连后宅妇人都无能对付,又怎能争取民心所向,把推行新政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之事做成?”
  十一娘说着说着,竟然显露出几分煞气来:“陈氏一族既然已经投诚毛维,便是敌患,无论陈郡君在太原柳族中有多重威望,只要她不与娘家划清界限,我都要想办法让她身败名裂,至少再也不能影响太原柳!”
  婷而这才真正明白了其中厉害,再无疑议。
  正说着,碧奴却入内禀报:“王妃,郑郎君与茵娘子来了晋阳,递帖求见。”
  婷而微微一怔,便醒悟过来碧奴说的这位,便是当初被柳直收买,间接害死了柳荧玉,又企图嫁祸给十一娘的族妹柳茵如,然而她才意识到这一点,已经见十一娘喜不自禁地交待:“快些有请。”
  十一娘早与茵如化解了仇恨,可别说亲近,五年前茵如辞别长安后,其实姐妹两人一直没有书信来往,还是那时听柳九娘念叨出来,才知道柳茵如已经生了一子一女,而她这时如此惊喜,并非是为手足情深,而是为了茵如夫君郑敏的特殊身份。
  郑敏当年进士及第,被柳信宜看中,娶茵如为妻,但却并不愿全靠岳家提携出仕,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加坎坷的仕途,远投边关,效命藩节。而郑敏投靠之人,正是时任云州都督的王进谷,郑敏经过五年努力,如今已为云州录事参军,不过这个官职却并非朝廷直授,而是经王进谷书奏上荐,由朝廷的名义允授而已,也就是说,郑敏这时已经获得了王进谷的一定信任。
  当十一娘随晋王赴藩前,世父柳信宜便已经知会她,郑敏可以信任。
  之于王进谷的许多讯息,其实皆为郑敏居中提供。
  十一娘自从考虑要对王进谷动手,便打算着修书一封予郑敏夫妻,让他们以探亲之名,来一趟晋阳商议细节,不曾想修书一事尚未着手,郑敏便携茵如过来拜会,又如何不让十一娘喜出望外?
  当然是一连声地“有请”,不惜亲自往屏门迎接。
  而此时,晋王并不在府中,他是在十一娘的“要胁”之下,不得已陪着陆离去太原府衙过问政务了,说不得还会被毛维纠缠上,不知会去哪里花天酒地呢,彻夜不归都有可能,故而十一娘连忙嘱咐江怀:“遣人知会一声殿下,有贵客到访,今日早归。”
  又说柳茵如,对于这回晋阳之行实在有些忐忑,只因她虽然痛改前非,但当年行为太过卑鄙,实在鼓不起勇气向夫君坦白,经过这些年的相处,柳茵如对郑敏的品行当然了解,知道夫君虽然早年丧父,家境贫困,能够进士及第虽然少不得京兆柳提携,可依父亲一贯脾性,若非夫君确为可树之才,又哪里会另眼相看?
  而郑敏也确非庸俗,考得功名之后,执意往藩镇历练,可以说如今担任云州参军一职,完全是郑敏自身奋斗,郑敏因为感恤京兆柳提携,对待茵如一直爱重有加,便是郑母,对茵如也视若亲出,婆媳之间竟比母女还要和睦。
  茵如十分珍惜这样的美好,就难免担心当年的恶行被夫家得知。
  她那时为养母侍疾,虽然不可能隐瞒夫家,然而太夫人并没告知郑氏母子,茵如这孙女是因行恶而被罚去农庄,郑家母子也只以为茵如是庶女,不被嫡母所容,故而才在农庄长大,受了陈三良夫妇不少照恤,是以孝敬养母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茵如难免担忧,要是十一妹并未原谅自己,抑或一时不防说漏了嘴,夫君倘若知道她从前种种不堪,故而心生嫌恶……
  茵如叹息一声,无比后悔年少之时种种作为。
第663章 玉管居
  十一娘直接将郑敏夫妇迎往了玉管居。
  要说来,这多少有些不合礼矩,郑敏虽为堂姐夫,十一娘出面待客是理所当然,但依这一层说远非远说近不近的亲戚关系,为免瓜田李下之嫌,还是不该在起居之所招待,即便是大周风俗开化,不至于引来千夫所指,但若是传扬开去,多少也会引得嫌言碎语滋生,恐怕还会成为长舌之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绯闻睱想,大不利于晋王殿下的“夫纲”。
  只是十一娘考虑着,与郑敏这一场谈话并非几句寒喧客套,要是在外院偏厅待客,因着这回随行的人手有限,外厨房还并没有设置妥当,准备茶饮果点都不是那么方便,难免会怠慢远道而来的亲友,横竖现下里外仆婢都是训练有素的心腹,绝对不会将府中事务传扬开来,贺烨这个夫主更不是斤斤计较之辈,她上头也没有公婆长辈睁大眼睛挑剔礼规,便不再拘泥那些规矩之说。
  其实有茵如在场,足以避嫌,又不是十一娘在起居之处私见姐夫密谈,哪里至于会发生引人睱想的桃色风流事件。
  因着郑敏迎娶茵如时,十一娘正好在宫中,这回倒还是第一回见这位堂姐夫,故而细细打量一番。
  郑敏原就比茵如年长十岁,这时已过而立之年,大约是因早年家境艰苦,故而体格有些清瘦,却有一张端方周正的国字脸,眉宇之间自带一股坚毅,言行磊落,单论气度,似乎与邵博容有些相似,然而却比邵九郎更加沉稳几分,显然不是尖锐冲动的热血士子,但也不显得圆滑世故,就更不说奴颜媚骨了。
  十一娘倒是暗暗称赞,心说世父柳信宜果然眼光独到,虽然与乔氏和离后,一直没有再娶,身边没有妻子操持内务,但柳信宜为几个子女挑选的婚配人家,尽都没有出错。
  相比郑敏的落落大方,茵如反而显得有些拘束不安,似乎忧心忡忡的模样,可十一娘这时却没有空睱关心这位堂姐的心情。
  她虽然早与茵如前嫌尽弃,可姐妹之间却从来说不上亲密,事实上十一娘心里,也没有真将茵如看作堂姐。
  原本在闺阁时就未曾交心,如今又都已嫁作人妇,虽是久别重逢,但忽然之间,又怎么可能亲密无间?别说十一娘没有空睱与茵如谈及闺房中事,就算她将正事搁置不管,两人无论说什么都显得有几分交浅言深。
  又说茵如,从内宅屏门处坐着肩與一路往里,原本因为心中忧虑,一直无心四顾周遭景致,直到玉管居外下了肩與,才暂时收回了游离的思绪,打量起这处居院来。
  白墙朱门里,并不是开阔院落,一眼望到尽头,也没瞧见厅堂房舍,而是方方正正一面荷池,这一面清池虽然占地不少,却并非遍植荷莲,荷莲只集中在池中建架的廊桥两旁,这个季节,当然也不见绿裙轻舞,芙蓉出水,廊桥两侧,只有孤茎傍立,显得这阔大一面池水冷冷清清。
  可行走在廊桥上,略将目光放远,便能看见水色澜漾里,柳影娉婷,傍水而立的金丝柳,纵然是在未见晴照的阴沉天气,亦能兀自灿烂,柳下兰舟轻系,更添几分野趣。
  走过廊桥,还是青石铺出的甬路,直通向一扇月亮门,待过了这道门,景色又是一变。
  青石道旁,是翠竹翊爽,想来才是这处得名的由来,而植竹又有疏密,间有弯弯曲曲的卵石小径可以通行,随意一望,便能看见竹林里修建的几处亭台,想来盛夏之季,人坐亭中,享受着清风送爽,吟听那风叶声声,又怎会有炎郁之苦?
  但茵如放眼一望,见甬路尽头,似乎只有一排廊房,心中暗暗诧异,这里怎么更像一处花苑而非起居所在?
  她早前听十一娘致歉,说是刚迁新居,各处人事还未安排妥当,只将起居之处先收拾了出来,故而为了方便之故,只好请客人往内宅居院坐谈,但十一娘身为晋王妃,居处必定设有厅堂,不大可能只有花园廊房吧。
  才正疑虑呢,便见十一娘向右一转。
  面前又是一排白墙,屏门上刷着青漆,过了这一道门,茵如方才看见规规整整的院落。
  不似那些高门大族,主母所居正院的厅堂皆为坐北朝南,晋王妃的居院里,正厅却是面西设立,座落在高出两层的台基上,而南北两侧依然是有游廊相连,厅堂前的院子甚是敞阔,只挨着游廊的花坛里植有梅树,正当绽放之季,梅色艳艳。
  待到厅堂阶下,茵如正要除履,却被十一娘笑挽手臂阻止了。
  “冬季寒冷,自家人,不需那么拘束。”
  这样便上了台阶,直到厅堂前方才有婢女过来服侍着除履,虽然仅着罗袜,但踩在厚厚的毡毯上头,自然也不会感觉到寒侵足底。
  这处厅堂完全是依古风而建,四面敞空,而不是时下所兴的半开半闭,不过因为冬季寒凉,故而四面皆垂织锦毡挡,却并不接地,即便今日天气不算晴美,厅内却也不显阴黯。
  而四围垂毡,底衬均为赭色,一面印织山水抑或植画,一面竟是印织文字,间别为饰,甚有雅趣。
  茵如细细一看,字毡上有桃夭、汉广、芄兰、山有扶苏等等诗篇中的词句,而垂毡上的织画显然是由诗意衍生,这样相间衬映着。
  厅内地台,也是由三面画屏围隔出来,屏挡上画的是仕女游春,为这俨寒冬季,凭添一股春意盎然,而跽坐下来,并不防碍观赏院中梅色,又兼旋绕鼻端隐约的沉水香息,还有镂雕炭鼎里散发的融融暖意,手里再捧一盏婢女刚刚烹好的热茶,竟让人有种置身于春暖花开时节的错觉。
  茵如默坐一旁,安静的倾听着十一娘与丈夫说起那些朝堂政事,心情格外复杂。
  她已经有些想不起来当年那个十一妹青稚的眉眼了,如今对面前的晋王妃,唯有敬畏而已。
  或者还是间杂着几许羡慕吧,同为庶女,可两人现下处境,竟然如此不同。
  虽然茵如早就放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虚荣心,但身处此情此境,回想到过去种种,未免还是有些怅惘,这与妒恨无关,说得确切一些,仅为自卑而已。
  莫说荣华富贵,就算是眼下的平安喜乐,她也没能确实握牢,日日忧心,一切只是镜花水月,当婆母与丈夫得知她不堪的从前,便会彻底失去。
  怎比得十一娘……
  茵如看向这位与丈夫谈及政务尚且游刃有余的堂妹,那样的意气风发胸有成竹,她更觉自惭形秽。
  而当在玉管居落坐之后,十一娘便再难顾及茵如,也没有过多客套寒喧,颇有些开门见山的直率:“不瞒姐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